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 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中考理综试题总体来说注重了对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理解和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重视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避免了死记硬背。试题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而不怪”的原则,硕士论文在注重考查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今年中考理综试题对毕业生来讲难度不大,可能这也是每个考生的感觉。特别是物理试题,没有出现难题、偏题,与我们复习的思路基本一致。
二、试卷的结构及变化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非选择题分填空、简答题;作图、实验题和计算题三部分。与前几年比较变化较大的是取消了多选题,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了试题的难度;还有几处发生了变化,单选题中取消了化学题的每小题1分;填空、简答题物理试题没有严格采用每小题2分;作图、实验题增加了化学试题。
三、 试题的主要特点及体现的职称论文学科思想
命题突出学科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题目大部分都有具体的实际背景,充分体现对学生素质的考查,命题充分体现中考服从于教学并服务于教学的指导思想,对今后的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根据这些试题分值变化,很明显能看出今年的理综试卷明显增加了物理分值(2004年55分),降低了综合题分值(2004年30分),这与2005年中考研讨会上专家的估计是完全符合的。
今年大家感觉试题比较简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实验题难度的降低。实验题要求在熟悉课本实验的原理、器材、方法的基础上,突破框框、更新方法、更新器材,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特别是根据实验信息来进行试验设计,试卷中基本没有涉及,这大大降低了试验的难度。
总之,整套试卷突出考查观察和信息利用能力、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套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科技发展,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小到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大到高科技的前沿知识。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生活实际、科技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相关学科,关注宽广的人文背景。
联系生活:如估算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电饭锅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需要同学了解家用电器的电功率的大致情况,再利用公式:P=UI进行判断;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磁悬浮列车(25题))、照相机原理(24题)、环境保护问题(8、29题)、科技技术造成负面效应等(8题)。
四、学生的学习策略
(一)紧扣课本,复习所有的知识
通过认真阅读教材,把教材上的知识点系统进行归类,切实弄懂每个知识点,懂的标准是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还要注意课本的内容涉及了哪些科学方法,这些科学方法是怎样在习题中体现出来的,要特别注意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以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既能掌握教材知识,又能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二)通过一定量的练习,锻炼思维,消化所学的知识
初中的物理规律并不多,但物理现象和过程却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创设物理模型的方法(如:杠杆),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如:等效电阻),比值法等等。因此在解一定量的习题的前提下,对相同类型的习题进行比较分析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三)关注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突出考查观察和信息利用能力、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科技发展。因此在复习时对一些热点问题应有所侧重。
(四)加强实验探究,突出实验过程、方法和科学精神
给学生一些实验数据,要求学生分析所给的数据得出结论,结论可能是学生初中物理中没有学到的,对学生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