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农业毕业论文,农学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农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精选篇一
第一章引言
1.1植物花朵衰老概述
衰老是植物发育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终结了细胞、器官或整株植物的生长。作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一种⑴,衰老被内部发育信号和环境因素严格调控[2]。花器官的细胞类型和结构与叶相似,但花朵的寿命相对较短,受环境的影响较小,相对简单。因此与叶相比,花朵更适合用于衰老进程的研究花器官一般由花托、花荨、花瓣、雌藤群、雄蓉群等组成。花朵的衰老,一般情况下指的是花瓣的衰老,伴随着许多可视性的变化,例如花瓣的萎蔫和脱落,花色的褪变,花香的减弱等等[5]。在花朵衰老过程中,涉及到水分,激素的平衡,呼吸和大分子物质的代谢等重要事件。花朵的水分平衡是指花朵的水分吸收、运输以及蒸腾之间保持动态平衡。通常,切花从瓶插至盛开期间花瓣鲜重增加明显,花枝吸水速度大于失水速度,花瓣保持较高膨压,花枝充分伸展,花朵正常开放。当花朵盛开后,花枝的吸水速率逐渐下降,水势降低,当失水明显大于吸水时,花朵便出现萎蔫。离体切花与在体花枝的衰老现象有所不同。在体花朵的寿命是以花瓣色泽变化、闭合、萎蔫、或脱落等自然衰老而告终。一旦脱离母体进行瓶插时,通常观察不到上述自然变化特征,代之而来往往是水分胁迫的症状,比如花朵和叶片的未熟萎蔫[1’5]。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对切花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花朵的衰老调控是通过激素的作用完成的。对乙稀跃变型花丼来说,乙烯是切花衰老过程中最重要的植物激素。对大部分开花植物来说,脱落酸促进切花衰老,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多胺等可延迟切花衰老,而生长素在不同切花种类上表现促进和延缓衰老的两种不同效应[1,2]。核酸、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降解和转运也是花朵衰老中的典型事件。通过抑制或促进核酸转录可以延缓花瓣衰老。随着衰老,花瓣干重下降,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和核酸的水解及相应的水解产物重新分配到花的其它部分,另一方面是因为呼吸的消耗。随着淀粉的水解,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同时,在花瓣萎蔫过程中,细胞膜逐步失去其完整性,导致色素、养分和电解质从花瓣细胞中渗漏。在香石竹花瓣萎蔫过程中,甚至在乙稀产生呼吸上升前,膜的完整性已经部分丧失。在萎蔫脱落、花色褪变等可见的衰老特征出现之前,花瓣内就开始出现蛋白质的降解,同时,蛋白酶体、蛋白水解酶、核酸酶等蛋白质和核酸降解所需的特异蛋白含量开始升高。
………
1.2植物蛋白质降解的两种途径
真核动物的细胞内存在着数以万计功能不同的蛋白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合成和降解的密切配合,维持着精确的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出现异常,就会影响植物的多种发育进程,如细胞分裂与分化、信号接受与传导等[7'8]。植物内源蛋白质的寿命长短不一,最终命运是被降解成小肽或游离氨基酸。目前在植物细胞内主要发现两条蛋白质降解途径,包括蛋白水解酶降解蛋白途径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蛋白途径[8]。蛋白水解酶(Protease)是一类催化蛋白质或者多肽降解的酶的统称,简称蛋白酶[9]。蛋白酶调控许多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发育进程,例如细胞发育、免疫反应,伤害愈合、细胞死亡等。蛋白酶种类很多,分子量也不同,有些很小,大概只有20-30 KDa,仅包含具有催化功能的保守区域,另有一些非常大,是包含多个区域的复合物。根据水解特异性的差别,蛋白酶可以分为限制性水解蛋白酶和非限制性水解蛋白酶。限制性蛋白酶的专一性很强,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蛋白质底物,水解其中特定的肽键。非限制性蛋白酶的专一性很差,能水解很多蛋白质中的肽键[9]。根据催化机制的不同,蛋白酶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大类: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 protease)和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ase)。在人体中已经鉴定出150?200种丝氨酸蛋白酶、半耽氨酸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种类较少,还不到30种。
…………
第二章影响矮牵牛花朵衰老的蛋白酶体相关基因蹄选
2.1材料与方法
2.1.1植物材料
蛋白酶体相关基因的植物来源是番莉iSolanum lycopersicum)。用于病毒诱导沉默的植物材料为烟草(Nicotiana tabacum cv:Wiscomin,)和矮牵牛(Petuniahybrid cv. 'Primetime Blue')。植物生长在16h光照/8 h黑暗的培养箱内,温度范围为20-25°C。
2.1.2菌类材料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U)菌株为DH5a,本实验室保存。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为 GV3101、LBA4404,本实验室保存。
……….
2.2结果与分析
为了研究蛋白体相关基因与花朵衰老的关系,我们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来检测各个蛋白酶体基因对植物花朵造成的影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体相关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52]。番莉、烟草、矮牵牛同属于痴科,因此三者的蛋白酶体相关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根据番菊全基因组的信息得到番莉蛋白酶体相关基因序列。将克隆到的番燕蛋白酶体P核心颗粒基因和调节颗粒的盖子基因构建病毒沉默载体,侵染烟草,2星期后,所有含有蛋白酶体基因沉默载体病毒的烟草植株生长极其缓慢,叶片发黄,最终全部死亡(图2-2)。其中,蛋白酶体调节颗粒相关基因沉默植株的生长抑制更为明显。由于蛋白酶体相关基因的致死性,未能观察到蛋白酶体相关基因在烟草花朵衰老进程中的作用。将构建的桥前蛋白酶体基因沉默病毒佼染矮牵牛。与烟草不同的是,被俊染的矮牵牛生长正常,或者部分受到抑制,或者植株死亡。但是除RPN10基因沉默植株以外,其他所有位染植株都没有基因受到沉默的标志內花出现(图2-3,表2-8)。这说明在矮牵牛中的病毐诱导沉默没有成功。可能的原因是,蛋內酶体基因对矮牵牛生长至关重耍,植物保护措施,阻止病毒沉默相关基因。
……………
第三章棘牛蛋白心颗粒基因PBB的分离和功能........... 29
3 1材料与方法........ 29
3 2结果与分析........ 35
第四章蛋白酶体核心颗粒基因影响........ 40
4 1材料与方法........ 41
4 2结果与分析........ 47
4.3讨论........65
第5章结论........70
第四章蛋白酶体核心颗粒基因PBB影响矮牵牛花朵衰老的功能机制分析
4.1材料与方法
4.1.1植物材料
用于稳定遗传转化的矮牵牛品种为(Petunia hybrid cv. 'Mitchell diploid')植物生长在16h光照/8 h黑暗的培养室和温室内,温度范围为20-25°C。矮牵牛花朵处理:矮牵牛花朵在开放第一天DO收获,培养在含有或不含有30 Hi DEX的瓶插液中。离体矮牵牛花朵外源乙稀处理:将不同植株的花朵在开花日(DO)收获,用含有DEX或不含有DEX的瓶插液中处理,放在密闭的培养箱中,用3 ppm的乙稀气体持续处理(图3-1)。记录花朵寿命。将野生型植株的花朵在DO收获,放在瓶插液或者含有的瓶插液。干旱处理的花朵放在不含有瓶插液的管中。高温处理将放在瓶插液中的花朵放置在29°C,低温处理将放在瓶插液中的花朵放置在4°C,其他处理均放在常温。乙稀处理是将花朵用3ppm乙稀气体密闭处理。在相应的时间点将花瓣取样,液氮速冻后存放于-80"C冰箱备用。
……….
结论
本研究以探讨蛋A酶体在矮牵牛花朵衰老中的功能为目的,使用病毒诱导沉默方法(VIGS)和GVG诱导遗传转化系统检测与矮牵牛花戈衰老相关的蛋内酶体基因。验证了核心颗粒基闲PBB对矮牵牛花朵寿命的影响,同时对PBB影响花朵衰老进程的祀蛋内和转录因子进行了分析,得到PBB调控花朵衰老的模式图如图5-1所示:在矮牵牛中,赤霉素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关键蛋内GAI蛋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抑制了下游乙稀生物合成基因C07和幻的表达,从而影响了乙稀的生成量,进而调了花炎的衰老。正常条件下,GAI蛋内被蛋内酶体快速降解,蛋白水平较低,花炎止常衰老。当蛋内酶体核心颗粒基因P55沉默时,蛋A酶体功能产生缺陷,降解蛋白的水平下降,造成部分蛋水平的异常积累。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精选篇二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81 万亿 t,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排名世界百位之后,其中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4,世界排名第 121 位,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到上世纪 90 年代末,全国 600 多个城市中有 400 多个城市出现水资源供应不足问题,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多达 110 个[1]。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用于灌溉耕地的单位面积上的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5,由于水资源匮乏,约0.07 亿公顷的灌溉面积得不到有效灌溉,每年农业灌溉用水缺口达 300-400 亿 m3。可见,水资源问题已上升为威胁粮食安全、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2]。据国家水资源发展规划相关数据,农业可用水量在未来 15 年将维持零增长,农业缺水的形势将越来越严峻[2]。因此,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势在必行。山西是我国内陆省份,地处黄土高原,属于我国北方典型的雨养型农业[3],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的提高与扩大,人们对日常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需求呈快速上涨趋势,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农业用水在山西省国民经济用水结构中占的比重最大,其中农业灌溉用水达到农业用水量的 90%以上。除水资源短缺外,浪费现象严重及利用效率低是农业用水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山西省总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 0.46(其中渠系水利用系数约 0.66,田间水利用系数约 0.70),与发达国家 0.7-0.8 的水平相差甚远。每方水约 1kg的粮食产出能力与发达国家 2kg以上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认真总结其原因,灌水方法落后,田间工程及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是主要问题。在将水分输送到田间的过程中,水资源的损失量约占一半,致使全省实际的灌溉面积大大减少,加剧了农业干旱缺水的现象,但这也恰恰表明节水灌溉有着巨大的潜力[3]!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多年来,水资源问题一直是制约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雨养农业高效发展的重要问题,这其中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分缺乏且利用率低是主要的制约因素[6,7]。除此之外,水生态退化、水资源供需失衡、水环境恶化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拦蓄有限的降水,减少蒸发散失和地表径流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保水的能力成为旱地农业生产发展所需探讨的重要课题[8]。水分是决定树木生存、影响树木根系分布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尤其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言,水分因子更是其树木生存和生长最重要的制约因子[9]。叶水势能够灵敏地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亏缺程度[10,11],叶水势的变化不仅与环境因素的变化相关,它的高低更是与产量的大小关系密切。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土壤含水量等均对植物叶水势的变化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对比分析这些影响因子与植物水势的相关性从而为指导农作物合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12]。蓄水坑灌法由孙西欢教授在 1998 年提出,这种灌溉方法集节水、保水、抗旱及防止水土流失等优点于一身,适用于北方干旱地区的山丘区果林。它综合了穴灌、环灌、地下灌及渗池灌等灌溉方法的优点,是一种中深层的新型立体灌溉方法[13]。自蓄水坑灌法提出以来,进行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及进展,但有关蓄水坑灌条件下叶水势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试验对不同处理下的苹果树叶水势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测定,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灌溉制度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与试验方案
2.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山西太谷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该果树研究所位于太谷县西南,于 1958年成立,占地面积约为 450 公顷,离县城较近。其具体地理方位为东经 112°32ˊ,北纬37°23ˊ。该地无霜期达 175 天,年平均气温 9.8 ℃,多年平均降雨量约 460mm,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影响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试验地的雨水较少且全年分布不均,一般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春季常常干旱缺水,对土壤墒情的影响较大。试验区内布置了无线自动气象监测站,该监测站记录了试验期内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情况,其在 2014年各月的平均变化情况如表 2-1:
……….
2.2 试验方案设计
本试验旨在研究蓄水坑灌条件下叶水势变化规律,并采取地面灌溉作为对照试验。试验选取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无偏冠现象、长势基本一致的苹果树,采用蓄水坑灌及地面灌溉两种灌溉方式,充分灌水及非充分灌水两种灌水量,在不同灌溉方式及灌水量处理下测定苹果树叶水势(具体如表 2-4)。由于试验用树为六年生幼龄苹果树,树龄较短且树冠较小,考虑到根系的生长环境,本次试验每棵树下围绕树干各挖 4 个蓄水坑,按坑深 60cm 进行田间工程布置。其中充分灌水的上下限分别为田持和 70%田持,非充分灌水的上下限分别为 80%田持和 50%田持。定期监测土壤含水率,当土壤含水率一旦低于其下限值时便对果树进行灌水,灌水至各个标准的上限值。按照这一标准(4 月份除外)试验期内共进行了 4 次灌水,不同处理下的灌水情况见表 2-5: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叶水势
采用小液流法(染色法)测定叶水势。其原理是:水分由水势高的地方向水势低的地方移动,所以当把植物叶片浸泡在某种溶液中时,如果植物细胞的水势比外界溶液的水势小,那么细胞将会吸水,外界溶液的相对密度将会变大;反之植物细胞失水、外界溶液的相对密度变小;只有当二者的水势相等时,吸水和失水才会保持动态平衡。因此通过观察外界溶液相对密度的变化情况,从中找出和植物细胞水势相等的外界溶液浓度,将其带入相应的公式中就可计算出植物细胞的水势[61]。
………
第三章 不同生育期苹果树叶水势日变化规律.......19
3.1 不同灌水量下苹果树叶水势日变化规律........... 19
3.2 不同灌溉方式下苹果树叶水势日变化规律 ...... 21
3.3 苹果树不同方向叶水势日变化规律 ........... 23
3.4 小结 ......... 24
第四章 苹果树叶水势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27
4.1 苹果树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研究....... 27
4.1.1 苹果树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随生育进程变化规律 ...... 27
4.1.2 苹果树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29
4.2 苹果树叶水势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 30
4.3 苹果树叶水势与光合指标关系研究 ........... 34
4.4 苹果树叶水势与茎流速率关系研究 ........... 39
4.5 小结 ......... 43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45
5.1 结论 ......... 45
5.2 建议 ......... 46
第四章 苹果树叶水势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
4.1 苹果树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研究
在日变化过程中,尤其是中午,大气因子对作物叶水势变化规律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清晨的叶水势主要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植物水分的恢复情况可以得到反映,从而可用其作为植物水分亏缺程度的一个判定指标[8,33]。因此在生育期 5 月 6 日~9 月 25 日内定期、同步测定不同深度的土壤体积含水率与清晨(7:00)叶水势,并在灌前灌后进行加测,得到了二者在不同处理下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如图 4-1。由图 4-1 可以看出,在生育期 5 月 6 日~9 月 25 日内,清晨叶水势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情况较好,3 次灌水前后土壤水分变化明显,且相应的清晨叶水势与土壤水分有一致的明显上升变化。同时可以看出,蓄水坑灌充分灌水(XC)与非充分灌水(XF)下的土壤水分相差不大,而地面灌溉(DC)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则要明显低于蓄水坑灌条件的。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同处理下的土壤平均体积含水量分别为 XC(18.16%),XF(18.41%),DC(17.42%)。从图 4-1 中可以发现,5 月初到 7 月下旬及 8 月下旬到 9 月下旬各处理的苹果树清晨叶水势、土壤平均体积含水量变化趋势一致,且 5 月初到 6 月下旬(开花期到幼果期)不同处理间水势的变化趋势及大小差异均不明显,苹果树在这一生育阶段的蒸腾耗水相对较少,除 6 月 5 日和 6 月 13 日因土壤干旱缺水较严重外,各处理的清晨叶水势都维持在一个较高值;6 月下旬到 8 月初(幼果期到果实膨大期)XC 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与 XF 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相差不大,而且总体上都比 DC 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高,其分别对应的清晨叶水势也遵循相同的规律,由图 4-1 可以看出,XC、XF 处理下的清晨叶水势基本相同,而 DC 处理下的清晨叶水势却明显偏低。
……….
结论
本论文通过在山西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为期 5 个多月的田间试验,对当地苹果树在不同灌溉方式、灌水量及不同方向下的叶水势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不同处理下苹果树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及气象因子的关系,重点分析了蓄水坑灌充分灌水条件下苹果树叶水势与光合指标及茎流速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
(1)不同处理下的苹果树叶水势在不同生育期的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为先减小后增大。叶水势最高值均出现在清晨 7:00 左右, 中午 13:00-15:00 左右降到最低,而后逐渐回升,但没有达到清晨时的水平。分析认为是因为从清晨到中午,大气温度及光照强度逐渐增大而大气相对湿度逐渐减小,叶水势随之降低。正午过后光照减弱,气温降低,蒸腾速率随之减小,大气相对湿度开始回升,因此叶水势开始回升。
(2)在蓄水坑灌条件下,当土壤水分较为充足时,充分灌水条件下的叶水势较非充分灌水的高;当土壤水分相对匮乏时,则是非充分灌水条件下的叶水势较充分灌水的高。这可能是因为在水分相对亏缺的情况下,果树为了减少蒸腾损耗通过生理调节使得叶片的气孔部分关闭,因此叶水势升高。
(3)蓄水坑灌及地面灌溉两种灌溉方式下的晨间叶水势并无太大差别,但日间变化蓄水坑灌条件下的叶水势明显高于地面灌溉。下午叶水势均开始回升,最终蓄水坑灌条件下回升后的叶水势要高于地面灌溉条件下的叶水势。此结果可以从叶水势角度反映出蓄水坑灌的保水及抗旱优势,即蓄水坑灌进行的是中深层立体灌溉,可诱导树木根系逐渐向深处生长,进而改善中深层土壤的通透性,有效减小地表蒸发。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精选篇三
1绪论
1.1前言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儿时幸福时光的美好回忆,虽然许多儿时伙伴巳聚少离多,但那时游戏的场景如同电影定格般,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人们感叹光阴巷苒的同时不禁会反观现在孩子的童年生活。伴随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当下儿童的生活呈现出室内化、静态化的趋势,开展户外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儿童不断削减的童年乐趣以及不断增加的儿童问题美国作者理查德?卢夫在《森林里的最后一个孩子》一书中提到“室内儿童”更容易出现如肥胖、抑郁以及注意力失调等各种青少年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游戏中获得改善或缓解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研究表明,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的游戏有利于孩子将来成为健康积极的成年人,儿童能够在游戏中认识环境,提高认知、思维、运动能力,并塑造个性品德,培养集体感、责任感和合作精神[2]。因而,对儿童户外游戏环境的关注刻不容缓。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关注到了儿童户外游戏的重要性,不断的有住区、公园为儿童开辟了专门的活动区域,为临近枯竭的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找寻到了新的希望。作为城市中以服务儿童为主的专类公园一一儿童公园,更应该肩负起儿童户外游戏的责任,为儿童提供高品质的户外游戏机会。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说过:“成功的设计开始于因地制宜,并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最终目标” [4],作为城市中儿童户外游戏的“主战场”,儿童公园不应该局限在以往所需要的“沙坑+滑梯+游乐项目”的形式,更应该关注到不断发展的使用者们的需求,从而及时调整公园服务。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公园需要并且有能力开展相应的改造工作,因而亟待出现一个合理的理论体系,为大量的儿童公园的改造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使得最后呈现出来的新公园更具地方特色,更能满足使用者意愿,并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儿童公园应有价值。
………..
1.2研究意义
我国自古有着严格的教育体制,教育的发展并未紧跟上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各界对儿童发展研究时间不足,体系不成熟,造成我国现在的教育模式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家长们多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儿童发展的标准,儿童们在学业上往往压力过大,需要找寻释放的窗口,而儿童公园正是能够让儿童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的场所。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现在的家庭多以“4+2+1”模式为主,缺少同龄人的陪伴会造成儿童的自我意识较强,缺少团队合作意识,不懂得与他人沟通和交流,需要找寻能够发展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近年来,关于儿童公园的设计与研究逐渐增多,人们在设计中越来越关注到不同儿童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儿童对于游戏的复杂需求,只有充分了解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正确解读每个年龄段儿童的使用需求,才能够设计出适合儿童的空间,营造儿童喜爱的环境[6]。此外,不同时期儿童的兴趣点都是不同的,从长远来看,儿童公园的设计是需要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所以对于儿童喜好的时代性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
2儿童公园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国内外研究进展
儿童公园的发展是随着城市公园以及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发展而演变的,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工业革命以前,院落、街道等都是儿童进行户外游戏活动天然的场所。工业革命爆发后,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居住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的活动场地快速缩减,开始户外活动的安全性降低,人们开始思考开辟新的儿童活动场地。儿童户外场地开始出现在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居住区和街头绿地中。19世纪体育活动的国际化促进了儿童活动场地和活动内容的发展[…。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儿童游戏场是1845年由JosiaMajok设计的自由贸易公园,其中设有踐踐板、攀登木、体育器械等。1985年奥姆斯特德的纽约中央公园西北部开辟了儿童游戏场。1951年,英国首次出现在学与玩中体验的“交通公园”。美国还专门为残疾儿童设计了游戏园地。苏联开辟了儿童植物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对儿童游戏场的设计。随着城市建设及住宅区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逐渐在探索和规范关于儿童游戏场地的规范。到上世纪70年代,相关系统和规范已基本形成,在城市中建立了完善而有效的儿童游戏场地系统L7]。与此同时,在1957年联合国14次全体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 “儿童权利宣言”。1961年由八个国家组成的“国际游戏协会”在丹麦专题讨论了儿童游戏场的发展问题。到1979年,已经有十多个国家专门制定了有关居住区配套游戏场地的国家标准[7]。
…………
2. 2儿童公园发展趋势
儿童受到自身活动能力的限制往往需要陪伴,陪伴群体将是儿童公园延伸的服务对象。例如在游戏项目周围设置等候休息区,入口处提供等候和进餐服务等。“每个孩子都有游戏的权利”,对于特殊儿童,在进行儿童公园空间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他们的需求。我国14岁以下儿童有3.5亿,其中残疾儿童1060万,占儿童总数的2.58%。虽然我国城市空间逐渐实行包容设计,但对残疾儿童的人性化设计还处在未苏醒状态。在公园设计更能考虑公园自身的区位和服务状态。市中心的选址会有更多自行或结伴前往的儿童,设计中需更偏向儿童的心理感受,并加强安全性的考虑。如果公园区位较远,一般需要家长陪伴,设计中需考虑对家长的服务。此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传统文化特色丧失的危机感日益加重,儿童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儿童是本职,如若能够在其中恰到好处地展现自身独有的特色,体现地区文脉和历史,那会是更好的选择。人的审美和娱乐口味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不同年代的儿童娱乐口来受到社会经济和科技以及当下主流文化影响的。在现代儿童公园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儿童口味的变化,创造出新的游戏内容。例如我国目前最为风靡的《喜洋洋和灰太狼》,可以将其中的人物展现真实的场景中,通过声、光、色变化的展示能让儿童对公园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产生更强烈的共鸣,从而获得更为愉快的体验。当然,也有经久不衰的游戏项目让孩子们着迷,如对大自然的探索。
…………..
3使用后评价理论及应用..........22
3.1发展概况........ 22
3.2主要方法........ 26
3.3评价因素集........ 27
4杭州少儿公园使用后评价........29
4.1公园概况 ........29
4.2研究方法........36
4.3评价结果与分析........ 42
4.4讨论与建议........ 53
5基于使用后评价研究的杭州少儿公园改造友案........56
5.1完善区块整体服务........56
5.2满足儿童生理心理特点 ........57
5.3游乐项目及休息等服务........58
5.4增强要素适宜性........62
5.5改造整体方案 ........63
5基于使用后评价研究的杭州少儿公园改造方案
5. 1完善区块整体服务
通过行为观察和使用者的满意度评价发现,公园整体区块需要重新调整,结合实际现状,因地制宜,才能更好的开展各方面的提升。考虑到公园所需要实现的功能,结合现犾地形和场地,将公园整体区块划分成动态的游乐区块、静态的赏桂区块以及半动的过渡区块。在动态的游乐区块中,结合桂文化,设置各类游乐项目,营造愉快的游乐氛围。在静态的赏桂区块,以静态的赏桂活动为主,营造悠闲的赏桂氛围。在两者中间以原状山林为基础,设置半动态的过渡区,实现两者的过渡。在园路设置中,保留原有主园路,增设主园路、多条次园路及游步小道,提高区块-利用率。在最外围环状主园路上设置一条电瓶车游览线,并设有6个停靠点及一个站点。设置多个片状集散区及活动区域,实现游人片状分布,有利于营造区域活动氛围。
……….
结论
通过对文档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对儿童公园设计相关理论以及使用后评价研究有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总结。通过资料整理和实地调查研究,获得了杭州少儿公园(满陇桂雨公园)更为深入的基础资料,为公园之后的研究提供基础。将使用后评价方法运用于杭州少儿公园,不仅为其改造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更在其中量化研究过程中获得了一个儿童公园满意度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权重。该方法能为任意儿童公园的量化研究计算评价值,其中的评价指标也能成为其他儿童公园指标选择的参考。整个研究过程全面展示了一个改造方案的实现过程,能为正在大量进行的公园改造工作提供参考。从改造出发,以使用者的视角探究公园设计中的不足,更直接和现实,这也是改造成功最为关键的保障。通过大量的基础调研和预问卷调查获得公园全面的使用信息及现状,使得调查结果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为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满意度分析的过程中从量化数据出发,构建满意度评价体系,使得主观的评价结果相对更具客观性。文章通过扎实的理论研究和详尽的实践调研,获得了公园改造的关键性因素,为正在进行的改造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也为其它公园的改造工作提供了参考。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精选篇四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是整个自然界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始终与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出现、发展和兴衰与各大流域水资源的变化保持的高度的协调。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们傍水而居,从水中获取食物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可以说水孕育着人类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从傍水而居、逐水迁徙慢慢地知道如何更进一步地利用水资源,然而,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并不一直是科学的、合理的,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一方面,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很大一部分已经超出的自然界所能承受的范围;另一方面,人们对水资源大量消耗的同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应有的保护,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也越来越严重。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短缺的现况上,水资源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重要的经济型资源和战略资源。20 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的剧列增长,全球用水量急剧增加,水污染日益严重。根据 1997 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显示,水资源的短缺将会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并有可能引起地区、国家之间的冲突。我国水资源问题十分突出,由水利部组织的全国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7789.3 亿 m3,虽然水资源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仅仅为 2200m3,局部地区低于 500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1]。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并且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成正相关[2],这些特点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其中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状况在塔里木河流域显现较为明显[3]。塔里木河流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是该地区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随着该流域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也尤为突出,该流域是以灌溉为主的绿洲农业,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着该流域的发展。水资源对该地区而言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和谐和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全,采用合理的措施科学地使用当地有限的水资源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直观来讲,单分子膜是厚度呈单层分子厚度分子间排列在一起的膜状结构,进一步来讲它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利用原材料的“两亲特性”在铺展溶剂的作用下在亚相液体表面迅速铺展,自发形成不溶性单分子膜状结构,进而改变液面直接裸露于空气中的状态。当水分子想溢出水面穿透单分子膜时,水分子就会受到分子膜的阻碍作用,致使在相同外界条件下水分子不易脱离水面,从而达到蒸发效率明显降低的目的[7]。这种在液体表面铺展表面活性剂形成分子不溶膜阻蒸发的技术被称为分子膜阻蒸发技术。该技术除了应用于水体表面起到抑制水蒸发的用途外,还可以应用到刚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起到养护混凝土的作用[8]。另外,由于单分子膜抑制剂抑制了水体水分的蒸发,这样就能减少水体因蒸发而散失热量的效应,从而提高水体的温度,在水稻田的铺设单分子膜抑制剂可提高水温,加快水稻的生长。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也可喷洒于植物叶片,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在苗圃移栽方面也可投入使用。人们对单分子膜阻蒸发技术的研究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 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先后在各国开展对单分子膜阻蒸发实验的探索。德国科学家率先采用石蜡油皂膜喷洒于土壤表面来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1942 年法国科学家 Bertrand 以脂肪酰胺为原材料,配制出液相的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9],并在实验室理想环境下对其进行了抑制率、膜寿命等测定,当时仅采用脂肪酰胺为主要原材料配制的单分子膜,阻蒸发抑制率仅能达到20%左右,铺膜后膜在水体表面持续的时间也只有 18 个小时,但是 Bertrand 教授对其配制的单分子膜进行了微观结构研究,并给出了由脂肪酰胺为主要原料配制出的单分子膜的阻蒸发机理。
…………
1.3 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平原水库蒸发量较大为背景,结合该流域的气象资料,探索适合该地区应用的平原水库单分子膜无效蒸发消减技术与应用。论文研究了单分子膜阻蒸发试剂的的配制方法、阻蒸发效率的测定、物理及化学性质等,并根据该流域气候特点筛选出适合的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试验小区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筛选出抗风浪能力、自我修复能力、抗沙尘能力、抗太阳辐射能力等较为突出的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为了克服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受风浪影响较大,不能直接应用于大面积水体表面的缺点,本课题采用漂浮网格的措施来消减风浪对其的影响,并在试验小区进行了效果验证。为了验证漂浮网格消减风浪措施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在多浪水库建立了示范小区。以膜理论为研究基础,探索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的配制方法。单分子膜的原材料由多种,本文选用脂肪醇为主要原材料,对不同脂肪醇进行了单独配制和相互不同比例的复配,分别配制出均相抑制剂和非均相抑制剂。检测了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的阻蒸发效率和有效寿命,对制剂的表面电流、粘度、表面张力、透氧性、铺展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探索了浓度与阻蒸发效率的关系、铺膜后阻蒸发率与时间的关系、温度对阻蒸发率及寿命的影响。通过以上的试验,完成室内对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的初步筛选。
……..
第二章 研究流域概况
2.1 塔里木河流域概况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我国南疆地区(35°~43°N ,74°~90°E)的塔里木地台与天山地槽之间的山前凹陷区,是我国长度最大的内陆河流[29]。流域地形总体呈现西高东低,自北向南微倾斜,最高海拔 1033m ,最低海拔 800m,北面边界为天山南麓山前倾斜平原下部的边缘区,南部到达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流域的的最西部是由叶尔羌河、和田河和阿克苏河汇合出的肖夹克,流域最终注入东部的台特马湖,干流全长 1321km,流域面积 1.76 万 km2。可将干流分为上中下游 3 段,自阿拉尔至英巴扎为上游,长度为 495 km,自英巴扎至恰啦水库为中游,长度为 398 km,自恰啦水库至台特玛湖为下游,长度为 428 km,干流东西方向贯穿塔里木盆地。塔河流域主要由四个子流域构成,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 3 条源流于肖夹克汇入塔河干流,其中阿克苏河是塔河的主要补给来源,位于天山南麓中段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由托什干河及昆马力克河两条支流汇成,其余两条河流仅在洪水期补给塔河[30]。流域东北部的开都-孔雀河位于天山南部,焉耆盆地北缘,属于雪冰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流域上游的开都河流入博斯腾湖,又于博斯腾湖南部抽水进入孔雀河,经库-塔干渠进入塔河干流,属于塔河的人工补给源。阿拉尔至英巴扎为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段,此段河床不分汊,侧烛比较强烈,曲流发育成熟,河床极不稳定;英巴扎至卡拉为中游段,这里汊道、湖紹丰富,洪水期水流浸没,主流常改道不稳定;卡拉以下为下游段,河进重新汇聚在一起,河水经上、中段的下渗、蒸发、利用后,剩余较少,剩余河水大都流入大西海子水库,只有少量河水可以流到英苏地区,在洪水期有河水流入台特马湖。
…….
第三章 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的配制及性质测定...... 15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15
3.1.1 试验材料 ...... 15
3.1.2 仪器设备 ...... 16
3.2 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配制机理 ....... 16
3.3 单分子膜的阻蒸发机理 ..... 17
3.4 试验方案设计 ....... 18
3.5 表面电流的测定 .......... 21
3.6 表面张力的测定 .......... 25
3.7 单分子膜阻蒸发效率的测定 .... 27
第四章 试验小区环境单分子膜性能测试与消减风浪的研究......... 29
4.1 试验小区概况 ....... 29
4.2 试验所用抑制剂与仪器设备 .... 31
4.3 试验方法 ........ 34
4.4 不同铺膜计量对阻蒸发效率的影响 ...... 35
4.5 太阳辐射量对单分子膜的影响 ....... 40
4.6 风速对单分子膜的影响 ..... 4
4.7 降雨对单分子膜的影响 ..... 44
4.8 单分子膜铺设后对蒸发池溶氧量的影响 ..... 46
4.9 漂浮网格法消减风浪的试验研究 .......... 47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4
5.1 结论 ......... 54
5.2 展望 ......... 54
第四章 试验小区环境单分子膜性能测试与消减风浪的研究
4.1 试验小区概况
室内环境是理想的,室内试验排除了自然环境一些因素的干扰,室内环境可为前期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的理论研究提供好的外部条件,通过在室内的大量试验,明确了阻蒸发制剂的配制比例、基本特性、透氧性等机理,为小区试验筛选出性能较好的配比方式,但这只是将单分子膜阻蒸发技术推广应用的第一步,距离实际应用还相去甚远。为了进一步测试沙尘、风浪、太阳辐射、等环境因素对单分子膜阻蒸发的影响,本课题选取了接近实际铺膜水体自然环境的试验小区进行小区试验。试验小区取址于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试验基地东南部,距离多浪水库 42 Km,占地面积 600 ㎡,试验小区周围环境开阔,无高大建筑物,通风、光照良好,实验小区周围长有芦苇、柳树、杂草等植被,接近平原水库生态环境。由于该试验小区所在位置在塔里木盆地北缘,能典型代表塔里木河流域的气候环境条件,所测得的气温、湿度、沙尘、太阳辐射、风速、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对单分子膜阻蒸发率的影响可为塔里木河流域单分子膜阻蒸发技术的集成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也可以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测得的蒸发与气象资料相匹配,为课题提供基础性数据。
………
结论
通过室内研究和在此基础上的小区试验,论文得到了结论如下:
(1)在单分子膜阻蒸发制剂的多种配比方式中,复配制剂的阻蒸发效率明显高于单一制剂,非均相制剂的各项性能优于均相制剂。其中,阻蒸发效率最高的是十八醇+正丙醇非均相制剂和十六醇+正丙醇非均相制剂。
(2)对于十八醇+正丙醇非均相制剂和十六醇+正丙醇非均相制剂两种配比,太阳辐射只对膜的铺展溶剂挥发状态阶段和适应状态阶段有影响,对其他阶段的影响可以忽略。
(3)对于十八醇+正丙醇非均相制剂和十六醇+正丙醇非均相制剂两种配比,降雨对膜的扩展状态阶段和结构稳定状态阶段影响较小,对其它三个阶段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阻蒸发效率下降11~17个百分点。
(4)水面铺设单分子膜后,氧气能通过单分子膜在气、液界面自由交换,不影响水体的溶氧量。
(5)风速对膜的不同状态阶段造成的影响不同,风速只有达到一定大小才会对膜的结构稳定状态阶段膜的抑制率造成影响,采用漂浮网格措施后,能有效降低该影响,使阻蒸发效率相对无漂浮网格的水体有明显提高。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精选篇五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农业机械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手段,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中运用的载体,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离开了各类农业机械,节本增效、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护环境等先进的农业技术就无法实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机械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农业机械的事故率也非常高,2011 年全国累计报告发生在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 933 起,死亡 171 人,受伤 473 人,直接经济损失 821.38 万元。这些事故不仅影响到农业机械化生产,而且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生命。对于增收缓慢、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农民而言,农机普通事故、轻微事故会造成几百元、上千元经济损失,就可能是农民一年的种田纯收入;死亡、重伤等农机重大事故,对一个家庭的创伤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打击,致使一夜返贫、“家破人亡”(杨战峰 2011;胡文 2011;马晨明 2011)。如此的重创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与家庭和谐的负面效应不言而喻。农机事故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可持续农业发展。但农业生产中发生农机事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具有不可避免性(邢鹏 2004;张友详 2008)。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行农机安全互助。因此研究和发展农业机械保险,实行农机安全互助,对推动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以农机安全保险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整理、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调研农机作业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探讨农机安全事故的分类、原因和启示,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相关经验和国内相关行业保险做法,深入分析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机安全互助模式,为我国农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
1.2 选题的依据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围绕资源配置,在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农业保险市场供需、风险管理和政府参与等方面开展大量研究。农业保险供需关系从单纯的理论研究,发展到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各种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研究。此外,在保险供给方面如农业保险模式、风险管理等也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大约有 100 多个国家推行了农业保险,在对农业保险模式的研究中,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借鉴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的模式和经验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发展保险模式的一条捷径。陕西省等省区(邢学敏 2011),根据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特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提出农机安全可以采取互助模式,以农机监理主导、安全协会实施、专家团队参管、农民自愿入会、事故风险共担的框架运作;为参加互助的会员提供事故救援、损失补偿、权益维护等服务,建立农民使用农机的新的安全保障制度。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保险和其它行业保险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机安全保险提供了技术依据。
……….
第二章 农机安全互助机理研究
2.1 农业风险理论
在保险学中,风险被定义为潜在损失的概率或者不确定后果之间的差异程度。最早对风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威雷特博士 (A.H.willett,1901),他在《风险及保险经济理论》中对风险的定义是:“所谓风险就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奈特 (F.H.Kllight,1921)在《风险、不确定性及利润》中把风险定义为“可测定的不确定性”。明尼苏达大学教授、著名风险管理学家小阿瑟•威廉姆斯 (C.A.Wiiliams.Jr,1990)在其代表作《风险管理与保险》中给风险的定义是:“风险是在给定情况下特定的期间内可能发生的损失间的变动”。日本学者武井勋认为,“风险是在特定环境中和特定期间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综上所述,风险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风险指损失结果和预期结果的偏离程度,偏离程度越大,风险越大。这种偏离带来的既可能是损失,也可能是利益。狭义的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保险学所研究的风险主要是狭义风险。由于分类标准不同,风险可以有许多种分类。按照风险的起源和影响,可以把风险分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按照风险的后果,可以把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按照风险的损害对象,可以把风险分为人身风险和财产风险;按照风险是否可保,可以把风险分为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按照风险发生的行业,可以把风险分为农业风险和工业风险、服务业风险等。可保风险是指按照保险原理较好地符合了保险人的经营原则、利于实现保险人财务稳定性的风险,也可称之为理想的可保风险。理想可保风险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独立、同分布的大量保险标的;损失的概率分布可以被确定;损失可以被确定和计量;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
2.2 农业保险理论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保险基本组织形式有国有农业保险公司、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组织等。对国有保险公司的界定有两种观点:一是依据保险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来界定,只要国家在保险公司控制权或所有权中占主导地位,就可以界定为国有保险公司;二是认为只有国有独资保险公司才是国有保险公司。国有独资保险公司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保险公司,是国家以投资者的身份参加保险经营的重要手段,并担负着经营政策性保险业务的重要职能。国有保险公司的经营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保险公司,其经营涉及到各个竞争性保险领域,在法律地位上与其他保险公司没有差别。另一种是以政策的实施为目的,为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而设立的保险公司。前者如中国保险市场上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刘素春,2010),后者如美国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Gcorges Dionne,2007)。国有农业保险公司是国家为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分散农业风险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对农业保险的介入,介入方式多种多样,成立国有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原保险或再保险是政府重要的介入方式。不同国家依据本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设定国有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美国的国有农业保险公司目前仅经营农业再保险,不涉足农业原保险业务,原保险业务是由私营保险公司经营。中国的国有保险公司长期经营农业原保险业务和再保险业务。国有农业保险公司有中央政府财力做后盾,资本雄厚,风险承担能力强;业务经营上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以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开发新险种,为农业生产分散风险;国有农业保险公司代表国家的意志,实现国家发展农业的政策意图。
………..
第三章 农机安全与风险管理.....15
3.1.农机安全事故 ......15
3. 2 农机安全事故的启示.......18
3.3 农机户对农机事故风险的管理策略 .........19
3.4 农机保险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203
3.5 本章小结 ..........21
第四章 农机安全互助模式探讨..........22
4.1 农机安全互助的必要性 .....22
4. 1.3 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需要.........23
4.2 开展农机安全互助工作的政策法规依据 .....23
4.3 建立农机安全互助保险模式的构想 .........25
4.4 对农机安全互助保险模式的新思考 .........26
4.5 本章小结 ..........27
第五章 陕西省农机互助保险实证研究....29
5.1 陕西省农机互助保险总体状况 ......29
5.2 农机互助保险主要做法 .....29
5.3 农机安全互助保险试点的基本经验 .........33
5.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4
5.5 本章小结 ..........35
第六章 陕西省农机安全保险县级试点案例分析
6.1 渭南市临渭区农机安全互助
渭南市临渭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是渭南市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全区辖 22 个乡镇办,总人口 92 万。区域幅员辽阔,国土总面积 1221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20 万亩。临渭区农机安全监理站现有干部职工 58 人,站上下设 7 个股室,2 个农机安全巡查队,是首批被授予全国、全省“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活动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机监理先进集体”,2007 年被评为“陕西省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先进单位”、“渭南市平安农机建设先进单位”,2008 年临渭区被评为全国、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区)”,2009 年被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业系统“文明行业示范单位”、“群众满意站(所)”,同时站上连年来被区委、区政府及区农机局评为农机安全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临渭区是一个农机大区,每年仅参加跨区作业的机具达 5000 余台(套),庞大的农机大军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给农机户本身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要解决这些隐患,除了加强机手的安全意识教育之外,还得为他们提供意外之后的安全保障。农机安全互助工作的开展,有力的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
……
结论
(1)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实行农机保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探讨了农机保险组织形式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农机手的收入水平;二是农机安全事故。
(3)分析了我国农机保险的政策法规依据基础,提出中国具备了实行农户互助合作保险的组织资源环境,政府应当对农机安全互助保险组织在法律、税收、财政和监管方面提供支持。
(4)提出了新型农机安全保险组织体系,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农机安全互助合作保险组织;第二个层次:省级农机保险计划+商业保险公司;第三个层次:国家农机再保险公司。
(5)陕西省农机安全互助会员制特点是低保费、分档次互保、低成本、高效率服务;同时,解决了商业保险高保费,农民难以接受的问题。形成了政府、协会及专业合作社、农机产销厂商、维修站和农业保险专家等资源整合,共同服务于农机产业化的安全风险保障模式,实现了农机风险管控、安全监理与技术损失补偿三位一体服务方式的创新发展;协会、区县会员服务站、乡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以农民互助为基础,系统扁平垂直管理为统领的体制架构。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精选篇六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我国社会经济条件飞速发展的情形下,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据相关统计资料表示,人类在自然界中得到的物质原料 1/2 以上用于建设各类建筑物和其附属配套设施,同时,在修建和使用这些建筑的过程中又损耗了地球能源的 1/2 左右[1]。我国建筑的能源消耗占社会总的能源消耗的 1/3 左右,并呈现出逐年递升的趋势,再加上生产建筑材料的消耗,建筑的能源消耗的比重就更大了[2]。在我国,农村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 1/2 以上,农村居住面积约占全国总居住面积的 60%,在农村,建筑的能源消耗占全国建筑总能源消耗的 37%[3]。可见,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降低建筑能耗,缓解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发展生态节能建筑已刻不容缓。千百年来,人类在和严酷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且独具地域特色的生土建筑——泛指使用没有进行烧制、只是进行简易的加工处理的原状土作为原材料修建的建筑[4]。生土建筑,因具备就地取材、建造便利、成本低、冬暖夏凉、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名副其实的生态节能建筑,至今广泛分布世界各地,全球约有 1/3 左右的人口仍然生活在生土建筑中[5]。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有超过 1 亿的人生活在生土民居中[6]。青海东部地区依靠人们的生存智慧和地方的资源环境特点营造出具有良好生态优势的生土民居——庄窠,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渐转变,再加上传统生土民居结构存在安全性差,耐久性差等诸多弊病,生土民居受到严峻的挑战,在更新发展过程中逐渐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以粘土砖、混凝土为材料建造的民居,从修建到使用整个过程中,造成大量资源耗损和环境污染。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在生土建筑的应用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直到任震英先生于 1980 年创立了生土分会后,才开始了系统的生土建筑研究,并先后召开了多次国内外生土学术交流会,总结并建立了一些关于生土建筑的经验和理论[7,8]。同时也有研究院、高校对生土材料改性[9,10,11]、生土抗震性能[12,13,14]、热工性能[15]等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国内对生土建筑的研究比较成熟的是关于福建土楼和窑洞的研究,而对于西北地区目前大量存在的夯土、土坯建筑的相关研究比较少,且大多是关于其传统文化、建筑空间样式及构造技艺的研究,缺乏优秀的生土建筑营造技术和经验的总结交流[8]。青海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研究从上世纪 60 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相关研究资料还很少,主要研究的是青海特有的生土民居——庄窠,内容比较概括,现状调研分析研究不足,针对该地区生土民居的发展和再生研究较少。崔树稼,梁琦[16,17]对青海特有的传统民居形式——庄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庄窠的地域适宜性、构造施工技术、空间布局以及装饰风格等方面的特征,并对不同少数民族依照风俗习惯各自建造的庄窠进行了分析研究。郭军、钟添胜等[18]对庄窠的现状和建造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庄窠墙、房屋的承重系统、屋面、进深和开间这四个方面的建造特点,指出庄窠现状发展面临灭亡的危机。鉴于庄窠良好的生态性能,建议将庄窠这种节能环保的生态节能建筑在青海农村得到保护和继承。哈静等[19]对青海庄窠民居的地域特色进行了研究,结合庄窠的建造形式分析了庄窠抵御风寒、防御侵袭的特点,基于青海传统文化与风水理学分析了庄窠住房功能及布局的特色,并阐述了青海不同民族各自庄窠的布局和装饰风格。崔文河、王军等[20,21]对青海河湟地区传统民居进行了解析和更新模式的研究,文中对该地区的乡土民居进行了调研和设计实践,对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共性特征和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基于传统民居特色的河湟民居更新模式。
……….
第 2 章 青海东部地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
青海东部地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经 100°54′~103°01′,北纬 35°33′~37°24′,海拔 1650~3200m,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黄土分布广泛,丘壑纵横,河谷地带植被茂盛,全区面积约 3.04 万 km2,仅占青海省总面积的 5.18%,却集中了全省总耕地的 72%,其中一半以上的耕地分布在黄河、湟水谷地及两岸以丘陵为主的浅山地区,是全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区[40]。该区辖 12 个县:西宁市的大通、湟源、湟中,海东地区的乐都、平安、互助、民和、循化、化隆,海南自治州的贵德,黄南自治州的尖扎和同仁。图 2.1 为青海东部地区在青海省的区位。青海东部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具有干燥、多风少雨、低温高寒的特点。由于受海拔的影响,产生了川水、浅山和脑山 3 个不同区域环境,春冬季干旱、夏秋季湿润,垂直气候变化明显[40]。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下降,降水递增(表 2.1)。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表 2.2)。
……….
2.2 人文环境
青海东部地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 68%,是多元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42],聚居着汉、回、土、藏、撒拉、蒙古等多个民族,以汉族为主。依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青海东部地区各地人口分布见表 2.3。从表中数据统计可以看出,目前青海东部地区农村人口为 200.8 万人,占青海东部地区总人口的 75.63%。青海东部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独具特色的各民族民居样式中,庄窠是最常见的民居形式,也是青海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形式。因其就地取材等特点而广泛分布在黄河两岸。丰富易得的生土和石材等材料,为庄窠的修筑提供了便利,再结合木材等就能建成这种易建宜居、节能环保的生土建筑。庄窠形态规整、外拙内秀,既经济低廉、施工方便,又冬暖夏凉、节约能源。封闭式的庄窠院布局既有利于防风沙防盗、天然采光,又符合当地人内向的生活观念[19,20,21]。
……..
第 3 章 青海东部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现状分析........10
3.1 传统生土民居的村落布局......10
3.2 传统生土民居的空间形态......10
3.3 传统生土民居的建构技术......13
3.4 传统生土民居的能源利用......17
3.5 传统生土民居面临的困境......20
3.6 传统生土民居存在的优势......23
3.7 生土民居的发展建议 ......25
3.8 小结 ...........25
第 4 章 青海东部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生态节能优势 .......26
4.1 生态节能建筑 ..........26
4.2 青海东部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生态节能性 .......27
4.3 小结 ...........31
第 5 章 青海东部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再生发展........32
5.1 生土民居再生发展的重要性 .........32
5.2 生土民居的改造优化策略 ......32
5.3 当代绿色技术的适用 ......38
5.4 生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46
5.5 小结 ...........47
第 5 章 青海东部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再生发展
5.1 生土民居再生发展的重要性
青海东部地区传统生土民居是人类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磨合而形成的,它是人类顺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传统生土民居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处,是名副其实的生态节能建筑,具有就地取材、营造简便、成本低、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等优势。同时由于该地区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汇聚了多民族的文化,使得传统生土民居颇具地域民族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传统生土民居顽疾的存在,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生土民居这种地方传统的绿色营建技术已经渐渐被抛弃,正处在衰落状态,这必将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地域特色的不复存在。“再生”在生物学中指的是机体的一些部分在遭到破坏、剥落或者截除后能够重新孕育生长[51]。青海东部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再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生土民居“天人合一”的生态观的一种保护和传承,也是对地域文化形态的一种延续。如何使当地生土民居再生,本文提出,在深度挖掘和传承传统生土民居的生态节能优势之后,结合现代适宜性技术解决阻碍生土民居的弊端,并提出生土民居保护和发展建议,使生土民居再度获得生机,更加宜居健康地发展。
………
结论
(1)青海东部地区传统生土民居是在当地环境资源条件下的产物,其在村落布局、空间形态、建构技术、能源利用等多方面体现了当地先民顺应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值得后代加以学习并传承。
(2)青海东部地区传统的生土民居是没有设计师参与的名副其实的生态节能建筑,与新建砖房相比,其在地域环境的适应性、建筑生命周期的生态性、建筑的舒适性和庭院绿化等方面更加生态节能,更应该在当地推广建设。
(3)青海东部地区传统生土民居自身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其耐久性差、不美观、安全性不好等,然而通过对民居的选址和设计、细部构造、生土材料、抗震设防等方面采取一些改造措施,是可以解除阻碍生土民居存在及发展的不利因素。
(4)在尊重青海东部地区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生土民居中绿色技术的适用,如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的利用、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地下空间的开发等,争取使当地生土民居更加舒适宜居,生态环保。
(5)青海生土民居在改造优化及使用绿色技术后将会更加生态宜居,然而,要让民众再次接受生土民居还需要进一步提出生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建议,如提高传统民居保护意识、发展古民居旅游产业、倡导建设新型生土民居等,以使生土民居在本地真正得到解救并健康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精选篇七
第一章引言
1.1桉树生态问题的研究
白嘉雨研究发现,桉树生产1kg干物质只需785 L水,而相思树为1,323 L,针叶树为1,538Lo 1999年,中澳科学家用热脉法测得雷州半岛两个监测点内3年生尾叶桉人工林的年度蒸腾量分别为450 mm/a和537 mm/a,远小于当地年降水量(1,500 mm/a)。2007年,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对潭州市境内桉树、杉木、马尾松等林地集水区水样进行化验证实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标准(闽环站委[2006]第166号)。从树种特性看,桉树具有很强的土壤养分利用能力,可消耗较少的养分而生产较大的生物量,与很多农作物和树木相比,其养分消耗只有1/2-1/10。Davidson (1985年)对桉树等人工林养分的消耗比较,认为尾叶桉人工林对林地养分的总吸收量处于较低水平。FAO (2002年)发表的一篇调查报告指出,在已经退化的立地和釆伐迹地上种植桉树人工林比其他大多数树种归还的营养更多。巴西曾对一个树龄为4a的柳叶桉林分的生物量和养分作了一项研究,最终证明木材从林地拿走的养分只占总量的15.8%,还不及每年由落叶返回的数量。热带林业研究在广东省开平县镇海林场的10年定位研究表明,在合理施肥和经营的条件下,种植桉树可以提高林地土壤肥力,特别是增加土壤P的供给能力。福建省林业科学院叶功富等对长泰岩溪林场和南靖国有林场桉树林的养分循环作了研究,结果也表明,如果砍伐时只取木材,而把枝桠、树叶和皮归还林地,则养分的损失量仅占积累量的20%。
………..
1.2耐寒桉树资源
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到2012年,有100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我国的桉树引种驯化工作在198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在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和澳大利亚国际发展援助局(AusAID)的资助下,这一时期,随着一系列中国与澳大利亚科技合作项B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热带、亚热带桉树在我国的测试,在海南、云南、福建等地建立了大量引种试验。1999年起,我国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参与了中国一澳大利亚合作项目 “耐寒桉树种质资源及其培育技术在中国南方冷凉地区和澳大利亚的研究”的工作。项目对我国历史上较有价值的桉树试验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评估。桉树耐寒试验在云南最多,历时较长,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各有一些,四川、江西的试验也有入选。各单位专家评估时,从发表文献和项目协作单位,系统地整理了 20年来桉树在我国冷凉地区的32个生长试验数据,其中云南13个、湖南6个、广西5个、福建5个、四川2个、江西1个。试验的树种、亚种共49个,试验的种批269个。其中,对蓝桉、尾巨桉、邓恩桉等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树种作了深入测试(黄月华等,2003),试验到了种源家系水平,这3个树种在我国测试过的种批分别达到67个、37个和25个。在高海拔云南寒冷地区,蓝桉(-E,globulus)、直干桉(E.maide-nii)和史密斯桉CE.smithii)在所有试验屮的适应性、生长、干形、芳香油含量都有较好的表现。在低海拔的中南寒冷地区所有试验中,比较耐寒的树种有:邓恩桉(E.dunnii)和赤按化camaldidensls),在气候温暖适屮的地区,尾桉、E.grandis)、柳桉(E.sahgm)表现出一定的耐宠能力(洪伟等,2013)。
…….
第二章邓恩桉和尾巨桉耐寒形态及生理指标测定
2.1材料与方法
2.1.1植物材料
本实验所用邓恩桉和尾桉市木于2007从福建省林业试验站引进,种植于重认市永川区黄瓜山坡地,自然生长。
2.1.2研究方法
2.1.2.1田间鉴定试验
以尾巨桉无性系幼苗为对照,对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地每品种设3个小区(重复),各个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种植30株。桉株行距2rn><3m挖明穴,规格为60cm><50cm。于2007年4月上旬栽植,种植密度为1,650株/hm2,种植前施复泡肥500g/穴做基肥,6月份锄草抚育幼苗林,次年3月下旬施尿素l00g/株、氮磷钾二元复況肥250g/株。试验地设在重庆市永川区黄瓜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7'31",北祎28。56'16"。永川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季风性显著,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存、秋气温暖和,雨量充沛,地区和季节分配不均;全年日照较少,但夏季日照较多;存早霜雪少,夏热多伏早,晚秋多阴雨,冬短少严寒。试验样地地形属低丘宽谷缓坡;海拔570?610m;年均温17.9°C,>10°C有效积温6,442°C;年平均降雨量1,042.2m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大部分属典型的山地酸性黄壤,质地沙壤土至轻粘上,h层厚度50?70cm; pH值5.1-6.3,肥力较高。
………
2.2结果与讨论
参试品种的植物学性状观测结果表明,邓恩桉属常绿乔木,但-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树干通直挺拔,上部呈白色或灰色。淡出短的色带。小枝绿色。叶圆形或卵形,常呈心敷,革质,羽状脉。邓恩桉的心材里淡棕红色,边材颜色和心材差异不明显。试验过程中观测到邓恩桉生长结果习性与尾巨桉基本相同,为亚热带植物。喜光,好湿,耐早,抗热、耐寒,能耐短时-6°C低温。能适应酸性土,在碱性土生长差,而最适宜的土壤为肥沃的冲积土。植物幼嫩叶片对低温的响应最为敏感(刘祖棋等,1993),因此本研究分别提取了 4°C冷胁迫处理0、3、12、24和48 h植株顶芽的粗酶,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过氧化氢酶(CA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体中的酶,是植物体内的一类重要抗氧化剂,其作用是催化过氧化氢转化为水和氧气的反应(王萍等,2006)。图2-1A所示,两种桉树栽培种的CAT活性在冷胁迫处理时都呈现了上调的表达,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但是从增加的幅度上看,冷胁迫过程中邓恩桉细胞内CAT活性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尾巨桉,例如在冷处理48 h时,邓恩桉顶芽细胞 CAT 活性(0.93±0.11 U/g.tnin)为尾巨桉顶芽 CAT 活性(0.62±0.07 U/g.min)的 1.5 倍。
……..
第三章邓恩桉与尾巨桉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20
3.1材料与方法........ 22
3.2结果与分析........ 31
3.3讨论 ........41
第四章邓恩桉响应低温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 46
4.1研究方法 ........48
4.1.1植物材料........ 48
4.1.2研究方法........ 48
4.2结果........ 48
4.3讨论........ 61
第四章邓恩桉响应低温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
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对不同种类装制品需求的大量增加,尤其是对环境友好型纸制品的增加导致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林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是hi前纸制品推广使用的瓶颈。桉树在分类上属桃金娘科CMyrtaceae),有超过900个种、亚种和变种,大多数起源于澳大利亚。由于桉树生长快,适用性强,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地。0前,全球桉树种植面积已达2146万hm2。其中,我国最早于1890年引入桉树种植,至今已超过120年的历史(a嘉雨等,1996)。据资料显示,我国桉树种植面积屈世界第3位,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其种植而积超过350力-hm2,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李晓储等,1999;林睦就,1999),对于缓解我国林产品供应短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桉树是热带南亚热带树种,喜温暖炎热,在引种过程中,温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而对炜度和海拔的变化非常敏感(梁坤南等,1993)。一般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低于10 °C时,桉树就可能会因为不能很好的适应低温而出现冷害症状(郑勇奇等,1993;王琦等,1997;王泳等,2005)。因此,在我国,低温环境是制约桉树引种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低温条件下,植物的各种生理特征随之改变,如激素水平增加(如,ABA)和膜脂组成变化等(简令成等,1992;陈杰忠等,1999)。此外,可溶性糖、脯氨酸,甜菜碱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剂物质的含量也随之改变(简令成等,1990;李美節等,1995;陈杰忠等,1999;林善枝等,2000)。植物响应冷胁迫的过程在植物引种中称之为驯化。目前,冷驯化机制已经在拟南芥、水稻和大麦中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周碧燕等,1995;周瑞莲等,2001;王萍等,2006;)。
………
结论
1)通过对邓恩桉和尾巨桉的田间栽培观测和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发现邓恩桉的速生丰产性与尾巨桉相近,而耐寒性显著优于尾巨桉,适于在冷凉地区栽培。
2)构建了邓恩桉和尾巨桉冷胁迫应答差异转录组数据库,获得101,325条Unigene序列,其中64,590条含有基因注释信息;分析了邓恩枝和尾巨桉应答低温过程中差异大于两倍的基因,在4个样本组中分别筛选到7,059、7,348、7,479和7,636条差异表达Unigene序列,去除邓恩桉和尾巨桉两个物种间的背景差异基因后,获得8,154条基因型特异性差异应答低温的Unigene序列;根据GO分析,发现253个转录因子和37个功能基因参与低温应答过程中;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型特异性差异应答低温的Unigene序列显著富集在氧化还原酶(Oxidoreductase)和响应刺激(Response to stimulate)条目。
3)构建了邓恩桉应答不同胁迫时间的转录组数据库,获得202,325条转录本,其中134,358(65.4%)条转录本具有BlastX注释结果;对不同胁迫时间邓恩桉转录组差异分析,发现在3 h、6h、12 h、24 h分别有1395、11,908, 11,901和1,2671条转录本参与了邓恩桉响应冷胁迫的过程;对差异转录本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其显著富集在“Response to stress”、"Translational initiation“ Catalytic activity ” 和 “ Quinolinate synthetase A activity ” 4 个 GO 条目;对转录因子和蛋白激酶的分析发现,586条编码转录因子和169条编码蛋白激酶的转录本在冷胁迫的过程中出现了显著性的差异表达。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精选篇八
1. 绪 论
1.1 城市道路绿化带雨水管理研究背景
水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石油,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按照国际惯例,用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作为年水资源量来衡量,我国的水资源量占世界总量的 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尼,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以 13 亿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不到 2200m3,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已统计的 149 个国家中仅列第 121 位,是全球严重缺水的 13 个国家之一[1]。我国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平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36.5%,水资源量就达到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6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19%。我国北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 990 m3,属于重度缺水;南方地区也存在“水质型缺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年内年际分配不匀,一年内连续四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0~80%,大约 60%左右是洪水径流量[2]。经常出见连续丰水年,易产生洪涝灾害;或者出现连续枯水年,易产生干旱的现象。中国的水资源存在天然分布不均的问题,但中国却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仅 2002 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 5497 亿 m3,2004 增长到 5548 亿 m3。目前我国的水利用系数仅仅是 0.3 左右,水的重复利用率还不到 50%[3]。
……….
1.2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研究必要性
城市作为人类劳动价值的一种产物,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城市主要有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息和交通。城市交通的主体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道路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最主要的交通设施之一。城市道路不仅仅是交通空间,是体现城市品质优劣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间。城市道路作为一把标尺,用以衡量城市是否宜居、是否以人为本;同时它也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水平和文化价值取向。我国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诸多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趋于模式化、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一边倒等问题。城市绿地斑驳破碎化程度高、未能形成系统有效的网络系统。道路作为占城市总面积近 1/3 的硬质系统[12],是一个城市最主要的雨水接受面之一。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中道路的比重一般为10%-15%,国外某些城市甚至超过 30%-40%[13]。并且仍在以每年 5%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汽车尾气排放、轮胎磨损、融雪剂等污染,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的水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都将进一步构成威胁。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城市道路的雨水管理迫在眉睫。
…………
2.雨水管理利用研究发展
2.1 国外雨水收集和利用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在国外,雨水的收集利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人们从铺设的人行道上收集雨水,然后将雨水引入花园中的小水池内以作观赏和灌溉使用。国外雨水管理起步较早,早在 70 年代,美、德、日等国家已经在这一领域开始进行研究。经过漫长的发展,雨水管理的理论研究己经较为深入,雨水管理的技术与措施比较成熟,他们一些成功的雨水收集和利用方案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美国是对雨水生态资源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将绿地、植被及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性生态设计。自 1974 年起,美国已有至少十五个州制定了《雨水管理条例》,规范雨水利用[14]。在美国,将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探索出的雨水系统研究成果称为可持续性城市排水系统[15],在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前提下协调环境与雨水的关系,保护、改善水资源。美国 20 世纪 60 年代,最早提出非点源污染处理措施 BMPs(Best ManagementPractices,最佳管理处理措施)[16], BMPs 利用建设一些工程性的优化结构型措施,从水文、环境、公共景观的角度融合了雨水管理中蒸腾、渗透、截留、渗滤各过程,来减缓雨水径流的流速、延长径流路径、增大雨水下渗,同时利用政府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等非结构型措施达到雨洪控制与水资源再利用目的。1999 年,美国将雨水管理措施景观化并用以治理雨洪,形成一个重要的生态化理念模式——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冲击开发模式)[17],利用便于建造、小规模、维护成本低的雨水管理设施,最大化的修复和维持自然条件下的水文生态循环,建立综合性可持续的雨水开发、管理、利用模式。利用雨水管理创造的价值远大于后期治理的费用,雨水管理的重点逐渐由末端控制为主的最佳管理处理措施 BMPs 向以源头控制为主的低影响开发 LID 过渡转变,并利用综合性的 GSI(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绿色雨水利用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径流污染峰值流量与径流体积削减相结合的多目标控制体系[18]。
………..
2.2 中国雨水收集和利用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我国早在秦始皇时,就治驰道于天下,有记载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光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卷五十一》)在唐朝长安的城市建设中,规划了八条主要道路,在道路中央种植大量当地乔木,并且在林下设置排水沟渠,用于收集雨水[32]。现代意义上的雨水管理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已有大量学者从事于城市雨水管理调查研究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从 90 年代中期起逐渐重视城市雨水径流的控制与利用。1999 年,北京市水利局、北京市水科所与德国合作,“北京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结合示范区建设,围绕雨水收集与传输技术、雨洪滞蓄与控制技术、雨洪处理技术、雨洪利用与回灌技术、雨洪控制与利用典型工程模式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初步建立了城市雨洪利用的技术框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车伍研究方向为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排水工程等。他提出影响初期雨水径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汇水面积、管道性质、雨水处理工艺和雨水回用的目的等[33]。胡倩等利用城市原有水系对城市生活用水和降雨进行收集,通过街道绿地中的水通道, 借助地势, 将城市各区域的水汇集到城市低处的公园内进行统一的净化、协调, 使城市雨水得以高效率的回收[34]。俞孔坚等认为雨水管理主要维持场地水文的良性循环,避免改变场地水文现状,提出多目标、多层级的雨洪管理策略,调节雨水水量、保证水质,并结合水量调节、具体景观设计等进一步促进雨洪管理在城市(特别是城市新建区域)中的应用,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36]。
………….
3.雨水管理概述 ....... 13
3.1 雨水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 13
3.1.1 雨水管理分流理论 ......... 13
3.2 雨水管理相关概念 ....... 14
3.3 雨水管理原则 ......... 15
3.4 雨水利用目的 ......... 16
3.5 雨水利用设计基础 ....... 16
4.苏州古城区道路绿化带雨水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 18
4.1 调查基本情况 ......... 18
4.2 道路绿化带基本情况 ......... 21
4.3 苏州市道路绿化带雨水管理利用现状分析 ......... 25
5.苏州干将路绿化带雨水管理策略 ..... 28
5.1 苏州市自然条件 ..... 28
5.2 苏州市雨水排放体系 ......... 30
5.3 苏州市雨水管理现状 ......... 30
5.4 苏州市干将路雨水管理改造设计 ....... 31
5.5 本章小结 ..... 47
5.苏州干将路绿化带雨水管理策略
5.1 苏州市自然条件
苏州市处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连浙江省嘉兴、湖州两市,西傍太湖、与无锡市相接,北枕长江、与南通市隔江相望。苏州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区,季风海洋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降水丰沛、 日照充足和无霜期长的特点。全市总面积 8 488 km2,其中平原占 55%,水面占 42%,丘陵占 3%。常年平均气温在 1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平均为-6.6~-5.5℃,极端最高气温平均为36.5~36.8℃。苏州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 1100mm 左右,降水日数平均每年达 130 天。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 1554 mm(1957 年),最小年降水量为 574.5 mm(1934年)。2012 全市面平均降水量为 1117.7mm,比上年度增加 107.49 mm,比多年平均增加 26.4 mm,折合降水总量为 94.87 亿 m3(表 5.1-1)。一般年降水量为 1025 mm,每年的 6、7、9 三个月是雨季。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005~2179h,日照百分率为45%~49%,日照时数最多的是每年的 8 月,最少的是 2 月。1997 年至 2012 年共16 年降雨数据统计分析,最大年均降雨量 1783.1mm,出现在 1999 年,降雨最少出现在 2003 年降雨量约为 900mm[49]。
…………
结语
道路是城市空间环境的载体,对城市的整体形象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带的雨水管理设计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品质,提升城市的景观生态环境效益。城市绿化带受限制因素较多,如何在约束的条件下选择合理的雨水管理设施应用于城市道路绿化带。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在了解场地条件,熟悉雨水管理设施情况下,掌握生态雨水管理方法。道路作为城市的名片,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在道路设计上,进行雨水管理的适宜的选择与应用,从而达到城市环境生态化。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首先分析道路绿化带设计,调研了解苏州城区道路绿化带雨水管理现状,同时分析雨水管理设计应用其中可行性,对雨水管理设施景观艺术化设计的分析总结。在上述基础上,对雨水管理设计在苏州干将路道路绿化带中应用提出一定的设计建议。对苏州城市道路绿化带的雨水管理设计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城市道路空间极其复杂,雨水管理设施需要考虑的问题范围较广,涉及学科跨度范围大,不是仅仅几万字的论文能够阐述清楚的。这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跨学科的研究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鉴于作者知识水平有限,相关实践经历缺乏,对雨水管理设施的理解和运用有待今后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以便日后在涉及范围广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行业中,能够更有效、更深入的学习。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精选篇九
1引言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此同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循环经济被世界公认为是一种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因此各国政府积极倡导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在这个国际大环境下,我国党和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实现经济长久稳定的发展。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指导经济活动,能够缓解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农业的号角吹响在我国的各个角落,无限制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农业生产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片面的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大肆使用农药、化肥,使得其中有害元素进入土地,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土壤山现硬结化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农业更快更好的发展。综观国际国内的农业发展态势,都在为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小污染等问题而探索和釆取有效措施,在此前提下,人们将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一种战略决策而提出,并用循环经济思想作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恰到好处。这样可以大大减小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匮乏的矛盾,也会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又不会过度消耗资源和过度破坏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脊,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广阔的耕地面积,土质肥沃,主要由黑土和黑妈土构成,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利于农业生产。农业是黑龙江省的主导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经济发展基础性产业的农业己经受到高度重视并被人们广为利用,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之快有目共睹,现产量增加、经济增长的局面。
………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很少出现“循环经济” 一词,而是将其替换为产业生态理论、零排放理论、生态农业理论、可持续农业理论等产业生态理论(Industrial Ecology)是由美国率先提出的。产业生态是指企业之间互相利用彼此或其他企业的生产废弃物而形成的生态系统,在此系统中,通过将所获得的废弃物经加工或特殊手段的处理而成为可供企业生产利用的材料和能为企业生产提供的能量(Frosch, Robert)。产业生态理论所强调的是通过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环境负荷降到最低,推动环境质量的提升,并注重产业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Lowe, Ernest 2008)零排放理论(Zero Emissions)是联合国于1994年会议提出的,其主张废弃物也应是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将生产的废弃物看作是暂且不用或是利用不充分的资源。通过技术手段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而充分应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达到无限小。生态农业(Ecoligical Agriculture)最早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提出,是一种通过运用现代的农业生产科技手段,结合传统农业生产的经验而形成的,可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相和谐的现代化农业。这种生态农业类型与国外提出的有机农业在实际操作和追求目标上相类似,即对农业生态系统,尽量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的施用量,通过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来保持土壤持久肥力,利用间作或轮作等方式进行种植。可持续农业是国外提出的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美国加州议会通过了《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并且明确提出了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既“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WCE(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我们共的未来》,这篇文章全面分析了世界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和粮食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论证了忽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注重生物、自然资源的保护会带来灾难性的生态破坏,农业就得不到健康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被应用于农业发展中。
……….
2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农业循环经济概述
“循环经济”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态经济。在经济活动中,把人、资源、环境看作是生产活动进行的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依靠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提高生产效益,而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经济活动的开展则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生产中来,转变生产方式使其向集约化、生态型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环境效益。在循环经济的引导下,生产活动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在生产源头实现了清洁生产。20世纪90年代,我国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国内,由于发达国家实施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我国学者注重对其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循环和废弃物循环的角度。生态循环着重以发展生产对自然生态形成一定影响的角度为出发点,探究以何种方式来取得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废弃物的循环则着重从产品的消费使用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废弃物进行冋收利,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目前,学者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存很多种,但社会上普遍推行国家发改委对其的定义,即循环经济是在“3R”原则的指导下,以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为核心,其特征为资源的高效利用、污染物的低排放、对生态环境的低污染、轻破坏。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构成的物质单一方向流动的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活动过程中,在生产的初始阶段自然资源被过度的开发和消耗,同时生产者们对所投入的资源的消费是一次性的;在消费阶段,将大量的生产废弃物和污染物直接排放到生态环境中,使得经济的增长完全是靠资源的消耗来推动的,导致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同时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与破坏。
…..
2.2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想兴起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波尔丁首次提出“循环经济”这一术语,他指出人类、资源、环境等要素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人们开展生产活动和实施消费的过程中,不应该将自己置身这个系统之外,而是要将自己作为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物质的转化要采取综合性、战略性、预防性的措施。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就是要转变传统的以资源消耗为基础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思想,要把传统的单方向资源流动的模式转变为循环型的流动模式来开展生产活动,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模式,同时还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可以说是一种生态经济,在人们开展经济活动时将生态学的规律作为指导思想来指导人们的活动,尽可能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在循环经济思想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循环的模式,即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资源的循环流动和利用,它具有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特点。通过这个循环系统实现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同时最大程度的减轻人们开展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
3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模式......... 14
3.1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14
3.2黑龙江将农业循环纥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17
3.3本章小结......... 19
4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20
4.1黑龙江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0
4.2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4.3本章小结......... 22
5黒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23
5.1评价方法的选择......... 23
5.2 DEA模型的选定......... 24
5.3评价指标的选择......... 25
5.4实证分析......... 26
5.5 结论......... 28
5.6本章小结......... 30
6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6.1加大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
在推行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号召各级领导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视,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对建设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釆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加大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发展范围,把各地区农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第一,通过运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等介绍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比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对资源、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介绍黑龙江省试点园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案例,介绍试点园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让每一个人都能切实体会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带来的成果。第二,扩大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效益的宣传,从节约资源、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等角度出发,让人们体会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好处,从而转变人们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的理念和模式,才能促使农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思想和模式的全面推广,农业示范园区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广手段。逋过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闶区,可以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的看到农业循环经济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果,从而激发农民的热情,为他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模式的参考。为推进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应打破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有效链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引进现代农业设施、高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来促进传统农业向循环型农业的转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规模化发展。
……….
结论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耍的农业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生产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农业良性发展的有利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探索并总结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推进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程,提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及媒介对循环经济进行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对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农业循环经济具体实施细则,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技术支撑体系,组建专业化技术开发与研究的队伍,加快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提高资金投入水平,建立专项资金,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将其应用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来等措施。
第二,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进行效率评价,计算结果得出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效率较低,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存在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的问题,这说明黑龙江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为了提高产量、实现增收而过量的投入生产资源,导致生产资料剩余,因此,要通过调整生产要素投入量,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确定相适应的投入比例,进而提高DEA无效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效率,推进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整体有效运行。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农业毕业论文精选篇十
1 绪 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经济、文化、思想日渐全球交融化的现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宝贵遗留在人们的视觉范围内逐渐被重视和重提起来,客家文化是汉民系中的一个分支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客家文化属于一种重视原生态生活方式的文化体系,客家人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南迁,并在迁入地生根发芽,将自我文化与当地生活的和文化交融在一起,也可以说客家文化是一种杂合性的文化,但是就其根源性来讲,客家文化具有高度的独特性,他们的价值观、人文艺术活动、物质创作、交流方式等等都具有着一定的古朴、自然的气息,客家文化给社会大众的认知符号偏向朴实和神秘,因此获得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在众多客家文化内容中,建筑文化作为一种实体艺术,记录着客家人的生活轨迹、审美取向、精神诉求等内容,可以说客家建筑正是客家文化的一个缩影,因此着重研究客家文化中的建筑风格便可以很好的识读客家文化的精髓部分,客家建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现存在我国保留较完善,较大范围的集中在闽、粤、赣地区,但在我国广西、四川、台湾、海南、湖南等地都有覆盖。不同地区的客家人在历史的变迁下与当地的融合生活下有着同化的现象,因此不同地区的客家文化也有不同。本文着重从四川北部地区的客家文化民居建筑着手,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可以很透彻的分析这一区域客家文化的独特地域性、风格化、时代性等,针对这样一个传统、典型、具体的客家民居建筑类型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记录了川北地区客家民居的真实现状,建筑特色,指出了该地区建设特色的发展成因;其次,深入探讨川北地区的建筑风貌,对发展该区域的客家风俗旅游,打造特色街区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最后,客家人的迁徙发展末段,是真正的与当地风俗民情的融合,建筑特色兼具多地特色,填补了客家人迁入深山丘陵地带的发展资料,为客家民居的研究积累了素材。
………
1.2 客家川北民居的研究发展现状
四川民居的研究最早可追述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继刘致平教授的一篇研究中国老百姓民居的学术论文--《云南一颗印》之后,刘致平教授调查了四川各地的民居建筑,撰写了《四川住宅建筑》,并于 1990 年编入《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一城市、住宅、园林》一书中,其中有大量调査实例是客家民居,可以说该书是研究客家民居最早的学术资料。书中着重调查了川南、川西的古民居,详细测绘了六十多所建筑[1],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客家研究的不断升温,有关客家民系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出,对客家民居建筑的研究也从以往单一的建筑学角度研究扩展到与历史、地理、社会、文化、民族、民系、民俗、语言等多角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季富政教授所著的《巴蜀城镇与民居》中不仅对大量的实例作了调研、测绘与分析,而且还从历史和民俗的角度剖析了四川客家民居演变与发展四个原因,归纳了四川客家民居的三大特征,并对四川客家民居的概念有了清晰的界定[2],此部分的内容后来又编进了《中国民居建筑》;周密通过对若干实例的研究,归纳了成都东山客家民居的类型、特征以及建筑技术,并进一步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成都东山客家民居演变发展的原因;郭建川则选取了地理意义上的比较,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了四川与广东传统客家民居的渊源、演进和变化以及两地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建筑形态的原因,通过比较分析总结了成都东山地区和隆昌地区两地客家民居的特征[3]。近年,陈颖、田凯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研究分析了川西客家民居是如何通过既继承又改变的方式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的过程,清晰地展现了原乡客家民居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生存演变方式及其变迁。
………
2 客家民居文化背景分析
2.1 客家人历史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5](客家人:游走于历史的传奇迁徙者)但历史学家似乎更赞成“中原说”,认为客家人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6]。客家人属于中国汉族的一个民系,最早的客家人群体出现在北方,但随着长期、多次的迁徙,客家人不断的在全国各个省市定居下来,加上身居的海外的客家人,总人数高达五千万,这个庞大的汉族大民系主要分散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东部,客家人有其独特的语言,被成为客家话,与福建地区的语音和语调相似;客家人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他们保有我国传统中原文化的宝贵精神,他们重视集体的共同的利益,客家精神是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朴实无华、积极向上的代名词。“客家”这一名词的定位也是十分巧妙的,“客”在中国辞典中的寓意为外来的人,客人的意思,而客家人正是一个不断迁移的民系,客家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找寻适合立足的生存空间,在他乡逐渐生根发芽。“客家人”这一名称很好的表达了客家民系四海为家、处处为客、随遇而安、豁达质朴的特性。客家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属于汉族,他们是一个迁移族群,迁移方向自中原地区逐渐向南发展,特别是集中于赣南、闽西、粤东三个方向。其次,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语言,即客家话。第三,他们的日常生活、礼仪文化、价值观追求等有着独特的自我风格,遵循客家文化习俗。第四,客家人有公认的客家精神,例如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热爱劳动、尊老爱幼、崇文重教、团结奋进、重传统观念等优良品质。
……
2.2 客家人的精神价值取向
客家民系与中原汉民有直接血缘和历史血缘上的密切联系,继承了中原人的礼制观念、等级制度,注重门望、族谱、祖祠的意识[11],具有强烈的怀念中原情结。客家民居的组合形式基本维持中原地带传统的合院式格局,形成以堂屋、横屋、围屋等作为基本元素的围团式[12]聚居单元。随着客家人在长期迁徙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族群的融合以及时间长河的洗礼,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差异不断被拉大,其特有文化特性不断被积累和沉淀。到明清时期,客家民系最终发展成一个成熟稳定的民系,但客家建筑文化中依然萦绕着一缕缕中原文化的余音。无论是何种规模何种形式的客家建筑都反映出一种向心性、围合性、轴线性的特质。早期客家人的组成是中原各路“流人”,他们处于各种原因背井离乡,怀着共同的习俗、信仰、观念和思乡情绪来到陌生的土地。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与当地人造成的冲突,客家人建立起一种紧密团结、一致对外的文化。其内涵即是基于这种隔绝喧嚣、自成一体的内聚向心理而产生的。客家建筑和群落本质上就是这样一种文化的物化表现。通过分析客家民居的布局方式不难看出,在高墙之内,客家人同样有着对良好的邻里关系的追求,对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向往,对正统的道德文化的重视。其在建筑上表现为良好的通透性、紧密的联系、合理的功能布局以及严谨的线性关系。
……….
3 四川客家民居.....19
3.1 四川客家人的来源......... 19
3.2 客家人在四川的分布..... 21
3.3 客家民居在四川建造的环境背景......... 23
3.4 四川客家民居概况......... 26
3.5 本章小结 ........ 28
4 仪陇县客家民居实例分析 ..........29
4.1 丁氏庄园 ........ 30
4.2 马鞍镇特色客家古街..... 35
4.3 朱德元帅及父母故居..... 37
4.4 五宫一庙......... 41
4.5 乐兴场老街..... 48
4.6 黄家大院......... 49
4.7 本章小结......... 50
5 川北客家民居的风貌特点.......... 53
5.1 川北客家民居外观聚落形式 ......... 53
5.2 川北民居建筑结构形式......... 56
5.3 川北客家民居的空间布局 ..... 59
5.4 川北客家民居中的选址特点 ......... 62
5.5 川北客家民居中的门窗特点 ......... 65
5.6 川北客家民居中展现的雕刻装饰艺术 ......... 69
5.7 本章小结......... 71
5 川北客家民居的风貌特点
川北客家民居在四川地区的客家文化遗留中有着十分典型的特征,川北地区在地形上多山,没有中南部地区的平坦与优越,但是就客家人来讲,他们多次的迁徙经历造就了他们不畏困难,艰苦卓越的精神,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他们在川北建立起了一系列符合当地地理和自然环境的民居建筑,既传承了典型的客家特色,又不断吸收了当地的人文气质。川北地区的小型客家民居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典型的客家二堂屋和一堂屋,也即“硬八间”和 “假六间”。具体布局如图一、二所示。还有一种是客家特色与川北特色结合形成了一种三合院形式的客家民居。这种民居在川北地区独有,在四川其他平原地方难以发现,这也是客家民居进入四川,到达仪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一种融合型民居。作者之所以把此类归入客家民居,是因为其除了布局没有符合九宫格模式之外,其余的建筑工艺,建筑形态均与客家民居完全吻合,因仪陇地处山区,迁入时史料记载本地人口稀少,不比其他地区有本土居民的叨扰,建筑风格更趋向开放也是环境使然。结合当地的其他记载和族人发展史,将其归入川北客家民居内。
……..
结论
川北客家民居,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及特殊的环境下形成的特殊建筑工艺和建筑风格,富有乡土性和地域性,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客家民居作为一种文化栽体,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在文化观念的驱动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从自然环境中分隔出来的人文空间 ,直接显示出人类的一种艺术创造 ,并展现着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联系[42]。客家民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瑰宝,是人们审美要求的反映 。同时,客家民居又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珍贵的“活化石”,是世界民居建筑中绝无仅有的瑰宝。本文笔者通过对川北客家民居的特色研究,从客家人的概念、来源、迁徙过程、分布状况、建筑特点以及价值分析,多方面展示了川北客家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客家民族的智慧与审美观念。[43]希望人们能通过此文充分认识到客家民居建筑艺术具有的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使人们能更加重视国传统建筑艺术,并保护和发扬光大。客家文化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族群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厚重的文化内涵、浓郁的民俗风情,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石”。当前,客家文化研究正处于学术建构的理性自觉与产业实践利益驱动的多重推动中,通过研究客家文化,继承和弘扬客家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客家文化的研究,要深入细致,认识到其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研究与弘扬客家文化,可以在最大限度内挖掘客家人文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客家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和旅游资源。青山绿水、生态优良、民风淳朴,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客家的围屋、土楼、山歌、采茶戏、服饰、婚俗、谚语等都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结合客家社会现实及面向现代化的需要,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有利于实现客家文化产业化,将客家特色文化转化为特色经济,加速客家地区现代化进程,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也为其他落后地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