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农业毕业论文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11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农业毕业论文,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是由原作物学院、植保学院和园艺学院3个学院合并建立,学科覆盖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园艺学3个一级学科,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果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现有学科方向还包括蔬菜与设施园艺学、种子科学、园林、农药与植物植检。 学院下设9个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农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喷雾植保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农药的使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使用农药使每年约占总产量45%的农产品免受病虫草害的损失⑴。然而过量的使用农药会带来一系列负面作用,国外从上世纪50 ~ 60年代就开始关注喷雾过量引发的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2],国内在90年代初也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喷雾植保机械不仅有助于降低务农人员农业管理的劳动强度,通过辅助额外探测、控制技术完成对作业对象的变量,对把喷雾植保作业还能明显减少药物使用量及其对周边环境的漂移。据统计,一般植保作业方式农药利用率不超过30%,农药流失量高达60~70%[3]。因此研发高性能喷雾植保机械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喷雾植保作业传统的做法一般是把某一片土地施以相同剂量的农药[4]。然而事实上,农田里农作物的病虫草害都首先在小区域范围内扩散开来。农田中不同区域的环境状况不同,病虫草害的分布特征也不尽相同。常规喷雾植保方法将整个农田状况不区分对待,不能实现小区域的按需给药造成农药的大量流失。如图1.1所示,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逐年递增,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也是逐渐升高。特别是从1991到2012年全国农药使用量从76万吨上升到180万吨,大量的过量农药在生态系统产生持续性污染,如图1.2。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植保机械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技术的发展较全面深入。在整个喷雾施药过程各环节的技术研发上,包括从喷头定制到喷雾漂移评估,取得了很多进展。该部分主要将目前各类植保技术进行归类并叙述相关的国内外进展。在植保作业过程中,喷雾参数控制主要包括喷头的选用以及对喷头的角度、喷头的高度、喷雾压力等技术参数的选定。喷雾角度主要影响雾滴沿植株的分布状况。ErdalOzkan[5]在2005年研究了应对大豆锈病的最优喷雾方案,发现气流辅助喷雾器的防制效果最佳。如果没有气流辅助条件,使用多个平扇喷头从不同角度喷施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该研究表明:合适的喷雾角度能够提高喷雾效果,并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约翰迪尔公司4000高性能喷雾机具有配套使用的喷雾选型工具,只要进入相应网站,并选择相应的喷雾方案,输入相关喷雾剂量需求,就会产生推荐使用的喷头,并且安装在迪尔喷雾架上的喷头角度可调,以满足不同的植保需求。喷头高度是植保机械特别是地面喷雾植保机械的重要作业参数。上世纪80年代末,武丼田[6]研究了喷杆式喷雾器的合理喷杆高度、喷头间距问题,并提出喷头最佳间距是喷头高度、液体压力、均匈覆盖所需重迭量的函数。由于实验条件等的限制,相关参数的研究还不够深入。2011年吕晓兰、何雄奎等[7]搭建相关平台,进行雾滴抗漂移实验。结果表明:改变喷雾方向角对雾滴漂失的影响相对于风速、喷头型号并不显著。验证了喷头高度、喷头选型对雾滴抗漂移性的关键影响。

……..

第二章基于卡尔曼滤波的PWM变量喷雾控制研究

2.1流量控制模型研究

变流量喷雾施药是减少植保作业中药液使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变流量喷雾施药可以通过变喷雾时间和变喷雾压力两种途径实现,变喷雾压力方法在改变喷雾流量同时又改变了雾滴粒径及雾滴分布因此应用受到局限。变喷雾时间实现方式有变作业速率与运用PWM技术调节电磁阀两种,其中作业速率往往受到其他因素局限调节不便,而运用PWM技术调节电磁阀实现流量控制对喷雾粒後影响不大,因此该技术已成为实现变流量喷雾的重要手段。应用PWM技术进行喷雾流量控制,喷雾流量模型是必不可少的。Lebeau等人[43]在某一确定压力和固定频率下使用线性方程对喷头特性进行了描述,刘大印等人[44]通过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喷雾压力、PWM控制信号占空比和流量的关系模型,翟长远等人[45]通过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建立了针对指定喷头的喷雾压力、PWM控制信号频率、PWM控制信号占空比和流量的回归方程,魏新华等人[46]针对指定喷头分析了包括压力系转速、喷头位置、喷雾压力等多个因素对喷雾流量的影响,建立了在不同压力下PWM控制信号占空比与喷雾流量模型。这些研究设计的流量模型已经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但是在工厂化生产装备及田间喷雾作业中快速、在线完成针对某种电磁阀与喷头组合的流量模型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依据指定流体、喷头参数情况下,喷头喷雾流量与压力的平方根呈正比例关系这一特性[47],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将采集到的喷头瞬时喷雾压力数据推导出喷雾平均流量数据,并设计自动分段线性拟合方法建立PWM控制信号占空比与喷雾平均流量关系,并通过喷雾流量控制精度实验来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从而为快速、在线建立喷雾控制模型提供参考。

…………..

2.2 PWM髙速电磁阀变量喷雾试验装置

平台由供压稳压单元、流量调节单元、信号采集单元、PWM控制单元构成。其中供压稳压单元包括药箱、电动机、三&柱塞泵、蓄能器、压力表、安全阀、喷头,二相交流电动机(YL112M-4,台州大地机械有限公司)驱动三柱塞泵(DA-45A,台州大地机械有限公司)将液体从药箱中抽出,三叙柱塞栗上组装的调压式溢流阀可实现压力调节,经调压后的液体通过蓄能器(NXQ-4-10,丹阳市宏达蓄能器有限公司)吸震稳压后流向喷头(H-VV9515,美国喷雾公司)并喷出,系统压力可由数显压力表(PST-H,上海天贺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观察得知,为了保障系统安全可靠工作,加装安全阀(DSSV-4S,青岛东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保证喷头组件工作压力在1 MPa以下。流量调节单元由直动高速电磁阀,压力传感器组成。高速电磁阀(ZCB,重庆柯思阀门有限公司)流体出口处安装压力传器(WMB2012-HS,杭州炸立工控有限公司),其压力信号响应时间为5^15满足压力实时釆集要求。

………

第三章PWM变量喷雾系统动态雾滴分布均匀性实验........ 21

3.1 PWM变量喷雾系统动态雾滴分布均匀研究进展........ 21

3.2动态PWM变量喷雾平台 ........22

3.3基于水敏试纸的动态雾滴分布均匀性实验........ 22

3.4水敏试纸图像处理........ 24

3.5各控制参数对动态雾滴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26

3.6 小结........ 28

第四章响应面法优化电磁阀响应时间........ 30

4.1电磁阀响应时间必要性........ 30

4.2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30

4.3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4.4小结........ 39

第五章机器视觉辅助对靶喷雾及智能装备设计........ 39

5.1传感技术用于乾标探测........ 40

5.2机器视觉辅助对靶喷雾........ 41

5.3智能装备设计........44

5.4 小结........49

第六章蒙特卡洛喷雾模拟方法

6.1喷雾模拟意义及模拟方法

国内目前尚未有相关成熟的专门针对喷雾模拟及优化的软件出现,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何雄奎等人[75]就“测定喷雾技术参数对喷雾效果的影响”这一问题在实验室环境下做过大量研究,实验证明了扇形喷头的喷雾技术参数对喷雾效果的影响,特别是对雾滴的抗漂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国内外都有学者运用Fluent软件进行雾滴的仿真以辅助喷雾机的设计。在喷雾建模方面主要有拉格朗曰粒子模型[76]、高斯雨烟模型[77]和有限元CFD模拟手段[78]。其次模拟的目标主要是辅助设计喷雾机械、预测喷雾有效率和预警有害物质等,其中预警主要用来预测喷雾作业后周边环境空气中的药液持有量[79]。与航空喷雾所用的高斯雨烟模型不同,在对乾喷雾过程中,电磁阀依据觀标有无进行间歇性的开启和关闭,因此对把喷雾更适合釆用粒子系统作为其基本描述方法。本研究主要完成了喷雾的仿真模拟及模拟的可重复性验证。为了最大限度获取真实的植株对象,运用三维信息釆集系统获取喷雾对象的三维点云信息,以喷雾实际作业环境为基础,运用蒙特卡洛方法随机生成喷雾点,并运用拉格朗曰轨迹描述方法对雾滴轨迹进行描述。

………

结论

对靶变量喷雾技术是智能植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国内喷雾作业机具主要用于均匀喷施农药,这种粗犷型的作业方式造成农药的大量浪费并且对环境产生了持续性的危害。本文以研究智能农业装备为主要目标,以PWM变量喷雾和机器视觉技术作为实现变量对靶喷雾的主要手段,在变量模型生成,PWM变量喷雾均匀性控制,电磁阀响应优化,对靶机器视觉算法设计及装备研发和喷雾模拟五个方面展开工作,目的是使得智能植保机械能够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综合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为实现在线快速建立PWM喷雾流量模型,本文搭建了一套可釆集测量喷头出压力数据的PWM高速电磁阀变量喷雾实验平台,通过喷头压力与流量关系特性,经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出喷雾瞬时流量数据,并对其积分得到喷雾平均流量;设计一自动分段线性拟合方法将滤波后得到的喷雾平均流量与PWM占空比相关联,最终建立PWM喷雾流量模型。分别在喷雾压力为0.2MPa、0.3MPa、0.4MPa条件下,对各喷雾流量模型进行喷雾流量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压力条件下所建立的PWM喷雾流量模型决定系数R2均在0.995以上,喷雾流量控制误差范围在±6%以内,说明该方法可以为在线快速建立喷雾控制模型提供参考。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蔬菜,所包含的碳水化合物、核黄素、胡萝卜素、蛋白质、无机盐及膳食纤维等都由其提供给人体。我们人体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的提高、抗氧化活性的增强,各种疾病的有效预防都要求我们进食足够的蔬菜,蔬菜是我们健康的必备品之一。因此,蔬菜在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蔬菜已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时间进入上个世纪的 80 年代,我国 “菜篮子”工程开始实施,蔬菜产业开始焕发勃勃生机,到目前为止,蔬菜已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有力支撑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蔬菜产业在不断的发展,这使得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拒统计,2013 年全国的蔬菜播种面积约为 3 亿亩,年产量超过 7 亿吨,人均占有量 500 多公斤,无论播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均超过 50%。我们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进而也大幅度提高了蔬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蔬菜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人民日常生活需求,而且也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上体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我国农产品在出口创汇方面的比例也一天比一天大。2014 年我国蔬菜总产值实现 1.7 万亿元,出口创汇 131.2 亿美元。蔬菜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于其余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也有诸多裨益,比如交通运输业与储藏加工等,同时,它对于就业压力的缓解也有重要作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蔬菜在农业生产中地位非同一般,十分重要,其作用日趋明显。众多国内、国外研究人员对于蔬菜产业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访问和调查,笔者收集并整理凌源本地的蔬菜信息,加之对国内及国际形势的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认识到蔬菜的国内和国际研究地位的行业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上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主要基于对中国的蔬菜产业的大局从对地方的蔬菜产业的道路影响;二是从微观层面上,根据蔬菜的发展行业在该地区的具体实际,对地区蔬菜产业的分析和研究;三是从整体效果上,即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可参照有关的研究和实践。接下来,本文将从国内外蔬菜产业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出综合性论述。在国外,针对蔬菜产业的探索有着较长的历史,而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较为繁荣。然而基于产业组织的视角来讲,针对蔬菜的探究并不是很多,重点体现于研究蔬菜市场方面,诸如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市场营销等方面。而比如在美国journal of nutrition 杂志中,关于蔬菜方面的理论论文,较多集中于蔬菜质量、育种技术、无公害蔬菜等角度,同时 CAFTA 也创建了一系列的蔬菜产品指标。同时,在冷链运输体系领域,美国也实施了丰富的探析。而日本方面,主要集中于对蔬菜贸易领域的探索。以色列、荷兰等偏向于生产蔬菜技能方面的探索。虽然国外较少关注于产业组织方面的探析,然而在一系列领域,诸如农业保护体系构建、农业专业化格局布置、农业保险体系、合作经济、资本支持、服务制度构建以及农业环境保障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充分的探索,此方面的探索良好地奠定了蔬菜产业的坚实基础,并体现出借鉴功能。

……….

第 2 章 蔬菜产业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蔬菜产业其概念主要是以蔬菜与水果的种植、开发、加工为基础的一种绿色食品产业,这一产业立足于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先进的现代管理方式以及当前的科技成果等相关基础,高效汇集了生态、经济与社会三方面要素的一种收益较高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在我国,水果、蔬菜产业已经变为除了粮食之外的两大支柱性产业。蔬菜产业实质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需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生产成本不高,是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拥有的少数几个具备竞争优势的关键产业之一。按照相关专家的分析,当前国内的蔬菜价格相比国际市场的价格要远远落后,比如鸭梨要低 79%、苹果要低 41%、柑桔要低 47%,而蔬菜的单价基本上要低 1/5-1/8,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相对于国际市场而言,国内蔬菜产业具备了非常明显的竞争力。尤其在对外开放之后,我国在水果、蔬菜产业有着迅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创汇的一个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对于农业产业化而言,是我国对于农业经营体系的一个改革,其基于市场导向的前提下,为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重点集中于主导产品与产业,对不同要素加以优化组合,实现布局的区域化、建设的规模化、生产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加工的系列化、管理的企业化,培养产供销、种养加、农工商、贸工农、农科教等因素汇集于一体的经营格局,促进农业形成自主化积累与发展、自我调节和约束相结合的现代化产业组织结构与经营形式。其实质来源于对于常规农业的技术革新,进而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过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

2.2 相关理论

农业产业化源自于上世纪 90 年代,自此之后逐步形成萌芽并慢慢发展,是山东等区域基于探索农村改革实践基础上逐渐创造而成的。农业产业化作为产生于农村经济发展实践中的新生事物,理论界对其概念拥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解。林毅夫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下,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一种全新的产业组织与经营形式,农业产业化在本质上是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再论技术、体系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樊纲则提出:“农业产业化关键要保障两方面:首先,要让农业成为一种产业,便一定要使其如同其它产业一样,可以实现效益的规模化,即便无法在生产全步骤方面获得规模化效益,在某些流程上获得规模化效益,进而构建开发农业的大型企业也是必须的,只有如此方能突破常规小农业的不足。其次,农业要成为一种产业,便一定要如同其它产业一样,获取平均利润,只有如此方能保证农业投资表现出微观经济的可持续性与合理性,方能跟其它产业的投资呈现出不断的比例增长。”(《论实现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经济改革与发展,1995.8)牛若峰则提出:“农业产业化实际上融合了‘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概念,是基于计划经济环境之下农业产业受到割裂之后,再生产的各个流程的内在联系被中断的状况,将中断的各个产供销步骤加以联通,形成对农业再生产全步骤予以覆盖的完整产业链。(《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框架》.中国农村经济,1997.5)通过以上专家的观点,我们了解到他们面对农业产业化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源自于不同的视角,但是发展至今,基本上已实现基本的认识,他们都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整合、农业生产链的拓展延伸视作农业产业化一个十分关键的内容。

……….

第 3 章 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7

3.1 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7

3.2 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0

3.3 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供求分析........26

3.3.1 国内市场需求.....26

3.3.2 国外市场需求.........26

第 4 章 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28

4.1 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28

4.2 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29

4.2.1 国家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给凌源带来机会.......29

4.2.2 CAFTA 的建立扩大凌源蔬菜产业的发展空间.....29

第 5 章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1

5.1 国外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31

5.1.1 美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31

5.1.2 日本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32

5.2 国内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35

第 6 章 加快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6.1 建立标准化蔬菜生产体系

执行标准化生产是提升产品质量、打造蔬菜产业优势的必经之路。它贯穿蔬菜的分类、种植、监控、嫁接、水肥控制、采收、质量、病虫害管理、包装、运输、加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所有过程,是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要生产无公害蔬菜,必须先建立健全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标准越高,竞争力越强,本地化程度越好,农民接受越快,越容易实施。凌源市已经根据国内外无公害生产相关标准,结合凌源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很多标准,例如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规格、卫生安全规范、种子种苗标准、生态农业标准等,但标准还不够多,涉及领域还不够全,要抓紧时间制定有机蔬菜、绿色蔬菜生产及产后加工标准,并以蔬菜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加强服务体系的完善,健全蔬菜的生产规范与监控体系,促进蔬菜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的整体提升。在管理基地环境方面,要基于市环保局、农经局的布局之下,构建环境定期监控检测体系,对内、外源污染加以控制,保证产地环境符合生产标准;在基地投入品使用上,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避免土壤肥力下降;要对高毒农药予以全面禁止,建设基地农药的专售处,实行供应、采购的统一化管理,保证农业用品的安全使用;在生产环节,要对蔬菜生产者、基地负责人的职责加以明确,组织生产时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

…………..

结 论

凌源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历史悠久,具备坚实而良好的基础,目前正朝着产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大步前进,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但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各种问题,却不容忽视和小觑,这些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必须在深刻的转变的过程中根本扭转,实现进一步提质升级。蔬菜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不断地审视其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有效办法和途径加以解决,使凌源市的蔬菜产业突破常规,步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冰雹、霜雪、洪水接连不断的给农户造成了很大损失,打击了一部分农户的积极性。凌源市要大力推行设施农业保险制度,做到应保尽保,以增强蔬菜产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对于损失较大的基地与企业,政府应该给他们充分的政策扶持。在纳税、征地、等方面都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以扶持其发展壮大,切实带动蔬菜行业的发展。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1文献综述

1.1夏蜡梅的研究进展

夏蜡梅 Sinocalyccmthus chinemis (Cheng et S.Y. Chang) Cheng et S.Y. Chang 隶属于蜡梅科Calycanthaceae夏蜡梅属,为第三纪遗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浙江省临安市(有少量种群分布于浙江临安与安徽绩溪交界地区,行政区划属于安徽但与临安属于连续的地理分布区域)和天台县狭小的区域内,为我国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因其系统地位特殊,且花大,花被片二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自1963发表以来,受到生物学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者己经在分类学、形态学、种群和群落学、繁殖生态学、生理生化、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1]。自1759年Linnaeus建立美国夏蜡梅属Calycanthus, 1819年Lindley建立蜡梅科以来,关于蜡梅科的分类尤其是夏蜡梅的归属,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1963年夏蜡梅刚发表时,被置于蜡梅科美国蜡梅属。后来鉴于夏蜡梅花大、无香气、花被片二型等特征,不同于美国蜡梅几个种,成立夏踏梅属,并将夏蜡梅独立列入夏蜡梅属。早期的夏蜡梅形态学研宄,关注花部形态特征,为夏蜡梅的分类提供科学依据。1990年李林初首次用电镜扫描比较夏蜡梅的花粉和美国蜡梅、西美蜡梅做了比较,花粉形态特征表明夏蜡梅比美国蜡梅和西美蜡梅更为原始[3〕。夏蜡梅的形态不但与蜡梅科其他种差别大,即使是夏蜡梅种内果实和种子等的形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张文标等、金则新(2007)用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了大雷山区竹林、杉木林、灌丛和常绿阔叶林4种不同生境的夏蜡梅种群的果实和种子形态与光照、土壤等11个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生境夏蜡梅的果实和种子形态差异显著,且80%的变异存在于生境内,果实、种子形态与光照强度的相关性最大、与土壤因素的相关性最小[4]。蔡玻琳等用Spessll.5软件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宄了天台大雷山一个种群、大明山不同海拔两个种群的夏蜡梅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差异,发现了每颗果实内的平均种子数量与果实形态相关性显著,种子形态和重量的相关性高于果实形态;不同夏蜡梅种群间以及同种群的夏蜡梅个体间种子形态存在差异:其中90%以上的种子形态差异存在于种群内,而且80%左右的差异来自种群内个体间形态特征是物种遗传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的形态变异也是遗传多样性较高的体现。

…………

1.2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对于遗传多样性,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McNeely等(1990)将地球上所以生物个体基因中遗传信息的总和称为遗传多样性。而施立明(1990)则把物种种内、种间表现在个体、细胞和分子3个水平的遗传变异定义为遗传多样性。世界资源研宄所(WRI)在1992年发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策略》中把遗传多样性表述为:“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McNeely等的定义比较笼统,施立明的定义也不够确切,相比之下世界资源研宄所的定义更为明确。Richard Frankham等将遗传多样性定义为存在于生物群体中的各种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这里的生物群体包括群落、物种和种群3个水平。遗传多样性是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所必备的条件,维护遗传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保持物种遗传多样性也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必然要求。生态系统是由丰富多样的物种组成的,每个物种和种群的生存和发展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物种和种群的生存与发展又和物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密切相关,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会导致物种、种群衰亡。遗传多样性的数量和和方式决定了植物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常遗传多样性高的物种或者种群生存繁殖能力强,而濒危物种多为低遗传多样性物种。对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认识植物种群的生存状态。在了解瀬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2夏蜡梅种群结构和群落特征

2.1材料与方法

调查地点主要为浙江省临安市和天台县以及安徽省绩溪县龙须山(表2.1)。分布地处于 118.701°E~120.826°E 和 28.992°N~30.198°N 之间。夏蜡梅分布于海拔 480-1200米的林下和溪谷山暂,土壤为黄壤或红壤。调查时间为2012年4-6月和2013年4-8月。夏错梅常呈片状分布,在相同的生境下密度比较均勾,适用密度样方生境法。同种群夏蜡梅不同生境密度的在有代表性的分布区域分别设置三组以上样方;对于较大的种群先分成不同区块后再分别设置样方。样方分为主样方和副样方,主样方记录所有出现植株的种名、高度和冠幅等数据,胸径(离地1.3米处)2.5 cm以上的植株记录胸径。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特别是郁闭度较高的生境),夏蜡梅地上部分存在较为频繁的自我疏枝和更新的现象,且生长高度和冠幅等受生境条件影响非常大,所以判断不同树龄以基部合生部分的灌丛半径为衡量指标。主样方内根据基部合生灌丛的大小分为大(I )、中(II )、小(III)和幼(IV)四个等级(记录时植株自疏枯落的枝干也包括在内),在距离主样方的四个角10 m的地方各设置一相同面积副样方,副样方内只统计夏蜡梅的有无。夏蜡梅基部合生灌丛直径(简称基径)在20 cm以上的记为大,基径在10-20 cm记为中,基径在3-10 cm记为小,基径在3cm以下或仅1个主干的(仔细确认,避免是地上枝干枯死后的萌蘖)记为幼。

………

2.2结果与分析

近年来,虽然在安徽绩溪县和浙江安吉县(与李根有教授通讯,未发表)也发现有野生夏蜡梅种群,但与临安的种群均属同一连续分布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分布面积还是数量,临安市大明山一带(包括塔沙岗、白水鸡、大明山、西坑等)是夏蜡梅的现代分布中心(图2.1和表2.2)。临安分布区除双石边、龙塘山种群以及绩溪龙须山种群地理隔离明显外,其他种群塔沙岗、白水均、大明山、西坑、苏鸡、横源、溪古坪、种群间分隔不明显。天台分布区揭白孔和经过坪两个种群地理距离只有几公里,联系紧密。从种群规模看,塔沙岗、直源、前坑、双石边、龙须山、揭曰孔、经过坪等种群属于小种群,龙塘山和溪古坪属于中等大小的种群,西坑、大明山、白水鸡种群属于大种群。

……….

3.不同类型种群的不同交配式样......... 31

3.1材料与方法......... 31

3.2结果与分析 ......... 34

4基于SRAP分析的不同种群和不同世代的遗传多样性......... 38

4.1材料与方法......... 38

4.2结果与分析......... 44

4.2.1引物筛选......... 44

4.2.2 PCR体系优化......... 45

4.2.3条带扩增结果......... 45

4.2.4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46

4.3 小结......... 55

4.3讨论

4.3.1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夏蜡梅种群总遗传的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959、0.4517,两项指数都低于RAPD标记的分析结果(0.7668、0.7549) [20],高于夏蜡梅种群ISSR分析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0.1987、0.3097) Pi]。不同分子标记间的差异和取样策略的差异都是可能原因。SRAP标记遗传分析表明,夏蜡梅总体水平遗传多样性较高,而种群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夏蜡梅总的SRAP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高达97.18%,夏蜡梅种群间地理隔离明显导致极低的基因流,各种群遗传分化明显,所以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呈现出较大差异。多态性条带比率PPB、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I、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反映的各种群遗传多样性排序一致。DMS种群测出的多态性百分率最低只有33.80%, I、H值也最低。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种群过大30个样本难以代表整个种群;另外DMS种群存在亚种群结构,30个样本主要来自其中两个较独立的亚种群,而亚种群内个体近交和自交比率可能很高。LXS、SSB等面积小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可能是种群个体密度大异交率高导致的。

…………

结论

本文对各夏蜡梅种群旳面积、密度、数量、结构以及群落特征做了调査,并对各种群进行合理分类。按种群年龄结构将夏蜡梅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亡型3个类型,其中大明山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直源种群属于衰亡型种群,其他10个种群都属于稳定型种群。按群落类型又可以分为人工半人工群落和天然次生林群。目前大部分夏蜡梅分布地群落属于灌乔过渡阶段和乔木阶段,群落处于灌乔过渡阶段的夏蜡梅种群变数较大,而群落处于乔木阶段夏蜡梅种群较稳定。通过对比前人的调查结果,发现随着植被的恢复,夏蜡梅灌丛群落己经消失;并且随着群落演化各夏蜡梅种群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分析夏蜡梅种群的变化,将种群调查的前后对比,有利于揭示种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坚持长期定期对种群进行调查,检测种群的动态变化,可以有效地评价种群保护状况。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章 绪 论

1.1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使得不同地区在地形以及气候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导致了农作物种植习惯各有不同。就玉米的种植习惯来讲,在不同的地区玉米种植行距没有统一标准,行距也十分混乱,从等行距到大小行、从 30cm 到100cm,甚至出现更大行距,这都给玉米机械化收获带来很大难度[1~11]。主要体现在喂入机构的作业上,因行距的适应与否的问题,造成喂入机构故障频繁,收获作业受到制约。行距较小时,将会有较多的玉米植株在分禾器作用下被强制带到喂入口处,在正常运作的收获机的作业速度及拨禾装置拨禾能力的条件下,多余的玉米植株不能被及时地输送到两摘穗辊之间,这将会使玉米植株堆积在喂入口处如图 1.1 标记的地方,出现堵塞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玉米植株不能正常收获,此时需要停止作业并及时清理堵塞的玉米植株,堵塞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就会造成玉米植株的碾压,以上问题会造成农时的延误,同时还造成产量的减少[1~11]。在玉米植株的行距较大时,玉米植株在机器前进以及分禾器的作用下被强制地带到两分禾器之间,此时玉米植株会发生弯曲,由于种植行距较大,在此过程中部分玉米植株将不能承受弯曲出现折断的现象,此时如果玉米植株尚未到达拨禾轮作用范围内,就会出现倒地现象进而不能完成摘穗作业。在玉米收获割台的设计中,相邻两分禾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以及拨禾装置最大的工作范围的设置都要考虑到玉米植株的抗弯曲能力。如果不考虑此问题,在收获过程中,玉米植株在分禾器的作用下或者在拨禾装置的作用下,被强制拨到两分禾器之间或两摘穗辊之间,在此过程中当玉米植株的抗弯强度不够,而分禾装置或拨禾装置的作用强度超过玉米植株的承受范围时,就会导致玉米植株折断,从而无法顺利的进入摘穗辊之间,无法完成摘穗作业,造成粮食减产。

……….

1.2 国外研究状况

由于国外一些国家地广人稀,种植区域比较集中,很容易形成大规模的农场,同时国外的种植作业形成统一的种植规范,这为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在农业机械的设计过程中不用刻意去考虑种植习惯的不同等带来的问题,例如在我国存在的行距问题等。国外农业机械化的研发从20 世纪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这充分显示出了种植习惯统一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由于种植面积的广阔,容易形成大型的农场。这就使得国外农业机械跟国内农业机械相比多为大型的农业机械。大型农业机械动力充足,可携带较多的燃料,能够承载较多收获的农作物,可以采用移动式的农作物运输机械,这样就可以在收获的同时利用移动式的农作物运输机械将果穗等收集并运送到指定地,这就保证了收获机械工作的连续性,从而提高作业的效率,适合大型农场的作业条件。由于不存在行距不统一的现象,这为农业机械发展的智能化也提供了便利条件,有些公司的产品具备了智能系统,可实现自动巡行的功能,这大大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国外的农业机械多为多行的,例如 Class 公司生产的某型号的玉米收获机收获的行数可达 16 行,同时还配有自动巡行的功能,大大降低了玉米收获过程中的果穗损失。

……….

第二章 可伸缩式玉米拨禾装置的设计研究

2.1 拨禾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在现有的拨禾装置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现在已有的拨禾装置大多是采用拨禾链式、单独的一个拨禾轮或者是成对的拨禾轮等拨禾方式,在收获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拨禾作业的范围较小,影响到作业的快慢,拨禾轮的半径如果过大会引起干涉,本文的研究课题的提出就是建立在这些问题上,目的是找出新的解决办法去更好地完成拨禾作业,扩大拨禾装置的拨禾作用范围,而又不占用较大的空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地形以及气候上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我国在不同的地区玉米种植习惯的不同。在现有的玉米种植习惯下很难达到玉米种植行距的统一,这就要求玉米收获机完成不对行收获作业,现有的拨禾装置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不同行距的收获作业。本文的可伸缩式拨禾装置也是针对行距不统一的问题而设计的,不同于其他拨禾装置的地方是该拨禾装置要求尽量的扩大玉米收获机单个拨禾装置的拨禾范围,方法是在主体拨轮(该主体拨禾轮的形状等类似于现有的拨禾星轮)的作用范围上增加可伸缩式拨齿的拨禾作用范围。在本文中设计的拨禾装置是在现有的拨禾装置上的一些改进,目的是扩大单个拨禾装置的作用范围,同时还要尽量减小拨禾装置所占用的空间,以上设计是基于玉米植株的承受能力。这就要求拨禾装置在工作的时候能尽量得覆盖较大的范围,在不工作的时候尽量减小拨禾装置整体占用空间的大小,考虑到这些就初步打算选用伸缩式的拨禾装置,在主体拨禾轮的基础上增加伸缩齿,从而增大拨禾范围,适应更多的行距变化。

………

2.2 玉米植株的特性测量

玉米植株的抗弯能力是有极限的,这就要求拨禾装置的拨禾范围不能太大,拨禾范围太大就会使得从远处拨过来的玉米植株在没达到要求的位置时出现折断,从而不能顺利地完成拨禾作业进而不能实现摘穗,这就要求拨禾轮、拨禾链以及分禾、扶禾器的作用范围有一个最大的限度,或者可以做成可以调节的,否则会出现玉米植株折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拨禾链来说,成对使用的拨禾链形成的 V 字口的开口太大就会造成玉米植株在未进入拨禾作用范围或进入两摘穗辊之间前发生折断现象,从而无法完成拨禾作业。对于拨禾轮式的拨禾装置来讲,由于拨禾轮是安装在与摘穗辊相联接的蜗轮蜗杆箱上,这就使得拨禾轮不能有太大的尺寸,由于这个原因就出现了采用一个拨禾轮进行拨禾作业的玉米收获机械,这无疑是加大了单独一个拨禾轮的工作量,同时还不能实现较快的作业速度,这类玉米收获机比较适用于对行收获。如果采取单独的传动机构给拨禾装置提供动力,然后采用成对使用的拨禾装置,这就要保证靠近玉米果穗升运器的拨禾轮不能干涉到玉米果穗脱离摘穗辊进入玉米滑道,同样采用拨禾装置也要考虑到玉米植株的抗弯曲能力,不能让拨齿的作用范围超过玉米植株的极限范围。因此方案的设计要考虑玉米植株的特性,参数的选择一定要在玉米植株的承受范围内,为此选取了滨州市邹平长山县长韩村对当地的玉米植株进行了测量。玉米种植地区及品种简介如表 2.1 所示。

……….

第三章 可伸缩式玉米拨禾装置建模与 Motion 分析 ........ 19

3.1 可伸缩式拨禾装置的三维建模......... 19

3.2 可伸缩式拨禾装置的装配 .... 21

3.3 可伸缩式拨禾装置的 Motion 分析及运动路径跟踪 ....... 22

3.3.1 单个可伸缩式拨禾装置的路径追踪 ....... 22

3.3.2 双拨禾装置的仿真路径追踪及线速度、加速度测量..... 24

3.4 本章小结 ...... 29

第四章 可伸缩式拨禾装置试验台试验分析.... 30

4.1 试验台可行性验证 ......... 31

4.2 试验台的试验研究 ......... 32

4.2.1 成对使用地拨禾装置的正交试验研究 ......... 33

4.2.2 正交试验 ...... 34

4.3 可伸缩式拨禾装置拨禾作业效果图 ....... 40

4.4 本章小结 ...... 42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43

5.1 主要结论 ...... 43

5.2 建议 ......... 43

第四章 可伸缩式拨禾装置试验台试验分析

4.1 试验台可行性验证

可伸缩式拨禾装置是一种新的设计,虽然利用软件进行了 Motion 分析,但是完成试验台搭建后还是要验证该装置的可行性。为此进行了单因素试验,验证该装置的可行性。含水率对拨禾效果的影响需要较长时间的研究。在单因素试验以及后续的试验中将不考虑含水率对拨禾作业的影响。单因素试验选取的试验因素为喂入位置,摘穗辊的转速以及喂入速度依据参考文献[19]设定为喂入速度为 0.7m/s,摘穗辊的转速为 800r/min,摘穗辊转速与可伸缩式拨禾装置间的传动比是定值:9:1,在已知摘穗辊转速的情况下就可以换算出拨禾装置的转速,换算成主体拨禾轮的线速度为 0.465m/s。试验的目的是验证机构的可行性,为此先采用单拨禾装置看该机构是否能完成拨禾作业,试验计划及结果如表 4.1 所示。将表 4.1 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图 4.3,在图中可以看出该拨禾装置能较好的完成拨禾作业,这反应出拨禾机构的可行性,同时可以看出在 0~125mm 间拨禾的效果较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拨禾的作用范围及喂入位置对拨禾效果的影响,在后面的正交试验中将把喂入位置选定为一个影响因素。

………

结论

本文针对现在拨禾过程存在的问题,参考现有的拨禾装置设计了可伸缩式拨禾装置,利用三维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搭建了试验台通过查阅文献找出试验台的工作参数并进行了正交试验,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了试验台较优的工作参数组合,试验过程借助高速摄像机进行记录,这便于观看拨禾作业的过程。通过以上工作推出了一种新型的拨禾装置,同时找出了该拨禾装置较优的工作参数组合,为玉米收获机的拨禾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1)通过仿真可看出可伸缩式拨禾装置是可以实现拨齿的伸缩功能;

(2)通过仿真结果得出该拨禾装置的最大拨禾半径约为:176.6mm,在主体拨禾轮 100mm 的拨禾半径下大约增大了 76.6mm。最小拨禾范围也比普通的增大了 46mm 左右,有利于拨禾装置单体对行距的适应性。

(3)通过对试验田的玉米植株特性的测量与数据分析得出,试验田中玉米植株被拉断时拉动点的水平位移与拉动点高度的关系式为:X =0.4985H;

(4)影响拨禾成功率的的因素按及差大小排列依次为:喂入位置、前进速度、摘穗辊转速;较优组合为:喂入速度 0.79m/s,对两摘穗辊中心线偏移量为零,摘穗辊转速 900r/min 即拨禾拨禾装置转速 100r/min;

(5)在正交试验中发现前进速度及摘穗辊转速(可换算成拨禾装置转速)的较优的工作参数存在于一个范围内,该范围还需进一步的试验得出。

(6)通过喂入位置的单因素试验得出喂入位置对拨禾成功率的影响显著,在距离两摘穗辊中心线 200mm 处,带可伸缩式拨禾装置的喂入效果与在两摘穗辊中心喂入的效果并没有较大的差别,这就充分说明了该新设计的拨禾装置能达到预期要求。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第 1 章 绪论

1.1 野生花卉资源的研究现状

国外十分重视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在部分发达国家,对野生花卉的栽培利用研究非常盛行,如法国、瑞士、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早在 1987 年,英国建立了“英国研究保护野花协会”,并且在丘园成立了以野生植物种子为主的基因银行。美国也于 1991 年成立了“国家野生花卉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对本国野生花卉植物的商业开发和研究,大量的野生花卉被成功引种驯化,现今,美国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州通过利用野生植物来绿化美化公园[12,13]。Shillo[14],Halevy[15]等曾报道,以滴灌农业著称的以色列为了满足花卉市场的需求,同样不断地利用先进技术开发野生资源,以增加观赏植物的种类。根据 1995 年文科军[16]的报道,近年来日本也在进行大规模地选育利用本土资源,已选用的种类已经超过之前的总数。从 19 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澳大利亚就已经开始研究野生花卉,并应用到绿化中。Considinc[17]报道曾经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的选择造成了澳大利亚野生种群遭到严重的破坏,急速减少了切花的数量和种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澳大利亚开始从野生花卉中选取某些品种作为盆栽和切花的材料,使盆栽和花卉市场在短时间内就重现生机[18],而现在他们更加注重研究和栽培引种本国的野生植物[19,20]。尽管从世界范围来看,澳大利亚花卉产业的规模很小,但出口的 90%的干花和鲜切花是当地的野生花卉品种[21]。国外有关野生花卉植物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系统分类、抗性生理、开花生物学等方面[22]。学者们曾经高度重视对花色素的研究,尤其是对八仙花与牵牛花的色素形成等课题[23]。野生植物资源因其巨大的利用潜能与特有的观赏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4]。在当今世界花卉市场中,许多百合的新品种都是利用中国的百合品种杂交而培育出来的。中国百合尤其是具有卓越抗逆性的岷江百合,在当代百合的分类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拯救了大部分因 20 世纪初病害和病毒扩散而几乎灭绝的欧洲栽培品种,开创了百合类花卉的应用和欧洲百合育种的崭新局面[25]。

………..

1.2 小甘菊研究现状

小甘菊(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菊科小甘菊属,草本,主要分布于内蒙、甘肃、西藏、新疆、前苏联等地。小甘菊属在新疆产有4种,主要生长于海拔450-1970m的山坡多石地带和高山草甸。小甘菊植株高多为5-30cm,叶基生,卵圆形或矩圆形,宽1.0-1.5cm,长3-4cm,叶片羽状深裂,顶端的小裂片宽条行或卵形,裂片2-5对,叶柄长,基部扩大。单生头状花序,花黄色,瘦果无毛,筒状。研究解剖小甘菊的营养器官可以发现,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大量的营养物质,并完成生活周期,是一种高光效植物。根据其结构特点来看,它适应了早期湿润而后期干旱的特殊生活环境,即演变成光合效率高、结构简单、具有一定耐旱性且生长发育快的草本植物[55]。挥发油、香豆素、黄酮类、菊糖倍半萜酯等是我国菊科植物的重要药用化学成分类型[56],大量研究证实了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抗病毒、抗过敏、抗癌、抗糖尿病并发症等及药理作用,小甘菊因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而有疏风散热、明目消肿、败毒抗癌、清热祛湿等作用;建立于1905年的德国Herbacin化妆品公司通过利用小甘菊属植物开发出了一系列小甘菊护肤产品:小甘菊经典护手霜、小甘菊即时润泽护手霜等,这些产品可以预防肌肤过敏并完全渗透肌肤,保持肌肤弹力舒缓、保湿肌肤等功效[57]。可见,小甘菊不仅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中,在药用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第 2 章 自然环境下小甘菊的生长发育

2.1 研究区概况及调查方法

雅玛里克山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南缘,地处乌鲁木齐西南部,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山体,为天山余脉,顶峰为青年峰,海拔 1391m,大致呈南北走向,地理位置为N43°45′44″-43°47′25″,E87°33′16″-87°34′56″。雅玛里克山为晚二迭纪由深海湖沉积而形成的山峦,大部分由片麻岩、油页岩构成。其气候属于中温带荒漠区,春秋两季短暂而湿润;夏季较长且干旱,热量充足;冬季漫长而寒冷[69]。由乌鲁木齐市气象站和雅玛里克山气象观测站所提供的 1983 年到 1996 年资料显示,其年平均气温约 7.5℃,极端气温最高为 37.7℃,最低为-19.1℃,10℃以上的积温 2549.7℃,无霜期约 172 d,全年日照总时数约 2561.1 h;年降水量约 266.9 mm,蒸发量约2731 mm,为总降水量的10.2倍[70];年平均相对湿度约58%,其中最高为78%(在2 月),最低为 32%(在 8 月),干燥度约为 4.2。全年以西北风和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7 m/s。在不同坡向上,土壤类型与质地略有不同,南坡以沙壤土为主,西坡、西北坡以粗砾质棕钙土为主,土壤板结程度较高,透水性较差。地表无径流,且地下水深达百米,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自然降水[71]。

………….

2.2 自然条件下小甘菊生长状况

雅玛里克山的气候,春秋两季较为湿润;夏季干旱少雨,热量充沛,不同坡向的光照条件略有不同;冬季漫长寒冷。在此自然状态下,小甘菊在各个坡向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坡度小于 45°的斜坡上,当坡度大于 45°时就少有分布。小甘菊大多分布于具有细碎石块的地方,植株本身周围和其他植物有分布的地区以及有水冲刷形成的大小沟壑中。因为山上风速较大,而小甘菊种子十分细小,很容易被风吹走。细碎的石块与土壤形成的小缝隙不仅为种子提供隐蔽的场所,而且有利于小甘菊的生根发芽,同时石块具有减少蒸发量、保持水分的作用;而大的石块虽然能提供保护的场所,但是对于小甘菊来说,发芽时期大石块的阻力较大,同时土壤和石块含量的比例相对较小,所以大块石头分布的地区小甘菊鲜有分布。植株本身及其他植物同样也为小甘菊种子的存留发挥了重要作用。小甘菊种子散落以后,很容易随风飘入沟壑中,或随雨水流进沟壑而由石块或其他植株提供阻力保留下来,春季融化的雪水及日常降水多通过沟壑流向坡底,水分与其他地方相比比较充足,十分有利于早春小甘菊的萌芽。

………..

第 3 章 光照与水分联合作用对小甘菊的影响 ....25

3.1 材料与方法.... 25

3.2 结果分析........ 26

3.3 结论与讨论.... 32

第 4 章 涝渍胁迫下小甘菊的植物生理特性 ........33

4.1 材料与方法.... 33

4.2 数据统计分析........ 35

4.3 结论........ 38

第 5 章 小甘菊用作护坡植物的效果分析 ....40

5.1 护坡植物的选择要求.... 40

5.2 小甘菊护坡效果分析.... 41

5.3 讨论........ 42

第 5 章 小甘菊用作护坡植物的效果分析

5.1 护坡植物的选择要求

护坡绿化与平地绿化相比,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在超过 30°的斜坡上,植物不易成活或者长势较差,较好的措施是合理地选择适生的护坡植物,完成对坡面覆盖,提升坡面的绿化效果,美化景观环境[126]。在小范围内护坡植物除了具有护坡功能外,还具有改善土壤环境、保持水土、美化改善环境以及维持环境平衡等功能,并且能够有效地恢复遭受破坏的自然环境,改善道路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行车环境,已经得到越来越为人们所倡导和应用[127-132]。我国从南至北的气候、地形地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并且坡体的立地条件还具有其特殊性。由于坡面很难应用机具,且自然条件一般比较差,土壤贫瘠者较多,有些还含有大量石块,因此,选用的种植品种要尽可能因地制宜,易成活,耐粗放管理,耐瘠薄土壤、生长势强、养护要求较低,尽量考虑节水型植物品种。同时要满足适应性强、抗风、抗污染、病虫害少、能安全越冬、安全越夏的植物[133,134]。

……….

结论

小甘菊作为新疆节水野生植物之一,对园林绿化和荒山绿化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仍处于亟待开发的状态。本文对小甘菊的分布特点、抗逆性与观赏性进行研究,初步获得一些进展,主要为:

(1)野外调查表明:萌芽展叶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小甘菊的生长发育,后期的土壤含水量对小甘菊无显著影响。小甘菊适宜光照充足的阳面,以南坡向生长最佳,观赏效果也是最好的,其次是东、西两个坡向。遮荫能够显著影响小甘菊的叶绿素 a、叶绿素总量以及各生长指标。

(2)水分和光照对小甘菊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水分与光照的交互作用对小甘菊株高、冠幅、花头直径、叶绿素等不显著。水分条件对以上指标的影响也不显著,但在正常光照下,75%-80%的土壤含水量更利于小甘菊生长。光照对小甘菊生长的影响表明,遮光水平导致小甘菊的生长出现明显的差异, 遮光度越高,生长势越弱;反之,遮光度越低, 生长势就越强。遮荫水平在 45%以下时,小甘菊的生长将受到严重的抑制。在试验条件下,其长势比野生状态下差很多,观赏效果也远不如自然情况。

(3)涝渍情况下,小甘菊叶片的膜透性变大,细胞内含物被动外渗,电导率也随之增加;体内的活性氧不断积累,丙二醛的含量逐渐升高;短期涝渍时,体内的脯氨酸大量累积,后期增加缓慢。小甘菊可以对较短时间的涝渍有积极的生理反应,但是 6d 以上的淹水时间会导致小甘菊出现叶片失绿、萎蔫甚至整株死亡的现象。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林果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近几年随着林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已成为新农村发展建设以及农民创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尤其在新疆林果业发展非常迅猛,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新疆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仅次于粮食、棉花。由于新疆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所产水果品质优良,素有瓜果之乡之称。新疆的特色林果,如巴旦木、核桃、红枣、杏、香梨、苹果等,种植面积及产量也在逐年增加[1]。目前林果业已进入盛果期,由于采摘过程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林果采摘环节已成为制约新疆林果业发展的瓶颈,林果业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尤其是在收获的季节,由于采摘过程劳动强度大,劳动力的缺乏,导致大量成熟的果实不能及时的进行采摘,收获效率一直偏低,在我国采摘机械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2]。国外对振动式林果采摘机械的研究很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果树树枝或树干的振动,实现林果果实的采摘是可行的,而且激振频率对采收效果影响较大,主要用于采收杏、扁桃、油橄榄、开心果、柑橘等林果,最高采净率超过 90%,采收效果好,而且效率较高,但国外采收机一般都是大型机具,作业空间要求较大,适用于稀疏果园[3]。针对目前林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采摘效率、增加农民收入,降低采摘成本,设计研究出适合我国林果采摘机械显得尤为迫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最常用的采摘方式是利用振动的形式分离成熟的果实,这种收获方式效率高,适合大面积作业。按振动的位置不同,分为树干振动,树枝振动和树冠振动。按振动的形式可分为气力式和机械式,气力振动主要是依靠高速气流冲击树冠来分离果实。机械振动是利用往复式运动机构或者偏心回转机构产生的惯性力作用在果树的树干、树枝或树冠上,使果树带动果实产生受迫振动,达到分离果实的目的[4]。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采摘技术越来越热,但是目前主要还是处在实验室模拟阶段,由于机器人采摘效率低,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要大量应用到生产过程还需要漫长的过程[5]。在国外,采摘机械起步较早,技术发展快,目前技术都较为成熟,在林果采摘过程基本上都是依靠机械采摘。机械振动采收机械的结构主要包括激振机构、夹持机构、动力传动系统、接载装置等[4]。手持式树枝振动采摘机主要是利用拖拉机、柴油机及电机等作为动力源,驱动曲柄连杆机构作往复运动,达到振动树枝的目的。针对不同直径的树枝,夹持机构可进行人工调节。这种采摘机结构紧凑,操作灵活方便,但效率较低。采摘结构如图 1-1 所示[6]。Parameswara kumar 等人采用振动树枝的形式采收芒果,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当树枝振幅在 76~102mm、频率在 11~13r/s 时,果实采净率可达到 80~85%,这时对树皮的损伤也最小[7]。Polat 等人通过对阿月浑子的树枝振动,研究了采收阿月浑子果实时的最佳振幅和频率,当振幅为 50mm、频率为 20Hz 时,可达到最大采摘率 95.5%,并且发现最佳采收时间是九月的第一个星期[8]。Erdo an 等人利用惯性式激振树枝的方法采摘杏子,研究表明当振动时间为 5s,振动频率为 15Hz,振幅为 40mm 时,采收率可达最高[9]。

…….

第 2 章 果树振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2.1 果树振动分析

对果树施加激振力的激振机构通常是采用回转偏心块,或是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图2-1 是两组转向相反的偏心块,分别分析单组偏心块和两组偏心块对果树施加激振的振动情形。而果树在激振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振动模型如图 2-2 所示。激振振幅一定时,激振加速度由激振频率决定。在激振果树时,不仅要使振幅达到一定值,更重要的是,使激振过程产生较高的加速度,使果树以及果实产生较大的惯性力,才会使得果实掉落。果实连接处产生的法向力与切向力的值,均是由果实摆动所产生的加速度决定的,所以,在激振时要保证果实摆动时的加速度足够的大,这样才有利于果实更为容易的掉落。通过以上对果树树干以及果实的激振分析,可以看出,要使果实产生较大的脱落惯性力,就必须要保证足够大的激振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是由树干通过树枝与果柄逐级传递给果实的,在振幅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影响加速的的因素是激振频率,所以在激振参数方面的选择,既要保证合理的振幅与频率的值,使果实脱落情况达到较好的水平,又要保证在激振时,避免较大的振幅与频率损伤到果树。所以,选择合理的激振参数就需要进一步的试验,通过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的果树测得其激振的最佳参数。

………..

2.2 果实振动力学分析

振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果实振动,让果实运动产生惯性力。而对于果实的运动,是由于振动时主干的运动带动果树枝条运动,枝条再带动果柄和果实运动。所以果实运动的产生,是从振动源逐级传递过去的。果实的运动是比较复杂的,如图 2-3 所示,可在平面内做钟摆运动,可绕果实与果柄的连接点旋转,可在某一平面内绕轴做圆周运动,也可在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由于果柄和树枝的运动,使果实的运动往往是上述运动叠加的复合运动。由于偏心块回转产生的惯性力的作用,果实的实际运动规律往往是比较复杂,图 2-4是果实实际运动的一种简化模型,果柄与果实绕枝条连接点 O 处摆动,同时果实绕果柄连接点 A 处摆动,连接点处可看做是两个弹性系数分别为 k1和 k2的扭转弹簧。图中是果实在运动的某一瞬态,假设连接果柄的枝条静止不动,果柄质量较小,此时忽略果柄的质量。当果实振动时,自身相关的物理特性参数和尺寸参数确定后,便可得出其对应的运动参数。果实在摆动时,连接点 O 和 A 处同时会受到力的作用,由于这两点处所受到的激振惯性力不同,果柄自身的结合力也不同,所以在果实振动时,有可能从 A 点断裂,也有可能从 O 点断裂。下面分别分析两种摆动的受力情况。

………

第 3 章 采摘机的设计与分析 ....... 17

3.1 设计要求 ........ 17

3.2 采摘机整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 17

3.3 激振机构的设计 .......... 18

3.4 夹持机构设计 ....... 20

3.5 悬挂减振机构设计 ...... 22

3.6 果实集条装置设计 ...... 24

3.7 采摘机液压系统设计 ......... 24

3.8 基于 ARDUINO 采摘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39

3.9 本章小结 ........ 42

第 4 章 采摘机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 43

4.1 采摘机三维建模 .......... 43

4.2 采摘机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 44

4.3 基于 AMESIM 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 ........ 45

4.4 基于 ADAMS 采摘机振动仿真 ......... 52

4.5 本章小结 ........ 59

第 5 章 果树激振振幅试验 .... 60

5.1 树干振动试验 ....... 60

5.2 频率与夹持高度对振幅的影响分析 ...... 61

5.3 本章小结 ........ 62

第 5 章 果树激振振幅试验

5.1 树干振动试验

首先将激振装置利用 U 型螺栓固定在果树树干,在果树夹持处包裹一层橡胶,避免果树遭受损坏。通过电机带动偏心块回转激振,使果树产生受迫振动,利用带锁紧功能的百分表测果树振幅,通过调节变频器来改变电机转速,从而改变激振频率。在测量的过程中,百分表会产生微小的振动,但相对于果树的振动,百分表的振动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但相对较小,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到以下试验数据。分析目前国内外对果树树干激振的研究参数,发现激振果树主干的频率大都在10Hz~20Hz,本试验的激振频率分别选取 15Hz、20Hz。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利用偏心块的回转激振果树树干,在结构上是可行的,而且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结构激振效果明显,果树树干可以产生较大的振幅,这样便可以是树枝上的果实产生较大的振动,从而可将果实脱落。

……….

结论

(1)介绍了国内外林果机械采摘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机械结构、理论分析、试验数据三方面,分析了现有技术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机械采摘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2)对振动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单组偏心块激振时和两组偏心块激振时的果树动力学方程,通过简化模型得出了果实振动微分方程,分别得到了果柄与果实连接处、果柄与树枝连接处振动时的受力方程。

(3)对采摘机的整体结构以及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与分析,主要有机械结构、液压传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三个方面。机械结构主要包括激振机构、夹持机构、悬挂减振机构、集条装置。液压传动系统主要包括各动作液压缸的选型、驱动马达的选型、液压泵的选型、液压系统结构原理图的设计、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4)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采摘机进行了分析,利用 Solidworks Simulation 对偏心块进行了静态和模态分析,得出偏心块的结构设计合理,达到工作要求。通过 AMESim对液压传动系统进行建模以及仿真分析,得出液压传动系统整体性能稳定,液压流量、压力等参数达到工作要求,利用节流阀调速可以达到预期效果。通过 ADAMS 对树干振动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得到了不同激振情况下果树的振动轨迹曲线、振动箱体质心的加速度变化规律、树干质心的速度变化规律,并且分析对比得出,从速度加速度的峰值和运动的波动剧烈程度两方面均可看出,在最高转速相同的情况下,转速相同时的激振效果要优于转速不同时的激振效果。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生态系统中,草地是具有承接作用的重要一环,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然而近年来,由于矿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过度放牧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的草地资源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1-4]。为了改善草地发展现状,实现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5-7],需要对草地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实时数据监测,以研究草地演变规律和内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实现对病虫灾害的及时发现和预防。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克服草地监测中监测区域广以及通信距离远等困境,在草地资源监测方面上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无线通讯技术、传感器监测技术以及相关的网络协议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多个领域[8]。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草地进行监控,实现对草地生态环境的管理,是目前农业生态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易部署、成本低、信息收集全面持续等特点[9]。易部署是指传感器节点部署简单,节点能够广泛部署到各种复杂的监测区域,例如对于人迹罕至的森林可以采用高空随机抛撒方式部署;对于能够科学测定的小区楼宇可以采取确定部署;对于不具有普遍性的监测目标可以采用重点监测部署等。成本低指的是传感器网络中监测节点成本低,而且节点之间采取无线通信,省去造价昂贵的总线。信息收集全面持久指的是,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获得监测目标的各类数据,能够对监测目标实时监测,并且,冗余网络等技术的引入,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对监测目标区域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监测。

…………

1.2 研究现状

利用土壤水分、酸碱性监测传感器和光谱监测传感器等,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获得监测区域内的各项环境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人们能够实现对监测环境信息的全面掌握,做正确的处理策略。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自然环境及农业资源进行监测一直是诸多学者关心的热点。任鹏[14]等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通过传感器网络获得实时数据以及卫星影像数据建立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的监测模型,为草原科学定量化分析奠定了基础;赵贞贞[15]等人提出建立三峡库区平面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对三峡库区的水质进行监测,从而能够获得实时、准确的水质数据;陶恒齐[16]等人为改善现有森林监测防护方式的不足,引入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 ZigBee 的 WSN 的森林监测系统解决方案,结合网络拓扑、节省能耗和稳定可靠等方面的分析,给出了适合森林监测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和网络协议,实现对森林环境的有效监控;K.Mayer[17]等人提出建立关于养殖场的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通过传感器节点对牛羊等牲畜的体温以及其他数据进行监测,从而及时的了解牲畜健康状况,实现对病害传染的提前预警;F.J. Pierce[18]等人提出建立关于大型农场的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通过传感器节点对农田的土壤湿度、气温等数据的进行监测,从而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实时监控,并及时的做出反馈;Burrell J[19]等人提出了关于葡萄园的无线传感器监测网络,葡萄的叶扇以及果实能够反映葡萄的生长状况,通过对果实表皮斑点的形状的分析对比能够得知葡萄缺少的微量元素;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实地监测,从而能够对葡萄进行及时的追肥,提高葡萄的产量。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数据抓捕网络、数据分布网络和控制管理中心组成的,随着监控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22.23],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应用到监控领域的各个方面。第一代传感器网络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采用性能单一的传感器,信息通过点对点传输,所有传感器节点连接传感器控制模块,形成简单的传感器网络。第二代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的信息控制模块可以接受多种信息,摒弃了点对点的信息传输模式,多采用串行或者并行接口形成拓扑结构较复杂的传感器网络。第三代传感器网络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采用智能传感器信息控制模块,通过现场总线将传感器节点并入控制器,从而构成局域网络,然后通过无线网络协议构成复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第四代传感器的概念正处于探讨研究阶段,目前形成的共识是多功能多信道传感器,并可以通过自组织的网络并入传感器网络控制模块,而且网络能够灵活自主的引入其他的监测模式。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类型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中,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密度是由监测目标的覆盖精度需求决定的。通过大量的部署传感器节点完成对监测区域或者目标的覆盖,从而获取全面的信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基本要求。多个传感器节点的感知能力拟合成并集,就能够体现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整体覆盖能力,其中影响节点感知并集的主要是整体传感器节点部署策略的优劣和对监测目标或者区域的数学建模的拟合程度。按照覆盖目的,无线传感器覆盖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目标覆盖、区域覆盖以及栅栏覆盖。目标覆盖[41,42]指的是对监测区域内的若干监测点覆盖,理想的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应该保证每个需要监测到的点在同一时间至少被一个唤醒的传感器节点覆盖到;区域覆盖[43-45]指的是对整个监测区域中的物理空间的覆盖,理想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应当不出现覆盖盲区,同时保证节点不过分冗余;栅栏覆盖[46,47]通常是对监测区域出入移动点的监测(如同门卫系统),理想的栅栏覆盖部署要确保对监测区域边界覆盖的完整性。按照节点部署策略,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类型可以区分为确定型部署覆盖和随机型部署覆盖,确定型部署一般在可以提前测定的监测区域(如一栋建筑),可以通过提前的科学测定将传感器放置在预定的位置,从而人工组成确定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如果带测定的区域范围较大,很难人工预测,需要将传感器节点高空随机抛撒,节点自组成网络。

………

第三章 细菌觅食算法 ........ 12

3.1 引言......... 13

3.2 细菌觅食优化算法...... 13

3.3 细菌觅食算法的三种主要操作 ..... 14

3.4 细菌觅食优化算法的结构设计 ..... 18

3.5 细菌觅食优化算法的参数分析 ..... 20

3.6 细菌觅食算法优化问题的流程 ..... 21

3.7 细菌觅食算法的研究发展 ......... 21

3.8 本章小结 .... 22

第四章 基于细菌觅食算法的 WSNs 部署.... 23

4.1 引言 ........ 23

4.2 问题数学模型 ......... 23

4.3 算法的编码设计........ 24

4.4 带菌落的细菌觅食算法的流程 ..... 26

4.5 目标函数 ..... 28

4.6 节点覆盖优化流程...... 28

4.7 仿真实验 .... 29

4.8 本章小结 .... 34

第五章 节点数目动态变化的 WSNs 部署策略 .......... 35

5.1 引言 ........ 35

5.2 数学模型 .... 35

5.3 算法的编码 ........... 35

5.4 仿真实验 .... 36

5.5 本章小结 ..... 39

第五章 节点数目动态变化的 WSNs 部署策略

5.1 引言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78,79],为了增加网络的弹性,通常会部署冗余节点。当监测需求发生改变时,处于工作状态的传感器节点数目就会发生动态变化。节点数目的增加或者减少都可能致使处于工作状态的传感器节点的最优部署位置发生改变。这就需要对传感器网络节点进行重新部署,如果此网络中含有固定节点,传统的优化部署方法如虚拟力[80-82]可能无法突破固定节点的虚拟力限制,本章中提出利用菌落内细菌个数动态变化的细菌觅食算法对这种部署问题进行优化,是对节点动态变化 WSNs 部署策略的初步探讨。假定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具有自组网性,节点数目动态变化,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可以根据协议自动的加入或者退出(沉睡)附近网络[83,84],并且会根据需要部署固定的节点。设定检测的草地区域范围是20m*20m,草地的监测区域为二维平面。监测区域离散成m*n像素点,传感器的监测区域半径 r=2.5m,通讯距离 R=5m,在区域随机部署。

………..

总结

本文以草地资源监测为研究背景,针对草地资源大规模区域特性,对草地资源监测网络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覆盖优化进行研究探讨。提出了基于细菌觅食算法草地无线传感器部署策略。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综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和基础理论,并在此的基础上探讨草地资源监测网络的构建,设计草地资源监测的理论模型。

(2)细菌觅食算法是一种新的仿生学算法,本文简要地对细菌觅食算法的流程、发展应用加以介绍。重点对细菌觅食算法的参数对算法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参数设置影响着算法的收敛速度以及寻优能力,虽然许多学者都对细菌觅食算法参数设置进行研究,但是针对不同的优化问题,参数设置并没有通用设置标准。面对不同优化问题所需设置的参数值是不同,本文对参数的讨论仅是为随后仿真实验中参数测试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3)对标准细菌觅食算法做适当的改动,通过对优化问题模型的分析,在算法的编码优化过程中,引入菌落的概念,提出由多个细菌组成菌落,算法以细菌为单位进行趋化操作,以菌落为单位进行复制操作和迁徙操作,并且在细菌的趋化操作引入碰壁策略。从而使算法能够对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进行优化(多个子目标组合优化问题),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第1章 绪论

1.1 玉米生产的重要性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与小麦、水稻并称三大粮食作物,全世界玉米种植面积也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玉米与小麦水稻不同,作为C4植物,其单株生产力高、生长迅速,并且高产稳定性优于小麦,拥有巨大的增产潜力,以及较高的生产潜力。玉米也因此成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中发展最快的作物。现如今随着全世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用玉米量大大提升,饲料工业也受此影响迅速发展,全世界饲料用玉米需求逐年上升。玉米生产在世界范围内越发受到重视。我国人口数占世界第一位,国土面积辽阔,农业用地广袤,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国以及农业发展大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作物的生产具有国家战略性意义。而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玉米占据重要地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玉米面积的18%,总产量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东北地区玉米生产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该区玉米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1%,吉林省玉米产量占东北地区玉米总产量的40%左右[1]。而吉林省所处纬度与美国玉米带几乎相同[2],是世界少有的几个“黄金玉米带”之一。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部,东临沿海,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吉林省一年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较为漫长,夏季温热时间短促,农业灌溉用水少,多数地区为雨养农业。吉林省作为玉米种植优势区域,水、温、热状况充足,据统计其有效积温>2300℃•d,降雨量400一l000mm,且大部分集中于玉米生长生育期。其生育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0%左右。作为中国主要的玉米产区,2006 年吉林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77.5 万hm2,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8.4%,玉米总产量达到1 800.7 万t,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2.4%。但是,目前吉林省玉米单产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吉林省玉米单产量为6-7t/hm2,而世界第一玉米生产国,美国的玉米单位面积平均产量为8.5t/hm2,二者间存在巨大差距。然而有报道指出,东北春玉米种植区域是我国光温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3],吉林省春玉米增产潜力巨大。

……….

1.2 锰元素对玉米生长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锰元素作为植物生长必须营养元素之一,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玉米生产中,锰元素能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早期生长,加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提高结实率[6]。微量元素锰在作物生长发育,特别是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7]。同时锰还是叶绿体和许多酶的构成成分,直接参与叶绿素的合成以及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步骤。锰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参与叶绿体的组成,并且锰素以结合态的方式参与其中的希尔反应,在形成叶绿体膜的反应中起到作用,进而影响作物体内叶绿体叶绿素的合成过程[8,9]。此外,锰元素在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外,还具有促进氮素转化、碳水化合物的转移的作用,对提高作物体内的抗坏血酸含量也具有一定作用。前人在小麦、水稻、棉花、马铃薯、大豆等农业作物对微量元素Mn的吸收利用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同时在玉米方面的研究上,也有一定进展。彭令发等人[10]研究表明,在正常供水和土壤干旱条件下锰肥的施用明显地改善了夏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干旱情况下正常供水条件下,施锰处理的玉米株高 , 地 上 部 及 地 下 部 干 物 质 分 别 比 对 照 增 加 了 12.6%,24.8%,29.5% 和9.0%,7.6%,21.6%。正常供水和土壤干旱条件下,施锰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31.7%和16.3%,40.0%和11.7%,3.8%和12.6%。殷宪强等[11]也得到类似结果,施用锌、锰肥明显改善了玉米的生长状况和叶片叶绿素含量。魏孝荣等[12]指出土壤干旱情况下,锰肥可使玉米叶片Cs增加58.11%,Pn和WUR分别增加42.07%和50.00%,从而减轻了土壤干旱对玉米光合作用的抑制。张中星等[13]研究了锌锰硼肥配合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30 kg/hm2锰肥可使玉米增产10.9%--22.5%,平均增产15.6%,增产量达1270.5kg/hm2。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大西农场(125°14′E,34°57′N)。该区地处吉林省中部,松辽平原东南边缘,大黑山低山丘陵西缘。属于大黑山山前冲洪积台地向西部台地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平坦;该区地处中温带,属东亚大陆东部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属于半湿润气候区;该区多年平均气温 5.1℃,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 39℃,最高气温曾出现为 3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在 500-600mm 之间,其中 5-9 月降水占全年的 80%以上;≥10℃积温为 2800-3200℃,无霜期为157 天左右;该区玉米等大田作物种植为一年一季。该试验地土壤类型为黑土,土壤透气保水性好,土壤基础肥力较高,表层土全锰含量为 446.7mg/kg,全镁含量为 5400mg/kg。

……….

2.2 田间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分两年于吉林大学大西农场进行。2010 年田间试验涉及玉米品种、播种密度两种因素。其中玉米品种 2 水平(CI6502 和 M753),均为孟山都公司吉林省主推玉米品种。播种密度 5 水平,分别为 50000、60000、70000、80000 以及 90000 株每公顷。试验区规划采用裂区试验,主因素玉米品种,副因素播种密度,随机区组实验共计 4 次重复。春玉米于 5 月 3 日机械播种,播种机为 John Deer 气吸式播种机,垄间距 70cm。单一小区种植 6 垄,小区 4.2m 宽,60m 长。播种同时施用基肥 90kg/hm2N,90kg/hm2P2O5,90kg/hm2K2O,肥料为 N-P-K 含量 18-18-18 复合肥。拔节期追施氮肥50kg/hm2N,肥料为含氮量 46%的尿素,10 月初收获。生育期内无明显病虫害以及旱害发生。2011 年田间试验同样涉及玉米品种、播种密度两种因素。其中品种处理保持不变,密度水平由之前 5 水平降至 3 水平,分别为 50000、70000 以及 90000 株每公顷。同样采用裂区试验,随机区组设计共计 3 次重复。5 月初播种,10 月初收获,中期管理及肥料施用情况均与 2010 年相同,生育期内无明显病虫害以及旱害发生。

……….

第 3 章 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影响........10

3.1 CI6502 品种不同播种密度下产量变化.....10

3.2 M753 品种不同播种密度下产量变化 .......12

第 4 章 不同播种密度对籽粒中锰元素的影响....14

4.1 不同播种密度对单位质量籽粒中锰元素含量的影响........14

4.2 不同播种密度对籽粒锰元素吸收量的影响........16

第 5 章 不同播种密度对籽粒中镁元素的影响....19

5.1 不同播种密度对单位质量籽粒中镁元素含量的影响........19

5.2 不同播种密度对籽粒镁元素吸收量的影响........21

第5章 不同播种密度对籽粒中镁元素的影响

5.1 不同播种密度对单位质量籽粒中镁元素含量的影响

2010 年田间试验中,CI6502 品种随播种密度水平自 5 万株/公顷向 9 万株/公顷变化,籽粒镁元素含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M753 品种同样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图 5.1A)。2010 年,CI6502 品种在 5 万株/公顷播种密度下,籽粒镁元素含量达到963.257 mg/kg,播种密度自 5 万株/公顷提升到 6 万株/公顷,籽粒镁元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下降 2.832mg/kg,达到 960.425mg/kg,相比较于 5 万株/公顷,降低 0.29%,但并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播种密度自 6 万株/公顷到 7 万株/公顷变化过程中,籽粒镁元素含量下降 7.817mg/kg,但相比于较低密度仍不存在差异显著性。播种密度自 7 万株/公顷提升到 8 万株/公顷,籽粒镁元素含量下降24.545mg/kg,降至 927.063 mg/kg,并且显著低于 50 以及 60 密度(p<0.05)。播种密度自 8 万株/公顷进一步提升到 9 万株/公顷,籽粒镁元素含量再度出现下降趋势。9 万株/公顷密度下,籽粒镁元素含量为 922.031mg/kg,相比于 8 万株/公顷密度降低 5.031mg/kg,降低幅度为 0.54%,但相比较于 50-6 万株/公顷密度有显著性降低(p<0.05),但相比于 8 万株/公顷密度无显著性差异。M753 品种各处理籽粒镁元素含量随密度升高,同样呈现降低趋势,但其镁元素含量相比较于 CI6502 品种有所降低。在 5 万株/公顷播种密度下籽粒镁元素含量达到936.253mg/kg,播种密度自 5 万株/公顷提升到 6 万株/公顷,籽粒镁元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下降 36.477mg/kg,达到 899.776mg/kg,相比较于 5 万株/公顷,降低 3.9%,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播种密度自 6 万株/公顷到 8 万株/公顷变化过程中,籽粒镁元素含量在 892—902mg/kg 之间徘徊,三种密度之间并不存在差异显著性,但均显著低于 5 万株/公顷密度下籽粒镁元素含量(p<0.05)。播种密度自8万株/公顷提升到9万株/公顷,籽粒镁元素含量再度出现下降趋势。

……….

结 论

1) 综合两年试验结果,两品种单位面积籽粒产量随播种密度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于 7 万株/公顷密度下达到峰值。播种密度自 5 万株/公顷初步提升到 7 万株/公顷过程,由于群体数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呈现上升趋势。播种密度自 7 万株/公顷进一步提升到 9 万株/公顷后,由于品种耐密性不足以及田间管理措施的不完善等因素,籽粒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2) 两品种籽粒锰元素以及镁元素含量,随播种密度增加,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且均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这说明随着播种密度提升,单位质量籽粒中元素含量开始下降,相应籽粒营养价值出现下滑。

3) 综合两年两品种试验结果分析发现,除却 2010 年 M753 数据组外,其余三组数据籽粒锰元素以及镁元素吸收量随播种密度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于 7 万株/公顷密度下达到峰值,且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但密度自 5万株/公顷提升到 7 万株/公顷过程中,籽粒镁、锰元素吸收量增加幅度小于产量增加幅度,这也使得单位质量籽粒中,锰、镁元素含量出现下滑。

4) 综合产量数据以及锰元素、镁元素数据分析,在调节种植密度实现增产过程中,尽管玉米对锰、镁元素的吸收量并未出现下滑,但单位质量玉米籽粒养分含量逐步下降,这可能进一步导致以玉米为主要食物的牲畜群体或人体出现锰、镁元素摄入量的发生,进而影响健康状况。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肉制品是人们膳食中重要的食品之一,灌肠类制品是我国肉制品中品种最多的一类制品,其在整个食品加工业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从国内外传统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看,亚硝酸盐可赋予腌肉制品特有的红色,另外还具有抗氧化和抑菌作用,同时使腌肉制品具有特殊的香味,因此得以广泛的应用。但试验表明,亚硝酸盐会与肉中的仲胺反应生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如 N-亚硝基二甲胺和N-亚硝基吡咯烷等,该类物质具有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诱变性[1]。肉制品中残留的亚硝酸盐在胃中酸性条件下可能会形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因此就减少 N-亚硝胺危害而言,最为有效的方法还是减少腌肉过程中亚硝酸盐的添加量。近几年来,肉类研究者也正在努力寻找可以减少亚硝酸盐添加量或者不使用亚硝酸盐的方法。目前,对亚硝酸盐替代物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上。这些物质主要包括:发色类替代物,各种色素,亚硝基血红蛋白等;抑菌类替代物,主要是各种防腐剂;阻断亚硝胺形成的替代物,主要是抗坏血酸和生育酚。但至今尚未发现一种可完全替代亚硝酸盐的物质。国际上对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添加量问题非常重视,为减少亚硝酸盐的残留量进而达到减少亚硝胺类化合物的生成,各国相继制定了关于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食品中使用的限量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JECFA)建议在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替代品之前,把用量限制在最低水平。WHO 1973 年规定,亚硝酸盐的日允许摄入量为 0.13 mg/kg[2]。我国国标中规定:硝酸钠在肉类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 500mg/kg,在肉类罐头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 150 m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得超过 50 mg/kg,肉制品不得超过 30 mg/kg。虽然各国对亚硝酸盐的使用都有相应的限定标准,但由于人们过量、误用或超范围使用,还是引起了很多亚硝酸盐中毒事件[3]。所以,减少用量或不用亚硝酸盐来腌制原料肉,是肉品科学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

1.2 亚硝酸盐作用、危害及替代物的研究进展

颜色是衡量肉和肉制品质量的标准之一。肉的颜色取决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两大色素蛋白。肌红蛋白是肉自身的色素蛋白,肉色的深浅与其含量多少有关。而血红蛋白存在于血液中,对肉颜色的影响要视放血情况而定。放血良好的肉,肌肉中肌红蛋白色素占 80-90%,比血红蛋白丰富的多[4]。肌红蛋白是球状分子,它是由一个珠蛋白和一个血红素辅基构成。其中血红素的中心部位是一个铁原子,有六个配位键,其中四个和卟啉环上的氮结合,另一个为自由结合位点,可以和其他能提供电子对的配体结合,自由结合位点上结合的分子类型以及铁原子的氧化状态决定了肉的颜色。在鲜肉中,肌红蛋白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即还原型肌红蛋白(Myoglobin, Rd-Mb),氧合型肌红蛋白(Oxymyoglobin, MbO2)和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Met-Mb)。这三种肌红蛋白衍生物在不同条件下所呈现的颜色不同,分别为紫红色,鲜红色,棕褐色。鲜肉的颜色主要是由三者所占的比例和在肉中分布情况决定。亚硝酸盐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首先肌红蛋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高铁肌红蛋白,肉色由紫红色转化为棕色。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生成亚硝酸,在还原性条件下,亚硝酸极其不稳定,会在常温下生成 NO 但是速度很慢,如在烘烤和熏制等加工过程中,反应速度会急剧加快。生成的 NO,会与肌红蛋白反应,取代肌红蛋白分子中与铁相连接的水分子形成亚硝基肌红蛋白(Nitrosylmyoglobin, NO-Mb),肉色呈亮红色。在随后的热变性作用下,亚硝基肌红蛋白进一步转化为 NO-亚铁血色原(dinitrosyi ferrohemochrome, DNFH), 呈稳定的粉红色[5]。

……….

第 2 章 番茄红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2.1 引言

番茄酱中的有效抗氧化成分番茄红素是其体现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原因。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活性很高,主要表现在猝灭自由基,它的抗氧化活性是维生素 E 的 100 倍,是β-胡萝卜素的2~3 倍[30],这主要由于番茄红素具有 11 个共轭双键。为了确定番茄酱替代亚硝酸盐的抗氧化的作用,本章节研究了番茄酱中的主要其抗氧化作用的成分——番茄红素体外抗氧化活性,包括其对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

………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番茄红素、乙酸乙酯、Tris 碱、盐酸、无水乙醇、邻苯三酚、过氧化氢、2-硫代巴比妥酸、三氯乙酸(TCA)、抗坏血酸、NaOH、FeSO4、2,2-二苯基-1-间三硝基苯基联肼(DPPH)、亚油酸、NaCl、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TU-1800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DELTA 320 pH 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DK-S24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养生堂的番茄红素。

2.2.2 试验方法

0.5mL 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浓度为 0.02mol/L,pH7.4)中加入 1mL 亚油酸的乳化液,FeSO4(1%)1mL,再加入 0.5mL 样品,37℃水浴反应 1.5 小时,混合液加入 0.2mL 的 TCA(三氯乙酸,4%),2mL 的 TBA(硫代巴比妥酸,浓度 0.8%),反应液 100℃水浴反应 30min,迅速冷却,离心,纱布过滤,收集上清液在 532nm 下测吸光值;对照组以 0.5mL 的无菌生理盐水代替样品液,以磷酸盐缓冲溶液加等体积的样品液离心过滤后调零。

………….

第 3 章 番茄酱对乳化肠理化及品质特性的影响......16

3.1 引言 ......... 16

3.2 材料与方法 .... 16

3.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6

3.2.2 试验方法 ..... 16

3.3 结果与讨论....... 18

3.4 本章小结 .......... 22

第 4 章 低硝乳化肠在冷藏过程中的变化....23

4.1 引言.... 23

4.2 材料与方法....... 23

4.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3

4.2.2 试验方法 ..... 23

4.3 结果与讨论....... 26

4.4 本章小结 .......... 36

第 4 章 低硝乳化肠在冷藏过程中的变化

4.1 引言

本章主要研究用番茄酱生产的乳化肠在贮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特性、微生物特性以及品质的变化,考察番茄酱作为亚硝酸盐的部分替代物的可行性。电动绞肉机(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真空灌肠机(华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ZE6000色差计(日本色电工业株式会社)、DELTA 320 pH 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JD500-2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称量仪器有限公司)、125/80 型斩拌机(沈阳市海恒食品机械厂)和 HR2860 飞利浦绞拌机(珠海经济特区飞利浦家庭电器有限公司)、TU-1800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DELTA 320 pH 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DK-S24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番茄酱(亨氏番茄酱,其中番茄红素含量为 8mg/100g)等。将用第 3 章确定的最佳配方生产的低硝乳化肠和传统乳化肠(添加 150mg/kg 亚硝酸盐)置于 4℃贮藏 0、5、15、30 和 45 天,测定贮藏过程中低温乳化肠的理化特性变化、氧化程度及细菌总数变化,考察番茄酱的抗氧化性以及抑菌效果。

……….

结论

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浓度(10 μg/mL、20 μg/mL 和 30 μg/mL)番茄红素对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 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系统地研究了番茄红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然后将其应用到乳化肠中,考察不同添加量的番茄酱(0%、4%和 8%)和亚硝酸盐(50mg/kg、100mg/kg 和 150mg/kg)对乳化肠理化性质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评定其色泽、质构以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确定低硝乳化肠的配方;随后将使用番茄酱生产的低硝乳化肠与添加 150mg/kg 亚硝酸盐的传统乳化肠在 4℃贮藏 0、5、15、30 和 45 天,分析乳化肠在贮藏过程中的理化特性、感官品质以及微生物的变化情况,全文的结论如下:

1. 不同浓度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活性番茄红素对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 DPPH 自由基都具有清除能力,浓度越大清除自由基能力越强,并且其清除能力主要集中在反应的前 10s。浓度为 10 μg/mL、20 μg/mL 和 30μg/mL 的番茄红素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 15.9%,30.9%和 41.5%;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 19.7%,40.0%和 59.6%;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 8.4%,15.9%和20.0%。试验结果表明,番茄红素对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要远远大于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此外,结果表明番茄红素对亚油酸体系中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

2.不同添加量的亚硝酸盐和番茄酱对乳化肠理化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不同添加量的亚硝酸盐(50mg/kg、100mg/kg 和 150mg/kg)和番茄酱(0%、4%和 8%)对乳化肠 pH 值、色差(红度值和亮度值)、质构(硬度和弹性)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在亚硝酸盐添加量一定的情况下,乳化肠的 pH 值随着番茄酱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了,红度值而随之提高了,硬度这一质构特性也有所改善,番茄酱的加入赋予了乳化肠特殊的滋味,结合理化及感官指标(切面颜色、滋气味、口感以及总体可接受性)确定了番茄酱和亚硝酸盐的最佳添加量:亚硝酸盐为 100mg/kg 和番茄酱为 4%。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衣食住行一直以来都是每个人的生活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已不再满足于温饱,开始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也存在少数不法商家生产的食品只为谋取利益而不顾他人生命安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食品安全形象也逐渐展现一个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并无小事,由于其在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性,国家必须具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监管[1]。因此,在 2009 年,我国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该法律法规成为我国食品安全和监管方面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其中明确规定了我国行政部门在食品监管过程中应该具体什么职能和作用。该法规规定的监管体制虽然虽然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多重性与多层性,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各监管部门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有所缺乏,从而不能保证监督过程中能够顺畅交流、明确分工,管理上程序尤为复杂化。而最近几年中,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存在的现象特别突出,特别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新闻事件演变成“食品安全事故”,如在 2008 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将食品安全监管中各行政部门沟通协调监管的问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后还出现了塑化剂、有毒胶囊、双汇火腿肠等质量安全问题,每一件都对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今年的“两会”期间就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热点提案。而这也使实施四年的《食品安全法》在 2013 年启动了修订,并在 2014 年 5 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讨论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2]。

………..

1.2 研究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食品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当今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时候,提出该课题,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对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特别是从具体的地方出发,通过对个别地方的研究,从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保证河源市食品监督的行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严密监管食品质量关。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如何保障食品监督管理过程中各行政机关之间能够协调运作是当前国家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而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该研究对于我国在食品监管方面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理论指导作用。

2、我们将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对食品监管过程中的行政协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这将有益于我们学习国外行政协调的先进经验,从而制定出有助于摆脱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目前面临的窘境。

3、本文是将河源地区的食品监督管理案例作为切入点,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河源市食品监管过程中的行政协调问题分析,总结河源市在食品监管行政协调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应对性措施和解决途径,从而改善食品监管行政调解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为广大市民百姓创造一个健康安全食品环境。

………..

第二章 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的基本理论

2.1 政府公共管理与食品安全监管协调的内在关系

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a),古典管理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在其管理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文中就展现了协调和控制管理进程中都是都是极其重要的方面,该文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而公共管理的是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有力法律依据,政府可以通过协调和控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协调和控制也成为完成这一过程的具体方式,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的一个部分[12]。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食品安全监管协调与政府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1)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有其公共属性,政府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食品监管就是为了给民众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而公共安全同样也是公共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建设富强民主国家的重要举措。食品安全问题与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利益息息相关,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食品安全就具有社会性个公共性,因此在这里看食品就是一个甚为重要的公共性问题。因此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的有效监管是必不可少的,而政府应按照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问题严把质量关,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社会公共利益,进一步来讲,政府在监管食品安全问题时履行的职能就具有公共性,是在履行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职能。在政府履行这个职能时,主要的监督部门在监管的过程中,政府的各部门之间应通力协作,实现行政效果的最大化,政府也就必须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建立健全行政协调机制,确保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现由农田到餐桌的全方位监督管理,维护公众生命健康。

…………

2.2 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的涵义及特征

从监管协调的职能方面来看,监管协调机制就是食品的链式供应同食品监管部门各自为政的产物。公共管理学中把工作效率的提高作为管理的基础。在公共管理进程中,只要存在社会分工,为了达到管理目的,就必然存在相应的协调和控制。协调指的是政府为了达到某一行政目标,对各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相互协调,从而有效提高公共组织工作开展效率,实现共同目标的管理行为,也是政府的公共权力能够有效行使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13]。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协调,是指政府行政机构为了确保食品安全而各个部门间进行的协调管理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监管体系中协调机构的的设立,职能和人员的配置,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运作过程中,涉及到各个部门职责的分工,机构的协调,责任的承担等等,合理科学的设置,是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能够确保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关键,使之形成一个执行顺畅、运作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监管机制。

………..

第三章 河源食品安全监管行政协调机制的现状....14

3.1 河源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现状.........14

3.2 河源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危害.......15

3.3 河源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6

3.4 案例分析.........19

3.4.1 东源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特点....19

3.4.2 河源东源县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20

第四章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行政协调机制的经验与启示....25

4.1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25

4.2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协调模式.......25

4.3 日本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管理方式.......27

4.4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行政协调的启示....29

第五章 河源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行政机制的原则和对策....... 31

5.1 健全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法律法规.....31

5.2 权威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刚性协调中心.....32

5.3 建立部门间协调配合运作机制.........34

5.4 高效协调的部门间资源整合机制.....35

第五章 河源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行政机制的原则和对策

5.1 健全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法律法规

行政监管过程的协调是各行政协调部门的核心职能,但由于其涉及的利益面特别广,涉及的部门特别多,因此利益的权衡和保障就成为协调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法律规章制度来明确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利益分配,实现协调部门的高效、有序。食品安全监制体制一般由地方政府全权负责,因此这种立法机制的完善与该体制的要求是完全相吻合的。制定专门的协调规章制度。许多制度的有效执行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规章制度作保障,只有有法可依,才可以执行必严,违法必究。法律规章的制定必须具体可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家层面,另一个是部门层面。国家层面来讲,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主要针对食品安全协调机制各种参与主体,协调内容、协调的主要程序、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规定协调的范围和法定权力,从国家层面,只是宏观层面上规划,就像我国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不宜规定的较细,太具体,如果太细太具体,就失去了地方的自主性,也不符合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在地方层面,主要是从微观方面来讲,这要根据地方不同的实际情况,以食安委为中心,负责协调各级部门的监管工作,使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这种法律法规就可以较为细致,且要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想河源最近几年出台的《河源市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办法》、《河源市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办法》等相关法规的出台,对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管,并针对监管实际情况,进行法拉法规的补充和完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

结论

食品安全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甚至威胁着其生命,而且也影响着我河源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抓好食品安全监管是不容小觑的大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政府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比单纯的依赖市场机制自我调节更能增加社会的净福利效果。如何有效科学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处理,是河源必须长期面对及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根据食品安全由政府监管的这一必要性,本文认为,建立及完善河源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责任机制和协调机制的研究解决河源食品安全监管困境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于监管部门独立行事、互不干涉,由此产生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但是又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这些现象,之所以出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的协调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分工。现在,各行各业的分工趋向精细化,食品行业也是如此,所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就无法通过一个部门来完成,而是需要同心协力,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监管任务。食品安全链很长,涉及的部门很多,所以需要各个监管部门都要参与其中,配合协作,才能以更强大的合力来搞好整个食品链的监管工作。为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果,行政协调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河源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行政协调,理顺监管的体制是转型期河源政府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