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各国都将教育置于重要位置,致力于教育改革。高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最高阶段,起到承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作用,在教育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而课程是高中教育重要的平台和载体,我们在谈及高中教育改革时,课程改革是改革的重要方面,各国都给予高度重视,教育专家也对此问题有诸多研究。课程之所以重要,因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纵观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把课程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来加以改革和建设。”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对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劳动力、自然资源、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各国对人才有了新定义和对能力有了新要求。政治上的全球化促使各国人民以人类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来解决世界的问题,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全球意识得到增强,我们对人与社会、自然以及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此外经济的自由化和市场化也促使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文化的全球化促使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同价值取向、信仰和传统的相互碰撞,人们开始用更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一方面保留本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会吸收借鉴别国文化。正是在这种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都有了新的要求。各国顺应时发表展,大力改革教育事业,促成本国教育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高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最高阶段,起到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作用,在教育系统中具有很重要地位。一方面,它以培养高中生的基本文化素质,促进个性自由发展为根本目的;另一方面,它与选择高等教育或职业直接联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就业做准备。普通高中在一般意义上来说主要办学任务是为学生升学做准备,即培养学生进一步升入高一级的学校中学习。而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这种单一的教育功能就与对人才全面性和适应性的要求相违背,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各国都致力于均衡普通高中教育的双重功能——为学生升学和就业做准备。
.........
1.2 研究方法
基于本研究的目的,充分利用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等丰富资源,搜集大量有关俄罗斯和圣彼得堡专业化课程文献资料。并充分利用俄罗斯联邦科学与教育部网 、还有俄罗斯搜索引擎 Yandex、圣彼得堡政府网站等搜集俄文一手资料。并对这些文献筛选、整理、加工并分析总结。该方法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一个是沿着圣彼得堡—教育—高中教育这条线逐步搜集相关材料,旨在通过这些材料较完整的还原圣彼得堡整个城市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概况。二是以俄罗斯高中专业化课程和圣彼得堡高中[1]的专业化课程为主题词,广泛搜集行使课程权力的三级主体制定的所有的有关专业化课程的政策以及与之相关的国家法律。另外还要搜集有关俄罗斯高中专业化课程、圣彼得堡教育、圣彼得堡专业化课程的阶段性总结报告。在搜集以上材料的基础上,从行使课程权力的三级主体制定的课程政策出发,分别分析专业化课程的目标、结构和内容。通过“画像式”的研究,真实客观的呈现圣彼得堡专业化课程的全貌。并据此分析专业化课程的价值取向,着重阐释俄罗斯专业化课程改革背后透露出的信息。
.........
第 2 章 俄罗斯、圣彼得堡普通教育与专业化课程改革概况
2.1 俄罗斯普通教育与专业化课程改革概况
俄罗斯联邦的普通教育阶段相当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阶段。俄联邦的普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初等普通教育、基础普通教育、中等(完全)普通教育。其中初等普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小学阶段,其标准修业期限为 3-4 年;基础普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初中阶段,其标准修业期限为 5 年;而中等(完全)普通教育则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标准修业期限为 2-3 年。根据《关于国立和市立教育机构的名称、类型、类别的指示函》[1]规定,俄联邦普通教育机构大致分为 9 类:加深学习某些科目的中等教育学校、高级重点中学、中等普通教育学校、基础普通教育学校、初等普通教育学校、一般重点学校、夜校、普通教育中心、开放制普通教育学校。俄罗斯统计网数据(表 1)表明,截至 2014 年全俄共有普通教育机构 4.41万所,接纳学生 142.99 万人,其中城市地区有 1.8 万所普通教育机构,接纳学生 105.75 万人。俄罗斯国立或自治政府管辖的普通教育中农村地区是城市和郊区学校数的 1.4-2.3 倍不等,但是城市和郊区学校学生数是同期农村地区的2-2.8 倍不等。俄罗斯大部分学生在城市和郊区少部分学校学习,这可能会导致教学资源紧张等问题,而学生数少的农村地区学校众多,会造成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从1980年至2014年国立或自治政府管辖的普通教育机构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 年比 1980 年减少约 41%左右,其中城市和郊区的减幅约为 19%,而农村地区的减幅约为 50%。由此可见,从 1980 年至 2014 年农村地区学校数量大大减少,尤其是 2005 年之后,减幅明显增大。
...........
2.2 圣彼得堡普通教育概况
圣彼得堡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 300 多年的历史。它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也是俄联邦直辖市。圣彼得堡作为列宁格勒州的首府,是全国最大的工业、科学、文化和水陆交通中心之一。圣彼得堡共有 291 个行政区划,包括 18 个区、16 个州属市、10 个区属市、41 个城镇、204 个行政农庄。而本文所研究的圣彼得堡是指圣彼得堡市区,即包含 18 个区[1]的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联邦重要的教育、文化、科技中心城市之一。它有着完善庞大的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此外还有军事和专门的教育机构。据统计,圣彼得堡有 100 所高等教育机构[2],有 2.2 万教授和大学教师供职于这些高等教育机构,他们约占全俄高校教师的 10%[3]。圣彼得堡约有 800所普通教育机构、高级重点中学和一般重点学校[4]。在基础性科学研究方面,圣彼得堡市占有的基础研究项目指标总体高于全俄罗斯和莫斯科,在应用研究项目经费方面,圣彼得堡占比为 89%、全俄罗斯为 84%,莫斯科为 80%。[5]圣彼得堡无论是在教育机构数、基础研究项目指标还是应用项目研究经费方面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对整个国家的教育文化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俄罗斯联邦实至名归的文化重镇和中心。
..........
第 3 章 高中专业化课程目标研究.......37
3.1 高中专业化课程目标——联邦计划........ 37
3.1.1 国家对高中教育定位...........37
3.1.2 专业化课程总目标与单科目标..... 38
3.2 高中专业化课程目标——地区计划........ 41
3.3 高中专业化课程目标案例——教育机构计划............ 41
3.3.1 加里宁第 69 学校简介.........41
3.3.2 加里宁第 69 学校专业化课程目标......... 42
第 4 章 高中专业化课程结构研究.......45
4.1 高中专业化课程结构——联邦计划........ 45
4.2 高中专业化课程结构——地区计划........ 49
4.3 高中专业化课程结构案例——教育机构计划............ 51
第 5 章 高中专业化课程内容研究.......55
5.1 高中专业化课程内容——联邦计划........ 55
5.2 高中专业化课程内容——地区计划........ 63
5.3 高中专业化课程内容案例——教育机构计划............ 65
第 5 章 高中专业化课程内容研究
课程内容研究是课程研究问题重要方向之一,笔者在研究圣彼得堡专业化课程时,将其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由于专业化课程内容丰富,笔者不可能一一列举穷尽所有的课程内容,因此只能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示范教学计划,研究课程数量的变化,并分析实施专业化课程后,采取专业划分和规定课时比例后对课程内容的影响 。本章将继续以联邦计划、地区(地区—民族)计划和教育机构计划这三个部分的计划为主要研究材料。
5.1 高中专业化课程内容——联邦计划
实施专业化课程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确定专业划分,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和需要,确定相关课程内容。最初在《普通教育高年级阶段侧重性专业教学构想》中,分为四个大的专业方向:自然—数学专业、社会—经济专业、人文科学专业和工艺学专业。另外对采用非专业化课程的学校和班级也提出了通识性教育的示范教学计划。后来在 2004 年《联邦基本教学计划和示范教育计划》中,将专业扩展为 12 个专业方向,分别为:物理—数学专业、物理—化学专业、化学—生物专业、生物—地理专业、社会—经济专业、社会—人文专业、语言侧重性专业、信息—工艺学专业(作为实施工艺学侧重性专业的可能方案之一的例子)、农业工艺技术专业(作为实施工艺学侧重性专业的可能方案之一的例子)、工业工艺技术专业电子学/无线电电子工程方向(作为实施工艺学侧重性专业的可能方案之一的例子)、艺术—审美专业和国防—运动专业。有学者提出,2011 年国家颁布《俄罗斯联邦实施统一教育大纲学校的联邦基本教学计划和示范教学计划》的新文件,划分 38 个专业类型[1]。根据 2004 年《联邦基本教学计划和示范教育计划》,笔者将不同专业示范教学计划整理成表 10。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不同专业方向,其课程科目安排是不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它的课程内容是不同的。专业化课程的地区(民族—地区)成分和教育机构成分是由联邦确定课时最低标准,但对基本内容不做硬性规定,所以这里我们说的课程内容,是指联邦成分中规定的两类课程——基本课程和侧重性专业课程内容不完全相同。
.............
结论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俄罗斯和中国的学校教育以教授知识为目的,课堂教学采用讲授式的方法进行,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普遍都会考试,但是学习能力非常差,更不要说很好的走上职业发展道路。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在教学中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学习。既关注那些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成为“匠”的多数学生。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国际交往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等。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专业化课程改革将高中划分出 13 个专业甚至更多,这实际上是在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接轨。按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课程,有利于学生系统接受专业知识,对大的专业产生认同感和理解学科的内在规律,为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此外,这种按专业划分的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13 个专业方向下有的课程是指向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而有些课程则是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化课程改革不再过分强调学生知识的学习,而是开始关注学生如何走向社会,更好的走向职业。一直以来,俄罗斯的高中毕业生都会获得两张证书:表明学业完成的结业证书;表明“职业技能”水平的证书。而专业化课程改革实现了由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笔者看来,这种“职业能力”是一种学生选择职业、认识职业和培养基本职业技能的综合能力。通过专业划分和三类课程的培养计划,培养学生对该专业对应的职业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技能,为走上社会,走向职业做好准备。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