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视角下初中研学旅行教育的问题与策略思考——以山东省H市XX学校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23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笔者认为研学旅行教育发生在校外,并且其自身又是一种相对新鲜的事物。因此研学旅行教育的特点较为复杂,为了使这种新事物顺利开展,研学主办方需要转变旧的思维方式和育人理念。
第一章 治理视角下研学旅行教育的理论概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治理
在二十世纪快结束的时候,“治理”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并活跃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与研究中,其新的涵义更强调权力的多元与分享。治理理论也被用在了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随着治理理论的发展,其外延也在不断延伸。
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定义被公认为权威: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2它有以下特点:过程;协调;持续互动。3 从治理中也延伸出了一些相关概念。
1.协同治理。由于共同利益的存在,官方与民间机构、正式与非正式机构都可以平等参与事务的管理活动。但是这些机构间也并非没有矛盾,他们也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当矛盾发生的时候,共同的目标会使他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平等中协商。4这样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2.善治。但是随着治理理论的实践运用,研究者们发展治理并非是全能的,它也如一般的管理理论一样,有着诸多局限性。最明显的局限之一就是治理理论没有国家和政府赋予的强制力,同样也不能像市场一样具有资源配置的自发性。因此,运用治理理论对资源进行配置时,往往效能低下。此时,“善治”应运而生。善治最为本质的特征在于官方权力和私人调控的结合,即政府与民众的合作,从而保障公民的接受度和参与度。管理也变得高效起来。
3.教育治理。随着治理理论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教育领域内也用治理理论来解决相应的问题。治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沿用是为了对教育各方利益进行协调和控制。其具体内涵包括:①在教育领域,治理可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是指诸如学校等教育组织和机构的内部治理过程;外部治理主要涉及政府、非政府组织等机构间相互作用的过程。6②教育治理的内容主要是:协调政府与学校、社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协调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的关系。1③教育治理的程序性要素主要由治理的准备(依据和原则)、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等组成;策略性要素要分主次。
.....................................
二、研学旅行教育的治理要素
根据治理理论及研学旅行教育的意蕴,本文将研学旅行教育的治理维度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研学旅行教育的治理主体
顾名思义,参与教育管理事物的各个主体组成了教育治理的主体。在政府、社会和学校这三个主体中,有各级各类的主体层次。从分工来看,政府是教育事务的倡导者,学校是其施行者,社会是其监督者和拥护者。
研学旅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内部事物,它由教育主管部门引导,由学校层面及具体教师实施,由社会各力量钳制和支持。由于研学旅行教育多在校外进行,便形成了多方参与的诉求,尤其是家长及研学对接机构这两大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研学旅行教育治理主体的社会群体一方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市场,旅行社等盈利性机构也对此产生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总而言之,其治理有以下几个主体: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公安部门、研学相关单位机构、研学基地、旅行社、社区、家长、学生,等等。
(二)研学旅行教育的治理内容
厘清研学旅行教育的治理内容,对于问题的发掘及策略的提出都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我们要明确教育治理的内容。教育治理的本质是协调好各级教育相关部门,各类教育之间及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之间的关系。
依据教育治理的内容及研学旅行教育的内涵,研学旅行教育的治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宏观方面。研学旅行教育要协调好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得研学旅行教育内容既有政策引导、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又有学校师资、社会力量培植。第二,中观方面。初中研学旅行教育要注意分段性和衔接性——七、八、九年级的分段和小初高的衔接。第三,微观方面。研学旅行教育的治理内容还包括研学旅行教育的理念与活动等方面的协调,要使研学旅行教育以学生为本,设置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以更好达成研学目标。
........................
第二章:治理视角下研学旅行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研学旅行教育缺少统筹规划的治理目标
所谓统筹规划的治理目标就是,研学旅行教育有着总体的治理目标和有科学依据的、有统一参照标准的、可以落实执行的分目标。治理视角下的研学旅行治理目标在于由多元主体的治理建立起有着科学统筹规划的、创新学习方式的、深化教育成效的研学旅行教育体系。要想实现这样的治理目标,研学旅行教育的具体目标必须扎实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实践能力的提高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XX学校研学治理目标模糊,仅就某一活动而设置研学目标,缺乏高度及深度。具体表现在研学活动中研学目标设计者主体单一并确立依据混杂,目标不被理解和实现深度低等方面。
关于研学目标确立依据,教师们仿佛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设置依据。
访谈记录:
笔者:在您所经历的研学旅行中,有没有明确的研学目标?这些目标都是如何来确定的? HL老师:目标就是根据班主任的期望,他想要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来设定的)。
QF老师:主要靠一些契机,因为我们的资源比较少。这些契机可能是,老师或者是学校领导突然有了这一方面的资源,然后他就会组织学生去参加这个研学旅行。
ZTT老师:也没有原因,随心确定的。俺们都是玩,以玩为主。 ZD老师:研学目标是按照三维目标来设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是根据当前所学科目来确定的,最近在学什么,可能就会开展什么研学旅行。
LH老师:人不是孤立的,他是在社会中生存的,设置研学目标的时候,希望他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学生未来在社会中必备的行为品质或能力。
MYQ老师:研学目标是根据研学地的特色制定的。之所以选择这些研学场地,还是因为地方特色,我们也是武术之乡,也可以去武校看一看,走一走。
GY老师:这些目标都是根据我们市委市政府对于文明的要求啊,对公民的要求等设计的。比如,菏泽市颁布了《文明20条》,我们的研学活动在政策指引下设计的。
...........................
二、学生这一重要主体的研学需求受忽视
(一)研学内容的参与需求被疏漏
在问卷调查中,“你认为 安排了研学旅行的流程和内容?”48.8%的学生认为是学校领导安排了整个研学流程,有26.0%的学生认为是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安排了研学旅行教育。(如图2-1)在访谈的调查中,所有的教师都表示:每次研学旅行都有明确的研学目标,而目标的设计者为班主任、级部领导和学校领导三类人群。其中,有56%的教师认为是班主任策划了研学旅行,44%的教师认为是级部主任和学校领导策划了研学旅行的目标。
学校在育人方面有着专业的话语权,应该负责研学目标的设计任务。但研学旅行教育目标还设计到其他因素与主体,学生就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XX学校的研学旅行教育目标设计主体基本在学校范围之内,缺少与其他主体相互协商,更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单方面决定研学诸多事宜,研学内容没有走出学校教师及管理者的掌控范围,未满足学生及其他主体对于研学旅行教育的希冀及要求。


教育论文怎么写

...............................
第三章 治理视角下研学旅行教育问题的原因探析 ............................ 51
一、教育政策对研学旅行教育的促进作用有限 ............................. 51
二、治理观念限制着研学旅行教育开展 ................................... 51
三、治理主体促进职能的失效 ........................................... 55
第四章:治理视角下研学旅行教育的促进策略 ............................... 59
一、多元主体协同合作 ................................................. 59
二、充分保障学生这一重要主体的研学利益 ............................... 62
三、以治理目标为导向设计研学旅行教育 ................................. 63
第三章 治理视角下研学旅行教育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教育政策对研学旅行教育的促进作用有限
近年来,研学旅行教育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一系列的研学旅行政策文件被颁布以倡导和鼓励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的开展。
笔者通过对XX学校的调研,发现问题背后的政策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策的制定不全面。H市结合上级部门文件、要求及当地实际,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市发改委、市公安局等13部门制定了《菏泽市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菏教基字〔2018〕8号),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制定了《菏泽市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菏教基字〔2021〕1号),等等。但是这些政策大都集中在研学的某一环节,没有针对多元主体进行协商合作的研学旅行教育开展政策文件。
其次,政策的宣传度不高。在访谈过程中,部分教师表示“不太了解研学的相关政策,在我们研学旅行的时候好像也没有用到这些政策”“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上级啊,可以给我们政策支持,这样就能方便一点”“希望上级领导部门能真正下发一些奖励措施,来激励有关部门协助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政府部门颁布相关政策,来推动研学开展”……教师们都表示希望得到政策上的支持,殊不知相关政策早已颁布。这一方面说明了研学教师对研学政策的不甚关注,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研学政策的宣传不足,以至于教师不知晓其存在。当下的研学旅行教育需要学校独立策划、自行承担各种成本和风险。政策只是被制定出来,没有被宣传,更不用说实施了。
最后,政策的落实不足。笔者也针对政策支持问题,对教师进行了访谈(这在前文中也有所涉及)。教师对于政策的反馈多是消极的抱怨:“说实话,教体局没有给我们实际支持,相关政策的优惠,我们也没有享受到。”可见,在教师看来,政策层面的优惠更像“空头支票”。诸如此类的政策文件,只是在方向上对研学旅行教育进行规划与统筹。并没有具体的做法来推进研学教育,学校等研学教育实施机构虽有政策上的保障与支持,具体的做法还需要自身摸索。此外,XX学校的教师与领导,纷纷表示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没有根据研学旅行相关政策对其研学的开展进行实际的支持与帮助。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只是表明自身支持研学旅行的态度,无论是在资金支持还是研学场地的提供上,在交通协调或组织管理上,都未见政策的实际帮扶。
................................
第四章:治理视角下研学旅行教育的促进策略
一、多元主体协同合作
研学旅行教育发生在校外,并且其自身又是一种相对新鲜的事物。因此研学旅行教育的特点较为复杂,为了使这种新事物顺利开展,研学主办方需要转变旧的思维方式和育人理念。《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初中阶段的研学旅行教育应以县情市情为主。学校仅凭自身力量难以对此运筹帷幄整体规划并科学组织安排各种事宜。这就需要学校与相关机构部门进行协商合作,搭建研学旅行教育的合作平台。


教育论文参考

(一)发掘多元主体的合作基础
多元主体的合作需要一定的合作基础,这样才能合作协商的过程更加顺畅,减少研学旅行教育运作的阻力,使得多元主体朝着一个目标共同迈进。
第一,政策支持是多元主体合作的制度基础。主体间的利益有时是相互冲突的,如何协调利益使多元主体合作,是治理视角下研学旅行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要想进行多元主体合作的研学旅行教育,就必须发挥正式制度的作用。发挥国务院、教育部及地方政府与教育领导部门的政策导向作用,使得有关研学的政策与制度发挥其应有的有力调控作用。具体而言,研学旅行教育的组织机构可以按照程序向人大代表反映研学需求、积极向政府官方提问、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向研学机构宣传政策内容,等等。这些举措都可以帮助研学主办机构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第二,共同的职能是推进多元主体合作的职责基础。教育部门应起着指导和调控的作用;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场所,有着提供文化体育服务的职能,其中就包括组织青少年校外活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作为国家非盈利的机构,同样有着利用馆藏文物和博物馆阵地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的职责;等等。因此,共同的责任职能构成了多元主体合作的研学旅行教育的合作基础。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