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会计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会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近年来,国际经济市场方面逐渐开始重视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问题,这种重视是因为近几十年所发生的各种因内部控制缺陷而造成的恶劣后果,例如美国的安然事件、世通事件还有新加坡的中航油事件等等,造成重大后果的此类事件因为影响范围广泛,受到了业界、政府、学者等多方面的重视,为保护公众投资人以及部分受影响群众的根本利益,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改进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美国政府于二零零二年推出《萨班斯·埃克斯利法案》,此法案可简称为“SOX 法案,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的国家来说,相同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理论经验,参考其已发生的案例,进一步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相关法律法规。据此,我国于二零零八年完成了相关法案,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SOX 法案”,也就是所谓的基本规范以及 2010 年的指引[1],目的就是为我国的公司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做出规范的指引,其中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要素。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相关的研究也多了起来,公司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促进董事会监事会有效发挥其职能,能够大大降低内部控制缺陷的产生,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而提升公司的绩效,内部监督机制实施的效率决定着公司各部门的运作效率,并且可以在保证企业运作规则不被打破的前提下,使违规操作产生的不利影响得到控制,内部监督机制对于公司治理能力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自 20 世纪以来由于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而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甚至破产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研究内部监督机制,降低内部控制缺陷,规避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于上市公司尤其是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意义重大。
.......
1.2 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及内部监督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该领域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时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内部监督机制方面的研究,现有文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不少学者研究的重点是内部监督方面的内容,有的则侧重于专项性监督,有的分析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区别,如陈晶璞与邢克余(2013),他们认为,内部监督的内容是广泛的,要从主体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执行措施及实施过程方面的合理性,实际应用当中的有效性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监督[2]。房旭(2013)研究的重点为内部监督工作中有针对性质的专项性监督,他提出的观点是,专项监督的出现是由于企业在战略方向、重点流程或者是主体结构进行变动,其范围通常局限在特定的某些业务部门或是流程当中,所以专项性监督在内容方面和范围方面区别于日常性质的监督,有其侧重点[3]。王博民(2014)研究的主要方面就是内部与外部监督,他的观点是内外部监督所关注的侧重点是有差别的,内部监督指的就是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开展的监督工作,内容有经营管理方面的部门进行的监督、审计方面进行的监督以及监察方面进行监督等等。在企业全面的对内部控制开展监督活动里面,内部审计方面的部门相比管理部门方面而言要更加重要。外部监督指的就是企业外部的某些单位对内部控制开展监督的活动,内容有政府相关审计部门进行的监督、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进行的监督、中介机构即有关事务所进行的监督等等。外部监督一般都是定期的按照各自不一样的职责开展的,而且其中中介机构方面进行的监督工作都是委托性质的[4]。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内部监督机制的概念
公司的监督机制是指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针对公司经营者的经营结果、经营行为或决策所进行的一系列客观而及时地审核、监察与督导的行动。其内容包括股东大会的监督,监事会的监督以及独立董事之间相互的监督与权力的制衡,他们行使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经营者、管理者进行权利的控制与监督,这主要通过监督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公司治理的途径来实现,内部监督机制设立的依据是公司治理体系中权力的制衡与分立。
......
2.2 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界定及认定标准
2.2.1 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界定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公司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不够合理,运行情况不够理想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目标无法正常实现,按照 2010 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1]。本文主要研究存在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
2.2.2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依据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和《评价指引》的划定,把内控缺陷划定为以下三个等级: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其中重大缺陷表示由于内控缺陷的存在,致使公司的运营状况严重的脱离了公司设定的目标;而重要缺陷的概念是由于内控缺陷的存在,致使公司的运营情况偏离了设定目标,及时没有造成像重大缺陷一样严重的后果。此外,如果会使公司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失,即为一般缺陷,本文在三种缺陷定义的基础上,根据公司《配套指引》里的《审计指引》[1]中第四章,企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四大迹象,对原有的评分标准进行了扩充完善[33],根据这个新的标准,得分越高证明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具体评分标准详见下表:
.......
2.3 相关理论
2.3.1 委托代理理论
所谓的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将其看作过去三十年以来关于契约理论方面最为关键的研究成果。相对于研究方法方面,委托代理理论是一种相当大的发展。相对而言委托代理理论方面所使用的为较为专业的数学方面的模型,在较为精准的设定一切模型的假定前提之下,研究委托人以及代理人之中的激励机制以及财务风险方面的规划。通过分析观察资产成本以及信息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样分析阐释了企业这些参与者之间的利益是否有其矛盾。委托人以及代理者之间的获得利益的矛盾以及两者之间的信息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合约的制定规划,选择最优合约,也就是对于双方较为公平的合约。综上所述,代理人可以看作企业经营者与委托方组成了委托代理的这种联系,其一因为两者之间的根本性目标并不一致,其二代理人有可能通过信息量的不对等做出有利于自己,但是可能涉嫌违规的经济行为。委托人在这个时间段以及以上条件下可以使用一种合适的激励手段,比如通过激励合同使得两者的利益性目标暂时一致,使得代理人做出有利于委托人的行为[34]。
......
第 3 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分析.....11
3.1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特点 ........ 20
3.2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实施的主要途径 .... 21
3.3 内部监督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 21
3.4 本章小结 ......... 14
第 4 章 YX 公司的案例分析 ........20
4.1 YX 公司简介及选取原因........ 20
4.1.1 公司简介...... 20
4.1.2 选取原因...... 13
4.2 YX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21
4.3 YX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水平的衡量.... 22
4.4 YX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5
4.4.1 对现有内部监督机制的执行不力........ 25
4.4.2 现有制度方面仍存在缺陷........ 27
4.5 本章小结 ......... 30
第 5 章 YX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改进的措施及启示 ........31
5.1 YX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改进措施........ 31
5.2 YX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改进的启示.... 32
5.2.1 监事会制度的改善........ 33
5.2.2 独立董事制度的改善.... 34
5.3 本章小结 ......... 35
第 5 章 YX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改进的措施及启示
5.1 YX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改进措施
通过对 2010 年至 2014 年间,YX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水平的分析,近 5 年间,我们在 YX 公司并未看到对内部监督机制的运作模式,有更加有效的改善措施,但在对内部监督机制的执行情况上,YX 公司有可以借鉴之处,更有亟待改进之处,因此,该部分内容仅就 YX 公司在对内部监督机制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对已经改善或有待改善之处,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意见:通过 2010 年-2014YX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得分表现,以及不同年度对机制的执行情况来看,通过提升公司对内部监督机制的执行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内部监督效率,从而提高公司的自治能力,完善内部控制缺陷,进而为公司的业绩发展做出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单从执行能力上来提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并且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并随时可能暴露新的问题,产生更加恶劣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着手从最根本的问题,我国采用的内部监督机制的运作模式上思考,来需求更大的突破。到现在为止,类似德日的“二元制”模式一直是我们国家所借鉴使用的,多年来,从国内众多上市公司的实践结果看,该种模式在、在公司内部治理中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积累了众多成功经验,但同时暴露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根据公司的内部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能否使用该种模式,并在寻找和发掘适合于国内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特点的监督机制时,应该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及企业实际运作情况。
......
结论
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公司内部监督模式是所有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都应该做出的正确选择。良好的内部监督机制是维护股东、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障,是公司法制化运作乃至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其内治的关键就在于其内部监督制度。这个制度的每一个小小地提升,都可以大大改善公司的监督情况,对公司治理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公司的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后,对消除公司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内部控制缺陷,有着重要作用,这样会使公司的运营变得越加顺利流畅,那么,公司盈利能力及绩效也会理所当然的提升。本文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选取 YX 公司为案例,通过搜寻国泰安数据库比对企业年报,以内部控制缺陷及内部监督机制评分机制为基础,生动地说明了内部监督机制对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意义,以及对提升公司经营状况的意义所在,探寻了 YX 公司在内部监督机制方面的现状,一是对内部监督机制的执行存在能力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上,二是追本溯源,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体制本身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分别就内部监督机制的体制和 YX 公司的执行能力进行分析,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些建议的提出,能够促进 YX 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另外,本文仅仅选取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 YX 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内部监督机制,从执行力和制度两方面提出了建议,其建议对其他样本的适用性有待检验,研究过程中未考虑市场因素及政策因素的干扰,对重大缺陷的确认标准和内部监督机制的评分标准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成分。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范文篇二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回顾最近十几年的经济市场,各种财务造假案,公司因债务累累导致破产案等层出不穷,像中航油、安然事件等,对我国良好经济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使得广大投资者失去了信心,大量资源付诸浪费,对国民资本的积累产生了破坏。公司出现的种种问题都跟其内部控制制度脱不了干系,如果内部控制产生缺陷,一方面,企业的资金、资源会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制衡与制约,而在无形之中产生流失。比如,缺乏应收账款催收制度,如果只知道做销售,却不懂应收账款的收回,那么辛苦做的业务可能是白做了。另一方面,会催生舞弊的发生。因为缺乏足够的监督,某些接触公司资源的员工可能会产生自私自利之心,而又没有人能发现他,这会对公司的资源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关系着国计民生。随着人们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力量开始投入到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与质量的提高上面。一方面,企业在积极建立健全本身的内控体系,包括在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传递、风险评估以及监督方面。还在每年年末积极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及内控审计报告。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在不断努力,通过调查问题,积极出台多项政策法规。比如,我国 2000 年出台的《会计法》第一次把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列入其中;2008 年 6 月 28 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全面具体的阐述了内控体系的建设,是内控制度里程碑式的一步。随后,五部委进一步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这三项配套指引。据统计,截止到 2013 年,共有 2312 家上市公司在年末的报告披露中出具了内控审计报告,达到了上市公司总数的 92.89%,数量及比例均比 2012 年有所提高。这说明,政府和企业在强化完善内控体系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与分类、影响因素、经济后果等方面,国内外都已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外与国内的研究内容与范围还有所不同,所以,本文对其进行了整理综述。Bedard and Graham(2011)利用外部审计师的眼光,按照对内控缺陷严重性程度的影响,分为了公司层面和会计层面两方面。根据研究表明,公司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与内部控制产生重大缺陷的可能性是成正比的。从公司层面来说,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缺陷被发现的概率比较低,但是一旦发现,因为其影响程度比较大,从而被认定为重大缺陷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在会计层面上,收入是一个可操纵性比较大的选项,与它有关的往往会被认为是重大缺陷。相比之下税收就没那么严重,一般会被认定为重要缺陷。第一,公司经营复杂程度。Ashbaugh-Skaife et al.(2007),Doyle et al.(2007)指出,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与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是成正比的,公司经营越复杂,经营风险就越大,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一般来说,公司拥有的分部越多、外汇交易越多,公司经营就越复杂;同时,公司的存货越大,经营风险也越大,因为存货毁损的可能性会越大。所以,公司产生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也越大。第二,公司变革。Ashbaugh-Skaife et al.(2007)指出,公司如果经历了多次的重组、并购等变革,那么就越容易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特别是出现销售收入异常增长的时候。因为公司变革次数越多,人事变动和组织变动越大,中间越容易出现问题。
.........
第 2 章 内部控制及其缺陷的相关概述
2.1 内部控制相关概述
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总体思想是差不多的。COSO 委员会和我国监管机构都认为:内部控制是公司为了实现良好的经营效果和效率、能够向市场发布可靠的财务报告、能够使公司经营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实现公司资产安全的目的而设置的。这个过程是要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作业层共同参与影响的。由此我们认识到,(1)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和运行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而是一个整个公司的责任,从治理层到管理层再到员工,内部控制的运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2)内部控制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防止审计部门的审查,而出具一个合理准确的报表,更重要的是他能使公司业务正常运行,防止徇私舞弊的事情发生,同时,能保证公司的资产安全以及经营效率和效果,对于企业整体运作都意义重大。(3)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它需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良。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制衡和监督。(1)制衡:企业的正常经营需要由多个方面共同实施,包括投资者、管理者、经营者、员工等,然而每个参与方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为了企业更好的经营,为了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应该制定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对权力和义务的牵制。这就是制衡,制衡是监督的前提,是作用于两方或多方的。(2)监督:监督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为了防止出现投资者和经营者所处代理关系中的矛盾,比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主要是为了防止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监督主要依靠设置等级关系来进行,实现大权利对小权利的监督。是单向的活动。
........
2.2 内部控制缺陷相关概述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内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漏洞,比如,内部监督不利,导致其无法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违规现象以及经营效率低下;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公司资产流失、管理不善、对生产造成破坏;会计系统不健全,使得公司财务报告失真,被出具否定的审计意见等,这些都会对企业的良好发展以及实现目标造成阻碍。一个企业的良好运行需要多个方面主体的共同合作,包括出具资金的股东和债权人、对企业各项业务进行规划和指导的管理者、还有各层面进行基层工作的员工。每一个主体对公司的运营都必不可少。其中,股东作为企业的拥有者,对企业的剩余价值拥有直接的所有权,他们希望企业能够蓬勃发展,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利益和价值。但是,一方面,随着市场发展变化的越来越迅速,企业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环境也更加复杂。作为所有者的股东需要及时了解行情以把握公司发展的大方向,这样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具体管理企业。另一方面,企业的股东投入的主要是资金,他们不一定具有管理企业的专业技能。所以,综上两点,企业经营需要专门的管理者来进行,相当于,股东要委托管理者来管理公司。这就是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它很好的解决了股东无法亲自管理的问题,但是也产生了新的麻烦。作为经济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对于管理者来说,由于他们从公司获取的是固定薪酬或者外加一定的绩效奖金,所以,他们希望在这个基础上,能够得到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较小的工作压力,甚至会为了避免承担风险而错过一些良好的投资机会。也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
第 3 章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分析 .........19
3.1 2013 年我国企业内控缺陷情况统计 ........19
3.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3.3 本章小结.......23
第 4 章 CR 企业内部控制情况介绍.....24
4.1 CR 企业简介 ....24
4.2 CR 企业内部控制设置情况简介 ......25
4.3 CR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情况 ....30
4.3.1 事件回顾 .....30
4.3.2 CR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 ......31
4.4 本章小结.......32
第 5 章 CR 企业内控缺陷分析.........33
5.1CR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5.2 CR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经济后果 ....35
5.3 对 CR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改进建议........40
第 5 章 CR 企业内控缺陷分析
5.1CR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分析
俗话说,预防大于治理。作为企业经营者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中应该拥有比较强烈的风险意识,在进行各项投资等决定前做好风险评估程序,识别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水平,并及时做好准备工作。所以,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具有良好的风险识别能力,等于已经为项目发展买下了“保险”。CR 企业风险识别能力不是很完善,首先,在其年度报告中丝毫没有披露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其次,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识别能力太差。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成分,企业的收入大部分都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如果不能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审批与跟踪,那么等于企业根本拿不到自己的收入。当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时候,企业就应该及时确认坏账准备,可以及时寻找其他的筹资方法,以防流动性危机的爆发。CR 企业却没有及时对收不回来的款项确认坏账准备。最后,对客户的授信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良好的客户信用是有效交易的保障,公司应该在审批应收账款的时候做好客户的信用调查,然后给予其相应的信用额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应收账款能够及时收回。然而,CR 企业却没有对客户授信做出良好的内部控制,导致企业发生授信额度过大,多头授信等情况发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结论
通过对 CR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的研究,发现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控制活动不全面,信息与沟通不及时以及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可能是导致该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以及盈余质量的考量,内控制缺陷直接导致CR 企业股票价格下降,显著降低了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同时,本文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完善重大投资业务审批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确保财报的准确性、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强化信息与沟通、加强监督。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其他公司了解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以及后果,对于企业改善内部控制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经过了本文的悉心研究,但是,由于数据来源主要是公司披露的年报信息和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与审计报告,对于内部控制的内外部环境方面,一方面由于公司披露不充分,另一方面由于外部信息较难获取。所以,本文不能具体分析控制环境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学习研究中,本文会积极寻找获取外部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并努力研究其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也恳请老师对文章不足之处做出批评指正。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范文篇三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产生了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急剧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据 2014 年报道,目前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达到 134 亿吨标准煤,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占 85%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CO2、SO2等温室气体是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1979 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环境气候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88 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成立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主要任务是评估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1992 年,在 IPCC 的影响下,达成了第一个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在之后的第三次会议中,通过并签订了《京都议定书》,为各国应对气候变暖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是发达国家,要求其在 2008 年到 2012 年期间,六大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至少低于 1990 年水平的 5%。之后,随着全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和一系列文件的签订,气候问题的治理逐渐从倡议、号召转变为各个国家的实际行动。2005 年,欧盟建立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国参与的限额交易排放体系。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不断实践中,排放交易制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最初经济学者将其作为减少排放的工具到企业逐渐将其作为获利的方式,排放交易制度的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多[2]。2003 年,美国创立了以减少电力部门 SO2排放为目的的交易体系,以及芝加哥气候交易制度;2007 年,澳大利亚引入一项“限额交易”类型的排放交易制度;2007 年 7 月,加拿大亚伯达省建立了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管制系统。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世界银行曾指出,为了排放交易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排放交易市场,而这一市场的价值在 2006 年(244 亿美元)几乎达到了 2005 年(79亿美元)的三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没有明确规定我国的减排任务,但是我国可以以清洁能源机制参与排放交易制度。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也在积极建立排放交易制度,开展排放交易。但是,排放交易的开展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交易市场独立、制度缺失、法律规范不完善,这些问题制约着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以构建适合于我国的排放交易制度为目的,加强排放交易制度中资产和负债的会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发展。环境会计的目的在于有效的配置资源,提高社会整体的效益。排放权能够约束企业的排放,促进企业合理地安排生产,剩余的排放权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因此,对排放交易制度中资产和负债的研究,能够为环境会计中对非交换、非劳动物品的确认计量提供借鉴,从而促进环境会计的发展,完善我国的环境会计体系。其次,有助于完善排放交易制度。排放交易制度作为调节经济生产和环境问题的手段,对排放交易制度中资产和负债合理的进行会计处理,一方面可以让企业了解参与排放交易制度后受到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为排放交易制度管理者提供可靠、真实的信息,促进排放交易制度的完善。最后,有助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排放权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对污染排放的关注,企业有责任也十分有必要选择低碳的生产方式,改进企业的生产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排放。会计,作为一个提供信息、参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系统,对企业排放进行核算和监督,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排放交易制度中排放权进行合理的核算和披露,一方面可以反映企业是否有效地利用能源、节能减排措施是否有效,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地区、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方便监督部门进行监管,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排放交易
排放权,又称为排污权,是指在不损害其他公众环境权益的前提下,依法享有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权利,即企业所允许的排放量。政府根据环境的承载量确定一定数额的排放权,发放给企业,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排放而消耗。如果企业的实际排放量低于所发放的排放权,企业可以将剩余的排放权出售;如果企业的实际排放量高于所发放的排放权,企业则需要在交易市场中额外购买相应的排放权。排放权,作为一项允许企业排放的许可权,具有如下特征:(1)货币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可以使用排放权抵消产生的排放,相当于用排放权来“购买”排污的许可。同时,排放权可以用来交易,企业可以出售剩余的排放权,获取利益;也可以购买额外的排放权,避免额外的支出。这说明排放权能够进行流通、衡量价值、用来支付,具有货币的特征,可以看作一项特殊的货币。(2)归属明晰。排放权作为企业所拥有的一项权利,具有排他性,是企业可以完全独立控制的权利。每个企业可以自由地使用自身的排放权,如果需要使用其他企业或市场中的排放权,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同时,每个企业可以对自身所拥有的排放权进行出售,这项行为不会受到其他人的干涉,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权益。(3)稀缺性。排放权代表了允许企业产生排放的总量,而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不可能允许企业无止境的进行排放。另外,管理部门在排放交易开始前确定排放总量时,正常情况下会低于企业目前的实际排放量,否则不能有效地实施减少排放的目标。因此,在市场中,排放权的总量是低于需求量的,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
2.2 排放交易制度
排放交易制度是为了建立一项以市场为基础的机制,以便于管理不同气体的排放而产生的制度。排放交易制度依赖于通过排放权利的分配来创造价值,首先设定一定的排放目标,之后在那些符合条件的企业之间进行分配(要么通过拍卖,要么通过分配)。排放目标即一段时期内允许的排放总量,正常情况下,这一目标低于目前企业实际制造的排放量。因此,产生了一项人为的稀缺性,从而为这些权利的拥有者创造了财富。参与排放交易制度的企业可以通过向超额排放的企业出售排放权来获利,按这种方式,资源可以在更广阔的经济范围中,以低成本在实施减排计划的企业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减少整体排放水平并降低减排企业成本。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排放交易制度有限额交易制度和信用交易制度两种。在限额交易中,需要一个权威核心政权(例如,政府或者其他代理商国际机构)设定后续期间内排放总量的限额。这一限额通过把发放“排放配额”分配给各个企业,每一个配额相当于一吨 CO2(或者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最初设置这一限额时,一般低于制度正式实施之前企业的排放水平,并随着时间逐渐降低,这种设置方式也符合排放交易制度的目标。在每一个时期结束后,企业或政府需要确定参与者在此期间的排放量,一旦确定了参与者的排放量,每一个参与者需要上缴与其该期间排放量相等的配额,如果实际排放量超过了分配的排放配额,则参与者需要额外购买配额以清偿该义务。否则,参与者可能面临其他后果,例如,罚款、后续期间再上缴前期不足的配额、未来期间收到较少的分配排放配额等。如果实际排放量低于分配的排放配额,企业可以将多余的配额进行储存,以供在未来的后续时期内使用,或者将其出售,获取利润。限额交易的典型例子就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这是世界范围中最大范围的、多重限额公司层面、跨部门的排放交易体系。也存在其他的交易体系,例如,美国 1990 年清洁空气行动(CleanAirAct)中成立的酸雨计划(Acid Rain)。
.....
第 3 章 排放资产的确认与计量.......22
3.1 排放资产的确认 ........ 22
3.2 排放权的计量属性 ..... 25
3.2.1 成本(名义金额) ........ 25
3.2.2 公允价值 ...... 25
3.3 排放资产的后续处理 ..... 27
小结.....29
第 4 章 排放负债的确认与计量.......30
4.1 排放负债的确认 ........ 30
4.2 排放交易负债的计量 ..... 31
4.3 实际排放量对排放权所产生义务的影响 ........ 33
小结.....35
第 5 章 排放信息的列报与披露.......36
5.1 排放信息的列报 ........ 36
5.1.1 财务报表的列报形式要求 ....... 36
5.1.2 排放资产和负债的列报内容 ..... 37
5.2 排放交易信息的披露 ..... 38
小结.....40
第 6 章 排放资产和负债的会计处理实例
排放交易制度的开展,需要不断地对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完善,但是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研究的不断关注,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为排放交易制度中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更实际的方法,因此,在关注排放交易制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对会计处理的实务研究也十分重要。
6.1 案例假设
假设:A、B 企业同时都是限额交易制度中的参与企业,在排放交易制度合约第一年的 1 月 1 日收到 150 单位的配额,能够在未来的三年的承诺期中使用,在承诺其结束后履约排放义务,两家企业预计可以完成相应的减排义务。实际上,A 企业每年发生的实际排放为 60 单位,B 企业每年发生的实际排放为 40 单位,期间配额的公允价值如下:第 1 年 1 月 1 日,30 元/单位;第 1 年 12 月 31 日,32 元/单位;第 2 年12 月 31 日,28 元/单位;第 3 年 12 月 31 日,34 元/单位。根据前文的分析,排放权主要有两种来源,即管理局免费发放和从市场中购买,而两种来源的排放权具有不同的资产属性,因此在具体的会计处理时,应当单独设立“排放资产”科目,针对不同来源的排放权设立相应的二级科目。在企业收取政府发放的排放权时,企业有义务减少排放,应同时确认一项分配配额负债,计入“分配配额负债”。
....
结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国,北京、上海等地先后成立排放交易所,为建立统一的排放交易制度进行铺路。通过我国当前排放交易工作的开展,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排污检测不到位、政府法律观念淡薄、监管处罚力度不足以及排放权交易费用偏高等。因此,对排放交易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排放资产和负债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针对以下问题提出观点:
1.排放资产的确认计量。排放资产以排放权的形式存在,一般为配额和基准两种形式,根据企业获得途径的不同而分别处理。对于企业免费获得的,作为一项无形资产;企业额外购买的,作为一项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期末,对于公允价值的变化对其进行重新计量。这样一来,避免了对其按无形资产一样进行摊销,同时可以如实地反映其价值。
2.排放负债的确认计量。企业免费获得排放权时,具有减少排放的义务,确认一项分配配额负债;企业产生排放时,具有上缴排放权的义务,确认一项排放负债,按照预期上缴排放权数量与公允价值的乘积进行计量。
3.排放交易信息的列报与披露。以净额的形式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以便能好地反映排放权用以抵消排放负债的本质。有关排放资产和负债的披露形式,在目前环境下,大都靠企业的自愿披露,因此制度管理者或政府应加以引导或规范,使自愿披露形式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创业板(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最早出现于美国,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兴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其主要是为了缓解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及高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而出现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中国的创业板市场于 2009 年 10 月 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批二十八家创业板公司集中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的总额达到 155 亿元,这批勇敢的探索者的特点是他们市盈率都比较高,他们的平均市盈率为 56.7 倍,最高达 82.22 倍。截止到 2014 年底,于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总数达到 406 家,募集的资金总额呈现倍增趋势,创业板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的作用逐步增强。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有别于主板上市的公司,这些公司普遍成立时间较短、资本规模较小、短期业绩并不突出,具有创业性、高成长性、聚焦新兴产业等特征。由于公司的规模小、对人才依赖性强、公司各项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因而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容易受到公司内部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那么投资者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投资的时候的风险自然也要高于投资主板上市公司的风险。因此,相比于主板的上市公司,各国政府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监管更为严格,同时也制定了更为严格、更高质量要求的信息披露制度。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拥有依法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的权力,其为保证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中国证监会于 2007 年 2月 1 日正式颁布并实施了一项旨在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及时、准确地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客观、全面的公司经营管理信息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自 2013 年 1 月 1日起,中国证监会开始施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30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
1.2 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年报中的信息披露(包括数据信息披露和语言信息披露)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得出结论,由企业管理层形成的信息披露之中普遍存在对数据信息及语言信息的“粉饰”。对于语言信息而言,即企业在业绩变动原因进行解释的过程当中普遍存自利性归因行为。Mckinstry(1996)[1]及 Beattie and Jones(2000)[2]都对企业业绩自利性归因进行了定义,他们认为应该将业绩自利性归因归入了管理的范畴,归因行为是管理层操纵解释性、描述性的语言信息。从具体行为来看,企业在业绩表现较好时,管理层会倾向于将良好的业绩归功于来自企业内部可控和稳定的因素;而当业绩表现不佳时,管理层往往会主动将原因归结于来自外部的不可控和不稳定的因素。国外的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绩优公司的年报内容更多的涉及内部的、可控的因素,比如公司的整体经营战略、产品的研发、项目策划方面等内容;然而,绩差公司的年报中对以上内容的描述则相对较少,他们更多地将业绩变动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相联系。Salancik and Meindl(1984)[3]是最早将归因理论引入管理学范畴的学者,他们利用18 家美国公司连续 18 年的数据,分析这些公司内部业绩归因的历年情况,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它们分为业绩稳定和业绩不稳定的两组。最终的研究结果发现:(1)对于大部分公司而言,管理层从公司内部管理的因素解释业绩良好发展的结果,但是却常常从外部客观环境的角度解释公司业绩表现较差的结果;(2)对于业绩表现比较稳定的公司,在其所公布的年报中,更多地用公司内部因素来解释良好的业绩,用外部不可控因素来解释较差的业绩;(3)不稳定企业的年报中也会将绩优归结于自身,但是不同与绩优的是,企业较少将绩差归于外部环境。对于这一现象他们的解释是,管理层倾向于树立自己的权威,对外传达自身能够很好地控制企业的信息,因此不管是绩优信息还是绩差信息,他们都愿意归因于自己。
........
第二章 业绩自利性归因与高管激励敏感性的理论分析
2.1 归因及归因理论
归因就字面的解释为归结原因,指人们对于自己行为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和判断,是针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是对某一结果的解释。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更加倾向于接受自身努力所带来的成功,而对失败的责任却不愿意承担;人们更倾向于用内部的、稳定的因素解释积极的行为结果,而用外部的、不可控的外部因素解释消极的行为结果。这种现象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 Weiner(1972)[47]研究发现,而后经过学科拓展被多种不同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证实。业绩自利性归因是指公司管理层在业绩表现良好时将功劳归结为公司管理层在管理过程中可控的整体战略计划、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劳动技能提高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而用不能自主控制的材料价格、经济周期波动以及竞争的存在等外部因素对不佳的业绩表现进行解释。管理层对公司业绩变动进行自利性归因行为实际上是对公司真实状况的曲解,这一行为会直接导致公司无法正确判断公司现状,从而错误地进行战略定位,使公司丧失竞争的优势,加剧了未来业绩不佳的可能性;同时,自利性归因行为也违反了公司编制财务报告时所必须遵守的客观性原则,可能导致公司股东进行错误的投资决策,进而损害股东利益,最终造成公司股东对管理层的不信任,反而更容易被公司股东抛弃。
......
2.2 代理理论
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者投出资金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投资者作为企业的股东享有公司的所有权,由于担心某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股东完全控制企业的经营,导致其他众多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所以股东们会聘请管理者代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这也就形成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契约的形式予以确定。契约中明确规定股东享有企业的所有权,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负责,同时管理层有义务向股东汇报公司的经营成果,股东会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来决定管理层的报酬。现有的代理理论普遍认为企业之中存在着两种代理问题:第一类代理问题——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第二类代理问题——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产生这两类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而是委托管理层代为行使管理职责;第二是股东和管理层的效用函数并不一样。作为企业的所有者,股东享有对经营成果的索取权,因此股东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可以满足自身效用最大化,而管理层却不同,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过程有时会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相冲突;第三是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委托-代理关系导致股东实际上是处于企业之外的,管理层作为企业的内部人通过相应的报告向股东汇报企业的经营情况,管理层是获取信息的优势方;第四是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管理有成本代价。股东对管理层的行为会进行监督,但是监督是要付出成本的,倘若监督成本高过监督带来的收益,股东则会选择较少监督或者不监督管理层的行为。
........
第三章 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的存在性检验....... 20
3.1 方案设计及研究假设....... 20
3.1.1 方案设计...... 20
3.1.2 研究假设...... 22
3.2 样本选取....... 23
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24
3.4 本章小结...... 28
第四章 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与高管激励敏感性的关系检验.... 29
4.1 研究假设....... 29
4.2 变量选取及回归模型....... 30
4.2.1 变量选取...... 30
4.2.2 回归模型...... 33
4.3 样本选取....... 33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34
4.5 本章小结...... 36
第四章 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与高管激励敏感性的关系检验
通过上一章对创业板公司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存在性的检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创业板公司普遍存在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即业绩优秀的公司更多地将良好业绩归因于内部因素,而业绩不佳的公司则更倾向于将不佳业绩归因于外部因素,且绩优公司和绩差公司的业绩自利性归因的程度并无明显差别。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的存在会造成年报语言数据的偏颇与失真,由于第二类代理问题的存在——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股东只能信赖公司管理层编报的信息,从而造成股东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误判。公司治理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所产生的代理问题,若能够合理制定一套公司治理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则能够有效解决因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各种经营问题。高管激励是一种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机制,其可以影响公司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已有的关于年报数据信息的研究证实了,上市公司股权特征、管理层的特征以及董事会特征等因素可以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然而这些因素是否会对业绩归因倾向产生影响至今仍未进行过研究,那么公司高管激励是否会对管理层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产生影响?因此,本文选择从高管激励的角度,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回归模型,用以检验本章提出假设的合理性。
.......
结 论
我国上市公司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年度报告,年报成为了上市公司披露相关信息最常见最重要的载体。年报中披露的信息包含了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语言信息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补充、说明和解释,是对数据信息的扩展和延伸,其目的是向数据使用者提供信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信息。语言信息质量和数据信息质量直接决定了年报的质量。本文首先运用多种理论对上市公司产生归因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再通过实证的方法检验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业绩自利性归因的倾向,并且深入研究了业绩自利性归因与高管激励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在借鉴以前学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回顾了业绩自利性归因和高管激励的相关理论,然后以 2011 年—2013 年所有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所有样本数据按照业绩指标进行分类处理,通过实证证明了我国创业板公司普遍存在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最后进一步检验了业绩自利性归因与高管激励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1)股权激励与管理层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在 10% 的置信度水平下显著。说明管理层宁愿冒着“失信”的风险也要对年报的语言类信息进行自利性归因。
(2)现金激励敏感性与管理层业绩自利性归因倾向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在 5% 的置信度水平下显著。说明高管平均现金薪酬敏感度越高,其自利性归因的倾向越明显。管理层持着“报喜不报忧”及“利己主义”的心态有意识地将良好业绩与内部因素挂钩,不良业绩与外部环境挂钩。进而取得股东对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良好的认知,从而提高自身报酬。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范文篇五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企业并购经过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横向整合、20 世纪 20 年代的纵向整合、20世纪 60 年代的混合多元化并购、20 世纪 80 年代的杠杆收购、以及 20 世纪 90 年代的跨国并购五次浪潮的飞速发展之后,已然于 21 世纪初期进入了第 6 次全球性跨国并购浪潮。相比于以前的 5 次浪潮,此次浪潮中的并购集体体现出了一些新特点:能源类并购越来越多,尤其是不可再生性能源如石油类并购日益增多;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司开始反过来被最早所谓不发达国家的公司并购,比如:2010 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2011 年,万华实业集团收购匈牙利化工公司宝思德;2012 年,大连万达集团收购美国第二大电影院线集团 AMC 娱乐控股公司;2013 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等案例。企业并购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强大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从并购的效率理论来看,成功的企业并购行为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效率,但是从并购绩效上来看,发生收购行为的上市公司经营效率与行业上市公司同期经营效率相比,收购方经营效率都是下降的。既然并购行为的发生并不总是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能够产生理想的效果,那么上市公司还不断地进行并购,意欲何为?无疑,在上市公司并购期间中的财务问题己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题。通过统计调查发现近些年很多学者从事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其中很多研究对盈余质量进行了大量关注。伴随着经济市场全球化,很多跨国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国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普遍较低,存在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甚至财务舞弊现象。这些研究着重从国家制度结构差异的角度来探讨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而盈余质量是会计信息质量经验研究中介入最多、程度也是最深的一个落脚点。这不仅反映了盈余质量是最综合、最重要、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信息点,同时也代表了盈余质量就是会计信息质量最直接、最根本的反映和测量工具。另一个是公司治理问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存在内部人控制、监事会监督不力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了大股东挪用侵占上市公司的资金、控股股东肆意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市场操纵等现象的发生。受以上观点的启发, 在我国内部制度结构既定的条件下,本文利用企业并购这一对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低频事件来探讨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丰富和增进人们对新兴市场中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的理解。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本文以企业并购为研究背景,并购公司的盈余质量为研究目标,探讨企业并购对主动发起并购行为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此外,本文引入了另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公司治理,分析其对治理有效性本身以及企业并购对盈余质量的进一步影响。本文采用规范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印证解释,逻辑严密,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展开。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现状,提出适合我国市场化进程中优化盈余质量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内容
本文按以下研究路径逐步展开,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本文写作背景及研究意义,其次对研究框架和研究流程进行说明。第二章为相关研究文献回顾。首先对企业并购对公司盈余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接着对企业并购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现状,以国内外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最后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国内外比对。第三章为相关理论基础介绍。对企业并购、公司治理以及盈余质量相关基本理论进行概述。第四章为研究设计。根据第二章及第三章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研究假设,确定本文样本,样本数据、研究变量及适用模型 ERC 模型及 BL 模型。第五章为实证结果分析。首先是描述性统计分析,接着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后是稳健性检验。第六章为本文结论、建议及本文的创新与局限。首先对文章研究进行总结,接着对本文局限之处进行说明,并展望今后研究方向,最后根据之前的实证结果,结合当前我国并购企业的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并购公司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盈余质量。
........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
第一节 企业并购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综述
DeAngelo[1](1986)基于 64 所美交所并购公司案例进行了盈余管理研究,认为盈余数字影响 MBO 收购估价,但是分析结果并不显著,为取得实质性证据。Perry 和Williams[2](1994)在 DeAngelo 的研究基础上,结合 Jones 模型研究了美国 1981-1988年间的并购公司,研究发现并购公司在发出收购公告之前,DA 值显著为负,表明并购公司有向下操作盈余数据的行为。Y woody Wu[3](1997)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实施MBO 前一年的利润增长严重低于行业平均增长幅度,从而导致公司股票价格的持续下跌,可以看出 MBO 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现象。Easterwood[4](1998)认为在管理层收购,敌意并购等事件中,公司经理人为达到利益最大化,在控制权发生转移之前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Eddy and Taylor[5](1999)基于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经验证据,研究在遭到并购时管理层建议是否与盈余管理假设相一致,但没找到目标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Shleifer 和 Vishny[6](2003)在研究中指出财务决策与并购绩效息息相关,当管理层认为公司价值的改变对并购有益时,可能就会选择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以增加公司的价值。Scott I. Meisel[7](2007)以美国 1975-1997 年间 70 家发生并购的银行为样本,运用修正的 Jones 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发生的前一年与前两年相较于并购的前三年和前五年,并购银行盈余管理的幅度在逐年下降。RaunaqS.Pungaliya[8](2009)以 1989-2005 年 1719 家并购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了大样本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相比现金支付方式并购,股权支付方式并购中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显著,操纵性应计利润 DA 值更高,并且盈余管理程度越深,并购交易的时间较长。ClaudeFrancoeur[9](2012)以加拿大并购公司为样本分析并购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加拿大法制监督体系对少数股东权益的保护工作比较到位,使得并购公司在并购前虽然存在避免股权被稀释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但是盈余管理程度并不明显。Mouna Njah[10](2013)研究了法国并购公司案例,探讨并购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并购公司在并购发生前存在盈余操纵行为,但是当并购公司股东里存在机构投资持股时,由于活跃的机构投资者发挥监督作用,使得主并公司在并购之前的盈余操纵行为受到了抑制。
.......
第二节 公司治理与企业并购关系研究综述
Manne[20](1965)认为通过并购获得控制权,能有效地解决目标公司经理的机会主义问题,减少代理问题的产生。当公司经理的利己行为导致目标公司企业价值没有实现最大化,猎头公司就发起收购重组或者再出售从而获得财富。另外即使收购失败,猎头公司的收购行为也将直接传递着有关管理者经营行为的负面信息,这会使董事会意识到公司管理的现状和不足。其次,目标公司管理者的立即行为将直接的反映在公司的股价上,一旦出现股票价格的跌落,小股东将会出现大量“用脚投票”的现象而使股票价格下跌加剧,这时如果出现外部投资者收购公司,然后以新控股股东的身份接管该公司。对管理层而言,外部接管将会使他们失去既得利益,并失去自身职业声誉。因此,并购市场对企业而言就扮演着一种外部有效监督角色,是防止经理损害股东利益的有效“武器”,它缓解了管权分离造成的委托代理矛盾,对降低代理成本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Fama 和 Jensen[21](1983)认为决策的管权分离能够一定程度上遏制代理成本,保证股东的利益:或者通过对高管的股权激励使管理者获利动机和企业盈利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从而减弱代理矛盾:又或者提高经理市场的有效性和透明度,使得职业经理人更加珍惜自己的职业声誉。Hirshleifer 和 Thakor[22](1994)就认为,即使未能实现被并购公司控制权的转移,目标公司的管理层依然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也就是说,无论并购是否成真,企业并购都能对公司治理机制起到一定的作用。Parkhe[23](1997)就指出,跨文化差异会会影响合作伙伴间的沟通、信任以及知识共享。而良好的沟通、信任的工作关系是企业效益保障的前提。Barkema 和 Vermeulen[24](1997)实证分析指出跨文化差异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是由于并购带来的文化差异将导致组织沟通协调难度加大,降低了企业绩效。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介绍 .......13
第一节 企业并购.......13
第二节 公司治理.......15
第三节 盈余质量.......17
第四章 研究设计 .....19
第一节 研究假设.......19
第二节 样本选择.......21
第三节 模型设定.......22
第四节 变量设计.......23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25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25
第二节 回归分析.....26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31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针对上市年龄、负债率、公司规模、风险等公司特征变量(见表 4-2),本文首先就并购组样本及控制组样本分别做了描述性统计。如表 5-1 所示,并购组与控制组样本在上述公司特征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控制组与并购组样本的匹配程度较高。表 5-2 为全样本公司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所有连续变量均进行了上下 1%的winsorize 处理(避免极端值对结果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将并购公司和全体上市公司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在公司特征方面,两组样本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本文的控制组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并购前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针对管理人员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董比例三个解释变量,本文首先就样本做了描述性统计。如表 5-3 所示,样本在上述三个变量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的区间跨度相当明显,这说明这三个变量的分组效果比较明显,应该能较好的考察这三个变量在并购过程中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
结论
本文研究了新兴市场和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下,企业并购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首先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并购、公司治理及盈余质量的理论出发,规范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并购及盈余质量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以 2011 年发生并购母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企业并购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利用样本匹配的原理排除了时间序列上其他事件带来的混淆效应。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传统行业如木材家具、采掘业、房地产业等,为缓解产业升级的压力,大多通过并购涉足其他行业,寻找更多的盈利机会,综合类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对自身产业进行整合,剥离非相关或盈利性差的部门,公司回归理性经营,并且发生并购行为的上市公司国有公司比例较高。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并购之前,并购公司与非并购公司盈余质量并无显著区别;但并购之后,并购公司会采取正向盈余管理,调整操纵利润,并购行为会导致盈余质量下降,甚至引起利润操控、财务造假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并购企业当年盈余管理行为与前一年相比更倾向于粉饰并购业绩。稳定性检验验证了研究结果。接着,以公司治理为研究视角进行切入,分别以高管持股率、第一大股东持股率及独立董事比例为特征变量,对样本进行分组,再次利用 ERC(盈余反应系数)模型再次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高管持股率越高,并购公司盈余质量越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并购公司盈余质量越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并购公司盈余质量越高。论文的研究为更好地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切入点。研究结论对资本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对监管者而言,亟需完善公司财务报告披露规范性要求,尽量保证公司报告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对投资者而言,本文最终也为投资者加强公司财务报告的有效阅读提供了经验证据,表明企业并购这一事件对盈余质量具有负相关的影响。作为投资者,更需认真客观的去识别这种影响,提高对并购事件存在的会计信息质量风险的认识深度,进一步增强价值投资理念和风险意识,趋利避害,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范文篇六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前,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科技日益加速发展,科技自身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及增加全国的实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如今社会的发展程度来看,我们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远超乎于我们的想象,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段都要强烈。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能进步的推动,产业结构趋于不断提升状态,由于连锁循环的反应,研发活动又促进市场竞争和科学技能进步。在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影响因素中,人们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与日提高,研发对生产活动的贡献不断增强,各企业的发展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出现连锁反应。研发投入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核心,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安身之所的必走道路,尤其在医药行业,一些上市公司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不得不进一步寻找自己的位置,要想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要讲产值,讲效益,还要专注于研发投入,所以就必须投入高科技,利用高科技研发新产品,新工艺,才能适应如今市场的瞬息万变。医药行业作为创新高端产业,研发投入对它来说非常重要,随着近期国家对创新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到加大创新投入的重要性,尤其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此外,政策导向下的药品价格管制仍将持续,对于企业的品种摆布与成本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企业能不断创新发展,将产品不断改善,使得医药行业的产品成本降到最低,医药行业在国家的领导下,加紧软硬件的配套与完善;及时做好市场需求的信息反馈,应对变化灵活调整;充分发挥品牌、品种优势,不断推进医疗市场的开发工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将关注的视角转移到中医药方面,全力支持国药,尤其是在生物制药领域给与了极大的支持,这也使得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进入新的世界,发展空间也是不可估量的。在《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共有47处提到“创新” 二字,这是我国着重要解决的关于医药行业创新的问题,认为创新是医药行业的灵魂,所以应加大力度发展。只有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从根本认识到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强度,摆脱仅仅是中国制造的逾旭局面,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创新,本文通过同仁堂案例研究,基于生命周期我国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首先根据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归纳和整理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业绩情况挑出同仁堂公司这一案例。其—绕同仁堂公司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分别就研发投入对其产生的各方面影响做出分、斤。详细对营业收入,政府投入,社会责任,核心竞争力做深入研究,公司根据生命周期做出战略性的研发投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绩效也明显提高,由于同仁堂是高新企业,所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使企业走入了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文献综述
分别从基于生命周期的研发投入对绩效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方面进行文献归纳,对于这个方面,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企业通常要经历不同的生命周期,产品也一样,会经历从开发到推出市场,其研发投入对绩效反映出不同的特征。对于可持续增长,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诸多因素将会对企业增长速度产生影响,且企业的增长并不会无限度的膨胀,这对于可持续来说至关重要。最近几年,我国开始致力于研发投入的深入研究。几年之前,由于研发投入的情况在年报中公开发布的很少,所以研究程度一直停留在宏观层面,只能依据国家发布的全国各地统计的数据进行宏观层面的研究。2003年开始,尤其是上市公司,逐渐的开始公布企业的研发投入状况,从此,我国开始了微观层面研发投入的探究。美国数学家柯布与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最初开始研究企业研发投入情况,研究了企业的技术资源对企业生产的影响,随后国外大批学者也跟随其脚步开始致力于研究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对研发投入这一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企业的研发不足会对企业的成长可持续以及核心竞争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做了研发投入不足的危害性的研究,同时发现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企业主体对研发投入的轻视和对企业发展的忽视(顾华祥,2002);企业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经营者业绩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周国光,李祥义,王楠,俸芳)。研发必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最后研发成功的成果才会使得企业的绩效提升,这一比率是保守企业或者研发活动不足的企业旳两倍,是在基于美国钢铁行业(1916-1954)和美国石油行业(1921-1957)的研究发现的(Mansfield,1962)。企业的成长规模大小、发展能力的强弱都与企业研发投入费用呈正相关的关系(王仁飞,2005)。
.........
2.2理论分析
本文分别从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构建两个方面来描述全文的理论支撑,首先给出理论依据的行文思路图,然后根据图的结构描述理论,后续的案例也是根据理论图进行分析探讨。美国著名学者雷蒙德?弗农认为企业跟世间万物一样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产品从最初的开发到最终被市场所淘汰就像人从出生到最终衰老直至死亡一样,企业也一样,他将企业从引入到衰亡进行了分析,本文又细将产品周期分为开发阶段、临床阶段和工艺创新阶段。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同,每个企业的产品、每个行业乃至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将遵循生命周期理论,对于企业而言,产品是其盈利的根本所在,产品的幵发,临床实验以及最后的产品投入使用均可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为企业创造自身的价值,然而对于衰退期的产品而言,其将会降低企业的利润率水平,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说要想进入衰退期的产品继续为企业创造价值,就必须进行研发投入,技术创新。20年代早期著名科学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理论,他发现一般意义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就是把当前所能运用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科学条件重新进行组合,对当前的科学技术和新型方法进行创新,将这些新的生产组合中心规划到实际的生产操作中,研发新型产品,这样就可以抢占市场份额并改进当前的技术,将这研发的新方法对原有的即将淘汰的产品进行工艺上的创新,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三章案例分析.........13
3.1案例筛选标准........13
3.2案例简介........13
3.3案例分析........14
3.3.1不同生命周期研发投入........15
3.3.2研发投入强度对绩效的影响........18
3.3.3研发投入与绩效交互作用下可持续发展的实现........21
第四章研究结论及启示........30
4.1研究结论........30
4.2启示........31
4.3进一步研究方向........32
第三章案例分析
3.1案例筛选标准
基于生命周期全过程研究研发投入强度与绩效的关系,我们将界定以下标准筛选案例公司:1.生命周期各阶段经历较完整的公司。2.案例公司属于高科技医药生物企业。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高于普通企业,同时该类企业比较注重研发投入这一环节,便于分析研发投入对整个公司发展前景的分析。3.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在0.2%以上实现了绩效的增长。从这些高科技医药生物公司里筛选出研发强度占主营业务在2%以上的公司。4.企业的研发投入数据的披露较完整。通过年报的稀选,筛选出近十年研发数据披露较完整的公司。在国泰安数据库里,对国内上市30强生物医药公司进行多标准排序,同时符合以上标准的公司为同仁堂公司,该公司应该是最优样本。论文选取单一案例做研究,因为单一案例研究是多案例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我们需要在单一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产品生命周期、研发投入与绩效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单一案例研究能深入的进行案例解析,更容易从深度上挖掘企业的整个运转关系。
.....
结论
本文以生命周期的角度,基于同仁堂案例,全方面分析基于生命周期下研发与绩效的相互作用,手工收集了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情况、产品生命周期数据,还有企业对于相关者权益的履行情况、社会责任的履行状态。从整体分析基于生命周期研发投入对医药公司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国内较为典型的医药公司-同仁堂公司研发投入分析可以看出,作为高研发与高技术性的医药行业,研发投入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医药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投资才能发挥根本性创新的持久作用,因为对于医药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更新换代非常快,初创阶段企业进行研发成功之后,在后续的工作中,企业为了发展就需要工艺上的改进创新,虽然两者都能增加企业绩效,但是后续工艺上的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绩效明显低于从零开始的研发,企业还是应该加大初级阶段的研发。
2.差异化战略。随着生命周期的变化,医药行业要想占有不败之地,就必须有预见性的创新,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为自己的产品创造唯一化的优势,同时还要注重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发展。特别是医药行业,完全需要高科技支撑的行业,公司就应该在研发投入这一区域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充足的资金,能为新药的研发和使用奠定基础,这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研发投入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优势,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有优势,逐渐将我国培养成创新性国家,并不是简单的中国制造,所以说应对研发投入在我国医药行业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范文篇七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首先,上市公司被审计过的财务报告是广大相关利益者获得相关会计信息的主要来源,审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众多个人和团体的利益。国外出现的安然事件,直接导致原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被迫退出审计业务,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系列审计造假事件也不断涌出,如郑百文、黎明股份、银广夏、蓝田股份等,还有最近的猪子岛事件,虽然称不上审计造假,但是同样带来了许多对审计质量的质疑。人们产生了诸如此类的疑惑:现阶段中国审计报告是否值得信任、独立审计是否真的可以起到经济监督作用、被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可以放心使用等。其次,近年国内外兴起了从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的角度对审计质量进行定义,比以前从注册会计师角度的定义更能体现审计报告的作用。但是本文整理发现,对审计质量测度的研究没有跟上对审计质量定义的研究发展,对审计质量的测度需要更广阔的视角,更深入的探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另外,2012年《股票上市规则》重新修订,将“主营业务未正常运营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的情形从应被ST的情形中副除,即只要净利润为正就可以撤销特别处理,而不再像修改前一样,考虑这些净利润是主营业务所得还是非经常性损益所得。许多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搭着这次上市规则修订的春风,重新回到A股市场,外部独立审计对这些上市公司出具的无保留意见(标准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功不可没,其对摘帽公司关键年份财务报表的审计质量影响值得学者探讨。最后,中国股市中有一种独特现象:有过被特别处理经历的上市公司如果僵而不死、逢凶化吉,日后普遍会反复经历多次戴帽摘帽。如果被特别处理公司摘帽当年被审计过的“获利水平”是值得信任的,那么这些公司明明在摘帽时符合证监会标准,而日后却难以持续符合标准的原因值得研究。
.......
1.2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本文在规范研究基础上,以实证分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获利水平”及真实性、“获利能力”及真实性、审计意见与“获利水平”及真实性、“获利能力”及真实性的关系做出实证上的支持与解释。实证研究部分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根据总体应计模型,对随意应计利润进行线性回归估计,并考虑政府补助方式盈余管理,得出本文所用“获利水平”真实性;同样,根据总体应计模型的思路结合杜邦分析,对随意应计利润进行线性回归估计,得出本文所用“获利能力”真实性。通过对测度的“获利水平”真实性和“获利能力”真实性的单样本T检验,分析研究组和控制组是否存在操纵利润和操纵背后支撑利润能力的行为。通过对盈余管理和公司经营能力的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研究组和控制组“获利水平”及其真实性和“获利能力”及其真实性是否有显著差别。用Spearman相关系数对两组样本进行审计意见、“获利水平”、"获利能力”、“获利水平”真实性、“获利能力”真实性的相关性分析,分别验证研究组和控制组各个变量间的关系。最后用二元逻辑回归对审计意见与以上变量建立回归方程,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得出的相关性。
.......
第二章制度背景、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制度背景
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市场萌芽较早,其证券市场在20世纪初便形成一定规模,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己经发展出了一套较完善的上市和退市制度。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晚,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种制度规则都没有发展完善,作为对中国目前尚未完善的证券市场退市制度旳补充,ST、ST制度应运而生。1994年1月1日,《公司法》颁布实施,其中规定:若上市公司最近连续3年亏损,中国证监会将暂停其股票的上市资格;若规定期限内没有消除亏损,国务院政权管理部门将终止其股票的上市资格。1998年1月1日,《股票上市规则》准予实施,首次提出了 “特别处理”的概念,明确指出进行“特别处理”的基本原则:上市公司前景难以判断,不适当限制其股票交易可能会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形,应该对其股票实行特别处理,并把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异常或其它异常作为判定前景的标准。其中,财务异常具体指标有两个,一个是最近两年净利润都为负,即连续两年亏损;另一个是上期所有者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即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其他异常有四种,第一种是公司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如公司主要银行帐号被冻结,再如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导致公司主要经营设施遭受三个月以内难以恢复的损失;第二种是公司涉及负有赔偿责任的诉讼,且公司现有净资产不能负担或有赔偿金额;第三种是被暂停上市、限期整顿的公司,期满后恢复上市的;第四种是董事会研究表决的其他异常情况。因财务异常而实施特别处理的公司,若下期净利润和净资产情况好转、异常情况消除,可申请取消特别处理;若下期净利润仍为负将暂停其股票交易。因其他状况异常(除暂停上市、限期整顿后恢复上市的情形)而实施特别处理的公司,在实施特别处理期间,公司认为其异常情形已经消除,可申请撤销特别处理。
......
2.2文献综述
国外对审计质量的定义中,Wattsand Zi rammer man (1980)、DeAngelo(1982)认为,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揭示财务报告错误的概率之和。此概念提出了审计质量定义中对财务报告错误的两个关键维度:一是,能够被发现;二是,能够被揭露。其中,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告错误的概率取决于其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审计中人力、物力的投入;注册会计师揭露财务报告错误的概率取决于其独立于客户的程度。Davidson (1993)认为,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消除所审计报告收益中重大错误表述和人为操纵的能力。Lee和Gu (1998)认为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与经理人之间勾结的概率,重点强调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Meconnell和Banks (1998)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对审计准则的遵循程度。美国审计总署(2003)认为,审计质量是指注册会计师能够合理确信其审计的财务报表及相关披露符合公认原则、准则,不存在重大错报。Witkins,Hillisori和Morecroft(2004)从行为学角度对审计质量进行定义,认为审计质量是信息使用者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和胜任能力的感知,注册会计师声誉就是市场所感知的审计质量,称之为感知审计质量。
.........
第三章研究设计........24
3.1研究假设........24
3.2数据来源........26
3.3样本选择........26
3.4模型设计........27
第四章实证研究分析........33
4.1审计意见与"获利水平”真实性的关系........33
4.2基于以上关系的进一步分析........42
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建议........51
5.1研究结论........51
5.2建议........52
第四章实证研究分析
4.1审计意见与"获利水平”真实性的关系
考虑政府补助的因素,先把全部A股副除被特别处理公司作为控制样本,根据证监会门类行业分类,依据wind数据库提供的各个上市公司政府补助数额,分行业算出每个行业政府补助的平均值,具体如表4-4所述,再把各个企业平均政府补助与所处大类行业平均值比较,考虑各个企业的规模,根据公式3-4得出各个企业通过政府补助进行的盈余管理水平。控制组的“获利水平”比研究组多,并且对盈余的操纵是反向的,这可能与储备利润、减少纳税等有关;研究组的"获利水平"比控制组少,并且对盈余的操纵是正向的,这与证监会对摘帽企业的财务要求是对应的,在摘帽年份做正向盈余管理的统计结果验证了人们的一般共识。另外,控制组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都优于研究组,而盈利能力不如研究组,这种现象说明摘帽企业为了符合证监会的摘帽标准,只单纯改善了盈利能力,其他支撑盈利能力的经营能力并没有达到正常企业的水平。比起三年前未被戴帽时的情况退步很多,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只注重“获利水平”,不考虑“获利能力”的风险。
......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以往单纯测度“获利水平"真实性和审计意见关系的方法是以获利的外在表现评价审计质量,这种评价过于片面和表面化的;要深入评价审计质量,就要进一步研究支撑获利外在表现的内在能力及其真实性。首先理清了 “获利水平”、“获利能力”、“获利水平”真实性、“获利能力”真实性四方面的关系。“获利水平”和“获利能力”呈显著相关性,一定程度验证了人们对于“获利水平”是“获利能力”外在表现的一般认识;“获利水平”和“获利能力”越好的企业,“获利水平”真实性和“获利能力”真实性越好,这验证了人们对于经营出现问题企业更愿意操纵报表的一般认识;“获利水平”真实性和“获利能力”真实性没有显著正相关性,不能相互替代,验证了同时研究这两个方面的必要性。其次,发现了两个样本组在以上四方面的差异。一是,摘帽企业的“获利水平”己经达到连续处于正常状态企业的水准,但是其内在的“获利能力”并没有达到正常企业的水准,这从一个方面解释了有过戴帽经历企业日后会反复经历戴帽摘帽的现象,这也显现出第7次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仍有改进余地。二是,控制组和研究组的“获利水平”都不真实,但是由于各自动机不同,控制组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研究组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三是,两组“获利能力”的真实性也有显著差异,操纵“获利能力”比操纵“获利水平”更复杂,虽然“获利水平”都不真实,但是正常状态企业有操纵“获利能力”的基础,“获利能力”同时倾向于不真实,而被特别处理的企业缺乏操纵“获利能力”的基础,其“获利能力”倾向于真实。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范文篇八
绪论
0.1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取得了新的进展,得到了新的研究成果,从而为公司治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股份制公司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公司治理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国外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领先我国十余年,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全。公司治理结构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一种体系,企业要想长期内健康、稳定的发展,为股东实现丰厚的盈利,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必需的保障。独立审计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产物。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独立审计是一种外部的监督机制,这种机制通常比内部监督更为有效。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公司舞弊案数量持续增长,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越来越得到公众的重视,高效率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也越来越重要。审计收费连接了审计方和被审计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审计质量。审计收费高,在公众眼中可能代表“购买审计意见”,即会让人产生对舞弊的怀疑,同时,在审计方的角度,高收费也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其他客户;但是,审计收费过低从另一角度来说,对审计方和被审计方都是不利的,因为审计程序的执行需要经费作为支持,审计经费的不足会造成审计程序执行的不够充分和完善,会导致审计质量的降低。西方学者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对审计收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随着研究不断地完善,研究因素不断增多,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很多较为可靠的研究成果。我国在 2001 年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数量极少,主要是因为审计收费不是公开数据,难以查询到直观的数据。2001 年年末,我国的证监会发布了新的政策,新的文件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披露聘用、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和目前的审计机构为公司连续提供服务的年限,此外,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费用情况也须在年报中说明。这一规定无疑为对审计费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从此,我国国内对审计收费的研究越来越多,角度也越来越新颖、广泛。
......
0.2 研究意义
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中,审计方本身是影响因素的一部分,即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会影响审计收费水平,而被审计方的特征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作为被审计单位特征的一部分,公司治理结构不容忽略。本文为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收费的具体影响,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归纳,细分为多个因素,采取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分别探究每个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方式,对传统的审计收费模型进行完善和补充,提供理论支持,解决我国被审计方委托代理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通过理论实现实践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中,归纳了公司治理的哪些因素会对审计风险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审计方在审计中的定价提供了参考因素,使会计师事务所定价更合理、有效, 合理的定价和清晰的定价标准有利于审计方即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发展,具有明确的定价依据和理论也可以避免上市公司对审计方的不利影响,使委托代理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实现合理、真实、有效。
......
1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1.1 相关理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公司治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200 多年之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相关理论,1932 年,贝利和米恩斯两位学者对公司治理的概念做出了陈述。之后,在这基础上国外很多学者继续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其他角度的探讨和完善,提出了四大理论如下文,这些理论对公司治理理论在各个时代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不断进行突破。两权分离理论顾名思义,代表公司的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它是随着股份制公司兴起而产生的。贝利与米恩斯(美国)最初提出这个概念,并出版了相关著作《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该理论基于对当时美国的 200 家公司和企业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公司中的很大一部分的管理者并不对公司实行实际的控制,由此两位学者得出结论,当时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已经发生了分离。上文中的两权分离理论带来了管理层与所有者利益不趋同的问题。两权分离一定会带来管理层和治理层的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在公司运营中负责日常经营和管理,在对公司信息的获取中处于优势状态;股东虽然是出资者和公司的实质拥有者,但由于平时对公司的管理并不参与,相对来说处于信息劣势一方。此外,管理层和治理层追求的利益是不一样的,对风险的承担也是不对等的。因为这种风险不对等,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管理层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在长期上很可能会损害公司和股东的长期利益,这种权利的分离对公司的决策时常会产生风险。。而委托代理理论将公司的所有者看做委托人,公司的经营者作为被委托人,假设他们的利益不一致,难免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两者在作出与公司相关的对策是会在自身利益和公司利益间进行博弈,最终实现两者利益的均衡。委托代理双方通常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先,各自追求各自的利益会降低公司的利益,公司的风险风大。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要使公司和股东的利益达到最大,必须要通过激励这一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者为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最大化做出最优的决策。
......
1.2 文献综述
国外最初对审计收费的研究局限于财务指标的影响,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国外学者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当时我国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尚未起步,随着国外学者研究随着时间的逐渐完善,对审计收费的研究也上升到了公司治理这一层面,这也是因为在研究中更多的学者认识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我国国内开展对审计收费的研究主要从 2001 年之后开始兴盛,这较国外晚了十几年,在2001 年前,我国对审计收费的研究主要是理论的归纳,原因是从 2001 年证监会发表规章要求年报中披露审计收费,在这之前,对大规模样本的数据收集十分困难,阻碍了我国对于审计收费数据直观和准确的研究。在具体的研究中,Simunic 分四个部分研究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即上市公司风险评估、风险承担比例、生产函数、审计方规模。上市公司的风险预期主要包含上市公司规模、审计程序质量、风险财产多少等,在具体研究中,他选取了一些直观的指标,如“资产规模、子公司数目、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存货占总资产比重”;“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分担损失比例”的解释变量他选择了资产收益率,三年内发生损失与否这两个指标;“生产函数”的解释变量是“审计方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所耗费的时间”;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特征用是否属于“八大”来衡量。Simunic经研究得出结论,对审计收费影响最显著的是上市公司规模。在这之后,各地的研究者们就审计收费的相关问题开展了大量其他角度的研究,在实证研究中逐渐完善加入了新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而且不同地域的学者把当地经济环境的地域特点纳入了研究的考虑范畴。
.....
3 实证研究检验与分析 .........25
3.1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5
3.1.1 被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5
3.1.2 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5
3.1.3 控制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25
3.2 相关性分析 .........26
3.2.1 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26
3.2.2 控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27
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9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32
4.1 研究结论 .......32
4.2 建议 .........33
3 实证研究检验与分析
3.1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 3-1 是描述性分析的直观反映,描述性分析包括分析了样本的数目、数据的最大、最小值、均值以及标准差。762 个数据样本中,股权性质为国有的企业有 157 家,占据了所有样本的 20.6%。在股权集中这一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大值为 92.26%,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非常大,仅仅达到 2.20%,平均值为 37.04%,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还是比较大,从数据来看,股权集中度较大,即控股相对较为集中。从董事会特征来看,独立董事占全体董事成员的比例均值为 32.81%,而最小值为 7.60%,最大值为 40.97%。按照我国证监会的政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成员全体成员占董事会总成员的比例不得低于 1/3”,但根据表格的结论,仍然有 121 家上市公司违反了政策,独立董事占比小于 1/3。然而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符合规定。独立董事比例的标准差为 0.264,这个数字不是很大,显示出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比差异不是那么明显,每个公司间的变化也不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描述性分析中,高管持股最低值为 0,而最高值是 92.26%,不同公司的持股比例跨度非常大,高管持股比例的标准差达到 16.96%。说明各企业高管持股比例差距很大。而前三名高管平均薪酬的最高值 30.75,最低值仅为 0.73,平均值 12.35,标准差 5.65,高管平均薪酬最高值为最低值的 42 倍,标准差较大,表明不同上市公司间管理层薪酬的跨度较大。
......
结论
审计收费是审计方与被审计方在审计服务中达成共识产生的收费活动,在审计的相关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001 年,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问答第 6 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这一规定,是我国审计收费的研究可以收集到更直观、可靠的数据,也为我国审计收费的研究做出了很重要的铺垫。随着政策和宏观调控审计收费越来越健全,审计方对审计收费的考察因素也越来越完善。与此同时,公司治理与公司各方面风险也是学术界热衷于探讨的问题,公司治理结构的区别带来的对内部监督的改变,对财务报表的风险和有效性都会产生影响。而且高效率的公司治理是一种内部监督机制,通常要求较高质量的外部监督。为了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审计收费考虑因素,对审计收费与公司治理相关性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 2013 年全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后,研究了 6 个因素与审计收费的相关性,并分析了是否相关的原因。通过这些,研究我国公司治理和审计收费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使用 2013 年沪市 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 SPSS21.0 统计软件,采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选取 2013 年沪市 A 股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作为因变量,以上市公司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的比例、年末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前三名高管年平均薪酬等 6 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以公司规模、承接审计任务的事务所规模、应收账款与存货占资产的比重、资产负债率等 4 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通过理论分析提出 6 个研究假设,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得出实证分析结果。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得出公司治理结构确实影响审计收费。总结上述研究,结论如下:
(1)上市公司的股权性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明显。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性质为国有企业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通常高于控制股东为非国有的公司。说明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较为有效,更倾向于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2)股权集中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显著。为了使自身权益不断增大,股权更加集中的管理层会希望追求利益的扩大,同时希望避免外部治理的强化,对外部监督的需求会降低许多,集权的大股东不倾向于选择质量高的审计程序,导致审计收费减少。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范文篇九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偏见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固有的缺陷,如资产少、规模小、担保能力不足、抵质押物品缺乏、财务制度不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不成熟等,加之我国市场化程度低,金融市场不健全,使得我国的中小企业从企业外部融资变得异常困难,想要从金融市场上融资,就不得不面对资金成本高昂、资金渠道狭窄的现实。在我国,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大多依靠企业内源融资来满足。但是,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逐渐放开,企业的融资环境变得越来越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开放、产业门槛的降低、各大自贸区的相继成立以及越来越深度的全球一体化,使得我国数量众多、规模较小、信誉度低、自身发展不足的中小企业,在上述诸多利好因素面前,有着迅速成长的发展机遇。仅仅依靠内部融资己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是否能够借用较低成本的外部资金成为中小企业能否成功跻身发展快车道的必备条件。2011 年温州大量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由此引发的民间借贷危机引起了从政府部门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融资问题不能忽视,对公司融资困境的研究更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直以来,公司融资困境问题都是公司财务领域关注的焦点。融资约束存在的原因很多,特别是对我国这个特殊经济体制的国家下的中小企业来说,既有经济发展现状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经营的原因。中小企业在筹集市场化资金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涵盖了法律制度方面的、金融服务方面的、观念上的、金融体系上的、金融机构自身的以及中小企业内部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指出,“在完善和完全的资本市场的假设下,公司并不存在融资约束的问题,一个公司的投资决策独立于其融资决策,公司当且仅当项目的现金流净现值超过相关的资本支出时,才会考虑投资该项目。此外,公司总能够以与内部资金相同的成本筹集到外部资金”。遗憾的是,实际当中的市场环境并不符合他们的假设前提。因此,许多学者对 MM 理论的表述产生了质疑。这样的质疑促进了理论界对融资约束问题的提出:由于外部资本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性以及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内外部融资成本有差异,这种差异就产生了融资约束。融资约束理论,最早是由生活在市场化程度更高、融资环境更加开放的美国学者Stiglitz and Weiss 提出的,他们指出,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公司从外部筹集资金的成本要高于其从内部筹集资金的成本,这种由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公司内外融资成本的差异,使公司的融资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在 Stiglitz and Weiss之后的 Fazzari 等人也在他们的文献中阐述了关于融资约束的理论,自此,融资约束问题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的理论界越来越受到重视。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对企业(多指上市公司,中小企业的研究还在少数)融资约束的研究逐渐细化起来,在众多的研究课题当中,什么是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因素,成为了他们的热门话题。在以后的研究中,这一问题逐渐形成了两派,一派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如 Pagano et al.(1998),他们发现企业信贷记录,或者说是其他较有影响力的经济主体和跟它往来较为密切的供应商或者客户,对它的评价将会对企业的融资约束起到很大的作用,拥有良好的信贷记录的企业通常会更容易以低成本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Cull and Xu(2003)研究发现,如果企业的经营表现良好,那么他们将会更容易的从银行获得授信,原因是银行会从他们良好的业绩表现中对他们未来的还款能力产生良好的预期。另一派则以企业的外部环境为切入点。Rajan and Zingales(1998)研究后指出,如果企业所处在是金融市场足够发达,那么企业外部融资与内部融资的成本差异将会减少,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之后的 Demirguc-Kunt and Maksimovic(2002)和 Love(2003),虽然也从各自角度加以论证,并产生了些许影响,但只不过是对 Rajan andZingales 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的细化。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我国对中小企业这一概念的界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划分标准主要有 6 种。建国初期,将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的价值作为划分标准;1962 年,人员数量是划分标准;1978 年,生产能力是划分标准;此后采用了多个指标的划分标准,比如 1999 年的总资产与总收入;在此基础上 2003 年又加入了人员数量;2011 年对 2003 年的划分标准加以细化。我们现在采用的划分标准是工信部、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于 2011 年 6 月 18 日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各行业的划分标准如表 2-1 所示:本文所界定的融资结构是指,在满足企业所需的资金需求时,企业分别从内部和外部两种不同的渠道所筹集到的资金的有机构成。合理的资金结构有助于完善和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从而缓解其融资约束。不同的融资结构有着不同的融资成本,不一样的风险防御与化解体制,因此公司应该根据自己特有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结构。在我国,上市企业的融资方式概括为两种: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第一种,内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公司利用自己的留存收益来融资。由于满足企业需求的资金来源是企业内部,在对资金的使用上更加自由和方便。除此之外,内源融资引发的融资花费的成本接近于零,更多的是是资金的机会成本,相较于外源融资引发的成本,它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融资花费的成本。
......
2.2 相关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参与交易的双方或几方对交易信息和彼此的信息知悉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全部信息在交易几方之间并没有完全共享,而是存在着不对称性。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更容易在交易中获得主动权而处于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中。但是,信息不对称不利于资源在经济中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当公司为消除由于交易信息的不对称带来的交易劣势地位时,往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同样的,当资金提供者为了获取投资对象更多的信息时,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信息不对称使市场交易的成本变的高昂。优序融资理论的提出与资本结构理论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成功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Jensen and Meckling(1976)首先完成了这一任务,之后的 Myers and Majluf(1984)在此基础上根据信号传递理论正式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除了信息不对称外,完全开放的金融市场也是他们理论的假设前提。其研究结果表明,当股票的市场价格被高估时,企业管理者会利用这种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来发行新股;与此同时,外部投资者会意识到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而当企业宣布发行新股票时,他们会下调对该企业现有股票和新发行股票的估价,从而造成其股票价格下跌,市场价值降低。内源融资主要是企业内部随经营活动自然形成的现金流,在数量上等于企业累积净利润加上累积折旧减去分配的股利。由于内源融资方式不需要订立契约,不必支付各种额外附加费用,且受到较少限制,因而对企业来说是首选的融资方式;其次是低风险债券,因为对于这种融资方式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造成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再次是高风险债券;最后会选择发行股票。根据优序融资理论的观点,当企业自有现金流充足时不会选择外源融资方式;如果企业有外部融资需求,则其在融资工具的选择上将首先偏好于低风险的债务,然后是风险偏高的债务,而股权融资方式则是其最后的选择。
.......
第三章 上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及融资约束.........17
3.1 我国上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现状 .... 17
3.2 我国上市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现状 .... 20
3.3 现状总结........ 20
第四章 实证研究.........22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22
4.2 研究设计........ 24
4.2.1 变量选择与定义 ........ 24
4.2.2 模型设计....... 25
4.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26
4.3 实证检验........ 27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33
5.1 研究结论........ 33
5.2 政策建议........ 33
5.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34
第四章 实证研究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融资困难的企业通常都会面临来自资产规模、融资成本、成长性、信贷配给、信用等级等方面的约束,企业一旦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其融资结构必然会受到影响,相应的融资结构也必定不是最优的。由于企业的融资结构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市场价值、治理结构和总体经济的增长与稳定,因此,企业如何确定最优融资结构,是实现其市场价值最大化、缓解融资约束的重要途径。本文是通过从债权结构、股权结构的角度进行的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对上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评价。根据前文所述的权衡理论,如果企业仅仅为了增加节税收益而不断提高企业的负债率,就会使企业的财务危机成本大大增加。当企业的负债率超过一定合理区间的时候,债务增加带来的节税收益将会被财务危机成本的增加吞噬掉,这种情况下,融资成本增加,最终会使得企业的融资约束随着资产负债率的上升而上升。由此可得,合理的债务融资比率应该是在节税收益和其财务危机成本两者间寻求一种权衡。按照代理成本理论的观点,债务融资不仅可以获得资本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管理层的股权比例,激励管理者努力工作,激励管理者努力工作,通过引入外部监督者来降低代理成本缓解公司融资约束,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债务融资在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时,也会带来另一种成本的增加,即债务投资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提高所提供的资金的价格。或者是签订各种各样的限制条款以维护他们的利益,这就是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合理的债务融资比率是在一个平衡点上,此时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最小,如果再增加债务融资,此时债务代理成本的增加速度比股权代理成本的减少速度要快,这时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不但不会减小反而增加了。因此,资产负债率与公司融资约束程度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为低债务率和高债务率都不利于融资约束的缓解,适度的债务率才有利于公司融资约束的缓解。
.......
结论
本文借鉴前人先进研究方法,以既有的理论成果为依据,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探讨了融资结构的选择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并对市场化进程对融资结构的选择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1)基于债务结构来说,上市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其融资约束程度存在着 U型的曲线关系。当资产负债率在 66%上下时,公司融资约束程度较小,上市中小企业可以参考这个负债率来进行债务融资,最小化公司的融资约束。
(2)基于股权结构来看,上市中小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融资约束呈正相关关系,降低上市中小企业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因为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大股东不但拥有动机,同时还拥有能力去进行监督经理层,但此时外部中小股东的利益没办法获得保障,大股东的独断专营把公司的经营和决策取代了,阻碍了公司绩效的提高,公司在进行外部融资时会受到更严重的约束,不利于公司融资约束的缓解。
(3)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缓解其自身的融资约束状况,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于资产负债率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 U 型二次曲线关系,以及股权集中度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具有促进作用,总体来说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融资结构优化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
总之,基于本文的综合性分析得出的结果,不论是资产负债率,还是债务期限结构,都必须控制好度,过高抑或过低的资产负债率以及债务期限结构,都不利于缓解公司融资约束。市场化进程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以及融资结构优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都具有促进作用,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有助于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范文篇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的一种普遍战略行为,自 1957 年美国战略管理学 Ansoff 提出多元化战略的概念(Strategies for persification)之后,企业便纷纷将多元化经营作为其发展的基本战略模式。尤其在 20 世纪的 60 和 70 年代,多元化经营战略已成为一些西方大公司迅速扩张的主要方式,这些公司纷纷通过并购实施多元化经营,掀起了一场多元化经营的巨大浪潮。在学术界,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研究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性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许多学者尝试从委托-代理理论、资源利用理论、市场势力理论以及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等各个角度对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背后动机进行了解释。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企业接管浪潮的产生,公司管理权和所有权的爆发性转化随之出现,为解释这些现象,更多的研究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企业进行多元化的动机。代理理论认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实际上是由于两权分离后管理者与所有者的目标函数不一致而导致的后果,是管理者基于自身私利最大化动机下的过度投资行为。首先,管理者进行多元化经营决策,通常更可能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业务领域,以增加公司对自己特殊技术才能的依赖,从而降低自身的失业风险,使其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其次,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能使企业迅速地扩大经营规模,使得管理者从中获取更高的报酬和声望;再次,多元化经营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更为复杂,不仅加大了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还会使得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力进一步增加,使其可以控制相对更多的企业资源,进而增加个人利益;同时,多元化经营为管理者提供了更大的管理空间,且实施多元化经营所导致的自由现金流增加可以帮助管理者获得更大的个人利益。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管理者获取控制权性资源的重要来源基础,是管理层私利动机下的主要扩张方式。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权分离程度日益明显,代理问题不断加剧。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公司基于代理动机而进行多元化扩张,然而随着企业新业务的拓展,多元化经营公司维持正常运营所需资金量也急速增加,自有资金往往不能满足其需求,这就可能需要公司进行外部融资。而在融资活动中,投资方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在投资行为进行前对融资企业包括会计业绩在内的各项经营指标进行考察,而融资企业为了顺利获得开展多元化经营扩张所需要的资金,很可能对会计盈余进行管理或操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章节的研究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界定了相关概念。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首先,阐明了文章的相关理论基础,其中包括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其次,对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阐述;再次,阐述了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综述,其中包括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盈余管理的方式;最后介绍了多元化经营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实证研究设计。首先,通过分析发现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会加剧企业的代理成本问题,接着从代理理论角度对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以代理理论为主要切入点对多元化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再次,根据研究需要对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定义,并构建使用的回归模型;最后,说明样本选择和数据的来源。第四部分: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首先,对所有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然后,检验多元化经营的实施对盈余管理程度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对不同方式的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影响;最后,进行稳健性测试。第五部分:结论与启示。主要包括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及本文所存在的局限性。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1976 年,代理理论最早是由 Jensen 和 Meckling 提出,它主要研究的是企业资源的提供者与资源的使用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根据代理理论,经济资源的拥有者是委托人,负责使用和管理经济资源的管理人员是代理人。在“经济人”自利原则的假设前提下,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契约关系下,委托人授予代理人对经济资源进行某些决策的权利,并委托代理人为自己的利益行事。另外,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委托人会设计符合个人利益的代理契约来监督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从而使代理人的行动符合委托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雇佣代理人为其服务,授权代理人在一定范围内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处理某些活动,并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及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在现代企业中表现为,企业所有者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委托相应人才作为管理者代替自己进行企业经营的相关活动,进而形成的委托与代理关系。当委托人与代理人在激励与责任方面存在不一致性或者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很可能背离委托人的意图或利益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委托人会设计形成一种契约,以最小的成本促使代理人进行努力工作。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效用函数不同和严重信息不对称性是委托代理关系所中存在的两个不可克服的缺陷,由于这两个缺陷的存在,代理人为满足自身利益更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导致代理成本的增加。委托代理理论作为研究多元化动因的主流理论,以研究对象都是“理性人”为研究前提,因此,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所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会认为代理人有因为一己私利而产生机会主义的倾向。委托人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决策时,为谋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会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考虑在代理成本之中,并影响着公司是否进行多元化经营的选择。而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经营者很可能从自身私利出发选择进入新的行业,也就说委托-代理关系很可能是公司进行多元化行为的动因。
......
2.2 多元化经营文献综述
企业为什么实施多元化战略,这一直是会计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因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以委托-代理理论、资源利用理论、市场势力理论以及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为代表。学者们从多元化经营企业管理者的私人收益和规避风险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多元化经营的实施给管理者带来的私人收益主要包括:第一,管理者可以通过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实施支配更多的资源,获取在职消费等回报并提高自我满足度,从而提升个人的权利与名誉。第二,多元化经营企业具有复杂的管理组织结构,因此具有多元化企业管理经验的管理者通常会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管理才能,所以更容易获取更高的报酬和职业发展。管理者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很可能会进行过度投资,即让企业过分追求短期业绩的快速增长而非长期稳定的经营,从而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胡建平和干胜道(2009)研究发现当企业拥有大量的剩余自由现金流量时,更可能进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以及增加随意性支出,这些投资活动的收益率通常较低甚至于为负。
....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15
3.1 相关理论分析 ......... 15
3.2 研究假设 ....... 16
3.3 变量定义及界定 ....... 17
3.4 研究模型 ....... 21
3.5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22
第四章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23
4.1 描述性统计 ..... 23
4.2 相关性分析 ..... 23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24
4.4 稳健性测试 ..... 26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28
5.1 主要结论 ....... 28
5.2 相关政策建议 ......... 28
5.3 研究局限性 ..... 29
第四章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表 4.1 列示了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中我们看出,应计盈余管理(DA)和真实盈余管理(PROXY)的平均值为 28.7321 和 6.5424,这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公司数量多于负向盈余管理的公司;而应计盈余管理(DA)和真实盈余管理(PROXY)的中位数分别是 1.7403 和 0.7450,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大于负向盈余管理程度。多元化经营(p)的平均值为 0.4604,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接近一半的企业实施了多元化经营。公司盈利能力(RO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0.2059 和-0.2170,而且中位数为 0.0341,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公司都是盈利的且盈利能力差异较大。公司规模(SIZE)和资产负债率(DEBT)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25.1452、1.3986 和 18.882、0.0749,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财务杠杆方面存在的差异也较大,且有一部分公司已经存在资不抵债现象。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均值为 0.1689,标准差为 0.1309;我国上市公司中约有 42%的公司是由国家控股的。
......
结论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本文的相关假设,然后以我国 A 股上巿公司 2008-2012 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借助 Stata12.0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多元化经营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多元化经营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方式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通过本文的回归分析,我们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我国上巿公司中存在大约 46%的公司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 DA 和 PROXY 的均值为正,表明我国上巿公司中普遍存在着正向盈余管理行为。同时,DA 和 PROXY 的中位数都为正,则表明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大于负向盈余管理的程度。其次,就总体而言,公司当期多元化经营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呈正相关,支持了代理理论假设,多元化经营的实施会促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在对盈余管理具体方式的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将盈余管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司多元化经营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而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但不显著,证实了多元化经营公司更偏向于应计盈余管理。最后,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出于债务压力更有可能进行激进的盈余管理行为;资产收益率越大,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小;股权越集中,大股东和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规模越大和董事会独立性越强的公司,越可能偏向于使用隐蔽性高的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控。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