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利益视域之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原则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26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利益矛盾既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它也是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源。利益的差别和矛盾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在阶级社会背景下,根本利益的矛盾是由人们对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不同占有程度而造成的,由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虽然,这时也是存在利益矛盾的,然而却都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形式。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不断重组和分化,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产生了,人们对不同利益的诉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中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价值观念冲斥着我们的社会。受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给整个社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个别企业为了追逐利润,以牺牲群众利益和周围环境为代价,超标排放污气和污水;个别业主为了一己私利,坑蒙拐骗,置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顾,利用卑鄙手段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败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社会环境,增加了人们的心理负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需要也呈现出多方面和多层次,对利益需求也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其中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这些都是人们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的需要。在人的诸多需要当中,对于物质利益的需求最基本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利益需求,更高的政治和文化利益的需求也由此产生。但由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号角,社会的各个领域必将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必然涉及的到各个利益群体的调整。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古希腊的智者普洛塔格拉的学说中,从人的主体性出发论述了利益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此后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在不同意义上论述了利益问题,伊壁鸠鲁明确地把正义和利益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渊源与自然的正义是关于利益的契约,其目的在于避免人们彼此伤害和受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普遍对利益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这其中,对利益问题展开系统论述的是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他在《论精神》一书中对利益的本质、内容、特征以及它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都做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强调“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指出“人永远服从他理解的正确或不正确的利益”,并且主张“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很紧密地联系起来”。[2] (P45)但这些思想家受唯心史观的支配,或是受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阻碍,并没有完全科学揭示利益的形成和本质。马克思的伦理思想自其产生至当下的发展是通过不断地扬弃各种理论,来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马克思功利思想同样是马克思扬弃了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相关原则和其它各种思想后形成的一种观念,它与西方的功利主义观点不同,是一种全新的观念。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其基本原理对利益问题展开分析,从而科学地、深刻地揭示了利益的形成和本质。
…………


2 本选题相关概念的涵义及特征


2.1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内涵与特征
马克思在批判鲍威尔的时候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P25)”马克思认为,不能把利益理解为抽象的观念,更不能理解为是利己主义的个人私利,对利益的正确认识是指物质利益,而这种物质利益是以物质生活条件为基本内容的。第二,利益是生产力甚至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最初动因是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精神生活等方面的需要。而人们此时则运用聪明才智,发明创造出了各种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工具,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三,利益关系是经济关系的表现,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第四,上层建筑的任务就是代表那些在经济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维护和调整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7](P26)。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是人们对利益和利益关系最基本的立场和态度。其世界观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而其价值观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如何正确对待物质利益是价值观的最核心的观点,由此而形成价值选择以及价值判断的观点。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解为是以利益为基础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的观点。[8](P45)可见,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


2.2 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原则的内涵与特征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物质利益原则指的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把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暂时利益与根本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结合起来,使每个生产经营单位和劳动者,从整体利益上关心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正负效应,以及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它是正确调节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间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12] (P89)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理论对于处理当今社会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有着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创造物质资料的劳动被称之为生产劳动。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史中,人民群众的发展奋斗史无一例外地与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了人们之间、经济部门之间的物质利益。人们为了生存,为了本阶级的利益,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等各种各样的物质活动;为了取得更多的共同利益,人与人之间开始了社会结合。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国家最根本的利益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通过社会主义建设、通过改革开放来满足人民的利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也就是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物质利益关系可以表现为一定的人际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调整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就是调整人际关系,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是思想政治利益原则的具体运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制下,整个社会共同的利益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下决定的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了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经济利益,马列主义物质利益观着力于解决人民生活中所存在的具体的、实际的各种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这也正是思想政治利益原则应达到的目标。
…………


3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概述...... 9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利益观.......... 9
3.2 毛泽东的利益观...... 10
3.3 邓小平的利益观...... 11
3.3.1 邓小平利益观的内容......... 11
3.3.2 邓小平利益观的特点......... 11
3.4 江泽民的利益观...... 12
3.5 胡锦涛的利益观...... 14
4 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原则的阐释...... 15
4.1 利益的特征、分类以及实现利益的手段........ 15
4.1.1 利益的特征、分类...... 15
4.1.2 实现利益的手段.......... 16
4.2 利益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 17
4.2.1 坚持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 17
4.2.2 坚持利益原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17
4.2.3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必须坚持利益原则..... 18
5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原则的运用.... 19
5.1 集体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原则总的指导思想...... 19
5.2 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20
5.3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22
5.4 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23
5.5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4


5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原则的运用


5.1 集体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原则总的指导思想
集体主义原则,是指社会主义主流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各种矛盾,合理控制和调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和集体的关系,部分与全局的各种矛盾,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观念,涵盖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它适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重大深远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依然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基本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原则总的指导思想。[38] (P26) 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是集体主义的总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人民、集体的利益重于或高于个人利益,使全体人民的利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同理,在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利益要大于个体利益、全局利益要大于局部利益、个体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这些也都是集体主义的必然要求。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尤其是当矛盾比较突出的时候,必须要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必要的时候要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因为集体主义一方面使集体的共同利益得到了有效地维护,另一方面,也保障了个人的根本利益。
…………


结论


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离开了对利益问题的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原理就无从理解。因此,研究利益问题,分析利益矛盾,是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前沿性问题。本文以研究利益范畴的内涵为切入点,引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益范畴的基本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的发展、创新,然后探讨了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最后,对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表现、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为指导解决利益矛盾进行了分析,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健康、稳定发展。我期望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思想政治教育利益原则等问题进行梳理,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但是由于自身理论水平不够,研究资料不足,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限,有些问题觉得没有说透,今后我会在这方面继续进行研究。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