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103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农业论文,中国精准农业的思想已经为科技界和社会广为接受,并在实践上有一些应用。如1992年北京顺义区在1.5万公顷的范围内用GPS导航开展了防治蚜虫的试验示范。(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农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制度阶段性特征,194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从土地私有到互助组到合作社,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1956-1978 年,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变革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从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即人民公社,这一阶段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低谷;1978-2008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首先在安徽省小岗村拉开帷幕,在全国逐渐推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阶段总的来说是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高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十几年。改革之初,提出了土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0 年不变的政策,因此,2008 年至今,第二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可以视为一个新的阶段。本文的写作,正是处在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30 多年,这种土地制度对农业生产力的释放趋于极限,中国的农业又处在了改革的风口浪尖上;2002-2012 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连续十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农业改革多有举措,但始终未实现对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关系的大调整,2013 年新一届中央政府即将成立,新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首次提出培育农场主这一新的农业经营主体1。过去十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农”改革最为广泛、深刻的十年,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例如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免农业税费、各种农业补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等,这些惠农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改革是渐进的,也是不完善的,是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仍然是农户,一系列改革基本是在土地所有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在其外围展开的。总结来看,笔者认为前一个阶段改革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最重要的举措是扩宽农民收入渠道,从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经营中解放出一部分劳动力,变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兼业经营。

过去十年,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增加农民收入,扩宽收入渠道发挥重要作用的政策。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流动,实现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农民也从单纯的从事农业劳动向农业和工业、服务业兼而有之转变,该举措既缓解了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为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各取所长,各尽其用,双向互补。不容置疑,这项政策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农民进城以后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所产生的各种权益问题,如医疗和社会保障、工资拖欠、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农民在城市的各种生存疑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以及未来农业由谁经营等。上述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也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这些经济社会问题是由于治标不治本、急功近利的政策所导致的,而问题本质的两个方面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一是什么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流动,是正常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带动抑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根本的原因何在?二是这种大规模的流动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倒逼我们去思考,如此循环下去以上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种政策的效力是否可持续?如果不可持续,那么长远的、根本的解决办法何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给农村和城市带来的影响都是双面的,而笔者认为这种影响在农村尤为严重,过去十年农业改革为今后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首当其冲。一言以蔽之,中国农业改革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未来走向何方?2013 年新春伊始,中央一号文件给关心中国“三农”问题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探寻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心从农业经营的外围开始转向以土地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农业根基,以上正是本文写作的背景所在。

第 2 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相关理论

2.1 劳动力流动理论

按照对劳动力流动的动因、机理及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不同的视角,国外这一领域的理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结构主义阶段,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及其后来者的改进和完善为代表;新古典主义阶段,以托达罗模型和斯塔克的新劳动力迁移学说为代表,二者分别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行为主义阶段,以沃波特和克拉克为代表。本节重点对前两个阶段的理论进行介绍。

2.1.1 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和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1954 年英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其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创造性的将国民经济划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发达的工业部门,也称现代工业部门或城市部门;另一个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也称传统农业部门或农业部门。他认为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较高,而传统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并且存在着大量的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劳动力,这一部分被称为“剩余劳动”,将传统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部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由“二元”走向“一元”的重要途径。下面将利用图形对其模型所描述的转移过程予以解释1。如下述坐标图所示,其中水平坐标表劳动力的数量 L,垂直坐标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品和工资率水平 P,OI 代表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OF 代表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并有 OI>OF。其中,水平的 IS 代表假设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劳动力供给曲线。P1P1,,到 P3P3,代表现代部门不同时期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也即劳动力需求曲线。

第 3 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影响......... 21

3.1 两部门劳动力流动均衡模型的构建...... 21

3.2 宏观分析结论 ............ 23

第 4 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 25

4.1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 ...... 25

4.2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影响.... 28

第 5 章 政策建议......... 33

5.1 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33

5.2 建设新型农村,打造安居乐业新家园........ 34

5.3 培育新型农民,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 36

5.4 扩权强县入市,推进城县乡纵向一体化.... 37

结论

农业总体资源丰富,为河北省农业现代化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县域经济发达是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这又为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就地转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全国农村留守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笔者预测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趋势是就地转移,因而河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行政设置,分为省,市,县(区),乡(镇),村五级。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还存在县(区)一级。城乡一体化,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可能是城市和乡村的直接一体化,而是城市和乡村经过县域的结合逐渐过渡到一体化,而二元一元化的根本和基础在于经济的一元化、纵深化。因此,县域经济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省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推进扩权强县的行政、经济区域改革:

1、确立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强劲动力来自于县域,而不是城市,因此,我省未来应更加注重发展县域经济,提升推动力以进一步加强县域经济在公共服务、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土地住房等方面对乡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发挥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纽带作用。多措并举,加强县域经济与城市、与村镇的紧密联系,逐步形成城县乡的三层交互影响格局:城市辐射带动县域,县域与城市接轨同时辐射和带动乡村,乡村与县域接轨,最终经过县域这个过渡带实现城乡接轨,如此形成一个循环,实现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陈海珍,李颖欣,商春荣.“代耕农”“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以广东省博罗县铁场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7,7.

[2]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一个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5.

[3]李崇慧,王永平.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基于贵州长顺县凯佐乡调查实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1,4.

[4]赖存理.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浙江为例的分析[J].浙江学刊,2000,5.

[5]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3.

[7]陆慧.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效应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2004,1.

[8]胡恒洋,张俊峰.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2008,13.

[9]刘濛.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选择[J].北方经济,2012(3).

[10]李明艳.劳动力转移对区域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1.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第 1 章 引言

1.1 概述

进入工业社会后,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化。现代农业是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其特征是: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1]。现代农业生产包括农产品种苗培育、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流通及市场销售等环节。这种产业链模式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结合,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扩大了农业生产与农户经营的外部规模,有利于把小规模农户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有利于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和物资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率,有利于提高中国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水平[2,3]。现代农业催生了农业经济管理,其目标是科学规划并指导国家的农业生产,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农副产品生产与流通成本,使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尽可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4],使农村劳动力参与分享农副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增值,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5,6]。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中,农业产品信息[7,8]、市场信息、流通信息是农业生产状态分析、产业规划与指导政策制定、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经济制度制定等管理措施实施的依据,信息系统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中的神经系统[9],信息处理与利用水平对现代农业经济运行与管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10,11,12,13]。

我国历来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经济一直占国民经济相当大的比重,但并非一个农业强国,农业的基础依然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一系列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同时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农业已基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农产品短缺的局面,人们已经摆脱了过去用粮票、布票消费的时代,经济基础已经十分牢固。但是,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十分落后,在技术、产品、结构和效率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不仅面临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并且还直接受到国际先进农业的冲击。如何在 WTO 的市场框架下,农业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逐步扩大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逐步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包括制度、结构、市场、科技和人才等综合因素,是我国农业当前发展的要务;尤其是综合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技术升级的进程中,推动我国农业整体技术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是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时期我国明显加快了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步伐,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绩[14]。首先,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以电话、网络和广播电视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其次,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 60 多个行业数据库;再次,信息技术初步得到应用,农业 GIS 系统、农业电子商务、农业无线传感网络、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移动通信、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发展迅速。然而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整体应用水平不高,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科学管理的需要;农业电子商务和政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文化程度较低,信息意识不强;农民缺乏有效的信息做生产指导。

第 2 章 现代农业与云计算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农业发展突破传统模式迈向自动化生产、社会化经营、数据化管理和网络化支持的现代农业阶段,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农业信息化的过程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而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与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

2.1 现代农业

2.1.1 基本概念

随着产业的不断分化与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如何描述现代农业不同学者有许多观点,一种观点[24]认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指由关联效应较强的各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市场、科技、教育、服务等主体,通过必要的利益联接机制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另一种观点[25]认为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现代管理技术及其管理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其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高效益科技创新产业。还有观点[26]认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由多部门组织的综合体,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能实现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江娟认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大”产业体系的概念,是指包括第一产业的基础传统农业以及农业产业链条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延伸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所有产业有机体系。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效益,将科学技术为基本动力,高度产业融合和产业专业化分工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27]。文中认为上述观点虽然出发点和具体描述不同,但基本上阐明了现代农业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28]。

第 3 章 云计算技术在现代农业应用分析.......31

3.1 云计算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31

3.2 现代农业中云计算技术应用模式与前景....... 33

3.3 现代农业中云计算技术的效益分析......... 45

3.4 现代农业中云计算应用系统的构建......... 48

3.4.1 云计算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法 ...... 48

3.4.2 云计算系统的服务实现......... 57

3.5 云计算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58

3.6 本章小结..... 63

第 4 章 现代农业云计算技术发展策略.....65

4.1 云计算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 65

4.1.1 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65

4.1.2 加强云计算在农业应用的规划和宏观指导 ...... 66

4.1.3 推动云计算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 .... 67

4.2 现代农业中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67

4.3 云计算中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策略与步骤....... 69

4.4 云计算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对策..... 73

4.5 现代农业中云计算技术体系的发展策略....... 77

4.5.1 协调发展三种体系..... 77

4.5.2 全力发展手机接入云计算技术体系 ...... 78

4.6 云计算在不同地区发展的策略..... 79

4.6.1 理性务实地推动区域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 ...... 80

4.6.2 加强西部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 81

4.7 云计算困境的解决....... 82

4.8 本章小结..... 83

第 5 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84

5.1 全文总结..... 84

5.2 研究展望..... 85

结论

本论文首先简析现代农业的概念,对现代农业体系进行分解,说明各个组成子体系的构成和特点。着眼于现代信息技术中以提供信息商业化服务,具有快捷性和经济性特征的云计算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为对象,研究其在农业生产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销售过程的应用模式与前景,研究了云计算在农业商务服务中应用模式,全面深入分析云计算技术应用对现代农业发展可能带来的技术进步、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的效益;根据云计算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方式及对现代农业引起的变化,从农业经济管理对象、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分析其对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产生的影响,研究适应以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农业经济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和不同地区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并论述了云计算困境的解决实现方法,达到以云计算技术研究来改善现代农业信息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的研究目标。文中第二章作为研究的基础,采用了行业产业体系剖解的方式来分析农业体系结构,对农业信息化这一热门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说明;并且对云计算技术本身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从当前大量泛泛而谈的云计算技术文献的表面深入下来,研究云计算的技术体系、关键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从而对云计算技术本身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第三章作为论文的重点,对云计算在现代农业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从政策、技术、经济和市场需求等方面论证了云计算在现代农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在云计算的应用模式与前景讨论中,从农业的整个行业体系过程分别论述了其应用模式与前景;简要分析了云应用技术的效益,但指出了经济效益外,社会效益与民生效益是其不可忽视的效益。以总体架构、云计算中心建设和系统建设为要点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应用系统的建设要点,对云计算在现代农业中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说明。论文第四章是在前面章节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的现代农业云计算技术发展的策略。在基本策略中,从国家、行业总体的高度总结出三条基本策略,并且还指出各自具体的实施策略。根据信息分类和信息体系建设的原则,从基础设施建设策略、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策略、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策略、技术体系发展策略和不同地区发展策略全面系统地论述云计算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策略。

参 考 文 献

[1] 方天堃,陈仙林.农业经济管理[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次仁拥宗.浅谈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J].知识经济,2011(07):38-40.

[3] 杨传喜,张俊飚,赵可.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3):6-8.

[4] 刘凤义.关于农业经济网络化的理论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04):12-15.

[5] 李春米.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因素及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 2000(10):30-32.

[6] 夏玉婕.探讨中国农业经济环境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1(02):40-42.

[7] 田春玉.推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 2010(06):5-8

[8] 王丽莉.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16):29-32.

[9] 徐捷.论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J].经营管理者, 2011(03):17-19.

[10] 陈一飞 . 智能农业 :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前瞻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6):1-4.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延边林业用地面积354.5万公顷,占全州总面积的82.8%。林区总人口近40万,约占全州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全州森工系统现有全民职工97892人,集体职工29289人,离退休职工36082人,总计163263人。半个世纪以来,延边林业为国家提供木材1.2亿立方米,实现工业产值202.76亿元,创利税34.24亿元,保证了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和社会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同时,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形成了以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林区多种经营为主体可满足一般需要的森林工业体系、森林管护体系和林区社区服务体系。’延边林业已经成为延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州以木材为原料的企业总产值,占全州国内生产总值的37%。延边森1二企业的各项指标在全州也都占有很大比重,资产占27.4%,销售收入占28.7%,工业总产值占29.3%。农民依托林业收入人均达到500元。了在延边州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长远发展规划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项目计划都是围绕着林业资源和林地开发作为支撑点而确定的。因此,发展好延边的林产工业不仅有利于延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绿化和保护,同时林业的兴衰对于延边州经济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公检法机关还肩负着林区内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护森林资源的职能。延边林业在全州的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目前,林产工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在把握国际、国内林产工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抓住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历史机遇,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导,准确地预测国内外林产工业主要产品需求及发展趋势,透彻地分析制约延边林业发展的因素,充分发挥延边林产工业的比较优势,确定产业定位、产业布局,制定与延边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延边林业发展道路,对把传统的林业建设成新型的现代林业,实现延边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产业布局相关理论

2.1产业布局的定义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产业布局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就是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产业结构就是指三大产业结构。具体的措施可以概括为统筹兼顾,协调各产业间的矛盾,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远近结合、综合发展。产业布局是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2.2产业布局的规律

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以及产业布局政策等。产业布局是产业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一般来说,区域发展总是先从某一两个开发条件较好的节点上开始。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点与点之间的经济联系构成轴线,轴线经纬交织而形成网络(域面)。由此,产业布局演变大致遵循:由一个或者多个增长极向轴线和经济网络演变的规律。’产业布局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其中决定区域竞争力与产业布局的先天条件及核心要素为区位因素,后天居于第二位的是区域政策因素。现代区位理论对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和聚集效益。现代产业布局既是一个市场均衡问题,又是一个区域均衡问题,实质上是成本均衡问题。现实中具体区位的选择是将三个方面标准与区域总体发展的要求结合,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目标,做出产业布局的最终选择。

第三章 延边林业的现状............... 14-20

3.1 全球林业发展态势分析 ..............14

3.2 中国林业发展历史 ..............14-15

3.3 延边林业的基本情况.............. 15-17

3.4 延边林业的比较优势 ..............17-18

3.5 延边林业发展的重点产业.............. 18-20

第四章 延边林业集团与吉林森工集团发展.............. 20-35

4.1 延边林业集团发展现状.............. 20-21

4.2 吉林森工集团发展现状..............21-23

4.3 两家企业的比较分析 ..............23-32

4.4 分析结果 ..............32-33

4.5 延边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35

第五章 对延边林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5-46

5.1 产业方面.............. 35-39

5.2 经营方面.............. 39-43

5.3 体制方面.............. 43-46

结论

延边林产工业是延边州的一个重要产业,在全州的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林业的兴衰对延边州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延边林业对发展延边州经济、增加人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能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把延边林业集团和吉林森工集团在销售情况、职工情况、产业比例情况、子公司情况和经营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通过对吉林森工集团的成功之处的分析,运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布局的相关知识,指出了延边林产工业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方面的不足之处和应该改进的地方。

延边林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走“生态产业优化,经营管理优化,体制机制优化”的道路,合理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龙头企业和明星品牌,注重人才的培养,同时围绕林业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进行多种化经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林产工业道路。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还兼有三大效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合理和有效的发展好延边林业,对于延边州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延边林产工业一定会做为延边州的一个标志性产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吉林延边林业集团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

[2]延边林业概况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信息网

[3]杨公朴《产业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4]田广增齐学广《论产业布局的规律》〔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02期

[5]PaulM.Healy 2005.Business analysis & valuation using F1 naneial Statement

[6]《解决重复建设需要加强协调统筹》《人民日报》(19980327二版)

[7]张平《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优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8]丁万《国外林业和森林工业发展趋势》农业出版社2004年l月

[9]王定济《国内外林业科技发展态势及我们存在的差距与对策》2007年

[10]张俊红《中国林业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07年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章绪论

1研究背景

本文的研究背景是基于全球性粮食、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时期,在土地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通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来增加粮食、食品的供给问题的研究,具有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意义。国家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2008年提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在2010年中国家一号文件又提出了关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些举措,如在组织化程度方面提出了推动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行动;在政府扶持政策方面提出了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使得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类组织在生产经营中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资金瓶颈。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研究体现了农业经济管理与金融学的学科交叉,拟通过对农村金融理论的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金融理论的分析,结合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特点,提出适应农业产业化阶段性发展的金融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金融理论,同时也是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领域拓展的一次尝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农业产业化诸多要素中,资金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由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及其个人的多方参与和多方面的资金支持,目前资金支持不足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立足于湖南省省情实际,剖析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金融支持的双重制约因素: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和农业产业化自身缺陷,重点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框架性思路建议,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外研究现状

世界发达国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方面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有突出的成绩。

(l)理论研究

从历史角度来看,对于农村金融如何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国外形成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三个不同的金融理论。这些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指导本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Subsidized Creditparadigm)在农村金融中农业信贷补贴论处于主导地位。该理论支持信贷供给先行的农村金融战略,主张为增加农业产出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因而,农业信贷补贴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初期很受政府和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追捧,对农业产业化组织初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农业信贷补贴论的一些缺陷,提出了农村金融市场论。该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认为利率自由化可使农村金融中介机构能够补偿其经营成本,可以鼓励金融中介机构有效地动员农村储蓄,这将使它们更加不依赖于外部的资金来源,同时使它们有责任去管理自己的资金;同时也可以要求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像金融实体那样运行,承担适当的利润限额。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认识到一个有效率的金融市场,完全依靠利率自由化是无法形成的,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要素去支持它,于是学者们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贷款一方对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不完全信息),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

第二章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的相关理论

1.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基本内涵

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组织经营形式。具体来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化组织(包括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化市场、产学研联合组织等)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以服务为手段,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如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等),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善的产业系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其外延特征是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企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运销市场化、产品商品化、产业一体化等等。在功能和本质上,农业产业化是引导分散的农户从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基本运转机制,是多元参与者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第三章 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25-31

1 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25-27

2 湖南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来源.........27-30

3 小结 .........30-31

第四章 农村金融支持湖南农业产业化......... 31-41

1 问卷调查分析 .........31-37

1.1 基于农户层面的调查......... 31-34

1.2 基于企业层面的调查......... 34-37

2 个案调查分析......... 37-38

3 调查结果分析......... 38-40

4 小结.........40-41

第五章 金融支持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 41-49

1 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41-43

1.1 发挥政府的桥梁作用......... 41

1.2 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41

1.3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41-42

1.4 完善农业保险机制......... 42

1.5 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 42-43

2 发挥金融机构支农的主导作用......... 43-46

2.1 增强支农服务的意识.........43

2.2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贷款力度......... 43-44

2.3 明确各类金融机构支农的定位 .........44-46

3 加强农业产业化组织自身建设......... 46-48

4 小结 .........48-49

结论

大型农业企业有两个标准,一是以农、林、牧、渔及其产前、产后服务为主要业务,或主营业务之一,从事农业一体化经营的;二是在90年代曾进人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之列的(姜长云,2001)。发达国家的大型农业综台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从事股票上市的农业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成功的大型农业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可见,要推进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必须把加快农业公司上市,作为一个重要手段。至2009年底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的只有8家:衡阳市金荔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亚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这几年我省农业类上市公司大多市场表现良好。因此,现阶段也有条件加快更多的农业企业上市,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

本文对金融支持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进行了论述,认为首先要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包括发挥政府的桥梁作用、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和完善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其次是发挥金融机构支农的主导作用,包括增强支农服务的意识、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贷款力度、明确各类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金融机构)支农的定位。最后是农业产业化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包括做大主导产业来吸引金融机构支持、重点发展龙头型中小企业、加快大型农业企业上市融资的进程、通过兼并收购来实现资本扩张。

参考文献

[1]Cho,Y.J. Inefficienc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86(18)

[2]Levine,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

[3]Kumar,P.C. Inefficienc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 A comment[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Banking,1994(26)

[4]Mehra,Y.P. Velocity and variability of money growth: Evidence fromgranger-causality tests[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89(21)

[5]Loungani,P.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inflation, and growth in transitioneconomic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97(29)

[6]Pagano,M.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J].European EconomicReview,1993(37)

[7]King,R.& Levine,R. 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3(32)

[8]Stiglitz,J.E.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Supplement to the World Bankeconomic[J].Review and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994(2)

[9]Douglass,C.North. Financial system architectur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2(10)

[10]Hayek, F.A. Inp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48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森林自古以来就是孕育人类文明的绿色摇篮,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对于森林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森林在促进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和增强。在加强森林保护,有效发挥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和作用的同时,森林这种可再生资源在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方面的经济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强化。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能源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森林对于保障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森林资源己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国际社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森林面积迅速减少以及引起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森林非法采伐以及非法木材贸易等问题上。国际社会开始通过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积极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木材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了这一进程。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0,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0k,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并且我国整体森林质量不高,林龄结构不合理,可采伐资源正在不断减少。总之我国仍属森林资源贫乏国家,但是这有限的森林资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种类丰富的林产品,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林木产品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很大,林产工业在俄罗斯整个国民经济中排第五位,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从其潜在的能力来看有希望成为国家重要产业川。长期以来,在林业产业方面俄罗斯都是以出口原木为主,这种大量出口原木的行为已经引起该国领导阶层的极大关注。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及森工部门越来越担心其会沦为其他国家的原料附庸国,因此俄政府正努力试图改变这种不利状况。早在2006年,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普京就曾多次批评俄罗斯森工领域所采取的政策,反对将俄罗斯木材不经加工直接出口到境外再进行深加工。于是俄罗斯联邦政府提高了针叶木材初级产品的出口关税(从每立方米2.5欧元提高到4欧元),近两年又陆续出台新的调整木材出口关税政策:2008年4月1日起原木价格提高至每立方米巧欧元;2009年出口木材关税上调到80%以上,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这一政策暂缓并延迟到2011年执行。但种种迹象表明,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俄罗斯严格限制原木出口这一政策或早或晚都是要实施的,俄罗斯这一政策目的就是要调整其本国木材工业的结构,加大国内木材深加工,提高木材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限制原木出口的同时,俄罗斯政府积极呼吁外国投资者,尤其是中国企业到俄罗斯投资木材加工业,并承诺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国家将参与投资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下调木材深加工产品的出口税率和对部分进口木材加工设备提供免税优惠等。面对节节高涨的关税压力,我国林业企业不得不考虑“走出去”谋发展,同时优惠的政策也使得各与俄罗斯相邻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对投资开发俄罗斯森林资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外,据专家估计,俄罗斯木材深加工市场规模大约为30亿美元,并且每年将会以5%一7%的速度增长。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称,俄罗斯森林工业产品现在仅占国际市场份额的3%,俄罗斯完全有潜力成为木材加工规模方面的重要国家。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引发了全世界的金融风暴,2008年全球经济低迷,资本市场动荡加剧,许多企业的资本严重缩水。而这个状况对于一直渴望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大好时机。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抓住机遇,把国外受经济危机影响而濒临破产或倒闭的企业收购或兼并,中国企业就会抓有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人才和销售渠道。这次金融危机将是国际经济领域的一次重新评估和洗牌,在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国外的企业都渴望能找到成本最低的经营渠道,这对于中国一些具有实力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1.2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并对相关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区位选择等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对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针对我国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的现状和投资制约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符合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实际的投资策略体系并提出相关可操作性建议,希望能为中国林业企业开展对俄直接投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并展示可实现。

2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本文研究对俄罗斯林业产业的直接投资,首先需对林业产业概念加以界定。从广义上讲,林业产业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产业。从狭义上讲,林业产业是指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技术和资金为手段,有效组织生产和提供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行业。按照林业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将林业产业划分为三大产业。即第一产业生产业,具体包括:林木种植业、苗木花卉培植业,木材采运业。第二产业加工业,具体包括:人造板制造业、林化产品加工业、木浆造纸业等,第三产业服务业,即森林旅游业,林产品贸易业,林业产业服务业。本文所研究的林业产业局限于第一产业中的木材采运业和第二产业。

2.2对外直接投资

FDI(国际直接投资)是现代的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FDI是指: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所经营的企业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发言权〔4〕。根据《俄罗斯联邦外国投资法》的定义,外国直接投资指的是外国投资者根据俄联邦民事法律在俄联邦境内获得以公司形式成立的或重新成立的商业组织注册资本(合股资本)10%以上股份(投资);对俄联邦境内成立的外国法人分支机构固定资产的投资;外国投资者在俄联邦境内作为融资租赁出租人出租独联体海关进出口税则第十六类和第十七类所列海关估价不少于100万卢布的设备。外国投资者的定义:按照所在国法律确定民事权利能力并根据该国法律有权在俄联邦境内进行投资的外国法人;按照所在国法律确定民事权利能力并根据该国法律有权在俄联邦境内进行投资的外国非法人组织;按照国籍所在国法律确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根据该国法律有权在俄联邦境内进行投资的外国公民;按照永久居住地所在国法律确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根据该国法律有权在俄联邦境内进行投资的长期居住在俄联邦境外的无国籍人员;根据俄联邦的国际协议有权在俄联邦进行投资的国际组织;按照俄联邦法律规定程序行事的外国。

3 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俄林业产业...........21-33

3.1 中俄木材贸易现状及问题.......... 21-23

3.2 中国对俄罗斯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23-25

3.3 中国对俄罗斯林业产业直接投.......... 25-32

3.4 本章小结.......... 32-33

4 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现状及制约..........33-45

4.1 我国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现状.......... 33-40

4.2 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制约因素分析.......... 40-44

4.2.1 来自俄罗斯方面的制约因素.......... 40-41

4.2.2 来自中国方面的制约因素 ..........41-44

4.2.3 来自国际竞争方面的制约因素.......... 44

4.3 本章小结 ..........44-45

5 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俄林业产业.......... 45-69

5.1 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的总体思路.......... 45-47

5.2 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策略.......... 47-55

5.3 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方式选择..........55-60

5.4 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领域选择.......... 60-67

5.5 本章小结 ..........67-69

结论.

本文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支撑,运用比较分析法、典型分析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剖析了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必要性和可行性,系统分析了我国目前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现状并从中方、俄方和国际竞争三个角度揭示了对俄林业投资的制约性因素,构建了包含投资总体思路、投资区位选择、投资方式选择和投资领域选择的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策略体系,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问题,为我国企业开展对俄林业投资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总的来说,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l)针对当前中俄木材贸易的情况分析得出中俄在木材贸易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性,同时又分别从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提高对贸易可持续影响、改变当前低层次林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外移、保障木材资源长效供给、节约成本以及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这四个方面分析得出为了实现中俄木材贸易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走出去”到俄罗斯进行林业产业直接投资。

(2)中国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表现在:俄罗斯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中俄两国毗邻的地缘优势成为中国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的现实基础,中俄林木市场具有互补性,中俄双方对投资俄罗斯林业的态度都非常积极,我国林业具有技术和劳动力比较优势,本文还运用关键因素评价法对对俄罗斯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环境作出评价,评价结果为非常适宜投资。

(3)本文构建了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策略体系,通过对投资区域的分析得出我国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要把重点集中在原料资源丰富及地理位置优越的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联邦区,文章仔细分析了这两个区域的投资优势和不利条件,引导我国企业投资过程中充分发挥投资优势,对投资不利条件加以克服。对我国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的三种方式即新建,并购和合作生产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分析,另外指出制约投资方式选择的内外部因素,得出企业要充分考虑这两个因素从而选择最为合适的投资方式。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进行推导、分析,得出了跨国投资企业和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差异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新建或并购投资方式的重要依据。文章针对原木采伐业、木材加工业和纸浆造纸业三大投资领域作出详细分析,得出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要以人造板加工业,纸浆造纸和家具业这些深加工项目为主攻方向。通过此体系的构建,可使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决策得以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作指导,可大大降低投资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4)通过对目前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制约因素分析,本文提出了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的相关对策建议。提出要对投资风险进行全方位分析并指出风险防范的对策,我国政府要切实发挥作用采取相关措施完善投资促进政策体系,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中俄双边磋商机制来解决,尝试建立在俄林业经贸合作区这种新的直接投资方式,要打造一批对俄林业投资的龙头企业,以此引导和带动其他中小企业也参与到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的大潮中去,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主体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

本文对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俄林业产业直接投资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本人时间、精力和知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投资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细节问题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Cho,Y.J. Inefficienc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86(18)

[2]Levine,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

[3]Kumar,P.C. Inefficienc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 A comment[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Banking,1994(26)

[4]Mehra,Y.P. Velocity and variability of money growth: Evidence fromgranger-causality tests[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89(21)

[5]Loungani,P.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inflation, and growth in transitioneconomic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97(29)

[6]Pagano,M.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J].European EconomicReview,1993(37)

[7]King,R.& Levine,R. 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3(32)

[8]Stiglitz,J.E.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Supplement to the World Bankeconomic[J].Review and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994(2)

[9]Douglass,C.North. Financial system architectur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2(10)

[10]Hayek, F.A. Inp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48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1引言

1.1论文范文研究背景

云南省地处低纬地域,然而却依高原地貌,海拔落差巨大,“岭峦涌作千倾海,峰簇栽成万仞葱”。从海拔仅76米的文山州河口县溯向高达6 740米的德钦县梅里雪山卡格博峰,云贵高原以平均每公里6米的节律抬升,恰是一座绿葱葱的九百里天梯[1]。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共有7个气候类型,“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兼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实为世间罕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云南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云南省是我国4大林区之一,2007年云南省林业用地面积和森林面积均居全国第3位;活立木总储蓄量和森林蓄积量位居全国第3位;森林覆盖率位列全国第7位[2]。云南森林资源在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中占据较为重要的位置,发展潜力可观。林业又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在全面发展云南经济的过程中,云南省的林业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云南林业产业相关产品种类丰富、门类繁多,经济与市场价值潜力巨大,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其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

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然而,与云南省林业资源丰富,储蓄量巨大等优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云南省却是一个林业产业的小省。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性、相对非规模化。这种相对的滞后性不仅表现为某些林产业行业自身对于市场预测、市场需求、投资机会等方面理解、把握的相对滞后;而且还包括与其他林业大省的林业产业发展相比较,也存在着林产业发展的规模相对较小,林业产业相关企业成长的速度较慢等不足。同时,虽然部分林业产业行业发展、成长初见成效,但其产业规模、市场容量与市场预期仍未显现。林业产业内部的某些行业整体规模化不高,产业关联度不强、市场竞争力不够、科技附加值不高以及产品市场占有率不足等特点。目前云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内的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份[2](见表1-1),对全省GDP的贡献与林业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不够,这其中包括对于林业产业的界定、其内涵与外延等相关理论的理解不够。对于某些影响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认识不足,甚至某些方面在认识上还存在严重偏差。虽然各级政府部门认识到政府宏观调控对于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调控操作中,还存在着各种政策的搭配不够合理,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颁布、实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等问题。当然,缺乏合理、有效的发展模式也是制约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点,对云南林业产业的发展开展相应的对策研究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当然,开展林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也能够为云南省各级政府部门发展当地林业产业提供相应的策略参考。

1.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一般产业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是揭示产业及产业之间相互运动关系的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产业间关系,并着重在长期分析,而不是短期分析。林业产业是社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其产业发展的研究也必须以一般产业结构理论为基础。国外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揭示结构演变的趋势,并指导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4]。因此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产业间比例关系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研究和产业间关联关系的研究。前者研究的代表理论主要有:(1)配第—克拉克定理。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研究成果和三次产业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统计资料,进行国际比较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5]。(2)库兹涅茨法则。西蒙•库兹涅茨 (Simon Kuanets)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在西方经济学界获得“GNP之父”的美名。他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可以说是产业结构演变研究的深化。他收集和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把三次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A部门)”、“工业部门 (I部门)”和“服务部门 (S部门)”,并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的统计分析,得出下列结论: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进程中,这些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净值中所占份额的趋势是类似的:A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从开初几十年的45%以上降到10%以下;I部门的份额显著上升,从开初几十年的22%~25%上升到近年来的40%~50%,以及S部门的份额微微的而且不是始终如一地上升。

2基础理论研究发展

云南林业产业必须要有产业结构理论、产业高度化、合理化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成长理论及林业产业基础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支撑,这些理论既是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又对云南林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2.1 产业结构理论

2.1.1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产业结构的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是研究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经济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运动关系,这是“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是研究产业间技术经济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的“投入”和“产出”的数量比例关系。这是“产业联系理论”的观点。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是这两种观点的综合。

(1)产业发展形态理论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的相互联系形态和发展趋势,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反映着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发达程度、内在活力与增长潜力[43, 44]。

(2)产业联系理论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产业间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这种关系说明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联系是:一个产业的产出就是另一个产业的投入,一个产业的投入就是另一些产业的产出,投入产出关系就是产业间在投入与产出上的相互依存关系[45, 46]。

3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分析........... 44-55

3.1 林业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44-49

3.2 林业产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 ..........49-50

3.3 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山区综合开发.......... 50-51

3.4 林业产业市场体制逐步完善.......... 51

3.5 林业产业的资本投入力度加大 ..........51

3.6 新兴种植产业崛起迅速.......... 51-52

3.7 林业第二、三产业由恢复增长步入.......... 52

3.8 八大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52-53

3.9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区域特色日益明显.......... 53

3.10 林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53-54

3.11 林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增强 ..........54-55

4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55-83

4.1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Ⅰ)—优势分析.......... 55-69

4.2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Ⅱ)—劣势分析.......... 69-72

4.2.1 林业资源生产分散,集约化程度低.......... 69

4.2.2 林木种苗繁育严重滞后 ..........69-71

4.2.3 植物资源种类丰富.......... 71

4.2.4 林分结构不合理.......... 71-72

4.3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分析.......... 72-75

4.4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述.......... 75-83

5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83-102

5.1 林业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 84-86

5.1.1 关联系数 ..........84-85

5.1.2 关联度..........85-86

5.2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分析.......... 86-95

5.3 林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联分析.......... 95-102

结论

论文从宏观角度出发,通过总结近年来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采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机遇与威胁,同时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云南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提出了云南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标准、目标、体系及相应对策,最后针对上述各方面的分析,探索了云南林业产业的发展的相应对策与建议。通过上述的研究,得到了如下的结论:

(1)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较为雄厚,但开发与利用难度较大通过3、4、5三章的分析,不难发现,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气候与资源基础十分雄厚,这是今后云南林业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必要优势和良好基础。但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地貌特征使得云南林业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资源在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云南林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加大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云南林业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加大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丰富的林业资源是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石,咖啡、橡胶和花卉产业已成为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产业协会的作用日益明显通过4.1的系统分析,显然,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云南林业产业的永续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之一。此外,透过4.1.3~4.1.5的分析不难发现,咖啡、橡胶和花卉三大产业已牢牢领先全国其他各省份,特别是咖啡和橡胶产业已初步具备垄断实力,市场占有率明显,已成为引领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同时,林业产业协会在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工作、推动龙头林业企业发展,保护中小林业企业成长、实施名牌战略、科技创新、推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权抵押贷款工作、会展及人才培训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服务作用日益明显。

(3)不足与劣势依旧存在,某些方面并未得到解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不足与劣势主要表现为:资源优势与产业弱势矛盾继续存在、资源培育业与加工利用业联系不够紧密、林业产业的整体规模较小,以木材及其他林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初级低档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宏观调控和林业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急需完善、林业生态补偿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林业资源生产分散,集约化程度低、林木种苗繁育严重滞后、植物资源综合开发不够、林分结构不合理,综合效益不高、人工林树种单一,病虫害防治形势严峻、林业生态与产业两大体系的基础建设薄弱、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明显等,部分劣势与不足虽然得到一些改观,但一定程度上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云南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值得各级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

(4)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并不高,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通过3、4、5三章的分析,尽管云南林业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成绩,但细致分析不难发现,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最大,作为林业产业支柱的第二产业发展并不喜人,第三产业尽管发展较快,但其所占比重远远过小。因此,云南林业产业的发展重点应放在如何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上来,特别是应该加快发展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木质、竹藤家具制造,木、竹浆造纸及纸制品业,林产化学制品制造,木、竹、藤工艺品制造业等产业。此外,发展第二产业不能忽略了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故应该继续强化花卉,茶、桑、果,中药材,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木材采运,竹材采运,林产品采集,畜牧业等基础产业。此外,继续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强化相关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云南经济年鉴编辑部.云南经济年鉴2007[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9:27,130-33,169-170,177-178,201-203,542-547,551.

[2] 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10:2,12-17,42-43,50-51,130-131,135-145.

[3] 凌鹤.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几个问题思考[J].云南林业.2008,29(4):22-24

[4] 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67-75,71-75,79-99,158-161,224-247.

[5]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3rded)[M].London:Macmilan Company,1957,9:493.

[6] 邬义钧,邱钧编著.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35-37,50-54,57-108.

[7] 孙尚清主编.经济结构的理论、应用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1:26-35,41-49.

[8] 谷书堂等著.经济和谐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9:11-24.

[9] 刘伟主编.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3:17-33.

[10] 郭克莎著.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7:45-61.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第 1 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平原林业发展上具有鲜明的特色,由于其自然条件独特,特别适宜速生杨树生长,尤其在苏北地区最为典型。20 世纪 70 年代杨树在苏北地区引种成功,“十五”期间新一代品种成功培育并大量推广,己成为苏北地区的主栽树种,特别是 2001 年以来每年植树都在 8000 万株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意杨之乡”,形成了以湖、河、滩为基地,以河渠、道路为骨架,以林片、林带为主体,以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为补充的杨树栽培体系。随着杨树资源培育的发展,杨树加工产业也随之兴起,大量林产品满足了国内木材市场需求,并大量出口外销。目前,苏北地区木材加工企业己达到 6000 余家,为 30 余万人提供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同时带动了处在林业产业链上游的杨树育种、苗木生产和杨树栽植的发展。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正在形成,林业产业成为苏北地区富民产业和朝阳产业,已成为苏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学术界等多方的关注。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对林业产业集聚及其对苏北地区的经济效应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在实证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苏北地区为案例,运用实证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了林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测定了林业产业集聚水平,根据林业产业集聚水平指数探讨了其对林业投资、消费、贸易(林业货物和服务净流出)的影响,研究了林业投资、消费、贸易(林业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与苏北地区(林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产业集聚视角下苏北地区林业产业升级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产业经济学理论,完善产业集聚理论。从国内外文献资料检索(见表 1-1、1-2)来看,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者主要来自于经济地理学、工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农林产业集聚的研究起步早晚,而且大多研究停留在研究产业集聚的本身,集聚经济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不多、成果稀缺。

从国内外文献资料检索(见表 1-1、1-3)来看,研究林业产业集聚者甚少,林业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不多。由于林业的特殊性导致林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集聚经济效应对林业的发展乃至政府在促进林业产业集聚中的作用都具有独特之处,是无法用其他产业集聚理论替代的。因此,本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通过本文对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形成机理的梳理,确定苏北林业产业集聚水平指数,分析林业产业集聚在投资、消费与贸易方面的经济效应关系,可以为苏北地区乃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三农”问题在江苏和全国的解决提供建议和思路,同时也为苏北地区杨树产业发展提供直接的对策建议。苏北地区林业产业升级是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研究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促进林业产业升级,以林业推动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江苏省经济总体实力和增长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但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差别大。苏南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要比苏中地区高出一倍,苏中又比苏北高出一倍。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苏南、苏中,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江苏省经济发展问题的瓶颈在苏北地区,只有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了,江苏省才有可能实现均衡协调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和谐社会。苏北地区如何发展是江苏省解决“三农”问题主要内容,是江苏省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容,将关系到江苏省经济均衡和持续发展问题。因此,研究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依据经济学客观规律,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在江苏省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

出于研究的需要,有必要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本课题研究的区域经济增长是以产业集聚为视角,建立在林业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其潜在的含义是林业产业集聚会带来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聚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区域经济增长是本课题的落脚点。从理论层面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了更好准确地表达思想,几个相关概念需要做一下界定:

(一) 林业产业集聚

所谓林业产业集聚*是林业产业在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及各种机构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既包括数量众多的互相竞争的生产最终林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又包括处在上游的育种、苗木生产、栽植以及提供木材加工业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下游的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进出口林产品等流通企业,人才、金融等专业化服务和专用基础设施的供应者,生产互补产品的厂家,以及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技术支持的其它机构,如大学、职业培训机构、标准制定机构、智员团、专业媒体和贸易联盟等。具体表现为生产同类林产品、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特定林业产业的企业、具有直接上下游关联的企业、其他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林业产业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高密度地集合。

第 2 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聚理论

“产业集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它引起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新贸易理论、管理学、社会学甚至政治学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关注。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主要有两大理论渊源:一个是基于古典经济学的集聚研究,以韦伯、廖什等人为代表。一个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集聚研究,以马歇尔为代表。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逻辑阶段:

(1)规范理论阶段。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开启了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之先河,该阶段产业集聚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初步是以成本为核心,空间距离为度量。

(2)产业联合理论阶段。这一阶段的产业集聚理论为了研究专业化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引入了企业间关联这一因素。自新古典主义以来发展起来的产业集聚理论基本都在内。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1959)提出了产业联合体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5)提出增长极理论。保德威尔把增长极理论扩展为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胡佛(1975)认为内在规模报酬、本地化经济和都市化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成因。

(3)竞争优势理论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产业集聚研究的新理论不断出现,以新经济地理学、地区竞争优势理论最为突出。保罗•克鲁格曼(1991)提出了完善的中心外围理论,揭示了产业集聚的内在运行机制。迈克尔•波特(1990)认为,决定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市场需求、生产要素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并由此构建了“钻石”模型。此外,一部分经济学家将社会网络理论引入了经济分析,研究产业集聚问题,称之为社会网络模型,主要代表人物为格兰诺维特(1985),网络理论认为集聚首先是一种信用的集聚,然后才是空间上的集聚。

第3章 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形成机理............36-61

3.1 产业集聚的内涵............ 36-39

3.2 苏北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39-44

3.3 林业产业集聚形成机理的分析............ 44-56

3.3.1 产业集聚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 44-46

3.3.2 苏北地区产业集聚形成机理............ 46-56

3.4 林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 ............56-61

3.4.1 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 56-59

3.4.2 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 59-61

第4章 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61-69

4.1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 ............61-63

4.2 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63-69

第5章 林业产业集聚对苏北地区林业经济效应分析............ 69-91

5.1 林业产业集聚与苏北地区林业经济增长............69-83

5.1.1 林业产业集聚对资本形成的影响分析 ............69-74

5.1.2 林业产业集聚对消费总额的影响分析............ 74-78

5.1.3 林业产业集聚对贸易的影响分析 ............78-83

5.1.4 林业产业集聚与苏北地区经济增长............ 83

5.2 林业投资、消费、贸易与苏北地区............ 83-91

结论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产业集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遍及所有产业领域。林业产业的发展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林业产业是一个特殊的复合产业群体,涉及一、二、三产业三个门类,是以培育、经营、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为主,向社会提供林产品和林业服务的物质生产,同时承担生态建设的重任。林业产业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江苏省苏北地区在平原林业发展上独树一帜,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取得了一定的综合效益。研究林业产业集聚对苏北地区(林业)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研究产业集聚问题,重点研究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在对国内外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根据苏北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结合苏北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形成机理;第二,测度了林业产业集聚的水平指数;第三,结合模型定量分析林业产业集聚对苏北地区林业投资、消费及贸易的影响,以及林业投资、消费及贸易对苏北地区(林业)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差异的原因;第四,运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原理,测算林业投资、消费及贸易对苏北地区(林业)经济的贡献、贡献率和拉动率。第五,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产业集聚视角下苏北地区林业产业升级发展对策,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现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苏北地区呈现林业集聚现象。林业产业集聚是怎样影响苏北地区(林业)区域经济增长?这是个难题,笔者试图通过投资、消费和贸易的影响路径来寻找破解这道难题的钥匙。在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和具体路径实现了创新。阐述了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的四大效应:外部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吸聚效应和品牌效应。系统地分析了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主要从从业人数和企业二个方面对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在利用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地方经济时,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规避产业集聚潜在的负面效应,更大程度地发挥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基于江苏省苏北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林业投资、消费、贸易(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数理模型。从回归方程来看,林业产业集聚对投资的影响最大,贸易次之,消费最小。

然而,林业产业集聚的研究刚刚起步,属于初创工作。专门研究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形成机理和集聚水平测度的文献资料也很罕见。本论文研究的林业产业集聚主要数据来源局限于狭义范围内,导致研究的成果在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在广义范围内对林业产业集聚做进一步研究。对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理论上较多,由于数据获得的难度,没有文献成果资料可借鉴,对苏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水平的测度采用了简单实用的方法,从从业人数和企业个数二个方面进行测定,这也有待于进一步更准确的测度。限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文中定有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朋友以及评审拙作的诸位专家、教授批评指正,本人将继续认真学习、修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1]Porter.M.E: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24

[2]陈柳钦.产业集聚竞争力理论的演变[J].天府新论,2006(5):45-50

[3]罗勇.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28

[4]刘长全.不完全竞争框架下的产业集聚理论[J].世界经济情况,2009(12):75-82

[5]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8):157

[6]向世聪.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2006(1):92-98

[7]靳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D].陕西:西北大学 2006(6):17

[8]潘世明.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上海经济研究,2008(8):31-37

[9]江苏省林业局《江苏省森林资源报告(2005)》

[10]贾卫国.苏北杨树加工企业市场行为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7(10):458-461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第一章国内外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动态

第一节国外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

1992年的世界环发大会,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方面,同样也为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各国从事林业经济研究的专家的共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多个文献中的表述都不相同[6],笔者总结认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以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为核心与基础,并且要求人们在经营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遵循森林资源的自身发展规律,采取合理的经营方式和技术措施,在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种效益方面,即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并且要保持林业有很强的发展后劲。但是如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实现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是各国林业实践中的难点之所在,而且各个国家在实践中的做法也是不尽相同的。

三、国外林业生态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林业发达国家对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随着对林业的认识的加深不断改进,wohifahrt[8]认为两者的关系经历了从对立关系到共生(symbiosis)、互相依赖关系的发展过程。这种关系的研究与发展也是从林业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得到的。从林业发展的早期历史可以发现,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利用导致了森林面积的减少,这时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但是,从20世纪初以来,正是由于林业加工业的发展,而导致森林面积的增加。如瑞典从1920年之后,随着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森林工业成为国家重要的收入和就业的来源,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在政府鼓励下,开始了大范围的造林,瑞典的森林覆盖率再一次达到60%。其中,林业产业通过出售林产品,获得的收入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必要的发展资金;同时,大面积的森林也改善了20世纪初以来的因森林面积减少而造成的环境恶化。林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说明通过林业生态与产业的良胜协调,完全可以实现林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使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森林的保护与利用不是对立的,解决的办法在于用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利用森林[8],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的有效利用,两者之间不仅是不冲突的,而且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相互促进。

四、国外实现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的途径研究

1. 构建林业产业循环经济体系

对芬兰等林业发达国家来说,林业生态与产业系统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已经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6]。而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根据产业生态学理论,研究构建林业循环经济系统,使得林业产业系统输入的原始资源与能量最小,向外排放的废弃物也达到最小,从而减小对林业生态系统的破坏[9]。整个林业产业系统形成了一个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体,在林业产业链中,前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恰好给下一企业提供原材料或能源,对废弃物和资源的界限不作严格区分,使得整个产业系统达到最小的输入和最小的输出。这个林业循环经济系统不仅仅局限于生态工业园区内,甚至可以扩展到整个城市或更大的范围内。Kothonen[l0]对林业产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比较,认为其中存在相似的地方是两个系统都有物质、营养元素、能量和碳的循环和流动,并具体地分析了各种物质、能量是如何在林业产业系统内循环的。但是这种循环系统只是局限于一定范围如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之内,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构成一个更大的循环经济系统?这些问题都是人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

2. 广泛开展森林认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森林认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欧洲和北美的大多数林业企业在向社会提供林产品时,必须标明他们的产品无论从原料的供应还是生产过程中都没有对环境造成损害,保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按是可持续林业的要求来生产的,以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求,而这种保证是通过森林认证来实现的。因此以非政府组织(NGo)为主及相关的林业部门作为森林认证的发起组织,对林业企业进行了广泛的森林认证,建立产销监管链与标签制度以保证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至2004年底,sFI、pEFe、Fse、加拿大esA和美国等几大森林认证体系所认证的森林面积位居世界前5位,占世界森林总认证面积的97%以上。到2005年底,全世界总认证估计面积达2亿公顷,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5%。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总体的趋势是所有的林业企业都应开展森林认证,但是国际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认证产品的市场需求还不是很强,所以要全面开展森林认证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二章林业生态与产业(FE&I)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

为了更准确、系统地反映我国现阶段林业及其相关产业经济活动的状况,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1联合发布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43]文件,其中林业产业广义的分类(见表2.2),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林业生产、林业旅游与生态服务、林业管理和林业相关活动4个部分,共13个大类、37个中类和112个小类。该分类规定的林业及相关产业是指依托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沙地资源,以获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也包括部分自产自用)林产品、湿地产品、沙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密切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在该分类中,林业被划分为林业生产、林业旅游与生态服务、林业管理和林业相关活动4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属于林业第一产业、第四部分属于林业第二产业、第二、三部分属于林业第三产业。甚至在第四部分林业相关活动中,将使用木材及其副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的产业也统统划分到林业部门来,例如,以木(竹、苇)为原料的浆、纸产品加工制造;以其他非木材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加工制造等。因此从广义上看,林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分类就是林业的全部。从表2.2中可以发现,与表2.1相比,林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范围更大,把林业及其相关产业全部在其中。而表2.1只是针对林业产业体系而言的,侧重于林业所产生的经济产品的价值统计。表2.2的分类中,加入了林业的生态服务和林业管理部分的价值也被纳入到林业统计的范围。从狭义上讲,林业产业是指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技术和资金为手段,有效组织生产和提供各种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行业[42]。本文在这里把狭义的林业产业作为论文研究的对象。从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来看(表2.1),采用这种分类的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在作定量分析时,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现有的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特别是时间序列分析时,可以保证不同年份统计口径的一致性。

第三章 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的理论......... 34-50

第一节 FE&I复合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 34-41

一、FE&I复合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34-35

二、FE&I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生态......... 35-36

三、FE&I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系统学基础......... 36-39

四、FE&I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39-41

第二节 FE&I复合系统的共生关系分析......... 41-47

第三节 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的提出......... 47-50

一、FE&I复合系统的共生协调度的提出......... 47-48

二、FE&I复合系统的共生协调关系.........48-50

第四章 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的定量评价......... 50-59

第一节 建立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评价模型.........50-51

第二节 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模型的建立 .........51-56

第三节 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发展的评判标准 .........56-59

第五章 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定量评价模型......... 59-72

第一节 FE&I复合系统的共生协调度评价......... 59-64

一、进行FE&I复合系统定量评价的目的......... 59-60

二、国外森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研究......... 60-62

三、国内FE&I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62

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 62-64

五、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评价的指标确定......... 64

第二节 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定量评价......... 64-72

结论

(1)文献综述与国外林业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国内外林业生态与产业体系协调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进行分析,同时还对国外林业发达国家的实践历程进行了回顾。他们的做法可以为中国林业生态与经济的协调提供有益的借鉴。

(2)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的分析、阶段的划分对中国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的协调的历史和相关政策进行分析,通过历史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在综合林业发展阶段的划分的基础上,对我国林业的发展阶段,从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的角度,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3)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及本文研究框架的建立在大量阅读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上,对林业生态与产业的相关理论体系进行归纳、总结,从理论层、方法层和方案层三个方面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框架。

(4)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的定性研究在前述各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效益分析、共生关系分析和要素关联分析,从定性角度,界定了共生协调度的概念,进行林业生态与产业共生协调度的定性划分。为后续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

(5)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的定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两大体系作用关系的抽象和概括,建立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演化模型来分析二者之间的竞合关系。同时建立协调度和发展度模型用于定量评价二者的协调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6)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的定量评价模型的应用在搜集我国林业生态与产业体系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对FE&I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评价模型中的参数进行界定。并根据共生协调度的定量评价模型,对中国林业生态与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评价。考虑到中国各地区间林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广泛搜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各地区的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评价。并对测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Cho,Y.J. Inefficienc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86(18)

[2]Levine,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

[3]Kumar,P.C. Inefficienc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 A comment[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Banking,1994(26)

[4]Mehra,Y.P. Velocity and variability of money growth: Evidence fromgranger-causality tests[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89(21)

[5]Loungani,P.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inflation, and growth in transitioneconomic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97(29)

[6]Pagano,M. 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J].European EconomicReview,1993(37)

[7]King,R.& Levine,R. Finance 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 Theory and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3(32)

[8]Stiglitz,J.E.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Supplement to the World Bankeconomic[J].Review and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994(2)

[9]Douglass,C.North. Financial system architectur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2(10)

[10]Hayek, F.A. Inp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48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1绪论

1.1引言

随着全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论文范文科技的日益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广泛和深入,这也增加了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的压力。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森林是人类可以赖以利用的可靠资源,森林既发挥着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又不断满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如何合理地利用森林使其不因人类的开发利用而丧失生态功能,或者不因对森林的保护而失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就成了林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林业成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兼有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加快林业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可利用的物质资源方面的能力,是当前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是林业发展的两翼,没有产业的林业,是没有后劲和活力的林业,林业也就没有了地位,不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的发展就会失去持久的动力和经济依托。同样,如果不重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林业的发展就失去方向。林业是一个行业,就注定要有生产,只有良好的生产,才能带动生态建设,发挥生态效应。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矛盾统一体。林业产业总量上的快速发展,能够充分拉动森林资源培育业的发展,使其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林业产业质量的提高,能够充分实现以最少的林地资源,满足社会的多需求,从而保证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因此,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可再生优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充分发挥我国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林业整体发展的客观需要

林业产业是以森林资源为主要客体对象,对所有林业资源(包括经济性资源和生态性资源)进行科学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的产业。因此,林业产业主要由提供森林产品的经济性产业和提供生态服务的生态性产业构成。林业产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林业产业既是资源限制性产业,同时又是资源可再生性产业;二是林业产业纵跨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三是林业产业同时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特点是任何产业都难以比拟的。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是发展林业产业,可以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发展林业产业,可以提供丰富的森林产品和服务,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三是发展林业,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贡献。

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思想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实施分类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全面提升林业产业整体质量,以商品林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把林业产业建成为国民经济中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森林产品及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缺到全,目前己形成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多种产品的复合产业群体。我国己成为一个林业产业大国,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为满足国民经济对木材的需求,国家相继建立了130多个国有大中型森工企业,林业系统曾经位列国民经济各部门前五名。建国50多年来,累计生产木材50多亿立方米,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林业面向市场,改革传统的单一产业结构,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林机制造等快速发展,非林非木产业发展和对林地资源多种利用步伐加快,森林旅游、花卉、木片、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经济林、竹产业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经济林产品、竹及竹制品、人造板、松香等主要林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纸和纸板产量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也是一个林产品进出口大国(国家林业局,2008)。

此外,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资源基础支撑能力弱的问题。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9.6%)的56%,我国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63亿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面积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活立木蓄积量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72立方米的1/8。森林质量低,全国林分平均蓄积为每公顷84.73立方米,传统林区的可采资源趋于枯竭,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进口依存度不断增大。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森林东北和西南多、其它地区少,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川、云南五省区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的41.3%和52.4%,而华北、华中和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很少,尤其是西北的青海、甘肃、新疆、宁夏等省区的森林覆盖率不足5%,其中青海省只有0.43%。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任务十分繁重,资源短缺己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瓶颈。

2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l)分析我国森林资源量对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世界林业发展状况、世界林产品贸易情况、中国森林资源中的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权属结构、林种结构、林分结构、龄级结构、树种结构、森林质量、森林面积消长、林木蓄积量消长;研究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林业的生态文化建设进展情况。

(2)对中国林业进行重新区划根据林业区划以客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林业发展状况为区划原则,兼顾农林业生产的相互关系,克服过去林业区划的局限性,将全国林业进行重新区划。

(3)研究全国及各区域森林资源培育的结构与质量,分析林业产业发展的水平、结构与布局分析全国及九大区域近年来各年造林面积、迹地更新面积、幼林抚育面积、成林抚育面积、育苗面积等森林资源培育发展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全国及九大区域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以及特种用途林等不同林种的造林面积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全国及九大区域林业产值总量及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统计分析全国及九大区域主要森工产品(包括木材、竹材、锯材、人造板、松香、拷胶、紫胶)产量;统计分析全国及九大区域主要林产品(包括生漆、油桐籽、油茶籽、乌柏籽、五倍子、棕片、竹笋干、核桃、板栗)产量与结构。分析全国森林资源培育和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3 森林资源与林业产业概况............ 40-57

3.1 世界森林资源与林产品生产消费.......... 40-45

3.2 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与现状..........45-52

3.3 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情况.......... 52-55

3.3.1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52-53

3.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53-54

3.3.3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54-55

本章小结 ..........55-57

4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 57-118

4.1 全国林业区划.......... 57-60

4.2 森林资源培育.......... 60-78

4.3 林业产业发展.......... 78-100

4.4 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发展..........100-114

本章小结 ..........114-118

5 林业产业发展供需平衡分析.......... 118-143

5.1 国内需求预测 ..........118-123

5.1.1 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 ..........118-119

5.1.2 木质林产品需求结构与预测.......... 119-121

5.1.3 能源林需求量预测.......... 121-122

5.1.4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利用现状..........122-123

5.2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国际供给预测.......... 123-134

5.3 国内供需平衡分析.......... 134-138

5.4 重点林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138-140

本章小结.......... 140-143

结论

以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是整个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它除直接提供市场消费品外,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加工利用对象,它提供加工利用对象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本研究将全国林业划分为9个区域(京津区、东南区、东北区、冀鲁豫区、长江中下游区、黄土高原区、蒙新区、青藏区和西南区)。分析了全国及各区域的资源变化及分布;分析了全国及各区域林业产业产值及结构、主要森工产品和林产品的数量与结构;分析了全国木质林产品、非木质林产品的贸易状况和供需状况。对全国木质林产品、非木质林产品的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全国及各区域森林资源增量与林业产值的关系、森林资源培育措施与森工产品、不同林种营造与主要林产品的关系。对各区域森林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进行了一致性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区域布局调整方案、林种布局调整方案及林产品加工业布局调整方案。具体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

(l)我国森林资源量对林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优势大于劣势我国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从世界上来看,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分布不均衡,多数国家的森林以公有林为主,全球三分之一的森林是原始林,人工林很少;全球森林面积总体上继续呈下降趋势,但减少的速度变缓,森林由木材生产向多功能利用转变;从目前世界各类林产品贸易额来看,纸和纸板的贸易额最大,从进出口地理分布来看,世界主要的林产品贸易国家绝大多数集中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全球森林的三分之一用于木质和非木质产品生产;我国仍然处于生态建设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森林资源质量的需求。从国内来看,我国森林资源绝对量大,但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小;森林类型多样,树种资源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衡;森林质量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质量仍然偏低;林种结构有较大的改善,但林龄结构低龄化,可利用资源不足;人工林面积大,但经营水平不高,树种结构单一的现象很普遍。林分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面积比为47:50:3,表现针阔基本相当的格局,混交林比例极低的格局。全国的平均郁闭度0.54,全国每公顷林分年生长量仅为3.36立方米。我国目前森林资源中成过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面积比重分别为18%、14%、35%、33%。在面积方面,中龄林和幼龄林面积比重较大,过熟林面积较小,在蓄积方面,中龄林和成龄林蓄积所占比例较大,幼龄林蓄积所占比例最小。

林业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全国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种结构渐趋合理,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据中国森林生态监测报告显示,全国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种结构渐趋合理,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根据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17490.9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活立木总蓄积136.1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速,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开始走向多元化。森林资源质量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平均达到了84.73立方米/公顷。林业用地面积比第5次普查多10.85%。

(2)提出了中国林业新的区划方案,将我国林业划分为9个区域以各省区的产值比例、林种比例和自然地理特征作为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并按照地域相连的原则对中国林业进行了重新区划。本区划克服了以前只按照自然因素进行区划的弊端,在区域范围和名称上保留原有林业区划对森林资源的分类的优势,既体现了各区域自然资源的属性,也兼顾了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本研究将中国林业划分为九个区域:京津区(北京、天津)、东南区(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台湾)、东北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冀鲁豫区(河北、河南、山东)、长江中下游区(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黄土高原区(山西、陕西、甘肃)、蒙新区(内蒙、宁夏、新疆)、青藏区(青海、西藏)和西南区(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本区划兼顾了农林业生产的相互关系,从行政界限上对全国林业产业发展进行分区,既体现了各区域自然资源的属性,也兼顾了林业产业发展的方向。便于对林业生产发展的统一规划。以行政单位为区划的元素,在生产应用中有更强的操作性,有利于协调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和各项政策的落实;农林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的区划,在指导生产中,可以高效的协调林业与农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新的区划既考虑既考虑了资源特征,也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类型,能指导林业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按照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林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参考文献

1.陈绪和,郝颖.2006国际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明.中国人造板,2006,(l):5-9.

2.蔡亚林.推动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专访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J].经济,2007,(9):106-108.

3.程征.我国林业的产业价值链分析[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l):39-39.

4.陈震.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国林副特产,2008,(6):99-102.

5.戴景瑞,胡跃高.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杜天真,郭圣茂.林业建设的战略性转变与森林培育理论和技术的变革[J].江西林业科技,2005,(6):l-3.

7.杜天真,郭圣茂.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是森林培育的永恒主题[J].西南林学院报,2005,25(4):27-30.

8.杜万全.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J].国土绿化,2006,(8):l1.

9.付朝限2005论林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中国林业.2005,(5):29-30.

10.付朝限论林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中国林业,2005,(5A):35-36.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CO2简介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较低水平,无味,但当其浓度较高时会发出酸性气味,并可对生物呼吸系统造成刺激,甚至使其造成窒息。1825 年,法国的查尔斯(Charles Thilorier)首次发现了固态的 CO2,该形态是 CO2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最普遍形态。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为雪白色的块状或粉状结晶,不透明也无特殊光泽。每千克干冰可以吸取热量 636 kJ (杨世铭 1987),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常被用于冷冻。当环境温度达到-78.51 ℃(-109.3 ℉)时,干冰会升华,转化为气态。20℃时,1 L 水中可溶解 CO2880 ml。CO2还会和水发生反应(CO2(g) + H2O→H2CO3),同时,CO2微溶于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法燃烧或支持燃烧,但镁等活泼金属可在其中燃烧并生成金属氧化物。

1.1.2 CO2的来源与碳循环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化石燃料和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发酵过程等,其含量约占所有空气组分的 0.039%。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出现之日起,CO2就在以光和作用的形式支持和促进植物的生长——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其叶片中所含有的叶绿体内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并产生碳水化合物,放出氧气。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放出的氧气又可供其他生物进行呼吸作用,进入地球碳循环。碳循环(Carbon Cycle)是指碳元素在地球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生物等各圈层之间相互交换的过程。碳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一种生化循环,该过程允许碳元素被整个生物圈回中的所有生物转化,利用,循环往复。其中,二氧化碳在地球碳循环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他是碳元素参与碳循环的主要形式和中心环节。正是由于植物及其他自养生物不断地吸收大气中的 CO2并释放出 O2,大气中的 CO2浓度才得以保持稳定,并支持生物的生长和繁衍。

1.1.3 CO2排放与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Greenhouse effect),是指地球大气对地表的保温效应,该效应阻止了地表热量以短波辐射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散失,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得以维持在 15℃左右。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大气中大量温室气体的存在。1997 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这些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其中以后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 50%(唐志国等 2007)。因此,全球 CO2排放量的不断增大已成为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全球温度也在逐年持续升高,自 1975 年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 0.5 华氏度(0.9 摄氏度)。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从现在起,每当大气中 CO2含量翻倍时,地表温度会升高 1.5~4.5℃,两极地区温则会升高 4.5~13.5℃。极地地区温度的升高无疑会导致世界海平面的升高,并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气象灾害等。在 2009 年 12 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力,这不仅因为我国的 CO2排放在逐年迅速增加,而且也因为我国的 CO2排放量已超过其他各国,成为世界第一(Shi and Zhang 2001)。这产生了相当大的压力在中国二氧化碳的减排。为了应对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共识,CO2的减排技术应经成为环保领域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第二章 CO2气肥施用试验装置设计与调试

2.1 试验原理

要对工业废气源(如化石燃料电厂)废气中所含有的 CO2气体组分进行利用,首先要对其进行分离回收和富集。目前工业上分离回收 CO2的主流方法是溶剂吸附法,膜分离法,变压吸附法等。在 CO2气肥制造方面,目前国内最主流的方法是化学反应法及燃烧法。然而,这两种方法均需会生成过量的 CO2,同时,化学反应法存在使用成本高,操作复杂的缺点;燃烧法生成的混合气体中除含有 CO2外,还含有 NOx,SO2等有害气体,存在安全隐患。本研究从提高安全性,同时变废为宝,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以净化后废气的再利用为出发点设计气肥施用实验,设计思路如下:由表 2-1 可知,火电厂废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为 NOX、SO2而其体积分数总和仍不超过 1%,而其中 CO2的体积分数在 10%以上,无需提浓,其 CO2浓度已完全能够达到制 CO2气肥和果蔬气调保鲜气的要求。从安全角度考虑,N2、O2均为无害成分;其他气体,如 CO 等,由于含量甚微可忽略不计,因此,只需对废气中的 NOX, SO2脱除并使其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即可将剩余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直接作为 CO2气肥和保鲜剂进行试验。通过文献查阅及对现有烟气处理方法进行对比,本研究拟采用尿素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作为技术基础,以民用燃煤锅炉产生的废气模拟火电厂烟道气来生成气肥。以民用锅炉模做模拟气源的其他依据:首先,民用锅炉烟气化学组成与火电厂废气相近,其数据可为后续的工业废气净化利用提供参考。其次,北放地区大量设施农业基地为了在冬季对作物进行保温,大多配备有大量燃煤锅炉,若能将其废气净化利用,便能够起到缓解空气污染,减少 CO2排放的作用。

第三章 CO_2气肥增施对温室黄瓜植株............ 32-39

3.1 CO_2气肥施用试验地点及受试材........... 32-33

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33-34

3.3 CO_2气肥增施对温室黄瓜植株株........... 34-35

3.4 CO_2气肥增施对温室黄瓜植株开花........... 35-36

3.5 气肥增施对温室黄瓜植株叶片数量........... 36-38

3.6 小结........... 38-39

第四章 CO_2气肥增施对温室黄瓜果........... 39-44

4.1 试验方法........... 39

4.2 试验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39

4.2.1 外观品质项目及产量测定方........... 39

4.2.2 内在品质项目及测定方法 ...........39

4.3 肥增施对温室黄瓜果实瓜长、........... 42-43

4.5 小结 ...........43-44

第五章 CO_2温室番茄果实气调保鲜实验设...........44-47

5.1 保鲜试验原理........... 44

5.2 保鲜试验装置........... 44-45

5.2.1 CO_2保鲜剂产生装置 ...........44

5.2.2 果实贮存装置...........44-45

5.3 保鲜试验设计...........45

5.4 保鲜试验材料及预处理........... 45

5.5 保鲜试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45-46

5.5.1 检测项目 ...........45

5.5.2 分析方法........... 45-46

5.6 小结........... 46-47

结论

关于工业废气中 CO2的有效回收及利用工艺,国内外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有些问题仍待解决。本研究的旨在优化和改进现有工业废气的净化工艺,探索其中所含大量 CO2的有效利用途径,实现工业废弃物的农业资源化利用及 CO2温室气体的大量减排。本研究首先以自制 CO2气肥发生器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脱氮,对模拟工业源废气中所含有的 CO2进行分离回收,并对该方法所产生的气体相关组分进行了测定,对其作为气肥和气调保鲜剂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之后,以含 CO2的净化后废气进行了温室黄瓜CO2气肥增施试验,研究了 CO2气肥增施过程中温室黄瓜植株生理指标,黄瓜果实生长趋势长势,产量以及内在品质指标的变化。最后,分别以纯净的 CO2气体和含 CO2净化后废气为气调果蔬保鲜剂进行了温室番茄果实气调保鲜对比试验,研究了 CO2气调处理对采收后温室番茄果实物理品质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通过本次试验得出以下重要结论:

(1) 自制 CO2气肥发生器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经由尿素石灰湿法对模拟工业废气进行净化,当吸收液配比为 5% 尿素、1% Na2SO3、0.75% Ca(OH)2时,该废气净化方法对烟气中 SO2的有着极佳的去除率在 99.2%~99.3%之间,可将烟气中的 SO2含量由843.39 mg•m-3降至 7 mg•m-3以下;该方法对 NOx 的去除效果为 67.3~77.7%,可将烟气中的 NOx 含量由 236.52 mg•m-3降至 80 mg•m-3以下,符合国家安全排放的标准。因此,可以考虑采用该方法生成 CO2气肥。

(2) 对定植后的温室黄瓜进行废气 CO2气肥增施,能够有效加快其植株生长发育速度。表现为:株高、茎粗增长速度加快,坐果率提高,植株叶片面积增大及数量增长,促长作用随 CO2增施浓度升高呈递增趋势。当增施 CO2浓度达到 2000 μmol•mol-1,每日通施时间达到 2 h 时,坐果率可提高至 97.5%,叶片叶绿素平均含量可达到 0.976 mg•g-1。

(3) 温室黄瓜 CO2气肥增施试验结果表明,CO2气肥增施,能够有效加快温室黄瓜果实瓜长、瓜粗增长速度加快;提高温室黄瓜果实内在营养品质。当增施 CO2浓度达到2000 μmol•mol-1,每日通施时间达到 2 h 时,受试黄瓜植株果实较对照组提前 4 日采收,产量提高 19.7%;同时 Vc 含量提高 30%以上,可溶性糖含量增高 50%以上;硝酸盐含量为 86.09 mg•100g-1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4) CO2温室蕃茄果实气调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对采后的温室番茄果实进行 CO2气调保鲜处理,能够有效维持其 pH,在 25 日内使其还原性糖含量损失减小 70%,失水率减少 94.5%。同时,与纯净 CO2保鲜气调处理相比,含 CO2废气用作气调保鲜不会导致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含量超标。此外,笔者对废气 CO2气肥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如下简单分析:本研究中, 2000 μmol•mol-1CO2气肥处理较 CK 增产 8.925 t•hm-2,可见,在温室黄瓜生产中增施 CO2废气气肥能够获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将废气转化为 CO2气肥施用后,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及一系列生理机制实现了废气中 CO2的固定。2000μmol•mol-1CO2气肥处理黄瓜产量为 66.438 t•hm-2,若按照果实重量的 40%源于 CO2气肥进行计算,则每公顷温室黄瓜果实可固定 CO226.6 t。可见,大力推广废气 CO2气肥增施能够大幅度实现 CO2的减排,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同时,本试验所采用的废气净化方法吸收尾废液中含有硫、氮资源,经处理后还可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叶盛英等 2007)。

参考文献

1方向晨, 张志智, 张喜文. 2011. CO2的化工利用技术展望. 当代化工, 40(3): 221~231

2冯建华, 徐新明, 李继兰, 班兆军, 贾连, 文季. 2010. 香菇采后预处理及气调保鲜技术研究. 中国食用菌, 19(2): 51~53

3艾民, 刘振奎, 杨延杰. 2005. 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36(4): 414~418

4曹红红, 张颖, 张翠梅, 段建茂, 赵建武, 要文华. 2001. 高效二氧化碳气肥棒的特点与应用. 中国蔬菜, 3: 44~45

5曹红红, 张颖, 张翠梅, 段建茂, 赵建武, 要文华. 2001. 我国 CO2气肥生成方法及发展趋势. 长江蔬菜, 6: 25~27

6岑超平. 2001. 同时脱硫脱氮处理是我国烟气治理的发展方向. 环境保护, 12: 17

7岑超平, 古国榜. 2004. 尿素和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工艺研究(Ⅰ). 环境污染与防治,26(4): 285~287

8岑超平, 古国榜. 2004. 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研究(Ⅰ)--吸收反应中尿素消耗的动力学方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1): 37~39

9岑超平, 古国榜. 2004. 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研究(Ⅱ)--净化过程中 SO2和 NOx 的吸收特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2): 15~17

10崔庆法, 王静. 2003. 补施 CO2气肥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3(1): 39~4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