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视角下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研究--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613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农业论文,论文根据相关理论及实际情况,主要从现代农业视角下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主要农作物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样本区农户农业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接现代农业发展难点等方面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是在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要素供给、农业市场需求导向、政府相关农业政策主导及历史和习惯等综合影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当前阶段,平凉市各县(区)按照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区域化发展步伐的基本思路,农业生产布局在结构调整中得以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稳步扩大,规模化生产程度大幅提高。同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性发展及农业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日益增强,使得区域农业组织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从发达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生产方式转变的模式来看,农业区域专业化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组织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运行得以实现现代农业[1]。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在上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持续表现为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格局,其实质是农业的非分工与非专业化增长方式[2]。由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区域专业化作为组织农业生产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对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整合,充分合理利用有限农业资源及经济技术条件,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区域农产品商品化,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进入 21 世纪以来,小生产和大市场、结构和质量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显然小规模、分散的农户个体经济不仅无法有效解决当前农业矛盾,反而使农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逐渐提高。伴随分工和专业化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演进,以区域专业化的形式适当集中分散、小规模的农户经济,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经营格局,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及自然风险能力,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3]。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这一政策文件重点提出将小农户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有机衔接,即将普通农户纳入到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其为区域农业专业化生产经营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农业专业化和农民职业化必将与农业规模化、农民组织化一起,构成我国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四大基础,成为解决国家“三农”问题的契机与关键切入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
现代农业兴起于发达国家,国外专家学者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现代农业理论研究。最早对现代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他在其经典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具体阐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并提出运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即为农业现代化[7];20世纪70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根据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将农业分为传统农业和资本技术农业不同发展阶段,即“梅勒农业发展阶段论”[8];在同一时期,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认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结果即生物化学化技术和机械技术的不断进步[9]。而Bijman(2012)认为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大背景下,如果发展中国家要想保护本国粮食安全、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发展现代农业以此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社会化运营,就需要加强农业纵向合作和横向分工[10]。二是关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条件,早见次雄与费农·拉坦基于人口数量和土地数量将现代农业分为三种模式:美国模式(地多人少型)、欧盟模式(人地适中型)、日本模式(人多地少型)。美国是一个土地面积众多但劳动力异常短缺的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Bruce(2002)将美国的发展模式概括为“集约化+商品化”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和“个人农场+合伙农场+公司农场”的大规模组织运作模式[11];Potter(2003)指出高度商品化的家庭农场、发达的市场体系和充足的科技投入是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12]。日本人口众多但土地稀少,实际农业生产中,将农业科技进步列为优先事项,农产品单位产量的增加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改良作物品种来实现。Ichio Saskat(2001)提出日本实行农业机械生产模式,即通过推广高度专业化的农业设备进行农业生产经营[13]。欧盟土地和劳动力数量适中,其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农业物质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支持。Stefan(1999)认为德国现代农业之所以能够持续性发展,主要通过将生物技术运用于实际农业生产当中[14];Nguyen(2002)在对荷兰农业发展进行实地考察基础之上,提出荷兰独特的地理环境、合理的区域分工、完善的市场体系、发达的农业组织等是促进其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快速的关键[15]。Fleisher(2002)通过系统研究以色列农业发展,总结概括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技术密集型和资源节约型[16]。Potter(2003)则指出法国通过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提高综合技术水平,进而推动法国环保型可持续现代农业发展[12]。三是关于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Fleisher(2002)指出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匮乏、水资源短缺及农业劳动力长期不足等[16];BrataAnca Monica(2013)则通过构建SWOT模型,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方面具体分析罗马尼亚现代农业发展[17]。Mick Keogh,Adam Tomlinson,Mark Henry(2015)认为国家经济与农业投入是影响澳大利亚现代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18]。
............................

第二章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实践

1 平凉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概况
1.1 平凉市概况
平凉市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地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交界,是甘肃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重镇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辖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庄浪县、静宁县、华亭市一区五县及一个县级市,总土地面积 1.1 万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 36.85 万公顷。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 9.3℃,平均日照总时数 2144-2380 小时,无霜期 156-188 天,年降水量 420-600 毫米之间,各季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冬春雨少,主要降水集中于夏秋两季,气候总的特征是南湿、北干、冬暖、西凉。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境内盛产苹果、小麦、玉米、马铃薯、谷类、油菜等,有“陇东粮仓”之美誉,党参、黄芪、甘草、冬花等 150 多种中药材和山药、百合、蕨菜等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是甘肃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域、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基地和农林产品基地[65]。
1.2 平凉市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近些年,平凉市在正确认识和分析现代农业发展特点,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基础上,立足于区域农业发展实际,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入手,着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推动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构建现代农业综合生产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助推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

2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形成的基础条件
2.1 历史和习惯因素
农民农业种植习惯是自然条件下的历史选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从长期来看有其形成的必然性。平凉市农业种植历史悠久,环境基础好,本地农民有长期种植小麦、玉米、谷物等粮食作物和苹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劳动素养和经验[66]。农作物的种植类型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同时对周边地区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致使区域内特定农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2.2 自然资源禀赋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受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较大,作为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基础,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不仅有利于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且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和内容[3]。平凉市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病虫害较少,适宜的自然条件为区域特色农作物规模化种植及优质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
2.3 生产要素供给
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开展实施通常情况下需要有效的生产要素供给,而农业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内容[3]。平凉境内土地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丰富肥沃的土地资源,非常适宜发展特色农作物生产。同时区域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要素供给。此外,随着先进的农业种植经营技术和手段逐步渗入到农业生产领域,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种植成本,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平凉市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结构。

............................

第三章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测度....................... 18
1 测度方法说明..............................18
2 数据来源.............................18
第四章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的调查分析.......................... 25
1 数据来源................................25
1.1 问卷设计..............................25
1.2 数据来源............................25
第五章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32
1 变量设定及说明........................32
2 模型构建....................................34

第六章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问题及难点分析

1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自然资源条件限制性强,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
虽然平凉市现已形成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并建立了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农业专业化仍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较低,各县域的专业化发展差异化明显,未能实现全市农业专业化的同步均衡发展,距离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首先,区域农业基础薄弱,自然资源条件较为贫乏,农业发展面临着先天的自然条件制约,如平凉境内庄浪、静宁、华亭等县山地和丘陵沟壑众多,农业耕地以山地梯田为主,发展专业化现代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其次,由于受早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全市农业发展普遍存在生产布局分散、组织经营规模小等问题,不利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给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带来了阻碍。最后,各县(区)之间农业产业化培育趋同,县域特色不明显,农业体提质增效仍然缓慢,导致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无法进一步提升。
1.2 农业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现阶段,平凉市在注重特色农业优势区域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仍然存在农业增长方式粗放经营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耕地和水资源的粗放利用。对耕地资源的粗放利用主要表现为:伴随平凉市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用地面积骤减,县(区)范围内农业产量的提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增长,主要依靠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等粗放经营方式实现,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使区域农业发展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且加剧了地区所面临的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制约着区域现代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对水资源的粗放利用主要表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个体农户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农田水利仍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浪费有限农业资源,农业经济效益低下。上述传统农业粗放发展模式不利于区域特色优势农业的专业化发展,而且制约平凉市现代农业发展层次难以快速提升。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启示

1 研究结论
作为农业现代化和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农业区域专业化不仅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制度遗产和客观的农业特性,我国农业生产领域普遍存在农民经营耕地规模狭小、“细碎化”现象严重、农地流转交易成本过高及流转困难、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等问题,这不仅影响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技术革新,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基于此,论文根据相关理论及实际情况,主要从现代农业视角下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主要农作物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样本区农户农业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接现代农业发展难点等方面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是在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要素供给、农业市场需求导向、政府相关农业政策主导及历史和习惯等综合影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当前阶段,平凉市各县(区)按照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区域化发展步伐的基本思路,农业生产布局在结构调整中得以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稳步扩大,规模化生产程度大幅提高。同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性发展及农业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日益增强,使得区域农业组织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其次,根据平凉市农业现有发展状况,通过运用区位熵指数对主要农作物区域专业化水平进行宏观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可知:对于粮食作物来说,作为甘肃省重要的传统粮食生产基地平凉市依托区域丰富的资源禀赋,其小麦和玉米的生产布局较为成熟合理,其区域专业化水平普遍较高,各县(区)发展较为均衡。对于大豆和薯类这两种粮食作物而言,由于农作物自身属性的差异,导致这两种作物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相对较少,区域间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分别形成了以泾川县、崇信县、华亭市为主的大豆比较优势生产区及以庄浪县和静宁县为主的薯类作物生产区。而对于经济作物来说,油料作物和蔬菜生产在平凉市的种植范围十分广泛,尤其是蔬菜产业,区域性规模生产效益凸显,致使区域专业化发展水平较高。药材全市种植范围较小且专业化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仅形成了以华亭市和庄浪县为主的药材生产区,其余多数县(区)药材的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苹果作为平凉市的特色产业,区域优越的自然条件促使苹果的规模生产效益显著,形成了静宁、泾川、灵台三县为主的优势苹果生产区,专业化水平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