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1 心理健康的研究
1.1.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界定多种多样。1946 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则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社会学家 W.W.Boehm 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英格利希(English H.B.)提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心理善。当事者在那种善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心理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丰富生活,不仅仅只限于心理疾病而已。” 精神病学家宁格(Menninger K.)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刘艳在概括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通过以上各种观点可以看出,当前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还不统一,但是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所作定义被广泛承认和引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对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由于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有所不同,所以,心理健康的标准也不相同。心理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观点。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 4 种特质:(1)积极的自我观念;(2)恰当地认同他人;(3)面对和接受现实;(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提出判断心理健康的 10 条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计;(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10)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一
2.1.1 被试
抽取滨州市某中学初二学生 300 名,发放问卷 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88 份,有效率为 96%,有效被试中男生 150 人,占 52.1%;女生 138 人,占 47.9%。
2.1.2 材料
问卷一: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由 Derogates 等编制以来,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精神科的临床和研究。它是由 90 个项目所组成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主要用来衡量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根据 Derogates 等研究结果,各症状的效度系数在 0.77~0.90 之间,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能够较好地反映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变化。SCL-90的 90 个项目由 9 组症状群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症状。按照 1-5 级的 5 级程度评分,1: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神经症诊断阳性症状标准:1、总分超过 160 的;2、阳性项目数超过 43 的(43 项 2 分以上);3、因子分≥2 的。问卷二:ASQ(归因方式问卷)为王纯、张宁修订的Peterson等编制的归因方式问卷中文版,由12 个场景组成, 包括 6 个正性事件和 6 个负性事件, 并加入了宿命-现实维度。总体信度为 0.84,分量表信度在 0.49-0.90 之间。总分、正性事件、人际事件、成就事件、内外维度、普遍维度及持续维度得分越高, 代表归因方式越积极,负性事件得分越高,代表归因方式越消极,无望感得分越高,代表无望的感受越明显。
2.1.3 程序
让被试填写 SCL-90,ASQ 量表,获取有效问卷 288 份,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
2.2 研究二
2.2.1 被试
归因训练研究的被试是将筛选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的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进行归因训练,其中实验组 32 人,对照组 32 人。
2.2.2 材料
2.2.2.1 量表与研究一中所用相同。
2.2.2.2 归因训练程序
2.2.3 程序
2.2.3.1 研究程序研究程序分实验前测验、干预训练和实验后测验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测验
对两个班被试进行实验前的测验,让学生填写《症状自评量表》和《归因方式问卷》。
第二阶段:干预训练
实验班进行心理健康的集体干预和个别干预,实验材料为自编的《归因训练方案》。对实验班进行八周的干预。主要通过对实验班进行归因理论讲授、专题讨论、主题班会、个别课外辅导等进行归因训练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训练。
第三阶段:后测验训练结束一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参加后测验,再次填写《症状自评量表》和《归因方式问卷》。
..........
...............
3 结果.....................................................................................................................................15
3.1 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5
3.2 初二学生的归因风格各维度得分.................................................................................16
3.3 心理健康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17
3.4 高低心理健康组心理健康水平和归因方式的对比研究..............................................17
3.5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侧的对比研究..............................................................................18
3.6 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对比研究..........................................................................................19
3.7 对照组实验前后对比研究..............................................................................................20
3.8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侧对比研究......................................................................................22
3.9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差值比较.............................................................................23
4 讨论.....................................................................................................................................24
4.1 初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讨论.........................................................................................24
4.2 初二学生归因方式状况讨论.........................................................................................25
4.3 心理健康与归因方式相关讨论.....................................................................................26
4.4 高低心理健康组对比讨论.............................................................................................26
4.5 归因训练效果讨论.........................................................................................................26
5 本研究的局限与优点........................................................................................................28
5.1 本研究的局限.................................................................................................................28
5.2 本研究的优点.................................................................................................................28
6 结论
(1)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全国常模相比,中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因子上显著高于常模。男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因子上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抑郁和恐怖因子上高于男生。
(2)中学生总体上将正性事件归因于内在的、整体的、持久的原因,在负性事件上,归因于内在的、特殊的和暂时的原因。男女中学生在归因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
(3)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归因方式各维度相关,在正性事件上,内在性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整体性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持久性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负性事件上,内在性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整体性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存在显著正相关;持久性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4)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初中生有不同的归因方式。在正性事件上,高心理健康组倾向于做内在的、整体的、持久的归因,与低心理健康组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负性事件上,低心理健康组倾向于做内在的、持久的归因,与高心理健康组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归因的整体性上,高低心理健康组差异不显著。
(5)通过归因训练实验组在总体上更倾向于将正性事件归因于内在的、整体的和持久的因素,将负性事件归因于外在的、暂时的、特殊的因素,说明归因训练效果显著。
(6)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实验前相比有了极为显著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亦非常显著,说明归因训练通过对归因方式的改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对强迫因子没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