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提出的研究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这个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但应注重科学常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看重纳入物理科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看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1]。《物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新时期的教育不再局限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劳作,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学会如何生存[2]。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的多元化,“科技兴国”的口号也昭示了我国对人才的渴求,而人才的源头正是教育。教育对人才多元化的培养就自然来源于教育改革。积极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不短的时间,教育改革的成果业已显现,由最初的引进别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到现在形成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独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我们已经进步了很多。但是,我国教育存在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依然存在,亟待教育工作者的解决。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自有其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的优点,在新中国成立伊始那个多数人都处于知识匮乏的时代,这种教学模式发挥了其强大的作用。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这个几乎人人都拥有知识的时代,知识的储备量已经不再是评价人才的单一标准,社会需要能够拥有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需要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才。即社会需要的是人才拥有能力而不是技能,需要人才拥有主动参与、敢于探究、乐于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革进行到今天,各种各样以此理念下的教学模式陆续出现在学校的课堂上,有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有当下非常热门的起源于美国的经由我国教育行业同仁本土化的翻转课堂,都是教育界同仁们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做出的努力与尝试。洋思中学的主要教学流程就是由学生先自学,再由学生之间互学,最后当堂练习的过程,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要求比较高[28]。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让学生在课堂外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在课堂上主要是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的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但是翻转课堂的实施少不了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撑,除了学校要网络化,学生的家庭也要网络化[27]。鉴于学校软硬件设施的储备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生的数量等因素,笔者所在的学校选用了一种在我们学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式” 教学模式。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20 世纪初,“探究”思想由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并于 60 年代初被施瓦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提出来,进而衍生出几种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但这些探究型的教学模式当时并未被教师认可。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教育研究者开始将网络技术与探究思想结合起来,以此提高教师探究教学能力。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就此展开,日本、新西兰、德国等国家也在教育改革中将“科学探究”加入其中。而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方面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理应当仁不让。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起步较晚,从 20 世纪 70 年代才开始引入探究教学理念,直到21 世纪初探究教学才真正被广泛关注和实施。从刚开始的研究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理论到研究中学物理探究教学实践,再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中学物理探究教学中,我国的中学物理探究教学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即探究教学并未被一线教师主动运用于常规教学实践中,其中教师的科学教育理论意识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欠缺是探究教学未能常规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引导现有在岗教师接受并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教学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性质,该课题的核心概念有两个,分别是“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下面就对这两个核心概念进行解析说明。合作学习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开始兴起的,最开始是为了克服传统的班级讲课形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反对种族隔离、批判传统的评分制;探究学习最早是在1957 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被提出的,这给美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震动,他们对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开始了重新认知[4]。正是有了这两种学习模式的萌芽才有了今天已经很成熟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本课题的思路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和郭教授的教学基本程序。合作探究,顾名思义,就是要靠集体的力量解决某个问题,即先提出问题,经过合作探究相互探讨,提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最终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解决某个问题。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人具有独立自主性、开拓创新性、强烈的竞争意识,还要有合作的精神;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作用方式,而物理学科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重要载体[5]。合作探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在各方面的潜力,比如,与同伴相互分工、相互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遇到分歧化解矛盾的能力,在探讨时遇到新问题时提出应对策略的能力等等。在合作探究的课堂上,不再突出体现“传递-接受式”教学中老师的主导地位,而是真正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出来,充分响应教学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合作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种: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和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的人本主义理论、朗格朗的终身学习理论。下面就结合参考文献以及自己的认知对这几种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皮亚杰认为,所谓认识,即是主体用一系列运算或动作把外物转变。这些彼此获得联系的动作或运算通过相互协调产生了具有概括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组织,具有以上性质的组织就是格式。而认知结构就是协调了格式的整体形式。格式种类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是随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变化的。各种不同的格式种类就组成了复杂的格式系统,格式系统就构成了人的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同化即是人们知觉到的新鲜刺激被融于原有的格式中,来达到理解事物。不断的同化最终促进格式范围的扩大,但是同化仅仅引起格式量的变化而不会引起格式质的变化。顺应即是同化刺激影响了认知结构使之发生变化。顺应分为两种:一是改造原有格式使其接纳新事物;二是创造一个新的格式以接纳新事物。顺应过程能够让结构发生本质的变化,引起认知结构的成长与发展。
..........
第三章 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及分析........17
3.1 学生方面 ......... 17
3.2 教师方面 ......... 28
3.2.1 访谈目的............. 28
3.2.2 访谈对象............. 28
3.2.3 访谈内容及分析........... 29
3.3 本章小结 ......... 31
第四章 合作探究式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33
4.1 研究的目标和要求 ............. 33
4.2 研究的实施过程 ....... 33
4.3 合作探究教学的教学步骤及教学案例展示 ............. 34
4.4 本章小结 ......... 82
第五章 实践研究的结果及分析............83
5.1 研究在不同阶段的成绩对比 ....... 83
5.2 研究在不同阶段的学生表现对比 ......... 84
5.3 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能力对比 ......... 84
5.4 小结 ....... 86
第五章 实践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从开始“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到学生参加中招考试的过程中,八(12)班的学生相对于八(14)班的学生的变化是明显的。下面就从成绩、课堂表现、能力几个方面来解释说明。
5.1 研究在不同阶段的成绩对比
对于刚开始上课时成绩相当的两个班级来说,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八九年级的时光后,变化都是很大的。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八(12)班在物理方面的成绩变化是令人高兴的,而这个变化也经历了一些起伏和波澜。下面就从两个大方面来对比说明。八年级教学第一章单元测试结束后,笔者在八(12)班进行“合作探究式”教学,而在八(14)班继续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在八年级的上学期,八(12)班刚开始使用合作探究教学的一段时间内,班内的成绩相比于八(14)班有所下滑。不过,一段时间过后,八(12)班的测试成绩和八(14)班的测试成绩就一直保持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八年级下学期开始,两个班的成绩也并没有多大出入。不过,从八年级下学期的后半学期八(12)班的学生成绩逐渐高于八(14)班了。进入九年级,九(12)班的成绩平稳,而九(14)班的成绩有下降的趋势。到后期进入全面复习阶段,九(12)班的成绩保持小幅度上升,而九(14)班的成绩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了。成绩的变化不单单体现在平日的测验,最终的体现是中招考试的成绩(见附录 E)。由中招考试的成绩单不难看出,九(12)班是优于九(14)班的。而且,刚开始成绩相当的班级在最后的中招考试中差别很大。两个班虽然都是普通班,但是九(12)班在其他学科都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物理单科排名第七(2016 届九年级共 18 个班,八(12)班的其他学科成绩都是比较靠后的)的好成绩,这不得不说和教学模式是有关的。而且,从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方面来看,九(12)班的总成绩都是高于九(14)班的,可见,“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成绩相比“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成绩是较好的,而且两极分化的幅度也相对较小。
........
结论
笔者工作期间,学校每年都有教师职称评定,而决定一个老师能否职称晋级的是老师的教学成绩和老师获得的各种与教学成绩有关的奖项。由此类推,每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的最多的就是提高学生成绩。如果学校的职称评定能够从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为了教育改革进程出发,给教师提供相应的条件,重建教师评价体系,那么教师们自然会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与教师职称晋级类似,决定学生的优良的仅仅是一张试卷,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学习与教学的关注度就落在了学习成绩的提高上面而忽视了其他的方面。有很多的学生为了成绩忽视了健康,忽视了品德的重要性等等。所以,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也是教学改革必须要走的路。当然,新的学生评价体系不是也不可能否定考试,只是日常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因为选拔性考试的存在而削弱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应该突出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应该将学生的品德和个人能力都以表格式评价体系的形式展示出来,考试只是新的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绝非全部。只有评价体系的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学校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整体发展倾向。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