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初中语文关于阅读的课程标准中提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①同时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提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②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尚未成熟,但同时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语文的课程性质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③所以,阅读不只是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还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将阅读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程中,训练学生思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最近几年,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在快速发展,语文教材也在不断更新。最新投入使用的“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散文篇目增加不少,而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由于散文通俗易懂、语言简单、形式自由、易于与学生交流,便于从语言运用、意境建构、情感表达等方面找出教学方法改革的创新,同时也便于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来调整散文课堂的进行,意味着散文将成为当代课程改革的一块沃土,这会导致散文改革的盲目性和散文课堂教学的无序性,同时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在散文阅读课堂上专注、高效的进行文章内容的学习。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阅读的学习工具和散文阅读相结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功能和特性提取关键信息和梳理文章层次结构,使学生系统高效地学习文章内容。“部编本”是教育部自 2016 年起组织编写的统一教材,这是多年来总结教材编写经验的探索性成果,它也是结合当前中学生阅读环境和阅读教学现状而编写的教材。因此,研究“部编本”教材具有深远的意义。
...........................
1.2 现有研究成果概述
通过查看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来分析,国外对思维导图的应用的研究处于深层研究的成熟发展阶段,其中有一些国家已经将思维导图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并成为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工具。然而,我国绝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对思维导图的相关概念了解得并不多,所以对思维导图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活动的研究是必要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70 年代,自东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的概念的以来,思维导图逐渐进入人们的眼帘,而且思维导图的理论也受到人们的认可,并受到广大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思维导图的提出和发展的迅速,在国外的学术界已经对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研究,得出思维导图有助于快速记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将思维导图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在英国,思维导图也被归入了中小学课程的必修课内容。在新加坡,思维导图已经成功应用于中小学的教学活动中,而且有关研究儿童的思维导图训练的相关书籍已成为家长们的必读书目。而在高等的教学领域,思维导图也在被广泛的使用,比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都在学习思和应用思维导图,促进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思维导图也已经在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通过阅读文献发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学习工具已经被国外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而且对其研究也并没有停止过,而且研究主要集中在绘制方法、教学辅助策略、有效性研究等方面。近年来,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更多体现在生物学、医学、语言教学和文章阅读的逻辑结构记忆等方面,比如英语、西班牙语等的教学,高效计算机程序代码等的记忆,这些研究都体现了思维导图与记忆、理解、高效等的关系,也为其促进散文阅读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借鉴意义。
.................................
第 2 章 思维导图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依据
2.1 思维导图与散文阅读教学的概述
2.1.1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著名的大脑记忆专家,被称为“世界记忆之父”的东尼·博赞提出来的,“思维导图是用图表现的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性思维指的是一个既定的中心向四周辐射,也就是来自或者连接一个中心点的联想过程。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①发散性思维体现了大脑的内部结构和程序。思维导图是它的外在表现,而且能够通往大脑的无限思维储存库。
为什么说思维导图可以训练大脑的发散性思维,因为思维导图的发射点总是从一个子中心点开始的。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图案都可能成为发射点,而发散出来的分支都是通过子中心想象和联想而建立的连接。可见思维导图的排列方式是呈“放射状”的形式,而如胡雅茹在《思维导图阅读法》中提出“放射状的排列方式,是比较容易刺激水平思考能力的。”虽然思维导图是在平面纸张上绘制出来的,然而它也可表示空间立体的。还可以结合多样的色彩、符号、文字来形象化表示由子中心所联想出来的单词或者图像。这样的发散思维就如同当你品尝到熟透的梨、闻到花香、听到音乐、看到小溪、摸到心爱的物品,或者仅仅沉湎于回忆之时,你的大脑中会出现什么呢?答案既简单又复杂得令人惊奇,而每个人出现的画面又是不一样的,正因为每个人的发散思维的差异,所以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种思维训练的工具,可以运用到语文的散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发散思维的训练,从而提升散文阅读的效率。
图 3-1 教师对思维导图的了解情况
2.2 思维导图视域下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部编本教材不仅在散文数量上增多,更是在散文自读课文旁边添加了帮助学生理解的批注。因此,不管是从语文教材的变革上来说,还是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讲,语文教学要加强对散文阅读教学的重视。但是,现今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仍然面临着棘手的问题,所以分析思维导图视域下,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2.1 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第一,教师没有重视指导学生散文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①。精读要求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内容熟知,鉴赏散文的语言,了解散文的写作形式和写作技巧;略读要求培养学生能够通过比较快的速度,粗知文章大意;浏览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搜索初步信息的能力。但是笔者了解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到从阅读中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的教师是很少的,那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所以在考试的压力下,很多老师就只针对考试内容的方向来进行讲解。更何况许多散文还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解,这就需要更多的课时,所以对于散文阅读课堂上进行细致的读书方法指导对教师来说是很有难度的。
第二,教师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标中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①。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同样为了考试将自己认为的标准答案提供给学生,而学生的阅读就会看向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并且将老师给的答案背下来,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而在散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到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正如著名学者凌宗伟先生,在著作《有趣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的“另类”行走》中,“主张把教学活动的注意力和重心放在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上,关注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在部编本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课后习题部分对比下,人教版教材中无论是在要求教师带领的教读课还是要求学生自读的课文中都是没有根据学生不同能力要求的设置“研讨与练习”的课后习题。而在部编本教材中的习题设计不仅体现出了课型上的区分,即在教读课后设置了“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在自读课文后设置的则是“阅读提示”并无课后习题;并且,部编本的语文教材中的对教读课文课后习题的设计还体现出了对学生不同阅读能力的要求,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课后习题的设计也在提醒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侧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且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一定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图 3-2 教师绘制思维导图的水平
.................................
第 3 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18
3.1 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8
3.1.1 调查的目的............................ 18
3.1.2 调查对象的选择........................... 18
第 4 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29
4.1 思维导图在散文阅读中绘制的步骤............................. 29
4.1.1 确定“主题词”...................................29
4.1.2 寻找“关键词”...............................29
第 5 章 思维导图在散文阅读教学应用中的相关思考................................ 37
5.1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散文阅读教学....................... 37
5.1.1 引导学生在课后加以运用,缩短绘制时间.............................. 37
5.1.2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导图,重视思维发散................................ 37
第 5 章 思维导图在散文阅读教学应用中的相关思考
5.1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散文阅读教学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传统的散文阅读教学中出现很多的问题,而利用思维导图这一辅助教学工具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但是思维导图也有其局限性,因此,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教师是课堂的策划者,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自主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下面以教师为课堂策划者的角度提出相关的教学环节的建议。
5.1.1 引导学生在课后加以运用,缩短绘制时间
针对前文提到在散文阅读教学课堂上绘制思维导图过程繁琐,一旦绘制错了还不易更改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平常学习任务,增加思维导图的使用频率来提高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水平。比如,教师给学生一个大体方向,让学生在课后时间自己成立学习小组,探讨和研究所要绘制的思维导图主题,以及思维导图的组合内容,教师在讲评时候通过多媒体呈现学生的合作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时间继续完善未完成的思维导图,还可以通过分析课文的内容结构,将并列的内容简单化,就呈现一部分的思维导图绘制,如朱自清的《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绘春这部分内容时候,要求学生只要绘制绘制春花、春草这两部分的思维导图,剩下的分支信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理清脉络,等课后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有利于课堂上绘制思维导图的时间缩短,而且学生在课后对于思维导图加以运用的情况下,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
结语
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散文阅读教学呈现的状态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思考,往往是跟着教师讲解或者跟着课文的解读材料来解读课文,在这样的阅读方式过程中,会导致学生的散文阅读速度慢,并且没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基于这样的现状,寻求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改善传统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成为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前面所提到的问题。它作为一种能够将学生思考过程呈现为图文信息的学习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动脑思考。使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提取的关键词进行梳理,构建成为有学生自身阅读思考的思维导图。因此,本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为出发点,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法和问卷调查法开展研究。首先,对思维导图和散文教学的相关概念进行研究;其次,笔者对厦门市同安区的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和初中生发放问卷调查,以全面准确地了解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步骤。此外,本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散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思考如何优化散文阅读教学,希望能够给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使用提供借鉴。在本文的最后一章节中,提出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时,应优化思维导图的应用,通过观察散文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提出了优化思维导图使用的建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