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地理教学论文,地理学家研究众多现象、过程、特征以及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分布。因为空间及时间影响了多种主题例如经济、健康、气候、植物及动物,所以地理学是一个高度跨学科性的学科。(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地理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矿业迅猛发展,中规模以上的矿山企业达到 1.7 万个,就业人员 776万人,随着开采深度、开采强度、开采速度、开采规模的增加和扩大,由矿井突水引发的事故频繁发生。矿井一旦突水,将淹没井巷和矿山设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基于矿井涌水量研究的矿井防治水是矿井生产与科研中的一项重大课题。随着采矿业的发展,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逐渐提高,开采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困难,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结果常与开采的实际值存在较大偏差。 预测错误的矿井涌水量不仅会影响生产,甚至会造成淹井等重大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2001 年 7 月 17 日发生在广西南丹的“7.17”特大透水事故,淹及拉甲坡矿 3 个工作面、龙山矿 2 个工作面、田角锌矿 1 个工作面,共致 81 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 8000 余万元。2001 年山东省章丘市琅沟煤矿 11.17 突水事故、2003 年山东省滕州市木石煤矿7.26 特大溃水事故和 2007 年山东华源矿业公司 8.17 溃水事故分别造成 13 人、35 人和172 人遇难并损失巨额经济,因此,准确地预测矿坑涌水量并了解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是矿井开采的首要工作,在矿井建设生产的不同阶段,动态预测评价矿井涌水量在不同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趋势显得尤其重要。 1.1.2 意义 预测矿井涌水量是矿井建设生产过程中制定采掘方案、疏干措施、防止突水灾害以及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依据,科学地分析预测矿井涌水量,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纱岭勘查区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充水因素以及周边勘查区的矿井涌水规律等方面入手,以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 GMS 建立的模型为核心,把预测的结果与水文地质比拟法和大井法分析的结果作对比,最终确定涌水量,在保证金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三种方法相结合能使预测的结果更加合理、准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856 法国工程师达西(Henry Darcy)根据砂槽实验提出达西公式,由此开启了对地下水运动的定量认识(王浩等,2010)。1935 年美国人 C.V.泰斯和数学家 C.I.卢宾导出定流量抽水时的单井非稳定流计算分式,使井流的研究从稳定流进入了非稳定流阶段(庞冯秋等,2009)。1940 年 Jacob 参照热传导理论中的方法建立了地下水渗流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严格地导出了泰斯公式,并得到了贮水系数的物理解释。此后,非稳定解析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Carslaw et al,1959;张宏仁等,1992)。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中期,预测矿井涌水量的电网络模拟方法的应用逐渐普及,主要包括用于稳定流问题的电阻网络模拟法及用于非稳定流问题的电阻-电容模拟法和电阻-电阻模拟法。电网络模拟法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具有多层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的矿区有明显的优越性,但该方法制作周期较长,应用于大降深矿区时会因地下水流态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并且难以处理潜水问题(庞冯秋等,2009)。1955 年Hantush 和 Jacob 在处理从弱透水层越流补给含水层的水量上对解析法的概念进行了扩展(Anon,1989)。1959 年 Carslaw 和 Jaeger 在自己的著作中收编了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应用于求解矿井涌水量的热流表达式,1962-1964 年 Polu-barinova-Kochina 和Hantush 等人也分别在自己的著作中论述了以上涌水量预测方法。1964 年 Fiering 等人在求解水流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时应用了数值法,使原本复杂的问题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简化。1965 年斯托尔曼把数值方法引入到地下水水文学,从这开始推广了数值法在水文学方面的应用。数值法因其能综合考虑较多的影响因素、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较高的精度而倍受水文界人士的青睐(黄建华,2001;李俊亭,1989;王国利,1991)。
...........
2 研究区域概况
本章主要包括研究区的自然地理与社会概况、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矿井充水因素和相邻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六个方面内容,重点分析了研究区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的充水因素,为预测矿井涌水量提供了基本依据。
2.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研究区位于莱州市北东部,距离莱州市区直线距离约 27km,行政区划分属莱州市金城镇与朱桥镇,地势东高西低,地面标高最低+9.30m,最高+21.80m。具有海洋和内陆气候特征,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小,四季分明。区域有朱桥河和滚龙河两条季节性河流,分别从矿区南西部和中部通过,在矿区西侧合二为一。研究区内没有大的淡水体,主要地表水体是蓄水平塘,蓄水量较少,矿区北西距离渤海海岸的最近点约 5.3km。研究区地理位置见图 2.1。 矿井勘查区北起南吕北西、南至后陈北,工作范围南北长约 4km,东西宽约 1.8km,极值地理坐标为:东经 120°04′28″-120°05′58″,北纬 37°22′31″-37°24′46″,面积 6.65km2。文登-三山岛公路从北部矿区通过,烟台-潍坊(206 国道)公路从矿区南东部通过,矿区东距荣乌高速公路(G18)招远-三山岛出口约 16km,西距莱州新建港口 10km,北距龙口港 35km,北东距龙口火车站 32km,水陆交通极为方便,研究区位置如图 2.1。
...........
2.2 社会经济状况
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较多,劳动力充足。工作区东部及北东部大、中型金矿矿山密布,有新城、焦家、河东、河西、望儿山、红布、东季、马塘等金矿矿山,岩金矿开采业发达,已成为本地区的经济支柱。区内农业生产以果业和种植业为主,主要有苹果、梨、蓝莓和小麦、玉米、花生等。工业以农业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和海产品加工业为主,近海捕捞及海产品养殖业发达。工作区北东约37km的龙口电厂,年发电量为60亿千瓦。矿区东部有专门为矿山生产、生活供电的 11 万伏变电站一处。
............
3 基于数值模拟的涌水量预测 ....... 23
3.1 地质模型 ...... 23
3.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24
3.2.1 含水层概化 ......... 24
3.2.2 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 ............. 26
3.2.3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26
3.3 数学模型 ...... 28
3.4 数值模型 ...... 29
3.5 模型预测结果 ........ 32
3.6 本章小结 ...... 34
4 基于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的涌水量预测 ......... 35
4.1 大井法 .......... 35
4.1.1 预测计算原则 ..... 35
4.1.2 涌水量的计算 ..... 35
4.2 水文地质比拟法 .... 37
4.3 本章小结 ...... 39
5 涌水量预测结果分析 ......... 40
5.1 数值法预测结果分析 ...... 40
5.2 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40
5.3 本章小结 ...... 40
5 涌水量预测结果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分析数值法预测的涌水量并与其他两种方法预测的涌水量对比分析两部分内容。
5.1 数值法预测结果分析
矿井开采后在采区附近形成漏斗区域,地下水向开采区流动,本次主要模拟-1400m和-1700m 坑道开采时地下水流场形态,并预测两坑道系统开采时的最大涌水量。-1400m坑道开采后矿区范围内的下盘弱富水含水层水位降低到-1400m 以下,矿区最大涌水量为 8832m3/d。 -1700m 坑道开采后南北两主矿体处的下盘弱富水含水层水位降低到-1700m 以下,形成漏斗区域,计算得出最大涌水量为 12326 m3/d。横向对比表 5.1 的预测结果,数值法和大井法预测的-1700m 中段涌水量大约是各自预测的-1400m 中段涌水量的 1.4 倍,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1700m 中段涌水量大约是-1400m 中段涌水量的 1.1 倍。 纵向对比表 5.1 的预测结果,在-1400m 中段,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汛期涌水量最大为 9303.64m3/d,比数值法和大井法预测的结果分别大 471.64m3/d、836.10m3/d;在-1700m 中段,数值法的预测结果最大为 12326m3/d,比大井法预测的涌水量和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汛期涌水量分别大 578.29m3/d,2143.25m3/d。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汛期涌水量是日常涌水量的 1.26 倍,系数 1.26 由多年矿坑涌水量统计求得,汛期涌水量基本代表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矿坑可能的最大涌水量。
.........
结论
本文在分析矿区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勘察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概化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依据地下水动力学中揭示的规律使用数值法、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纱岭金矿涌水量,得出以下结论:
1、矿坑充水主要来自于下盘弱富水含水层地下水,由于中间隔水带和底板二长花岗岩的隔水作用使该层具有承压性,将该含水层其视为水平分布无限边界承压含水层。
2、数值法和大井法计算的-1400m 中段涌水量分别 8832m3/d、8467.54m3/d,-1700m中段涌水量分别 12326m3/d、11747.71m3/d;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1400m、-1700m 中段日常涌水量分别为 7383.84m3/d、8081.55m3/d,汛期涌水量分别为 9303.64m3/d、10182.75m3/d。三种方法预测的涌水量各不相同,为了保证金矿安全生产,选择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1400m 中段汛期最大涌水量 9303.64m3/d 和数值法预测的-1700m 中段涌水量 12326m3/d 作为矿井排水疏干设计的依据。
3、三种方法预测的涌水量差别不大,各方法优势互补、互相验证,增强和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客观性及安全性,既避免了大井法预测涌水量时因为人为选择试验点参数而导致的偏向于主观性的结果,又能够通过数值模型细化参数分区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二
1.引论
1.1研究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开始,这次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相较于先前,无论是力度还是范围都要大很多。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彻底的改革。课程改革的进行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在实施的过程之中,有很多的问题显现出来,其中,高中人文地理部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人文地理的的教学内容相较于自然地理知识,比较易懂,很多知识是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的,虽然内容很丰富,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好把握人文地理的教学。很多时候不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学生觉得“人文地理内容背下来就能够拿分”,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能狗得到良好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之中,对于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培养,更是没有受到良好的重视,重教材,轻能力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之中还是屡见不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的教师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很多一线教师觉得“人文地理的部分没有自然地理那么好教”。而对于这一现象,陈澄和樊杰两位教授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文地理教学容易产生肤浅化、政策化、口号化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内容偏旧,缺乏深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相较之下,学生更乐于钻研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第二、各个知识点的地理性不够突出,很多内容常常被师生双方认为是属于“非地理”的范畴,因此受重视程度不够,被挖掘得不够深入;第三、知识理论较薄弱,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智力价值和能力培养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第四,有效案例及有效课后活动不足。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的教材有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提示我们如何进行教学?要采用怎样处理教材内容?哪些部分是教材内容的核心内容?使用怎样的教学策略?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公民核心素质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宽容意识、法制观念、责任观念、理性精神、人本关怀、全球意识等等。学习地理知识对于形成公民的理性精神、责任观念和全球意识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时代中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枯竭、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等等这些重大的问题都离不开地理学。地理学在当今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学科意义。人文地理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认识。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研究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学地理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的内容不够丰富,使得原本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显得了无生趣。所以,研究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地理知识,尤其是人地关系知识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则是学生学习人文地理中,最为核心的根本目的。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能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目前,研究地理教学内容的论文相对比较少,关于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组织的研究更加缺乏。因此.本文试图对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教材的变化和发展特点,找出适合新课标背景下,人文地理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哪些方面,如何组织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才能最终促进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养成,力求为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
.........
2.核心概念的界定
2.1人文地理
在地理教学中,通常将地理学分为两大类: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关于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王恩涌教授人文:“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与人文特性,并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向121”。2001年,福建师大的袁书琪教授按照学科要素的构成,指出人文地理知识应当主要由资源地理、人口地理、灾害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和历史地理等九类知识构成,人地关系相关的知识被认为是跨自然与人文的交叉知识。总的说来,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语言地理学、宗教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较之广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这一分支。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现象必然会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但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其影响更突出。人文地理学以区域与空间为研究主线,突出人地关系这一主题,兼具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三大特性。人文地理的社会性,是指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地理学科,同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关联度很高;区域性,是指人文地理学中包涵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研究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综合性,是指人文地理学所研究的地理事物具有多样性和整体性。因此,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地相关以后,发现一个更高层次上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构思。
..........
2.2地理教材
所谓“教材”即是供教与学实用的材料。教材的定义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分别。广义的教材不仅仅包含教科书,还包括其他的资料,如练习册、活动册等等,而狭义的教材一般就是指教科书。关于“地理教材”的含义,专家学者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李家清认为:广义的地理教材是指有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从表现形式看,既包括以地理教科书为主的纸质教材,也包括数量众多的非纸质教材,如视听资料、电子文本等。狭义的地理教材通常指所说的纸质地理教科书,即地理课本。夏志芳H在《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中阐述道:“地理教材不仅仅是教的材料,更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教材不是教学的依据,更不是评价的依据,真正的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不应是课程标准的忠实执行者,而应在编排方式、内容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有所创新;地理教材并不等同于地理课本或地理教科书,而是包含地理教科书、地理图册、地理读物、教学用具等多种材料;在对待地理教材传播地理真知的看法上,教师应有发展性眼光。结合上述认识和理解,本文中的“地理教材”主要指根据课程标准所编写的,用于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地理课本。本文将对地理教材的发展进程和新课标下如何使用地理教材进行教学,做比较详细的论述。
.......
3.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变化及特点——以工业部分为例......10
3.1高中人文地理内容比例的变化......10
3.2高中人文地理内容选择的变化......12
3.3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13
3.4工业部分教学内容的嬗变......14
3.5高中人文地理教材内容组织的变化特点......17
4.高中人文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现状调查及分析......27
4.1问卷的内容及施策......27
4.1.1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27
4.1.2问卷发放与施测......27
4.2调査结果统计与分析......27
5.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以工业部分为例......29
5.1正确理解人文地理部分的课程标准......29
5.2对教材必修与选修、模块内容和章节内容进行整合......31
5.3教师应善于开发课程资源......34
5.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一以工业部分为例
在以往的教材之中,人文地理知识没有受到良好的重视,并且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于学生人文地理的学习要求也普遍比较低,但是新时期的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已经将人文地理的知识学习摆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便提出了要“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要求的增高,并且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也不断增加,教材的内容不断丰富,呈现的方式越来越灵活,由此可见人文地理知识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却存在着重自然,轻人文的现象。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人文地理知识的把握不到位,课堂上仅仅以单纯的讲述为主,这样的讲授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觉得“人文地理知识就是单纯的记忆,背下来就可以了”。所以课堂之中,人文地理教学的参与度相较于自然地理部分会稍微显得逊色一些,这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在课堂中如何组织教学内容来促进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
结论
本文依托研究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嬗变,研究主要使用了文献法,以时间为主线进行了梳理在人文地理教材中挑选出了最为重要的工业地理的内容进行主要分析,总结出教学内容组织变化的主要特点。而针对此部分教学内容组织的特点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首先,本文通过分析教学内容中人文地理内容的比例变化,得出了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选择的变化,找出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并通过近三年天津高考试题的变化,验证了这一特点。其次,通过人文地理及其核心内容工业地理部分教学内容的嬗变研究,找出了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组织的变化特点,即内容与自然地理的结合越发紧密,系统性更强、更加精炼,内容的呈现多为图片案例等直接方式,并且整体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培养。最后,针对教学内容的变化特点,以工业地理部分为例,得出了四点重要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即教师应加强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并且在教学过程之中应主动的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内容的学习上衔接更加紧密,教师还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主动的生成知识。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三
1问题的提出
1.1选题意义
随着新地理教学改革的推进,新版地理实验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地理学习活动的力度,新课程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内容,活动部分体现了重要的教学内容,活动环节具有鲜明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新教材增设的“活动”是将地理学习与体验和探宄相结合,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旳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教材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特色。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对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来说,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实现教育的变革”。从理论意义上讲,开展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可以综合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律。从现实意义上讲,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案例研究,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调查研究,从而解除一些教师对活动教学的疑虑,指导教师们能够更好旳组织课堂教学,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此外,活动教学的有效进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源自于生活,发挥出地理对学生终生发展的作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对地理的学习技能提出过具体要求:要利用文字、数据、符号等形式表达图表资料;要学会如何进行绘图、讨论、阅读和提炼信息;要利用各种资源去思考、探究地理问题。此探究过程将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收集和组织信息、处理资料、分析资料、做出判断、做出决定、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因此,地理教育能够在读写、口头表达、计算和图解等方面做出贡献。它也对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的发展,特别在日常生活的空间度量上和在国际理解上有所帮助。
.........
1.2活动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活动教学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卢梭时期,法国教育家卢梭倡导的是一种自然的教育思想。他认为要对儿童进行适合其自然发展过程的教育,即在生活和时间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取他所需要的知识,他认为必须使人的教育与物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自然教育为主轴,使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围绕它而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思想:爱弥儿12岁时还不知书为何物,而卢梭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在于爱弥儿掌握了多少知识,而重点在于要培养他产生对知识的兴趣,而当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的时候,就开始教他学习知识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法则。”实质上这些思想就体现了活动课程思想的萌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后许多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都继承和发展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18世纪,学校采用了以各种学科体系分类的学科课程系统来进行课程教学,即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一种由抽象到一般的输入式为教学方法,各科的教材对知识的描述也是客观的,教与学都比较注重知识的记忆。到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师中心、学科中心、课堂中心”主义思想,先后对德国、欧洲、美国及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8世纪到这种思想的出现,都是本着以传统、保守、封建的观念,而忽视对知识的探索、发现,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习当成只是在头脑中出现的事情,就像信息加工过程,否认学习是在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这种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极为深刻。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表了这样一种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杜威反对以学科的形式呈现课程。他主张课程应该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只有将经验不断地融入于课程中,儿童才能够得到成长。杜威认为儿童在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这种地位并不是儿童在接受教育时被放任自流。相反的是,杜威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教育者要尊重儿童,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为儿童架设一座已有经验与未来经验之间的“桥梁”:让儿童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的经验。
.........
2理论基础
2.1哲学基础
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他理解的劳动就是“为了在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着他自身的自然。使他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 8列昂节夫、达维多夫等前苏联的一些教育和心理学家认为:认识的起点是实践。他们在教学理论中引入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践”的概念,注重认识形成中实践的作用的同时,又要重视教学实践与人类一般实践活动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不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而是以学生的有效发展作为关注对象。他们将“实践”在教育学中的概念替换为“活动”的概念,揭示了活动在教学方法论中的意义,探索了活动在学生认识形成中的作用,奠定了全面、正确地理解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他们还认为教学不但是认识的过程,而且是活动与实践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获得充分和全面的发展。活动教学应该要讲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要位置,培养每一个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通过活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教学中的辩证认识与发展。
.........
2.2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最早思想源于皮亚杰,他认为认知是学习者的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学习获得的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的,是通过一定旳活动情景,在同学与教师的帮助下,利用各种资料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习得的。皮亚杰认为,人类对客体的认识幵始于认识人对客体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就是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即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这种学习过程是积极的、生动的、活跃的、能动的,因此我们可以概括的总结为活动教学能够体现建构主义的自主建构的理念。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应该置身于实际环境中去学习,与环境紧密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定特有的情景模式,使学生实践经验能够从中获得。设置生动、开放的活动教学,可以让学生灵活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活动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建构。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曾对实践活动在人的心理、意识以及个性形成中的作用进行过充分的探讨,而且深入揭示了人的个性这一复杂的心理构成物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列昂节夫所阐述的个性是现实关系的总和,这需要通过活动来表现这些关系,个性是在后天活动中形成的,而个性形成的动机又是在活动中产生的。由此我们发现,人是通过活动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受社会环境的不断影响,来积累经验,所以说活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
3地理活动教学的概念与分类.......7
3.1核心概念的界定.......7
3.2地理活动教学的分类.......8
3.3初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地理活动模块的类型分析.......9
4初中地理活动教学问卷调查及分析.......15
4.1学生问卷调查.......15
4.2教师访谈调查.......20
4.3初中地理活动教学问题的实施对策.......22
5.1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教学活动的对策.......22
5.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对策.......22
5.3活动内容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对策.......25
5.4积极反馈认真评价的对策.......26
5初中地理活动教学问题的实施对策
5.1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教学活动的对策
教师实施活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到知识,所以只要能够达成教学目的无论活动地点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这都不是问题,而且《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果能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寻找答案,学生也能从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地理本身是源自于生活的。作者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张第三节《地图》为例。作者在讲授本节之后,可以安排同学们绘制一副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这一项课后活动题需要给同学们大约一周的时间来完成,因为同学们需要观察他们每天上下学路途中经过的主要街道和建筑,需要大致计算一下路途的距离等,一周后看到同学们的作业真的很让人惊讶,因为同学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同学们会用各种有趣的符号作图例来表示比如学校、医院、商场、餐馆等地理事物;有些同学还会借助电子地图来计算比例尺,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更精确;甚至还有些同学把路途中的地理事物表示的非常详尽,有很多地理事物就连老师们都从没注意到过……看到同学们绘制的地图,教师就可以很直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比如教师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之前,就可以安排同学们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宗教服饰,绘成图画,教师把同学们的作品在课堂中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更直接更生动,也达到了一种预习的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样的课堂外的地理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学生在自主学习地理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地理学与生活的关系,对于教师们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活动教学的体验。
.......
结论
本人为一线教师,选择本课题作为研宄的初衷就是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地理活动教学,使活动教学能够确实有效的为地理教师所用。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本人查阅了大量有关地理活动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发现目前活动教学开展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资料、与同行们交流以及向导师学习,我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由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所采取的策略可能还未能达到学术水平层次,但是通过实际教学,所达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教师的教法不是唯一的,但重点在于努力探索和创新,并要付诸与行动,要大胆去实践,这样未来的地理教育才会有新的突破。本人在论文中所提到的一些建议的对策也许不是最佳方案,我还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也希望在此与大家进行交流。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四
1.问题的提出
1.1选题的背景
“新闻地理”在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中体现在政治、经济、生活、热点等方面。而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作为高中地理教学重要的参考和工具,这些新闻地理的试题所占比例的加重,也是研宄试题和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新闻地理的特点(1)新颖性:“新闻地理”素材与常规素材不一样的地方体现在呈现方式的新颖性,会让学生更形象、更感性、更立体地体会某种地理现象及其成因或影响,从而加强对考点的认识。素材更新颖,视角更独特,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也会减轻相应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枯燥感。(2)集中性:“新闻地理”这类试题所带出的常考点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地球的运动、天气系统、自然灾害等方面。有一些考点新闻地理试题则没有带出。(3)时效性:“新闻地理”素材所选题材大多都是当年发生的重要的新闻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接近性,尤其是灾害类新闻和某天气系统过境带来一系列天气变化的新闻,时效性都相当强。
........
1.2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新闻地理的作用(1)情境导入作用:无论是在课程的导入还是在考试或习题中,新闻地理素材有着模拟情景、导入情景的独特作用,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知识点。(2)知识的巩固作用:“新闻地理”试题是考核课标知识点的题型之一,对这类题型进行梳理总结和系统复习,有助于学生对于考点的把握,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对这类题型经过系统的训练,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点的敏感度,提升正确率,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地理信心的增长,对地理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知识日益深入到一线教学中去,学生无论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有着越来越深的体会和进步,而知识的进步亦离不开对生活以及时事的关心,“新闻地理”这类素材既能及时有效地让学生了解时事、社会新闻,也能加强练习,巩固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心时事的正能量,促进学习和生活的一体化,使学生有着更好的发展。本文希望通过对地理时事新闻以及高中地理教学的研宄,能够对新闻时事和地理教学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分析新闻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在地理教学中灵活地应用新闻时事,从而有效地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师地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本文立足于“新闻地理”素材及其知识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深入研究“新闻地理”试题所涉及各个层面与各知识点的易考点,从而为高中教师的备课、授课以及习题讲解提供有用的素材;也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某些知识点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学习材料,使高中地理的学习具有更多的实时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促进高中地理教学以及学习的开展。
..........
2.核心概念确定及理论基础
2.1核心概念确定
《现代汉语词典》对“时事”的解释为“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辞海》对新闻的解释为“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做的报道”。因此有学者对时事新闻的定义为“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最近国内外大事如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199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给时事新闻做出了如下定义: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时事新闻包括众多领域,例如经济、社会、地理、灾害、文化等部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笔者通过查找资料,整理文献,阅读书籍和杂志,结合新闻的定义认为,新闻地理应是最新的、近期的反映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重要国际、国内事实消息。结合资料,笔者认为新闻地理的定义应是“发生在过去和现在的国际、国内时事新闻中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涉及自然地理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类活动(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等)、人地关系的事实消息(特别是有针对性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的事实消息)。它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及视频资料等。1那么,普通的新闻素材具备何种条件就可以成为新闻地理素材呢笔者认为要具备三点条件:那就是重要性、时效性、接近性。地理教师选取的新闻素材如果具备这样的特点,那么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关心和兴趣,有的新闻地理材料就来源于学生身边生活,具有时代感。作为新的课程资源,它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能够引入情境,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动思考、探究,去寻求新闻地理素材下想呈现的基础知识。
..........
2.2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来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图式,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要求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2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所以,建构主义教学就是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构建他们的知识;注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有这些,必须在一定的课程资源的支撑下才能进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地理知识的内部建构,就必须不断地把环境因素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利用课程资源,使主体主动作用于客体。这时,新闻地理就可以作为一种新开发的课程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他们的知识,锻炼创造性思维。建构主义把情境放在学习环境诸要素中的首要位置。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识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教师可以从与新闻有关的地理课程资源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经验,创设各种情境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角色扮演、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扩大地理知识面。在地理教学中,“新闻地理”材料无疑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境”。教师通过对“新闻地理”的引入和处理,通过师生的交流协作,加快学生的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收到好的教与学的效果。我国教育部2002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关于教学目的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的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前的教学大纲中作为第一个教学目的而被明确提出,足见其重要性。
.........
3.新闻地理与高中地理关联的分析......11
3.1新闻地理与课程标准的分析......11
3.2高考题和模拟题中新闻地理的分析......14
3.2.1高考题......14
3.2.2选修部分(以天津选修两册为例)......26
4.新闻地理素材的调查问卷内容及分析......29
4.1调查问卷内容......29
4.2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29
4. 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30
4.4问卷调查内容的数据统计与研究分析......31
5.新闻地理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原则与策略......32
5.1新闻地理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原则......32
5. 2地理课堂的组织策略......34
5. 3地理教学的操作策略......36
5. 4新闻地理促进地理教学的案例......37
5.新闻地理促进髙中地理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5.1新闻地理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原则
地理教师在选取新闻地理作为地理教学材料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网络信息法制化管理还相对滞后的情况下,网络等各种媒体上的“地理时事新闻”,可以说是鱼龙混杂。一些虚假的、说传的、没经过证实的材料,可能在网上得以传播。这就需要笔者们教师具有一定的爾别能力。为了保证选取的“地理时事新闻”的真实可靠,要从信誉度高的网站或报纸上选取并注明出处。对一些还没有定论或目前还无法解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可以适当引用,但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分析,而不能误导。例如:在学习高一地理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时,讲到地外文明时,我们一般就会引入不明飞行物(UFO)、外星人等一些最新的相关的时事材料和图片等。在教学中你就不能把它们当成事实材料讲给学生。应该向学生说明材料和图片有可能是不真实的。在教学中之所以引入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地理学习必须与时倶进!当前国际国内社会人们谈论最多、最关注的“地理时事新闻”,可将其恰当应用于目前的地理教学中。如果新闻材料正好与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知识一致则最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收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例如仲秋10月,北方冷空气不断加强南下,气温骤降,寒潮来了。而此时高一正好讲到锋面系统知识,将当地或我国某地的寒潮信息材料用到教学中,再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讨论,在教学上能收到良好效果。
.........
结论
“课程不只是那些为专家或教科书作者所编写的材料,教科书只是起点。”在曰渐开放的社会下,地理教材内容在向开放型转变。但教材内容编排受篇幅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内容不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充分利用好各种媒体的“新闻地理”材料,将其补充到地理教学中去。笔者以为“地理时事新闻”材料极大的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无穷尽的资源,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资源宝库。只要教师、学生运用得当,将极大的推动地理教学的发展。面对“原生态”的新闻地理素材,教师如何进行新闻地理素材“教学化”的转变至关重要。地理教师要遵循新闻地理选材的原则,如前文所提到的真实性原则、即时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激趣原则等。在丰富多样的世界里,在眼花缭乱的时事新闻材料中,你只有经过自己的认真筛选,精心整理,釆用最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与学的方法,才能将“新闻地理”材料用好,发挥它在地理教学中的最大效益。这个结论的得出,是基于前面大量的事实材料和基础研究,是本人做这个论题的意义所在。由于时间仓促,还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本人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深入地研究,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为地理教育事业贡献一分光和热。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五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快速增长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十分迫切。与之相反的是,煤矿资源和各类金属矿藏越来越少,开采条件越来越恶劣,采矿难度日益增大,促使采矿过程逐渐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矿业信息化和数字矿山建设成为必然,在矿业生产中正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调研与研发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数字矿山成为大家的关注热点,但数字矿山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煤矿的信息化进程,目前我国煤矿完全意义上的数字矿山还没有建成,绝大多数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而身处其中、具有关键地位的面向矿山的地质三维建模技术[1-2](地质体建模、工程体建模等),近年来逐步升温,很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在这一领域作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为煤矿生产、安全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然而实际应用中还远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在很多煤矿只是摆设而已,存在着矿山生产、安全、管理环节对地质专业三维建模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迫切需求和研发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的矛盾。另外,面向矿山的专业三维建模领域在理论、技术、方法和软件成品方面尚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理念与矿山实际的差异。大多数研究成果、学术专著和商品软件追求运行的高效,把面模型作为地质体建模时的首选,而地质体是一种自然意义上的真三维实体,这样的模型仅仅反映了地质体的表面和边界,不能真实地表现地质体。比如,在实际应用中,地质体内部的矿体品位用面模型是无法表现的,因而矿体的储量也就无法精确计算,其它领域如空间分析、空间操作等也因采用面模型而存在三维信息丢失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
1.2 复杂地层体三维建模算法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的复杂地层现象主要包括断层、多断层、透镜体、侵入体、褶皱和尖灭等,研究重点也集中在包含这几类特殊地质现象的复杂地层体建模及其融合上。地层体三维建模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即线框模型建模阶段、面元模型建模阶段、体元模型建模阶段和混合模型建模阶段。国外较早进行了三维地层体建模算法的研究,结合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三维仿真、三维可视化、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在理论上已形成了先进方便实用的三维建模软件系统,典型的建模与可视化软件主要有美国 DGI 公司的EarthVision、法国 Nancy School of Geology-Georessources 的 GOCAD、澳大利亚Gemcom 公司的 Surpac、Maptek 公司的 Vulcan、Micromine 公司的 Micromine、英国 Datamine 公司的 DataMine 和加拿大 Lynx Geosystems 公司的 Lynx 等。法国 Nancy 大学的 J.L.Mallet 教授是 GOCAD(地质目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项目的创始人,他提出了离散光滑插值(Discrete Smooth Interpolation,简称DSI)方法[4-6],算法实现时采用三角网模型来表示断层、地层[7-8]。该方法是GOCAD 软件的关键算法。建模基于面元模型。Caumon[9-10]等对生成的封闭地质体的编辑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地层面网格相交提出了解决方法,对于断层地质体,他根据钻孔数据和剖面数据首先生成断层发生前的连续地层和断层曲面,然后通过手工调整地层在断层两侧的分布形态,最后生成断层形成后的地层面,给出了地层体封闭边界生成的算法[11]。建模方法基于面元模型。Lamon 和 Jones 等学者[12]在钻孔数据、剖面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Horizons-to-solids 算法,采用 B-reps 模型对包含断层、透镜体、尖灭等的复杂地质体进行了实体建模,建模基于面元模型。
…………
2 地层体三维模型研究
2.1 地质构造基本概念
从构造上讲地质体可归纳为三类:线状构造、面状构造和体构造。地质体的线状构造包括岩石体中所有类型的线条构造;面状构造泛指岩石体中所有构成平面的构造,主要有层面、间断面、不整合面、接触面、流面和断层、节理、劈理、片理等变形面;体构造指具有一定形态的地质体及其在空间中产出的状态,如层状体、似层状体、脉状体和透镜状等。常见的地质构造主要有断裂、褶皱、透镜体、侵入体和尖灭等。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堆积物或岩石,包括沉积岩、火山岩以及由其变质而成的变质岩。其几何特征主要用走向、倾向、倾角等岩层产状要素来描述。地层的上下界面叫地层面,上层面称作顶面,下层面称为底面。由于实际地层沉积的复杂性,地层面与地层面之间会发生交切关系。地层面之间的交线称为层间交线,层间交线导致地层形态趋于复杂。地层与地层之间的相交情况主要有三种类型[54-57],即地层尖灭、侵入体和透镜体,如图 2-1 所示。
……….
2.2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概述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分为三种,即面元模型、体元模型和混合模型[58,59]。面元模型侧重于三维实体表面表示,体元模型侧重于三维实体的真三维表达,混合三维模型则综合了两种以上的面元模型/体元模型来表达地质空间实体。断面模型[65]实质上是传统地质制图方法的计算机实现。能够参与三维建模,对一些特殊的地质体如透镜体、侵入体等的建模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基于各地层(尤其是控制性地层或关键地层)的界面点按 DEM 的方法对各个地层进行插值或拟合,然后以断层为约束,根据各地层的属性对多层 DEM进行交叉划分处理,形成空间中严格按照岩性(或土壤性质)为要素进行划分的三维地层模型的骨架结构。多层 DEM 方法特别适合于连续的地层。但是基于多层 DEM 方法只能进行一些比较简单数据的层状实体建模,如果模型中包含特殊地质体(如透镜体等)时,就要结合其它的方法进行互补建模。
……..
3复杂地层体三维建模总体算法.... 21
3.1 总体算法框架.... 21
3.2 总体算法基础.... 23
3.3 地层体空间分块 ...... 43
3.4 子块体模型无缝融合 ....... 45
3.5 总体算法流程.... 48
3.6 本章小结 ....... 48
4 单断层地层体三维建模算法........ 50
4.1 基本概念....... 50
4.2 断层体中典型VGTP体元..... 51
4.3 单断层地层体真三维层次结构模型....... 52
4.4 建模算法....... 53
4.5 应用实例....... 61
4.6 本意小结....... 62
5 复杂断层地层体三维建模算法.... 63
5.1 无相交关系多断层地层体建模方法....... 63
5.2 T型断层地层体建模算法........ 65
5.3 十字型断层地层体建模算法...... 66
5.4 网络型多断层地层体建模算法...... 67
5.5 应用实例....... 70
5.6 本意小结....... 71
9 算法应用实例
9.1 建模区概况
建模算法应用地点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吕家坨矿,隶属开滦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井田内地势平坦,略向南倾斜,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吕家坨矿煤系地层属于典型的华北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煤系地层总厚度约 500m,含煤 20 余层,煤层平均厚度 19.23m,纵向上煤层分布于煤系地层的中部,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有 5、7、8、9、11、12 煤层,可采煤层总厚度 12.1m,主采煤层有 7、8、9、12 四个煤层,7 煤层平均煤层厚度4.38m,8 煤层平均煤层厚度 2.0m,9 煤层平均煤层厚度 2.4m,12 煤层平均煤层厚度 2.4m。各煤层煤类以焦煤、瘦煤、贫瘦煤、无烟煤为主。开采区内各种断层密集分布,底部煤层有岩浆侵入,地质状况非常复杂。根据三维地震成果资料和原有勘探工程资料,影响本区生产的断层有 14 条,如D4F1、D4F23 等。
…………
结论
本文在地质钻孔、等高线图(含断层线信息)和剖面图等数据的基础上,把表现地层体三维实体性作为研究的理念和灵魂,遵循实体建模、无缝融合建模和自动建模的思想,探讨了复杂地层体的三维模型及建模算法问题。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提出了虚拟广义三棱柱体元模型。在现有地质体三类模型特别是 GTP 体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复杂地层体建模需求的三维实体模型——虚拟广义三棱柱体元模型(VGTP)。VGTP 体元中允许包含二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质地质体,允许断层面的穿越,因而可以精确、合理地表达复杂地层体中诸如断层、多断层、透镜体、侵入体、尖灭和褶皱等特殊地质子体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形态。
(2)提出了“广义三棱柱-多面体-四面体”层次结构模型。遵循对复杂地层体无缝融合建模的思想,提出了“广义三棱柱+多面体+四面体(VGTP-Polyhedron-TEN)”的三维层次结构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地层体中各地质子体的无缝融合和集成建模问题。
(3)给出了含正断层、逆断层、多断层的地层面和断层面三角化的完整解决方案。通过引入三角网格模板和规则虚拟钻孔,给出了含正断层的地层面三角网、断层三角网的详细生成方法;通过辅助虚拟延伸面,对含逆断层的地层面三角化问题提出了三种方法,即整地层分层构建法、错层构建法和局部独立构建法。对含逆断层的多断层地层面也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这样得到的地层面三角网格具有结构化的特点,为 VGTP 的生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西方国家政府加大了改革力度,使得政府减少了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和个人对非营利组织捐赠的数额也出现了下降,这种状况造成了非营利组织经营领域竞争的加剧(Christine Stirling Sue 和 Peter Orpin Kilpatrick, 2011 )。非营利组织为 了持续生存和不断发展就需要进行变革,需要重新规划发展方向,探索运作模式创新(刘莉莉,2010)。许多非营利组织改变了自己传统的运行模式,借助市场机制来提高其自身的绩效(Sahar Bahmani等,2012)。在这种情况下,非营利组织开始了市场化运作,即与企业和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展开竞争与合作。通过这种市场化运作,非营利组织也从事营利性的运作,这也可以称之为非营利组织运作的市场化与商业化运作。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或商业化运作对其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当前己成为其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张玉幕,2008)。可以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社会的发展,进行市场化或商业化运作己经成为了其必然的选择(Augusto J.Feh'cio等,2012)。可以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一个“混合体”:是传统慈善机构与商业组织的混合体。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与宗旨决定了它具有传统慈善机构的本质属性,而在资源利用、运营及发展模式方面,非营利组织则具有商业组织的特征(弗斯顿伯格,1991)。非营利组织这种双重属性既保证了其公益性也保证了其发展的活力。许多成功的非营利组织也证明了这种模式是成功的。
……….
第二节研究内容
选美机构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帮助选美机构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本研究对与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理论及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分析。除了非营利组织理论以外,本文研究还囊括了委托代理理论、志愿失灵理论等。本研究在收集文献的过程中,即考虑取了全面性,也做到了重点突出。
第二、本研究比较详细的研究了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同时,本研究对其进行市场化(或商业化)运作的条件、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别对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其关系的构建、合作关系的困境和合作机制的引进,进而提出三方合作机制的建立。
第三、本研究对非营利组织三方合作机制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在进行多元化筹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在市场化运营过程中的营销问题等。
第四,在前文基础上,利用三方合作机制模型,针对选美机构在政府、企业三方合作方面进行论述。
………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由于担负着较多的社会责任,所以较容易在社会上产生公信力。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地位处于政府与企业之间,融合了政府与企业的某些特质,并将两者的优点有机融合,这使得非营利组织不仅具有企业的活力,同时也能承担起促进公益事业的责任。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来界定“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因为非营利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社会团体等概念存在诸多相似之处[2]。不同的组织机构、不同的国家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界定。特别是,由于国家制度背景环境和管理体制的差异,中外在界定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与外延上存在诸多不同。而且,由于非营利部门自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得非营利组织不能像企业那样有明确的定义。非营利组织的边界比较模糊,面临的情形也比较复杂。所以,非营利组织的概念非常多元,难以统一(贾西津,2002)。目前国内外针对非营利组织概念的定义,既有法律上的、也有属于学术研究范畴的,既有实践操作层面上的,也有理论分析层面的。由于本研究的重点并不在于探讨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因此本研究只列举国内外的典型观点,并在此基础之上,依据各观点的共同点,提出本研究有关非营利组织概念的定义。
………
第二节不同国家和地区非营利组织运作
本节主要叙述不同国家和地区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非营利组织运作。上个世纪中后期,世界范围内非营利组织发展热潮翻涌,美国也概莫能外。在实践和理论的共同发展下,非营利组织理论业己成为十分成熟的理论(孟苑,2011)。美国的NPO主要从事如下各种活动:比如咨询、教育、培训以及扶贫等。非营利组织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非常重要,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传统的文化之外,在经济方面也越来越重要。社会上有很多重要的机构都是非营利机构。比如美国的哈佛等大学,在教育领域的作用非常突出。另外还有福特等众多的基金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非常大。在文艺等方面,许多非营利组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蔡宁,2007)。美国NPO形式多样,与政府、企业等有着重要的区别。在美国,这些众多的NPO也被称为第三部门。因为其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独立部门。另外,由于美国的NPO在慈善领域的突出成就,有人也称之为慈善机构。美国的NPO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特征非常明显。美国的NPO除了通常的非营利、非政府等特征外,还表现在其它多个方面。比如美国的NPO公益性非常突出,另外公众的自愿参与程度很高。数据和资料显示,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在数量上、形式上和内容上均在这些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美国NPO的影响力还在于其志愿者的数量、规模和对经济的贡献。美国NPO的员工占总体劳动者的比例超过了 10%。在美国,人们参与NPO的热情也非常高,每2位50岁以上的人中有1个就属于退休者协会,有许多人还同时参加多个NPO。在美国的这个退休者协会里,其会员一年仅需要交纳8美元就可以享受多方面的优惠。比如买药、旅游、参加保险等方面均得到优惠。在美国,政府的职责比较清晰,针对某些事业只负责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而具体的实施很多都是由NPO完成的。比如,美国的NPO向社会提供了 50%的社会福利。
…………
第三章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理论基础.........43
第一节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理论依据......... 43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53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关系 .........62
第四节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企业的三方合作机制......... 67
第四章选美机构的概念及内部运营......... 73
第一节选拔、选美与选美机构......... 73
第二节国际性著名选美机构简述......... 81
第三节选美机构的内部运营......... 89
第五章政府与选美机构市场化运作......... 94
第一节政府与选美机构的博弈分析......... 94
第二节政府与选美机构合作关系困境......... 97
第三节选美机构的政府扶持运作机制的引进......... 101
第七章选美机构三方合作市场化运作模式
第一节资金筹集模式
单一筹资模式即指选美机构单纯依赖政府的形式。这种形式通常是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或补贴等。这种筹资模式会造成选美机构过分依赖政府,使得选美机构的效率下降。这种形式增加了政府的成本,同时也会使选美机构自主性缺乏,不利于选美机构的运作。选美机构在采用这种模式时,政府若出现政策改变,比如不再提供支持,那么由于这对机构来说是唯一的收入方式,这将影响到组织的生存(Verbruggen等,2012)。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对机构的发展不利。我国许多非营利组织都再现过这种情况,因此,选美机构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选美机构从过去的半官方合作模式逐步向自治模式发展。而之前其它一些NPO常用的单靠向政府筹措资金的方式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因此,选美机构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制定好自己的资金筹措方式(Wojciech,2013)。
………
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支持范围与方式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非营利组织越来越难以从政府直接获得足够的发展资源。这些会影响到其对组织的支持范围与力度等。一些非营利组织,比如选美机构,它们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支持有限,同时也不容易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另外一些因素,比如公民的志愿精神不足等,致使这些非营利组织获取资源的难度不断加大。为了应对当前的困境,为了进一步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效益,其需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环境,采取措施主动进行调整,以获得发展动力。为此选美机构应该针对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相关行政部门政策,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使机构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这样,选美机构在市场上就需要与其它竞争主体(比如企业、其他的非营利组织等)展开竞争。当前,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治理不规范,导致选美机构这样的非营利组织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化(或商业化)的运作。这些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面临着众多的问题,有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比如腐败、效率低下等。伴随而来的就是这些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组织市场化的效果。常见的问题有资金筹集、营销、绩效评价等,组织要对这些有足够的认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组织本身以及政府和社会公众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选美机构进行分析,利用三方合作机制模型,针对选美机构在政府、企业三方合作方面做出论述并进一步研究了选美机构这一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过程中三方合作机制的建立,为解决选美机构当前遇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七
第 1 章 绪论
1.0 引言
国内山区高速公路工程较多的采用重力式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石料用量多,施工质量控制难,施工速度慢。同时,本段处于填方路段,岩石层面距离挡土墙较远,且风化破碎严重,无法采用锚杆挡土墙、岩石喷锚等边坡支护手段。常规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有悬臂式、扶壁式两种,但高度均不宜超过 10m。在本段高度达到 12m 以上挡土墙建设中,尝试采用钢筋混凝土椅式墙来解决。参照法国及阿尔及利亚标准,根据土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等基本理论,对钢筋混凝土椅式墙的挡土原理及工程应用进行探索和分析。现已经过了 2 年的应用,证明其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
1.1 研究意义
本项目的实践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本项目全部采用欧洲标准体系,由于中国设计咨询行业在国外的经验较少,对国外相关标准和规范不够熟悉,本项目的设计,对我们掌握欧洲标准,走出国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椅式墙在国内还没有相关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本项目的实施,可以积累经验,在国内相似工程中进行应用。
1.2 国外常用公路挡土墙的分类及应用现状
1、重力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依靠自身重量承受土压力以保持平衡。它具有取材简单,施工方便的特点。重力式挡土墙墙身多采用干砌片石、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砌筑。其断面尺寸大,墙身重量大,对承载能力要求高。
2、衡重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上下墙背间设有衡重台,利用衡重台上的填土重力和墙身自重共同作用维持其稳定。其断面尺寸较重力式挡土墙小,墙面较重力式挡土墙陡、减少了陡坡上修筑挡土墙的开挖土方量,但较重力式挡土墙需要更高的地基承载力。
…….
第 2 章 本项目支挡结构设计采用规范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库仑主动土压力理论
1776 年法国的库仑(C.A.Coulomb)根据极限平衡的概念,并假定滑动面为平面,分析了滑动楔体的力系平衡,从而求算出挡土墙上的土压力,成为著名的库仑土压力理论。库仑研究了回填砂土挡土墙的土压力,把挡土墙后的土体看成是夹在两个滑动面(一个面是墙背,另一个面是虚拟破裂面)之间的三角形滑动土楔体,根据三角形滑动土楔体的静力平衡计算,可以求出挡土墙对三角形滑动土楔体的支撑反力和作用于墙背的总土压力。由以上计算原理可以看出,三角形滑动土楔体的虚拟破裂面是人为确定的,所以应用库仑土压力理论时,滑动面需要进行大量的试算,郎肯和库仑土压力理论都是研究土压力问题的简化方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参考两种土压力计算方法不同的基本假定、分析方法和适用条件进行合理选择。郎肯和库仑土压力理论都是极限平衡状态下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都属于极限平衡理论。但两者的分析方法存在较大差异:郎肯理论研究极限平衡应力状态下土中一点的受力情况,分析得到墙后土压力沿竖直方向强度分布形式,而后计算得到墙背上的总土压力。库仑理论分析极限平衡状态下墙背和滑裂面之间的土楔,根据土楔的静力平衡条件计算出总土压力,而后计算出土压力强度分布形式。
……….
2.2 外部稳定性计算
挡土墙的外部稳定性往往是设计中的控制性因素。挡土墙的稳定性包括抗滑移稳定性和抗倾覆稳定性两方面。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采用 CCTG 第 62 分册第 5 部分。有限单元法(FEM,简称为有限元法)是将微分方程组简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从而求解问题的一种数值分析方法,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值计算工具,它对非均质、非线性、复杂边界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有限元计算如今已在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土木、水利水电等工程中,要使地基及土工结构的设计安全、可靠、经济,必须对应力变形有准确认识。对复杂受力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有限元法是目前最有效方便的方法之一。土体的本构关系是在分析整理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这种关系反映了土体变形的特性。实际工程较为复杂,受到实验技术条件、理论原理等限制,实际实验过程均存在某种简化条件。本构模型即是在实验基础上提出某种数学模型,它把特定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推广到一般情况。PLAXIS软件在计算过程中给用户提供了多种本构模型,包括摩尔-库仑理想塑性模型、软土蠕变模型、软土模型、硬化土模型等。本文在计算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摩尔-库仑模型和弹性体模型。
……….
第 3 章 支挡结构设计计算.........20
3.1 工程概况 ....... 20
3.2 工程地质条件 ...... 20
3.3 地质工程假设 ...... 20
3.4 方案比选 ....... 22
3.5 设计原理 ....... 23
3.6 土压力计算 .......... 23
3.7 结构设计 ....... 24
第 4 章 中国规范和欧洲规范挡土墙设计的方法异同分析......37
4.1 概述........ 37
4.2 土压力计算方法对比........ 37
4.3 汽车荷载计算对比..... 38
4.4 荷载组合系数对比..... 38
4.5 稳定性系数对比......... 40
4.6 地基承载力及偏心要求对比 .......... 40
第 4 章 中国规范和欧洲规范挡土墙设计的方法异同分析
4.1 概述
欧洲规范下挡土墙的总体设计理论和方法与中国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基本相同,但具体计算过程和参数选取略有不同。两国规范总体设计思路均为先计算墙后土压力,在计算完墙后土压力后,根据计算结构验算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抗滑动稳定性、基础偏心和地基承载力以及配筋设计或自身的强度计算。两国规范中主、被动土压力计算的原理与方法相同,均为采用库仑土压力或郎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区别主要在地震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上。《阿尔及利亚抗震设计规范》(RPA99)认为水平地震力与垂直地震力均对挡土墙产生影响,但是垂直方向地震力影响较小,故垂直方向的地震力采用水平方向地震力的0.3-0.5倍。规范中规定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采用MONONOBE-OKABE的公式计算。这个公式是将地震角带入计算参数中,用非地震土压力计算公式换算而成。规范计算地震角时,同时考虑水平加速度与垂直加速度影响。此外还需计入墙体自重、填土容重在承受地震加速度影响下产生的惯性力。
…………..
结论
本文对由于梁场施工导致的高陡边坡进行了分析,并按照欧洲规范进行了椅式墙的支挡结构设计计算,得到了以下成果:
1)、计算了挡土墙的稳定性。根据计算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系数正常工况下为 2.12,地震工况下为 1.48;抗滑移稳定性系数正常工况下为 1.55,地震工况下为 1.31。
2)、拟定了挡土墙设计尺寸。根据计算,挡土墙墙高为15.22m,其中上墙高 6m,下墙高 7.42m,椅子长度为 11m、厚度 0.8m。
3)、对挡土墙进行了配筋设计。根据有限元计算的出的弯矩及剪力对挡土墙各部分进行配筋。
4)、施工中挡土墙需要设置的临时支挡措施。根据计算,在施工阶段 4(椅子以下TVO填筑完成、下壁墙施工完成)时稳定性不足,沿 TVO 材料与开挖坡面出现破裂面。所以,在施工至阶段 4 时需要有一个临时的外部支撑,最小支撑力为 163kN /m。
5)、中国规范和欧洲规范公路挡土墙设计方法异同分析中国规范与欧洲规范的基本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一致,但是,具体地震力的考虑方法,荷载组合的分项系数,外部稳定系数,地基承载力及偏心要求存在差距。对于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墙身强度、配筋计算方法也稍有不同。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部分,欧洲规范要求较高,而稳定性指标,则是中国规范要求较高。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八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其他运输方式为辅。铁路运输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的大动脉。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迅速的膨胀,人口周期性迁移越来越频繁,这些因素给铁路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铁路运输的任务日益繁重[1,2],铁路运输量的快速增长与铁路运输能力发展缓慢的矛盾、客运快速和货运重载的矛盾日益突出[3,4]。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消耗资源小、运输量大、安全可靠等优势,这些优势决定着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大力的发展铁路运输行业。保证中国的铁路运输业不会成为中国发展绊脚石,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使中国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国务院就目前国家发展的形式和铁路的发展状况于 2004 年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关于如何加快中国铁路建设的政策与思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大了对铁路的建设,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也加快了实施的脚步。铁道部为了使铁路建设可以达到举全社会之力的局面,与 31 个省区市进行商讨,并最后签订了多轮的铁路建设的合作协议。铁路建设已步入了大规模、优质、高效的发展状态。正是由于我们很好的抓住了这段铁路发展的黄金时期,才使得铁路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并逐渐往收获期前进。截止到 2010 年,一批重点铁路项目已完成并开始投入使用,新线路里程达 4986公里,全国铁路的营业里程已达到 9.1 万公里,最为著名的新线路便是京沪高铁的全线开通。“十二五”时期,铁路建设的重点便是要使铁路网架设的更加发达,更加完善。在高速铁路方面,我国建成的高速铁路网要具备有“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骨架,要做到覆盖各省会以及人口在 50 万以上的城市。其中包括区际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及既有线提速线路等。物资和资源的运输也是“十二五”时期铁路建设的重点。为了满足主要区域之间的物资运输、矿石、冶金和煤炭等重要的资源的运输,需要建设的重点是大能力通道,并要在区间干线上基本形成网络,总规模要达到 7 万公里。扩大铁路网的地区覆盖和通达的程度,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以西部为重点的新线路的开发与建设。加强中国与国际通道的建设,以东北、西北、西南等进出境铁路和国土开发性边境铁路为重点。促进我国与国际的合作交流,使中国的铁路走向世界。强化铁路枢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并加快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与组合,使中国的运输业发挥更大的整体优势[5]。
…………
1.2 铁路隧道接触网结点放样现状
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10,11],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12,13,14]。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因架设的地点不同有不同的种类,本文所研究的接触网是架设在铁路隧道中的,它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结点便是接触网与铁路隧道相连接的基础,如图 1.1 所示。定位点放样需要工具有竹竿(其中的一根绑有油刷)、线坠、钢卷尺和木板。首先用竹竿的一端挑起线坠在隧道壁上移动,再使用钢卷尺根据定位点的高度在隧道壁上找出一点,使这点与轨面距离与定位点高度一致,这一点就是定位点点位[15,16]。然后用顶端绑有小油刷的竹竿,沾油漆在该点做出标记。测量时应注意轨面距离一般是直线到轨面,曲线到内轨轨面的距离;线坠绳的长度应略比定位点高度稍微短一些[15];定位点和悬挂点的距离通过钢卷尺始终要保持为 1 米;找平轨面时,如果垫石头后忘记拿走会在运行时造成行车事故,应垫自备的木板。
………..
第二章 铁路隧道接触网结点自动化放样数学模型
2.1 铁轨设计尺寸
铁路轨道,简称铁轨。铁轨由钢轨、轨枕、连接零件、道床、道岔和其他附属设备等组成的构筑物位于铁路路基上,承受车轮传来的荷载,传递给路基,并引导机车车辆按一定方向运转;普通铁路一般笼统的把轨距分为三种,分别为宽轨、标准轨和窄轨[17,18]。所有的高速铁路都是采用标准轨距(1435mm)兴建的[19,20]。其结构如图 2.2 所示,本文的研究所涉及的铁轨的规矩都是采用标准轨距(1435mm)兴建的。在放样限差模型中需要用到铁轨设计尺寸中的两铁轨中线间距离 L、轨道轴线和轨道水平面。如图 2.2 所展示的是轨道顶面平行与水平面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自动化放样系统便可以直接放样,利用放样限差模型获得接触网结点点位。如图 2.3 所示的情况是火车在转弯处铁轨的设计状况,由于火车转弯要做一个圆周运动,火车的中心偏移,需要铁轨对火车提供向心力,所以转弯时靠外侧的铁轨会高一些。这样就会使轨轨道顶面与水平面不平行,产生图 2.3 中所示的超高角,必须先进行超高角补偿模型进行超高角补偿,获得自动化放样系统的新位置。超高角补偿模型需要用到图 2.3 中所示的超高距 d。
………
2.2 超高角补偿模型
通过铁轨设计尺寸的研究可知,超高角的产生直接制约着自动化测量系统放样的进程和精度。因为当轨顶面与水平面不平行时,自动化放样系统的长方形工作台与水平面不平行,自动化测量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且所对应的位置偏移出两铁轨垂直连线的中点即无法对应实地的坐标。此种情况下需要通过自动化放样系统中超高角补偿装置(第四章介绍)使长方形工作台恢复水平并获得超高距 d,再通过超高角补偿模型获得自动化放样系统所对应两铁轨垂直连线中点的新位置。从而使自动化放样系统可以正常的进行放样测量。如图 2.4 所示,O 点便是经过超高角补偿模型后所得到的自动化放样系统的新位置。竖直面定位模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向自动化放样系统中输入 A 点、B 点、C 点的已知坐标,竖直面定位模型获得这三个点坐标后实时的处理数据。获得的转向角α显示在自动化放样系统的界面上,然后使自动化放样系统的全站仪镜头瞄准后视点 A,转过转向角α后全站仪竖轴[22,23,24]所在的竖直平面便是接触网结点 C 所在的竖直面。竖直面定位模型的工作到这里就完成了。
……….
第三章 自动化放样系统开发平台选择及相关理论....11
3.1 嵌入式开发技术理论.... 11
3.2 自动化放样系统开发理论..........17
3.2.1 开发平台理论 ....17
3.2.2 Windows CE 与桌面 Windows 的区别......18
3.3 开发平台的选择.....20
3.3.1 全站仪 ........20
3.3.2 全站仪所需的操作系统 ........20
3.3.3 自动化放样系统开发的硬件环境 ......21
3.3.4 硬件环境操作系统 .........22
第四章 自动化放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23
4.1 自动化放样系统的程序实现......23
4.2 多功能脚架的设计与开发..........44
第五章 自动化放样系统应用分析.........49
5.1 工作原理..........49
5.2 实例分析..........50
第五章 自动化放样系统应用分析
5.1 工作原理
自动化放样系统工作时首先需要把所有装置安置在设计的测站点点位、定位出放样点所在竖直面、精确放样出接触网结点点位。遇到轨顶面与水平面不水平时,进行超高角补偿。以下通过具体的放样过程分析其工作原理。多功能脚架架设在某已知点位处的铁轨上,把固定滑动脚垫内的滑轮放到铁轨上且松动制动螺旋以便可以自由滑动。将全站仪安装在全站仪安装底座上,使全站仪安装底座上的定位线对准定位标尺的中间刻度。立柱内的伸缩杆设置在原始位置,即伸缩杆的顶端接触长方形工作台下表面。初始化坐标定位器并输入多功能脚架架设处的已知点坐标到坐标定位器内。初始化完成后开始滑动多功能脚架,向待放样的接触网结点方向滑行,滑行至某个点位与待放样的接触网结点坐标接近且保证隧道内通视情况良好,设置该点位为数学模型中的后视点。通过坐标定位器读取后视点的坐标并输入到自动化放样系统内。使多功能脚架继续滑行,滑行的过程中观察坐标定位器所显示的实地坐标,当实地坐标中的 X 值和 Y 值与待放样的结点坐标中的 X 值和 Y 值的对应差值逐渐接近令“0”值并有增大趋势时,停止滑行。以此点位作为测站点,通过坐标定位器读取测站点的坐标并输入到自动化放样系统内。
……….
结论
在铁路隧道接触网施工中,结点放样的效率与精度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本文通过阐述目前铁路与铁路隧道接触网施工的现状,并结合铁路隧道接触网结点传统放样的方法,提出了铁路隧道接触网结点自动化放样系统。完成了自动化放样系统从用户需求、模型建立、程序实现到软件成型的过程。本文所研究的成果及结论如下:
(1)通过具体介绍传统的铁路隧道接触网结点放样方法,说明了传统放样具有放样方法繁琐,不成体系、放样工具简单,误差过大、放样过程缓慢,效率过低、施工人员安全性保障低的缺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铁路隧道接触网结点自动化放样系统。
(2)基于智能型、可开发型测量仪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测绘工作人员所使用,可见这必将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在当今的 IT 应用领域中嵌入式系统无疑是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个。这些应用嵌入式系统的测量仪器,不仅会使这些测量仪器的硬件资源使用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还会使其更易操作和使用。
(3)铁路隧道接触网结点自动化放样系统使得整个放样过程只需一名测量人员即可完成。放样过程中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且放样过程安全、快速、一体化。自行研发的多功能脚架可以解决在轨道顶面与水平面不平行时无法精确放样的问题。整个放样过程容易操作、实现简单,能够连续快速地解算出符合标准的放样点位,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优点。利用该方法高效准确地放样出铁路隧道接触网结点点位,对于铁路隧道这种大型工程施工来说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九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是人类认识地球和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人类社会和生存活动的80%都与地理空间相关。因此,面临着对地理空间信息的巨大需求,伴随着现代航空航天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地理空间信息数据获取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进入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遥感阶段。随着数据生产、获取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数据快速膨胀而越发显著。然而“数据丰富、信息贫乏”,使得信息获取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没有能有效利用高分辨率所带来的丰富信息内涵,反而造成了数据过载,形成了制约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应用的瓶颈。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处理也不同于传统的信息数据,地理信息数据通常依赖于某一主体,即观测对象,地理信息数据的内容是对观测对象的描述和补充说明。只有依附于观测对象的地理信息数据才是有效的和可用的。、而如何在海量地理空间信息中挖掘数据与观测对象的关联关系,并且有效的统计观测对象的关联频度有着很强的应用需求。地理信息数据依附于地理位置和时间信息,反映的是某区域某时段内的特征,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对观测对象的关注程度是不同的。频度统计是以观测对象为主体,以数据为基础,从宏观的角度反映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观测对象数据分布状况及被关注的重要程度。对宏观掌握地理空间信息及观测对象的数据整体变化趋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地理空间信息的频度统计与可视化为研究重点,通过地理空间数据的频度统计与可视化,全面、直观的反映数据及热点的全局态势,尝试提高海量地理空间信息宏观应用与决策价值。
………….
1.2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地理空间数据的热点统计与可视化有着迫切的需求,本课题属于地理空间信息统计方向,而这一方向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主要研究进展情况如下。地理空间信息的广泛应用以及在各个领域的成功经验也吸引了传统统计学或统计行业的目光,基于空间的统计数据管理、处理与分析逐渐得到重视。传统的统计行业对地理空间信息或者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与重视可以从国际国内的相关会议与报道中可见一斑。世界各国人口普查工作的展幵更加推动了统计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融合,这已经成为地理空间信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欧美一些国家专门成立相关部门,探讨了统计地理空间信息中的地理空间信息软件工具以及适合于统计的概念问题,并对地理空间信息在统计行业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要进一步增强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广度与深度,鼓励地理空间信息的创新性应用,将地理空间信息应用于统计现象的分析,辩论并讨论了地理空间信息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应用带来的新挑战(France Telecom,2013)。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方面:探讨了地理空间信息与统计数据相集成的可行性,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联的统计边界的定义,统计地理空间信息应该具备的功能,新的空间分析方法的发展,空间数据标准的制定,以及统计数据的发布与保密制度,统计信息表达,新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等。技术方面:探讨了基于点和面的统计方法,空间统计边界的频繁变动带来的统计数据重计算问题,基于Internet的统计数据发布标准和权限设置,空间统计方法的改进与应用,专门的统计地理空间信息软件的设计。应用方面:统计与地理空间信息集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有流行病分析、犯罪的地域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救急准备与预防、通讯设管理、市政设施服务、城市规划决策等(潘玉君等,2002)。
…………
第二章传统的频度统计方法与可视化技术
2.1引言
随着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数据逐渐呈现出海量的特性及不相关性,很多有用的信息成为信息孤岛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之中,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对地理信息数据组织和处理变得更加重要。地理信息数据依附于地理位置和时间信息,反映的是某区域某时段内的特征,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关注程度是不同的。频度统计是从大量数据中统计出不同区域时段不同数据的关注程度,可以反映数据关注的整体趋势,经常用在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中。可视化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地理信息数据由于数据量大、关联复杂等,常常需要可视化技术把统计结果直观地展现出来。
…………..
2. 2传统的频度统计方法
传统频度统计方法主要使用频度信息,主要方法主要包括:简单计数统计、带权计数统计、基于隐含关联关系的频度统计、以及结合时间的频度统计(丁玉国等,2000)。在给出频度统计方法之前,应用与本文的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给出基于关联关系的地理空间数据组织模型中的简单定义,协同过滤最初出现于推荐系统中,是基于一组兴趣相同的用户进行推荐。系统过滤基于这样的假设:为用户找到他真正感兴趣的内容的好方法是,首先找到与他兴趣相似的用户,然后将这些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给此用户。协同过滤技术可以分为三类: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频度还具有时间特性,某些应用下,考察某一时间范围内的频度才是有意义的。在所有观测对象中,有些观测对象在整个时间范围内都经常出现,由于出现频繁,它们的频度排序也比较靠前,但是这种观测对象实际上不是我们关注的,称为背景观测对象;还有一些观测对象的出现集中在比较窄的一个时间范围内,这个观测对象可以很好的反映该时间段内的焦点,称为前景观测对象。在应用中,常常可以对所有地理信息数据在时间维度上进行分段处理,统计每一个时间段上的观测对象频度,可以获取一个频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前一时间段内的前景观测对象可以作为后一时间段内的背景图像,这样可以很好地反映短时间内的信息频度,避免某些全局观测对象一直居前不下。
………..
第三章基于观测对象的频度统计与可视化技术........ 17
3.1引言......... 17
3.2多5地理空间信息的统一数据组织模型......... 17
3. 2.1基于统一地理编码框架的时空模型......... 18
3. 2. 2基于观测对象的统一数据组织模型......... 24
3. 3结合时间的隐含关联关系频度统计技术......... 27
3. 4基于融合的统计结果层级可视化技术......... 30
3. 4.1距离相关的地理信息建模......... 31
3. 4. 2基于融合的统计结果可视化 .........32
3. 4. 3基于融合的统计结果层级可视化......... 34
3. 5本章小结 .........35
第四章系统设计与实施......... 39
4.1概述......... 39
4. 2总体设计 .........39
4. 2. 1系统结构设计......... 39
4. 2. 2系统数据类型......... 41
4. 2. 3系统流程设计......... 44
4.3系统组成与功能......... 46
4. 4本章小结......... 47
第五章系统实验验证......... 49
5. 1系统介绍......... 49
5. 2实验验证 .........49
5. 3实验结果分析......... 55
第五章系统实验验证
5. 1系统介绍
在前期关键技术研究和系统方案设计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一套基于观测对象的地理空间信息频度统计与可视化原型系统。首先,将地理空间数据按照统一的地理编码入库,并建立与观测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其次,通过结合时间的隐含关联关系等方式对进行查询检索以及统计,最后将统计融合的结果在二维地图及三维数字地球上进行可视化展现进行实验验证。频度统计验证实验旨在利用结合时间的隐含关联关系频度统计技术,分析计算出观测对象在不同时间的频度统计,对观测对象进行更好的分析。具体来说,可以体现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可以得到在同一时刻,所有观测对象的统计信息,二是给定观测对象,可以得到在不同时间的统计信息的变化情况,分析统计信息的历史变化。因此,通过频度统计方法,可以实现观测对象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有效地利用数据。
…………
结论
本文针对地理空间信息频度变化趋势及数据分布情况的宏观应用需求开展研究,以面向观测对象与地理空间信息关联的数据组织为基础;以基于时间、空间及关联的热点统计模型为重点;以多种可视化手段为热点统计结果展示;实现以数据说话,具备挖掘检索数据的宏观分布情况及热点变化趋势的核心能力,为决策者从更高的角度,全面直观的了解全局数据态势,提高决策能力。具体解决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将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关联。
(2)从宏观上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频度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
(3)实现了地理空间数据频度统计的可视化无缝漫游和交互式浏览分析。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十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据IPCC (2007)报告中显示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融化,因此气候系统变暖毋庸置疑。近些年来全球环境不断变化,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气候显著的影响,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而人类的活动也随着其活动范围、广度和深度的扩张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全球变化的研究成为目前研宄的热点问题,研究结果统计显示从1992-2009年生态环境、全球变暖等成为主要的关键词。日渐尖锐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对生物圈产生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为了有效地应对全球变化及其影响,国际社会和世界上有关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并逐渐认识到系统地认识我们生存的地球系统才是根本所在,包括地球系统内部的各生态区域及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及敏感因素,从而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资源,有效地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反过来遏制全球环境的恶化,实现全人类共同的可持续大发展,世界的各国及相关研宄人员相继启动了一系列的研宄计划。
…………
1.2国内外研宄进展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于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对于生态地理分区的研究经历了从自然地理划分到生态地理划分的逐渐过渡,从小尺度到全球尺度的逐渐跨越,从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指标体系的发展,从简单的区域划分到区域划分研究需要的原则、依据以及划分指标、等级和方法理论的深入。对于生态地理分区的研宄经历了从单因素分异规律的认识、生态系统聚合、人类活动的单要素划分到层次约束、相互包容与不包容的等级斑块思维的整体功能、过程和结构性划分的发展路线[9]。生态地理区划起源于自然地理区划。主要研究自然界各要素以及空间组合。自然区划的任务,是客观地阐明存在于自然界的由天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组成的自然地理区域。经过一个世纪对于自然区划的研究,但是内容则还是主要针对自然界表观的认识上,即只是对象的层面认识,对于内在规律的认识和了解还比较缺乏,同时选取的划分指标也比较单一。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因素认识的不断加深,对于自然的区划也不断深入地发展。研宄的对象逐渐由地理区划向其他区划拓展。19世纪末,Merriam对美国的生态带和农作物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这是人们首次以生物因素作为划分的依据,是生态区划的雏形。生态区的概念是由俄国地理学家道库也夫(Dokuchaev)由自然地带(或景观地带)发展而来。生态区是指气候和动植物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按照一定的严密的顺序,由高祎度向低讳度有规律的排列着,在地球表面形成若干个带。
……………
第二章生态地理分区划分的原则与途径、方法
2. 1生态地理分区的分异规律
区域分异规律在不同的领域表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区域分异是受到气候、地形、土壤等多方面的影响后在地表表层所表现出的差异这是必然存在的。同时,因为差异的存在,也使得我们在对认识和利用地球表层时区别对待。生态地理区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在地理学研宄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生态地理区域系统领域中,它既是研宄的基础,又是研究结果的高度概括。它有助于加强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扩大部门研宄的效应。生态地理区域分异规律包含自南而北的讳向分异、自东而西的经向分异、自低而高的垂直分异、岩性等引起的局地地方性分异和微域分异等几个方面。中国最北段在北讳53°寒温带地区,最南在南讳4°热带地区。跨讳度近50°,纵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区域,再加上地形的多样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使得中国炜度差异极大。由东北向西南,自然带是由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这种变化主要是由热量条件引起的。
………………
2. 2原则
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划分的原则是选取方法、依据和指标,建立等级单位体系的基础。根据不同目的来制定的划分和合并的原则很多,但以下原则为大多数所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是地表自然界最基本的地域分异规律,二者的对立统一始终贯穿于分类过程当中,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决定着分类的本质。从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来看,从太阳福射随韩度分布不均到地球板块运动形成陆地和海洋,再到生物圈的形成与发展,地带性与非地带性都是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从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来看,不同尺度的空间分异反映着相应尺度上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组合关系。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反映了海陆分布与大温度带对立统一关系;大陆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反映了炜度地带性与距海远近的对立统一;大洲/国家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反映了地带性与经向差异的对立统一;区域至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虽然与非地带性的分异占主导,但也受到地带性因素的强烈影响。
…………………
第三章研究数据源介绍............ 25
3.1气候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5
3.1.1基础数据............ 25
3.1.2气候综合指标数据............ 35
3.2遥感植被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41
3.2.1遥感数据............ 41
3.2.2数据预处理............ 42
3.3辅助数据............44
第四章中国生态地理分区............ 47
4.1生态地理分区划分指标的筛选............ 47
4.2生态分区的划分-聚类分析............ 49
4.3生态分区的结果检验 ............50
4.4地理分区分析............ 52
4.5地理分区比较............ 59
第五章全球生态地理分区试分区............ 68
5.1全球生态地理分区数据准备............ 68
5.2全球生态地理分区结果图............ 75
第五章全球生态地理分区试分区
5.1全球生态地理分区数据准备
根据中国地区地理分布的划分原则、方法、和指标,为研究的需要,本研宄尝试将该思路应用到全球尺度的地理分区的划分。由中国地区的地理分布划分结果来看,主要指标为气温和降水。考虑到数据处理能力和地域差异性等原因,对于全球地理分区的划分,采用以大洲区域为为单位,分别得到相应区域的划分图。对于全球生态地理分区的划分,主要收集数据有:全球年平均气温数据集,包括气温最大值、气温最小值、极值差,全球年平均降水数据,潜在蒸散发,蒸散发,年湿润指数,干旱指数,全球高程数据,土地覆被数据,全球土壤数据,包括上层沙土含量、下层沙土含量、上层粘土含量、下层粘土含量、上层粉土含量和下层粉土含量,以及遥感植被数据,包括NDVI和NPP等数据。
………………
结论
从中国划分的结果来看,从东到西,从低祎度到高纬度,划分区域呈现明显的带状分布,且沿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区域界线也出现明显的划分,因此,可以看出划分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划分结果比较合理。新疆地区大致沿天山山脉为界分为两大生态地理分区,即传统意义上的南疆与北疆。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势,故单独成为一个生态地理分区。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地区地形复杂,因而也是许多生态地理分区的交错地带,故被单独划分开来,从该交错地带到云贵高原,由于地势的差异,中间分为一个地理分区。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山地和丘陵地带地理分区明显区别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平原的生态地理分区。华北平原和黄河中游地区以太行山为界,因为明显的降水、季风等原因,呈现为两个地理分区。从秦岭淮河流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江西福建丘陵地区,空间上为东西带状分布。云贵高原的特殊地势与前者区别开来。北回归线以南,以南亚热带和热带两个温度带为界分为两个生态地理分区。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