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小学教师生活方式现状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97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产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教育改革的推广和深入实施,教育教学方式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这一系列社会变迁中,人们开始追求更加美好、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度提升、人们对教师的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教师的生活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 进入 21 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为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取向多元化,生活方式是否健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技进步无疑是引发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因素,对小学教师而言,科技进步带来的教学变化诸多,如触屏电视教学的普及、网络教学资源的补给、教学方式由教师主导到学生主体的转型,这既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良好平台,同时也需要教师们在生活方式的变革上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转变,也引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基础教育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生活与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提高人们的基本素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有好处,教育的具有日益重要的价值,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人群,需要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因而,教师更加需要注重自身的生活方式,要保持个人的身心健康才能正常的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教师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生活中体现出来,人们的生活从贫穷转变为温饱,之后开始走向小康社会,实现了历史的跨越,也逐渐建立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首先,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由生存型消费转变为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中国人的消费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 30 年,人们可支配的收入的将近百分之六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享受型消费的支出,用于人们的休闲、娱乐、享受等非物质含量的消费需求,并且还在不断的扩大。

..........

(二)文献综述

我国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还是处于初期阶段,经过将近 30 年的研究,在生活方式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在关于生活方式的定义以及分类方面还没有一个受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尺度和标准。 在国外方面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同样也是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而且是集中在学生的生活方式这一重点问题上的。在心理学领域去研究生活方式还是很少,可以说还是处在空白阶段。由国内外各领域的已有研究来看,已有的丰富的研究成果中也存在不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尚不全面,不能从根本上找出不同生活方式的心理根源,而由于不正确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至此,要想探讨生活方式的问题,就必须在心理学领域对生活方式的定义和分类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标准,并且在研究小学教师生活方式这一个分支上提供一个较好的理论支持,从而引导小学教师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1956 年莫里斯编制了“生活方式问卷”(ways to Live Questionnaire)。该问卷共包括 13 种生活方式,分别用 13 段长短相近的文字描述,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强调不同的内容,也被后人成为价值取向量表。莫里斯让被使用 7 个等级来评定对各种生活方式的喜好程度,然后确定 13 种生活的顺序。这种方法主要探讨的是有关生活方式的价值问题。 1966 年,日本心理学家田宗介在其著作《价值意识的理论》中提出了 13 种生活方式的观点。即:中庸式、慈爱式、达观式、协作式、享乐式、努力式、行动式多彩式、接受式、安乐式、克己式、冥想式、、服务式。这 13 种命名有助于人们理解个体对价值观的分类。伺候中国和日本的一些学者也陆续作过一些调查。 现有研究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生活方式的研究在社会领域的研究是较多、较广、较深的。并且从社会领域向其他学科延伸,并在其他学科领域也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在心理学方面还是很少涉及的,可以说生活方式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还是属于边缘学科,还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也就是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中的严重不足之处。随着心理学在学科体系中日益增长的地位,就必须把在心理学方面研究生活方式提上日程,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并且来完善各学科研究生活方式的整体体系。其次,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现在还主要是集中在宽泛的理论研究上,很少去联系实际,缺乏一定的数据与现象支持。最后,对生活方式的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应更多地去指导人的生活,使研究成果产生实际效应。

..........

二、小学教师生活方式的现状

(一)小学教师教学方式的总体现状

表 2 表明:调查对象中仅有 41.5%的小学教师有着良好的生活方式,而 29.7%的小学教师生活方式亟需调整。从调查结果看,小学教师的生活方式并不健康,可见建立正确的工作方式对教师建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极大地促进作用。而教师的人际交往方式和休闲娱乐作为教师生活方式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更应该得到老师们的重视,老师不能延续旧有习惯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应付,而是应该重视起来。

.........

(二)小学教师教学方式的现状

表 3 表明:调查对象中仅有 34.7%的小学教师有着健康的工作方式,而 30.6%的小学教师工作方式有待调整。在工作方式现状的 6 项调查中,除讲授法与交流法相结合外,其他 5 项调查所显示教师的工作方式健康指数还是很低的,其中每天工作时间 8 小时没有完全符合的,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是否熟练完全符合的百分比也很低,占 17.9%,这说明老师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上有欠缺。集体备课与自备课相结合上比值也比较低,有 37.9%的教师选择“B 基本符合”,说明这种备课方式还需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好一些。从调查结果看,小学教师的工作方式并不健康,可见教师的工作方式作为教师生活方式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得到老师们的重视,老师不能延续旧有习惯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应付,而是应该重视起来。 从统计表中总计结果看,选 A(完全符合)的人占 34.7%,占三分之一左右, 34.7%的教师选择基本符合,有 30.6%的教师选择完全不符合,这个比例几乎是等同与完全符合的比例,应引起教师及理论研究者的注意,教师在工作方式中要顺应教学改革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调整自己的备课形式,多元化评价学生,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在工作方式上多下功夫,扎实、有效、顺应教学改革的新浪潮。

........

三、小学教师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 ........11

(一)总体状况有待改善,尤以休闲娱乐为甚....11

(二)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手段落后....11

(三)交际圈子狭窄,交往方式被动....12

(四)休闲娱乐方式单一,价值取向不高....12

四、小学教师生活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12

(一)社会环境对教师生活方式不够尊重....13

(二)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13

(三)教师自身思想观念陈旧........14

(四)业余时间不能真正利用........14

五、改进小学教师生活方式的策略....14

(一)社会相关方面的理解和关注........14

(二)学校管理的改进和提升........15

(三)教师自身修炼与完善....16

五、改进小学教师生活方式的对策

小学教师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全面性的观念,需要从社会观念、个人意识、家庭状况、所处环境等中考虑到的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同时会受到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双重影响,并且基于个人对问题之间的看法也有着差异,因而要不断加强对小学教师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的引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途径:一是从社会来看,社会相关方要加大对教师这一特定人员生活方式的尊重和理解,多一些关注与支持,为小学教师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大环境。二是从学校来看,要进一步明确小学教师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的重要性,从校园环境、课程设置、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为小学教师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三是从小学教师自身来完善,要明确自己的定位,针对自身在生活方式上所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在这三个途径中,社会环境是基础,学校是关键,教师的自我修炼与提升才是根本。

(一)社会相关方面的理解和关注

社会做为的一个基础环境,在教师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教学教师的生活方式培养,加强生活方式培养方面的正确引导与宣传,为小学教师在这方面的需求提供必备的舆论与硬件条件,为小学教师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小学教师产生的影响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社会观念和良好风气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环境。社会各方面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对教师生活方式的真正理解与尊重、对小学教师的关注,都有利于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标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程度越来越浓厚,这对教师的工作本身其实是一种促进作用,但事实上许多人尊师重教只是一句口号,意识行为上还是对教师存在偏见的。只有真正做到尊师重教,才有利于鼓励教师认真对待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结语

基于小学教师在社会上所出的特殊地位,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可以肯定,其生活方式的好坏确无疑对其如何生活、如何更好地去生活以至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会有重大的影响,其生活方式的正确培养应当受到全社会的足够认识,所以全面、细致地了解小学教师生活状况,探寻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引导,无论是对小学教师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极其有必要的。本论文通过对当前对小学教师生活方式培养的有关研究进行研究总结,希望能从中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总结出一些有利小学教师生活方式培养的途径,以指导小学教师去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所要的生活方式类型并以此来改善自身生活生活方式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反作用于其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只有小学教师形成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会对我国的教育研究的发展,新一代的成长都将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新世纪教学的生命活力基于此;新世纪教师教学生活的质量同样也掌控于此;新世纪教学理论的命运依靠于此。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