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广西作为全国重要林业省份,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据广西林业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广西连续 11 年每年植树造林面积稳定在 350 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2.37%[1],排名全面第三位;木材产量达到 3100 万立方米,占全国木材产量的 45%以上;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 5628 亿元,同比增长 7.7%;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1.2%;林业增加值增速达到 3.5%以上[2]。而在广西林业发展中,国有林场是我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造林绿化的中坚力量、生产生活最稳固的生态屏障,承担着保护全区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重任,为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3-4]。但长期以来,广西国有林场发展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政策支持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制约了林场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桉树在整个广西和国有林场单一树种的大面积种植,给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带来严重挑战,因此,进行国有林场改革有利于促进林场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5]。
根据 2015 年国务院 6 号文印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6],明确提出了国有林场改革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要实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管理体制全面创新的总目标[7]。朱洪革、王志勇研究认为,国有林权的改革首先要以生态效益为前提,其次,要鼓励职工造林、发展林下经济等多种经营方式来实现生活富裕[8]。国有林场改革中,要坚持公益性,要竖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林场发展、为职工谋福利等诸多问题[9]。章德三等学者研究国有林场改革时指出,首先要确立改革的发展模式,确保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制和机制,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基本方向[10]。为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坚持公益性改革的方向,坚持‘保生态、保民生’两条底线,坚守‘森林资源不破坏、国有资产不流失’两条红线”,进一步理顺和创新管理体和经营机制,实现“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森林优质高效、产业发展充分、林区富裕和谐”的改革目标[11-15],2016 年,广西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黄冕林场和雅长林场作为13 家区直属国有林场试点单位,其中黄冕林场性质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国有林场改革的研究
在国外,没有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一般分为国有林和私有林。国外对国有林的改革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一些国家对森林所有权进行政策改革,调整国有林的权属关系。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日渐提高,国有林的地位在此期间也得到不断提升[17]。德国的国有林经营有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经营亏损,投入远大于产出,并且形势愈演愈烈。刘勇等人在研究德国国有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时得到启示,德国以渐进式的方式,推动国有林和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18]。王登举、李智勇等人研究了国外典型发达国家国有林发展历程,总结了其森林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例如奥地利、日本、美国、德国的国有林改革都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启动,针对国有林森林经营改革的重点包括明确森林经营目标,严格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调减木材采伐量,开展近自然林业经营等[19]。Viorel Marinescu(2008)则选择斯洛伐克的国有林改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国在改革过程中主要模式和管理权责问题[20]。在国外国有林研究过程中,日本国有林情况与我国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有相似之处,它的国有林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通过调整经营方针,重心偏向于国有林的公益职能,并将国有林整合分类,实施分类经营。经过 1998 年到 2004 年的改革,日本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得到增长,经济得以发展,森林经营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21]。
国内对于国有林场改革的研究,主要包括体制改革、经营状况分析、改革实践探索和对策研究等方面[22]。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是促进现代化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生态公益林建设应属于公益事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从目前来看,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管理主要由国有和集体的林场来承担,国有林场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小平认为,国有林场改革首先应明确界定国有林场的性质,建立国家所有、省级负责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23]。
..........................
第二章 林场概况
2.1 自然条件
黄冕林场地形属天平山支脉与驾桥岭南麓支脉,珠江三级支流洛清江从林区穿过,河流的两边为丘陵地貌,从南往北由丘陵向低山地貌过渡。地势为南低北高,地形起伏大,低山地貌地形陡峻,局部呈现悬崖峭壁,部分沟谷呈深切割状的“V”型,林区中最高山的海拔为 895.9 米。低山地形的相对高差在 200-400 米之间,局部地貌的平均海拔在 500 米左右;丘陵地带的相对高差在 50-200 米间。
林场所在区域属中亚热带气候。温暖多雨,降雨以春夏季节为主,通常在 4-8 月为降雨季,冬夏干湿特别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均气温在 19oC,极端最低温-2.8oC,年均降雨量为 1750 毫米,年均蒸发量为 1426 毫米,雨量评价系数 92.1,属降雨充足区。冬季多东北风,林木偶有雪压之害。林区内主要的河流为洛清江,境内段长度为 42 公里;其次为古偿河、木皮河,这些支流属洛清江河的支流。
........................
2.2自然资源
林场土壤属泥盆系,成土母岩主要为夹泥岩、砂页岩和沙砾岩为主。整体土壤的土层厚度表现一般,表土层和土层薄至中,中等水平较多,少量达到厚土层。海拔 500 米以下林地分布的土壤为山地红壤,500-800 米之间的土壤为山地黄红壤,800 米以上的土壤为山地黄壤。
自然分布的植被呈亚热带常绿阔叶针叶林特征,针叶林的主要植物为马尾松和杉木,阔叶林主要植物有红椎、米椎、大叶栎、枫香、荷木、樟树、石灰木等树种。灌木树种有有野漆、檵木、白背桐、冬青等;草本以五节芒为主,其次有淡竹叶、纤毛鸭嘴草、莠竹等;人工林以桉树为主,其次为马尾松、杉木、荷木、毛竹,近年发展种植有楠木、红椎等珍贵树种。人工林栽植比较整齐规范,通常林相一致,表现为高度和胸径大小一致的纯林,部分人工松林以混交林方式经营,混交树种以荷木、闽楠和红椎为主。
国有黄冕林场(以下简称“林场”)创建于 1957 年 11 月, 1962 年 8 月兼并了永福县广福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局直接管理。林场从职工开荒造林到如今规模化企业化经营管理,从以木材采伐为主到如今多种产业分类经营,黄冕林场已经走过了 60 载风雨岁月。2016 年林场基本完成了改革,林场性质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归属自治区林业局直接管理。
目前,林场建有年生产能力达 1000 万株的中心苗圃一座,苗圃主要培育林场自用苗木,并对周边区域农村提供优质苗木,保障区域用苗安全。历年来,曾荣获全区国有林场先进单位称号、全区农林水利系统“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区林业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5 至 2018 年连续四年获广西林业直属企业、林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优秀单位;被评为自治区现代林业龙头企业,是区域内重要的经营示范林场。林场的信用等级为 3A 级,授信额度 4 亿元;
.............................
3.1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的主要构成.............................................9
3.2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15
第四章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评价.................................. 19
4.1 建立黄冕林场森林资源现状的评价体系................................19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19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19
第五章 评价结果分析.........................................34
5.1 生态可持续性分析.........................................34
5.1.1 森林资源结构分析.........................................34
5.1.2 公益林面积尚未达到预期目标.........................34
第六章 黄冕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研究
6.1 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科学编制适应生态建设需求的经营方案,需要对现有的经营方案进行一系列的优化与改进,使现有的经营方案达到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同时,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也是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提高的有效保证,才能够使森林的生态状况发挥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传统化的森林经营模式在技术、目标、资源方面都能够得到一定的优化与改进。
6.1.1 经营原则
本文分别对黄冕林场的林地、资源、管理、发展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其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理论相结合,使得林场在经营、培育、管理等方面,能够有一个有效的提高。这就需要在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过程中对资源结构、管理方式、森林质量、定向培育等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经营目标。根据《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规范》(LY/T2007-2012)以及国有林场改革目标,确定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59]:
(1)坚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2)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严守生态红线;(3)坚持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责权利统一;(4)坚持分区施策、分类管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5)坚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通过构建黄冕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对林场改革前后的森林经营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并为解决林场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主要结论归纳如下:
(1)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来看,2018 年的生态可持续性指标、经济可持续指标、社会可持续性指标得分分别为:0.4618、0.1794、0.171 均高于 2015 年的 0.4432、0.1606、0.1535,说明国有林场改革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上均得到良好发展,
其中生态可持续性逐渐凸显。
(2)采用综合分析法对黄冕林场进行了可持续经营评级分析,结果显示黄冕林场在国有林场改革前的可持续经营综合指数为 0.7573,总体上处于弱可持续状态,而国有林场改革后的 2018 年可持续经营综合指数达到 0.8122,总体上属于可持续状态。
(3)从评价过程来看,目前影响黄冕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因素在于:树种结构简单,公益林比例较低,用材林龄组结构不合理、单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经济成份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该评价结果符合黄冕林场实际森林经营情况,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合理,能够用于评价黄冕林场国有林场改革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
(4)针对国有林场改革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措施主要有:科学制定森林经营目标、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管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开展 FSC森林认证、推动林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