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文从研究乌海市幼儿园环保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 乌海市幼儿园环保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由硕士论文事业部整体提供。
建国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1983年底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①,2002年江泽民同志指出“所谓国策是立国、治国之策,是那些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具有全局性、长久性和决定性影响的重大战略决策。”坚持这一基本国策,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口、发展、环境之间的关系。可见我国政府对搞好保护环境工作的决心,而搞好环保教育是正是达到环保目标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我们居住的城市-一乌海是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这里的煤炭资源开始大规模开发。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乌海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能源、煤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目前,这里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也是国内电石、硅铁等高载能产品的重要产地。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构性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乌海地处库布齐、毛乌素、乌兰布和3个沙漠的交汇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面积小、环境承载能力低,这里风沙天气比较多,人们常说“乌海每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经常会有沙尘暴,由于趋同的资源和产业结构,在以乌海为中心的180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两省4地6个省级工业园区,造成了区域性大面积污染带,所以乌海的天空经常是灰色的,空气中还会有其它的化学物质,乌海的土地常常是黑色的,因为土中伴有各种煤灰或者工业废渣,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作为社会独立的个体,教育者应该让他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状况,保护生活的环境,热爱自己生活的家乡。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总则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教育者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的认知是从他的周围世界开始的,他的学习来自于他的生活,来自于他的周围环境。乌海一幼儿生活的家乡,生存的环境状况是值得幼儿关注并且要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表明—未来孩子的舞台在全世界,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环境素质正是现代全球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不仅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地球资源日益匿乏、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未来,也一定将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会议被喻为是“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是值得每一个人去重视并关注的,所以说二十一世纪的公民要必备环境素质。一个人,当他(她)不仅具有强烈的环境情感、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形成了良好的环境行为,那么他(她)就具备了基本的环境素质。具有环境素质的公民将会较好地适应未来社会,而最终受益的将不仅仅是个体,也包括整个社会。所以说幼儿园有必要以养成孩子的基本环境素质为己任,为人类作贡献,’为地球作贡献。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从幼儿开始,实施环保教育,使他们具备环保的意识与习惯是十分必要的”②。乌海作为新兴城市,针对环境问题突出这种情况,市委、市政府已经提出了城市转型,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正在打造新型城市,据专家论证,如果乌海现在不攻克环境保护问题,30年后,乌海将进入资源枯竭城市,这里将是一座“死城”,有一句广告词说的特别好:“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这是几千年人类自身对环境危机的深刻认识,过度的资源浪费已经使得我们生存的地球满目疮夷,我们生存空间更加恶劣。所以环境保护是乌海市每一个城市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乌海环境问题比较明显,这些情况正好是环境保护教育的活教材,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可以就地取材,通过具体、形象的生活和环境,让幼儿萌发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环境保护的行为和习惯,促进乌海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
环护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自我中心的特点常使幼儿期的孩子由己推人,自己有意识、有情感、有语言,便以为万事万物也和自己一样有灵性,因此,他们常有一种看待事物的独特眼光和一颗敏感、善良、充满幻想的心灵。”③我国著名学者、自然之友主席梁从诫先生
曾在《与孩子共享自然(序言)》中说:没有孩子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野花和小鸟,如果他们漠然,那是现代都市生活对童心的歪曲。应让孩子们到自然中去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里做游戏,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和陶冶。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
[2〕捷夫、洛林(美),张硕、王思思等译.国际环保教育的发展历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50一156。
「3〕关鸿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5月。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5〕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6」赵忠心.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7」」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
[8」叶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9〕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0」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南京: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版
乌海市幼儿园环保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5
一、引言7-13
(一)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7-8
(二) 研究的意义8-11
(三) 文献综述11-13
二、乌海市幼儿园环保教育的现状调查及结果13-18
(一) 概念界定13-15
(二) 乌海市幼儿园环保教育现状调查研究15-18
三、乌海市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8-23
(一) 城市发展中的因素18-20
(二) 家庭教育中的因素20-22
(三) 幼儿园教育中的因素22-23
四、乌海市幼儿园环保教育问题解决的对策23-28
(一)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教育意识23
(二)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提高家庭环保教育的水平23-25
(三) 幼儿园要利用特有的条件,充分开展行环保教育25-28
五、结语28-29
注释29-30
参考文献30-32
附录32-36
致谢36
您可能有教育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教育硕士论文频道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