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推广探求范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286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具体分析如下:(1)实验前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目前初二学生认为英语词汇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显现出畏难、焦虑和失落情绪,缺乏词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且表示自身的词汇能力较弱。其中,学生普遍认为英语基础知识(词汇拼写、词汇音标、词汇搭配、词性变化、词形变化、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不牢是影响其英语词汇学习的主要因素。同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跟读音频、教师指导和背诵英语词汇表的方式学习英语词汇,学习方式较为单一。部分学生缺乏词汇学习的策略意识,忽视了记忆策略、调节策略和活用策略对于学习英语词汇的作用,较少应用英语字典作为学习工具辅助自身的词汇学习,使用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有待加强。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一种语言里所有词的总和称为词汇(vocabulary)[1]5,词汇对于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词汇能力作为听说、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是体现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词汇量、词汇知识深度和广度以及产出性词汇能力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率、口语流利度和准确度。此外,词汇量、写作词汇丰富性和复杂度是影响写作质量的重要因素[2-4]。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输入与输出都离不开词汇能力的基石。良好的词汇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升语言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人际沟通。
虽然词汇教学已引起学界的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偏重对词汇知识的讲解和词汇搭配的概括,通过单一、机械和重复的带读教授学生词汇,词汇教学时缺乏词汇使用的具体语境[5-6]。同时,高水平学生的词汇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师所忽略,导致高水平学生的词汇学习潜力未得到充分发展。这样的词汇教学方式不仅忽视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而且没有提升学生词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致使部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断章取义,失去了词汇学习的兴趣,缺乏词汇学习策略意识,词汇学习习惯较差,词汇遗忘率较高,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显现出消极抵触情绪。此外,部分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对语音教学的弱化阻碍了学生词汇量的扩大,缺乏词汇教学的分级意识和选词方法[7-8],增加了学生学习词汇的负担。长远来看,这将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
《英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明确要求初中生毕业时应学会使用 1500~1600 个单词和 200~3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音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9]19。此外,《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将学生词汇知识运用能力分为一至九级,分别为基础、提高、熟练 3 个阶段。能力分处三个阶段的学习者和使用者,依次被称为初级学习者和使用者、中级学习者和使用者、高级学习者和使用者[10]。可见,在经济社会全面深化转型时期,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地位日益加强,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能力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

1.2 研究目的
在了解初二学生当前的英语词汇学习基本情况和初二英语教师对词汇教学的相关观点及教学方式后,本研究在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了 15 周的词汇教学实验,分析支架式教学法对学生词汇测试成绩的影响,旨在探究支架式教学法中的策略支架、情感支架和媒介支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本研究冀望在经过 15 周的实验后能够提升学生词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词汇学习的策略意识,触发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情绪,建立学生学习词汇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词汇成绩和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发展。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支架教学法
“支架”一词的运用始于公元 1300 年,《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将“支架”一词的注解为“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建筑架或鹰架,即建筑工人工作时所使用的能够为工人和建筑材料提供支持的平台和杆”[12]。Vygosky 最早将“支架”的概念引用到心理学理论中,把“支架”比作在学习过程中辅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的支持。在教育领域中,Wood、Brunner和 Ross 将支架理论应用于幼儿问题解决,强调了支架在幼儿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性,他认为支架搭建的过程应该注意激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进入情境、简化任务、聚焦目标、标志问题重要表征、调控消极情绪以及给出恰当示范[13]。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 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法可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14]。支架式教学法包括了“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这几个教学步骤[15]。在支架式教学方式的指导下,吴雪梅在以上主要教学步骤的基础上增添了“确定学生水平”这一步骤[16],但并未提出确定学生水平的具体方法。此外,支架式教学法的一个关键特征即支架的暂时性。Hartman 就曾提出教师使用支架式教学法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独立自主学习,并且随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逐渐提升,教师要逐渐地撤离支架[17]。因而,当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后,教师则应为其提供新的支架。


图 2-1 支架式教学

............................

2.2 国外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2.2.1 词汇教学观
国外在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就意识到词汇教学的重要性。Wilkins 认为“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表达不了”[21]。80 年代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交际教学法为人们所广泛认可。Allen 将词汇学习者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并提出了针对不同阶段学习者的教学要求[22]。Canale 和 Swain 指出交际能力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词汇能力是使得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核心[23]。90 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料库作为一种研究工具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Nation & Waring 讨论了词汇量与文本覆盖率及词频列表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认为在不断加强交际教学法的背景下,减少对语言形式的关注转向对词表和词频的研究是一种趋势,在教学中对词汇的选择和分级原则十分重要[24]。
2.2.2 词汇教学方法
截至目前诸多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词汇教学方法,包括直接教学法、关键词法、多媒体教学法等。Biemiller 强烈建议以一种教师引导和课程导向的方法实现学生词汇增长和语言能力的提升;提出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词汇能力的发展,重视直接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学生在词汇能力上表现出的差异与家庭教育及父母所属阶层等社会因素有关,不能仅仅简单地归因于智力因素。他提出倘若教师能够在二年级时防止学生的词汇能力大幅落后其他学生,他们显然不会在五年级出现阅读能力异常薄弱的问题;教师忽视学生在三、四年级的词汇增长,五年级后再去加强学生的词汇能力对多数孩子来说为时已晚[25]。该研究重点强调了教师在学生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词汇学习的指导,关注了影响学生词汇学习的社会性因素。Avila 和 Sadoski 以西班牙 63 名英语水平较薄弱的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不管是及时还是延时,关键词法对于词汇的记忆和理解都有很好的效果”[26]。Alnajjar 和 Brick 以 5 位来自不同学段和国家并获得文学硕士学历且均修读了计算机辅助下的语言教学及教学练习素材设计两门课程的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 2 位教师教龄 1-2 年,2 位教师教龄 3-5 年,1 位教师教龄超过 10 年。研究发现学生的年龄、网站图表的质量以及该教师在硕士攻读期间的学习经历会影响教师在对词汇教学工具电子单词卡的使用认知;建议大学和学院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将在计算机辅助的语言教学课程和在计算机辅助下的词汇教学课程相结合,这有助于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将教学工具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27]。但该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并未研究学生在计算机辅助下的词汇教学活动中电子单词卡对于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
...............................

第 3 章 理论基础................................. 14
3.1 建构主义理论....................................... 14
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15
第 4 章 研究设计...................... 17
4.1 研究问题....................................... 17
4.2 研究假设............................. 17
第 5 章 支架式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1
5.1 支架式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实施.................................... 21
5.1.1 策略支架实施................................ 21
5.1.2 情感支架实施.......................... 21

第 6 章 研究结果分析

6.1 问卷数据分析
6.1.1 实验前调查问卷分析
实验前调查问卷(见附录 B)包含词汇学习自我评价、词汇学习情绪、词汇学习策略和词汇学习媒介四部分内容,该问卷目的在于调查实验班和控制班的 98 名学生当前词汇学习自我评价、词汇学习情绪和词汇学习策略和词汇学习媒介的情况,从而提高支架式教学法在词汇教学实验中的针对性,以改善初中生词汇学习效率和教师词汇教学效果。实验前调查问卷共有 20 道单选题。

(1)词汇学习自我评价:为验证实验班和控制班在词汇学习自我评价维度上是否具备显著性差异,对两班词汇学习自我评价维度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详见表 6-1)后得出 t=0.316,均值差为 0.040,p 值为 0.763>0.05,说明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在词汇自我评价维度的基本情况大体相似,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表 6-1 实验班与控制班词汇学习自我评价独立样本 t 检验(实验前)

根据表 6-2 数据,可知实验班和控制班只有 18.3%的学生明确表示他们认为英语词汇学习容易,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词汇学习存在一定难度。在英语词汇学习兴趣方面,实验班和控制班 44.9%的学生明确表示对英语词汇学习缺乏兴趣。实验班和控制班 56.1%的学生认为不认为自身词汇能力属于优秀水平,说明两班绝大多数学生均认为自己的词汇能力有所欠缺,其词汇能力仍存在较大进步空间。在提高自身词汇能力信心方面,实验班和控制班仅有 18.3%的学生明确表示他们有信心提高自己的词汇能力。可见,总体而言两班学生对于提高自我词汇能力缺乏一定的信心。大部分学生认为词汇基础知识(如词汇搭配、词性变化、近义词、反义词等)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其词汇能力的最主要因素。
..........................

第 7 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有关支架式教学法和词汇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情况,以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活动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学实验法相结合,经过 15 周的词汇教学实验研究,最终科学验证了支架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具有应用价值的假设成立。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具体分析如下:
(1)实验前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目前初二学生认为英语词汇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显现出畏难、焦虑和失落情绪,缺乏词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且表示自身的词汇能力较弱。其中,学生普遍认为英语基础知识(词汇拼写、词汇音标、词汇搭配、词性变化、词形变化、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不牢是影响其英语词汇学习的主要因素。同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跟读音频、教师指导和背诵英语词汇表的方式学习英语词汇,学习方式较为单一。部分学生缺乏词汇学习的策略意识,忽视了记忆策略、调节策略和活用策略对于学习英语词汇的作用,较少应用英语字典作为学习工具辅助自身的词汇学习,使用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有待加强。
(2)通过实验前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各位英语教师对于初二阶段词汇教学的看法与态度同中有异。各位英语教师普遍认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读和记忆词汇,以及为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学习与运用夯实基础。在教学难点方面,各位英语教师均表示词汇的音标与运用是词汇教学的难点。在词汇教学方式上,各位英语教师普遍采用“课前学生跟读音频背诵词汇”,“课中教师音标指导、拓展词组和例句”,“课后学生词汇操练”的模式。教师将词汇教学融入到听说课和阅读课中,没有开展专门的词汇课。可见,词汇课课型在初中英语课堂占比较少。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习得与词汇能力的提升。尽管有英语教师提倡学生使用词汇软件拓展词汇量,但是仍有英语教师缺乏对学生使用媒介学习词汇的具体指导。久之,学生使用媒介学习词汇的工具意识将难以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有英语教师强调了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词汇教学侧重点的不同之处,认为词汇教学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强调了语境、趣味性和词汇练习对于学生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对于词汇教学的选词方法,受访教师的观点基本一致。英语教师们对于新词汇采取的选词方法为全部教授,并对其中的重点词、高频词及其搭配和句型的进行多次强化。总体而言,受访教师的选词方法大都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考点的把握选取高频词汇和重点词汇,较少使用科学的选词工具和方法提升选词的效率和准确性。在词汇教学的分级原则方面,有英语教师缺乏针对不同年段词汇教学的分级原则,可能会加重学生词汇学习的负担。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