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问题提出
1.初中生作文信息虚假现象对弘扬民族文化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不利
初中生作文虚假现象已经成了一个大的问题,受到专家学者们高度关注。下面是一则生动的案例,某中学初二的半期作文考题为《我的烦恼》,教师在批改本次作文时发现了本次考试作文中存在信息虚假现象,根据教师统计数据显示,在本次考试中,有近32%的学生写的是父母离异,给自己造成的打击,自己痛不欲生,然后怎样挺过来,从而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改卷教师从班主任处了解到还不足10%的学生的父母离异,也就是说有32%多的学生在围绕父母离异这一题材虚构文章,父母离异这一基本信息是假的,当然也有虚构自己或亲人出车祸等故事的,笔者还调查到诸如以上的虚假现象在初中生作文中普遍存在,下面笔者就文章的重要性及学生作文信息虚假的危害谈谈看法。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中,不朽之盛事也。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典论.论文》,俗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句话中,曹王把文章与治国大事相提并论,他说年寿有时会尽,国家也有火亡的时候,但文章是不朽之盛事。在曹2看来,文章超乎个人荣誉和享乐之上的不朽之盛事,我国优秀文化是靠文章来传承及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也是靠文章来弘扬的,由此可见文章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是适者生存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提出:“应该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刁‘。”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所谓创造性,从信息的角度来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创造或构想出新颖、独特的产品或方案等的思维品质。创造性是思维发展的最高形态,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表现,是智慧树上最绚丽的花朵。中学生的创造性主要体现也许就是一篇有新意的文章,有创意的小论文、小发明,而明天将是对人类有贡献的重大发明、和革新。‘文章的新意可以从选材、布局、谋篇、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别具一格来衡量,从信息的角度来说,初中生作文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作文信息的搜集、作文信息的加_丁)处理、作文信息的外化等环节的创新_}二。然而多数初中生写作的基本信息是虚假的,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国家、民族文化的弘扬是非常有害的。
2.作文信息不足或信息处理能力不够致使初中学生为写作文而造假
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学生很少有时问和机会从外界获得足够的信息,他们整天在忙碌地学习、做题,很少有时间思考如何对现有信息进行选取及重组等问题,这样就导致写作文时信息及信息的加一〔处理能力的缺乏,在初中生作文中严重存在着假、大、空问题,据笔者调查百分之八一卜多的八十分以上的初中考试作文的基本信息是不真实的,这些学生应付考试作文的法宝就是背、编、套、抄。这些学生把写作文当成了玩文字游戏,从文字中难以见到自我的存在,大家在同一种环境中生存,难免出现思维定势,运用的编、套、凑等方法在内容与情节上难免出现雷同,这些学生的作文最后也是异口同声、千篇-律,她们的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是虚情假意,真是满嘴胡说八道,满纸荒唐言,“背”一般是背书上的现成的语句、背其它作文的构思等,“编”一般指编故事情节,“套”一般指套用现成的作文模板,这样的文一.,,..从本信息不是来I`-} -F生活,再加1}学生的生活阅历不深,不能像大作家虚构小说那样自如地组合信息,在学生的竹:文中,信息与信息之间往往会违背生活的逻辑,即使’Jz!二活逻辑相符,山于其华木信息是假的,违背了“文章来源于!(-:ii }}”的理沦,其I'i y所渗透的感情是虚伪的,从此折射出这些学生的品格是狡..;,的、不诚实的,故在初,I,阶段不提倡写小说,因为千篇一律的谎言会使读者生厌恶之心的,假人空作文对学生的,响足一Ilv常之坏,无法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长此以往,假人空作文不利于学/I: n1: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F,响更人的是假大空作文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及发扬光大是极为不利的。
3.作文教学改革研究如火如茶,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初中生写作文所需的信息方面的问题
近爪卜年来,,于,国大地掀起了教育改苹的热潮,语文教学是学者们大批特批的对·象,有学者说,误尽苍!1-:是语文。nd作文教学更挨了重头棒,语文界的专家学者们也在不断地探寻作文教学规律,这段时期有关作文教学改革的试验很多,在全国引起轰动的有:李吉林的创设情境作文教学法,把学/!几异入真实的情景之中;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教学法,提高了学‘}_}}J作的速度;常ICJ的微格作文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李自‘I}的大作文教学法,II在培养学生的对生活的感受能力,还有中小学作文教学方而的课题相继启动,这些作文教学改苹试验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1司时也暴":F:J1i}出了J仁致命弱点而无法推厂‘,“热”了一段时间就“冷”下来了,我困的作文教学从招体1几来说还是很低效,这种情况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例如王栋生先生层层剖析和发出作文教学到底怎么了的一声声的追问,‘这些激起了笔者的研究欲望。
参考文献
[1]程红兵.创新思维与作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
[2]朱玮.写作教学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164
[3]布和.新闻信息论[M].新闻出版社.2009:73
[4]陈全荣.艺术真实[M].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 :20
[5]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心理发展[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34-35
[6]潘椒.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http://sblunwen.com/czywjxlw/.1983 :107
[7]]童山东.修辞学的理论与方法〔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64
[8]靳玉乐.活动课程与学生素质发展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1:29
[9]宾敬.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
[ 10]孔智光.文艺沉思录[M].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27
[11]王丽鹃.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河南郑州出版社.2008:138
[12]陈全荣.艺术真实〔M].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 (I 0):20
[13]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 .}}.教育出版社.2000:25
[14]高俊卿.人物描写精品鉴赏[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21
[15]段建军李伟.写作思维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53
[16]王国维.李梦生评释.人间词话.导读[M] .2009: 73
[17]孙建军.语文教学对话[M].复口.人学出版社2008:4-5
[18]缅施科夫斯:列夫·托尔斯泰的l:作和风格〔M].苏维埃作家俄文版.1939 :32
[19]姚宏吕.教育的灵感与智慧[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37
[20]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13
基于信息论视角的初中生虚假作文教学干预研究
摘要 6-8
ABSTRACT 8-10
导论 11-26
(一) 问题提出 11-14
1. 初中生作文信息虚假现象对弘扬民族文化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不利 11-12
2. 作文信息不足或信息处理能力不够致使初中学生为写作文而造假 12
3. 作文教学改革研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初中生写作文所需的信息方面的问题 12-13
4. 解决本人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学生写作信息虚假问题的需要 13-14
(二) 核心概念界定 14-15
1. 假大空作文 14
2. 真实 14-15
3. 信息 15
(三) 有关初中生作文虚假作文教学干预的研究述评 15-22
1. 假大空作文的研究述评 15-19
2. 虚假作文教学干预的研究述评 19-21
3. 基于信息视角的真实性作文教学干预研究述评 21-22
(四)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3
广义信息论 22-23
(五) 研究设计 23-24
1. 研究目标 23
2. 研究内容 23-24
3. 研究重点、难点 24
4. 研究方法 24
(六)研究思路 24-25
(七) 研究意义 25-26
1. 理论意义 25
2. 实践意义 25-26
一、当前初中生虚假作文教学干预的现状调查设计与结果分析 26-31
(一) 调查设计 26-27
1. 调查内容 26
2. 调查方法 26
3. 调查样本选择 26-27
(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 27-28
1.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27-28
2. 访谈结果分析 28
(三) 当前初中生虚假作文教学干预存在的误区及原因分析 28-31
1. 当前初中生虚假作文教学干预存在的误区 28-29
2. 归因分析 29-31
二、基于信息视角的初中生虚假作文教学干预研究的理论建构及策略探析 31-57
(一) 信息搜集方面的初中生虚假作文教学干预研究的理论构建及策略探析 31-35
1. 活动课程的开展及作文信息的挖掘 31-33
2. 阅读课程的开发及写作信息的挖掘 33-34
3. 媒体的利用及信息的积累 34-35
(二) 信息组合方面的初中生虚假作文教学干预的理论构建及策略探析 35-53
1. 语文课堂教学对虚假作文信息组合的干预研究理论构建及策略探析 35-41
2. 文笔训练有利于写作信息加工能力的形成 41-49
3. 学生生活体验有利于信息认知图式与生活中作文信息的对接 49-50
4. 下水作文——黑箱中信息加工过程尽可能地呈现 50-53
(三) 信息反馈方面的初中生虚假作文教学干预的理论构建及策略探析 53-57
1. 教师的写作指导信息在信息反馈中的重要作用 53-55
2. 作文信息反馈方面的虚假作文教学干预策略探析 55-57
三、基于信息视角的初中生虚假作文教学干预的个案实践 57-59
(一) 引言 57
(二) 研究过程 57-58
1. 研究对象 57
2. 干预策略举样 57-58
(三) 结果分析 58-59
四、讨论 5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