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本研究选取了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动植物意象及其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统计出古诗词中的动植物意象,根据其特征进行了分类并整理出其特点、解读原则、方法。
第一章初中语文古诗词动植物意象概述
第一节初中语文古诗词动植物意象的分类和特点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动植物意象的分类
通过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篇目的统计,发现其中有很多涉及动植物意象的诗文,现在分别对动物意象和植物意象的分类进行阐述:
(一)动物意象的分类
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动物意象的古典诗词选篇有33篇。其中鸟类意象和马类意象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由于篇幅所限,接下来以二者为例进行分类:
1.鸟类意象
(1)雁意象
大雁在每年秋季南迁,在春季飞回北方,因此,人们都认为大雁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将自己对亲友的思念寄托在大雁身上。据此,古往今来文人们往往把大雁和思恋故乡、怀人念远的情感联系起来。另外,由于《汉书》中的记载,我国还有鸿雁传书的说法,使人们将大雁与思乡联系在一起。例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句诗中的“归雁”便是有送信传意的含义,作者借“归雁”意象抒发了内心的思乡之情。再以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为例,在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的哀鸣,作者借“孤雁”象征了杜甫与兄弟分离,孤苦无依的样子。
(2)燕子意象
①展示春天的生气,传递喜悦之情燕子的习性和前文提到的大雁习性有相似之处,都是春天时飞到北方,秋天又返回南方。在古诗词动植物意象解读时,会经常把燕子和春天联系在一起。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为例,作者选取“早莺”和“新燕”为意象,是为了展现出春天来临时的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作者抒发了内心对钱塘江的赞美之情。
.......................
第二节动植物意象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作用
动植物意象的解读是学习古诗词中关键的一步,没有意象的解读,初中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也就失去了灵魂。所以,动植物意象教学在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语文古诗词意象解读意识的形成
纵观诸多传世的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古时的文人墨客大都喜欢借物喻人,借物抒情,也就是意象。众多意象的使用,让每一部文学内容都更加丰富多彩,所有意象相比之下,古人对动植物意象的运用更加青睐,在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里,动植物意象的情感表达最直接也最生动,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动植物意象的使用都是比较广泛的,由此可见,要想深度挖掘文学作品内涵,就要先解读动植物意象的情感。每一个意象的存在,都是创作者的一种情感寄托,作为后来者的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解读者,都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去了解文学。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优先解读意象,了解文学,正确的引导学生解读文学的方向,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从中汲取文学的养分。古往今来,传承下来的文学作品众多,由于时间有限,作为老师不可能每一部作品都倾囊相授,认真细致的解读,所以培养学生的意象意识成为了教育文学的重中之重,可以先从大部分意象里的动植物意象抓起,因为这类意象的文学作品数量多,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动植物意象的情感解读相对来说,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只有培养了学生的意象意识,让学生了解了意象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掌握古诗词中的精华,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
二、有利于学生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把握
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意象不仅仅是简单的动物或植物,还融入着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自然界中的动物或植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有血有肉”的诗篇。而在众多分类中动植物意象这一类别是重要的一个分支,动植物意象当中又包含着许多特殊的情感,而这些特殊的情感可能是由于它蕴含着典故,也有可能是这些动植物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还有可能作者对于这个动植物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才给它赋予了相应的含义。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只有几种平淡无奇的动植物——枯藤、老树、昏鸦,只要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意象不仅仅是简单地藤、树、鸦,前面还有相应地修饰词,也就是说,这里的动植物形象是融入词人思想感情的意象。“枯”、“老”、“昏”是由于词人内心的凄苦,才给我们展现出一幅苍凉孤寂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思念故乡、辗转漂泊的愁苦之情。总之,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分析古诗词时从动植物意象入手,有助于读者了解诗人的主要思想。
...................................
第二章初中语文古诗词动植物意象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问卷调查及统计结果分析
一、问卷调查情况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了调查现在初中古诗词动植物意象教学情况,并发现分析出所存在的问题,为之后的提出策略作铺垫,因此,设计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其中,教师问卷设计了10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主要是为了了解初中古诗词动植物意象的教师教学情况。学生问卷也是设计了10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主要是为了了解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中动植物意象的情况。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选取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初中部七年级到九年级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研究选取了初中部三个年级的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发放出去650份的调查问卷,收回来650份的调查问卷,所有650份的问卷均为有效调查问卷,此次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在问卷回收以后,笔者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整理和深入分析,并将其整理成相关的表格,有助于更加清晰直观地去了解初中语文古诗词动植物意象的教学情况。
(一)教师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教学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初中语文动植物意象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初中语文动植物意象教学存在许多问题,现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总结。
一、意象解读浅显
在进行语文古诗词动植物意象教学时,对动植物意象的解读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然而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动植物意象的解读过于浅显成为在研究动植物意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在讲解动植物意象教学时,只是先结合注释,对动植物意象的意思简单讲解,或者提出识记要求,让学生对此知识点达到此标准即可。但是这样的操作只会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古诗词失去兴趣,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也无法满足学生对古典文化的欣赏需求。长此以往这样的解读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没有任何帮助,阻碍了教师的前进脚步。而且当教师只是对动植物意象进行白话文翻译时,可能会造成学生对动植物意象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解读古诗词的时候有困难,以后再面临相同问题时思路也只是一闪而过。因此,教师的动植物意象解读过于浅显是此次研究中非常突出的问题。
二、忽视动植物意象教学,积累不足
意象的解读在探究古诗词主旨思想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动植物意象在整个意象分类中又是重要的一个分支,所以,要重视动植物意象的解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动植物意象的解读作为重点,当古诗词中出现动植物意象时要教师要认真讲解并分析这些动植物意象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以及背后的故事等。可以说,这些动植物背后隐藏的信息直接关系到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影响到读者对于古诗词文本的解读。此外,出现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经过学者仔细推敲并选择的,而古诗词中包含的动植物意象也是经典中的经典,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动植物意象的学习是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但是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老师对于动植物意象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
第三章初中语文古诗词动植物意象教学优化策略.............................23
第一节追本溯源,深入解读…………………………23
第二节转变教学观念,加强文学素养……………………28
一、重视动植物意象教学.................................28
二、加强语文教师自身文学素养..............................29
结语…………………………35
第三章初中语文古诗词动植物意象教学优化策略
第一节追本溯源,深入解读
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学题材,传承着中国的文化,需要后人对其仔细研究、解读。而且古典诗词主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比较隐晦,给人以朦胧之感。所以,作为解读者,要将其神秘的面纱层层剥开,深入其本质,才能探得宗旨。
在教师进行动植物意象解读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追本溯源,深入解读。这里所追求的“本源”实际是指作者所创作的这个动植物意象的由来。因为诗人在创作古诗词并选择动植物意象时一定是有自己的理由的,这些意象并不是特别随意地就选出来,而是承载着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那么这个意象也就跟随着他的思想具备了一定的特殊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并对初中古诗词中的动植物意象进行教学,笔者整理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包括的动植物意象并以及含义解读,如下:
教学论文参考
...............................
结语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古诗词宛若一颗灿烂的明珠,蕴含着许多文人墨客的心血,而这灿烂的明珠就是由众多意象组成。而且在大自然当中动植物的种类有很多,它们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古代的文人墨客便根据其特点对这些动物和植物赋予了象征意义,随着时间的积淀,这些意象便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因此,要更好地鉴赏古诗词就要重视解读意象这个重要的环节,并且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其运用发挥到最大。
为了更好的去探究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动植物意象及其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统计出古诗词中的动植物意象,根据其特征进行了分类并整理出其特点、解读原则、方法。然后,通过对齐齐哈尔市某初中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出分析,总结出目前该市中学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由于本人的相关理论水平不足并且实践经验少,所以本论文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完善。例如在教学设计环节所做的教案不能面面俱到,适应所有班级的教学。本人将会在未来的实践当中,更加努力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结合着一线教学情况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同时也希望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能够不断进步,共同谱写初中语文古诗词动植物意象教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