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律诗教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22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本文希望借鉴于古代文体的相关理论,明确律诗不仅涉及体裁样式这些较外显的形式特点,而且也有文体体貌风格的内隐蕴含,是“有意味的形式”。因此律诗教学即是在古代“文体”这一范畴内实行的一种教学方式。

第一章 节奏与句式特征分析

第一节 音韵节奏的美感
在律诗的艺术殿堂当中,律诗的艺术魅力就像珍藏的陈年老酒,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醇厚,回味无穷。这当中的细腻情感除了专注诗歌深层感悟之外,音韵节奏的直接的表达能让我们感受律诗的美。
由于汉语单音独字的使用,使得中国古代诗歌在一字一音的组合形式之下形成特殊的韵律节奏。一字一音,一定数量的组合使得律诗形成特定固有的句式。例如五言,五个汉字的组合就是五个音节的组合,即 2+2+1 的韵律节奏形式;七言,七个汉字的组合就是七个音节的组合,即 2+2+2+1 的韵律节奏形式。最终由此形成固定的五言和七言句式。

节奏,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1]借用音乐学科中对于节奏的理解,诗歌中的节奏是指在诵读过程中停顿单位的有规律的交替现象。格律诗比一般诗歌要求更严整,其节奏是通过平仄交替的方式来体现的,除句末一字外,其交替始终以两个字为一个单位这种特点决定了格律诗的节奏形式只有一种,五言为“二二一”,七言为“二二二一”,如“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基本上也是这样认为,他说:“近体诗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为一节,最后一个音独自成为一哉”“五言近体诗的节奏是‘二二一’。”如:

.............................

第二节 句式多变的灵动
律诗有着规范的格式和音律。讲求平仄也是其最本质的特点,而这种平仄格式在句式上的体现较为明显。随着律诗韵律节奏的变化,使得它的句式有所变化不同。特别是在五、七律诗的音节长短所形成的声气所需,更是让律诗的句式富于变化而有灵动之感。
律诗的句式对每个字的平仄都有要求。符合平仄要求的为律句,反之就为拗句。一般情况下律诗的句式是双音位的,但是五、七的特殊性都多出一个单音节。由此构成了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
五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四个基本句式的平、仄,在一定数量上可谓是旗鼓相当。也由这两联而引出的错综复杂的变化,可以形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同时也体现了平、仄,阴、阳的和谐美感。
如此变化则使得五言句式存在其中句式变换。而七言共有十四种句式变换。五言七言总共二十一种句式。在五、七律的成篇中,这样的句式间规律的进行灵动多变的组合则形成了律诗丰富的表达效果。又因为一言难以成句,二言因为双音获得了韵律,所以稍有变化声气,利于唇吻,一定程度可舒怀。四言音节不舒,音节不畅。从中国诗的句式构成来看,三言以“超韵律词”的独特功用,它与二言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构句作用。分别成就造语常格五、七言句式。五言,即两个标准韵律词加一个超韵律词;七言,即三个标准韵律词加一个超韵律词。这样一来,五、七言句式的单、双音节组合,以及三言超韵律词的加入所产生的节奏长短、声气缓促、轻重抑扬,使得五、七言成为句式常格而盛行不衰的主要原因。最终,也让五、七言律诗变换多端而韵味无穷。

..........................

第二章 字法与句法的精妙生成

第一节 以“一字为工”的字法推敲
以“一字为工”是律诗创作的基本要领,甚至是每句必须有炼字,每首诗必须有精巧。所以,宋人在《诗人玉屑》一书中有“百炼成字,千炼成句”[1]的说法。这也说明,整诗或整句往往其精妙和精要全在一个字,意多言少而意蕴无穷。以至于我们在学习一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时,会在一两个看似平常、貌似凡俗的字眼中却窥见异常以、小见大,我们却无法进行更换或变动。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所以这种“一字为工”的关键字被称之为“字眼”。有,会使全诗顿生光辉;没有,则让通篇黯然失色。

律诗作为一种最集中、语言最为凝练、意蕴极度丰富的特殊文学样式,这要求它要在简短的文字当中,蕴含深刻、细腻的社会现象和人文情感。所以,律诗在字句的锤炼上可谓历经“千锤百炼”,以达“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目的。往往这一字会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家数》中对于下字称之为“或在腰,或在膝、在足,最要精思,宜的当”,“五言字眼多在第三,或在第二字,或第五字,或在第二及第五字”。[3]而在七言,多在第五字为字眼。如,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当中“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 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面,从而展现了初春时节的勃勃生机。一个“争”字,妙在形象写出早莺争着站在向阳树的热闹;一个“啄”字,美在写出春燕啄泥衔草,构筑新巢的情景,在传递春的信息的同时更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喜悦之情。后句中“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迷”“没”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花美丽活泼和草的繁茂,在写出春天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类律诗用字显得朴素自然而又韵味十足。

讲究“一字为工”是多数语言艺术的必须要求。苏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一句名言:“诗歌的写作---如同镭的开采一样,开采一克镭需要终身劳动,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妥当,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的矿藏。”可见,诗人如果缺少语言的积累,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不足,通篇凡文俗语,就不能让诗篇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和含蓄饱满。所以,律诗的用字必须讲究锤炼。
..........................

第二节 “虚实死活”------转化活用的文字意味

“字有虚实死活之分,诗有变化转活之用,斯则最称切要之义。”[1]在古诗中,由于古诗的言辞有限,当中遣词造语蕴含无穷,讲究用字的精炼,去掉没有实质意义的虚字。况且诗的造语,文采思路的清晰,句法的通顺等等不仅仅得意于“虚字”,再者律诗由于体律的限制更加讲求用字的精炼,以少虚字为好。所以实字的运用成为诗语的主力。但这也并不说明诗不用虚字,而是诗中不可以滥用虚字,也不可全用实字,只是根据古诗的体制不同而多少有所区别罢了。由于汉语词性的灵活性,字的词性活用在诗语的表达中成为常态。在实际运用中,名物字为实,不能有所虚化,所以称之为“实死”,再说虚字从实字演化而来,虽逐渐虚化,但当中多有实义。对于虚实的实际运用,明代布衣诗人谢茂秦也说过“实字多则......句健,虚字多则......句弱”[2],也说明了诗的虚实强弱的结合所在。简而言之,所谓“虚实转化”就是“妙用一些表达语气、并无实际意涵的虚字、副词,可以巧妙取得以拙见巧、以俗见雅、新颖别致的艺术效果。”[3]但是,诗歌当中用实字较为容易,用虚字难。在盛唐时期因为善用虚字,所以这一时期的诗作开阖响应,悠扬委曲。善用虚字让诗歌的审美特征变得更加鲜明,同时这些有着声情韵味的诗句会让诗句变得含蓄委婉,这些都是实词难以达到的审美效果。所以说古诗中,善用虚词能够起到增强语言的表达情感和增强逻辑关系的修辞作用。如中两联先虚写后实写(前虚后实者)的诗例,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首诗是韩愈贬官赴潮州行至蓝关时所写。颔联写自己遭贬离京后的内心想法,只因未“不惜残年,欲除弊事”而朝奏夕贬,才落得如此艰辛地步,此时此刻,到底是悔?还是恨?皆出于自己心中的感悟所想。颈联写作者被贬途经秦岭蓝关时所遇困境,“云横”、“雪拥”,皆作者亲身体味,其真实景象使我们读者今天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令读者毛骨生寒。像这样一联虚写、另一联实写,一联抒情、一联写景,堪称情景并萃,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自然完美,天成之作。这正是这类虚、实转化写法的艺术效果。

............................

第三章 “属对”中音、形、意的审美趣味 ................. 20
第一节 属对的声律美 ....................... 20
第二节 属对的形式美 ......................... 22
第三节 属对的意境构建 ................... 24
第四章 律诗篇章结构的讲求 ...................... 26
第一节 起承转合的结构合成 ................... 27
第二节 情景交融的状景含情之妙 .................... 31
第三节 诗中理趣的意蕴深含 ......................... 34

第四章 律诗篇章结构的讲求

第一节 起承转合的结构合成
“起承转合”,在《辞海》中解释为:起承转合是诗文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合”是结束全文。[1]由此可以说明,起承转合是诗文创作的一种基本章法。 律诗的篇法讲究起承转合,在唐五代就已有所显露。徐寅在《雅道机要》中说“破题”、“颔联”、“腹中”、“断句”,显示了诗歌创作的篇章规范,也相当于今天所讲的“起、承、转、合”的意思。宋代的严羽《沧浪诗话校释》对于律诗的说法是“有颔联,有颈联,有发端,有落句”[3],其中看来,“发端”和“落句”也就相当于起、合。对于起承转合的渊源,清人也归结于唐人试帖诗。金圣叹云:“唐人既欲以诗取士,因而又出新意,创为一体,二起二承二转二合,勒定八句,名曰律诗。如或有人更欲自见其淹赡者,则又许于二起二承之后,未曾转笔之前,排之使开,平添四句,十二句,名曰排律。”

律诗两句为一联。前两句是首联,也叫起句,三四句为颔联,也叫承句;五六句为颈联,也叫转句;七八句为尾联,也叫合句。“起”也叫“开端”,但凡文章、万事都有开头。首联开启全篇,总领全诗、为整诗定下基调。同时也能为诗篇的叙事等渲染气氛,从而为意境的生成做好铺垫。律诗对开篇特别重视,并且有许多的讲究,例如:明起、暗起、引起、兴起等等,也有的以景起、以事起、借物起兴等。元代杨载说:“破题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5]这种篇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承”是“承上启下”,起到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的作用。是对起句的延续、深化、补充或者具体的阐释。元代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过:承“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要接破题,如骊龙之珠,报而不脱”。[6]所以,“承”往往会根据诗文中的情、景、理等,将上下文紧密的进行联系,使得上下之间形成或总、或分、或缓、或急的篇章形势。“转”有转折、转换的意思。可以由情转景,也可由景转情,或事、理互换,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等等,同时也是内容上的转换,以求开拓新意。这样转换的巧妙,会让作品跌宕起伏,曲折有致。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7]所以,此环节也历来为诗家绞尽脑汁,以收到出神入化、令人惊愕、意想不到的效果。
........................

结语
对于所有的文章,都是有“体”的分辨,古代诗更是如此。我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对于文体的相关论述,在当今对问题的理解、阐释也在不断研究。对于律诗教学,我们应该将如何有效进行文体教学,在具体的律诗教学中该如何将律诗的文体理论很好的运用,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文体概念、文体教学的过程角度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具体篇章以及自身实践的教学案例进行尝试性的分析,当中一些问题有可能未能解决,但这些问题所引发出现的新问题都是在当前和今后的语文教学和律诗教学中亟需解决的。也期待更多同仁一起努力投入到文体教学实践中去。
总之,律诗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独具特色和魅力,博大和深奥的文化宝库。这须要我们教师在自身走进律诗、熟悉律诗的同时,带着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意识,运用有效合理的方法,通过学习诗歌,学习律诗,感知中国文化,感受生活,感悟诗情画意的百味人生。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