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时代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07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程,世界文明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每次改革浪潮都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农业文明浪潮引领人类走入了农耕文明时代,农业速发展;工业文明浪潮促使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信息化来临引发了全球信息化浪潮,知识经济时代快速来临。白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碳基能源使用的日益增加,全球产生了以“温室效应”为主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对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低碳化是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等众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全球化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当今世界将迎来继前三次浪潮之后的第四次改革浪潮一一刁氏碳化改革浪潮,即低碳时代的来临,低碳时代最初变现在经济领域,而如今低碳时代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综合性问题,低碳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发展与低碳化相关的技术、开发与低碳化相关的能源,调整产业结构与低碳化要求相适应,而且要求建立与低碳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变革“高碳化”生活模式,并建立保障低碳时代顺利发展的市场机制、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
高等教育现今己经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并成为了服务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基础,也成为时发表展的助推器。近年来,随着各类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纷纷设立,我国高等教育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探讨,也逐渐成为了当今教育界研究的重点。高等教育理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通过高等教育实践形成的对高等教育理性认识以及对未来高等教育的理想追求。它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而逐步推进,即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与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事实也证明,在农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都产生了与之相呼应的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理念的推进过程也是一个与社会三次时代变革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将高等教育理念放在即将到来的低碳时代下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1.2研究的意义
在全球低碳时代即将来临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发展的情况下,研究低碳时代下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2.1理论意义
(1)充实了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理论层次的研究
当前,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很多,研究的内容也很丰富,有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相关内涵、要素、特征等的研究,有针对某种具体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有构建某种高等教育理念的路径的探究等。本研究以高等教育理念为研究对象,对人类社会三次社会浪潮对高等教育理念演进的影响进行回顾,将其放在社会第四次社会浪潮‘一州氏碳时代下进行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研究,能够充实高等教育理念理论层次上的研究。
(2)发掘了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研究的新视野
本文将高等教育理念与时代变革联系起来,研究时代变革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相互作用,回顾了前三次社会改革浪潮即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对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分析出低碳时代下高等教育理念的基本走向,这是在中外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中还没有出现的,因此本研究开拓了高等教育教育理念研究的新视野。

1.2.2实践意义
(1)有助于进一步缓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较深层次的矛盾
当今时代,社会经济的进步己经加速了时代变革的速度,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发展,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正确及时的处理就会产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危机。有专家学者也指出,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教育系统与周围环境出现矛盾,产生新危机。因此,我国是个教育任务重的人口大国,高等教育内部的危机现在是存在的。人类文明即将进入低碳时代,社会各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变革,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势必会出现新的高等教育危机,因此,本研究低碳时代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研究的必要性显得比任何时候都紧迫。
(2)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当今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些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说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而高等教育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更是充分说明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低碳时代促使高等教育理念不断演进,而高等教育理念良胜、健康的发展也会促进低碳时代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进而能完美地淦释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的内容
本文以《低碳时代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为题,将高等教育理念放在低碳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分析了低碳时代与高等教育理念的关系,回顾了时代变革下中外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展望了低碳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前景,最后对低碳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

1.3.2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本文写作期间充分利用了学校图书馆以及高教所阅览室的图书和期刊资料,还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等电子论文库检索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源,检索的关键词有低碳时代、高等教育理念等;另外还从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中国教育报等报纸期刊中搜集与本文相关的资料,以上资料的搜集为本文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资料分析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回顾了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三次时代变革中外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历史,对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寻找即将来临的低碳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前景;分析低碳时代对我国当今高等教育理念的挑战,并探索低碳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路径。
(3)比较研究法
本文在写作工程中一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现状,得出当前高等教育理念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时代变革下外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衡量二者的优缺点,结合低碳时代的现实背景,预测低碳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前景。

1.4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1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低碳时代的研究
国内关于低碳时代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并且研究多集中于将低碳时代作为其他研究的时代背景来研究,总的来说,将低碳时代作为背景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低碳时代下关于经济发展的低碳化的研究
陈蓉(2011)认为低碳时代下,湖北发展要发展光伏产业,并分析了光伏产业的内涵概况、世界光伏产业现状、湖北发展光伏产业的比较优势,并提出了湖北省光伏产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薛妙勤(2012)认为低碳时代下国有企业要承担企业的伦理责任,从国家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阐述了国有企业在低碳时代下应承担的伦理责任。
梁佳钧(2012)认为低碳时代下印刷厂应控制成本,从劳动力成本控制、节能减排等方面论述了体坛时代下印刷厂的成本控制。
②低碳时代下关于城市建设的低碳化研究
曹冰(2011)认为低碳时代下城市景观设计应走低碳化道路,与时俱进。从分析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上海世博会的启示等方面阐述了低碳化的城市景观发展之路。
李敏认为为适应低碳时代的潮流,应大力推进绿道建设。
③低碳时代下关于生活的低碳化研究
崔天健等人(2011)认为低碳时代下生活产品设计应符合低碳的要求,主要从低碳产品设计的社会职能、文化职能、游戏性表达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强调生活产品的低碳化改革要与低碳时代的特征为基础,用游戏的方式表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活产品设计中去。
林树桐(2011)认为低碳时代下室内装修也应融入低碳化理念,要坚持低碳理念,要以人为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④低碳时代下关于管理的低碳化研究
丁姗姗(2012)指出低碳时代下图书馆应实行低碳新管理,应树立低碳意识、合理配置书刊、开发地方文献、倡导文献互助、加强馆际协作等方面实现图书馆的低碳新管理。
钟金萍(2011)认为低碳时代下财务管理也要低碳化,通过对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进行对比,从而倡导绿色会计的财务管理理念。
(2)国内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
①关于高等教育理念内涵的研究
秦华伟(2004)明确指出了高等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念。
袁广林(2006)具体分析了高等教育理念的定义概念和特征,并指出了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观念等同属于高等教育领域观念形态的概念。
②关于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研究
赵叶珠等(2011)以两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文本为基础,从高等教育本质观、高等教育(机构)职能观的扩展、高等教育公平观的拓展、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进展、高等教育国际观五个方面分析了世界高等教育十年间的新发展。
张晓洪等(2005)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教育价值理念要逐步实现从适应论到超越论的飞跃;教育质量观念要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教育本土化理念要向教育国际化转变;要树立“三创教育”理念,即创造、创新与创业;要树立教育产业和经营管理理念。
刘建明(2011)指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理念、树立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念和树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和协调的观念等。

1.4.2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低碳时代的研究
国外关于低碳时代的研究多体现在对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
①关于低碳理论的研究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于2003年2月24日发表了《我们未来的能源一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这预示着发展低碳经济的术语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该文件指出,要在将来的47年内实现英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减排60,把英国变成一个以“低碳经济”为主流的国家。
布朗(2003)则发起了一场题为“A, B发展模式”的争论。
2006年10月,以气候科学为基础,由斯特恩牵头、英国政府推出的《斯特恩报告》通过对欧盟提出的全球2℃升温上限加以论证,呼吁全球各国向低碳经济发展。
康芒纳(2006)认为,环境危机的根源于造成这种增长的现代技术,而不在于经济增长本身。因此,要克服危机要克服技术上的缺陷;要实现技术上的缺陷,就必须建立生态学的观点。
②关于低碳经济评价研究
关于低碳经济评论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脱钩”评价的指标,在脱钩研究方面,Sturiuson (2002)认为脱钩指标虽然有很多缺点,但脱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DECD指出,环境与经济的冲突在OECD国家己经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在继续向好的方面转化。可以预计,环境与经济的冲突可以在不遥远的将来得到满意的答案。
此外,国外还对环境库兹曲线进行了检验。Panayotou (2003 )提出了倒“U”型关系的论断,它主要指部分环境污染物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的论断。
许多学者都对本国及世界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检验。,并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角度解释了原因。
(2)国外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
①关于高等教育理念内涵的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最早提出了高等教育基本理念: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是在《关于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资格的建议》一书提出来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提出了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的三个重要理念:高等教育的“针对性”、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这三个理念为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所接受。
②关于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研究
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了《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该报告,揭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高等教育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阐明了高等教育学术自由和机构自治以及教学人员相关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提出了高等教育理念的生成与发展过程:生成理念—目标理念—展望理念—行动理念。

1.4.3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1)研究存在的不足
在对资料和文献的研究过程中,虽然近几年关于低碳时代和高等教育理念的文章成倍数增加,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高等教育理念研究缺乏一定的时代性,可操作性比较差。纵观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大多脱离了社会时代的背景,缺乏鲜明的时代性,直接导致了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理论上,缺乏实践研究。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多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创新等理论的研究上,实践和实施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还很少。
(2)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将高等教育理念与社会和时代的变革结合起来,将高等教育理念放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讨论时代变革与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关系。回顾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信息化浪潮三次时代变革与中外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全球即将进入第四次改革浪潮—-低碳化浪潮,因此,对低碳时代下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进行前瞻性分析很具有研究价值。
 第二,高等教育理念能够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当前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多停留在内涵、创新的理论研究上,因此对高等教育理念具体实施的研究上是未来高等教育理念的重要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 低碳时代与高等..............18-24
§2.1 低碳时代的.................18-19
2.1.1 低碳时代的内涵...................18
2.1.2 低碳时代的主................18-19
§2.2 高等教育理念的..........................19-21
2.2.1 高等教育理......................19-20
2.2.2 现代高等教育理.......................20-21
§2.3 低碳时代与高等教....................21-24
2.3.1 时代变革与高等教.......................21-22
2.3.2 低碳时代来临与高等.....................22-24
第三章 时代变革与中外高等......................24-29
§3.1 时代变革与外国高等教.........................24-26
3.1.1 农业时代与中世纪欧洲大.......................24-25
3.1.2 工业时代与近代欧美...............................25
3.1.3 信息时代与现代世界....................25-26
§3.2 时代变革与中国高等教育........................26-29
3.2.1 农业时代与古代中国高......................26-27
3.2.2 工业时代与近代中国...................27-28
3.2.3 信息时代与当代中国高.......................28-29
第四章 低碳时代下我国高等教.....................29-36
§4.1 低碳时代下我国高等教..........................29-30
4.1.1 高等教育发展.......................29
4.1.2 高等教育资源日.......................29-30
4.1.3 全球蔓延的低碳化.........................30
§4.2 低碳时代下我国高............................30-33
4.2.1 实现高等教育生...............................30-31
4.2.2 实现高等教育绿色...........................31-32
4.2.3 实现高等教育低碳人才............................32-33
§4.3 低碳时代下高等教育理念..........................33-36
4.3.1 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理..........................33
4.3.2 高等教育绿色管理...............................33-34
4.3.3 高等教育低碳人才培养理......................34-36
第五章 低碳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理................................36-41
....................................................................  

结语
关于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历史悠久,数量也非常多,尤其十六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低碳教育的研究也层出不穷。随着低碳浪潮的到来,对高等教育理念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低碳时代为时代背景,在写作过程中反复印证时代变革与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关系,进而提出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的第四次改革浪潮—低碳时代与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的关系,接着对低碳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做了前瞻性分析,笔者还从理论基础、原则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低碳时代下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路径分析,基本上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高等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低碳时代即将来临对低碳时代卜高等教育理念进行前瞻性研究不光是相关学者应该密切关注,教育相关部门为了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要做相关的思考。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将时代变革与高等教育理念结合起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低碳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做前瞻性分析,这是高等教育理念研究历史上未曾出现的。
 由于研究条件的缺乏以及本人个人理论素养的不足,本论文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如提出低碳时代下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的系统性、深入性不够,所提出的保障措施欠全面等方面,但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提升理论水平、更多地积累经验,力争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Rudolph,F. 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 History . 1962
[2] Jaspers,K.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 1959
[3] DT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 2003
[4] John D Moseley.The President and the Role and Mission of the Colley. Courage in Mission: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in the Church-related College . 1988
[5] Edited by Hoffman,A.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 1995
[6] 王义遒著.谈学论教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7] 浙江大学教育研究室编.浙大教育文选[M].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7
[8] (美)博克著,乔佳义编译.美国高等教育[M].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1
[9] 沈国经主编.中外著名教育家事典[M].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
[10]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