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农业管理论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领导和管理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其主要任务就是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在农业生产部门中合理地组织生产力,正确地处理生产关系,适时地调整上层建筑,以便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合理地组织生产、供应和销售,妥善地处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调动广大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农业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第一章 导 论
1.1 选题背景
自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关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带来的这些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地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有机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下,农业部在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自 2002 年开始,“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全面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生产标准进行生产的,不使用添加剂、生长调节剂、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不采用转基因技术,不使用核辐射技术等;遵循自然规律及其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平衡的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是在扩展、提升与总结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基础上形成的。
近些年来,国家对有机农业的发展成长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学术界与社会各界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已制定出台并颁布《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有机食品标志管理章程》、《有机认证标准》等规范性有机农业管理、认证、生产、督查、出口等的标准和技术文件。2002 年,国内有机产品生产总值达到 18 亿元,商品销售额 12 亿元,其中,出口与内销分别占 86%和 14%。山东省 1996 年成立了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这是山东省有机农业工作开始进入起步阶段的标志。由政府批准并经合法注册,山东省于 1999 年成立了第一个专门从事有机食品宣传、开发、出口的专业服务协会,为山东省有机食品实现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青州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花木之乡。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机农业得到较好较快发展。截止目前,有 109 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基地认证面积 1.7 万亩,年总产量达到 4 万吨。为了有效地改善青州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更好地发展推广有机农业,本研究基于青州市实际,对有机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为青州有机农业发展提出理论层面的指导意见,推动青州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为其他地区发展和推广有机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 通过研究相关资料和文献,以及实地调研,了解青州市有机农业生产现状、找出青州市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 对青州市有机农业进行理性分析,明确有机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原则。
3. 综合以上研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青州市发展有机农业的意见建议。
1.2.2 研究意义
本研究依托青州市有机农业发展体系,进行系列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国内外发展情况,有利于我们认识有机农业产业的成长发展规律,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科学步骤,促进青州有机农业稳步快速发展。
(2)依据国内外有机农业的成功经验,研究并探索青州有机农业不但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促进有机农业产业发展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3)结合研究成果,对于促进区域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3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有机农业展开研究,与有机食品有关的生产和研究已经非常广泛和深入。
1.3.1 国外研究情况综述
进入 21 世纪,世界有机农业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有机农业产业遍布世界各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源于 1924 年德国“农业发展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体系的开设,开设者是鲁道夫•施泰纳,他的理论主要强调环境与生存的一致性。随后,德国、瑞士、英国、荷兰和丹麦等国开始大力发展生物动力农业。通过施用厩肥来保持土壤的肥力,中小农户能在经济上进行独立生产而不依赖于外部投入是生物动力农业的主要目标。有机生物农业在 20 世纪 30 年代得到了推进,推进人是瑞士的汉斯•米勒。现代有机农业奠基人之一是英国霍华德爵士。他的《农业圣典》主要强调了人与动植物和土地之间关系,他强调施用堆肥。美国罗代尔于 1940 年开始研究有机园艺,同时《有机园艺》一书问世。常规农业和自然农业方法比较的长期试验是由英国伊夫•鲍尔费夫人研究开展,她主持成立英国“土壤协会”。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成立了“自然和进步协会”,有机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人们对饮食健康更加重视。六十年代末,世界范围内推广有机农业的理论研究,人们对现代农业进行反思,探索有机农业的新路子。
第二章 有机农业概述
2.1 有机农业的产生
绿色革命的兴起,解决了大多数人的吃饭问题,但是也带来了其它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农产品质量下降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有机农业由于强调环境保护和食品健康安全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有机农业的概念最早始于德国和瑞士。1924 年,生物动力农场在德国和奥地利出现,成为有机农业的雏形;四五十年代,德国成立了 Bioland 生物有机农业协会,后来发展成为最大的有机农业组织;1945 年,美国创办了第一个有机农场,建立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1972 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成立,该联合会致力于拯救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健康安全的食品。1975 年,国际生物农业研究所在英国成立。1990 年,美国制订实施《有机农产品生产法案》。1991 年,《有机农业条例 EU2092/91》在欧盟诞生。随后几年,有机农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第三章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18-23
3.1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18-19
3.1.1 全球有机农业生产................. 18
3.1.2 有机农业推动因素................. 18
3.1.3 全球有机产品市场................. 18-19
3.1.4 国际有机农业法规................. 19
3.2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概述................. 19-21
3.3 山东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21-22
3.4 有机农业最新研究动态................. 22-23
第四章 青州有机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23-32
4.1 青州的自然地理概况 .................23-25
4.2 青州市发展概况与农业发展情况................. 25-30
4.2.1 青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5-27
4.2.2 青州市常规农业................. 27-30
4.3 青州市生态环境分析和评价 .................30-32
4.3.1 空气质量................. 30-31
4.3.2 水环境质量................. 31
4.3.3 土壤质量水平................. 31
4.3.4 质量分析与评价................. 31-32
第五章 青州有机农业发展的优势................. 32-37
5.1 具备的优势................. 32-34
5.2 存在的劣势................. 34-37
结论
农超对接模式是以超市为中心,一头保证市民的“菜篮子”安全、多样、质优、价低;另一头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促进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增强生产和市场对接的灵敏度。农超对接模式是一种多方共赢的模式,消费者既得到实惠,农民也实现了优质优价。要按照“展示精品、销售高端、全程检测、质量追溯、信誉承诺”的营销方针,积极参与“农超对接”。畅通农超对接渠道,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创造供需双方沟通和见面的机会。加强网上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发布供求对接信息、交易试点、签约等。规范农超对接行为,鼓励对接双方搞好长期合作。加强对有机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质量可追溯。要组织大型示范企业在超市、商场设立有机绿色食品精品专柜,扩大本地品牌的信誉度和美誉度。要依托有机农业合作社,搞好与北京、上海等大型超市对接联系,形成覆盖全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发展有机农业要统筹建立完善体制、政策、生产及销售模式等方面良性循环模式,健全法律法规和认证体系,充分发挥企业龙头和行业协会作用。
参考文献
毕丹霞.2008.12.0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培训及其对园艺产业发展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包宗顺.2007(6).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策略[J].农村经济程建国. 2007.12.01.陕西草莓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蔡成勇.2008.11.01.青海省湟源县农田土壤肥力特性与作物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曹双成.2008.09.01.榆林地区仁用杏引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陈新娟.孙高林.2003.06.20.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和国际管理体系.《世界农业》程晋南 2009.05.30.基于 GIS 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动态分析及改良利用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程兵.2000(6):27.29.德国的有机食品市场[J].世界农业
丁俊杰.2007.05.01.河南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河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都兴林.方秀琴.王贵才.李万良.2004.06.30.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概况.《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农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篇二
1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世界农业日益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我国农业发展从农产品供给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产品日益丰富使得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增长缓慢。针对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情况,国家做出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部署,其依据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农业的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最终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长。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是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农业部明确指出:“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充分利用区域优独特优势,提高农业的竞争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道路。”
随后,各地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依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初步形成依赖于资源禀赋的特色农业基本格局。例如,中部地区形成优质棉花、甜菜、杂粮特色农业,新疆、西藏发展特色畜牧业,东南多山地区发展特色林业。同时,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注重特色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化、品牌化生产。特色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但总体而言,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并且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市场化、社会化的现代化特色农业服务体系(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系列化服务)尚未完善;特色农业的发展未能充分应用现代科技的转化成果,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品牌等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遇见障碍;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转向现代经营模式中的问题矛盾层出不穷;特色农业的发展中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比较严重等,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受到关注。因此,在大力推行特色农业的同时,掌握其发展现状、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确引导特色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做法。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浙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降水充沛,地貌类型多样,植物资源丰富,属经济发达省份。全省土地总面积 10.18 万 km2,约占全国的 1.06%,是面积较少的一个省份。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0%,平原和盆地占 23.20%,河流和湖泊占 6.40%,森林覆盖率达到 60.90%。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22832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44335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1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0007 元,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浙江省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实行农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林业资源丰富的特征,浙江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林业,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资源开发利用经济链,创建了多个特色农林产品品牌,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
浙江省已成为全国的经济林产业大省,初步形成了包括名特优经济林果业、竹产业、森林食品等多个优势产业,对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杨梅是浙江省的特色水果,其他省份很少有栽培,近年来杨梅发展十分迅速。到 2009 年种植面积 80400hm2,产量 43.31 万t,产值约 35 亿元,分别占浙江全省水果栽培面积、产量和产值的 25.28%、6.08%和32.99%。相比 1990 年浙江省杨梅种植面积 60210hm2,产量 7.76 万 t,5 年内种植面积增长了 26.52%,产量增加了 41.14%。2008 年以来,全省 11 个市 75 个县都有栽培,形成了台州、宁波、温州三大主产区,其中仙居县由于独特的土壤环境和特殊的山间盆地地形而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杨梅主产区之一,以荸荠种杨梅和东魁杨梅最为著名。仙居县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超 10 万亩规模的种植基地,在不断发展杨梅种植规模的同时,仙居县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促进杨梅深加工并生产多种类型的杨梅产品,创建杨梅旅游文化产业吸引国内外游客,不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形成了一批国内及省内知名的杨梅品牌,杨梅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杨梅生产链结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特色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概念,分析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及特色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为后面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特色农业
特色是相对比较而言的,比较形成差异和特色。特色农业的发展,就是充分挖掘和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特色就是农业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原则是我国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特色农业是人们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特色农业的内涵:一是它必须是符合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市场和社会需要是衡量它是否有特色的首要标准。二是它必须是立足于一定区域内某类优势。三是它必须是具有一定的规模和高效的,若没有一定的规模,其产品只能是样品,无法进入市场;若不是高效的,其产品的个别价值就会大大高于市场价值。
3 仙居杨梅产业发展状况.................... 25-30
3.1 仙居杨梅产业现状.................... 25-29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9-30
4 仙居杨梅特色农业的判定.................... 30-39
4.1 基于特色农业特征的判定.................... 30-35
4.1.1 品质独特性.................... 30
4.1.2 规模.................... 30-32
4.1.3 高效性.................... 32-35
4.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法的判定.................... 35-39
4.2.1 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35-36
4.2.2 仙居杨梅特色农业比较优势.................... 36-39
5 仙居杨梅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 39-57
5.1 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 39-43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 39-41
5.1.2 评价方法.................... 41-43
5.2 杨梅特色农业发展可持续性.................... 43-46
5.2.1 评价指标体系.................... 43-46
5.2.2 评价方法选择.................... 46
5.3 仙居杨梅特色农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 46-54
5.4 仙居杨梅特色农业发展可持续性.................... 54-57
结论
仙居杨梅产值主要依赖杨梅鲜果的销售,加工业产值偏低,杨梅观光旅游业初步发展。杨梅产业层次的提升需要政府发挥其引导职能和扶持力度:首先,主攻杨梅加工业,为杨梅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建立杨梅基地,推行必要的优惠政策,对杨梅加工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税收、信贷、工商登记等各方面给予倾斜,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带动并推进杨梅加工产业的发展,帮助他们“强筋壮骨”。其次,充分利用仙居旅游资源环境,引导和带动杨梅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建设杨梅休闲观光果园基地,引导投资开发特色浓郁的休闲观光旅游业,或建设青少年农业文化教育基地的方式,使杨梅特色农业与休闲娱乐、体现文化、科普教育紧密结合,扩大杨梅特色旅游业的影响,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再次,扶持并培育杨梅服务力量,提升杨梅观光旅游业水平。加强观光园地从业工作人员礼仪规范培训、观光基地安全防范措施建设以及基地交通、购物和餐饮服务业等建设,增加优级杨梅休闲观光旅游基地数量,不断的加强杨梅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推动仙居杨梅产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秀英.浙江山区特色农林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 李金良,贺洪梅.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J].经济与管理,2000(5):41-44.
[3] 熊宁,曾尊固.试论调整农业结构与构建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地理,2001,21(5):564-568.
[4] 王建农,邓祖龙,周凌六.特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J].农业经济问题,1997(2):22-27.
[5] 艾云航.谈谈发展农业特色经济的重要意义[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3(9):4-6.
[6] 肖宏.三门峡市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
[7] 陈彧.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2005.
[8] 李孝鑫,李明娥,左小红等.发展核桃特色产业推进现代林业建设[J].湖北林业科技,2008(5):52.
[9] 胡佑兵,黄晓飞.打响武宁县林业特色品牌的对策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8(5):57.
[10] 邹积丰,韩联生,王瑛.非木材林产品资源国内外开发利用的现状、发展趋势与瞻望[J].中国林副特产,2000(1):35-38.
农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篇三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科技的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从“刀耕火种”的旧模式转向以高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现代化模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当前中国进入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要义和出发点。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年有 6000 多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率还很低。
据统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有着 35%—45%的差距,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则有 18%—38%的距离(蒋建科等,2005)。造成这样的现状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因素,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农业科技传播的认识还不够,针对农业科技传播的理研究还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求。此外,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耕地少且分布不均匀,农业集约化水平较低,农民文化素质低,这使得农业科技传播研究在我国具有一般传播学所不具有的特殊性,需进行专业、深入且系统的研究。鉴于此,研究当地农业科技传播的活动及其规律,通过对目前当地农业科技传播的路径现状及影响路径有效发挥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
农业科技传播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研究者既要懂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还要了解甚至掌握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在各学科领域的渗透,我国一些高校、科研机构相继成立了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机构,如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成立了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纷纷从事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一些综合性大学的传播学研究也开始涉足农业科技传播。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力量得到了加强,研究涉及到传播史、理论建构、传播内容、传播模式、传播过程与路径、问题对策等多方面。
(1) 农业科技传播史研究
有些学者从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角度,梳理了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历史渊源。如刘家峰(2000)从基督教与对近代农业科技传播的关系角度,指出了基督教对中国农业科技传播的贡献;吴开保(2009)从近代中国早期的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科技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晚清农业科技期刊对当前办好农业期刊的启示。实际上,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事业取得的进步,与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理论与实践的文献来看,目前国内对农业科技传播史的研究,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看都显得不足。
(2) 农业科技传播理论研究
农业科技传播的实践活动需要理论支撑。由赵晓春主编的《农业科技传播》一书,从多学科角度,系统阐述了农业科技传播与传播学、科技传播的关系,农业科技传播的含义与结构模式,农业科技传播的结构要素。王征国等(2007)编著的《农业科技传播理论与实践》一书,以传播学、科技传播学、农业技术扩散研究及农业科技传播的多重属性为理论指导,概括阐述了农业科技传播的内涵及其外延、功能、规律、演变和发展,归纳了农业科技传播的特征性条件,回答了如何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难的问题。李思经等(2008)从农业科技传播的概念界定、研究目的与意义、理论基础、等试图厘定农业科技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范式,并提出应尽快搭建农业科技传播学的学科研究平台,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理论研究。
(3) 农业科技传播内容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视角多从微观层面(传播者或信息源、内容、媒介与渠道、受众、效果)探讨了农业科技传播的技巧与应用。例如,邢祥虎(2009)分析了农业科技传播者复杂的构成及其应具备的多元智力结构,指出农业科技传播者应具备多元智力结构,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李岗、赖小燕(2007)在研究中指出,作为农业科技传播者之一的政府在进行农业科技传播中,应增强服务意识和职能,避免政府控制,从而提出完善传播机制,改善传播媒介,明确传播目标,加大科技传播经费投入和科技人才建设,为农业科技传播扫除障碍。有些学者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进行了研究:郑智斌(2004)通过对国外有关研究的梳理,提出必须采用传播学、科技传播学、发展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志)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全面研究;谭英(2004)则通过欠发达地区不同类型农户信息受体的科技信息需求现状、信息获取渠道、信息服务方式等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科学评估,力求探索“最后一公里”信息服务模式的有效性;郭绪全(2008)等认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涉及到的诸多因素会同时发生作用,对诸多因子同步开展的研究更令人信服。为此,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使用数学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影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果的对策;迟凤玲(2008)则从农业科技信息对农业科技传播和农业发展的作用角度,分析指出了当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存在问题。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一门交叉性的社会科学,传播学肇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其兴起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传播学,尤其是以科技传播学为理论基础的农业科技传播,直接推动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在联系科研、教育及生产的过程中,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科技传播是传播学最早关注的传播现象之一,也是科技传播学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因此要明确农业科技传播的概念,首先必须要对科技传播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分析与梳理。
2.1.1 农业科技传播的含义
目前,我国对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学者关于农业科技传播含义的探讨并不多。农业科技传播的概念与内涵也始终未能统一与规范。董成双(2006 年)在分析农业科技传播时指出,农业科技传播是“运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但这样的定义忽略了传播基本要义的“共享”过程。因此,王征国(2007 年)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农业科技传播实际上是在农业技术扩散的实践中产生的,且在此过程中人际、群体与大众传媒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具有一种互补互动的的关系。也就是这样的过程,使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共享成为了可能。因而,他认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概念表述应是:农业科技知识信息通过有效的扩散而使农业领域的不同个体及群体间实现知识信息共享的过程。然而这样的定义,忽视了农业科技传播中目的及其效果与反馈问题。有必要指出的是,农业科技传播与农业科技传播学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李思经、赵庆惠等(2008 年)从农业科技传播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性角度,对农业科技传播学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即农业科技传播学是利用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农业科学技术自身的特点,研究农业科技传播规律与方法及其与之关联的外界传播系统的一门学科。
3 农业科技传播的路径及其影响................. 20-31
3.1 研究内容和样本选择................. 20-21
3.1.1 研究内容................. 20
3.1.2 调查地选择................. 20
3.1.3 调查对象选择................. 20-21
3.2 样本构成及基本情况介绍................. 21-23
3.3 调查地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路径................. 23-26
3.4 影响调查地农业科技传播路径................. 26-31
4 调查地农业科技传播路径存在的问题.................31
4.2 大众传播媒介作用发挥不充分................. 31-33
4.3 专业合作社影响力有待加强................. 33
4.4 产业化路径未发挥应有作用 .................33-35
5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有效传播................. 35-40
5.1 突破政府单一供给路径................. 35
5.1.1 加大投入力度................. 35
5.1.2 发展社会农业科技传播服务组织................. 35
5.2 扩大农业科技职业教育................. 35-36
5.3 改善媒介环境................. 36-37
5.4 发挥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组织的作用................. 37
5.5 挖掘产业化路径在农业科技传................. 37-38
5.6 重视人际传播路径在农业科技................. 38-40
结论
农业科技传播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其结构要素如传者、受者、渠道、内容,以及其所处的传播环境与生态系统,有着其它传播活动和过程所不具有的特殊性。在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并广泛扩散的过程中,作为重要传播载体和形态而存在的政府路径、媒介路径、专业化路径、产业化路径和人际路径中,究竟哪条路径才是最合适和最有效的?我们知道,农业科技创新与扩散过程中,转化生产力只是问题之一,并不是前提条件。要想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重新考虑传播路径问题;要想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率和扩散率,就要研究传播路径的效用问题。种种迹象表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能否得到有效传播和扩散,直接或间接受到来自于传播路径的效率和速度的限制。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传播的诸多路径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与扩散的效用是不同的。加强对农业科技传播的路径研究,从实证中找出、分析农业科技传播路径发挥效用的影响因素,能够有效地改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率与扩散率,改进调整有关农业政策,从而进一步促进着“三农”问题的解决。
本研究通过对嵊州市 3 个乡镇、5 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后得知,农业科技传播的诸多路径在发挥作用时往往会受到内资路径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各路径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与扩散的不同作用和不足表现在:
(1)政府农技推广路径作为主体和主导性路径,仍然是农业技术研发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使用者最为信任的路径之一,但其容易在使用者中形成路径依赖。其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有赖于其有关服务体制的改革、有关服务职能的完善和目标职能性质的明确;
(2)媒介路径是农业科技创新传播与扩散的最为有效的路径,但并未能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使用者的首选路径,其主要原因在于媒介本身存在着的定位偏差、使用者自身知识水平及媒介素养的局限,以及整个社会的传播环境与生态系统对其产生的影响;
(3)专业化路径和产业化路径在近年来虽在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加大,但仍然受到来自与专业化和产业化组织内部、专业化产业化管理政策制定、外部市场竞争的影响和农户对其认识等方面的限制,未能发挥其本应具有的重要作用;
(4)人际传播路径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与扩散最为经常和最为实用的路径,使用者经常会利用这样的路径获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有关农业科技知识与信息,然而这样的路径在实际传播中存在着自发、无序和随机性,需要通过组织传播加以规范和引导。
参考文献
[1] 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Seyed Jamal F.Hosseini, Mehrdad Niknami, Gholamreza H.Hosseini Nejad. Policies Affect theApplicationg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by Agricultural ExtensionService[J]. America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09, 6(8): 1478-1483
[3]Kassa Belay, Degnet Abebaw. Challenges Facing Agricultural Extension Agents: A Case Studyfrom South-western Ethiopia[J].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2004,139-164
[4]Mohammad Sadegh Allahyar. Perceptions of Iranian Agricultural Extension Professionals TowardSustainable Agriculture Concepts[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 Social Sciences, 2008(6):101—106
[5] Mostafa Karbasioun, Martin Mulder, Harm Biemans. Towards a Job Competency Profile forAgricultural Extension Instructors – a Survey of Views of Experts[J]. Human Resource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2007, 10(2):137-152
[6]Joseph Kiplang, Dennis N. Ocholla. Diffus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communication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mong agricultural researchers and extension workers inKenya[J]. SAJnl Libs & Info Sci, 2005, 71 (3):234—246
[7]Amir Ahmadpour, Mehdi Mirdamadi, Jamal F. Hosseini.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sign ofElectronic learning system in Agricultural Extens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Biological Sciences,2010,5(2): 122-127
[8]Fawzia Sulaiman. Communication approach f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nsfer in variousAgro-ecosystem Zone[J]. Indones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02,3(2):43-51
[9]Khalld M. Chaudhry. Alternative Extension Approaches to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for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 the Punjab,Pakistan[J]. Int. J. Agri. Biol., 2006,8(6):836-839
[10]Ofuoku A.U.,Agumagu A.C. Farmers’ Perception of Audio Visual Aids on TechnologyDissemination b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In Delta State,Nigeria[J]. Agriculturatropica et subtropica, 2008,41(4):192-196
农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篇四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我国是一个代写论文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农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农业科技推广正是农业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的关键所在。农业科技推广是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联系科研、教育及生产的纽带,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的将是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约有 6000—7000 项农业科技成果面世,但其转化率却仅为 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 70%—80%的水平。
由此看来,我们缺乏的并不是丰硕的农业科技成果,而是较高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究其原因是农业科技推广较为滞后,与其他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因而只有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成效,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才能使我国农业在如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它曾经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宣传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大面积、大范围开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广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许。然而时至今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进入 21 世纪,我国的农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业生产从重视农产品数量向重视其质量转变,农业生产的增长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面对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的日益提高,以及现行农业推广体系中出现的“网破、线断、人散”的种种问题,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另外进入 21 世纪,我国还出现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使得农业劳动者素质日渐下降,从而加剧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现象。为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工作成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国家农业部于 2004 年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作的意见》,2005 年在全国 100 个县启动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希望通过这项兼具综合性、示范性、政策性、长效性和互动性的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开展,拉近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的距离,提高技术指导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和素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道坎”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嵊州市在 2006 年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综合型示范县。示范工程实施的五年以来,在粮食、蔬菜、蚕桑三大示范产业中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真正做到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农业生产技术直接到人,通过政府的推动、市场的引导以及项目带动等方法,使得嵊州市的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素质都得到不断的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9 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4.43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 24.06 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087 元。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38.71 万千瓦,农村劳动力 40.27 万人,农作物播种面积为 56700 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 28950 公顷,总产量 17.29 万吨;蔬菜播种面积为 13100 公顷,总产量 34.96 万吨,全市发蚕种 15263 张,产蚕 637.8 吨。本文以农业科技推广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收集的二手资料,对嵊州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组织体系、实施途径和及措施以及运行机制进行回顾与分析。依据农户实地调研的数据,对嵊州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做出客观与主观的效果评价。试图通过对嵊州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这一案例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探索出完善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思路与方向,提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使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出一些建议,从而推进我国农业规范、有序、高速发展,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农业科技推广相关研究
众多学者对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数量、学历、素质、工作热情以及他们享受的福利待遇和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学忠(2009)、王红玲等(2004)指出美国、以色列、新西兰、日本和德国等农业发达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学历、工作能力和事业心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具备博士、硕士学位的占绝大多数。宋秀琚(2006)、林梅(2009)、祁胜媚(2007)指出美国、以色列、荷兰等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都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同时这些国家也很注重推广人员的定期培训与知识更新。除此之外,从学者们的研究中还可以发现,农业发达国家不仅有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更是有着较高素质的农民。段莉(2010)、詹吉英等(2005)指出荷兰和以色列的农民大多数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部分农民还拥有双学位或硕士、博士学位。张华建(2003)指出美国农技推广经费充足,每年用于农业科研、推广的经费约为 60—80 亿美元,平均每个推广员每年的经费为 1 万美元。贾启建等(2010)指出美国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由州议会批准,不得变更,专款专用。李冬梅等(2008)指出日本政府农业推广经费在《助长法》中作了明确规定,农业推广所需经费由国家和各都道府县共同承担。詹吉英等(2005)、段莉(2010)介绍荷兰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投资渠道多样化,政府每年对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的投入经费约为 30 多亿荷兰盾,国家农业预算的 25%左右都是用于农业研究的经费,同时国家负责拨付属于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全部经费。郭久荣(2007)指出以色列政府每年的农业科研专项经费有上亿美元。
2 理论基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推广,而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农业技术扩散又是关键。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中,新的农业技术先由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传播到示范户中,在示范户带动下,新的农业技术得以在广大农民中普及。此外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个过程中,技术推广者、农民、农业生产和环境是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各个因素只有协同作用,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成功快速的转化。本章主要阐述农业科技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理论。
3 嵊州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现状.................... 25-35
3.1 示范工程实施的组织体系................... 25-28
3.1.1 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25-27
3.1.2 农业科技示范户................... 27-28
3.2 示范工程实施的途径及措施................... 28-33
3.2.1 营造良好的示范氛围................... 28-29
3.2.2 开展多样化的技术指导................... 29-30
3.2.3 完善技术推广服务................... 30-31
3.2.4 加大对农技推广人员................... 31-32
3.2.5 加强产学研的结合 ...................32
3.2.6 出台扶持政策................... 32-33
3.3 示范工程实施的运行机制................... 33-35
3.3.1 确立技术指导员工作责任制 ...................33
3.3.2 建立农技人员考核评价机制................... 33-34
3.3.3 实施示范户科技示范带动机制................... 34-35
4 嵊州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效果评价 ...................35-50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35-37
4.1.1 数据来源................... 35
4.1.2 样本描述................... 35-37
4.2 示范工程效果的主观评价................... 37-39
4.3 示范工程效果的客观评价................... 39-50
结论
第一,通过对嵊州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的组织体系、实施途径以及运行机制的回顾与分析可以看到该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组织体系、实施途径和措施还是项目实施的运行机制都较为完善,这些为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从主观方面对嵊州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进行效果评价的结果来看,示范户对技术指导员的指导次数、指导态度、指导形式和指导内容四个方面的满意度较高;技术指导员指导病虫害防治、指导科学施肥的到位率较高,指导选种技术的到位率一般,指导灌溉技术的到位率较低。第三,从客观观方面对嵊州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进行效果评价的结果来看:
(1)通过对示范户示范前后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情况以及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显示,参加示范工程之后,示范户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比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农业生产资料如农膜、肥料等在单位面积上的投入量有较为明显的降低,在市场价格稳定的情况下,示范工程对示范户节约生产资料、提高单位面积的投入产出比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通过对示范户与非示范户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情况以及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显示,示范户从总体来上说,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比高于非示范户,示范户在农业生产资料如农膜、肥料在单位面积上的投入量都低于非示范户,在市场价格稳定的情况下,示范户由于参加的示范工程对于他们节约生产资料、提高单位面积的投入产出比起到较好的作用。
(3)通过对影响农户蔬菜收入因素及程度的回归分析发现:农户的示范户身份与其蔬菜收入成正相关,且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说明了示范户在参加示范工程之后,享受到的各种优惠政策及补贴还有完善的技术服务等,这些都对他们的蔬菜收入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利于他们节约生产资料,增产增收。其他的与农户蔬菜收入成正相关且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还有蔬菜生产中投入的资本,投入的劳动力、投入生产的土地这几个因素,家庭人口与农户的蔬菜收入成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耿传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7.
[2] 王学忠.美国、日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立法的经验与借鉴[J] 科技法制研究,2009,2:18-21.
[3] 王红玲,柏振忠.世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比较与借鉴[J].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12:76-78.
[4] 宋秀琚.国外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模式及借鉴[J].社会主义研究,2006,6:118–120.
[5] 林梅.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分析和借鉴[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1:65–69.
[6] 祁胜媚.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建设研究—以扬州市邗江区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7] 段莉.典型国家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0,(4):23–28.
[8] 詹吉英,顾孟迪,李干琼.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78–2180.
[9] 张华建.赴美加农业及技术推广情况的考察报告[J].安徽农学通报,2003,(1):1–3.
[10] 贾启建,康杰,苏玉.国外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11):5911–5913.
农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篇五
第-章导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问题-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目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但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引起-系列的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己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004至2009年的六个“-号文件”强调农业的重要性。2005年中央-号文件提出“关于进-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现代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2007年1月的中央-号文件,在继续重视中国“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热点关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2008年提出“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提出以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中央自2004年以来连续六年将-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三农”领域,体现出农业问题的重要性。新疆是干旱区,农业是其经济主体,而绿洲是干旱区农业发展的主体空间。
新疆农业主要是绿洲农业。长期以来,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水资源紧缺,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激发和加速了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经济的矛盾,矛盾的激化在-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及农民生活的改善。发展适合新疆干旱绿洲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的绿洲生态农业对于农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及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绿洲农业的发展应依托资源享赋,发展规模适中的生态农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合理调整生态农业结构,从而达到最优的生态农业效益,实现绿洲农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本文在充分认识发展绿洲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其规模、结构和效益,深入研究影响新疆绿洲农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些参考建议。
1.1.2研究意义
1. 实践意义
新疆是典型的绿洲农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生态农业在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绿洲生态农业己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根本要求。至2009年,相继出台的中央“-号”文件将“三农”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的根本点和切入点,而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政府对新疆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正逐步加大,为发展绿洲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通过对新疆生态农业的研究,对协调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优势、促进新疆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的步伐和缩小与东部发达省区的差距具有-定的现实意义。
2. 理论意义研究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新疆生态农业的规模、结构和效益,力求进-步丰富绿洲生态农业理论。由于新疆绿洲生态环境的敏感性,通过生态农业规模、结构和效益的系统研究,深入认识新疆绿洲农业,这正是新疆绿洲农业同国内其他地区农业的不同之处。西部地区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绿洲农业,还是生态农业,都不能照搬东部地区甚至发达国家现有的农业发展路径,应结合新疆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途径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为研究新疆绿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供-些新的研究视角,将在-定程度上丰富绿洲经济学理论。
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
2.1概念的界定
“绿洲”又称“沃洲”、“沃野”、“水草田”,维吾尔语、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将绿洲统称为“博斯坦(Bostan)”。OasiS-词源自希腊语,指荒漠中能“住”和能“喝”的肥沃土地。学术界关于绿洲的定义既有狭义的解释,又有广义的解释,但随着绿洲不断地开发、利用和发展以及学者们深化研究绿洲诸多问题,绿洲的概念也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
1. 侧重于景观方面
《汉语大词典》中绿洲的定义为“绿洲为水中草木繁盛的陆地或沙漠中有水草的地方”。韩德麟(2000)认为“绿洲是荒漠中有可靠水源供给、草木繁茂或生产发达、人口聚集繁衍的生态地理景观”。
2. 侧重于空间分布
《辞海》中绿洲的定义为“荒漠中水草丰美、树木滋生、宜于人居住的地方,-般见于河流两岸、泉、井附近以及高山冰雪融水灌注的山麓地带”。《环境科学大辞典》中解释为“绿洲是荒漠地区中水源丰富、土壤肥沃、草木繁盛的地方。主要呈带状、点状分布于大河沿岸、洪积扇边缘地下水溢出带以及高山融雪水、冰山流动的山麓地带。
3. 侧重于资源方面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绿洲的定义为“绿洲是沙漠中的沃土,终年水源不断。绿洲大小不-,从小泉水周围1公顷(2.5亩)左右到大面积有天然水或灌溉的土地。绿洲的水源大多来自地下、泉水和井(有些是自流井),由砂岩含水层补给,其受水区域可能远在800多公里以外”。
第三章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的规模分析.................. 19-30
3.1 新疆绿洲农业规模的发展现状.................. 19-20
3.2 影响新疆绿洲生态农业规模的因素.................. 20-22
3.3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规模的评价分析 ..................22-29
3.3.1 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 22-24
3.3.2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24-27
3.3.3 综合评价.................. 27-29
3.4 小结 ..................29-30
第四章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结构分析.................. 30-36
4.1 新疆绿洲农业结构的现状.................. 30-31
4.2 基于比较劳动生产率视角.................. 31-35
4.2.1 方法选择.................. 31-32
4.2.2 数据说明.................. 32
4.2.3 计算分析.................. 32-35
4.3 小结.................. 35-36
第五章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效益研究.................. 36-45
5.1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效益的评价设计.................. 36-40
5.2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规模.................. 40-41
5.2.1 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41
5.2.2 结构与效益的关系.................. 41
5.3 新疆绿洲生态农业规模、结构.................. 41-44
结论
新疆具有发展周边贸易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第-,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新疆占中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印度等国家接壤,同时包括众多口岸,如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塔克什肯、巴克图等17个口岸沁。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众多的口岸为新疆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域优势,并且国家大力发展西部地区,从资金和技术上为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结合新疆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所具有的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良陛的物质循环的优势,有利于生态农业的规模发展。第二,新疆绿洲具有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不仅农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品质优良。积极发展绿洲生态农业,加大周边贸易开放力度,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多方拓展产销渠道,使新疆绿洲成为中亚地区农产品集散地。
参考文献
阿不都热苏力,努尔买买提江,巴合提亚尔.探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之路[M].中国西部科技,2008(27)
陈杰,胡秉民.德清县生态农业建设综合评价[M].应用生态农业学报,2003,14(8):1317-1322
陈晓.近20年新疆农业结构演变及调整途径研究[M].新疆农业科学,2008,45(5):968-975
陈太山,任恒棋.防护林经济效果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的探讨[M].北京林学院学报,1984,(2):36
陈仲全.绿洲的结构与绿洲开发[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陈仲全.绿洲节水系统监控与绿洲开发[M].环境科学学报,1987(1):1-7
陈涛.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建立及应用[M].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9):79-81
崔明.河西地区绿洲演变特征及其生态、气候效应分析[D].兰州大学.2004
又仔永新.干旱区人工绿洲规模的预测研究[M].干旱区研究,1992(1):53-58
丁建丽,王宏卫.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M].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9
农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篇六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随之而来的还有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失业危机和贫困蔓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人口过快增长、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和认识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水土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本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无水之土或者无土之水,均不可能进行农业生产。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水资源急缺的旱地农业比重很大的国家(苗培荣1995;水利部 1998;水利部水文司 1997;鲁仕宝等 2010)。至 2008 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2010)全国耕地总面积为 12171.59 万 h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 12.6%;全国每年受旱农田面积占整个耕地面积的25%-30%,灌区缺水约3×1010m3,每年因干旱减产的粮食达数百亿 kg(黄永基和陈晓军 2000)。缺水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使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 1993)。
目前,我国正全面致力于建设小康社会,城镇一体化、工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短缺与水土资源不平衡矛盾日益尖锐,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不解决的关键问题。灌溉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潜力有限,因此发展旱地农业更具有特殊性和必要性。根据水资源紧缺及水土资源不平衡这一现状,想完全依靠增加农业水资源供用量是不符合实际的,现实留给我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在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水土资源的基础上,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水土资源效率。
1.2 选题依据
1.2.1 我国缺水形势严重
我国是世界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赵永平 2007)。目前我国农业的用水特征和缺水形势是:用水总量短缺,增水能力有限,缺水程度不断加剧。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陆地年降水总量为 6.188 万亿 m3,其中可利用水资源总量 2.743 万亿 m3,现阶段人均水资源量约 2071.1m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2010),不足世界平均的 1/4,水资源单位耕地面积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80%。专家预测到 2030 年,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 16 亿,全国总用水量也将增加到 8000 m3,而人均用水量将逼近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同时农业用水比重将从目前的 72%下降至 52%,农业生产缺水程度继续加剧。
1.2.2 水土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
我国水土资源区域分布极为不均衡。北方地区占国土面积 65%、占耕地面积 51%,但其拥有的水量只占到全国的 20%(张利平等 2009;贾绍凤等 2004;苏征耀 2007)。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我国南方地区粮食生产由原来的净输出变为净输入区,北方地区成为粮食的主要生产地,形成了“北粮南运”的局面。这使得本已缺水的北方将承受更大的水资源压力。水资源短缺的加剧以及水土资源不平衡己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由此还引发了各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未来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水土资源严重不平衡和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特别要注重通过宏观管理措施及技术积极进行水土资源平衡开发利用,确保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1.2.3 种植结构节水潜力甚大
当前我国农田平均水生产效率仅有 0.87-1.1kg/m3(李远华和罗金耀 2003),与其他高产田块和农业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区域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具体表现在种植业结构主要存在粮食作物比重高,耐旱的农作物种植比重比较低,高耗水作物种植比重较大,水土资源利用总体效益比较低。通过调整与农业水土资源相关的农业种植结构,合理优化区域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建立节水型种植结构是化解我国农业水危机的基本途径。目前国内外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多目标模型研究得较少.在以前的研究中(邱林和马建琴 1998),人们往往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而忽视了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我国现行的农作制度基本上还是一种高耗水型种植制度,这种制度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章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就是保护水资源的再生能力。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找出制约区域发展的各个因素和条件,从而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使经济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同步进行,最终达到社会经济、水资源和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梁美社等 2010)。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水资源承载力给出一个明确概念。李令跃,甘泓(2000)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某一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以可预见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为基本依据,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本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基本条件,在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下,计算某一研究区域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最大容量。
第三章 虚拟水、虚拟土以及虚拟.............13
3.1 虚拟水、虚拟土概念的提出与计算.............13
3.1.1 虚拟水资源的定义.............13
3.1.2 虚拟土资源的产生与内涵.............13
3.2 虚拟水土研究的方法 .............14
3.3 虚拟水土资源理论对现阶段水土资源.............15
3.4 虚拟水、虚拟土资源与水土.............16
3.5 小 结.............17
第四章 基于虚拟水贸易的区域农业.............18
4.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18
4.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19
4.3 模型的建立 .............19
4.3.1 设置目标函数.............20
4.3.2 约束条件 .............20
4.4 民勤县农业与水资源现状.............21
结论
(1)分析以往水资源承载力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建立了基于分子分析定权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通过对部分模型运算结果的比较表明:因子分析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避免了人为给定权重而带来的评价误差,使得评价结果更具真实性。因子分析能够在损失少量信息的情况下,综合各指标之间的信息,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进行评价分析,丰富了和改进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为今后的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计算与模拟提供了新的思路。
(2)将虚拟水、虚拟土概念以及理论运用到水土资源承载力与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中,研究表明: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现状下,虚拟水、虚拟土贸易作为水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体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下,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将农产品贸易作为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缺口以及水土资源不平衡的重要的辅助手段,以此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结合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与原则,建立基于水资源安全与虚拟水贸易下的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模型。研究表明:对于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的北方(特别是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加强区域农业水资源需求管理,考虑区域以外的虚拟水贸易,优化区域内与农业水资源密切相关的主要作物种植结构,逐步实现技术节水,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以此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使农业得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陈腊娇,冯利华.2006.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12(6): 362~364.
陈守煜,马建琴.2003.作物种植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与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43(1):12~15.
陈守煜,周惠成.1991.多阶段多目标系统的模糊优化决策理论与模型[J].水电能源科学,9(1): 9~17.
陈守煜.2001.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理论模型与方法[J].中国工程科学,3(2): 33~38.
程国栋.2003.虚拟水一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院刊,(4): 260~266.
程美家,韩美,杜剑.2009.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5(5):410~412.
迟道才,赵红巍,张伟华,任庆生.2001.盘锦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32(2): 137~140.
邓红兵,刘天星,熊晓波.2010.基于生产函数的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探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30(5): 16~20.
董洁,李淑琴.2007.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优化配置模型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1,77~81.
封金利,杨维,王贵东,施爽,沈爱莲.2010.基于 SD 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模拟研究[J]. 辽宁化工,39(12):1258~1262.
冯绍元,陈绍军,霍再林,王凤新,郭阳茗.2009.基于 SD 模型的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水资源承载力初步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4):301~306.
贺北方,周丽,马细霞.2002.基于遗传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J].水电能源科学,20(3):10~12.
农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篇七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进入 21 世纪后,农业基础性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农业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性的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功能已经被环境保护、文化体验和传承、休闲娱乐与观光等高层次的功能所提升。立足区域资源基础和总量特征,统筹谋划农业发展思路,拓展农业领域,建立有利于资源优势发挥和利用战略体系,形成适宜于资源特征的资源利用技术模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区域特色显著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 1 号文件精神,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业在今后较长时期的重要目标任务。要完成和实现这一重要目标任务,必然要求各区域要立足地区农业资源基础,认真分析和评价资源特征,明确资源优势和不足,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建立资源优势向为社会经济发展优势转化、资源利用与产业体系建设结合、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保护与有效利用相耦合的战略对策。任何一种农业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在时间分布上表现显著的节律性。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资源的用途将会被进一步挖掘和开发,但对农业发展而言,农业资源的整合性和有限性,必然要求人类对其资源进行合理和科学的配置,因此,加强区域农业资源特征的调查研究,掌握农业资源基础状况,了解农业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立足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并重,同时,建立有效地农业资源评价体系,提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战略途径,成为提高区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农业资源区域性、季节性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全面推进区域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农业资源具有较为广泛的内涵和外延,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领域,要确切给出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农业资源定义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同学者所站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要正确理解农业资源的内涵必须要掌握资源的发展历程。对资源最早的解释应该出现在公元前古希腊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和萨莫尔森的著作中,但他们从社会学、管理学角度对资源进行了思辨性的评述。17 世纪的中叶,重农学派的魁奈(Quesnay)拓展了资源的内涵。随后,威廉配第(Petty),从经济学角度入手,把土地纳入到了资源的范畴,确立了资源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的农业生产三要素准则。在之后的 200 多年的时期内,这一准则一致被多数的西方经济学家所追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管理学理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应用,管理的作用再一次得到了体现,管理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实现了资源从三元素向四元素的提升和突破。但遗憾是在发达国家有关农业生产经济管理的著作中,并没有的对农业资源的明确阐述。
1.2.1 农业资源的内涵发展
在我国的古代农书中,并没有明确的对资源或农业资源的阐述,但“顺天、适时、宜地”的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生产效率最大化的经典思想却得到了充分体现,资源的含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也得以提升和肯定,对农业资源内涵作了历史性的铺垫。当然,我国十分重视农业资源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围绕农业资源要素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如第一、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农业生物资源普查等,编著了中国土壤志、中国植物资源志等具有开拓性的专著,为我国农业资源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可见这一阶段关于农业资源的研究重点放在了资源要素上。而对农业资源的阐述并不多见,直到了上世纪的 80 年代,在一些学术期刊和会议文集中,才有一些零散的表述。诚然,这一时期的农业资源的内涵侧重点依然集中于农业自然资源的方面。最早对农业资源进行阐述的文献是寇有关等撰写的“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的研究论文(寇有关,1987)。但明确提出“农业资源”的概念的刘书楷等,在文献中,他们阐述了农业资源的基本内涵、指出了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并对农业资源的类型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这时,农业资源的内涵比较完整而其系统,具有广泛的指导价值。
上世纪的 90 年代,诸多学者对农业资源与利用进行大量研究,同时对资源的分类管理做了大量的探索,并把区域发展与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结合起来,推动了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业资源的持续发展。进入 21 世纪,学者更加专注了农业资源内涵的拓展研究,并农业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视为一体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如王海燕等(2002)研究认为,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总和;谢高地(2002)也指出凡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都属于农业资源的范畴;刘富刚(2005)也表述到只要在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直接或间接的被利用的各种资源都可以被称为农业资源,可见,农业资源具有广泛的范畴,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对农业资源内涵的解释是相近的或趋于一致的,即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各种形态的资源形式,但无论何种资源形势,主要体现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两个方面。其中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存在的,能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各种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第二章 山西省农业资源数量与分布特征
山西位于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的东翼,境界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西宽约 300km,南北长约 550km。全境海拔一般在 1000~2000m,呈两侧隆起中部沉陷的槽形地势。土地面积为 15.63 万 km2,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 1.64%。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平川、盆地、谷地分布其中,东西两翼峰峦叠嶂,中间断陷盆地珠式串连,丘陵、低山过渡衔接,河流水系蜿蜒其间。据不精确量算,山西土地面积以山地、丘陵为主,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 35.7%和 44.6%,平原、台地仅占 19.7%。
2.1 地形地貌特征
山西境内地形起伏变化多样,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境内的五台山北台(叶斗峰)是山西海拔最高点,海拔高度达到了 3058m,而垣曲县西阳河是境内的最低处,海拔高度仅为 180m,海拔高度差值达到了 2878m。从山西的地貌分布格局可以看出,山西地貌大致可以分为东部山地与山间盆地区、西部山地与黄土高原区以及中部断陷盆地区等三大区(马子清,2004)。每一个地貌区都不程度的分布着盆地、台地、丘陵和山地四种地形组合。目前,在山西全省的 15.63 万 km2土地总面积中,盆地平原为 3 万 km2,占 19.7%;台地和丘陵 6.3 万 km2,占 40.3%;山地 6.33 万 km2,占 40%。
第三章 山西省农业资源利用的条件................... 23-28
3.1 山西农业资源利用的有利条件 ...................23-26
3.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23
3.1.2 农业生产结构趋于合理 ...................23-24
3.1.3 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24
3.1.4 农业基础条件大为改善................... 24-25
3.1.5 农业科技服务增强................... 25
3.1.6 农业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 25-26
3.2 山西省农业资源利用................... 26-28
第四章 山西省农业资源利用对策................... 28-32
4.1 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相应法规................... 28-29
4.1.1 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产权制度................... 28
4.1.2 完善农业资源法律法规................... 28
4.1.3 建立农业资源利用应急机制................... 28-29
4.1.4 建立农业资源利用的科技支................... 29
4.1.5 完善农业资源价格调控体系................... 29
4.2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29-30
4.3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30
4.4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30-32
结论
(1)光热资源充足,生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土地资源较为宽裕,山地丘陵旱地为主;水资源相对贫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水平较低是山西农业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
(2)农业生产体制改革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区域发展,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提升了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为山西省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3)农田水利条件建设滞后,耕地数量锐减、土壤肥力水平下降,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相对不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以及农村生活设施建设不到位等成为制约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不利条件。
(4)要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就必须健全和完成农业资源监管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探索农业资源价格导向机制,才能全面提升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梁秀芝,齐守军.山西农业自然环境资源与生态农业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2):51-52.
寇有观.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87(2):12-14.
王海燕.农业经济可持续利用研究——农业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评价[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2.
谢高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模型与决策支持[J].科学出版社,2002.9
刘书楷.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综合管理基础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4,4(2):93-96.
马爱锄.农业资源配置理论与方法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6
罗其友,姜文来.旱农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3):45-47.
刘富刚.德州市农业资源评价与人口承载力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5,4(2):37-41.
刘 慧.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1997(4):9-12.
龙文军.我国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1999.
农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篇八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不断融合,农业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农业的新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国农业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新的阶段,中国农业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供给出现的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二是农业已从自给自足为主转向全面对外开放,从局部参与国际竞争转向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三是农业发展对科学技术和资本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技术和资本因素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方式;四是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开始由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品牌竞争;五是农业结构从单一的粮食结构向多元生产结构转变,发展主导产业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六是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为了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形势的“巨变”,这就要求各地以市场为导向,全方位地审视区域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调整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为此,特色农业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近些年,我国各个省份都特别重视特色农业的相关实践及研究工作,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中都各自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见解,同时还制定了不少推动和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甘肃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甘肃省也开始高度重视起特色农业的发展,并先后出台和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十一五”时期,甘肃省在确保粮食增产的基础上,按照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实施了“四个 1000 万亩工程”和促农增收“六大行动”,马铃薯、制种、中药材、果品、畜牧业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 1736 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 34%。
甘肃省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对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发挥了突出作用。虽然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一些发达省份相比,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水平还很低,并且省内各地特色农业发展也不平衡,有不少地方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造成了劳民伤财的后果。然而,甘肃省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还有很大潜力,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还有很大空间。因此,如何更好地针对甘肃省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寻找合理的途径,有效利用当地的特色优势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提升竞争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发展布局、强化发展措施,努力提升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水平,是新形势下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1.2 选题意义
甘肃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特别适宜特色农业的发展。然而甘肃特色农业起步晚,发展慢,产业竞争力提升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例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等。因此,全面认识和理解特色农业的相关理论,并将其与产业竞争力理论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针对甘肃省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深入分析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所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及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四条思路,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对促进甘肃省特色农业的发展,进而对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同类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2.1 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基础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绝对成本说中提出,各国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生产条件,使各国都可以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比其他国家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因此,在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基础上的特色产业显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大卫•李嘉图在其比较成本说中提出,即使某一国并不拥有绝对优势,只要在不进行贸易时各国之间的价格比例有所不同,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一种比较优势,即使是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国家也有自己的相对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亦能显著地提高其产业竞争力。俄林在其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中提出,各国生产资源的相对丰饶程度对两国的商品价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应当出口本国资源相对丰富的产品,进口本国资源相对稀缺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应用于特色农业的研究中,可以从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由于各国、各地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每个地方都可能有自己先天的或后天的比较优势,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各自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潜力,即使无自然资源特色或优势的国家(地区),同样可以发挥自己在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较优势就是特色,比较优势就是竞争力。
3 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17-21
3.1 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7-18
3.2 对国内已有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18-19
3.3 SWOT 分析法与甘肃特色................ 19-21
4 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21-26
4.1 甘肃省农业概况 ................21-22
4.2 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意义................ 22
4.2.1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2
4.2.2 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22
4.2.3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22
4.2.4 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22
4.3 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22-26
5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 26-32
5.1 优势分析(Strength) ................26-27
5.2 劣势分析(Weakness)................ 27-30
5.3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30-31
5.3.1 经济全球化为甘肃特色农业................30
5.3.2 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 30-31
5.3.3 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 31
5.4 挑战(威胁)分析(Threat) ................31-32
结论
甘肃省可以从提升制度竞争力的角度,完善农村各项经济体制,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进而为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并且可以激发特色农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其竞争力。首先,要加快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大法制化建设力度,规范土地征用程序,健全补偿机制。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土地向种植能手和产业大户集中。其次,调整农业投资结构,健全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更大程度上放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范围。引导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发展业务。扩大农村小额信用贷款范围,适当提高贷款额度。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农业减灾投入,建立特色农业专项生产基金和市场风险基金,推行农业互助保险模式。再次,政府部门要转变农业发展观念,加大对特色农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化管理。健全各项农业法规,制定相应的落实办法,切实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为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一个文明健全的法制轨道。
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向人们昭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追求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提高,更要强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竞争力将成为衡量产业竞争力水平的—个重要因素。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且破坏较为严重,因此,在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中,要提升其整体的产业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提升其可持续竞争力。首先,一定要做到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要对特色农产品产地实施保护性耕作;二是积极推广沼气等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三是要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利用工程、农艺、化学控制和生物技术等节水措施,建立田间蓄水、抗旱保水、节灌补水和土壤培肥等节水技术体系。其次,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发展特色农业和保护环境二者协调性的认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能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特色农业发展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陶良虎,张道金.论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4):53-18.
[2]John M.Antle,Susan M.Capalbo.Agriculture as a Managed Ecosystem:Policy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2,27(1):1-15.
[3]Brett D.Begemann.Competitive Strategies of Biotechnology Firms:Implications for U.S.Agriculture[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1997,29(1).
[4]lmre Ferto,L.J.Hubbard.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ness in Hungarian Agri-Food Sectors[J].The World Economy.2003,26(2):247.
[5]苏航.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的评估及比较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
[6]刘成玉.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4):1-5.
[7]陈卫平,赵彦云.中国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5,(3).
[8]黄祖辉,张昱.产业竞争力的测评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
[9]徐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比较优势与劣势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4).
[10]刘冬梅.关于我国种植业区域布局调整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
农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篇九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进入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央农村工作方针的调整,农村根据市场化发展需求开展了多种经营方式。全国农业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取得了飞跃性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当前农业发展主要朝向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方向,不断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从根本上使得农业整体效益取得提高。在这一个过程中,信息化起着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在 200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文件要求“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 ,在 2008 年《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文件中还提出农业信息服务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从中央到省、地市县乡镇农村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全面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大力促进和支持三农的发展。加强基层农业信息服务,完善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渠道,改善服务模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全面升级。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还可大力的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为我国顺利的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为农业大国,如果农业实现信息化,将会大力的推进农业的发展,为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根本的途径。农业信息化是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二者统筹的重要结合点,它将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浙江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方面发展相对靠前,在 2006 年,分别建设和实施了浙江省农民信箱和万村联网工程。浙江省农民信箱由浙江省政府牵头,浙江省农业厅和浙江省移动公司联手,面向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以及政府农业部门工作人员、高校农业科研人员建立了浙江省农民信箱。通过该信箱,农户可以在网上推销自己的产品,发布自己的待销售的农产品信息,企业可以在网上采购自己所需要的农产品信息,农民可以通过信箱免费获取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气象信息等,另外所有用户可以通过信箱相互交流,免费联络,该信箱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采用分级授权管理,从省农业厅到地级市农业局再到县级农业局以及乡镇农村层层都可以联系,相关的信息由管理部门审核后即可发布,同时注册农户可以将信箱和手机相互结合,通过手机可以直接接受农民信箱发布的各种相关信息。
浙江省农民信箱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功能也在不断丰富,为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浙江省的各地区由于当地情况的不同,其在农信息化发展中仍然有着许多问题。以绍兴市嵊州市为例,嵊州市属于绍兴市下辖的县级市,近几年来,嵊州市农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其中以长毛兔养殖产业、蔬菜种植产业、茶叶种植产业尤为突出。但是我们通过嵊州市 2008——2011 年间的统计年鉴以及实地调研可以发现,嵊州市农业产业化程度还比较单一,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甚至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农业资源闲置和农业资源人均不足的矛盾。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农村信息化畅通程度不够。由于农村经济相对城市较落后,以及农村的科技业不发达,使得很多信息传递不到农户手中,造成了很多信息资源的浪费。
如果能够在农村尽快实现农业信息化,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农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属于弱势产业,它的稳定性以及可操控性都很差。我国的农户一般都是小生产主导,它相对于千变万化的市场而言,对农业信息以及有关农业的信息技术的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这些对农业有着强有力支持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增强农户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但是从目前嵊州市的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嵊州市在农业信息服务方面还有很多欠缺,第一、农业信息供给方在调查农户需求信息的同时,对其了解还不够透彻,没有充分了解农户的真正需求。第二、由于调查结果与调查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供给方在提供信息时,不能够完善的提供给农户,未能充分满足农户的信息需求。第三、当前嵊州市农业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对相关农业信息的有效传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农业信息在传播和利用时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这方面看,嵊州市的农业信息服务还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提高。
2 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分析——基于嵊州市农户信息服务需求的调查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没有需求,农业信息服务的供给就缺乏生命力。本章主要在介绍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主体类型的基础上,基于嵊州市 120 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需求类别、需求强度、获取信息的途径、信息来源等方面分析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并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需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了限制当前农户对农业信息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
2.1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
主体农业信息主要用来服务于政府农业服务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因此,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主体应该包括上述类别。由于不同主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不同主体间对于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有着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政府服务部门和乡镇机关需要的信息主要是相关政策性文件上级部门的通知等信息,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需要的则主要是关于农产品的供应信息,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需要的则主要是关于农产品的供求方面的信息,而农户需求的农业信息更多的则是气象信息和农产品价格信息。农民是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生产单位,是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重点对象,同时他们也是农业信息服务的主要使用者和最终受益者。农业、农村、农民对农业信息服务需求,随着农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科亨(Kochen)曾将用户的信息需求状态划分为客观状态、认识状态和表达状态三个层次。对信息消费来说,支配信息占有行为的不是客观信息需求,而是主观信息需求,即处于认识和表达状态的信息需求,并且信息占有越多,信息需求越明确;反之,信息需求越明确,信息也占有越多。信息占有和信息需求的这种双重建构本质使得信息消费表现出边际效用递增的特性,这也是信息消费与物质消费的一大区别。
3农业信息服务供给分析....................17
3.1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主体类别 ....................17
3.2 农业信息服务政府供给主体....................18
3.3 嵊州市农业信息服务供给调查分......................25
3.3.1 提供的主要信息类别 ...........................................25
3.3.2 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渠道 .......................................26
3.4 本章小结 ..........................27
4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分析 ................................28
4.1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28
4.2 供需双方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30
5 对策与建议...........................................................33
5.1 合理规划.....................33
5.2 完善信息发布渠道....................34
5.3 广泛宣传教育....................34
5.4 加强农业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35
结论
农业信息传递方式相对落后,如何能够更大程度的刺激农户对农业信息的需求,需要对其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只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与社会团体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才能够使得全社会都支持农业信息服务工作。这样才能刺激农户对农业信息的需求,并及时的对农业信息做出准确的反馈。只有农户能够解放思想,积极的利用各种农业信息并将新的农业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够使得农业信息服务得到有效的发展。为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如信息培训、典型示范户建设等形式,向农户宣传农业信息对农业发展所长生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引导农户更新农业生产观念,改变现有的农业经营方式,使他们认识到农业信息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农户对农业信息资源的认知程度与接收使用能力。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对农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均衡城乡各种资源配置,如对农户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善信息渠道建设、对农户进行定时的科普教育、宣传农业科技知识等以提高农户的综合素质,刺激农户对农业信息的需求量,促进农业信息服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丽梅.馆藏档案数字化的技术策略探析[J].黑龙江大学学报:2009,16(2):47-49.
[2] 赵萌.秦皇岛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评价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6,25(4)24-26.
[3] Sanford J Grossman , Oliver D . Hart . An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Econometrica,1983(51):7-45.
[4] Oliver D Hart,Bengt Holmstrom.Theory of Contracts,in Advances in Economic Theory:fifthworld congress,edited by T Bewley,Cambridge University,1987,(10):79-81.
[5] Bengt Holmstrom.Moral Hazard and Obser vability [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74-91.
[6] James Malcomson.Work Incentive,Hierarchy and Internal Labor Markets,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1984(87):355-374.
[7] 李道亮.从概念中解读农业信息化[J].四川农业科技,2009,(6)12-15.
[8] 徐可英.21 世纪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农业信息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4):215-217.
[9] 白硕.论农业信息化与农户增收[J].农村经济,2003,(6):57-59.
[10] 张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论基础[J].开发研究,2003,(2):3-5.
农业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篇十
第一章导论
1选题背景
贫困是造成“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而贫困的根源在于传统产业里占多数的农村人口却拥有很少的资源享赋。有学者研究认为过多的农业人口和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中国农民贫困的历史根源。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权威数字,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总共有人口13280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2135万人,占总人口的54.3%;全国总耕地面积18.257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低于全球人均耕地2.88亩的平均水平。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把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农民工释放出来,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部门。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这一伟大历史使命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转移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但是目前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农业就业比重相对较高,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89年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高达59.9%,到2008年底这一指标已经下降至39.6%,这说明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仍然过高。比如,美国1994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只占全部从业人的2%,日本1990年为7.1%,德国1995年为2.4%,以色列1986年为5%。另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绝对量相当惊人,据农业部的估算,2004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有1.5亿,而且每年以600万的数字增长,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解决好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增长有4个轮子(要素):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进步,其中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历史。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愈来愈强。
近年来,以机械性技术进步和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为主的农业技术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动植物遗传改良技术的突破,改善了品种性能;田间栽培管理和饲养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种养业产出率;农业重大病虫害和疫病防治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农产品的损失率;生物技术等高新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率实现新的飞跃;农业机械大量使用,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等等。据2009年《中国农业年鉴》的数据,2008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021.1万千瓦,而在1985年这一指标仅为892.02万千瓦。
随着农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将剧烈的释放出越来越多隐含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的严重化。因此,在农业技术进步的新视角下,通过研究农业技术进步如何作用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提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目的与意义
2.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探讨农业技术进步视角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农业技术进步视角下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指导农村劳动力的顺利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其目的具体表现为:
(I)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考察,比较了不同学者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规模的大致估计,从而对我们充分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概括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和症结所在。
(2)借鉴国外经典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构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理论分析模型,揭示其中的内在关系与机理,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3)通过对农业技术进步指标的分解,依据我国年鉴上的相关数据,通过实证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以机械性农业技术进步与生物化学性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度。
(4)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2.2研究意义
农业技术进步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急需解决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二者都是国家致力追求的目标,是我国当前两大战略选择。本文在我国农业技术取得长足发展的视角下,就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作了较为系统的的分析和阐述,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考察农业技术进步作用于劳动力转移,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形成了农业技术进步的劳动力转移理论,作为分析具体国家或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农业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有助于发现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特殊规律和方向;另外,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测定了机械性农业技术进步与生物化学性农业技术进步两种不同模式的农业技术进步各自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方向及影响度,为我国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时对农业技术进步的政策选择提供了方向。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 30-38
1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及特征.................. 30-32
1.1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30-31
1.2 农业技术进步的特征 ..................31-32
2 农业技术进步的模式及选择.................. 32-34
2.1 农业技术进步的不同模式.................. 32-33
2.2 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 33-34
3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 34-38
第四章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 38-44
1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38-40
1.1 变量的选择.................. 38-39
1.2 数据来源 ..................39-40
2 回归结果分析 ..................40-41
3 协整关系检验.................. 41
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1-42
5 结论与讨论 ..................42-44
结论
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两大资源,前者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增长的命脉,后者为人类存在和经济增长提供空间。有效灌溉能够使生物化学性农业技术发挥更好的整体效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为农村劳动力本地的非农就业提供物质保障。因此,应强化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生产率增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影响农业生产水平,进而影响劳动者的智能型转移和技术型转移。据调查资料显示,从地处相同、地力基本相似的两户增产效果看,文盲、半文盲户,每亩地施化肥66公斤,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户每亩地施化肥46公斤,比前者少施肥20公斤,但亩产量却高于前者17公斤。如果排除品种差异的话,只能说明文化素质低的农民难以掌握农业生产上一系列的增产技能,特别是植保技能、合理施肥技能、配方施肥技能等。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教育水平相关。企业在选择劳动力是会优先考虑文化水平较高的务工人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他们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有研究数据表明,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因此,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参考文献
[1] Alderson, J.C. Language testing and evalua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 [M]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Biber, Douglas. Variation Across Speech and Writing.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 Christian, M.I.M. Matthiessen & M.A.K. Halliday. Systemic-FunctionalGrammar: A First Step into the Theory [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9.
[4] Coulthard.M.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M] London: Longman,1977.
[5] De Beaugrande, R. & W. Dressler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M]London: Longman, 1981. (3, 4, 71)
[6] Enkvist, N.E. “Coherence, pseudo-coherence, and non-coherence” Cohesionand Semantics: Report on Text linguistics [M]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AboAkademi Fuondation, 1978. (110)
[7] G. Brown & G.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83. (191,197,196, 199,225.)
[8] Gee, J.P.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M]Chin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Routledge, 1999.
[9] GEOFF Thompson.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2000.(147-160)
[10] George Yule, The Study of Language (Second edition) [M]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1996,and 2008. (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