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会计毕业论文,会计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近代会计的形成及发展密不可分的。在欧洲,早在12~13世纪,意大利的商品货币经济已比较发达,借贷复式簿记已出现于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1211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银行已用借贷复式记账法记账,当时人们称这种记账法为“威尼斯簿记法”。(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会计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专业会计毕业论文精选篇一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本文所研究的 Z 公司为畜牧业公司,所处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且竞争激烈。Z 公司一方面面临规模化公司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还有来自农户家庭畜养和专业户畜养的竞争。同时,通过对 2010-2013 年 Z 公司财务数据的研究发现,Z 公司的运营存在很多问题,并且缺乏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为公司提供发展方向,仅仅依赖公司领导的主观臆断规划公司发展目标,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此时的 Z 公司急需一套科学的业绩评价方法为公司进行业绩评价,以发现公司问题,规划发展目标,帮助公司应对市场竞争。以此为背景,本文将为 Z 公司设计一套属于公司自己的业绩评价体系,通过设计平衡计分卡对Z 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可以将公司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将各个维度指标细化,通过科学的评价以明确公司发展方向,完善公司经营过程,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本文的写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如下意义:理论方面,本文根据畜牧业行业的特点,考虑到牲畜、禽类存在疫情隐患以及排泄物污染等情况,在平衡计分卡原有四个维度的基础上结合 HSE 管理理念,加入安全环保维度对平衡计分卡进行理论创新。把改进后的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更好的应用到公司业绩评价中去,对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完善有着较好的参考意义。实践方面,笔者通过在 Z 公司的实习,对 Z 公司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发现公司缺乏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在对公司业绩评价时完全依赖财务数据的表现。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一的从财务层面去分析考核没法结合公司自身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不能更全面的对公司的运营成果进行考核。很多公司涉及到的非财务指标没有参与到综合评测,那么所评测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将平衡计分卡改进并引入该公司,从财务和非财务两个视角对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可以兼顾财务指标的精准和非财务指标的全面,对Z 公司业绩进行科学评价,为公司提出改进建议,最终实现公司价值增值。
……….
1.2 文献综述
1903 年的美国,当时标准成本无疑是考核公司运营绩效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早期的这种成本思想本着降低成本目标对公司进行考核[1]。泰罗(Taylor)对这一标准成本进行了新的注解,他在《工厂管理》一书中指出:标准成本是在公司正常和高效的运营情况下所消耗的成本,而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标准成本为参考指标的业绩评价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的利润最大化要求了[2]。1911 年,美国人哈瑞(Harry)的出现,实现了成本会计的一次革命性的发展。他设计出了最早的标准成本制度,而随着这一制度的诞生,使得人们对于成本的管理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控制,满足了当下对成本进行管理的目的[3]。1903 年,杜邦财务公司将公司的绩效分成三个方面,包括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然后根据这三个方面进行指标制定。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对比,全面评价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的能力以及清晰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做好财务决策。杜邦公司这一方法的成功运用,也因此被命名为杜邦分析法。根据杜邦公司财务主管唐纳德森•布朗(DonaldBrown)的规定,将投资报酬率(ROI)分解成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这两个指标,并在当时的西方公司中广泛应用。在 20 世纪 70 年代,麦尔尼斯(Melnnes)的《跨国公司财务控制系统——实证调查》一文将投资报酬率(ROI)作为当时最常用的业绩考核指标。至此,综合的财务考评指标体系形成了[4]。考核指标体系的出现,虽然比较单一,但是已经有了途径对公司行为作出评价。然而所得到的指标数值却没有参照物进行比较。1928 年,由于市场上没有一个指标作为参考的标准,公司在对自身财务做出分析之后得出的财务比率的高低无法做出合理的业绩评价。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这个概念,其中提到产权比率、流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这 7个财务比率。首先设定 7 个财务比率各自所占的比重,然后以行业中各财务比率的平均比率作为标准比率,将公司实际财务比率与标准比率相比,得出相对比率,进而将此相对比率与各指标比重相乘,得出总评分。这一评价体系,把若干个不同的财务比率线性的结合起来,可以使公司管理者更直观的审视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
………
第二章 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及其特点分析
2.1 平衡计分卡理论起源
1992年哈佛大学教授 Robert Kaplan 与诺朗顿研究院(Nolan Norton Institute)的执行长 David Norton 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理论。它最初是用来作为公司管理者评价公司业绩的方法,直至如今发展成为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除了拥有层次分明的各阶段财务指标以外,它还添加了诸多非财务指标,这一指标体系与之前的业绩评价体系相比有着更好的适应性[30]。平衡计分卡选择了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这四个维度全方位的考核公司,实现了公司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完美结合。它的评价标准有别于传统财务评价方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业绩评价方法注重短期效益和忽视无形资产的缺点,不仅仅可以考核以前年度的运营成果,同时也可以规范公司未来发展思路,将内部外部经济形势联系起来,把短期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一套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业绩评价体系。
………
2.2 平衡计分卡五项平衡
(1)公司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间的平衡。公司考核一般都是对于财务报表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而欠缺对非财务指标方面的考核,即使有这方面的考量,也只是简单的说明,缺少数据支持,无法兼顾整体性和合理性。
(2)公司的短期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平衡计分卡不仅能够考核公司业绩同时也能指导公司战略发展。
(3)结果指标与动因指标间的平衡。平衡计分卡体系以追求公司战略发展为动因,以可量化的多维指标为目标管理的结果,在结果和动因这两个指标之间形成平衡[31]。
(4)公司的内部与外部间的平衡。在平衡计分卡体系中,将股东和客户作为外部群体,员工和内部业务流程作为内部群体,两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那么平衡计分卡的使用就是在公司运营中很好的平衡好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使得双方都“有利可图”。
(5)领先指标与滞后指标之间的平衡。平衡积分卡的四个层面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中有财务这一相对滞后的指标,同时也有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三个领先指标。这样就很好的承接了传统业绩评价方法的优势,又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一方面反映公司过去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指导公司可持续发展[32]。
………….
第三章 Z 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13
3.1 Z 公司经营环境及特点 ........ 13
3.2 Z 公司现有业绩评价体系的不足 ....... 15
3.3 Z 公司构建多维业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16
3.4 本章小结....... 17
第四章 Z 公司多维业绩评价体系的设计........18
4.1 财务维度 .......18
4.2 客户维度指标 .........24
4.3 内部流程维度指标 ......25
4.4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 .......26
4.5 安全环保维度指标 ......28
4.6 本章小结 .......29
第五章 Z 公司多维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30
5.1 层次分析法介绍 ..........30
5.2 层次分析法应用 ..........30
5.3 Z 公司平衡计分卡的设计.....32
5.4 Z 公司平衡计分卡应用分析......34
5.5 本章小结 .......36
第五章 Z 公司多维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
5.1 层次分析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塞蒂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将复杂多样的目标问题归到一个系统,将目标问题分解为多个目标即多个指标的若干层次,将思维过程数字化,更直观的帮助决策者认知不同指标权重,以为他们有针对性的选择指标提供数字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对不同层次的各个指标依据决策者的喜好相互对比起重要性,进而形成判断矩阵。然后,对之前形成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避免决策者的主观臆断在指标比对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矛盾。最后,通过对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行计算得出各指标的相对比重,进而求得各个指标的权重[45]。根据 Z 畜牧业公司的公司性质,在财务指标方面以《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一书中畜牧业行业财务指标平均值为目标值,在非财务指标方面以 Z 公司各个部门经理的经验数值作为目标值。通过 2010-2014 年 Z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收集当期实际值。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是把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方法是通过数学公式的变换来消除原始指标单位及量级影响。数量级单位之间的差别以及各指标的量纲的不同,都会影响准确性,为了更真实地反映指标所表现的情况,就需要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48]。其原理是将原有评价指标数值转化为可衡量的数值,如此以来数据便具有了可比性。本文采用简单处理法,将各评价指标实际数据值与目标或满意值相比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标准观测值 X。即 X=x/M,M 为指标 x 的目标值或满意值。
…………
结论
本文通过对企业业绩评价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学习研究,为 Z 畜牧业公司设计了一套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业绩评价体系,使 Z 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更合理、更科学。
(1)通过对传统业绩评价方法和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对比分析,得出平衡计分卡具有理论优势的结论。
(2)通过对 Z 公司的公司情况分析,阐述 Z 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不足,并分析得出平衡计分卡在 Z 公司中实施具有必要性。
(3)通过对 HSE 管理体系的学习,将安全环保维度添加到平衡计分卡中,构建 Z 畜牧业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多维业绩评价体系,从财务和非财务角度对 Z 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同时也照顾到了 Z 公司存在安全环保责任这一特殊情况。
(4)通过为 Z 公司设计平衡计分卡,结合各方面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平衡计分卡中各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并将设计好的平衡计分卡应用于 Z 公司,为 Z 公司 2014 年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打分。通过分析打分情况,评定 Z 公司在五个维度的工作均表现不佳,进而为 Z 公司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毕业论文精选篇二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COSO 在 1992 年颁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之后,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该报告内控框架对防范公司员工舞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防范金额较大的管理层舞弊作用不明显。因此,在安然、世通等事件发生后,美国在 COSO 报告基础上于2002 年颁布 SOX 法案,要求管理层披露对内控的评价,并且要求注册会计师披露对内控的鉴证意见,以此为契机,经过国外学者的不断研究,最终发现依据 SOX 法案中,被披露的内部控制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盈余持续性越高;内部控制越低的公司,其盈余持续性越低,说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持续性是正相关的关系。在 SOX 法案的推动下,我国陆续出台多项与内控建设有关的文件,要求上市公司逐步建立和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上交所和深交所要求在其主板上市的公司分别于2006 年和 2007 年起公开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五部委和中国财政部在 2008 年颁布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在 2010 年颁布了《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需要各企业施行。但是内部控制在我国上市公司内实施效果如何,是否能够提高其盈余质量。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体系尚不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好坏对盈余持续性所起的作用尚待证实。资本市场的典型事件也仅仅从直观方面体现了内部控制对提高盈余持续性、保障公司的财产安全、减少财务舞弊事件和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等起到的作用,而目前理论界对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的研究,以规范研究居多,在实证方面只有少数学者研究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所以对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进行直接研究的实证文献还不多。本文从新的角度对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经过大量的研究,杨有红和汪薇(2008)最终发现,愿意披露内控信息的公司,其财务报告质量通常比较高[1]。张龙平、王军只和张军(2010)等经过大量的研究,最终发现,企业的盈余质量被内控审计提升[2]。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发现,具有更低的盈余管理程度的企业,通常都披露内控鉴证报告[3]。方红星和张志平(2013)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越高的公司,越能够稳定持续发展,在财务上体现为具有较强的盈余持续性[4]。肖华和张国清(2013)经过大量的研究,最终发现,企业通过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从而能够促使企业管理层不断的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最终能够使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5]。近几年来,随之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投资者也随之更加重视会计盈余信息。但是由于我国内控数据无法从数据库直接获得,导致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和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较少,但是有限的文献研究却出现两种相反的结论。第一种结论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盈余质量存在正向关联,这个结论与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同,二是与国外学者研究结论相反,没有发现它们两者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关系。杨有红等分别采用 2006 年和 2007 年沪市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且经过不断的研究,最终发现,愿意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其财务报告质量往往比较高;管理层出具自我评估报告对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张龙平等以 2006-2008 年沪市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鉴证提升了公司会计盈余质量。张国清(2008)用 2007 年 A 股非金融类企业为样本,最终发现,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其盈余持续性并不高;且内部控制质量经过不断的完善以后,其盈余持续性并没有得到相继的提高[6]。
………..
第 2 章 内部控制与盈余持续性概述
2.1 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学术界对内部控制有多种定义,从内部控制发展到完善的四个阶段的角度,本文将阐述内部控制定义的变迁。第一阶段是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在早期时是被公司用来抑制舞弊行为与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业务的发生,即内部牵制。其目的是使公司业务程序化与规范化。第二阶段是内部会计控制阶段。在内部会计控制阶段,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上市公司控制活动的两个部分,而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定义。在内部会计控制阶段,保护上市公司的财产、检验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内部控制的目的。第三阶段是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把内控范围缩小,最终缩小到会计控制,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审计诉讼爆炸的出现恰恰验证了这一点。最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定义。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各种政策和程序的建立是为确保公司特定目标的现实。第四阶段是内部控制框架阶段。在内部控制框架阶段,已经形成的比较成熟完整的内控定义,并且著名的内部控制定义来至 COSO 报告,该报告认为内部控制受到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的影响,它是一个过程,并且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经营效率与效果和获得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完善而有效的保障。在 2008 年,中国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详尽地阐述了内控定义,最终得出,内部控制的目的是实现上市公司的控制目标,并且有效的保障上市公司的资产安全、经营管理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最终达到完善上市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目的。内部控制是由上市公司的经理层、监事会、董事会与全体员工履行的。综上,内部控制的定义已经被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逐渐趋于国际化。
………
2.2 盈余持续性理论概述
会计利润是衡量公司经济效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利润表里的税后净利润。会计利润与盈利、盈余、收益、报酬等概念相等同,主要包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所得税等。会计利润是指,在一定时期后,公司的经营成果,它是经过一定时期的经营总收入和与其相关支出、费用相配比而来的,可以简单地表示成:会计利润=收入-费用。会计利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会计利润是提供劳务或者销售商品而获得的收入减去相关销售所需要的成本,它是基于公司实际发生的交易。第二,会计利润需要对收入进行精确的确认、计量和定义,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收付实现原则”。一般情况下,“实现”是确认利润和收入的标志。第三,会计利润必须代表既定时期内的财务业绩或经营成果。第四,会计利润需要按照公司的历史成本来计量成本费用。资产是用取得该项资产的成本入账,直到完成销售后才能反映该项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动。因此,费用也是已消耗资产的取得成本。第五,会计利润要坚持配比原则,也就是说会计利润要坚持期间费用与收入的合理配比,追求正确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的是会计利润的概念。
…………
第 3 章 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17
3.1 内部控制五大因素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分析.......17
3.2 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持续性和现金流盈.....20
第 4 章 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影响实证研究设计.........23
4.1 研究假设....23
4.2 内部控制和盈余持续性度量变量的选择........23
4.2.1 内部控制的度量....23
4.2.2 盈余及其组成部分的水平持续性及变化持续性的度量..........25
4.3 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一阶自回归模型的建立.....25
4.3.1 内部控制对盈余水平持续性.........25
4.3.2 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持续性........26
4.4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27
第 5 章 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实证结果及分析........28
5.1 描述性统计.......28
5.2 不同内控质量下的盈余及其组成部分持续性分析......29
5.3 内部控制对盈余及其组成部分持续性影响的回归分析.....30
5.4 稳健性检验.......33
第 5 章 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样本中有1981个年度样本公司内控质量高,占总样本的39.06%;3008个年度样本公司内控质量属于中,占总样本的59.19%;83个年度样本公司内控质量属于低,占总样本的1.63%。各个组变量的中位数、均值、标准差和组间均值比较的统计量见表5.1和表5.2。由表 5.1 和表 5.2 所示。反映盈余水平的各指标如盈余、应计盈余和净现金盈余的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质量内部控制、中质量内部控制和低质量内部控制,而且各组别间相关变量均值均存在显著差异;反映盈余变化的各指标如盈余变化、应计盈余变化和净现金盈余变化的均值和中位数由高到低也依次为高质量内部控制、中质量内部控制、低质量内部控制,各组别间相关变量均值也均存在显著差异;对于盈余水平、应计盈余水平、净现金盈余水平、盈余变化、应计盈余变化和净现金盈余变化的均值,高质量内部控制和低质量内部控制样本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随着各个样本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的不同,其盈余水平各指标和盈余变化各指标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
结论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并且深入、彻底的研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通过第三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越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在财务上体现为具有较强的盈余持续性。实证部分本文以 2010-2012 年 A 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并且组成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现金流盈余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为: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应计盈余持续性和现金流盈余持续性显著存在正向关联效应。在权责发生制下,管理层在确认和计量经营活动产生的会计信息时,会涉及到很多会计估计事项和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这些会计估计事项和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到会计应计盈余。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降低企业管理层出于主观因素,通过应计项,从而进行多种盈余管理行为,越能降低应计盈余 差错,降低应计盈余在后期的逆转,最终能够提高应计盈余的持续性。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越能有效的实行风险评估,便于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盈利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越能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越能保证上市公司有序、持续和稳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而能够遏制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生而导致的对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盈余管理,最终降低净现金在后期的转回,增加净现金持续性。总体来说,内部控制质量越低,盈余变化的均值逆转效应越大,其持续性越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越强,净现金盈余和应计盈余持续性也越大;内部控制质量越低,净现金盈余持续性、应计盈余持续性和盈余持续性也就越低。内部控制质量对应计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显著大于其对净现金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设计和实施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毕业论文精选篇三
1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逐渐建立起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要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不单要看其产品是否丰富,质量是否过关,更重要的是要看其是否拥有科学、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其核心即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处理企业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划分其责任,对推动各部门和人员协作完成企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反,如果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则会导致企业财产资源出现损失,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甚至会滋生腐败现象,降低企业利润,影响企业业绩目标的实现。货币资金是指那些可以马上投入流通,并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劳务或者可以用来偿还债务的交换媒介物。通常来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具有着强流动性、低安全性以及高风险的特点,它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它又是最难以控制风险的一种资产,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内控制度就成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促进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但是,我国企业中会计造假问题依旧很严峻,挪用货币资金、私设小金库、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层出不穷。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接连发生“银广夏”、“蓝田股份” “绿大地”、“万福生科”等一系列的财务舞弊案件已经引起人们对会计行业以及审计行业的信任危机。虽然有很多原因致使这一现象的发生,但这些企业拥有不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国外方面安然、帕玛拉特、奥林巴斯等公司也相继发生一系列的财务丑闻,这反映出这些公司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漏洞。在美国塞班法案出台后,我国也推行了相应法案。2006年7月在国务院的委托下,由财政部牵头,联合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等五部门共同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会的宗旨是研究制定出一套公认的、统一的以及科学的体系使企业制定内部控制体系时有理可循有例可依,2010年4月由财政部牵头,并五部委共问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一措施的出台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以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说是一个企业得以运转的关键,企业若拥有完善的货币资金内控制度无疑会使其能够更好地发展。通过对案例企业C公司的研究主要为了达到两个目,第一,介绍了 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设计理念,以供其他相同类型企业借鉴和参考。第二,通过对C公司现有货币资金内控制度的研宄发现其体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使企业可以提高货币资金内控效率,防止企业发生资金舞弊等情况。
1.2.2研究意义
货币资金是一种工具,它的作用是企业用来进行支付或者偿还债务。当企业的资金收支不平衡时很容易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货币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在企业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资金内控的意义在于:可以为制定资金内控准则的制定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拥有一套完善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障C公司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能够有理有序,使C公司能够增强其自身的盈利能力,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和可持续经营,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2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C公司情况概述
本文选取的研宄对象一一C公司是一家生产玻璃钢艇的专业化工厂,公司是一家拥有独立法人并进行独立核算的全资国有企业。公司于1970年由国家兴建,应当时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公司主要经营项目是生产救生艇以及大船的配套设施,后来又陆续开发出小快艇、交通艇、边防巡逻艇、工作挺以及驳船等船型,逐步的扩大了产品的范围。改革开放后,欧洲各国以及美、日等国的客商陆续到厂进行了参观考察,均认为该厂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好的玻璃钢造船厂。当时工厂拥有四、五十个技术人员,并且可以自行设计研发新产品,工厂除出生产船艇外,还生产玻璃钢原材料,是当时国内玻璃钢造船业中军、民品兼营的领军企业,且公司还使得周边造船业开始兴起并发展。公司于2013年1月进行改制,注册资本7000万元,且公司的占地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拥有4.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公司的在职员工现有800人左右,其中技术人员达到100人,拥有中、高级职称的达到30人以上。公司是一家具有高性能并且专业化的玻璃钢船艇生产企业,公司集幵发设计、生产制造以及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观念,不断提升玻璃钢工艺技术,始终领跑玻璃钢造船产业。经过二、三十年的不断发展,凭借着雄厚的设计、研发实力,公司成立了玻璃钢造船业中唯一的一个专业研究部门。公司可以说是中国玻璃钢造船业之中建厂早、技术强、规模大的一家玻璃钢造船企业。公司一直坚持不懈的推进着造船业的发展,并且积极的参与行业中举行的各类活动,是中国造船业的行业协会会员。公司军、民品兼营,不仅是中国海军、陆军船艇部队船艇的主要生产基地,而且也拥有农业部海事指挥中心、海事局等重要客户。除此之外,公司还研发建造各种执法艇、交通艇、旅游接待艇以及一些玻璃钢制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国家投资兴建以来,公司生产制造各类船艇共计达到11000余艘。由于公司的船艇设计新颖,在造型、外观以及质量方面都较为突出,使得公司的客户群日益壮大,每年订单的数量不断增加。公司在原材料采购以及销售回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集中、大额的支付,而公司每年的货币资金发生额不断增加。
……….
2.2 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现状
货币资金支撑着企业的每一项生产活动,其对于企业来说拥有无可取代的作用。故而,货币资金是内部控制的重点关注对象。2013年公司改制后,其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到位,货币资金的监管也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从整体看来,C公司货币资金的业务流程可细化为三阶段来展开,即:货币资金计划与调拨阶段、收付阶段以及清查阶段。本文将通过对货币资金业务流程三阶段逐条梳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其程序化,以便于C公司的资金内控制度能够更好的执行。以下是对C公司现有资金内控制度的简介:第一,货币资金计划与调拨阶段内部控制简介资金预算是一个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重点,能否准确的进行资金预算编制直接影响到企业货币资金流转能否顺畅流转,影响到企业货币资金的利用率,甚至能够影响企业的经营生产目前己知的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有:固定预算、定期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以及滚动预算,C公司主要釆用的预算方法主要是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目前,公司在产品的生产成本、釆购、科研课题等项目上都采用了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
………..
3 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优化...........16
3.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原则........16
3.1.1货帀资金内部控制的目标........ 16
3.1.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原则........ 16
3.2 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的优化........ 17
3.3 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优化的具体措施........ 26
4 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运行的保障机制........ 31
4.1重视财务人员学习与创新 ........31
4.2按资金业务需求设置会计子科目 ........32
4.3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监督管理........ 32
4.4加强管理者对资金内控风险的重视度........ 33
4.5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33
4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运行的保障机制
4.1重视财务人员学习与创新
知识总在不断的进行着更新,而财务方面的知识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只有不断地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知识的培训才能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会计法》中的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素养,提升业务水平,并且应当加强对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对会计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是提升会计人员素养的重要途径%。c公司可定期到所在地的高校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对公司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也可以从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以及银行部门等具有实际财务工作经验的人员中进行选聘。创新就是指探索出一条更好的途径使相同的资源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财务人员创新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部分,利用新的思维、技术及方法,创造出一种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源整合模式[?]。具体而言,要激发财务人员旳创新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确立正确的创新目标。财务人员一旦设定了创新目标就应该按照目标的导向,结合管理创新行动的导向以及相关的财务理论不断迈进,每一次小的创新都会给财务人员带来成就感,并取得收获,从而进一步的激发财务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保证创新拥有持久的动力[48]。其次,拓展广阔的创新空间。如果财务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或者创新程度不高,主要是由于没有广阔的创新空间。而创新的空间越小就会使得创新的灵活性就越低,财务人员的创新思维也就难以发挥,这会大大降低实现创新效用的可能性,从而压抑创新的动力。
……….
结论
建立一套完善的内控制度是企业进行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企业所有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都是在内控值得监控下完成的,没有任何一项工作可以脱离企业内控制度而单独存在。货币资金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流动资产,资金内控制度则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环节。制造业普遍都具有资金首付额大的特点,在资金流转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舞弊行为。完善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长期任务。文章在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以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就c公司资金内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资金内控业务流程三阶段的措施。在对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研宄中,得出了以下结论:公司应从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增强风险评估防范意识、加强资金控制点的管理、完善货币资金信息与沟通以及建立独立的内部监督机制等方面加强资金内控制度的建设,再从资金内控业务流程三阶段对公司的资金内控制制度进行具体的优化。并对确保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得以运行的保障机制提出了合理建议,应该重视财务人选学习与创新、按资金业务需求设置会计子科目、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监督管理、加强管理者对资金内控风险的重视度以及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研究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随着经济领域研宄的逐步深入,内部控制也将不断变化。由于个人能力及资料有限,本文只是对c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初步探究,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进行相应的完善。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毕业论文精选篇四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传统成本管理思想已无法满足现在企业的发展要求,其落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成本渗透在企业整个运行过程的各个方面,而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在生产领域进行集中控制,疏于管理企业其他的运营成本;二是,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以节约为主要手段,达到降低成本的管理目的。传统的成本性态理论指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线性关系,当业务量上升时成本增加额,与业务量下降相等数量时对应的成本下降额相等。但是,1997 年外国学者Noreen 和 Soderstrom 最先发现:费用和业务量的变化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这与传统成本性态理论可能不相符。随后,很多国内外学者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他们发现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变化关系也不是严格的线性比例关系:由业务量上升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额要大于同等业务量下降时成本的减少额,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成本粘性。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降低成本是每个企业都在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成本粘性概念的提出,无疑丰富了成本领域的研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参考意义更是巨大。在确定成本粘性确实存在后,对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企业发展则更具有指导性,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成本粘性理论提出了包括宏观经济、行业因素、公司属性以及管理者决策等影响因素,大大丰富了成本管理的内容。本文以 BC 集团为例,在证明出其确实存在成本粘性的基础上,对其成本粘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验证。探索在不同影响因素下成本粘性的变化情况,以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为 BC 集团降低成本粘性、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1.2.2 研究的意义
成本粘性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对传统成本性态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其的继承与发展。首先,成本粘性研究的实质是成本性态研究,是对成本性态研究内容的深化和补充,揭示了成本和业务量之间更精确的变化规律;其次,在早期管理会计的理论中,成本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被描述的过于理想化,且理论只强调了业务量这唯一一个变化因素。这种理想的假设忽略了一些可能的现实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如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征、董事会结构、资本结构等对成本的变动产生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成本粘性的提出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它提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并且对这种非线性关系的变动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每个企业都要时刻认清自己所处的经营环境,成本管理政策也要与时俱进。企业管理者应全面考虑成本的影响因素,提前做好应对变化的措施。影响企业成本变动的因素从外部来看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地区人文特点;从企业内部来看有:企业的组织结构、资本结构、资本密集度等。本文通过对 BC 集团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希望能够为 BC 集团管理者提供更加直观的成本构成及变化规律,给予管理者一些新的成本管理思路,在今后进行成本决策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成本性态理论
成本性态理论描述了总成本和对应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按性态分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固定成本是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不随业务量发生增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我们用 x 表示业务量,y 表示成本,a 为固定成本数额(a 是一个常数),则有 y=a。变动成本是指,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称可变成本。此时,y=bx(b 为常数)。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此时,y=a+bx。成本性态理论,是在对各种成本进行分类后,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但传统的成本性态理论,已经被国内外多数学者证明其过于简单。在实际生活中,成本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宏观方面政府的宏观调控,财政税务政策等;还有微观方面的企业自身因素,如资金状况、管理层意愿等。成本是每一个企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学者们关于成本发面的研究也从未停止。由于影响成本的因素有很多,且较为复杂,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引入了成本粘性的概念,帮助我们对企业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成本性态理论,当业务量增加和减少相等数额时,成本变化也是相等的。但是经国内外多位学者证实,当业务量增加一定额度时,成本随之增加的数额比业务量减少相同额度时,成本随之减少的额度要大。两个数额并不相等,二者的差额即为本文研究的成本粘性。
………
2.2 契约理论
契约理论分为完全契约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是由完全契约理论演变发展而来的。完全契约理论是指在双方或多方签订合同之前预先预测到合同执行期内各方所有的供需情况,而且在合同执行期内不会进行任何更改。而现实交易的复杂性,很难由统一的模型来概括,所以完全契约理论逐渐被另一种理论取代—不完全契约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是指,由于人们不能始终保持理性、信息的不对称及交易事项未来影响因素太多,要在签订契约时预见所有可能情况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理论是必然存在的。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存在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人的理性思维具有局限性,人不可能根据现有的状况,完全预测出交易未来的发展情况,能够预测出交易发展方向已属不易。从客观方面来说,在一段长期的契约关系中,交易成本是必然存在的,因为合同执行,需要付出执行的费用,而合同不执行,同样要付出违约的费用。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提出,可以很好的用来解释成本粘性存在的原因。现实的交易是由一个个长期契约(即合同)组成的,长期交易的伙伴乐于签订长期合同,因为长期合同会给交易带来很多好处:首先避免了重复签订合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其次,长期合同的签订可以使交易双方得到最惠价格;最后长期合同的签订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但是同样,长期合同的签订带来了成本粘性的存在。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人们的认识有限,不可能在合同签订之时准确预见到交易的发展情况,当合同一方由于市场原因造成了业务量下降,这时该企业应该减少订货,但由于长期合同的签订,减少订货就意味着违约,由于该企业会为此付出违约成本或者信誉成本,管理者也许会选择继续履行合同。这样就造成了,业务量下降,而与之对应的成本并没有随之下降的原因,即成本粘性的产生。
………..
第三章 BC 集团成本粘性现状分析.........13
3.1 BC 集团公司简介....13
3.1.1 公司经营环境和行业背景.......13
3.1.2 BC 集团发展战略.....13
3.2 BC 集团成本粘性分析....14
第四章 BC 集团成本粘性检验.........21
4.1 成本粘性的假设......21
4.2 变量的选取和确定..........23
4.3 建立检验模型..........24
4.4 检验结果分析..........29
第五章 降低 BC 集团成本粘性的建议....37
5.1 影响成本粘性外部环境改良建议..........37
5.2 影响成本粘性内部环境改良建议..........38
第五章 降低 BC 集团成本粘性的建议
5.1 影响成本粘性外部环境改良建议
经历过战争的国家都知道,只有人民安居乐业才能考虑发展经济。只有国家经济环境处于稳定状态,保持宏观经济稳步发展,才能促进企业在稳定中求发展,企业对经济发展动向和规律有了十足的把握,才能寻求降低成本粘性的方法。作为国有企业,BC 集团生产政策的制定基本由国家来决定,所以对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在良性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企业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以防止过度投资造成的企业成本压力过大;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国家会为防止企业由于迅速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而降低产品的生产质量做出相应政策调整。为消除企业在不景气经济环境下大幅度裁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国家会出台一些政策进行调节,比如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加强国家之间合作的政策和一些促进就业的政策,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销售业绩,从而消化一部分业务量下降带来的成本压力。
………..
结论
本文在对 BC 集团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助 BC 集团所在行业财务数据为样本,建立对数模型,对成本粘性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BC 集团存在成本粘性,且成本粘性较高。BC 集团属于资产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大量专用性固定资产和专用人才的存在,很可能导致该行业无法在业务量下降时及时调整成本。BC 集团为国有性质的企业,国有性质决定了其管理组织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管理者领导能力存在疑问,其决策也受制于国家政策,显得不灵活,这也可能是导致该行业成本粘性巨大的原因。
第二,宏观经济环境对 BC 集团成本粘性影响并不明显。但是,从以上数据可知:当业务量发生等额变动时,成本随之增加的数额小于其减少的数额。这说明二者存在一定粘性关系。但由于宏观环境影响因素很多,所以可能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时间跨度能够检验出二者的关系。
第三,在董事会构成比例上,独立董事占比与成本粘性的大小呈反比。BC 集团董事会结构较为合理,更多独立董事的存在,加强了他们对公司其他非独立董事的监督,其他非独立董事会更加慎重的提出意见,而且所提意见要经过多重讨论才能得以实行,这样就能保证提议更加科学化,达到降低成本粘性的作用。
第四,从资本结构角度分析 BC 集团,负债占比与成本粘性大小呈正比,BC 负债比率相对较大,其资本结构较不合理。如果一个企业是负债资本占比较大的情况,由于现金流短缺在业务量下滑时,企业就会出现筹资困难并且很难摆脱,这样会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导致成本粘性增加。
第五,资本密集度与成本粘性呈正比例关系,BC 集团资本密集度较大。当总资产相同时,资本密集度高的企业,固定成本占比较高,变动成本相对较少。此时如果发生业务量下滑的情况,这部分可变成本很难满足企业对成本下降幅度的要求,从而造成企业成本粘性的增加。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毕业论文精选篇五
1绪论
1.1选题背景
一直以来,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上市资格是一种稀缺资源。相对于国外的注册制,我国股票发审制度为审批制,实行两级的行政审批,初审由中央公司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进行,再由证监会进行复审。在严格的审批制下,对新发行股票的总面值及上市公司数量严格控制,从而导致上市资源稀缺,资本市场准入证难以获得。2001年我国正式实施通道制,但是一家证券公司每次只允许推荐数量有限的公司申请发行股票,股票发行仍然名额有限,上市资格依然难以获取。而上市资格给公司带来的益处很多,比如增发配股、IPO融资等等,同时还可以帮助公司争取到更多的银行贷款,甚至有的公司能够通过卖壳获得收益。因此,公司有着比较强烈的上市动机。上市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导致上市竞争较为激烈。资本市场的发展依赖于上市公司的质量。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层和投资者,都对上市公司的质量十分关心,而上市公司的质量是由拟上市公司的质量来保证,因此想要提高资本市场质量,就是要从源头上提高拟上市公司的质量,这就要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准入关,使条件优异的拟上市公司走进资本市场。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公司在资本市场中募集资金的渠道有很多,而上市就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公司的发展目标。而如果公司上市失败,既造成了公司物质财富的浪费,也将公司管理者大量的心血白白耗费,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上市失败很有可能会导致公司发展资金的缺乏,从而造成错失发展良机。在我国对于公司上市资格获取的影响因素,缺乏严谨的实证研宄。近年来拟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的未通过率逐年上升,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本文将理论研宄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拟上市公司IPO被否原因做为研宄对象,希望能从己有的IPO被否的公司案例中总结出发审部门在IPO审核中所关注的重点,并且为拟上市公司上市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1.2.2研究意义
作为经济发展主体的资本市场,随着其作用的日益重要,同时也暴露出了各类的问题,而数量众多的拟上市公司IPO失败问题也是其中之一,因此研宄IPO被否的原因也是与现实要求相符合的。本文从我国拟上市公司IPO被否率过高的现状入手,研宄被否的实际公司,找出拟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被证监会拒之门外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薄弱的方面。对IPO被否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可以明确资本市场的需要,明晰证监会对拟上市公司的具体要求,指导拟上市公司在上市申报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能够对持续盈利能力、独立性以及募集资金的运用等存在缺陷与不足的方面进一步加强控制。同时,也为拟上市公司比较和对照自身所处的行业状况、发展的阶段以及业务特征和盈利模式,为公司自我考量是否符合上市条件做出的实质性判断提供一个具体的参考依据。
………
2拟上市公司IPO相关问题及现状分析
2.1拟上市公司IPO相关问题阐述
IPO的审核需要依法行政,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同时还必须经由集体决策,对分工进行制衡,基于此要求,IPO审核工作必须分配给不同处室,起到相互配合与制约的作用。为杜绝出现个人决断的情况发生,在审核拟上市公司IPO时,需要会议的集体讨论,进而提出意见。IPO的审核流程具体有如下环节:证监会对于拟上市公司的IPO申请进行依法受理,之后按照程序将材料转发给监管部门,由其分发至审核一、二处,同时需征求国家发改委意见;举行见面会,拟上市公司对其基本情况作出简要介绍,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对审核流程和标准等进行告知;在反馈会上,对初步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出拟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进行披露的补充部分和需要解释说明的问题;随后监管部门以受理的先后顺序进行预先披露;将审核到的关于拟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及落实情况于初审会上进行汇报;之后的发审会上,进行表决,表决主要以投票方式进行,确定审核意见;最后进行封卷存档以及会后事项审核。具体流程如图2-1所示。
………
2.2证监会对拟上市公司IPO发行条件的基本要求
对于主体资格方面,拟上市公司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并且依法设立、合法存续;拟上市公司自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开始,需要保证至少三年的持续经营时间,但除了经由国务院批准,存在特殊情况的。在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如果变更方式是按原账面资产净值折股进行整体变更,那么计算其持续经营起始时间是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拟上市公司的注册资本的上缴必须保证足额,作为出资的资产,其产权转移手续己经办理,同时拟上市公司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的权属纠纷;拟上市公司需要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进行生产经营,同时也要符合国家宏观的政策和公司有关规定;拟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最近三年内均没有发生不利的重大变化,其实际控制人也没有发生变更;拟上市公司要具有明确的股权,权属纠纷不存在于由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与受控股股东所拥有的股东持有的股份中。拟上市公司应当确保其业务体系的完整,具有能够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拟上市公司资产完整方面,如果公司属于生产型公司,那么与其生产经营相关的设施需要具备;如果公司属于非生产型公司,那么与其经营有关的相关资产和业务体系需要具备。拟上市公司人员独立方面,其高级管理人员,如总(副)经理、财务负责人等,在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公司,不能出任除董事、监事之外的其他职务,同时领取薪水,在拟上市公司任职的财务人员,也不能在上述公司中兼职;拟上市公司财务独立方面,其财务核算体系需独立,能够保证在作出财务决策时独立,拟上市公司对子(分)公司的财务管理需要有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公司,拟上市公司不得与上述公司用同一个银行账户。
………..
3制约拟上市公司IPO成功的因素.......... 18
3.1主体资格........ 18
3.2公司独立性........ 19
3.3公司运行质量........21
3.4募投项目 ........22
3.5会计信息质量........ 23
3.6持续盈利能力........ 25
4保障拟上市公司IPO成功的对策 ........28
4.1明确公司股权与主体资格........28
4.2排查独立性漏洞........ 29
4.3高度重视规范运作........ 31
4.4科学合理地设定募投项目........ 32
4.5加强财务会计信息处理与披露........ 33
4.6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34
5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36
5.1公司概况........36
5.2IPO被否的原因分析........ 37
5.3 二次IPO成功的经验及借鉴........ 40
5上海天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5.1公司概况
上海天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天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而来。上海天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10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于2009年6月24日,经股东会决议,正式变更为天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巩科技的主营业务为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第三方服务(第三方服务指由非原厂商提供的、针对多品牌的IT基础设施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IT支持与维护服务、IT专业服务、IT外包服务。2010年5月天巩科技首次公开募股,希望在创业板上市,拟发行股票17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37%。拟募集资金13000万元。具体募集资金投向如表5-1所示。但是其相关申请经发审委审核后未获通过。天巩科技所处行业为IT第三方服务,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相比于天巩科.技的主要竞争对手IBM、HP这些厂商,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地位并不突出。根据表5-3所示,公司2009年的净利润大约在3000万元人民币,在证监会对于此方面的要求中,这只是一个刚刚过线的水平。因此表明天巩科技的持续盈利能力较弱。
………
结论
本文从我国上市资格竞争激烈,IPO通过率低的现实情况出发,结合IPO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IPO的审核流程与参与角色,明确了证监会对拟上市公司IPO发行审核中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要求。分析了我国IPO被否的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1)公司财务方面,拟上市公司存在持续盈利能力不足、募投项目实施风险大、财务会计处理不规范或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三方面的问题。拟上市公司要通过制定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设定募投项目,避免募投项目的实施风险;通过高度重视公司财务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解决会计处理不规范,披露质量不高的问题;
(2)公司非财务方面,拟上市公司存在独立性不足、主体资格存在缺陷以及公司运作不规范三方面的问题。拟上市公司要通过关注监管动态排查独立性漏洞,彻底解决拟上市公司独立性问题;通过明确公司股权与主体资格,避免主体资格缺陷;要高度重视规范运作。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毕业论文精选篇六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014 年,世界经济复苏之路坎坷曲折,国际油价变动惊魂动魄。为了应对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和跌宕起伏的国际油价走势,全球多家油企采取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运营资金管理和提升下游产业盈利率等措施,缓冲不利国际局势对企业的冲击,保障经营现金流未显著降低。由于拥有合计数约达 906.19 亿美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 10%),国际五大石油公司的资本负债率均有所下降,保持了良好的财务状况。例如,把资产负债率始终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 10%以下的石油巨头公司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与之情况相反,2014 年初,我国三大石油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分别为 45.78%,55.5%和 45.03%。与此同时,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与同期相比下降了 13.3%、11.4%和 9.34%,而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同期相比也下降了 17.53%,5.11%和 20.31%。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石油自给产量无法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伴随而来的是石油进口量的不断攀升。在 2013年 10 月,我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如何迅速优化调整企业资本结构和提升投融资决策能力,进而实现企业既定经营业绩目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缩小我国石油公司与国际上其他石油公司的在资本机构方面的差距是一个非常现实、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能够实现资本结构的快速调整,才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投融资的话语权,提高新环境下公司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国际石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致在 20%——30%水平区间,但回顾我国石油企业,其三大石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2013 年就飙升到了平均 50%的高水平。分析国内石油公司资产负债率飙升问题,无疑和近年来其大力发展海外事业扩张海外项目有关,并且和其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有着密切关系。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从 2007 年 20%的平均水平提高到 50%的平均水平,就 2012 年我国各行业发展状况看,排除相关金融企业,负债总额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就到达 22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 1950 年代就有经济学家针对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了一定探讨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关于其资本结构的理论问题,这一研究和探讨持续到现在并没有停止,直至今日,随着社会发发展变化以及新的研究方法的提出,关于这一理论的新思路一直在不断更新改进。Titman 和 Wessels(1988)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因素有:公司规模、获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和非负债税盾。其假设认为可以相互替代的是由负债融资产生的节税利益和折旧。因此当企业负债减少且不用考虑节税利益时,其非负债税盾如折旧就必然在预期的现金流量中占有较高比例。[1]Rajan 和 Zingales(1995)通过研究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主要采用托比模型和极大似然法,其解释变量主要有公司规模和盈利性等。[2]Merton Miller 和 Franco Modigliani(1958)首次在“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表述了 MM 理论。其理论是指企业将所得税排除在外,当经营风险相同时,根据不同的资本结构选择,其资本结构和市场价值不相关。在修订后的 MM 理论中(1963),在含税条件下公司缴纳的所得税可以使得综合资本成本大大降低,其中负债利息免税,随之提高的是企业价值。所以提高企业财务杠杆、减少资本成本、提高债务比率均可提升企业价值。[3]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净收益理论
当债务成本小于权益成本时,净收益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负债来降低其资本成本,当负债越高时,则企业价值也将越大,在企业负债比率为 100%时,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处于最低点。当然我们可以看出净收益理论是早期企业价值理论中的极端理论,据此理论企业价值最大化则完全可以通过债务资本的增加和企业财务杠杆比率的提高来实现。净收益理论完全是在假设债务资本的增加和杠杆比率的提高不会给公司带来融资风险的前提下成立的,同时债权人认定该企业信誉值得信任。在此前提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会随其债务资本价值的上升而逐步靠近。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企业融资风险是债权人不得不考虑的一条重要因素,这就表明其净收益理论的假设条件与现实相悖不符。在净收益理论中企业所有资金来源都是来自于债务融资,进而取得企业价值最大化。可是现实社会中当企业全部资本来自于债务融资时,在债权人看来其信用无法得到保证,投资资本更无法得到保障。净收益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大卫 杜兰特(David Durand)(1952)在“公司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一文提出的。净收益理论是指:在资金成本方面,债务融资的成本降低了权益融资,想要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使用外部债务融资即可,并且在负债程度高的状况下,企业综合资本成本也会随之降低,企业价值也将变大。在早期的企业价值理论中,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理论。它成立的假设基础是:a.企业的投资者一般对其期望报酬率 Ks 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股东资本成本;b.由于期望报酬率 Ks 和固定利率 Kd 是固定不变的,同时 Kd 小于 Ks,企业可以无限额融资(通过固定利率 Kd);c. 根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式:WACC = Wd×Kd(1-T)+WSKS,随企业的债务逐步增多,加权资本成本逐步下降,并且在平均加权资本成本最低时,其债务融资达到 100%。
……….
2.2 优序融资理论
Myers 和 Majluf(1984)根据据信号传递提出优序融资假说。也就是在除信息不对称外,金融市场是完全的条件下。针对 MM 理论,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Theory)是对完全信息的假设进行了放宽,把不对称信息理论作为假设基础,将交易成本考虑在内,认为权益融资会给投资者传递在企业经营方面的负面信息,并且相对于其他融资成本,外部融资的成本较高,所以企业进行融资一般会采用的先后顺序为: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优序融资理论是对完全信息的假设进行了放宽,企业在融资时首先是内部融资,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不会通过降低“分红”来进行融资,这也是为了避免“股息粘性”。企业通常发现安全系数较高的证券来进行融资,如果在必要的条件下。每个公司的债务率反映了公司对外部融资的累计需求。 优序融资理论的主要结论是:①假设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下,企业相对偏好内部融资;②由于股息具有“粘性”,企业为了减少股息突然变化的状况发生,通常会以减少股息来为进行资本支出融资。也就是说企业的净现金流的变化一般反应其外部融资变化;③对于需要进行外部融资的企业,一般会首先考虑发行相对比较安全的债券来进行外部融资,其次考虑权益融资。但是如果企业内部现金流大于投资需求,会首先考虑偿还债务而非股票回购。通常企业选择融资方式的顺序是:首选相对安全的债务融资,其次有风险的债务融资(例如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等),最后再考虑股权融资;④企业的债务率是其对外部融资累计需求的反映表。
………..
第三章 “三桶油”资产负债率现状及原因分析........13
3.1 石油行业特点分析 ............. 13
3.2 国际石油企业资产负债率现状 ....... 13
3.3 我国石油企业资产负债率现状及原因分析 ........ 14
3.4 本章小结 ........ 21
第四章 “三桶油”资产负债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2
4.1 提出假设 ........ 22
4.2 实证分析 ........ 22
4.3 实证结果分析 .............. 28
4.4 本章小结 ........ 29
第五章 对策建议...........30
5.1 针对一般影响因素的对策建议 ....... 30
5.2 针对产业集中度的对策建议 ...........31
第五章 对策建议
5.1 针对一般影响因素的对策建议
规模利益性强是石油行业一大特点。虽然高成本与高风险相伴而生,但是只有规模效益足够大才能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企业规模庞大的优势在于有能力承担更大规模、环境更复杂的项目。然而规模经济并不等于规模。要想真正达到规模经济,并非盲目的扩张,增加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数量,或增加员工人数。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来说上下游一体化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方式。因此,应该立足于石油行业特点,继续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向生产的前向阶段和后向阶段扩展,实现产品纵向一体化,逐步实现石油行业的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节约开支。相比国外油企,我国石油公司根据经济形势调整资本结构的速度明显偏低,表明其适应经济环境的能力较弱。此外,在优化融资结构方面应:①注重融资方式的多样性。当前,我国三大石油上市公司总体每股经营性现金不到每股收益的 1/3,存在着有利润无现金的现象,说明公司在经营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并且正是基于这一现象导致公司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来弥补现金的不足。三大石油上市公司可以使用的负债融资工具有很多种:本外币债券、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借助多种途径的融资方法来降低公司短期负债比例居高不下和间接融资比例小的问题。②改变融资理念、调整债务结构。我国石油公司管理层对权益融资成本认识不足、没有很好的利用债务抵税措施等造成的对权益融资的偏好,成为企业优化资金结构的“瓶颈”,也容易忽视股权的真实成本。企业实际资本成本居高不下和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过度依赖发行股票融资。因此,上市公司需要再确定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时结合自身情况。改变经营者的融资理念,使企业经营者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确定企业的资本结构。
………..
结论
由于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繁杂,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过后,国际石油巨头公司都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对待借债问题,因为即便是国际大公司也难以抵抗由高负债带来的财务风险。而就我国国内行情分析国内石油行业,其石油公司管理层对于这一问题绝对不能小觑,要加以重视,内外兼修,对其经营管理决策要加以反省控制,根据其自身特点制定其财务制度,控制资产负债率在相对合理范围。针对我国石油行业其应对避免高负债的策略有如下三点:1、有效控制成本,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2、寻求多渠道为发展企业业务融资,融资渠道多样性要全面疏通,例如内源融资、外源融资、银行借款、或金融机构借款等,融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同样可以到国外进行融资,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发展自身事业;3、对融资来的资金要透明化,合理规划使用方向,提高其融资资金使用效率。当然考虑融资渠道时,不能专注于外部资金,要首先考虑有效使用自有资金,如企业自有资金、应付税利和利息以及公司未分配专项资金等等,这些方式均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而针对我国石油行业上下游环节,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竞争,如何控制“三桶油”的资产负债率到合理范围,其应当大力发展改革,落实政策,引进民间富裕资本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竞争,从而分散风险,降低企业自身投资资本,进而缓解由高负债带来的破产压力。另外,石油企业的发展分三步,即“大而全”、“大而精”和“大而强”,其中“大而全”仅仅是三步中的第一步,后两者才是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的奋斗目标。如果“三桶油”固步自封坚持固有的经营模式则会使其失去竞争力,所以我国石油企业应当开发新领域,新项目,在页岩气领域有所建树,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国际石油企业中有所成就。缩减经济效益差的业务,砍掉不具竞争力的分支,精简业务,引进民间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些举措均可以使得我国石油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其资产负债率,更有利于实现国企与民企携手共赢的目的。针对以上措施我们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我国石油企业万万不可贪图规模发展,要讲究效益,精简队伍,注重可持续发展提高盈利效益;其次石油企业要瘦身,合理处置低效益分支;再者我国石油企业要以一个开放的态度对待资金来源,引入民间资本适当开放股权可以有效分担其负债。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毕业论文精选篇七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互联网金融正处在中国经济创新转型的风口,而互联网金融需要依托第三方支付实现资金的融通和兑付,以支付系统作为业务中心,整合物流、资金流、现金流,向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大金融平台模式演进,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长久以来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支付企业通过对企业端支付服务的数据流进行分析,协调企业和银行间的信贷需求,向特定行业提供供应链整体的可控风险的金融服务,这种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的支付体验,在普惠中小微企业的同时,也得以在横向层面向更多的制造领域和服务领域扩张,在纵向空间中与不同领域的企业整合,新的盈利模式被不断创造。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统计,2013年全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同比增长43.2%。从数据上看支付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十分巨大,无论是在生活支付、商务类支付还是在金融类支付领域都有以万亿计算的市场空间,这就使得企业在战略理念上认同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并购投资在支付企业中有着内生的动力和外在的可行性,无论横向扩张还是纵向整合,企业都自发性地寻找并购整合的机会,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时在快速扩张中支付企业的并购投资难以避免盲目跟风,导致并购后目标企业陷入业务增长停滞的困境,并购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在支付多元化和支付平台融合的理念被广泛认同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要快速地占领市场,并购无疑是最优的策略选择,此外为了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流畅的客户体验,支付企业将有极大可能对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例如并购硬件厂商、软件提供商等等,这也为大量并购事件的出现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只要并购意向存在就需要选择并购策略,论文基于第三支付行业的价值链和产业演进趋势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并购特点,以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演化博弈和成本不对称情况下双寡头垄断博弈的博弈模型,研究支付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并购目标、并购方式和并购时机的策略选择。其中既包括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并购目标的选择策略,基于产业链和支付方式的并购方式的选择策略,也包括基于目标企业独占性和多个并购主体竞争时并购时机的策略选择。
………..
2第三方支付企业并购策略的相关理论
2.1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内涵
第三方支付企业通过与各大银行金融机构签约的方式,凭借自身的资源和信誉作为信用担保,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交易提供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系统对接的支付网关,进行资金结算,替代了以文字编码进行交易的现金流、票据流和信息流H4I。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是提供信用担保和网络支付方式,监管约束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的资金交场,告消费者确认收到货物后将资金划归给商户,即在物流成功转移后进行资金流的转移,这个过程中就伴随着信息流的传递。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是第三方支付的两种形式,狭义的线下支付是指购买商品或服务后通过非网络支付的方式进行的资金转移支付的行为,在广义线下支付中订单可以足通过网络进行确定的,城市公共服务付费结算、POS机刷卡、商业预付卡、手机近端、电话或电视支付等都是新兴的线下支付形式;线上支付是指依赖互联网通信技术进行的经济主体之闽的资金清算、货币转移,狭义的线上支付仅指通过五联网或移动远程终端在第二方支付平台进行的资金支付,而广义的线上支付还将传统的网银支付包括在内。第三方支付的商业楚在网络购物等新兴市场兴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通过向客户提供稳定的网络支付服务来获取利润,需要承扣网上交场的信用担保和技术保障,收入主要来源于接入费用、服务费和交场佣金。
……….
2.2第三方支付企业并购策略的内涵
企业机构作为权利主体凭借所拥有的产权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意忠对产权权利作出让渡的行为,这种企业控制权转移的行为所隐藏的实质就是并购。企业并购的对象是产权,并购的本质是一种交易行为。产权体现了经济所有制的法律意志,具有流动性、可分离性的特点,产权制度是并购具有合法性的基础,并购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在企业治理的架构下进行的企业整体或一部分控制权转让的行为,一个权力主体因为出让企业控制权而受益,另一权力主体则付出一定的成本来获取对方的控制权。权力主体间相互并购的实质就是企业控制权力的主体转换的过程。财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它能体现出企业的价值逻辑,也楚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企业财权的配置决定了企业边界,即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企业以自身的核心业务作为基点,在与市场的相互作中确定企业的纵向经营边界,企业决定以何种规模进行经营由此确定了企业的横向边界。企业的财权配置是否得当可以用交易费HI的变动来度量,这种度量对企业并?购具有指导性作用,在企业扩张可容纳的范围内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增减变动可以爪来界定并购的绩效。并购后的企业交易费用如果与并购前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交易费用总和要少,从财务知度来意味着企业的边界扩大了,交易费用的降低程度从一个允度体现着企业边界的扩大程度。降低交场费用需要企业之间在并购初始时就制定好资源并购整合的路线图,协调企业间各类资源的沟通,在并购企业间形成良好的协同效益,那么并购才能不是财务层面的并购,而足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总的来说并购给企业带来的实际边界的扩张程度可以用交易费用度量,有效边界扩张提升企业内资源配置的效率,企业边界理论可以指导企业进行有效并购。
……..
3第三方支付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16
3.1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并购环境.......... 16
3.2影响第三方支付企业并购的主要因素.......... 17
3.3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并购行为分析 ..........18
4基角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并购策略分析.......... 21
4.1基于信号传递的并购目标的选择博弈.......... 21
4.2第三方支付企业并购方式的演化博弈.......... 26
4.3并购成本不对称下第三方支付.......... 2
5第三方支付企业并购娜的选择.......... 32
5.1第三方支付企业并购的趋势.......... 32
5.2并购目标的选择策略 ..........33
5.3并购方式的选择策略.......... 34
5.4并购时机的选择策略.......... 36
6提升第三方支付企业并购绩效的对策建议
6.1提升第三方支付企业并购绩效的外部对策建议
2012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取消了部分行政许可、公示审核进展、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分道审核,极大地提高了审核效率。同期,沪深证券交易所也制定了一系列重组备忘录,明确了重组预案信息披露的格式指引、加强了重组停牌过程中和重组预案披露以后的持续信息披露要求、梳理了重组停复牌的要求,规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秩序。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国发14号),对企业并购重组审批制度简化、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金融服务财税政策支持、体制机制完善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政策支持。2014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减少事前管制,以信息披露监管为核心,赋予定价机制灵活性,提供多样化的支付工具和配套融资,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等措施,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并购重组的市场化程度。下一步,中国证监会仍将以市场化、法治化、公幵化为导向,坚持放松管制、服务市场的原则,以逐步取消行政许可、简化许可程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完善规则、公开透明、统一标准、提高效率,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改革工作将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资本市场的产权定价和交易功能,拓宽并购融资渠道,丰富并购支付方式。尊重企业自主决策,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并购,破除市场壁垒和行业分割,实现公司产权和控制权跨地区、跨所有制顺畅转让。
………..
结论
第三方支付企业作为现代服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结合,从诞生之初就在对原有的支付和消费习惯进行着变革,同时在丌联网经济的推动下,第三方支付也在发牛宥从“小支付”到“大金融”的发展变化。伴随着新市场的不断开拓,在拓展增加用户的同时需要带来更加便捷的操作和更加安全的资金保障,逐步提高用户粘度,意味着并购整合有着内在的动力和外部的可行性,横向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占据规模优势,纵向进行上下游整合,以支付为核心整合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塑造核心竞争力。论文结合第三方支付的行业特点、价值链和产业链,用溥弈的理论和方法对并购提出策略建议,得出结论如下:如果抢先并购只能得到暂时的市场垄断地位,例如横向扩张的以支付为核心向互联网金融进行外延发展的商业模式易于被模仿和复制,抢先并购不能使自己的先动优势维持足够长的时间,跟随者就可以搭便车、降低抢先者可能获得的利润及其持久性。抢先者发现巨大的并购投资不仅没有为自己带来优势,还将使企业在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例如跟随者可以吸取抢先并购者的商业理念和经验,抢先者就会降低抢先投资的欲望。因此,选择并购投资时机必须考虑支付企业之间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特别是在进行横向并购的时候,只有当并购的需求是内生于企业发展战略需求,同时企业的资源和要素具备与并购目标企业进行价值整合的条件,才会降低抢先并购所带来的风险。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毕业论文精选篇八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一般,资产重组可分为扩张性重组和收缩性重组。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对公司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优化重组后的企业效益。企业并购是企业进行扩张性重组的最主要的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收缩性重组方式即为资产剥离。资产剥离也被称为逆向并购,因为,企业进行兼并和收购的原因是实现一种被称为“1+1>2”的协同效果,而企业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资产剥离,同样也可以达到“2-1>1”的效果。在西方国家,资产剥离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司为了修正企业兼并收购浪潮中大量盲目多元化的兼并扩张所导致的企业主营业务不突出、经营风险增大和绩效下滑等问题,采用剥离不良资产的方式,克服盲目多元化经营的弊病,帮助企业精简机构,节省开支,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优势,提高竞争力。当前,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进行资产重组时已经广泛地运用了资产剥离这种方式,拥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并且根据现今很多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资产剥离是可以促使企业提高生产经营绩效的。在中国,上个世纪 90 年代就出现了资产剥离,我国与欧美这些西方国家的差异在于,那个时期进行的资产剥离大多数是随着国有股份制改革而实现的,它具有非经营性,并不是严格经济意义上的资产剥离行为,而是更多的表现为政府行为。在党的十五大之后,1997 年,国有企业都着手于对自身进行战略性资产重组,这无疑掀起了一股企业多元化扩张的热潮。但是,在此阶段,一些企业单一地想要扩大企业规模,盲目实行并购,这不但没能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反而阻止了公司健康发展的势头。因此,资产剥离作为纠正此类多元化经营偏差的重要手段同收购兼并、股权转让等一起成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之一。
……….
1.2 文献综述
研究财务困境相关问题时的首要工作是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和解释。由于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存在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于财务困境的解释还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而,国内外的学者至今仍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Beaver(1966)在美国《会计研究》上发表的《作为失败预测的财务比率》一文中把财务困境定义为破产,没有能力支付优先股利和无力偿还债务以及向银行透支等情况Altman(1968)在研究企业破产问题时,把财务困境的企业视为破产,因为他将法律上的破产、被接管和重整包括在企业的失败中[2]。Gordon(1971)认为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不一定会失败或重组,但失败或重组的公司一定经历过财务困境,可以说财务困境是失败和重组的必要过程[3]。Carmichael(1972)在研究中认为,企业发生财务困境是由于资产无法偿还拖欠的债务、无法变现以及资金储备不足等情况使得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4]。Foster(1986)在其研究中把企业发生了严重的变现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或结构进行大规模的重组的情形界定为财务困境[5]。Prakash(1992)指出财务困境的标准为:无法正常履行义务、净现值为负以及账户透支等[6]。Ross(1993)等在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将企业财务困境界定为技术失败、会计失败、企业失败、法定破产四种情形[7]。H.D.Platt(2001)在研究中指出,财务困境不包括破产本身,而是先于企业破产的一系列财务困境事项[8]。Edward(2005)在《公司财务困境和破产》一书中认为财务困境是指企业的债务不断的增多,致使无法偿还债务和破产[9]。H.Altay 和 Murat(2010)认为财务困境往往以财务结构恶化为标志,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10]。
………..
2 理论分析
2.1 特别处理制度概述
“ST”是 special treatment 的缩写,即“特别处理”。1998 年 4 月 22 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股票在交易日内每日的涨跌幅由 10%改为 5%,此外,在被实施 ST 后,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必须进行审计。上市公司“被 ST”的原因如表 2.1 所示。特别处理制度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在完善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安排,对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监管,进而保证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上市公司“被 ST”时,表示其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投资价值有所降低,同时,投资风险也会明显增大,可能会受到停牌或退市的威胁。对投资者而言,“ST”传递的是一种风险信号,提醒投资者对此类公司进行投资时更加谨慎;对 ST 公司来说,“ST”相当于一个黄牌警告,它要求上市公司尽快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经营能力,否则就会面临退市风险。1999 年 7 月 9 日,沪深两所同时实施《股票暂停上市相关事宜的规则》以完善特别处理制度,此规则要求对连续三年亏损的公司暂停上市,并对其股票实施 PT (“特别转让服务①”)处理。如果在 PT 期间又出现亏损,则必须终止上市。2001 年 12 月 5 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次年 2 月,沪深交易所根据该办法修改其《股票上市规则》取消特别转让服务,即当上市公司暂停上市之后,其股票也将停止交易。2003 年 4 月 4 日,深沪两所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退市风险警示等问题的通知》,对其股票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公司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前会被加以“*ST”字样,在此期间,限制股票日涨跌幅 5%。
……….
2.2 资产剥离的动因理论及分析
“归核化”是指缩减公司的非核心业务,重点发展公司最富竞争力的业务;发现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上的最优势环节,并予以重点经营;集中资源发展优势项目。归核化理论由 John&ofek[70](1995)提出,并在后来得以证实,在他们看来,企业的业务分为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而非核心业务会占用企业的资源,从而降低公司集体的经营效率。故而,应缩减公司的非核心业务,集中资源发展和经营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因此,过度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可以通过资产剥离出售部分非核心业务,集中资源用以加强或重构核心业务,使公司主业清晰,强化核心能力,进而提高公司业绩。再优秀的管理者也只能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创造最大的价值。同时,业务领域过多会使公司资源过于分散,公司内部复杂的层级结构也会导致信息传递缓慢,甚至信息失真,造成决策失误。企业只有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剥离非主营业务,降低企业内部业务的多元性,集中资源发展主营业务,充分发挥管理人的才能,将其精力集中在公司的主营业务上,提高管理效率,才能提高剩余资产的盈利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
3 财务困境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22
3.1 研究设计.............22
3.1.1 数据来源及样本处理...........22
3.1.2 研究方法.............22
3.2 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25
3.3 本章小结.............28
4 财务困境上市公司资产剥离财务绩效...........30
4.1 研究设计.............30
4.2 财务绩效的实证分析...........32
4.3 本章小结.............35
5 结论与建议...............36
5.1 研究结论.............36
5.2 政策建议.............37
5.3 研究局限性...............38
4 财务困境上市公司资产剥离财务绩效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设计
本章采用财务分析法研究财务困境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绩效问题,通过对公司一定经营时期内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成长能力、现金流量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衡量。相对于事件分析法,财务分析法的特点在于:(1)事件分析法主要研究的是市场对重组事件的反映,市场价值的波动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准确性较差。财务分析法更能直接反应重组事件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能直接反应重组事件是否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是一种事后评价。(2)事件分析法和财务分析法的分析角度不同,事件分析法主要反映股东财富的变化,而财务分析法侧重于分析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可反映对其他利益人的利益影响。(3)基于市场绩效的事件分析法容易受到证券市场效率的影响,而财务分析法不受证券市场效率的制约。上市公司实施资产剥离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公司绩效,通过高效的资产管理使得剩余资产更有效率的增值。成功的资产剥离能够对企业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资产的能力。所以,基于资产剥离的最终目的,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资产利用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当总资产周转率的指标值越大时,表明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利用水平越高,经营管理资产的水平越高,营运能力越强;反之,则说明资产的利用水平越低。
……….
结论
1.从总体来看,在研究窗口的 41 天中,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基本处于正值,表明财务困境公司资产剥离事件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应。
2.在剥离公告日前第 5 天到剥离公告日当天,样本公司的 CAR 值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并在重组公告日当天达到了最大值 16.22%。但样本公司的 CAR 值在重组公告日后便出现明显的下滑。这表明,ST 公司的资产剥离消息很可能出现了提前泄露现象,这与之前有学者得出的“在资产操作信息公开披露前存在较为严重的消息泄露现象,内幕交易较为普遍”的结论相符。
3.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控制变量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企业规模、剥离规模、流通比率、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对资产剥离的市场绩效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企业规模与 CAR 显著负相关,说明当股权集中度较低的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公告时,市场会给予积极的反应,而企业规模越小,资产剥离公告的信息效应更加明显,从而资产剥离的市场绩效更加显著;相比较而言,剥离相对规模、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与 CAR 显著正相关,由于资产剥离的相对规模越大,资产剥离交易对企业原有资源的影响越大,从而导致对股价的影响越大。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则资产剥离公告产生的超常收益越多,而高负债水平的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公告时,市场投资者会认为资产剥离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并给予积极的反应;流通比率对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的市场绩效与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的市场绩效呈负相关,但没有显著的影响。可能是因为资产剥离的过程中,非流通股股东起到了相对重要的作用,此类股东越多,决策越容易实施,资产剥离的绩效也就更加明显。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毕业论文精选篇九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美国的纳斯达克是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市场,是高科技技术企业的培育基地。历经五十余年的运作,美国的创业板市场成功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世界巨头公司,比如戴尔公司、雅虎公司以及微软公司等等。纳斯达克的成功给世界其他国家完善资本市场提供了素材和榜样,1999 年下半年创业板市场正式登陆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随后,经过十年的酝酿,2009 年我国创业板市场正式登陆深圳,开启了创业板之旅,从此我国正式步入了创业板发展的轨道。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数是高科技企业,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规模相对较小,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占了大部分。绝大部分企业成立时间短、发展不成熟,处于创业初期或发展期,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缺陷,家族持股比例大,超募现象严重,以银行为代表的外部债权人无法有效参与企业内部决策,参与程度与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对于企业来说犹如血液一样重要。而银行贷款作为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在公司的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时俱进,完善自我并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我国银行业的管理风险和管理意识在不断提高,更加重视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以及对债务人的约束。银行作为大债权人,理应在借款企业中发挥其相应的治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以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做了大量研究,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的相对较少。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其内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与主板上市公司存在差异,所以其资本结构既与主板上市公司存在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有利于创业板市场自身治理的完善。
……..
1.2 文献综述
企业要为债权融资付出相应的代价,由于管理者掌握的企业内部信息多,而外部债权人掌握的信息少,为了使借给企业的资金能够顺利收回,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主要以外源融资为主,而银行贷款又是企业外源融资最主要的方式,所以银行作为大债权人,有一定的动力和能力在整套监督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外的学者主要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文献如下:鲁道夫•希法亭(1910)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理论认为,银行资本通过资本信用,支配社会资源,促进产业资本的扩张,并利用金融的优势地位,控制和监督企业,金融资本对企业有较强的控制作用[1]。Leland、Pyle(1977)认为,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会选择经营状况良好且有能力还本付息的潜在借款人,监督已经从银行获得借款的实际借款人,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消除不可信的信息,降低银行经营成本[2]。Douglas W.Diamond(1984)以银行监督的动力为研究视角。相比其他债权人,银行治理借款企业花费的费用较少,从而提高了银行的信心,在监控企业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3]。Fama(1985)主要研究银行对企业的约束能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受哪些因素影响。他认为银行借款给企业时,会对企业提出一定的约束条款,比如还款的期限、金额和利率等等,这些条款会对企业管理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4]。青木昌彦等(1999)通过研究银行监督动力的来源得出,因为银行可以从借款企业获得“长期租金”,所以银行对借款企业有监督动力,此外他还认为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按期偿本付息,银行不会过多干预企业,相反,企业濒临破产,无力偿还债务,银行就会加大对企业的监管[5]。
……….
2 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的理论分析
2.1 代理成本理论
最早提出资本结构具有代理成本的是 Jensen 和 Meckling,他们指出公司的管理层享有公司的经营权,而股东拥有公司的所有权,正是由于两权分离产生了代理成本[28]。然而融资契约的存在,使得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具有代理成本。股权融资之所以会产生代 理成本是因为:企业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管理者付出全部的努力却不能完全拥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而且还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的责任及相关的费用。正是因为管理者失去了部分报酬,才使得他们在日常经营决策中,更多的考虑自身利益最大而不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做出有损公司股东权益的投资决定。管理层和股东在以下三方面存在利益不一致:(1)公司管理者的收益和成本不完全对称,使公司管理者不会百分百的为公司付出全部努力,可能会利用职权侵占公司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私利,产生在职消费,增加代理成本。(2)公司管理者在做日常投融资决策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决定。(3)当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较多时,管理者一般不会以红利的形式对股东进行发放,而是把自由现金流留在公司,用于在职消费、扩大公司经营规模或者做出其他损害股东利益的过度投资行为,以便在投资活动中取得现金收益或者实现自身控制权的最大化。相对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可以有效约束公司管理者,降低股权融资所产生的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绩效和公司价值。引入负债后,间接提高了经营者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从而管理者与股东利益逐渐趋同,管理者在做经营决定时,会站在公司的角度,为公司利益着想,从而缓和了企业和股东之间在利益方面的矛盾。管理者持股比例增加使其自身利益和公司利益趋于一致,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会更加努力工作,减少偷懒行为,在做投资决策时,也会多考虑公司的利益,从而降低由于股权分散后代理成本增加的问题;负债的存在,使管理者面对按期偿还贷款的压力,必然会减少他们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无效使用,大大降低了管理者投资无效项目的可能,保护了其他股东的利益,对于降低股权代理成本非常有效。
………..
2.2 自由现金流理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哈佛大学教授詹森(Jensen)提出了自由现金流的概念:由企业产生并且在满足了其再投资的需要之后剩下的那部分现金流量,这部分现金流量能够分配给企业资本供应者的最大的现金额。公司所选取的投资一般都是贴现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为了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维护股东利益,在有足够的自由现金流量前提下,管理层应该把这部分自由现金流进行分红或者股权回购。但是,现实生活中管理者一般不会这样做,他们更愿意把自由现金流留在公司内部用于自己的在职消费或进行过度投资,使这部分资金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公司引入负债后,必须按照贷款协议定期支付债务的利息和本金,管理者也必须保证在债务期限内使企业拥有偿还债务所需要的现金或者可变现资产,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管理者手中可支配的自由现金流量,从而减少了管理者的在职消费,降低了代理成本。此外,债务的存在使经营者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约束,降低了对低效率项目的投资,从而使资金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所以,经营管理者对于自由现金流量的无效率的使用可以通过适度的债权融资得到降低,负债的这种作用就是债权治理的自由现金流量效应。
………
3 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设计..... 13
3.1 研究假设......... 13
3.2 变量选取......... 14
3.3 实证模型的设计.... 16
3.4 样本选取与来源.... 17
4 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18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8
4.2 绩效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19
4.3 实证分析......... 21
4.4 本章小结......... 24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5
5.1 研究结论......... 25
5.2 政策建议......... 25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26
4 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 4-1 给出了 2011-2013 年样本公司总资产负债率、总银行贷款负债率、短期银行贷款负债率和长期银行贷款负债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2011-2013 年期间样本公司总资产负债率最低的一年是 2011 年的 19.42%,最高的一年是 2013 年的 29.59%,2011-2013年维持在 19.42%-29.59%之间。银行总的贷款负债率最低的一年是 2011 年的 6.49%,最高的一年是 2013 年的 11.42%,2011-2013 年维持在 6.49%-11.42%。其中短期银行贷款负债率最低的一年是 2011 年的 5.89%,最高的一年是 2013 年的 9.90%。长期银行贷款负债率最低的一年是 2011 年的 0.6%,最高的一年是 2013 年的 1.51%。从上述分析能够得出,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银行贷款约占总体负债的 37%,短期银行贷款约占总银行贷款的 88.16%。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银行贷款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以短期银行贷款为主,长期银行贷款为辅。从各年的数据看,资产负债率和银行贷款率都在逐年增加。
………
结论
本文根据代理成本、自由现金流、信号传递和控制权等相关理论,将银行债权治理效应作为研究视角,并选取 2011-2013 年持续经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债权与公司绩效、代理成本和自由现金流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
(1)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债权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说明银行债权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没有起到提高公司绩效的作用。
(2)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债权与代理成本呈负相关关系,说明银行债权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起到了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
(3)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债权与自由现金流呈负相关关系,说明银行债权可以有效约束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
虽然创业板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公司治理的作用,但总体来说仍存在“债权软约束”。
............
参考文献(略)
专业会计毕业论文精选篇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认为,所有的美国大公司都是通过某种程度以及某种方式的并购来扩张和成长而非靠内部扩张①。西方企业进行资本扩张的过程中,并购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被认为是企业快速发展、成长壮大的一个必要的手段。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往往会走上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多元化由两种方式分别有内部扩张和外部并购,其中,多元化并购因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成为了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以扩张企业规模实现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发展历程中共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混合并购为主导是其中第三次并购浪潮的标志。在第三次并购浪潮中的美国,凡是涉及资产 100 万美元以上的并购,80%以上都是混合并购,多元化并购成为当时企业摆脱危机,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但从 20 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大型企业逐步进入战略转换期,到九十年代,绝大多数企业都走向了归核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将其业务集中到其资源和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使得业务间的关联性增强,核心竞争力可以明显得到提升。)的道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竞争明显增强,对于我国企业来讲,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水平并在时代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问题。我国企业多元化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但真正开始发展流行应该追溯到 80 年代,并于 90 年代开始走向高潮,这与国际背景中的归核化背道而驰,虽然其中不乏海尔、TCL 等集团多元化成功的案例,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企业不能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盲目进行多元化,最终不仅没有产生并购绩效,反而拖垮企业,这些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多元化并购,作为多元化经营的一个快速而重要的手段,究竟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还是致使企业分散竞争力走向衰亡的始作俑者,这是值得我国企业深思的现实问题。
………
1.2 文献综述
事件研究法(event study)可以研究并购绩效的核心前提是投资者可以对并购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已经风险情况进行准确的估计,而这一前提必须是在资本市场具有高效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该方法的基本思路为利用超额收益(企业并购后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差额)衡量企业并购是否实现并购初衷以及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并购行为本身是否获得市场的任同也是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事件研究法最早由 Dolly 提出,他使用该方法研究了拆股对股价变化的影响,随后 Fama(1969)对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中对该方法成功运用,使之广泛流传[1],但对于事件研究法的评价,国内外学者褒贬不一。由于国外具有高效而成熟资本市场,很多学者在研究并购绩效时都采用了事件分析法,Caves(1989)认为用事件研究法衡量并购绩效的优势在于它的研究理论已经比较成熟,而且股价是投资者对并购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期[2],但仍有学者对该方法提出质疑,如,Shleifer and Vishny(2003)提出,由于受到投资者预期以及股票市场本身特征的双重影响,股票市场不能够在事件期内准确、充分反映公司并购事件所公布的所有相关信息,最终导致公司并购绩效不能正确的计量[3]。我国学者也对事件研究法进行了评价,其中,边小东(2009)认为要较为准确地衡量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必须剔除类似于财务业绩改善而资产质量未改进使得会计研究法得出与事实相反的结论或者样本公司平均收益率和股价变化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等因素的影响,用事件研究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4]。但陈黎琴等(2012)认为运用事件研究法来评估并购绩效的前提是投资者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和风险变化,如果这一前提失去了,研究的准确性就会大大降低[5]。
………
2 理论基础
2.1 多元化并购及其绩效的相关概念
并购(Merger and Acquisition,简称 M&A)作为一种企业的商业活动,一般是指企业主体双方进行的兼并收购等行为,主要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一方吸收合并另一方,被吸收方注销其法人资格;第二种是合并双方同时注销法人资格,一新法人的方式存在;第三种是一方使用现金或有价证券等购买被收购方的股票或资产以达到对其控制的目的。多元化并购(persification by M&A)是并购的一种具体形式和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扩张的途径之一,也就是通过并购这一具体行为,快速实现企业从一个行业涉足到另一个行业的战略需求。多元化并购根据并购对象的纵向行业相关性以及横向行业相关度,分为两种方式,即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选择相关多元化的企业选择进入的新业务的范围,是与自身现有的业务在价值链上有一定的战略匹配关系。而非相关多元化则选择的行业是在企业目前经营范围行业内不存在明显的关联的行业,通过多元化并购,企业增加了新产品并且服务于新的市场。企业并购绩效是指并购行为完成后,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通过进行一系列的整合,经过一段时间后实现并购战略目标、产生经营效率的情况。另外并购是否算作成功,能否实现并购目标,能否实现企业预期的协同效应或者企业管理者的并购初衷,对于企业是否促进其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等等的一系列问题都将通过对企业并购前后的经营发展等状况进行评价来反映。
……….
2.2 多元化并购绩效相关理论
协同效应本为化学上的增效作用,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将协同的理念引入企业管理领域,他认为协同就是企业通过识别自身能力与机遇的匹配关系来成功拓展新的事业,通过有效配置生产要素、业务单元与环境条件,实现一种类似报酬递增的协同效应①。自此又经过不同阶段的发展,协同效应理论成为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协同效应理论包括财务协同、经营协同、管理协同。财务协同效应理论认为交易成本和股利的税收因素的制约导致公司内部筹资的成本一般小于外部筹资。通过并购形成混合经营的公司会根据各部门的未来收益前景来对资本进行重新的配置,这样可以有效的克服外部筹资存在的各种束缚,达到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公司资源分配效率的效果,即产生了财务协同效应。除了上述功能之外,并购后公司的举债能力也要大于并购前的公司举债能力,带来节省税收的利益。
………
3 案例介绍........12
3.1 并购背景简介.........12
3.1.1 并购公司背景....12
3.1.2 并购行业背景....12
3.2 并购动因..........14
3.3 并购过程..........14
3.4 并购结果.......16
4 案例绩效研究.......18
4.1 财务指标法绩效分析....18
4.2 因子分析法绩效分析....22
5 研究结论建议与不足......27
5.1 案例研究结论及建议........27
5.2 本次案例分析的不足....29
4 案例绩效研究
4.1 财务指标法绩效分析
财务指标是企业评价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本文将根据浙报传媒及整个出版业 2012-2014 半年报的财务数据,就此次多元化并购前后数据进行同期对比,通过指标变化情况来评价企业在偿债、盈利、运营以及发展四大能力方面产生的绩效。浙报传媒于 2013 年 5 月正式将边锋、浩方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013 年 6 月 30 日的财务数据可作为参考界限。对于选取哪些财务指标作为衡量四种能力的评价指标,各个文献选取的都不尽相同,笔者通过衡量指标的相关性、考察内容以及获取数据的难易程度,选择了 14 个相关指标进行并购绩效的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指的是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能力强弱取决于企业资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指的是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对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其衡量的是企业财务的安全和保障,其主要考察指标为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一般用于衡量在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企业能够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基本的指标,流动比率不宜过高或过低,保持在 200%适宜,出版业整体合理;另外一个重要的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速动比率,它用以衡量企业是否在流动资产中有能力立即偿付流动负债。一般来说,速动比率在 100%左右时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比较强,从上表可以看出,整个出版业速动比率维持在 200%左右。根据上表显示,浙报传媒在并购前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在并购后达到合理值随后下降,整体能力得到提升;资产负债率衡量的是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被企业利用进行财务活动的能力,它可以反映出企业在较长时间内的财务活动能力,对于债权人来讲,资产负债率越低意味着企业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的比例越低,风险也随之越小,达到 50%时风险收益基本平衡,由上表可知,浙报传媒的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具有较小的偿债风险。
………
结论
此次浙报传媒并购网络游戏平台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是传统出版行业实现跨区域发展的新思路。本文利用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并购前后的财务数据以及行业的整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此次多元化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无论从财务指标数据变化情况还是企业在行业中整体经营情况排名来看,只在并购初期产生了一定的并购绩效,改善了公司的经营状况,但并未对其长远发展产生正面影响。浙报传媒试图通过并购游戏平台,提高业绩,促进发展的愿望短期内没有实现,反而从直观上,在整个行业水平下降。并购目标价值的合理估计,是企业产生并购绩效的有效前提,而在并购目标价值的评估上,浙报传媒花费了 32 亿元,市盈率达到 12.8 倍,对未来发展过于乐观,没有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导致收购价过高,不利于最终绩效的产生。另一方面,浙报传媒是传统的新闻版块产业,而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是新兴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游戏平台,双方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经营模式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传统媒体的内在逻辑其实是以媒体为本位,追求内容的充实,而游戏平台更多追求的是用户体验,顾客至上。此次并购具有巨大的整合风险,而浙报传媒正是没能够在并购后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找到合适的并购整合方式,从而没有达到吸收用户、归拢用户,从而发展自身产业的并购初衷。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