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主写作及相关教育家的理论思想
第一节 自主写作的概念界定及教法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在青少年受教育阶段,并没有非常精准的写作行为,而是学习写作的过程,所以在教育中将学习写作叫做作文教学,写作成果称为作文。
自主写作是一个复合型概念,首先是自主,即指自己主动,不受别人支配。心理学中谈及的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青少年成长时期,身体各项机能都在逐渐成熟,包括意识和肢体行动力。用人的意识主动去支配身体做积极的事情,就称之谓自主意识和自主行动力。此外,《语文教学方法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①所以将自主意识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即笔者提到的自主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打开学生写作意识的窗口,让师生在共同培养引导写作能力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能够多一些悲天悯人(良善)而又积极进取(努力)的情怀,拥有高屋建瓴的政治站位,提高家国意识。为此,提出了“术道作文”的自主作文教学方法。
提及“术道作文”教学法,简单的讲就是“通过疏导学生在意识层面,能力层面和教师技能层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来提高学生自主作文水平的方法”。在拥有共同母语并会为之交流的环境下,文章应该是一种有气质的自然情感的流淌。“文以载道”中的“道”应该包括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阅历,即看过的书和走过的路。“腹有诗书气自华”和“宝剑锋从磨砺出”都需要引领,而我们要做的,仅是把可能会影响文章表达的相关问题进行疏导,让一篇文章“水到渠成”。因此,这一全新的理念无疑给初中作文教学独辟蹊径,提供出一条崭新的教育探索之路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法,主要是改变学生“畏写作”的意识,加强师生写作的方向感,提高师生共同培养引导写作的能力和提高写作的技能的同时,能够多一些悲天悯人(良善)而又积极进取(努力)的情怀,拥有高屋建瓴的政治站位,提高家国意识。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把作文的写、改、评乃至命题的部分权利交给学生,教师做以引导为主的宏观调控:找准主题,搭好架子,组织点评,总结意见,再次修改。以此响应新课改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自评自改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以激发学生对自我的认同感和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第二节 相关教育家的理论思想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其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现代学者将其教育思想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陶行知认为,教育要源于生活,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回归社会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是教育的最佳状态。陶行知认为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在教育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为学生带去怎样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环境,就会铸就这样的学生,所以在教育上一定要坚持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所谓知之始就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门学科与其向学生不断灌输正确的做法 100 遍,还不如让学生真正实践一遍。由此衍生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笔者结合了陶行知“源于生活的自然状态”和荣维东关于“激趣和意识”的思想,在生活中引发和引导学生习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让学生进行写作,在“术”的方面进行了引领,在感情术、情景术、生活术和想象术中释放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在写作教育中的担任的重要角色,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何思考,如何落笔,如何形成框架等等,以此来推进写作在语文教育中的进程,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出生活经验进一步生成丰富的写作内容,让写作自然而然变成一件简单轻松的事。
(三)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老先生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学学家,他在作文写作上也有着比较独到的教育思想。经过整理后将其语文写作思想概括为四点。
第一点,作文就像做人,要真诚。②写作过程中如何把握真诚,即对待事物的描写要真实写实,即便是借物抒情,也要切实把握情感与事物之间的真实关联。在对待自己内心情感时,要真实表达内心感受,做到严格自律。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情感的表达。
第二点,作文应试与作文应需的区别。③叶圣陶强调不可以片面强求思想性,片面追求文章之立意高。众所周知,中国教育长久以来都存在应试问题,叶圣陶老先生将作文教育过于强调立意来应对考试的思想否定掉,还是要强调情感和真正思想的表达。
............................
第二章 课题研究对比实践及论证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意义
一.教学方法选择
以“月光下的遐想”“最难忘的眼神”为作文题目,分别写一篇 600-800字作文,不限制题材,每一作文题目以两课时即四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作文教学主要实现三个教学目标,第一,复习和巩固细节描写;第二,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以及对自己情感的表达训练;第三,帮助学生区分抽象和具体描写的差异。
二.教学方法的意义
这是一堂巩固性作文教学教学方法,留给学生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不限制学生思考方向,留给学生充足发散思维的空间。《语文教学方法标准》(实验性)也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环境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①因此,通过本次教学方法设计,能够为自主作文留出学生发挥的空间,同时还能看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作文,最终自主作文的效果如何。此外,自主作文以学生为主体,这样一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也切实的提高学生习作过程中的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又可以使老师从繁重批改的中解放出来,可谓是一种实之有效的新方法。
...........................
第二节 教学方案设计呈现及比较
一、教学方法设计呈现
本次教学方法设计采用的是双方案,两套方案均是由贵阳市第十九中学初三语文组教师设计,两套教案采用同一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且均为两课时。“月光下的遐想”传统教学方案在 1 班开展,自主作文引导教学在 2班开展;“最难忘的眼神”则采取相反教学实践,1 班自主作文引导教学,2 班传统作文教学。最终结果采取三方数据,分别是教学方案对比、教学方法对比和教学反馈对比。
(一)“月光下的遐想”传统教学方案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指导教学
教学对象:初 3·1 班全体同学
参与教学教师:王老师 教学方案如下:
(1)课堂导入
月亮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古代诗人以月亮入创造出了千古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由此赋予了月亮“思乡”的情感。在生活中,你们是不是也注意到,月亮无处不在,在你们喜欢的音乐里、喜欢的动画里、喜欢的漫画里。但你们真的认识月亮么,无论在哪里看到月亮你们是不是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例如将你喜欢的一则漫画中,去掉月亮及其相关的内容,你是否还喜欢这幅漫画?(请同学们谈谈印象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2)教学目标
复习与巩固细节描写;完成“月光下的遐想”命题作文
........................
第三章 样本班级自主作文引导现状及成果 ................... 24
第二节 样本班级自主作文引导教学实践结论 .............. 25
1.“术”的引领 ....................................... 26
2.“道”的渗透 ....................................... 36
第三章 样本班级自主作文引导现状及成果
第一节 样本班级自主作文引导教学实践现状
自主作文引导教学与初三学生学习升学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冲突,自主作文引导教学需要给学生们充足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而初三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要求学生们必须尽快掌握作文的基本能力。所以,从实验结果上来看,贵阳市第十九中学万科校区初三年级自主作文引导教学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贵阳市第十九中学万科校区初三年级作文教学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在 48 节,半学期 24 节,除了完成规定的作文教学目标外,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为初三学生提供自由发挥作文写作的空间,导致师生出力多,见效少。而在两个对比试验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自主作文抱有好感且采取自主作文有一定成效。
作为省内优秀中学,贵阳市第十九中学在教育教学上的创新和尝试要领先于省内其他中学,尽管如此,当下社会和家长对中学教育成果的衡量仍停留在学生的成绩上,极少有人关注的是青少年本身。初三学生的与众不同在于即将面临升学压力,显而易见的是学校升学率越高,社会及家长对学校教学的认可度越高。所以无论是在教学教学底蕴,教学成绩,还是在教学理念上,很有必要对学生自主作文引导。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