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无极健身球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效果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28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对其他学者研究理论的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对校园无极健身球操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效果的研究,以街舞无极健身球操为例验证“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在校园无极健身球运动项目上的可行性,并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在其它项目时提供参考依据。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无极健身球操的研究
以“无极健身球操”为关键词,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得知,目前国外关于无极健身球的研究较少,在国外无极健身球方面的研究还是处于初步的认识阶段。
基于大众健身理念的目标,美国提出了健康促进,预防以及预防服务的三个目标,凸显出对国民健康的重视程度。
无极健身球操隶属于舞蹈的范畴,在国外对于舞蹈的认识,VishalMundra 研究发现,可以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Rainbow Tin-hung Ho 研究指出,可以用于情绪调节,作为一种运动干预的康复手段运用在调节疾病患者的精神中。

1.1.2 国外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
国外对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实训方面,和我国国内关于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相比相对较少。在肖焕禹发表的论文《试析日本学校体育改革及其启示》、邵伟德发表的论文《美、德、日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与启示》和潘凌云发表的论文《当代中外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分析》等文章中对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所涉及。国内国外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国外涉及较少,对其他方面的教学模式研究较为集中。国外最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有:美国的创设发现问题情境,由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即先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再对假设进行论证,得出结论后将其转化为能力。其效果是将学生的智力发挥到最大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技巧,有助于保持学生的记忆。西登托普学者认为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是教授学生学生运动技术进而学会欣赏和运用战术,做好以上基础后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掌握这项技术,这种运动模式主要是以传授竞技体育活动,并且是要花费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某项竞技活动。
日本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由参与者在体育运动中体验乐趣、理解乐趣,然后再加以学习和赞美,达到能感受运动的成就感。日本体育的教育理念是终身教育,其本质则是通过锻炼身体来磨练自身意志,使参与者能够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进而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无极健身球操的研究
无极健身球操发展起源于 1996 年,发展至今具有较为长久的历史,这个体育项目是由泰迪体育文化董事长杨建平一手创建的,无极球健身操它融合了舞蹈、健美操、音乐以及器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它是一项具有健身健心功能的休闲娱乐有氧运动项目。无极健身球操动作形式多样,辅以轻小的器械对练习者的穴位进行击打,通过练习能够达到舒筋活血、促进机体血液循环的作用。自无极健身球操起源,发展之初得以河北省老年体协的大力支持,随着无极健身球操的发展,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沈守仁教授等专家,依据老年人基本特点将无极健身球操和体操的运动特点结合,创建了以轻器械辅助的第一套健身球保健操,随后健身球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通过对无极健身球操动作的具体分析,无极健身球操属于有氧健身操的运动项目,

通过借助一些轻机械的辅助,在健美操创编与实践的研究中马鸿韬指出,无极健身球操属于有氧健身操类型,配合轻器械练习,不仅是对无极健身球操成套的丰富,也提升锻炼者的参与兴趣,此外器械的配合,对提升运动强度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提升锻炼者的综合性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郑捷在《健身球体操理论与方法》一文的研究中对无极健身球操的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对健身球体操的作用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健身球体操能够锻炼人体机体的理念。
张庆如、房金爱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无极健身球操利用器械进行锻炼,利用肢体动作甩动球体,利用球体击打身体不同部位的穴位,起到改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作用。无极健身球操练习更加侧重对人体内在机能的锻炼,在健身健体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此外无极健身球操锻炼形式简单,健身性和娱乐性结合,对缓解参与者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意义重大。无极健身球操所兼具的健身性、娱乐性以及艺术性等方面特点,为无极健身球操的发展普及奠定了基础。
南广友在研究中指出,无极健身球操作为大众健身项目之一,蕴含着我国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健身操和健身球形式的结合,为锻炼者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形式,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了良好的健身形式。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校园无极健身球操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效果的研究为研究对象,以街舞无极健身球操和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 60 名女生为实验对象。
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百度文库、中国知网、万方等各种文献资料库,查阅“无极健身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及无极健身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现状。将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归纳和整理,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可靠有利的理论依据。为本文关于校园无极健身球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效果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基于本文研究的需求,对街舞无极健身球操的动作进行录像观察,运动风格属于街舞风格,具有青春豪放的特点,共有十个组合,运动时长为 3 分 51 秒,运动节奏为 128拍/分,伴奏音乐采用现代流行 DJ 歌曲,并结合无极健身球敲打的穴位,分析街舞无极健身球操的动作细节,为教案编写奠定基础。
实验控制:实验前无关变量控制,实验中教学设计,实验测试以及数据记录等均为同一组教师。在实验前后,由同一组教师在相同时间内,在同一场地使用同一仪器或器材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各项体质指标进行测量与测试;对于实验前后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也采用此方法进行。
......................

2.2研究方法
实验方案:
1.实验组一个单元(学期)18 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组的学生每周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均为 2 次,均设置 36 节课,每次课时间均为 45 分钟,课外活动的组织,在教师辅导下,学生加强无极健身球的锻炼。
2.对照组一个单元(学期)18 周的教学实验,对照组的学生每周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均为 2 次,均设置 36 节课,每次课时间均为 45 分钟,但课外活动无规定内容。
实验测试指标如表 1,主要分为体质、心理健康、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四个方面。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3
3.1 校园无极健身球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13
3.1.1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理论基础..............................13
3.1.2 教学计划目标...................13
3.1.3 教学实施方法..............................14
3.1.4 校园无极健身球操一体化教学的操作过程.................14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校园无极健身球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3.1.1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理论基础

建构理论同意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观念,但每个人对于世界的理解与赋予的含义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人们是客观存在的个体,因此也是由自己的经验作为基础的建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对外界的理解也就不同。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结构分析为本身的已有结构通过外界信息的界入后被同化、顺应而形成的,并在一个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地发展。建构主义者指出,学习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过程,每个学习者自身的知识掌握度的不同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同,但这却正好的形成了一个宝贵的资源。这种资源能够被每一个成员共享,能够提升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能力。建构主义主要提倡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不完全是教师传授的内容,学生已经成为能够自主建构意义的对象。

3.1.2 教学计划目标
校园无极健身球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街舞无极健身球操为例进行教学,总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一次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帮助学生全面的进行个性发展,充分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以及体育特长,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开展体育运动,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一定转变,由传授知识的人物角色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和活动过程中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从而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娱乐、观赏的能力。

...........................

结论与建议

结论

(1)校园无极健身球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街舞无极健身操为例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力量素质等方面的提升更为明显。
(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练习街舞无极健身球操的过程中增加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间的友谊,降低了影响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实验组的学生相对于对照组在改善心理健康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
(3)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引导,因此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幅度更为明显。
(4)实验组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改变了学习环境,增加了专项练习时间,丰富了教学形式,培养了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自觉参与街舞无极健身球操的锻练,激励学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在教学效果方面对比对照组所取得的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