第-章导论
第-节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我国建国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了特殊工业化发展战略,轻农业发展,重工业投入。通过资源向工业部门的倾斜配置,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对农业投资的严重不足,滞后了农业的发展,引起粮食产量下降,造成全国性的粮食短缺。1958-1963、1969-1975、1978-1981、1987-1989我国四次出现过全国性的粮食紧张,经济发展数度陷入“李嘉图增长陷阱”。1978年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加快了农业生产中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进-步挖掘了现有资源配置下的农业生产力潜力,农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4年以后,由于农业制度创新释放的潜在收益已经竭尽,农业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加之对农业投入降低,造成农业生产力进一步的衰落。在改革开放以来曾-度消失的农产品价格剪刀差,80年代中期又重新开始扩大,以粮食为例:1988、1989两年粮食贸易价格指数为124.2%和136.6%,而同期粮食收购价格114.6%和126.9%,我国经济积累机制上,再次形成“以农补工”的格局。
观察1978年至2000年三个指数的大小关系,仅有1990-1992年,1997-2000年7年的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高于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其他年份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均高于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相对于农村工业产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变化幅度较大,1978-1988年和1993-1995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高于农村工业产品零售价格指数,1989-1992年和1990-2000年,农村工业产品零售价格指数高于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进一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依然存在,并没有消除。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95年至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分城乡来看,高于2/3的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城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不足1/3,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1995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21.9%,1999年,比例略有提高达到23.3%;1996年至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9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仅为13.7%。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政策,促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的增强。
二、农业发展程度不高
(一)农业总产值增加缓慢
实行农业产业化之后,国家有意识地增加对农村的投资,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以农补工”的政策倾斜的影响,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依然远低于城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值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总产值持续增加。如图1.2所示,1978年,我国的农业总产值非常低,仅为1397亿元,1978年至1990年,农业总产值迅速增加,199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7662.1亿元。1991年,农业总产值指数略有下降,但仍然呈现增加趋势,1992年至1995年,农业总产值再次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199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0340.9亿元。联系我国农业产业化历史进程,可以猜测,在农业产业化实施初期,对农业总产值的增加作用显著,农业总产值指数超过110%,达到至今为止的最大值。19%年至今,虽然农业总产值仍然增加,但是农业总产值指数却呈现减小的趋势,19%年至2003年农业总产值增加缓慢,直至2003年农业总产值仅为29691.8亿元。2009年农业总产值指数仅为104.5%,农业总产值达到近60000亿元。
第二章工业化与二元经济结构调整:理论解释和中国现实
第一节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
从全世界工业化进程来看,有三种工业化形式:一是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产业自然成长型工业化模式。随着经济体系的运行,伴随着体系本身所形成的二元经济形态会自动消失,经济很快恢复一体化;二是以巴西为代表的殖民输入式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特征是由国外资本投资进入生产率较的产业,进而推动国家工业的发展,但是广大农村还是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农业衰落,大量贫民涌入城市,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城市二元结构。三是政府主导的工业化模式。在此种模式中,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都表现出两个互不相关的过程,农业开始是被剥夺的部门,随后又成为被拯救的部门,农业始终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工业发展超前,农业发展滞后的二元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前,我国就是这种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模式,因此城乡二元结构构成了我国经济运行过程的刚性特征。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后,中国经济虽然有了快速增长,但是在整体上仍处于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型阶段。因此,要想探讨中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必须要对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程度要有所判断。发展经济学学者们在对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分析指标。如: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恩格尔系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构成比重等,本文根据刘易斯模型对二元经济划分的要点(主要是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结合我国实际,使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等两个指标来刻画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第三章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77-111
第一节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历史进程........77-101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在新型工业化........ 101-106
第三节 中国的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 106-109
第四节 本章小节........ 109-111
第四章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城市........ 111-145
第一节 城中村问题的由来与困境........ 111-120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课题........ 120-133
第三节 城中村改造的成功经验 ........133-139
一、以人为本进行城中村改造........135-136
二、发挥集体经济作用........136-137
三、建立健全城中村村民的社会保障制度........137-138
四、政策支持,引导城中村村民自主创业 ........138-139
第四节 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化进程........ 139-143
一、关于制度创新和产权问题........139-140
二、以市场为标准,考虑新型征地制度 ........140-142
三、城中村改造中土地问题的有效实践........ 142-143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43-145
第五章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劳动力........ 145-201
第一节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演变........145-148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 148-159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 ........148-149
二、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困境分析 ........149-159
(一) 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化........ 149-152
(二) 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 ........152-159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 159-190
第四节 农民工市民化路径探讨 ........190-199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99-201
结论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倾向于公平和公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是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二元经济结构带来了城乡巨大差距,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消费结构、社会保障和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使用方面的巨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国内外学者对二元经济结构均有深入的研究,国外对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大多基于对发达国家的视觉,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复杂性;国内学者侧重于西方理论的评述及介绍,弱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实证分析。通过对影响二元经济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足是影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重要因素,而二元经济结构本身的消除必须更大程度的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基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建立起来的传统的工业化理论,分离了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一方面强调社会物质方面的增长,忽视了人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社会不和谐、人与自然不和谐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限制了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没有将农业发展纳入发展的范畴,农业部门仅仅作为工业部门的辅助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促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进一步固化。
本文认为,消除二元经济结构要从工业化理论的重新认识切入,在分析传统工业化理论缺陷的基础上,认为工业化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工业化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业化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包括了农业的“工业化”,);工业化一个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制度创新过程;工业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含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是开放的工业化、是市场推动的工业化,是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是区域统筹发展的工业化,是城乡互动发展的工业化。工业化道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Ettredge, M. and R. Greenberg. Determinants http://sblunwen.com/jjfzlw/ of Fee Cutting on Initial AuditEngag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0.28(1): 198-210
[2]AllenT.Craswell,Jere R.Francis and Stephen L.Taylor.Auditor Brand NameReputation and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December)20:297-322
[3]Defend M.,T.J.Wong and Shuhua Li.The Impact of Improved AuditorIndependence on Auditor Market Concentr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and Economics,2000:49-66
[4]Albert L. Nagy,Joseph V. Carcello. Client Size, Auditor Specialization and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f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004, 19(5):651-668
[5]Balsam, S., Krishnan, J. and Yang, J. S.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Earnings QualityfJ]. 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3, 22(2):71-79
[6]BrianW. Mayhew, Kimberly A. Dunn. Audit Firm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Client Disclosure Quality[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4, 19(1):35-58
[7]Defond,ML.,Francis, J. R. and Wong, T. J.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Market Segmentation: Evidence from Hong Kong[J]. Auditing: a Journal ofPractice & Theory,2000,19(1 ):49-66
[8]Gramling,A. A., Johnson, V. E., Khurana, I. K.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udit Firm Industry Experience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M].Working Paper,Georgia State University,2001
[9]Krishnan,G. V. Does Big 6 Auditor Industry Expertise Constrain EarningsManagement? [J]. Accounting Horizons,2003,17(supplement):1-16
[10]MarkH. Taylor. The Effect of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on Auditor's Inherent RiskAssessments and Confidence Judgment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0,17(4):69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