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会计论文范文,会计论文是学术作品,因此其表述要严谨简明,重点突出,专业常识应简写或不写,做到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凝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语言。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随即解释清楚。(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会计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会计论文范文精选篇一
1绪论
1.1选题背景
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一一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上个世纪由通用汽车公司和杜邦公司首先应用的,在预算管理中实行财务控制方法,以分部或事业部为基础,成功的解决了集团公司的整合问题,为美国及其他国家集团公司解决整合问题提供了范例。此后,20世纪20年代预算管理在欧美国家的一些企业中也得到了应用,并获得了一定成功,随后预算管理便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普遍的应用。预算管理方法应用初期,只是拥有对经营活动的计划、协调组织生产的功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己经成为同时具备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对员工进行激励等,多功能的现代企业综合性管理工具国外学者认为,它能实现对企业内部所有关键性资源的有效整合,并服务于实现企业不同时期的管理目标,更是认为预算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企业战略性资源的优化配置。20世纪80年代,预算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被引入中国,作为一种综合性管理工具受到了广泛的推崇,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无论是在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尚不完善,因而引发了诸多管理问题。在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实践之中,随着对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应用的深入,预算松他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它是各级预算管理的代理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完成预算任务时故意对成本或资源进行高估,而对收入或产能进行低估,进而影响对经营业绩的评价,最终致使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企业的整体利益受到损害。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目前H集团经过多年的摸索己经逐步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但是,在其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金额与实际资金需求不符、预算执行落实不到位、缺少有效激励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着其管理效用的提高。于是便存在着诸多预算松他问题,这些问题将降低集团的经营效率、不利于集团资源的优化配置、给执行者掩盖失误提供空间、使部门间信息传递失真、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论文对H集团的预算管理过程进行研究,找到其中存在的预算松她问题,对预算松她问题的成因及动机进行详细分析,并试图寻找相应措施来解决H集团的预算松他问题。目前在我国,预算松弛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大公司中,它将给企业带来诸多不良的经济后果,于是研究预算松弛的成因就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期望通过对H集团个案的研宄分析,促使管理层对企业中的预算松弛问题重视起来,及时调整预算管理模式,有效控制预算松池,以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为其他企业、行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预算松她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2H集团公司简介及预算管理概况
2.1 H集团公司简介
为论文研究需要,首先将H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它所控股的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称为H集团公司;将H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H集团总部;将由其控股的、下属的分公司,简称为分公司。H农业股份公司的控股股东H集团总部现设在哈尔滨,地处于东北亚经济区中心,分支机构集中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和地区。拥有十七家分公司、八家子公司,参股一家银行,拥有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563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与世界六大洲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现己成为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延伸至工业、流通业、建筑业、金融业的综合型上市公司。H集团是我国面积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山脉、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那里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还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集团拥有农牧场共114个,辖区总面积达5.62万平方公里,横跨黑龙江省12个市、74个县(区)。集团现已形成米、面、油、肉、乳、药、薯等十大支柱产业,年粮食加工转化能力两千万吨。“诚信为本”,是集团始终坚持的一大运营理念,逐渐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度、扩大其占有比率,全面利用并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在,对上市公司的运营体制加以灵活的运用,以农业作为基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业高新科技的研发和使用作为方式,以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目标,全面彰显绿色产品的品牌优势,全面扩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促使种植业转变成为农产品加工,推动传统农业转变成为现代化农业,促使公司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农业示范区,推动其成为农产品深、精加工基地,促进其成为高效益、快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企业。H集团企业文化是由多元文化融合而成的,其中蕴含了黑土文化、军旅文化、知青文化和齐鲁文化等,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独特的地域风采,使得集团文化富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全方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是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集团的客观要求,是实现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集团不断加强管理、规范集团行为,以“以人为本”作为管理原思想,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着力打造一批勇于挑战、善于创新、克克棘业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
2.2 H集团公司预算管理内容及流程
H集团的预算管理是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全方位的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它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考核来实现,有效分配、控制集团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实现有效组织、协调集团经营业务活动。预算由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预算构成,基础是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它的核心是对现金流量的控制,重点是实现目标利润。集团的全面预算通常是以年度预算报告的形式反映的,其预算报告主要包括预算报告书、预算编制说明、指标预测表,指标分解追踪表,以及相应的执行控制制度等。H集团的预算管理流程包括:预算准备工作;预算启动;部门填报及反馈;决策提出预算目标;层层分解目标、编制详细预算;财务部门汇总。通过上述一系列预算活动为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助推作用,既兼顾短期目标又统筹长期战略;为绩效考核提供了制度基础;加强了过程控制和成本监控;加强预算单位的内部信息交流,促进集团资源优化配置,统一附属公司和各部门的目标和活动;防范风险的管理目标。
……….
3 H集团公司预算松弛现状及负面影响.......... 16
3.1预算松弛的内涵.........16
3.1.1预算松弛的概念及界定......... 16
3.1.2预算松弛的本质......... 16
3.2 H集团公司预算松弛现状......... 16
3.3预算松弛对H集团公司的负面影响......... 21
4 H集团预算松弛产生动因分析......... 24
4.1委托代理关系层面......... 24
4.2集团内部预算管理机制层面......... 25
4.3集团股权结构及发展层面......... 27
4.4预算松弛动机分析 .........29
5有效解决H集团预算松弛问题的对策分析......... 32
5.1减少H集团上下级间信息不对称......... 32
5.2加强H集团预算机制内部管理......... 32
5.3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 35
5.4完善H集团预算文化......... 36
5有效解决H集团预算松驰问题的对策分析
5.1减少H集团上下级间信息不对称
不确定事项在集团财务预算制定中是客观存在的,是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非唯一的或立即发生的事件和未知的预算制定过程的结果。对集团来讲不确定事项包括内在不确定性和外在不确定性,内在主要表现在,如预算制定本身难以精确测算,实际发生情况复杂多变等。外在主要表现在,如国家客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在集团日常工作中,为了得到系统、合理、准确的基础数据,增加预算数据的真实性,应该加强日常数据的整理与收集,及时分类汇总。预算制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客观、真实、可靠地数据进行改善,使得参与编制人员不同建议减少,博弃的机会减少,我们也就可以做到不确定事项对预算制定的影响的减少,科学、合理化的编制集团预算。信息不对称也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公司规模庞大管理层级较多,预算管理链条复杂,使委托代理双方出现博弈,委托代理双方利益不均衡,直接影响集团配置资源。预算编制委员会在集团预算制定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了避免博弈双方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影响,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应该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基层预算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带动各基层预算单位也给予积极配合。预算制定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疑问或对有益于工作的意见,双方都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沟通确保预算目标的清晰度足够。而不是不能妥善处理个人目标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关系,一味的给下级人员施加压力,强制确保预算的执行。良好的沟通方式和环境会使博弈双方在预算制定中的信息交换得到尽可能的对称,可以改善预算制定的效率和最终的效果。
……….
结论
根据理论研宄和案例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1)集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都有可能存在预算松弛现象,即预算松弛既包括预算编制松弛也包括预算执行松弛两种类型,同时又会受到预算考核评价的影响。预算松弛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代理人的寻租行为,是代理人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上下级信息不对称,而进行的逆向选择行为。
(2)在集团预算管理实践中存在上下级信息不对称的弊端,下级管理人员由于轮机效应压力;集团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股权结构集中度偏高、集团规模过大管理链条复杂、部门间争夺有限资源;出于维护部门或个人利益的考虑、管理者个人的风险偏好,这些都是其预算松弛产生的动因。
(3)预算松弛问题对H集团的生产经营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会造成集团内部门间协调不利降低企业经营效率;难以实现集团资源的有效配置;给执行者掩盖失误提供空间;部门间信息传递失真诚信危机加大;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釆取必要措施防控预算松弛问题,对于集团的战略发展意义重大。
(4)在采取措施抑制H集团预算松弛问题时。首先,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来对预算松弛进行控制,减少上下级间信息不对称;其次,建议完善集团内部的预算管理机制,构建适于该集团实际的预算组织体系,预算执行的监督审查力度也要不断加大;最后,提出从集团整体目标出发,合理构建和强化激励机制;优化集团预算文化。
............
参考文献(略)
优秀会计论文范文精选篇二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公司治理从出现以来便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而自安然和世通公司倒闭以后,其更成为了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企业面对资本市场日益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开始逐渐意识到若想要在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环境中得以发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体制。我国企业虽然在近些年的研究实践中意识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并加重了对其的重视程度,但相比于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的公司治理机制,还存在着股权结构分布不合理、监事会监督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在治理方面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公司治理研究热潮的推进,公司治理评价开始兴起。国际上著名的评级机构如标准普尔,戴米诺和里昂等在 19 世纪末纷纷的推出了自己的公司治理评级体系,并在实务界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中国也于 20 世纪初也开始在相关领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虽然公司治理评级体系能够用来评价一个公司的公司治理规范,但是在运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公司治理评级体系对于分数设置的整体思路是先确定十分制或百分制的总分,再根据体系中所含的维度将总分分成几份,在每个维度下面设计标准问题,每个标准问题只有“是”和“否”两种回答,赋值“0”和“1”,把最终所有分数汇总,并将总得分归入已经分好的评级级别中。当两个被评价公司的得分相同时就会被分类到同一个公司治理级别中,即使他们在评价过程中所选择的项目不同,这便不利于评估者得知公司治理具体的哪一方面不符合规范。此外,公式治理评价体系大多依靠公开披露的信息来进行公司治理水平的评价,而没有考虑到除了会计准则要求披露外的公司的其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评价范围、过程和结果更加细化的方法来评价公司治理水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不但能够影响整个公司内部的运作情况,也能够影响外部的利益相关方对公司的评价和决策的制定。现有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多是用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衡量一个公司治理的好坏,而本研究的重点不但放在外部披露的信息中,同时也在量表中设计了需要内部管理人员提供的信息,这样会使得开发出来的公司治理量表更加的准确化和全面化,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统一的公司治理量化标准,并实现行业内不同公司治理水平的比较。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的开发和应用对银监会监管、银行融资和银行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金融机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的商业银行,由于其运作牵涉到多方利益,因此要受到社会多方的监管。中国商业银行主要受经国务院授权的银监会监管,在严格的监督管理下保证合法、稳健运营。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量表可以作为银监会进一步了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情况的一种工具,通过将现有的公司治理水平和理想的治理水平做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维持作为金融产业主要支柱之一的银行业的稳健发展。另外,银监会还可以利用公司治理量表对不同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行同期的横向比较,将治理水平低的公司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并将治理水平高的银行作为研究的对象,总结出能够拉升银行业整体治理水平的方法。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前,银行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是监督者的角色,金融危机发生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业也存在着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从此,银行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的角色从治理变成了被治理。如上所述,公司治理的首要研究对象是一般的上市公司,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是建立在一般上市公司结果之上的,通过总结一般上市公司治理的特点及商业银行所独特具有的如资产交易透明度低、高资产负债率、资产结构分散度高、委托代理关系复杂、行业管制严格、存款激励具有负面性等特点,将一般公司治理的评价应用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上。国外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在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上,Dewatripont 和 Tirole (1994)在对银行债权人的特性做出总结之后,提出了代表人的假说,五年后他们又在将银行监管理论和公司控制理论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银行的公司控制模型。银行控制模型除了揭示出银行权益人和债权人之间的特殊性之外,还认为银行的业绩分配权可以约束管理者的行为,从而实现银行的稳健经营。Ciancanelli 和 Gonzalez (2000), Caprio 和 Levine(2002), Macey 和 0'Hara(2003)都曾经尝试着从一般的公司治理出发,结合银行的特殊性,来总结出银行公司治理的规律。Ciancanelli 和 Gonzalez (2000)认为,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市场多个参与方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要受到银行监督管理部门严格的管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会受其特殊的资本结构、产品性质和委托关系等的影响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
2.2 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公司治理的关注程度逐渐加重,一些被曝光丑闻或者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最终发现其在公司治理方面普遍存在着问题,这更加深了对于公司治理量化的需求。目前国际和国内在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上都已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是在遵循公司治理原则的基础上对公司的治理状况进行评估,评价体系一般会通过建立一个合适的公司治理指数来帮助评价一个对象公司的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指数实质上是来评价一个公司是否遵守了特定的公司治理规范,在决策时是否将公司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雇员等的利益考虑在内,进而实现公司利益相关者的长期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运作模式依据是否营利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国际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治理水平进行评级,虽然这些评级机构拥有众多优秀人才以及丰富的评级经验,但是作为营利性的机构,其评价的独立性可能会受商业利益的影响,评级的结果缺少一定的公正性。二是通过非营利机构进行评价,如机构投资者、民间协会、媒体和交易所。非盈利机构由于缺少公司治理评级的人才、资源、专业知识等,最终得出的结果比不上专业的评级机构,没有很大的说服力。此外,公司治理评级体系按照是否接受公司委托可以分为公司委托评级和非公司委托评级。顾名思义,公司委托评级就是说该评级活动是依据被评价公司的请求而实施的。而非公司委托评级的评级活动是指评级机构没有经过被评级公司的委托和同意,或是受该公司的投资者的请求,或是主动地披露上市公司的信息,利用机构中已定的评价体系和指标,对目标公司进行评级,评级结果或者是提供给要求评级的投资者,或者是对外公开发布。非公司委托评级的结果由于不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不好的评级结果很有可能会受到被评级公司的起诉①。
……….
第 3 章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的开发....25
3.1 商业银行量表开发原则及步骤 ...... 25
3.1.1 量表开发原则 ...... 25
3.1.2 量表开发步骤 ...... 25
3.2 测量项目确定 ........... 27
3.2.1 量表初始题项的选定 ........ 27
3.2.2 题项的净化........ 29
3.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4
3.3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35
第 4 章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的应用....41
4.1 应用对象....... 41
4.2 应用程序....... 41
4.3 应用评分标准 ........... 42
4.4 应用结果....... 43
4.5 应用结果分析 ........... 45
第 5 章结束语.......47
第 4 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的应用
4.1 应用对象
如量表名称所示,本文开发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的应用对象为国内的商业银行,既包含在沪深两市上市的 16 家商业银行,也包含未上市的商业银行。由于该量表的题项是结合商业银行特殊性设计的,因此商业银行类别外的银行不适用于该量表。换句话说,该量表的应用对象包含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或国家政策性银行等非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不但能够被上市商业银行应用也能被非上市商业银行应用的原因在于,其与一般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只从目标对象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等公开信息作为依据不同,该量表在应用过程中,不但要收集应用对象公开披露的信息,也要通过对公司决策者和经营者进行访谈或者发送电子邮件询问等方式获得非公开披露信息,从而对目标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行更准确及更综合的衡量。A 商业银行应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资料准备阶段、项目评定阶段、报告形成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在 A 商业银行被确定为应用对象之后,指派对商业银行运营情况较为熟悉的专家或学者担任公司治理量表项目的工作人员,为了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保持结果的客观公正,A 商业银行量表应用小组中应至少包括 5 名符合要求的成员,资历较深的那个担任该组负责人,在评分有争议的时候起到仲裁的作用,同时制定工作计划并保证量表应用工作维持在正常的工作进程上。
………
结束语
本研究在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的基础上设计出含有 20 个题项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并在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之后,得出该量表在结构和内容上设计合理,可以被广泛被国内商业银行应用的结论。本文的第四章是将 A 商业银行作为例子,对开发出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进行应用。通过对 A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关键人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董事与董事会、监事与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以及治理与管理之间的有效沟通六个维度的指标的打分结果统计分析后,可以清晰的看出不利于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因素。分析不利于公司治理因素的产生原因后,可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从而提升公司整体的治理水平,因此,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的开发具有实际意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能够准确的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进行量化,方便不同银行进行公司治理情况的比较,这一点优于成熟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中的每个题项都只有“是”和“否”两种回答,没有量表中的阶梯式程度选项,因此不利于对不同公司在同一个方面做出程度上的比较,而且,即便两个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量表中的得分相同,也可以在题项得分的不同上分析出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别。另外,公司治理评级体系中所涉及的信息都是可以从评价对象公开发布的信息中获得,而本量表在应用中不但需要公开发布的信息还需要从董事、管理层等关系人处获得的非公开披露信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量表是在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开发出来的,可以用作商业银行对自身公司治理情况的了解,也方便外界研究者、机构投资者或者银行监督机构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情況的了解和把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参考文献(略)
优秀会计论文范文精选篇三
第 1 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2013 年,受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货币政策收紧,以及一系列有关于企业合并政策的影响,我国企业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企业合并浪潮,我国多个行业开始出现了行业整合的趋势。根据投中数据的统计,我国合并市场在 2013 年共宣布交易案例 5233 起,披露金额案例 4496 起,披露交易规模 3328.51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17.15%、21.35%和 5.72%,其数量和规模都创近 7 年来新高。其中,2013 年有关上市公司合并案例共计 1641 起。在这些案例中,国有上市企业的动态尤其受人关注,仅 2013 年上半年,就共有 169起关于国有企业合并的案例。我国在 2007 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在第 20 号关于企业合并的规定中指出,企业合并分为两类,即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国有控股企业合并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根据准则中关于关联方关系判断的规定,仅合并前后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企业,不应因此而构成关联方关系。准则第 20 号规定,如果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仅共同受国家层面的控制,而没有其他关联方的联系,那么不应因此而将其判定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时准则也规定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于参与合并的各方是否属于关联方进行判断。但准则并没有对于这种形式与实质上的关于同一控制上的判断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可见,上述这些宽松的政策为国有控股企业合并时选择何种会计处理方法提供了空间。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全球合并市场风起云涌,我国也随之刮起企业合并的飓风。在新会计准则中,虽然对于属于同一控制与否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界定,但是对于国有控股企业的合并却无明确的处理指导,这样宽松的政策使一些国有控股企业有了自由选择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空间,这无疑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公平竞争面临挑战。为此,笔者在对 2013 年 58 起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合并案例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绩效得分法进行分析,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寻求不同会计方法带来的差别,最终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对于企业合并方面的会计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97 年,Vincent 等研究人员以 1979 年到 1986 年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合并处理的 35 家公司和采用购买法进行合并处理的 35 家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公司 78 年到 91 年历年财务有关数据。根据分析的结果统计,研究人员并不认为对于权益结合法的选择相较于购买法的使用会使报表中的利润数据产生差异,也没有信息表明投资者会因为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于财务报表数据认知有差异而改变投资策略。1999 年,根据 Salomon Smith 的调查,证券市场并不会因为对于企业合并时购买法的使用而对其评价趋向不利,在商誉方面,因为市盈率的倍数效应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收益表中的商誉摊销,所以它对于现金流量的倍数并没有明显的负影响,股价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①。
………..
第 2 章 企业合并的概念和分类
2.1 企业合并的概念
根据财政部 2007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条中的定义: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之中,我们把几个企业之间的联合,或者一家企业通过在证券市场购买其他公司权益性证券等方式对另外一家或几家公司进行控制的行为称作企业合并。
……….
2.2 企业合并的分类
2.2.1 按合并方式分类
(1)控股合并(A+B=A+B):其实质是一种投资行为,一方企业被另一方获得控制权形成企业合并行为,被控制一方在合并之后继续以独立法人身份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谓控股,指的是一家企业通过掌握另一家企业可以形成控制的大部分股份,而对其形成实质上的控制的行为。根据控股的形式,又分为两类:纯粹控股与混合控股。纯粹控股是指控股企业并不在实际中参与被控企业的日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只是纯粹的资本运营;混合控股是指控股公司除去资本运营外亦参加一些被控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管理工作。一般来说,想要达到控制被持股公司生产经营的能力,需要持有其股份超过百分之五十。
(2)吸收合并(A+B=A):是指某一企业以发行证券、交付现金或其他代价获取其他企业整体资产和负债的合并行为。其主要形式有三种:
1)被合并的原上市企业进行注销登记,母公司以合并后的存续公司形式成为新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种方式更有利于股权的集中管理,并由此达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目的
2)集团公司进行注销登记,原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而继续存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特务发展的需要,避免潜在的同业竞争,旨在提高公司整体的运作效率。
3)某一非上市公司为了公司发展的需要,通过审计各个公司的净资产、股东的股权比例,对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吸收合并,以此整合内部资源,促进公司发展。最终被合并的公司注销,原非上市公司作为合并后的主体在工商部门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
第 3 章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8
3.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8
3.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10
3.3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演变 ..........11
3.4 其他各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规范..........13
第 4 章 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15
4.1 权益结合法..........15
4.2 购买法..........15
4.3 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比较 ..........16
第 5 章 我国国有企业合并中会计方法的历史沿革..........20
5.1 我国国有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发..........20
5.2 我国国有企业分类..........20
5.3 国有企业合并特点..........21
5.4 国企合并的意义..........22
第7章 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和弊端及解决方法
7.1 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
2006 年我国财政部颁发了新会计准则,并没有如国际和美国一样取消权益结合法,而是充分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概念是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一种创新之举。
(1)符合我国企业类型格局的要求。目前,我国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并不在少数,特别是同属国资委控制下的国有控股企业,而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企的格局正在进行逐渐的转变,这期间就会发生大量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情形,正是这种客观事实促进了新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形成。如果我国准则不考虑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合并情况,那么会计人员将面临在实务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无法可依、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因此权益结合法的续存更适应于我国实际,也更具有针对性。
(2)会计信息可靠性提升。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与相关性的地位不分伯仲,对于决策者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权益结合法按照被合并企业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而购买法按照被合并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计价。当前我国会计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会计信息的失真,即会计信息可靠性较弱,这一问题不仅降低了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的信任程度,更在宏观层面干扰了政府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权益结合法的实行有一定的合理性。
………..
结论
2006 年我国新准则的颁布使我国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世界各国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办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 58 家上市国有控股企业的合并行为为样本,对其合并前后期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选取相应财务指标进行合并处理方法下的对比分析。从其分析结果来看,不同会计处理办法的选择对于企业的财务指标具有着重大影响。由于新会计准则并没有对国有控股企业合并时的会计办法选择做出明确的界定,使得很多国有控股企业合并时,为其在选择何种会计处理方法提供了可选择空间,这给很多国有控股企业提供了制度漏洞,部分企业只考虑自身利益而任意选择处理方法。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特点,并结合现阶段的我国国情,提出完善会计准则的以下三点建议:在现阶段保留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市场处于转型阶段,各种企业特别是国企正处于企业转型发展关键时刻,基于历史因素,权益结合法的保留更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在微观层面也可以减轻国企的压力,为国企的成功转型创造有利条件。目前我国的评估市场并不成熟,企业在市场上获取的公允价值并不具备完全的可信度,这一限制因素使得权益结合法的保留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
参考文献(略)
优秀会计论文范文精选篇四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随着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及相应的经济效应的出现,公允价值计量再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应用的问题也受到了新的挑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 2011 年 5 月份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13 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准则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能更加准确地表达其计量或者披露的目标,所以为了使公允价值计量得到更加有意义的应用,准则制定者有必要对其做出更加符合市场发展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规定。所以 2014 年 1 月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39 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从 2014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该准则中的有关规定。新的准则在原先公允价值定义的基础上又对其提出了新的定义。在原先的定义中规定在交易公平的环境下,对于熟悉彼此的交易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交换资产或者进行负债清偿的金额数量;而新的定义规定为在计量日的当天,市场参与双方在有序的交易下出售或者转移资产负债的价格,也就是所说的脱手价格。FASB(2006)强调在计量日的当天,出售资产或者转移的价格必须是在有序交易中得到的价格,而 IASB 的定义即是同原先的定义一样。可以看出新的定义明确提出了公允价值是脱手价格,同时其计量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计量,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定义的提出考虑了市场参与这一属性,另外新的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强调了这样的交易活动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有序进行的。在对公允价值定义做出了新的规定后,准则又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做出了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时所应用的输入值作为基础,将其计量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以此来适应不同的披露要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可比性。
………
1.2 选题意义
2014 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39 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做出了新的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以公允价值计量时候所应用的输入值作为基础,将其计量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以此来适应不同的披露要求,同时可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可比性。这可以说对公允价值分层计量在我国更好的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信息使用者得到更加客观的公允价值奠定了基础,但是准则中强调的活跃市场与估值技术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对活跃市场与非活跃市场的管理以及输入值估值技术的准则还不成熟,所以可能会对其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会让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从中国市场经济层面考虑,研究公允价值分层计量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就显得比较有意义,可以从研究中发现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所以本文拟以沪深两市 2009-2013 年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其中将缺少财务数据的公司剔除,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研究中提出的假设进行模型检验,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应用的现状,让公允价值准则在实务中更好的应用。这为我国公允价值准则的制定机构提供了经验证据,另外针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又做了研究,为提高公允价值相关性的途径提供相应的依据。
………
第 2 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2.1 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含义
第一层次输入值是指在计量日当天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取得且未经调整的报价;这里所说的活跃市场指的是和其计量相关的资产或者负债的交易量和频率可以持续提供足够多的市场定价信息。而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以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的输入值,但必须是可以观察到的,包括直接或间接得到的。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
2.2 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理论
2.2.1 价值相关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1.有效市场假说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所以对其信息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信息质量中最为重要的是价值相关性,而研究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前提为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最早是被 Paul&Fama(1965)提出的,有效指的是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当中,可以获得的所有信息能够被市场中的价格充分反应出来,那么就称之为是有效的市场。之所以将有效市场定为研究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的前提,是考虑到研究当前市场的时候,是假定价格可以反映所能取得的信息。
2.决策有用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早期的计量应用中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是真实的可信的,所以说最早被人认同的是历史成本计量。但随着财务报表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改变,所以在其情况下更多地开始考量价值相关性的问题,以此来提高报表内部使用者对公司决策的可行性,所以说决策有用观成为了研究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的理论前提。
2.2.2 信息观理论
前面所说的公允价值的理论前提是有效市场假说,那么它也是信息观成立的基本条件。所谓的有效是说价格可以表达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成本计量的应用是可以被接受的。信息观强调,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丰富它的内容,可以让投资者从中获得最为可观的内容,为他们决策的合理性提供保证,所以这吸引了当时很多人对它的应用。但人们逐渐发现虽然信息观很好地增加了信息的含量,却并没有相应地增加计量。公允价值是在这两个方面有所增加的,可以说信息观作为历史成本计量应用的理论基础,而并不适合公允价值的应用。这表明历史成本的计量只能满足当时市场发展的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会计应用要求的提高,历史成本计量应该会被更具优势的计量所替代。
…….
第 3 章 研究设计....16
3.1 样本选择.....16
3.2 模型选择与设定.........16
第 4 章 实证分析....19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19
4.2 回归分析.....21
4.3 稳健性检验.........31
第 4 章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 4.1 可见,样本公司 P 的平均值为 11.31,最大值为 36.81,最小值为 2.43,从中可以看出股价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同时波动也相对较大,同时股价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同均值之间也存在着差距,这可能与 2008 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后续影响有关。因为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供求关系,股票价值以及制度因素等等。具体来说,当股票的供给大于股票的需求量来说,那么就会让股价下降,当需求大于其供给的时候就会达到市场对于股票的供给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其的期望,那么就会使股价上涨。20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对其信心下降,对其的需求变少,这样就会让股价产生较大的波动。再比如说股票的价值,所谓股票的价值实际上是指其所能代表的公司的价值,那么公司的价值是多少取决于其公司的运营情况,以及通过最近的公司发展状况而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如果预期前景良好,那么公司的股价是看好的。所以从这点上来看,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很多公司的发展遇挫,这会让其股票的价值下降。FAL1、FAL2 和 FAL3 的平均值分别为 1.47、6.32 和 0.20,FLL12 和 FLL3 的均值分别为 0.22 和 0.08,这说明原因主要可能是同对每个层次输入值确定的条件不同有关。因为以第一层次计量的公允价值是强调在活跃市场环境下,且选择的输入值为同质的资产的价格,这对某些公司来说可能存在困难。
…….
结 论
本文使用修正的 Ohlson(1995)模型,手工收集了沪深两市金融类上市公司2009-2013 年的公允价值分层披露信息,以及模型需要的相关变量,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价值相关性,得到以下结论:
(1)对于资产负债类项目,以第一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具有价值相关性,以第二、三层次计量的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相关性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一层次的信息可靠性最高,所以也就验证了假设 1,即是公允价值信息可靠性越高,其公允价值相关性越强。
(2)在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不同资产负债项目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价值相关性,而其它金融项目并没有,这也验证了假设 2。即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拥有价值相关性,且按照第一、二、三层次逐渐降低。
(3)由于公允价值所具有公允性等特征,让其在运用中会受到管理者个人私利的影响,从而降低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客观性,有效的公司治理在这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在前两个研究基础上,继续研究了公司治理对公允价值分层披露价值相关性的改变作用,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公允价值分层披露的价值相关性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表明规范的公司治理可以成为提高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可靠途径,对不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验证了假设 3,即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改善以不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的价值相关性,以第一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价值相关性是较为突出的。
............
参考文献(略)
优秀会计论文范文精选篇五
绪论
0.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共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愿景的大背景下,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2013年11月12日三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指出,“无论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要承担社会责任,从而把企业社会责任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社会责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06年以来,深交所,上交所,财政部,以及其他一些政府机构,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指引及要求,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在这种政策环境下,我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得到了快速增加,根据金蜜蜂中国社会责任研究报告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就有1870份。但伴随着企业报告数量的飞速增长,企业披露的信息中弄虚作假现象屡见不鲜,报告中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能否经得起推敲,受到了社会大众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关切。2009年1月12日中国颁布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在第五章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提出“鼓励实施社会责任履行的第三方独立鉴证,强化全社会协调的银行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并通过报刊、网站等渠道公开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2”。2009年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引中第六条规定“公司可以聘请独立第三方审验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同时应披露审验结果3”。社会公众以及政府部门的日益关注推动了我国企业对报告鉴证的不断重视,从而促进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数量的不断增加。自2006年,由挪威船级社(DNV)为中远集团《200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我国的首份鉴证以来,截止到2012年,我国累计约有282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第三方审验,并出具了审验报告。
…………..
0.2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0.2.1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对“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其中规范研究主要体现在:首先,基于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的概念、报告鉴证主体、鉴证内容、華证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观点。其次,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理论,以及我国社会责任报告现状统计分析结果,对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最后,基于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对报告的鉴证发展,提出对策性建议。实证研究主要体现在:首先,通过手工收集数据,定量,描述性统计对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的现状进行整体梳理。其次,基于理论建立相关逻辑模型,以我国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当前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为研究样本,对鉴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哪些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
………
1研究现状及理论分析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了更好的研究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影响因素,就需要对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了解,因此,从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报告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概念、鉴证主体、鉴证内容和鉴证的影响因素等五个方面对国内文献进行回顾,显得尤为重要。191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首次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责任是道德问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重视社会大众的关切。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企业社会责任之父” Howard R. (1953)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商人在响应政府的政策的时候,做出一系列决策,实施具体的行动,以此来实现社会目标和价值的义务。Carroll (197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为满足社会有关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进行的活动。”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和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rich) (1993)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认真考虑它的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卢代富(2001)认为,企业承担维护社会利益义务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不相冲突的。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2009),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国家的特殊行业应切卖履行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社会责任。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四号-社会责任》(2010)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职责和义务”。
………..
1.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发展状况
本部分将从报告鉴证标准、报告的发展状况以及报告鉴证的发展状况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现状,为文章实证研究假设的提出提供前期数据支撑。目前我国最常用几种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包括AALOOAS、ISEA、GRI的G3标准、ISAE3000、CSR-VRAL和DNV,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梳理。
(1) AALOOAS.ISEA。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在2003年发布的M1000鉴证标准,是世界上首个可持续鉴证标准,历经数次修订,到目前最新的《AA1000鉴证标准(2008)》;该鉴证标准为了使角色与责任更加清晰,更易区别,对有关各方作了一个清晰的说明,包括发布企业责任报告,审验报告和阅读报告的所有机构和个人,并强调审验方面是标准的重心;这一鉴证标准是以改善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最终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决策使用价值为目标,针对组织关于社会责任方面信息披露以及相关表现的全面的鉴证标准。
(2) GRI的G3标准。GRI (全球提告倡议组织)在1999年首次发布全球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草案》,经过了数次修订,2006年.10月发布了最新的G3指南,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报告编写指南。G3指南注重企业如何编制社会贵任报告,并对依据GRI指南编制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独立审验提出了具体要求。
……..
3样本选择及模型设计........29
3.1变量选择与定义......29
3. 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31
3. 3模型设计......31
4实证结果与分析...... 32
4.1描述性统计分析......32
4.1.1整体样本描述性统计 ......32
4.1.2对照组样本描述性统计......33
4. 2相关性分析......34
4. 3稳健性检验 ......35
4. 4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36
5结论与建议......38
5.1研究结论......38
5.2研究启示和建议......39
5. 3.局限与展望......42
4实证结果与分析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224个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可以得出,社会责任报告页数中极大值为202(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极小值为4 (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明在样本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充实性上有较大差异;GRI的均值是0.13表明所研究样本中有13%的公司使用GRI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这一比例还比较低;公司规模的极小值为20. 516,极大值为27.852,均值为22. 997,说明所选的样本公司的整体公司规模比较大;净利润率的均值为0.069,极小值为-0.366,极大值为0.503,这表明样本中净利润率分布差距比较大;资产负债率的极小值是0.069,极大值是0.887,均值0.525,这表明样本公司整体负债水平相差很大,这可能与所处于的行业的经济形势有关;股权性质的均值是0. 80,这说明本次所选样本中有80%的公司属于国有控股公司,这与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占据较大比重有关;地域因素的均值是0.50,说明所选样本中有50%的公司来自于发达地区;审计师类型极小值是0,极大值是1,均值是0.13,这说明样本公司年报审计师为四大的比例为13%;董事会规模极小值是5,极大值是17,均值是9.62,表明样本公司中董事会规模有较大差异;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极大值为86. 4%,极小值为7. 45%,均值为40.1%,表明样本公司中股权集中度比较高;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一中极大值为1,极小值为0,均值为0.09,表明在样本中有9%的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为同一人。
……..
结论
本文在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的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力图在分析和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现状,以信号理论和代理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影响上市公司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动因,得出以下结论: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仅2012年我国公司共发布了 1870份社会责任报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进入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从报告年度分布来看,得益于政府、行业组织、企业自身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逐年跨越式递增,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从企业性质分布来看,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制度,当前我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其他性质的企业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报告的地域分布来看,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排名前二十的省份中京沪粤鲁浙苏等发达地区的企业相比其他地区有较大的数量优势。
............
参考文献(略)
优秀会计论文范文精选篇六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近年来,中石油行业率先推出了对行政副职(副处级别)以上职务的离任审计,使经济责任审计在吉林油田公司得到更为广泛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被审计对象能否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关系到公司决策层对干部的正确选拔任用。实践证明,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是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必要手段。如何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对吉林油田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1)随着全国范围内反腐倡廉力度的不断加大,良好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2)2012 年 5 月 1 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正式发布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一办法、一手册的出台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审计质量评估活动广泛开展起来。面对新形势,吉林油田公司必须尽快吸取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成熟企业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总结经验,积极整改,不断完善,从而为日后顺利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评估奠定坚实的基础。
(3)随着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完善,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具有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较高质量的审计工作不但能够得到领导的重视,提高本部门的地位,而且也树立了审计部门在其他部门的良好公众形象,为日后更好地履职尽责提供了理想的操作平台;二是较高质量的审计工作不但有利于审计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且通过后续教育等环节的不断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
1.2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1978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质量控制标准委员会(Quality ControlStandards Committee),帮助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和实施质量控制标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通过运用特定的新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来设计满足客户需要的工作程序,从而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2)1979 年,列奥•赫伯特在对绩效审计的论述中提出了“三 E”的概念,即对管理部门的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济性做出评价。(3)加拿大的综合审计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财务系统内部控制进行检测;二是货币价值审计。在内容上也包括了财务审计和“三 E”审计两部分。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002 年 7 月 1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始实施问责制,是要政府官员能够为他们的施政承担责任。
(2)2010 年,某权威人士指出,当前中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突出,经常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的判断失误和审计失败,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及审计工作的权威性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体现了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严重性,其实质是转嫁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及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
………
第 2 章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基本理论
2.1.1 相关概念的内涵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根据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立项、实施、结果、报告等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的活动,是规范审计人员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此概念可以理解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主要体现在质量的信任度上,即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的的有效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最终体现为所形成的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此外,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涵盖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客体,以及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
……….
2.1.2 基本理论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余效明同志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各级领导要特别关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建设,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以及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将是全国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一项主题。重新全面认识和理解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在意识领域中要高度重视,要想把内部审计工作做好,必要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1)经济责任审计功能实现的效果好坏与否与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有着必然的联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工作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是“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符合审计工作规范和专业标准而制定的方针和措施”。为了增强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效益性、合理性及效率性,确保达到审计目的,实现审计职能,它要求采用有效管理控制各环节,按照层次实施审核、监督及责任追究,使审计工作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保证,要真正达到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将会涉及经济责任审计的每个环节,贯穿于各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始终。
(2)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和内部审计职能转换的需要。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修订后的内部审计新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营运价值和改善组织的免疫系统。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风险管理、控制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新定义明确了增加企业营运价值和改善组织免疫系统为内部审计的目标,内部审计只有在企业的目标和经营战略的指导下确定审计目标和战略,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进而促进企业实现价值。
………
第 3 章 吉林油田概况及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现状 .........7
3.1 吉林油田概况........7
3.2 吉林油田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现状....8
3.2.1 吉林油田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内容......11
3.2.2 吉林油田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方法......13
第 4 章 吉林油田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19
4.1 总体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9
4.2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第 5 章 吉林油田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24
5.1 全员质量意识控制..........24
5.2 体系制度建设控制..........25
5.3 全过程管理控制........28
5.4 技术支撑水平控制..........30
第 5 章 吉林油田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5.1 全员质量意识控制
吉林油田公司要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造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各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配备好,实施好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才能不断满足企业发展对内部审计业务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才能得到根本保证。以辩证法为指导,提升全员质量控制意识,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职能,提升服务水平。所谓以辩证法为指导,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把其作用在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上面,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审计职能,向管理服务职能转变。传统经济责任审计以监督评价职能为主,在惩治腐败和保障企业经济活动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管理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使我们对如何科学管理、完善审计的职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仅有监督是远远不能够满足企业的管理要求,只有把查错纠弊的工作与规范管理的举措结合起来,把微观监督与宏观服务结合起来,才能标本兼治,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
……….
结论
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能力是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应加速知识更新,提升其业务胜任能力。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内部培训或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学;也可以在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采取以老带新,干学结合的互促形式。近年来,吉林油田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坚持把经济责任审计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据统计,三年来,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业务培训 39 人次,吉林油田内部培训 156 人次(每周五下午定为学习业务交流日)。同时,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5次,达到了以审代培,边干边培的目的,从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促进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奠定了扎实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吉林油田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石油东部上产较快,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多年的努力,吉林油田公司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责任审计得到了中国石油审计部及本公司各级领导的好评。但是,吉林油田公司仍然面临着缺乏严格、有效、完整的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尤其是在总体运作及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风险点依旧存在,导致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及关键点控制难以得到全面保证。相信:本文提出的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研究的若干观点,必将为吉林油田公司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更完善提供参考,让内部审计工作在公司内部真正发挥作用,为各级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
参考文献(略)
优秀会计论文范文精选篇七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人力资源在石油行业中的重要性。随着中国成品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在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上狠下功夫。众所周知,提高企业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绩效来实现,它是企业根本所在。而良好的的绩效是员工一点一滴来创造的,离开对员工绩效管理,就谈不上管理,而这种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和关键在于员工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提升企业业绩、增强竞争力。而绩效考核又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员工的薪酬确定、奖惩、岗位调整、职务提升、培训等方面都是以绩效考核为基础和依据的,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准确性是能否有效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
(2)绩效考核在加油站中的重要性。加油站作为直接面对客户的最小单位,既是企业对外的窗口,又是企业主要的利润点和利润来源。加油站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效益,其服务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对外形象。因此,以绩效考核研究为突破口,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符合企业实际的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对解决企业管理问题、提升竞争力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因此,石油企业应该把对加油站员工的绩效考核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建设,同时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也要公平合理,以此来达到激励和约束加油站员工[1]。因此,本文在此重要背景下,通过对绩效考核的研究和分析,尝试进行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研究与完善以 A 公司为例,通过分析现有的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从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方面进行分析,对 A 公司加油站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完善,并制定绩效考核的权重,为员工绩效考核提供支撑。通过改善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来达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主要在于完善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将体系系统化、全面化、合理化,有效的利用绩效考核方式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提高员工效率和管理水平。
(2)为员工提供公平合理的发展空间,采用结果导向性的绩效考核,让员工心服口服,认真对待需要改进的工作方式及方法,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素养。
(3)结合加油站整体目标,将指标及权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规范,采用合理的指标体系考核方法,将指标体系整体进行合理有效的量化。
……….
第二章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
2.1 绩效考核的内涵
绩效是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目前对于绩效的研究有 3 个方面:分别为个人绩效,组织绩效和团队绩效。因为所包含的层面不一样,所以绩效的内容、外在因素和测算方式也都不一样。必须先研究清楚绩效的含义和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进行测算和管理。本文主要以研究个人绩效为研究重点。员工对于个人绩效主要有以下 3 种观点:第一是把绩效看成行为,第二是当绩效是结果,第三是当绩效为素质,看重员工本身和绩效之间的联系。更加看重员工的自身素质品德和潜力,而非单纯的只看重绩效反映的情况。部分学者认为绩效就是行为,但是加入我们无法控制过程从而产生了结果,最终由此得出的结果就将变得不可靠。很多结果的得出会受到很多其他和工作无关因素的干扰,不全是因为个人行为导致的,比如政策和市场的因素等。而且太注重结果而不在乎过程会使员工的工作结果变得不可信,而且会误导员工在工作上的行为[27]。绩效是素质的学者提出,行为是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实现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也是结果,是完成工作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这个观点不再认为历史可以反映绩效,而是更加关注与绩效和员工潜力之间的关系,对于员工的自身素质更加在意,也更加注重员工个人自身的潜力。而且在绩效考核中加入能力和素质的考核[28]。综上所述,绩效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下,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本人认为,所谓绩效应该即包括完成结果所进行的关键行为,也包括工作的结果。绩效就是为了在特定时间实现企业制定的目标,员工所投入的技能和精力。
………
2.2 绩效考核方法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的指标。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在员工沟通和员工绩效量化的体系中。除此之外,KPI 还是对于工作员工在工作中的绩效表现进行衡量的量化指标,是用来评判是否完成企业制定的工作目标的最直观的方式。KPI 也是最有效的反映对于企业利润完成的方式,因为 KPI 是企业整体目标的细化。对于 KPI 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表现在,可以帮助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在如何用绩效使公司的利益做大化的方面进行研究,并且可以对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绩效考核水准的提高来进行改进。360 度评价法也称为全视角考核,是一种新型的绩效考核方法,在目前是占据主流位置。这种方法是通过与被考核者有过工作合作的几个主体处取得的信息,并借此对被考核者进行全面详细的绩效考核过程。其主要的信息来源为下级对上级的反馈,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同事之间的反馈,和本人的反馈。
……..
第三章A 公司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分析 ............ 15
3.1 A 公司经营状况 ......... 15
3.2 现行 A 公司加油站员工实施的绩效考核体系 ......... 18
3.3 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 21
3.4 绩效考核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 24
第四章 A 公司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 .......... 25
4.1 A 公司加油站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的作用及思路 ....... 25
4.1.1 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的作用 ........... 25
4.1.2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的基本思路 ............. 26
4.2 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方案 ............ 26
4.3 绩效考核体系流程及应用 ............ 34
4.4 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 40
第五章结论 ........... 43
第四章 A 公司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
4.1 A 公司加油站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的作用及思路
针对上面 A 公司加油站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分析,绩效考核体系不完整是制约了员工绩效考核。从员工绩效考核的完整性看,首先要明确关键的考核指标,而关键考核指标是根据加油站经营实际和公司长远战略目标相结合的,一经确定考核指标,其关键就是完善工作目标指标和员工本身能力评价标准的确定,这样才能使绩效考核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之前必须明确绩效考核要达到的目的,这样才能确保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有的放矢,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 A 公司加油站实际,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其目的应分以下几点:
(1)完善指标体系。以关键绩效指标为核心,以目标指标为辅助,优化现行岗位员工,并根据员工工作特点,完善指标体系,解决考核什么的问题。
(2)有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让加油站的员工对于岗位职责加深理解,并且明确了公司整体的战略目标,这样可以帮助加油站员工培养自己的使命感和对于公司的忠诚度,在了解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以外,更加明确公司的要求,从而有目标的进行改善工作方式,把工作更好完成。所以通过绩效考核来达到以上目的。
(3)激励机制的完善。一套完整、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在多方面为员工提供激励和约束,包括工资和奖金的兑现、岗位和职务的调整,以及可以作为评先选优的依据,进而增加员工的责任心,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
结论
人力管理中绩效考核作为主要依据,可以激励员工,为公司人员调整和奖金分配和员工的岗位晋升提供了主要依据。本文以 A 公司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现状的分析结合绩效考核理论的基础上,找出了 A 公司对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具体总结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研究绩效考核的理论进而明确了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其考核的目的是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的改善,以公司战略目标为依据,明确员工的发展路线。
(2)对 A 公司加油站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研究,指出其考核体系不完善之处,对绩效考核对象的优化,在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和绩效方法的确定中,将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有机结合,通过关键绩效指标(KPI)、工作目标指标、OEC 考核方法和 360 度考核方法的实施,从而弥补了绩效指标指标单一且考核不科学的问题。对于优秀员工进行升职加薪,对于较差员工进行再培训和扣除奖金的处理,从而为员工的结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提升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行实现了公司整体销售目标。
(3)文章主要是以 A 公司加油站员工为例,以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研究的方面为研究重点。主要是利用对加油站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来为这个行业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起到一个参考的效果。文章中根据加油站的具体情况,以销售量为主的 KPI 考核方法为主,工作目标指标、OEC 考核方法和 360 度考核方法来完善加油站员工的考核体系,使 A 公司的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得以完善而变得完整合理。在对 A 公司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过程是很复杂的,因为 A 销售公司是沿用之前传统的绩效考核的公司,所以在绩效考核体系方面存在着很多一样问题。所以,文章以对 A 公司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现状的分析,以加油站员工为例子来对相同兄弟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参考依据。
............
参考文献(略)
优秀会计论文范文精选篇八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企业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二重体。其中,自然属性表现为企业是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的实体,合理配置各种要素资源,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属性表现为企业还要将自己与社会环境相融合,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目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与之相伴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食品安全、社会道德等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而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微观主体,有义务和责任化解这些矛盾,将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把企业的“经济人”角色与“社会人”角色融为一体。农业企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殊性,农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关乎人们的健康与生命,保护人类健康,维护农副产品安全成为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当前的频繁出现的问题奶粉、瘦肉精、假鸡蛋等食品安全事件更使得学者们对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和研究更加迫切。黑龙江垦区是中央直属,归农业部农垦局,种植规模大、面积范围广,是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的农业经济区域,是我国国有性质农场之一,具有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总局下辖宝泉岭分局、红兴隆分局、建三江分局、 牡丹江分局、九三分局、北安分局、齐齐哈尔分局、绥化分局、哈尔滨分局等 9 个分局、共有 113 个国有农牧场,五百多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另有五百多家非国有企业。黑龙江垦区的社会责任履行的基本情况如何,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其社会责任的履行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黑龙江省垦区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具体情况,从企业对国家、职工、居民、环境、公益弱势群体五个主要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了黑龙江垦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对黑龙江垦区九大管理局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从盈利能力、管局规模、营运能力、发展能力、政策支持情况和非农化经营情况等 6 个方面,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 6 大因素对垦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影响,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1.2.2 研究方法
采用归纳演绎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等理论进行总结归纳,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计量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剖析,结合垦区具体情况,构建黑龙江垦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影响黑龙江垦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因素。本研究以黑龙江垦区为例,结合黑龙江垦区特点设计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影响垦区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框架体现为“三学说”。一是经济责任说,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即经济责任,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主要的社会责任;二是反对社会责任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有悖于自由的,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任何偏离都将危及其生存(Friedrich A•von Hayek,1969);三是总和责任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包含经济责任在内的多种责任总和,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Archie B.Carroll,1979)。国内学者大多支持总和责任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为在满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的基础上,还应竭尽所能维护员工、消费者、环境、政府、所在社区、供应商的利益,并且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依据总和责任说,积极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会从很多方面造福社会。首先,积极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企业人性化的对待每一位员工,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优厚的福利待遇,对困难员工的格外关照等,定会让每一位员工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不仅减少了人员的流动性,还可追加投资扩大用人需求,缓解市场就业压力。其次,积极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加强管理,从源头做好节能减排的工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革新已有技术减少各个环节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开发有利于环保的产品。此外,企业还可以主动参加与环保有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带动全社会关爱环境,美化家园。除此之外,积极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全社会的稳定。企业对产品的质量安全负责,消费者用着放心吃着舒心,减少恶性事件的报道,减少消费者恐慌心理。在消费者心理竖立良好的口碑,提高企业形象。最后,积极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开展慈善事业,帮助当地的百姓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等,不仅可以帮助资助困难的地区,而且有利于竖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经营活动乃至企业生存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联的群体或个人。在 20 世纪 60 年代,斯坦福研究院的学者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企业如果缺乏他们的支持就无法生存的群体。这个概念忽略了企业的运转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在随后的研究中,关于这一名词的定义非常之多,弗里曼(Freeman)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这样一些群体或个人,它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也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所影响。这一定义把当地社区、政府部门以及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都纳入到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更加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虽然这一观点备受学者们推崇,甚至成为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标准范式,但后来经济学家们认识到采用这一广义的界定方式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十分困难。卡罗尔和巴克霍尔茨(2003)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学者 Clarkson(1994)在其研究中,将利益相关者做了两种划分:第一种划分是将那些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存在紧密联系的、会影响企业的持续生存的个人或团体,如企业管理者、投资者、供应商、雇员、客户等称为首要的或者第一层级利益相关者;将那些对企业的生存没有决定性作用的、只与企业有间接的相互关系的群体,如新闻媒体、特殊利益团体等称为次要的或第二层级利益相关者。在第二种划分中,他按照是否自愿承担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将其分为自愿利益相关者(主动进行物质、人力或财务投资而自愿承担企业风险)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被动的承担风险)。
……….
第三章 黑龙江垦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构建.....7
3.1 黑龙江垦区简介......7
3.2 黑龙江垦区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构建............7
第四章 黑龙江垦区社会责任评价..........11
4.1 投影寻踪模型........11
4.2 黑龙江垦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13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13
4.2.2 垦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分析 ...... 13
第五章 黑龙江垦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因素.........16
5.1 研究假设.........16
5.2 研究样本与变量指标设计...........17
5.3 实证结论与解释............21
第五章 黑龙江垦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因素
5.1 研究假设
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以黑龙江垦区九大管理局为样本,选择垦区管局的特征变量及一般变量来研究影响黑龙江垦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盈利能力、管局规模、营运能力、发展能力、政策支持情况和非农化经营情况等 6 个方面。5 Bannon(1997 年)认为,企业的管理者会受到机会成本的影响,会有意的逃避履行承担社会责任。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是反应企业盈利能力水平的主要财务指标,企业能够很好的承担社会责任是要在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的,若说一个亏损性的企业能够很好的提高履行社会责任水平那是天方夜谭。因此,盈利能力的强弱和经济效益好坏关系到农业上市公司能否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会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所以盈利能力与黑龙江垦区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正相关。本文用净产值收益率代表垦区的管局盈利能力。watts 和 Zimmeman(1986)认为,政府或者社会公众对规模大的公司期望比较高,通常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这类公司如垦区管局会自发自愿的提高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水平.更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来达到在社会公众面前提升自身良好形象的目的。反应企业规模的财务指标主要以员工人数和总资产规模大小来体现。本文采用管局生产总值规模来代表管局规模,因此,规模比较大的管理局会较规模小的管理局更加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管理局规模与黑龙江垦区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正相关。
……….
结论
本研究选择了这个具有一定研究前景的领域作为主题,同时,考虑到黑龙江垦区及其社会责任的特殊性,最终确定以黑龙江垦区各个管理局为研究对象,以社会责任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提出对黑龙江垦区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的具体目标,运用理论演绎法、文献归纳法、投影寻踪与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主要利用 2012 年数据资料,结合统计软件SPSS统计软件和EViews7. 0 计量分析软件等工具,对黑龙江垦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黑龙江垦区的社会责任是包括经济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生态责任在内的各种责任的总和。主要体现在对国家、职工、居民、环境和公益弱势群体等五种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要统一。黑龙江垦区应履行对国家、职工的经济责任、对居民的社会责任、对环境和公益弱势群体的道德责任,共同构成了黑龙江垦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评价水平的内容框架。黑龙江垦区九大管局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水平有高到低排序为:牡丹江管理局、建三江管理局、红兴隆管理局、九三管理局、北安管理局、哈尔滨管理局、宝泉岭管理局、齐齐哈尔和绥化管理局。宝泉岭管理局作为规模比较大的管理局但社会责任的综合评价水平比较低,应在履行比较弱的方面更加加强,而哈尔滨管理局规模虽小,但社会化责任的综合评价水平还是可以的。这样想宝泉岭管理局等应加强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而九三管理局、北安管理局、哈尔滨管理局等应在保持现有的水平上再加强。
............
参考文献(略)
优秀会计论文范文精选篇九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会计计量理论是财务会计的重要环节,计量方式是会计反映的基本手段,因而会计计量模式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我国引入会计学之初一直以历史成本计量作为核算基础。1998 年,我国引入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计量模式,但是当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不仅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现状,而且还给企业提供了操纵利润的机会,因而在 2001年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取消了大部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容。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改革的推进,更多的股票、基金、债券等在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些金融资产的频繁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为我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我国又重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006 年 2 月我国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再一次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加强人们对公允价值的关注。2008 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计量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同时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形成了非常严重的冲击,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随之增强,公允价值计量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2014 年 1 月 26 日为了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 39 号——公允价值计量》,自 2014 年 7 月 1 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盈余管理通常是以会计选择和估计以及会计职业判断为前提而存在的。有人认为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盈余管理更加难以控制,导致会计信息变得越来越不可靠和真实。那么,既然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已成现今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发展趋势,我们现在应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角度进一步分析盈余管理状况,使其更加完善,探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会计准则颁布,公允价值的运用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引起了比较激烈的分歧。一部分认为公允价值的使用使财务报表的相关性更好地表现出来;另一部分则认为公允价值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有利条件。综合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理论依据并在分析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拟将公允价值计量与中航地产相关财务指标相结合进行案例分析,以期达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盈余管理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尽管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根据 2014 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来看,会计计量模式仍然是会计实务界不断探索与求新的目标。多数企业会利用会计计量进行盈余管理,这对企业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均产生严重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不断更新在提供更好的会计相关信息的同时又给盈余管理的存在提供了空间。通过对盈余管理的指标体系设计,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清楚的认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对与案例分析相近的公司的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选择中航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来研究盈余管理还能够降低一些可能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公允价值概念界定与计量方法
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同机构对其描述不尽相同。相关国际性会计组织认为关于公允价值的解释是在平等交易过程中,了解实情的当事者用资产交换和偿还债务金额。英国财务会计组织于 2000 年初发表的第 7 号的声明中对公允价值的解释“公允价值是自愿的交易或非结算的交易,两方自主对资产进行交易”。2014 年 1 月 28 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准则第 39 号具体准则中,新增一个成员——公允价值。在第 39 号企业准则中对这一成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系统的解释和规定。旧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相关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21]。”最新的会计准则第 39 号准则中,重新对公允价值进行了阐释。即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在应用新定义中,应注意不属于有序交易的清算等被迫交易。假设有序交易只在最有利市场或主要市场进行。这两种市场应当是企业在计量日才能够进入的市场,因此在不同的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中,可能出现不同企业相同的资产或负债。同时还会将资产的状况、所在位置、对资产出售或使用的限制等资产本身的特征列入该计量日和市场参与者对其资产或负债的计量所应考虑的问题之中。
……….
2.2 盈余管理概念界定与动因方式
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指出盈余管理是在法律及相关规范的允许下,通过会计方式的选择来实现经营者的利益和价值的行为。美国会计学家 Kathehne Schipper 认为,盈余管理最终目的是管理者通过有目的的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和传递,从而获取个人利益的“披露管理”。Leviit,Goel 和 Thakor 指出进行盈利管理是让盈余报告符合管理者的预期而不是反映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如果过度进行盈余管理不能真实表现企业经营情况。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总结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 GAAP 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25]。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
第三章 中航地产盈余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15
3.1 中航地产基本情况介绍 .....15
3.1.1 中航地产简介.......15
3.1.2 中航地产主要财务数据.......15
3.2 盈余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18
第四章 中航地产盈余管理分析........ 23
4.1 指标计算 .............23
4.2 盈余管理分析 ............23
4.2.1 基本盈余指标分析........23
4.2.2 公允价值计量下盈余管理指标分析....28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33
5.1 研究结论 ............33
5.2 政策建议 ............33
第四章 中航地产盈余管理分析
4.1 指标计算
根据上一章指标的构建与中航地产近五年的主要财务指标得出 2008-2013 年度中航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下盈余管理评价指标计算结果如表所示:2009 年,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为 1.49 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了 1.25 亿元,增长了 5.2倍,增幅较大。当年公司实现营业利润金额为 1.18 亿元,较上年增长了 0.94 亿元,同比增长 3.9 倍。2009 年度利润总额与营业利润金额均涨幅较大,但是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之比却比 2008 年下降了 20.99%,根据 2009 年财报显示,这一变化主要由于 2009 年营业外收入的增加与营业外支出的减少。2009 年营业外收入增加了 0.29 亿元,增长了 7.3 倍;营业外支出减少 0.02 亿元,同比下降 40%。这导致了利润总额总体上升。综合来看在营业利润增长的情况下,利润总额相对增长更多,因此 2009 年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较 2008年有所下降。2013 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7.41 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 0.63 亿元,同比增长 9.3%。当年公司实现营业利润为 5.6 亿元,较上一期金额减少 1.07 亿元,同比下降 16.04%。营业利润的减少主要是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投资收益的减少。2013 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额较上期减少 3.56 亿元,同比下降 92.95%;投资收益出现负值为 0.02 亿元,比上一期减少了 0.12 亿元,同比下降 120%。根据 2013 年财报披露,投资收益的减少是由于被投资单位厦门紫金中航置业有限公司与中航里城有限公司本年度发生亏损,按投权比例应承担金额所致。综合以上 2013 年公司利润总额增长较小,而营业利润下降相对较多,因而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比重较上年下降 22.83%。
………
结论
本文基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中航地产为研究对象,对盈余管理进行分析。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别进行归纳总结,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二者关系的研究程度。其次,介绍了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公允价值优缺点以及盈余管理的动因与手段的阐述,了解公允价值如何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为接下来指标建立与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再次,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指标体系,并搜集了中航地产 2008-2013 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主要财务数据。最后,根据之前所建指标体系和有关财务数据,计算得出公允价值计量下盈余管理指标计算结果。根据六年的指标计算结果与变动情况,分析中航地产盈余管理情况,得出相关结论。研究发现,中航地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本文构建五个整体指标与三个公允价值计量下的具体指标,由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与非经常性损益占利润总额比重看出中航地产盈余状况具有一定持续性;从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现金差异率看出中航地产盈余现金保障程度较低。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增减变化得出中航地产盈余状况不稳定;从营业外收入占利润总额变动趋势推断出,中航地产有可能通过增加营业外收入进行盈余管理;从资产减值损失占净利润比重可以推测出,中航地产有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倾向。
............
参考文献(略)
优秀会计论文范文精选篇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商业银行是国家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其风险也越来越复杂。美国花旗银行主席曾提出:“实际上,银行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风险。”这句话指明了在银行业这个特殊行业中,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是必不可少的。最近这几年,多数商业银行过于注重经营业务的拓宽,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过于疏忽,使得世界各国的金融环境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到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华尔街多家银行的倒闭,银行的财务风险问题也渐渐被重视起来,人们对金融危机开始进行反思。2012 年末巴萨尔委员会颁布了最新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对全世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建立了统一的标准,并且给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对全世界金融行业的稳定运营、银行经济体系的平稳发展以及商业银行的运营形式都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加强了商业银行对资金监管的责任,对全球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较为深远影响。央行 2010 年之后多次增加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加强了资金的流动性和对通货膨胀的监管,扩大银行的金融效应,是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美债务危机蔓延的问题。2011 年 4 月 27 日,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对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指出了商业银行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拨备率、杠杆率的监督和管理标准。结合全球金融形式和国内金融环境,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比大型的上市商业银行面临了更大挑战:一是对政府制度有强烈依赖性的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如何解决利率市场化变革的需求;二是当宏观经济发生变化时,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怎样加强辨别风险的能力。所以,增强城市商业银行对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增加风险预测准确率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大部分都只是涉及一般性商业银行的内容。同时国内的商业银行也确实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系统制度,而专门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商业银行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哈尔滨银行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利用对哈尔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给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带来更多值得学习的建议。案例使用了哈尔滨银行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计算,利用数据的分析来判断哈尔滨银行财务管理的现状,然后根据所得的数据给出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方案,帮助哈尔滨银行加强预防财务风险的能力。
1.2.2 研究意义
自 1949 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之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专题报告中提出“风险管理”概念以来,财务风险管理己成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主要探究对象,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识别和监控成为了银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此背景下,为了稳定银行运营的基本要求以及银行发展和立足的内在需要,商业银行采取了财务风险管控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促进资产负债管理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我国大型的商业银行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商业银行,这也是国内研究学者比较关注的,所以相关文献量数量较多,但对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相关问题的关注较少。本文将哈尔滨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找到风险形成原因,进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这样可以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保证银行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章 财务风险相关理论
2.1 财务风险相关概念界定
风险是指企业在成本投入和获取利润之间产生差异的不稳定性。它一方面强调的是成本投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强调的是利益的不确定性。它是由其因素、事故、和损失等要素构成的[32]。换言之,风险就是在某个特定时间段中,预计目标的期望值和最终实际值产生的差距。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是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由于相关业务所产生的的不稳定性波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33]。不管将企业风险定义成什么,它最后都是由企业的运营情况和财产状况直接体现出来。本文认为,财务风险需要通过主观的角度来阐述,财务风险是指通过资金调整、资本组成、运营情况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企业获利能力和成本消耗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变化,随着这些变化的产生,能够影响到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企业设定的利润能否完成,这些在企业现实经营中发生变化的不确定性就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框架设置不科学、投资方向出现问题使公司没有能力偿还贷款造成投资者预计利润减少的风险。这些风险包含银行存款的不稳定性而带来的波动性风险、资本管理风险、贷款出现不良资产而造成的贷款质量风险、央行利率发生变化所引发的风险还有相关业务造成的其他相关风险等。
……..
2.2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类型及管理方法
通常来说,财务风险是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商业银行财务体系不全面、资产结构不合理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降低的风险。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符合巴塞尔协议中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资本管理风险;第二,银行存款资金的波动情况带来的流动性风险;第三,备用金是否充足和贷款质量发生变化导致资产质量变化的风险;第四,利率而引发的收益变化的风险;第五,其他各种业务的资产亏欠导致的表外风险[34]。
(1)资本管理风险。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资金不充足,对其他负债的最终偿还能力也较弱。这就使商业银行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威胁,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资本金可以保障银行业务活动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渡过难关的重要保证。
(2)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没有能力给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多给予融资所造成的损失或破产的风险,具体表现在银行没有及时提供足够保证金满足客户存取款项及偿还到期款项的能力,流动资金短缺,造成存款人恐慌提现,诱发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此种危机形式不仅对银行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也会使银行处于破产的边缘。
…….
第三章 哈尔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案例描述.....15
3.1 哈尔滨银行及其经营情况...........15
3.1.1 哈尔滨银行简介......15
3.1.2 哈尔滨银行经营情况.......15
3.2 哈尔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17
3.3 本章小结............21
第四章 哈尔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3
4.1 外部原因............23
4.2 内部原因............25
4.3 本章小结............28
第五章 哈尔滨银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29
5.1 加强哈尔滨银行流动性管理.......29
5.2 建立哈尔滨银行全流程贷款管理体系.........29
5.3 健全哈尔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31
5.4 完善哈尔滨银行内部控制制度............32
5.5 建立哈尔滨银行财务预警体系............32
5.6 本章小结............33
第五章 哈尔滨银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5.1 加强哈尔滨银行流动性管理
这些年以来,国内的一些金融企业在增资扩股的同时已经懂得如何吸引资金流入和扩大股份,但是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尤其是在银行的坏账死账逐渐增多的条件下,一旦资本不能满足坏账死账所带来的缺口,就会增加银行的财务风险。以世界银行为例,它之所以可以始终处于信用评级的最高等级,是因为世界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处理紧急或极端条件下财产损失的发生。因此,建立灵活、可循环的资本金使用体制对于哈尔滨银行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哈尔滨银行必须根据《巴塞尔协议》,制定科学的财务体系方案。第一,可以将银行资本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作为绝对资本,包含股东资本和资本金资本,第二部分则为辅助资本,包括备用金资本、贷款损失储备金、证券等;第二,通过使用 0%、10%、20%、50%、100%等五个权数来确定资产的风险;第三,在目标总比率超过 8%的前提下,可以及时对银行资本进行再分配。首先,银行在获得大量利润的情况下,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现金,利用充足的资本金制定一个稳定的资本金扩增体制;另一方面,探索增加企业实力的方式,可以通过国家的财政援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资、发行长期的债券等方式来增强企业资本水平,也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营理念,学习先进的扩增资本金的方法。由于银行资本金的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就会大大加强,就可以保障企业顺利的发展。
………
结论
财务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业务经营发展相辅相成,共同组成商业银行发展的两大基本要求。哈尔滨银行作为一家刚上市不足一年的城市商业银行,正处于拓宽自身业务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其业务发展越快对其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就越高。本文通过分析哈尔滨银行目前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从整体入手,系统地分析后得出其存在负债比重过高、贷款流程设计不适应贷款快速增长、对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滞后、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整体财务风险状况与其他上市的商业银行相比较为严重,资产状况不佳,急需采取相应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结合哈尔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查找出哈尔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针对哈尔滨银行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流动性管理、建立全流程贷款管理体系、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等。在完成这篇论文的同时,哈尔滨银行的各项业务正在快速的前进,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也在进行,但与先进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哈尔滨银行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抓住内外部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银行自身的优势,真正把各项业务做大做强。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