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励志教育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09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绪论

0.1问题的提出
语文学科作为“一切学科的基础”,在中职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实行)》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强调中职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它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学生的语文学习倦怠情况跟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形成矛盾。什么时候起,校园学习氛围淡了,勤奋学习的身影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吵闹的、打磕睡的多了,不爱做笔记、不举手回答的多了,作业潦草马虎的司空见惯了。按理说,在黄金的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应是学习,然而,他们本来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读了职校以后,又没有高考压力的约束,种种原因让正值读书黄金期的中职生慢慢淡出了刻苦学习的舞台。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Zoo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指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应聘者能力依次为自我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数据显示,自我表达能力对就业的影响力位列第一,而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能力中也占据着显著位置,这表明企业对职业人才的语文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要求。然而,企业对职业人才的语文职业能力的要求跟中职语文教学对语文职业能力的忽略形成矛盾。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己出现了困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语文能力薄弱、人文素质低下,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语文教学被边缘化,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学生的学业倦怠问题严重。而出现此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在长期复制和照搬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中职语文始终没有找到符合职业教育类型规律和特点的教学模式。

0. 2研究的现状
截止目前,中国关于中职语文学科中的励志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职业类院校的励志教育研究较为突出。综观文献资料发现,大学阶段的励志教育研究较普遍和全面,其中职业类院校的研究则又较为突出。原因大致为:职业类院校学生有自卑的心理;个人无意义感、无目标状态;学习兴趣下降、学业成绩不理想;注重追求物质利益,缺乏理想追求;人生价值观不足,思想政治素养不高等。
励志教育侧重于德育意义上的研究。马静、刘利才认为加强大学生励志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核心要素。郑禹强调励志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认为通过各种励志教育方法唤起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丰富教育的内容,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戴春平构建了励志德育的概念,内容包括生命教育、公民教育、信仰教育,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生活和交往,把学生培养成在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都能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人。
宁波市镇海区龙赛中学则把励志教育作为学校的德育特色,专门开展了校本德育课题研究一一《中学励志教育的系统研究》,指出开展课题源于四个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成功服务的需要;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需要;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和科学性的需要。通过实践和探索,该校建立了励志教育教授系统、励志教育环境系统、励志教育实践系统、励志教育评价系统等体系化模式,出版推行励志教育经验结晶《中学生励志行动指南》,并将实践经验向兄弟学校推广,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
意识到学科教学要渗透励志教育。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有不少学者意识到要转变观念,将励志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张文玲认为课堂教学是渗透励志教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各类课程的特点,教师通过认真备课,将励志教育内容与所传授的文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是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业成绩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大学教师高青松为解决普遍存在的大学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和学生缺乏正确激励和引导的难题,尝试在课堂里渗透励志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每节课用三至五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激励学生为美好的人生而奋斗,不仅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找到了方法,而且也为进到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建立完善的心智人格找到了突破口。
中职语文教学研究关注人文精神的培育。在中职语文教学研究中,专门研究励志教育的寥寥无几,较多的是结合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提出要彰显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积极人生观。陆岩肯定了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职校语文教学突出人文精神的重大意义。吴家远则认为中职语文课堂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具有道德教化功能。他认为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理念,实现中职生“做人”和“做事”完美统一,并以有效的方法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自信、积极的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放永红强调要注重语文教育的细节一一每口一诗、每口格言、3分钟名人故事及课外阅读,来关注人文发展,凸显教育本质。
综上所述,励志教育意义及必要性己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相对德育工作方面的励志教育研究而言,各学科内渗透励志教育的研究显得不够深入和全面,励志教育方法较零散和随性,没有形成针对某一学科内的励志教育系统研究。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得到了重视,但研究的目的也是针对增强学生的做人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而对于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语文能力方面还是没有展示创新的做法和突破。

0. 3研究的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教学案例、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编写了《中职生学业情况调查表》,在2011年9月,笔者在本校开展了一次关于中职生学业状况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调查对象为10, 11年级共12个班全体学生,回收有效问卷576份,有效率为96%。借助中职语文学科中丰富的励志资源,撰写语文教学案例,反思如何在中职语文课堂里有效渗透励志教育。开展中职语文教学励志活动实验研究,选择所学专业相同、语文成绩无明显差异的09财会 (l)班、(2)班为实验班和对比班。实验时间:2010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共计五个月教学时间。

0. 4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方法和教育理念上。从教学实践出发,以问卷调查、教学案例、实验研究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语文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形式在语文学科中形成系统的励志教育策略研究,以“培养学生的成功品质和语文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可用之才”为教育理念,研究的成果对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1 中职生思想和语文学....................13-17
1.1 中职生的思想现状...................13-15
1.1.1 对前途充满............................13-14
1.1.2 缺乏人生规划.........................14-15
1.2 中职生的语文学习........................15-17
2 中职语文励志教.........................17-20
2.1 励志教育的内..............................17
2.2 励志教育对中职生........................17-18
2.3 中职语文励志教育................................18-20
2.3.1 结合学习心理学,..............................18
2.3.2 侧重语文人文性,培养学生.......................18-19
2.3.3 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提高...........................19-20
3 中职语文励志资源及励...............................20-27
3.1 构建中职语文励.........................20-24
3.1.1 教材里的励志............................20-21
3.1.2 东莞本土励................................21-22
3.1.3 职业达人...........................22-23
3.1.4 名人传记.............................23
3.1.5 励志影视.............................23-24
3.2 中职语文励...........................24-27
3.2.1 教学案例1:成功................................24-26
3.2.2 教学案例 2:美,因为心..............26-27
4 中职语文励志教.........................27-36
................................................................  

结语
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基础为起点,一切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激发学生的需要,又一切服从学生的需要,所以,这节课的语文味,仿佛一条潜流,隐藏在教师轻松诙谐地引导中,隐藏老师侃侃而谈的神韵中,隐藏在学生会心愉快的笑容中,隐藏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交流中。语文味,就是一次次安静和谐的对话。
 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1、生本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通过读的形式进行交流。既是第一课时对课文读通顺和流利的检查,同时始终在文本的情境中。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虽然是一个学生在读,但是倾听中或者共鸣,或者补充,这也是一场无声的交流。3、学生和老师的对话。每个学生读完之后,姚老师的或点评或补充的语言,分明是和孩子一起平等地在交流读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李晓,李文明. 贵州省大学生学业倦怠调查研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2] 纪延丽. 论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03)
[3] 赵惠娟. 彰显人文关怀 促进认知成长——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渗透[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1(03)
[4] 陈广禄. 关于中职语文素质教育的建议[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12)
[5] 平东来. 以人为本,打造全面发展的职场人才——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本理念[J]. 考试周刊. 2010(53)
[6] 杨艳. 中职生的励志教育[J]. 才智. 2010(33)
[7] 胡淑英,胡斌. 电影艺术中的励志教育[J]. 电影评介. 2010(20)
[8] 马玲.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浅谈职高语文人文性的教育[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10)
[9] 吴生英. 浅谈中职生美术课兴趣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 知识经济. 2010(13)
[10] 胡剑锋. 加强励志教育 提高学生成才期望值[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