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农业硕士论文,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包括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农村发展八个领域,主要为农业技术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农业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初,农业产业化开始在中国出现,作为带动产业化的主要力量——龙头企业也随之诞生。诞生初期,龙头企业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中国加入 WTO 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国外农产品和农业跨国集团纷纷涌入中国,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涉农企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涉农企业依靠人力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企业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综合衡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资源是战略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是战略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战略的重要内容。按照性质,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制度资源等类型。在这些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资源的竞争,而资源中最重要的,能起决定性作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企业竞争的焦点开始转移到对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跨国公司开始高薪聘用中国本土员工,许多高素质人才也纷纷涌向国际市场,国内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人力资源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这种环境下,国内龙头企业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人才匮乏,创新能力弱,员工流动率高等,许多龙头企业纷纷倒闭。究其主要原因,笔者发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导致上述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劣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人力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等战略资产的特性,因此,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因此,对人力资源这一战略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Management,简称 SHRM),是企业为了实现目标所进行和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目的是为获取和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从而形成企业的战略能力。尽管我国企业在 21 世纪越来越重视人才,许多企业也开始跟上世界形势的发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但是,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刚刚起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虽然打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旗号,但依然按照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如果不尽快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发展将会受阻,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运转和经营。在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践中,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甚至人事管理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已经成为制约湖北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因此,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人力资源放在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1.1.2 理论背景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新生事物,自身的发展并不完善,而且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起步较晚,在理论界对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研究也还处于摸索阶段。大部分集中于个别企业和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而对于区域和行业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较少,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关注更少。因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产业化经营组织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研究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将人力资源管理推向战略高度,然而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中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不完善,因此,对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既是理论需要,也是实践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影响“三农”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时机,湖北龙头企业如何保持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成为龙头企业目前亟需考虑的一个问题。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正是可以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建立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国内学者对龙头企业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组织模式、运行机制、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等方面,而对龙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较少关注,因此,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龙头企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也正是理论研究的需要。因此,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来解决湖北龙头企业遇到的人才匮乏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第 2 章 理论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关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综述
人事管理的实践自古以来就有,然而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人事管理开始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20 世纪前期,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形成。在科学管理理论影响下,企业成立了专门的人事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科学地甄选、培训、晋升以及发放工资奖金等,但这一理论最明显的局限性是视工人为“经济人”,认为工人只看重经济利益,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必须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工作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引发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导致怠工、罢工等劳资关系紧张事件频频发生,于是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学者的重视。以梅奥为代表管理学家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试验发现,工人的生产效率受工人自身因素以及企业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影响非常大。梅奥据此创立了“以社会人”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这一学说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仅仅出于追求金钱的目的,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人际关系、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因素更能影响生产效率。后来,人际关系理论逐渐发展为组织行为里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基本形成人事管理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时期,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人与事进行专业化管理,以及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但这一时期的人事管理主要作为辅助性、事务性的活动被限制在行政事务方面。
第3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 22-39
3.1企业发展概况................ 22-23
3.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3-35
3.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5-39
第4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成因 ................39-42
4.1 人才观念落后 ................39
4.2 缺乏战略人力资源规划................ 39-40
4.3 激励机制不完善................ 40
4.4 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环节相互独立................ 40-42
第5章 构建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 42-57
5.1 龙头企业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系统 ................42-46
5.1.1 关于一线生产员工人力资源规划................ 44-46
5.1.2 关于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46
5.2 龙头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系统................ 46-48
5.3 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龙头企................48-49
5.4 战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系统................ 49-51
5.4.1 培训系统 ................50-51
5.4.2 职业开发系统................ 51
5.5 战略性员工激励系统................ 51-54
5.6 战略导向的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 54-57
结论
本文以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人力资源的特点及管理现状分析,发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为湖北龙头企业提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建议,从而达到提升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的。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
(1)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力资源呈现出一线生产员工和领导者管理素质较差,员工本土化现象严重以及员工流动率较高等特点,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与企业战略脱节的问题。
(2)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议。
针对上述湖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包括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系统、招聘与配置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能力建设系统、激励系统与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管理系统在内六大系统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孙振华.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谈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J].企业管理, 2007(2):36-37
[2] J.Butler,G.Ferris,& N.Napier. Strategic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Edinburgh: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1991:189-193
[3] 胡德春.农业产业化低成本经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200-202
[4] Drucker P.F..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M].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1954:263-264
[5] W.Bakker.The Human Resources Function[M].Yale Labor Management Center,1958:53-54
[6](美)雷蒙德•A•诺伊.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9-70
[7] 赵曙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7
[8] (美)切斯特•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3-115
[9] 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2-18
[10] Devanna M.C..Fombrum,&N.Tichy.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 StrategicPerspective[J].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81(winter): 51-67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第一章绪论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农业己变成了弱势产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农村的稳定问题面临挑战。都市农业它是一种发达的现代农业,处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能够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各项科技成果和现代化的农业设备生产农产品,是城市经济、文化、技术诸方面相互融合的新型农业。长沙市己经步入了都市农业发展的初期,发展前景广阔,但是,长沙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仍有差距,实践相对滞后,都市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与保障体系仍未健全,致使长沙当前都市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仍有规划落后、特色不明显、产销脱节、破坏生态环境等现象。因此,长沙市在今后如何继续且顺利地发展都市农业,需要提出更加具体和系统的对策。
1.2研究的意义
本文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l)在对都市农业的产生、特点、功能、理论等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外和国内典型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客观规律,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特别是完善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化的理论、在探讨大城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深入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为今后国内其他城市发展都市农业提供有用的理论依据。
(2)通过对长沙都市农业的具体研究,确定其宏观发展思路和微观发展形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促进长沙市农业的升级转型、都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直接的实践指导意义,对长沙市内其它区域乃至其它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分析
2.1国外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1930年日本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最早出现都市农业一词;而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1935年发表的《农业地理》中首次以学术名词的形式提及都市农业一词。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都市农业,最初的表述为“城市农业区域”或“城市农业生产方式”;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发表了《日本农业模式》一文,正式提出了“UrbanAgriculture”的概念。都市农业是一个地域经济概念,是指位于城市内部各种间隙地,或位于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很高或快速城市化的都市区域内,紧密依托城市并服务于城市,集约经营。具有多元化功能和明显的“城市性”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
近现代以来,城乡问题一直很突出,因此许多西方社会学家和城市理论学家对其进行了诸多研究,试图找出一种方案来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创造一种宜人的生活空间。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其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1898年,霍华德发表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其中具体阐述了他的田园城市理论。他把城市和乡村比喻为磁铁,为了兼顾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创造出了城市—乡村磁铁(TOWN—CoUNTRYWAGNET)。他认为,“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之后,他较成功地建设了菜契沃尔斯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不少经济学家利用经济理论中的稀缺性研究都市农业的价值,Since等(1984)认为,在都市化地区,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具有稀缺性的经济物品,其获取须付出代价。而都市型农业具有外部性,是可以产生外部性经济利益的公共财产(publicgoods),市政当局应该参与都市农业的建设并予以适当的补助。
美国农业经济与城市环境学者欧文•霍克(1959)在其发表的《预测芝加哥区的经济活动》中指出在都市周边地区和都市楔形农田上必须进行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林业以保护城市环境。clemson(2oo0)还认为发展都市农业还有助于循环使用城市垃圾废物,绿化闲置土地,以及减少因食物长途运输而带来的污染和交通堵塞等。Nugent(2000)认为,都市农业具有传统农业的耕作特征,在城市的社会功能方面,能为外来农民工提供了潜在的工作机会,为低劳动技能群体进入城市提供缓冲。Hyrum(2002)认为都市农业有助于减少城市“生态足迹”(eeologiealfoodprint),改善城市生物多样性。tackily等学者(2003)通过调查,认为都市农业可以优化农业土地利用,提高农民对土地的可进入性。Midget(1994)研究认为都市农业在食物保障和食品安全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贫穷分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增加,特别是城市化引起的人口快速增长。政府支出和就业机会的减少将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而通过都市农业政策的实施,能够确保城市居民的日常食物供给,并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zeus(2003)认为大量人口涌入城镇,但是城镇却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对于不断扩大的低收入阶层而言,从事都市农业就成为他们必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哺。
2.2国内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一般认为,我国都市农业的提法来自日本,国内的提出与实践基本上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994年,上海市首先提出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构想,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将发展都市农业列入政府规划的省级城市。上海市、北京市以及深圳市等都明确提出了加快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其目标是达到国际一流的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水平。学者们普遍认为,都市农业是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达时代的产物,是人们对都市范围内及周边农业的一种新的认识,都市农业的兴起是现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都市农业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来看,城市化是都市农业产生的直接原因,经济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为都市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则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些学者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处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大都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农业。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业等进一步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发达的现代农业。
第三章 国内外都市农业经验借鉴................30-36
1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概况................ 30-31
1.1 偏重于农产品生产的都市农业模式................ 30
1.2 偏重于生态产业的都市农业模式 ................30-31
1.3 各项产业兼顾的都市农业模式................ 31
2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31-32
2.1 城市发展水平决定当地都市农业................ 31
2.2 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决定都市农业产业结构................ 31-32
2.3 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意义重大................ 32
2.4 要以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为依托................ 32
2.5 以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为保障 ................32
3 我国典型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 32-36
3.1 北京都市农业发展概况................ 32-33
3.1.1 北京都市农业概况 ................32-33
3.1.2 经验与启示................ 33
3.2 上海都市农业发展 ................33-34
3.2.1 上海都市农业概况................ 33-34
3.2.2 经验与启示 ................34
3.3 深圳都市农业的发展................ 34-36
3.3.1 深圳都市农业概况................ 34-35
3.3.2 经验与启示................ 35-36
第四章 推进长沙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 36-50
1 长沙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 36
2 长沙市都市农业发展具体目标................ 36-37
3 优化长沙市都市农业产业布局................ 37-41
4 长沙市都市农业发展对策................ 41-48
5 构建长沙市都市农业发展保障机制................ 48-50
结论
现代社会己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都市农业的发展也同样要依靠信息、知识,才能更快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科技、商贸信息市场,逐步形成融农业信息发布、交流,新产品推销,技术转让、推广,农业物化技术、专家系统软件促销,农业商贸,信息服务,远距离教学培训等为一体的农业信息中心。
(l)要重视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和利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农业经营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法律人才等方面的人才,不断开发,充实,完善,更新网络的功能以及农业信息内容。
(2)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一支既懂农业又懂经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信息员队伍,从各种渠道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多种方式把信息传递到村,由村传递到农户,解决从乡镇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
(3)加强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在充分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的技术培Ull的基础上,加强农民的信息技术培训,从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技能上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Market underRisk[J], Econometrica,1979/03:263-291.
[2] Kahneman D.,Slovic Paul,Tversky A., Judge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Biases[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3] De Bondt, Werner F.M.,Richard H.Thaler,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Journalof Finance,1985/40:793-805.
[4] Shiller,R.J., Market Volatility and Inverstor Behavior[J],American EconomicReview,1990/80(2):58-62.
[5] Odean Terrance, Volume,Volatility,Price and Profit When all Traders Are AboveAverage[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8/06:1887-1934.
[6] Shefrin Hersh, Meir Statman, Behavi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Theory[J], Journal of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94/03:129-157.
[7] Shefrin Hersh, Meir Statman, 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Quantitative Analysis,2000/06:127-151.
[8] Markowitz H.M., Portfolio Selection[J], Journal of Finance,1952/07(1):77-91.
[9] Markowitz H.M., The Utility of Weal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2/60(2):151-158.
[10] Sharpe W.F., Capital Asset Prices: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Risk[J], Journal of Finance,1964/19(9):425-442.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第一章 引 言
1 选题背景
我国已加入 WTO,需要逐步消减农产品进口关税;增加市场准入,扩大市场开放度,提高贸易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程度。这意味着我国农业必须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的原则参加国际竞争,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农业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随着中国农业发展越来越深地卷入国际化大潮,使得农产品结构和地区布局越发突出。 1991 年世界粮农组织(FAO)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1991 年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登波司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 21 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经济和生态都必须具备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不是阿拉伯数字简单递增,而是质量、效益和环境形成的一个系统的整体,这个整体在健康的农业发展环境中,应该是一个功能齐全、品质完善、不断发展并具备自我保护的有机体。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在这一新形式下,要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境况,就必须实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这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甘肃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战略长廊,承载着联通西部、建设西部、发展西部和维护西部的重大任务,是支撑和保障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资源、能源、原材料输送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内地联通新疆和西亚的交通主干道。然而近现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无计划地开垦荒地,超载放牧,乱砍滥挖,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挤占生态用水、超采地下水、大水漫灌等),尤其是过垦、过牧及河流上、中游水资源的过度利用,超越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能力(生态阈值)[1],降低了流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使稳定性很差的荒漠生态系统更加失衡,造成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解体,导致土地沙漠化及沙尘暴频发,水资源危机,植被破坏,绿洲退化,草原“三化”( 退化、沙化、盐碱化),土壤次生盐渍化[2]。重重生态问题的不断暴露,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农业生产继续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农业结构调整及驱动力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变动方面。杜能在 1826 年就最先提出了农业区位及演化理论,从土地和农业的角度对德国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周围的农业活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问题。罗斯托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和需求层次演化理论,田岛俊雄[5]研究了中国农业结构的变动。在比较优势方面,世界银行报告了 1981 年中国经济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实现专业化生产的比较研究结果,进而分析中国种植结构的变化。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动机是建立在成本差异上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地区都有生产某些产品绝对有利的条件,如果每个国家地区都抓住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而在不同的国家地区间自由交换,那么将使各国家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劳动生产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物质财富迅速增加。比较优势比较利益、比较成本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之上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一种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只要各地区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地区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家地区间的分工和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地区都有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引进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美国的经济学家哈伯勒在 1933 年出版《国际贸易理论》一书,最早运用了“机会成本”概念,并解释和证明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原理。为成功地做某件事而牺牲其它的机会称为机会成本,双方进行贸易交换的条件是能够给彼此带来利益,各自把生产要素从不具有优势的产品中转移出来,增加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的生产量,使两国的经济利益都得到提高。机会成本对于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是有意义的。在承认比较利益的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和俄林从各国间生产要素禀赋程度的差异角度,提出要素禀赋理论或要素禀赋理论条件学说。假定生产的物质条件到处都是一致的,不管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特定商品的技术水平维持不变,从而这个商品要素的密集性在各国都是一样的。认为不管是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所有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由于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Mohan[7]等认为作物品种的选择在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和其它一些资源的信息,建立专家系统,用于作物品种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种植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双重制约。农业生产活动受作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也不能无视农民种植习惯和生产利益,同时还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政策的严重制约和限制。B.Merenne[10]认为伴随非城市化发展趋势而出现的人口迁移、企业经营战略变化、追逐廉价土地租金的驱动力会冲击农业区位分布。归纳起来,国外文献关于农业结构的描述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从农作物之间存在的比较优势角度来分析;二是,从制度、社会条件分析农业结构调整,也就是从农业的所有制、农场(农户)的数量和规模、农场的组织方式、农业技术水平、农产品的市场等来研究的。
第三章 河西走廊农业结构特征变迁............... 25-31
1 河西走廊农业结构变迁特征............... 25-31
1.1 农业产值比重 ...............25-26
1.2 区域内农业结构相似系数............... 26-31
第四章 河西走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 31-53
4.1 系统边界及决策变量的选择............... 32
4.2 主要辅助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定............... 32-38
4.3 建立多目标体系............... 38-39
4.4 构建约束条件............... 39-42
4.5 模型运算与结果预测 ...............42-50
4.5.1 加权求和算法............... 42-43
4.5.2 各方案主要参数确定............... 43
4.5.3 农业结构优化............... 43-48
4.5.4 优化结果分析 ...............48-50
4.6 对策建议............... 50-53
结论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部署,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该项战略调整的基础。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因素多、范围广,并且受气象、季节和生长周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较工业生产结构更加困难。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战略长廊。通过该论文的研究,既填补了农业产业结构评价和优化方法研究方面的不足,也可以为河西走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
本文研究总结起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根据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采用结构相似系数、结构变化系数等量化指标进行区际比较分析,引入信息理论中信息熵的概念作为产业结构系统稳定性的度量指标,以农种植业、林、牧、渔各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相应的概率,构造产业结构系统熵的定义。对河西走廊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评价,河西走廊农业各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种植业比重过高,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正确,但调整速度较慢。完成了河西走廊典型样区的人口预测,消费需求预测,及各种作物产量的预测,建立起体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多目标非线性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并完成模型中参数的确定,将算法应用到河西走廊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求解中,得出了研究样区农业结构的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认为,为了满足研究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河西走廊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需要以现代畜牧业发展为主,以经济作物种植为辅,实现农业产业的优化,需要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然而,不同研究样区,资源禀赋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市场条件均有差异,因此农业结构的优化还需要依据地方实际经济、生态发展作以适当调整。
总之,本研究的各项研究成果,具有定性、定量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但是,由于时间及生态数据数据采集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生态约束指标(包括水资源约束指标)拟定不太全面,参考指标较少,其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同时,部分生态指标数据及经济数据依赖于网络资源及部分研究成果,其有可能影响到本文预测的精准度。更多原因在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在研究中还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这些都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效栋.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A].甘肃省 2003 年学术年会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18-22.
[2] 张肃斌.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特征与恢复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10:1-5.
[3] 杜能.孤立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吴衡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25.
[4] W.W.Rosto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Communist Manifesto. 3rd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84-95
[5] 田岛俊雄.中国农业的结构与变动[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20.
[6] World Bank. China: Long Ter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Options. Baltimore [M].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42-51.
[7] Mohan’s. Arumugam,N.CROPES:A Rule-based Expert System for Crop Selection in India[J].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1994,37(3):1335-1363.
[8] Adesina,A.A.Quattara,A.D.Risk and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northern cote do pie[J]r. agricultural systems2000,66:17-32.
[9] Berbel,J.Risk Programming in agriculture systems:A multiple criteria analysis[J]. agricultural systems,1993,41:275-288.
[10] B.Merenne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urban auras[J].GeoJoural,1997,1(4):25-28.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证明,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资料,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石,历朝历代均将粮食问题作为安邦定国的头等大事。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全球性粮食危机爆发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第一次粮食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消灭饥饿和营养不足的世界宣言》和《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此后,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和人们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我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中国政府历来关注的头等大事,也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近年来,中央连续五年的“一号”文件均与农业和粮食生产有关,充分显示我国政府对粮食问题的关注。进入 2008 年,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像无声的海啸般再次袭击了世界众多国家,国际市场主要粮食品种价格飞涨,并引发不少国家通货膨胀,民众生活水平出现下降,世界处于贫困线下的饥饿人口数量不降反增,传统的粮食匮乏地区和贫困国家,更是出现了人口增加和社会动荡。直到现在,危机的阴影仍未散尽,部分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价格创下历史新高,通货膨胀,饥饿、贫困和失业开始困扰越来越多的人。
虽然在此次危机中,由于中国主要粮食产品自足率较高,政府政策措施得力,因此并未出现粮荒和社会动荡。但“居安思危”,况且我们并不是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危机中我国香港及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大米价格快速上涨,引起人们一定程度的恐慌,全国大部分地区主要粮食价格尤其是猪肉和食用油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引起我国政府高层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稳定市场的应急措施。目前,中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较好,这是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结果,但我国粮食安全同样面临挑战。人口多、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科技落后、耕地、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等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仍将长期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基础比较脆弱,粮食安全处于紧张平衡状态。更有国外学者认为,不远的将来,粮食将与核武器和石油共同成为主宰世界政治形势的战略资源。因此,粮食问题是我国和世界必须高度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世界各国历史实践,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创新是进步的根本动力,解决制约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农业技术创新。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对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贡献率,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未来世界粮食增产总量约20%来自播种面积的增加,约 80%来自单产的提高。所以,今后我们应把工作重点放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上,提高单产率、复种率,提高品质。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科技创新转化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薄弱,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必须加以解决,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的策略选择。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解决好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问题,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证。21 世纪科技发展的主题是创新。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并将深刻改变世界和人民生活。农业技术创新是改变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弱质地位的根本途径。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确保国家稳定,民族自立的战略抉择。本课题研究有三个目的:
(1)通过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系统研究,进一步揭示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乎我们自身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国,决不能以忽视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片面换取经济增速。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中国的发展必须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技术创新理论上还是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研究,将其运用到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上,对构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有力说明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才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的主导力量,说明科学的生产力标准的哲学思想是正确并且不断被丰富的。只有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实现的粮食安全才不仅仅是数量上安全、而且是包括质量安全和生态可持续的全面的粮食安全。
(3)在研究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同时,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科学发展的主导思想下,“和谐技术观”对于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及构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在推动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的同时,推动技术观的理论研究。
2.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概论
2.1 粮食安全概念及内涵
粮食安全 ( FOOD SECURI TY) 的概念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本文所指粮食均为广义的粮食概念,既全部粮食作物的总和。1974 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以下简称 FAO)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提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食品”的粮食安全概念。经过实践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到了 1 99 6 年 FAO 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通过的《 罗马宣言 》 中指出:“粮食是人类唯一的生存来源,人人享有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了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该论述进一步明确了粮食安全的内涵,成为对世界范围粮食安全概念的理论性概括和被普遍认可的规范。由上述可知,粮食安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的、综合的概念,它包含了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粮食的数量、质量,多样性和可获性等内涵。通俗的讲,粮食安全就是保证粮食供求的平衡,同时,由于各个国家历史背景、生产条件、社会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各国家对粮食安全的要求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也不同,发达国家强调实现更高要求的全面平衡的粮食安全目标,而发展中国家更强调发展粮食生产,提倡适度消费,保持粮食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的目标。本文认为,粮食安全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和丰富的粮食需求和抵御各种影响粮食安全的不测风险的能力,因此粮食安全的核心在于“能力”安全。
3. 和谐技术观视野下我国农业技术................ 25-39
3.1 技术创新概论................ 25-26
3.1.1 技术创新概念................ 25
3.1.2 技术创新的特征................ 25
3.1.3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式 ................25-26
3.2 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 26-27
3.2.1 农业技术创新的涵义................ 26
3.2.2 农业技术创新的特征................ 26-27
3.2.3 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27
3.3 贯穿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的................ 27-29
3.3.1 关于和谐技术观 ................27-29
3.3.2 和谐技术观视野中我国农业技术................ 29
3.4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29-33
3.5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33-34
3.6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34-36
3.7 和谐技术观视野下我国的农业................ 36-39
4. 全文总结及研究瞻望................ 39-41
4.1 全文总结................ 39
4.2 研究瞻望 ................39-41
结论
通过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分析得出:粮食安全是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必须始终关注的头等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粮食刚性需求的增加和我国农业基础的薄弱性造成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的矛盾是长期客观存在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力,这是现实和根本性的选择,必须通过构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率和技术成果转化率,实现科技增产的目标,保障粮食安全。
将“和谐技术观”的思想贯穿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中,使得本研究更具方向性,在和谐技术观的视角下,对我国现有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科研体制的弊端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对我构建和完善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同时,在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中,通过对和谐技术观概念的探讨,说明在我国悠久传统文化中产生的,曾经创造古国灿烂技术文明的和谐技术观,对于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所具有的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赫尔曼 卡恩等.世界粮食问题展望与农业潜力[M] .农业出版社,1982:2-5
[2]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United Nations (FAO) .Guide lines for cropand food Supply missions[R] .work paper,1996.
[3] 朱泽.粮安安全状况的实证研究[J] .调研世界,1997(3) :22-27
[4] 马九杰 , 张象枢 , 顾海兵 . 粮食安全衡量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J]. 管理世界,2001(1).154-161
[5] 西奥多.W.舒尔茨著,粱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
[6] 翟虎渠.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M].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9.4
[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中长期粮食规划纲要:[OB/OL].中国政府网,
[8]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9] 高启杰.农业技术创新理论——模式与制度[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8-11
[10]王前,陈昌曙.论和谐的技术观[J].哲学研究,2008,(8).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第一章概论
代写论文作者希望能够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前提,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原则下,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建立一集农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化、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农业科技教育信息化、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为一体的湖南省省级区域内信息化平台,更好的服务“三农”,促进农业经济更加高效的增长。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2005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明确提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原则: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完善管理体制,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主体作用,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协调发展。支持建设第三方平台,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商务应用服务。2007年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信息办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按照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营造环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加快发展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强调在完善发展环境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引导和保障作用。提出了基本形成以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为主流的发展态势的目标,以大力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为切入点,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新型服务,扩大服务领域,促进服务贸易,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就业增长。
一系列政策文件确立了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重要地位,也明确了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的方向。2007年中共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积极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1.2研究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紧抓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对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数字鸿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信息化内容包括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设施建设、信息需求者和信息服务提供者之间关系的构建和协调,它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中央“一号文件”在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这些内容在因特网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技术以农业服务网站的形式就可以集中地体现出来。因此本文的核心也就是利用农业服务网站来实现省级区域内对农业资源和环境信息化、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农业科技教育信息化、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并以此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信息化平台,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建设。
2农业信息化的国内外现状
2.1国外现状
美国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应用,出现了全方位高速度农业商务活动和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因特网农业。到目前为止,美国利用计算机网络(CN)、通讯技术(CT)、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S)技术来获取、处理和传递各类农业信息应用技术己进入实用化阶段。专家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美国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美国目前正在使用或正准备使用的专家系统有1000多个。德国的农业信息技术随着农业信息网络的不断扩大而达到推广普及,其农业生产大多数工作是通过操作计算机来完成。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农业新技术、新信息得到快速传递,德国农业信息技术正在普及并向农业全面信息化迈进。
日本在农业生产部门中也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普及率己达到92%。农林水产省的农副产品情报中心己与全国77个蔬菜批发市场、23个畜产市场联网,向各县成协议农协提供农副产品价格、产地、市场交流等情报。各县还建立了与农户联系密切的农业技术情报系统,使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成为由农产品消费者和农产品供应者共同合成的崭新的因特网农业经济。法国在农业信息服务方面呈现出主体多元化、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的态势。法国官方的信息服务为财政支持、不收费;行业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的信息服务,属于其成员的自助自我服务性质,一般只收取成本费;营利性机构的信息服务,通常是在生产者价格和社会平均利润范围内收费。
第三章 湖南省基于网络环境下.................... 15-24
1 湖南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5-16
2 湖南省"12316"所起的作用................ 16
3 链式农业信息平台所能起到的作用................ 16-17
4 湖南省基于网络环境下农业信息................ 17-24
第四章 湖南省链式农业平台建设分析................ 24-56
1 基于网络环境下湖南省链式................ 24-25
2 基于网络环境下湖南省农业信息................ 25
3 农业网站对象定位 ................25-26
4 湖南省农业信息平台的组成模块................ 26-56
第五章 平台的运营与管理................ 56-61
1 政府部门在平台的运营与管理上................56-57
2 农业高校在平台运营与管理................ 57-58
3 物流企业在农业平台中起到的作用................ 58-59
4 金融机构在农业平台中起到的作用................ 59-61
结论
农业网站是实施农业科技信息化、科教兴农的重要手段,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区域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具体表现,应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信息为政府部门、农业科研、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促进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加快科学技术的传播,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科研效率,并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此项开发研究对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农业正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其中,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广大农民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
农业信息平台的建成,加快了农业科技普及的速度,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进程,使农民可以更多、更快、更好地接受最新技术的培训,使用最新技术,从而加速了现代科技成果的普及率和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率。并且农业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有利于现有农产品销售的小农模式向市场化、电子商务化转变,更加积极稳妥的促进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网络的畅通,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农业信息平台的建成,必将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对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试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咨询网,2003.4.3.
2农业网站信息资源开发与整合.见:农民日报社、中国农学会,编.第五届中国农业信息化高层论坛〔C〕.北京: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4:30-31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12号)
4《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5《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6朱希刚.技术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72-187
7贾善刚.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1999(2):48
8梅方权.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22
9郑红维,关于农业信息化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1
10王炬.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3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1. 文献综述
1.1处理农业废弃物的意义
由于人们的吃穿住行离不开农业,使得农业生产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随之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数量日趋增多,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由农、林业产生的残余植物类废弃物;由牧、渔业产生的残余动物类废弃物;由农畜产品加工产生的残余加工类废弃物以及农村城镇生活废弃物(生活垃圾、人粪尿等)四大类,总之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残余有机类物质都称为农业废弃物[l]。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每年产生畜禽粪便134.0亿t,蔬菜废弃物1.0亿t,农作物秸秆7.0亿t,肉类和农作物加工废弃物1.5亿,生活垃圾和人粪便2.05亿t,锯末、刨花等林业废弃物1600Ot,其他类的有机废弃物约有0.5亿。农业废弃物被资源化利用之前,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成本就有所提高,再加上农业废弃物的营养成分含量低,有害成分含量高,所以就造成了大部分的农业废弃物被随意丢弃或者排放到环境中,不仅污染了生态环境,还促使这些“资源,,变为“污染源,,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对日益增长的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达到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目的,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1.2农业废弃物传统处理方法的比较
农业废弃物的传统处理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堆制等方法。日常生活中产生较多的农业废弃物就数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不仅占地面积大,长期堆放发生质变,产生恶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目前处理垃圾方法主要采用填埋和焚烧,这两种方法虽然对垃圾占据大量空间有所缓解,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依然存在。且垃圾通过填埋和焚烧要达到无害化需要大量的场所和资金,没有合适的场所和充足资金的支持,那么建造的填埋场和焚烧场不符合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可能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据调查,近10年来我国沿海省市垃圾填埋都很难找到合适场地。农村产生较多的农业废弃物要数秸秆和畜禽粪便,目前大部分都采用堆肥的方式处理废弃物。但是堆肥的方法存在着不少问题:废弃物要经过3-6个月以上较长的堆腐时间,期间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腐熟的有机肥理化性质和肥分较差,腐熟程度不均匀,其中玻璃、塑料等易碎杂物还会对农田造成破坏并妨碍耕作,有些甚至被重金属污染。
1.1.3虹蛔处理农业废弃物的优势
1.1.3.1加快转化农业废弃物
农业废弃物中含有许多种化学污染物,在雨水的淋溶作用下一些水溶性碳、氮等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然而有一部分水溶性化学污染物是能够被蛆叫转化成能促进种子萌发,对改良土壤、植物生长十分有效的物料。Mitchell[7]、Ndegwa、Albanexl[9]的试验结果都表明蛆好转化处理后的产物中水溶性物质的浓度比未接种蛆叫的处理低;其中Ndegwa等的研究结果还得出蛆妇处理前后物料中水溶性氮下降了35-50%。1.1.3.2技术简单、处理效率高人工培养的蛆叫品种处理农业废弃物的效率很高,据报道,蛆酬每d能够消耗掉的固体废弃物可以超过自身体重的一半。排出20t叫粪。Martin用木板建立了一个亿条虹叫一d可吞食40-50t垃圾,10m长,Zm宽,0.5m为蛆叫处理单元,在这样简单的系统内蛆妇通过自身摄食活动在高的木箱作3周内处理360-460kg的餐饮废料。蛆叫处理农业废弃物可以大大减少像堆肥处理那样或多或少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物料成堆和翻堆的弊端,而蛆叫处理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堆制农业废弃物过程中不需要翻堆,使得劳动强度降低。对于投料和叫粪的收集,20世纪80年代中期,著名的蛆叫专家EwardS根据蛆叫最适生活条件设计了一种由电脑自动监控和调节适合蛆妇生存湿度和温度的处理废弃物的蛆叫反应器,全自动地进行给料和妇粪收集,这样提高了蛆叫的处理效率,大幅度降低了人力资源消耗。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司或个人都会自行研制蛆叫反应器,例如美国EPM公司研制并生产了一种很小的圆形流程化蛆叫反应器,其直径和高度均只有o.gm,每年只需要想该系统中投放14-18kg(35000-40000条)蛆叫就能处理超过3,6t的农业废弃物。奶牛是草食动物,食量大,排泄物多,粪便的有效处理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能带来生态效益,如华盛顿太平洋花园公司就利用一个37m长,2.4m宽的蛆叫床来处理乳牛场产生的农业废弃物,这个蛆叫反应器的日处理能力为2.8t。
2材料与方法
2.1供试材料
(1)蛆蝎J:大平3号,是由日本品种大平2号和北星2号进行杂交并经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色泽鲜红,繁殖速度快,生长速度快,从刚孵出的幼叫长成成叫仅需40d,成熟早、抗寒力强、产量高。购于大竹蛆叫养殖场。
试验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试验设计,以牛粪/菌渣的干物质比为A因素,以10%EM菌液添加量为B因素,试验设计见表1,试验设9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每期随机选取3个),共108盆,每个处理设置不接种蛆叫的空白对照组,接种蛆叫和对照组共计216盆。
采用上口直径为8cm,下底直径为6cm,高12cm,底部有通气孔的塑料花盆,底部放有细纱网防止蛆叫逃逸。按试验设计把牛粪、菌渣(干物质总重量759)和用10%EM菌液均匀混合,混合物为预堆制新鲜物料于盆中自然堆制巧d(防止产生的热量使蛆叫逃逸),其间每24h翻堆一次以排出有害气体。然后接种6条个体质量在125mg条,左右的蛆酬,接种后在盆口蒙上细纱布,防止逃逸。整个堆制过程物料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若含水量太高,则将盆钵放于通风处使过多的水分蒸发,若含水量太低,则均匀洒入水加以调节。为了消除自来水中的氯对蛆叫的影响,一定要用隔夜的自来水进行湿度控制。蛆妇养殖于8-10月,温度控制在20-28℃左右。
3 结果与分析................ 22-44
3.1 不同物料堆制过程中蚯蚓的生长及繁殖状况 ...............22-30
3.1.1 不同物料堆制过程中蚯蚓的生长状况 ...............22-27
3.1.2 不同物料堆制过程中蚯蚓的繁殖状况............... 27-30
3.2 蚯蚓处理对不同物料组合理化性质的影响............... 30-39
3.3 蚯蚓处理对不同物料组合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39-43
3.4 蚯蚓处理对不同物料组合种子发芽指数............... 43-44
4 讨论 ...............44-50
4.1 不同物料堆制过程中蚯蚓的生长规律 ...............44-45
4.2 不同物料堆制过程中蚯蚓的繁殖规律............... 45
4.3 蚯蚓处理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 45-48
4.3.1 蚯蚓处理过程中有机碳含量............... 45-46
4.3.2 蚯蚓处理过程中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 46-47
4.3.3 蚯蚓处理过程中碳氮比的变化规律............... 47
4.3.4 蚯蚓处理过程中pH值的变化规律 ...............47-48
4.4 蚯蚓处理过程中生物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48-50
4.4.1 蚯蚓处理过程中三大微生物活............... 48-49
4.4.2 蚯蚓处理过程中酶活性...............49-50
4.5 菌渣和EM菌在蚯蚓堆肥中的作用............... 50
结论
1.蛆躬l在牛粪/菌渣与10%EM菌的混合物料中生长良好、繁殖旺盛。不同物料组合的平均叫重和日增重倍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牛粪/菌渣为0.5添加了巧mL10%EM菌的处理7中。日增殖倍数随着饲养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第60d时,牛粪/菌渣为1.0添加5mL10%EM菌液的组合6蛆躬旧增殖倍数最大。在O一60d内变异来源处理和牛粪菌渣比对蛆叫的平均酬重和日增重倍数有极显著性影响,在巧一60d内处理和牛粪菌渣比对蛆叫的日增殖倍数有极显著性影响。
2.接种蛆叫组和未接种对照组的有机碳含量和碳氮比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全氮含量则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接种蛆叫组中有机碳含量和碳氮比的下降均以牛粪/菌渣干物质比为0.5添加了巧mL10%EM菌液的处理7下降的最快,降幅分别为34.85%和58.42%,全氮含量增幅最大值也出现在处理7(56.06%)中。
3.接种蛆叫组合的pH值显著小于未接种蛆叫的对照组(尸<0.05),接种蛆酬的组合2、3、7、8、9在第60d时pH值为中性偏酸,其余接种蛆酬的组合和9个未接种蛆叫组合pH值为中性偏碱。
4.接种蛆妇处理牛粪/菌渣比和EM菌的混合物料,与未接种蛆叫的物料相比,细菌数量有所升高,但不显著(P>0.05),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均显著得到提高(尸<0.05)。所有组合的堆制物料中,脉酶含量在试验的60d内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接种蛆叫组合的脉酶含量均显著小于未接种蛆叫的对照组(尸<0.05)。试验组合及其对应的对照组的脱氢酶含量在O一60d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蛆酬日增重倍数最大的处理7体现了细菌数量、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最多的特点。
5.接种蛆叫和未接种组合的种子发芽指数在堆制的0一60d种子发芽指数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且接种蛆叫的组合种子发芽指数显著高于未接种蛆叫的对照组(P<0.05)。
参考文献
[1]孙振钧,袁振宏,张夫道,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资源战略研究报告[J].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研究,2004.
[2]孙振钧.中国生物质产业及发展取向[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1-5.
[3]Heribertl,etal.MierobiologyofComPosting.NewYork:VerlagBerlinHeidelberg,2002:119-132.
[4]许第发.蛆叫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有机质降解和肥效的影响-硕士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05.
[5]李天珠.试述我国垃圾处理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J].黑龙江史志,2006,12:49-50.
[6]黄的扬,陆文静,王洪涛.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1):12-18•
[7]MitehellA.ProduetionofEiseniafoetidaandvermicomPostformfeedloteattlemanure[J].5011Bioehem.1997,13:163-167.
[8]NdegwapM,ThomPsonSA,DasKC.EffeetsofstoekingdensityandfeedingrateonvermieomPostingofbiosolids[J].BioresoureeTeehnology,2007,71(l):5-12.
[9]AlbanellE,PlaixataJ,CabreroT.ChemiealehangesduringvermieomPosting(Eiseniafoetida)ofsheePmanuremixedwithcottonindustrialwastes[J].BiolFertil50115.1988,6:266-269.
[10]邱江平.虹叫及其在环境保护上的应用:.蛆叫在处理有机废弃物和生活污水上的应用[J].上海农学院学报,2000a,18(1):52-58•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发展,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美国农业生产更趋于工厂化、自动化和专业化,其规模、产量和效益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美国农业是技术和能源密集型农业,对石油等无机矿物能源高度依赖,从长期看这种模式并不具备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其突出问题在于:第一,能量效率较低。美国农业能量的收入和投入之比为 1:15,同样生产 4.18 焦耳热量的食物,美国需 0.837~2.09 焦耳的热量,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只需 0.209~0.418 焦耳热量;第二,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和长期的机械耕作,平均每年有 31 亿吨土壤流失,每生产 1 千克玉米要流失 1 千克表土。
由此可见,单纯服务于高产出的农业机械化模式并不可取,特别是在经济增长与能源供应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化系统的资源配置,积极探索一条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十分必要。从我国情况看,近年来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生产率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2008 年农机总动力达到 82190.41 万千瓦,比 2007 年增长了5311.77 万千瓦;每亩耕地平均拥有农机动力达到 45 千瓦,比 2007 年增长了6.91%;耕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45.85%,比 2007 年增长了 3.38 个百分点。但是,应该看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受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方式支配,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了高污染、高消耗、低质量的特点,付出的环境和资源代价较高。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不断加大,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2008 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强调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旱作农业、集约生态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等节约型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业废弃物生成、注重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等环保型技术,大力培养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观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如何尽快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资源和环境危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核心产区,农业机械化一直是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发展领域。经过多年发展,2008 年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农机总动力达到 1800 万千瓦,比 2007 年增长了 7.25%;各种农用机械数量大幅增长,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数量达到 201268 台,是 2007 年的 4.39倍,联合收割机和水稻插秧机的数量比 2007 年分别增长了约 87%和 63%;机耕、机播和机收面积分别达到 3792、2885 和 473.4 千公顷,比 2007 年分别增长了21.89%、8.11%和 58.12%。但是,从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看,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下的农户分散经营模式与大规模农业机械化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越来越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导致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机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低下,实际上就是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浪费问题。因此,在不减少产出的前提下,如何降低农业机械的排放量、减少农业机械的能源消耗、规避农业机械化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风险,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性能已成为当前农业机械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鉴于此,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基于制度经济学基本原理,在对吉林省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的历程进行回顾基础上,采用制度变迁模型、灰色预测与灰色关联模型等研究方法,对节约型农业机械化进行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能为吉林省实现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更能为我国其他省份农业机械化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经验借鉴。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从可查阅的文献看,针对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进行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其相关研究可以综述如下:从国外的研究看,Selim Adem Hatirlia, Burhan Ozkanb, Cemal Fert对土耳其农业发展中的能量投入产出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表明包括农业能量效率、农业净能量等指标都开始出现下滑,这说明农业能量投入产出率低下,并且可能由此产生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Samarthia Thankappana, Peter Midmoreb.T, TimJenkinsc以印度西北部的村庄为案例,探讨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快速农业机械化带来的能源效率降低和环境污染风险,并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分析了支持能量保持系统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优化问题。Vecdi Demircan.etc以土耳其的伊斯帕尔塔省为研究对象,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甜樱桃产业的能量经济分析。分析表明,通过把相关投入产出都换算为等价能量,可以计算出该省甜樱桃产业的生产效率还是比较领人满意的。Debendra. Baruah, Ganesh, Bora对印度农业机械化的能量需求进行了预测。Gulistan Erdal, Kemal Esengun, Hilmi Erdal, Orhan Gunduz运用定量方法将土耳其托卡特省甜菜产业的投入产出折算成能量等价,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成本测算。测算表明能量成本最高的环节是劳动投入、土地出租和施肥。虽然能量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了较高产出,但也同时带来了较高的能量成本及环境污染风险。S.O. Nkakini, M.J.Ayotamuno, S.O.T. Ogaji, S.D. Probert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场机械化使得尼日利亚的薯类生产中能量利用更有效率,并据此认为应该通过加大补贴力度进一步促进农场机械化发展。
第 2 章 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历程
2.1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
诺斯和戴维斯在《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首先强调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并对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进行了模型化描述。他们把制度变迁视为一种制度均衡1—非均衡—均衡的过程,在制度均衡状态下,对现存制度的改革,不会给从事改革者带来更大的利益,因此,不会出现制度变迁的动力。但是如果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比如市场规模扩大,或生产技术发展,或一定利益集团对自己的收入预期有改变等,而出现了获取新的潜在利益的机会时,可能再次出现新的制度创新,然后达到新的制度均衡。具体包括如下 5 个阶段:(1)形成“第一行动集团”阶段。所谓“第一行动集团”是指那些能预见到潜在市场经济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制度创新就能获得这种潜在利益的人。一般而言,“第一行动集团”包括了三个层次的主体,即个人、团体或政府,他们是制度变迁的决策者、首创者和推动者。(2)“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制度创新方案的阶段。先提出制度变迁方案,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创新活动。(3)“第一行动集团”对已提出的各种创新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的阶段。(4)形成“第二行动集团”阶段。所谓“第二行动集团”是指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帮助“第一行动集团”获得经济利益的组织和个人。(5)“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协作努力,实施制度创新,最终实现制度变迁过程。
第3章 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的发生机理................. 28-38
3.1 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28-32
3.2 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的制约机制 .................32-36
3.3 本章小结................. 36-38
第4章 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的制度效应测度................. 38-48
4.1 引言 .................38-39
4.2 指标与方法................. 39-42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2-47
4.4 本章小结................. 47-48
第5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48-51
5.1 主要结论................. 48
5.2 政策建议 .................48-50
5.3 本章小结................. 50-51
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作业委托的经营形式已经延伸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必将成为未来中国节约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吉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还不发达,因此,政府应该积极提倡基于节约型农业机械化理念的绿色服务,继续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尽快破除传统农业机械化体系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提高农户对这种崭新经营模式的认识程度,树立“不求拥有,但求享受”的农机生态服务理念。通过逐渐完善农机作业委托市场机制和农业机械化管理体制,实现全程农业机械化的绿色经营与生态服务,走“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吉林省目前实施的“百千万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工程”,即建立 100 个农机股份制作业(或租赁)公司,扶持 1000个农机股份制生产合作社,发展 10000 个农机专业大户,就是发展农机作业委托、创新管理体制的有效实践。今后可以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机服务组织中选择绿色经营与生态服务的典型进行重点扶持,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鼓励那些具备发展潜力和卓越能力的服务组织脱颖而出,最终走上打造品牌、做大做强的良性发展道路。
本章基于前文的实证分析与定量分析,提出了如下一些政策建议: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节能减排问题,明确节约战略重点;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农业机械绿色设计;大力推广节约型农机技术,实施全面的农业机械化清洁生产;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鼓励农业机械化的绿色服务。
参 考 文 献
[1]新能源与低碳行动课题组.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2]Selim Adem Hatirlia, Burhan Ozkanb, Cemal Fert. An econometricanalysis of energy input–output in Turkish agriculture[J]. Renewable and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5 (9): 608~623
[3]Samarthia Thankappana, Peter Midmoreb.T, Tim Jenkinsc. Conservingenergy in smallholder agriculture: A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case-study of northwest India[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6(56):190~208
[4]Vecdi Demircan, Kamil Ekinci, Harold M. Keener, Davut Akbolat, CaglarEkinci. Energy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sweet cherry production in Turkey:A case study from Isparta province[J]. Energy Conversion andManagement,2006(47):1761~1769
[5]Debendra. Baruah, Ganesh, Bora. Energy demand forecast for mechanizedagriculture in rural India[J]. Energy Policy, 2008 (36):2628~2636
[6]Gulistan Erdal, Kemal Esengun, Hilmi Erdal, Orhan Gunduz. Energy useand economical analysis of sugar beet production in Tokat province ofTurkey[J]. Energy, 2007 (32):35~41
[7]S.O. Nkakini, M.J. Ayotamuno, S.O.T. Ogaji, S.D. Probert. Farmmechanization leading to more effective energy-utilizations for cassavaand yam cultivations in Rivers State, Nigeria[J]. Applied Energy,2006(83):1317~1325
[8]张倍增.发展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J].农机推广与安全,2005(5):1
[9]董佑福、马根众.山东省发展节约型农机化的战略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06(1):21~22
[10]高焕文.构建节约型农业机械化体系[J].中国农机化,2007(1):7~10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1导论
1.1研究背景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实现了到阶段性过剩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生产结构也逐步实现了向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的历史性调整,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中国农业正不断向现代农业迈进。首先,从产业发展相关数据上看中国农业发展。笔者由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表1-1,表1-2)得到数据发现:每年中国三大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在逐年增加,且其中第二、三产业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分额,分别稳定在47%,40%左右,产值贡献率分别稳定在53%,41%左右,而相对于此,第一产业虽总量在增加,但其构成比例从2002年的13.7%降至2007年的H.3%逐年递减,产业贡献率从2004年的7.8%降至2007年的3.6%。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图1),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2366.40元平均以每年10%的增长率提高,截至201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该数据相对于全国人均1893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来说还是偏少。也就是说,我国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步伐,其对GDP的贡献以及影响率越来越小,农民收入也远远落后于国家水平。再次,从产业特性上看中国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各种生产要素,还要顾及天气等不可控的影响因素,对气候、生物、土壤、水资源及其他自然环境条件有强烈的依赖性,使得其产业本身带来一定的复杂性、弱质性,这给长周期的农业生产过程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性,在具体技术运用和进步上要比工业产业困难许多,其生产的回报率与工业产业相比要低很多。然后,从产业政策上看中国农业发展。自建国开始,我们政府制定关于产业发展政策时,一直坚持走“重点发展第二产业路线,希望通过第二产业带动全国经济”的路线,而不是“各产业同步走”路线。实施这种路线带来的是我们的二产飞速发展,其中牺牲了部分一产的利益,最典型的就是二产的组织形式比一产多,而且管理规范。但是,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农业产业是一个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各种生产物质的基础性产业。在时间的累积作用之下,农业与工业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工业反哺农业”的目标却未实现到位。此时,政府和许多学者开始不断细化研究:农民组织与农业之间的关系问题、农民组织存在的问题、农民组织与农户之间的纽带问题等等。
故而,在如今新时期阶段,我国启动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和“农产品市场化”两项改革措施,这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由国家发起的农业产业化运动似乎成为解决农业与其他两大产业之间各种问题的钥匙。但是,从各项指标来看,这两项运动却并没有解决农业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激化越来越激烈,农业发展步伐缓慢,农户也无法真正从农业组织化中受到实惠,其很难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第二、三产业在市场环境中相竞争。
总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要解决问题必须探究其症结所在。笔者认为农业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却一直没有形成一种像工业企业一样的正规性组织,而正规、有效率组织的发展正是奠定整个产业的基石。当然,这里所述的组织并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大二公与政社合一。他是一种既能统筹发展农业,又能带动农户互助合作热情,非常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值得庆幸的是现阶段,政府部门观念己逐渐转变,在促使农村农民组织的发展上给予了很多扶持鼓励政策,虽然这些政策还未完全起到成效。另一方面,农村缺乏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有威望、合作理念、懂经营、愿意带领农民的合作事业领办人或者农业能人。通过他们的作用使农户联合起来,共同去面对挑战,将自身农业产品推向市场。由于这两方面的作用,笔者认为双重作用之下,使得农民组织化水平偏低,发展缓慢,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可能。
1.2研究意义
农业问题一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巨大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农业发展缓慢,农产品供给出现全面过剩,农民增收趋缓甚至绝对下降,农业出现了前所未遇的问题。从改革开放到如今,我们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民组织,如:改革初期推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制度、九十年代发展农业产业化、现阶段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以及农民组织的自身发展,使得我们国家农民组织从小到大、从地区到全国,获得全面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通过横向对比我们发现,目前我们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工业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症结在于农业农民组织的发展不像工业产业、第三产业组织的发展那样完善,而且农民组织化还存在很多问题。
2农民组织化的基本内容
2.1农民组织化的相关理论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有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SCP范式)。产业组织是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产业组织由三个要素构成:企业个体、企业相互作用形成的市场关系、产业组织环境。以产业组织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经济行为特征、相互作用关系、企业的市场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产业效应规律等问题,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化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之后经过西欧、日本、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适应后,农业产业化理念已经相当完善。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农户联合组织、龙头企业带动、科技进步等各种方式,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的、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产业系统,以达到改造原先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农业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目的。本文之所以采用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农民组织化,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农民组织、涉农企业和政府在市场化运作中的相互关系复杂而又多变:每个参与者的市场行为都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出发点,相互存在着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和矛盾,个体的状况及其变动都会影响农民组织化程度,而这些特点显然也正是产业组织理论所延伸的研究范围;其二,我们国家农民组织一直努力发展,希望在各方面能与市场相匹配。但是实际中,我们国家农业市场领域产前缺少能有效解决农民或农民组织生产要素的企业,产中农业加工企业加工层次低,产后以合同机制为基础的农产品销售途径又未得到完善,在这种机制之下农民组织难以发展,这就必然要求以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农民组织化问题。产业组织的理论理论体系比较完整,其研究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故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研究农民产业组织,并深入探讨其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就很有可能发现农民组织化的问题,并发现是什么影响因子在主导这些组织化问题,并由此我们可以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因此,产业组织理论不仅是研究农民组织化问题的视角之一,而且还是新颖而独特的视角之一。
3 中国农民组织化的演化与现状发展.................. 19-29
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民组织化..................19
3.2 经济转轨时期的农民组织化发展.................. 19-20
3.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20-23
3.4 现阶段江苏省农民组织化发展概况.................. 23-27
3.4.1 农户基本情况 ..................23-26
3.4.2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情况.................. 26-27
3.5 小结:加强诱导性制度变迁.................. 27-29
4 农民组织化发展问题及影响分析.................. 29-45
4.1 政府政策问题及影响分析.................. 29-34
4.2 市场问题及影响分析 ..................34-37
4.2.1 农产品要素.................. 34-35
4.2.2 农业社会配套服务体系.................. 35-37
4.3 农民自身问题与影响分析 ..................37-42
4.4 农民组织化中利益联结机制.................. 42-45
5 农民组织化模式分析.................. 45-50
5.2 以"基地组织+农户"为类型的.................. 46-47
5.3 以"中介组织+农户"为类型的.................. 47-48
5.4 以"合作社+农户"为类型为.................. 48-49
5.5 小结:因地制宜发展农民组织化模式 ..................49-50
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农民组织化的历史演化进程、组织化形式、组织化问题影响原理以及组织化模式等相关内容,以此来说明农民组织化是当前解决农民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实现和保护农民自身利益的根本途径,也是应对农村经济战略转型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政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及农业政策的顺利实施的保障,更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在农村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当然,通过这些分析,笔者认为针对目前农民组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农民自身缺乏薄弱性使得我们不可能太多要求农民做出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从政府和市场角度进行思考这个问题。
政府是有能力也有责任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的,其不是不为就是为之过多,所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成为现阶段我们首要做的,诸如合法性问题、风险防范机制、土地改革、投融资改革、行政改革等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农民组织化的途径。当然如何掌握这个政府管理的度量问题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控制在如何一个规模范围内的问题,就需要在吸收外国农民组织化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这“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市场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有效的实际作用:鼓励和促进各地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化模式、规范农产品价格市场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市场作用来检验这一切,并利用反馈机制对不适应市场中的因素进行整改,以求再次适应,最终达到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Pyhrr,Austins Prrsistent Real Estate Cycle:From to Bust to Robust[J],Greater Austin’s Commercial Property Journal,1994
[2]Tirole,On thePossibility of Speculaion under Rationgnal Expectation[J],Economica 50 (Sept), 1163-1181,1982
[3]Weil.p,Confidence and the real value of money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model[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2,1-22,1987
[4]Carey,Feeding the Fad:the Federal Land Banks,Land Market Efficiency,and theFarm Credit crisis,Ph.D.dissertation[J],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1990
[5]Bertrand Renaud,The 1985-1994 Global Real Estate Cycle:Its Causes andConsequences[J],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of The World Bank,1995
[6]Mckinnon.R and Phill,H,International Overborrowing :A Decomposion of Credit andCurrency Risks[J], Working Paper,Stanford University,palo Alto,California,1998
[7]Milton Friedman,The case for Flexible Exchange Rate,Essays in PositiveEconomics[J],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8]Hirshleifer,Speculation and Equilibrium:Information Risks and Markets[J],Qua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9,519-542,1975
[9]Feiger.G,What is Speculation?[J],Quaterly Jouranl of Economics 90,667-687,1976
[10]Harrison,J M,&Kreps,D M,Speculative Invester Behaviour in a Stock Market withHeterogeneous Expectation[J], Qua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2,323-336,1987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前,代写论文不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都是十分突出的。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共约 2825×104km3,而其中的 85%存在于冰川(王宗太和苏宏超 2003)。据统计,世界五大洲的淡水资源总量为 488254 亿 m3,人均占有量为 8520m3。水资源分布在全球范围内极不均匀,亚洲人均占有量仅为 4440m3,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是人均占有量最高的大洋洲的 1/13(马润水等 2008)。当前,人类聚居区的淡水已经短缺并遭污染,联合国对此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在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28124.4 亿 m3(地表水资源量为 27115 亿 m3,地下水资源量为 8287.7 亿 m3),居世界第 6,人均水资源量为 2300m3,占世界人均的 1/4,居世界第 121 位,被联合国定为 13 个贫水国之一,亩均水资源量 1770m3,为世界亩均的 3/4。
中国占世界人口 22%,但可再生淡水只占世界的 8%(万咸涛 2005)。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不平衡(何俊壮和粟晓玲 2006),大体是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呈递减趋势。按年降水量为 400mm 等值线图由东北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经太行山麓向西南延伸,经呼和浩特、兰州至青海、西藏日喀则至西南,把我国国土分成两部分。在此线以东以南地区,降水比较丰富,特别是雨热同季,十分有利于农业发展;此线以西以北的干旱、半干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45%,这一片地区基本上不受夏季季风的影响,降水不足、气候干燥,属于无水利即无农业的地区(汪志农2000)。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及内蒙古西部)深居内陆,距离海洋比较遥远,呈现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点:(1)降雨稀少;(2)气温差异大;(3)日照充足。综合以上特点,西北地区的气候比较干旱,作物生长的水资源条件比较苛刻。然而在西北地区水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当地的用水效率却很低。人均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单位 GDP 用水量分别比全国平均值高 1.20 倍、40%、1.85 倍,用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开采过量、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灌溉方式不当等(王虹 2007)。当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工业起步较晚,农业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其中农业用水在总用水中所占的比重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大,存在比较严重的工业、农业和生态争水的现象。西北地区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在将来该地区的工农业等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的现象会更严重,生态环境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1.1.2 研究目的
我国水资源人均比较紧张,而且由于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浪费也比较严重。农业用水在我国一直是用水大户,整个农业用水量占到总用水量的 80%左右,其中种植业灌溉用水量约 3500×108m3左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 63%(高明杰和罗其友 2008;冯广志2004)。在西北内陆,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更大,达 85%以上(蒋舟文和姜志德 2008),然而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一定会增多。但是水资源是有限的,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因此工业和生活用水必定会挤占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因此,为了保证和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工业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调整现状生产结构,节约水资源,建立节水型社会生产体系。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所占比重大,农业灌溉基础设施不完善,用水管理不当,效率不高,有着巨大的节水空间。因此要想保证我国特别是西北内陆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农业得到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必须首先从农业上节约水资源,建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
农业的生态化是当今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高步权2009)。农业的节水可以通过改进农业技术和改善农业管理即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水平来实现,有研究表明,约 50%的节水量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实现(Zhoupingshangguan et al. 2002),因此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是农业节水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研究来达到节水的目的,具有重大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调节已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基础,市场调节能够使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优,提高生产率。在农业生产中,市场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转,可提高总的要素生产率。同样,在同一部门内部,要素由低生产率领域向高生产率领域流动引起产业结构优化也可提高总的要素生产率(KUZNETS S.Growth and Structural Shifts1979)。Syrquin 则进一步指出要素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是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源泉(LTaylor and L E Westphal 1984)。Timmer 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农户趋向种植具有经济效益比较大的农作物,从而推动土地在不同农作物间重新分配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进而提高土地生产率并增加农业产出(TIMMER CP 1997)。Huffman 和 Evenson 通过研究美国从1950到1982年的农业数据以及Kursoaki分析了巴基斯坦West Punjab从1903到1992年的农业数据分别证明了在同一区域不同农作物间重新分配种植面积会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率(HUFFMAN W E,EVENSON R E 2000;KUROSAKI T 2003)。水土资源通过农业结构优化提高了经济效益,这对改变西北地区的经济较为落后的面貌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可以换句话说,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在发展经济层面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通过农业结构优化能够达到节约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生产率提高和农业增长的目的(邱俊杰 2009)。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民勤县位于北纬 38°25′~39°17′,东经 102°45′~104°15′,属于甘肃省管辖,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西邻以镍矿闻名的金昌,东北和西北部与内蒙古接壤,东西长约 206km,南北宽约 156km,面积约 1.59 万 km2,曾是历史上著名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坡降为 0.5‰~0.9‰的倾斜状,海拔最高点为1936 m,最低点为 1298 m,平均海拔约 1400m,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环绕在民勤的东西北三面,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属于典型的荒漠绿洲。
2.1.2 地形地貌
民勤地貌主要是沙漠、低山丘陵和平原三种基本形式组成。民勤的地势是个典型的“风口袋”,每年的 3 月至 7 月,是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季节。民勤的荒漠化程度非常严重,目前沙漠、低山残丘、戈壁和盐碱滩地等地貌已经占民勤县总土地面积的 94.2%(孙得祥 2010),并且荒漠还在以每年 3 到 4 米的速度向民勤绿洲侵蚀。民勤地处两大沙漠之间,土壤具有独特的特征。由祁连山上的冲积物和洪积物风化形成的成土母质,绝大部分都分布在河西走廊,一小部分分布在沟谷和河流的两旁。这种成土母质成分比较复杂,且含有可溶性盐类,土壤剖面呈现出的石灰反应比较强烈,其生长的植物大都耐盐喜钙。此外流沙风化形成的成土母质也是民勤土壤质地的另一个重要类型。流沙在固定和半固定地段,经过风化形成成土母质,然后发育形成的土壤,叫做荒漠沙丘土。其特点是土壤剖面具有碳酸反应,含有石膏层,土壤表面还具有结皮(贾宝全 2003),呈弱碱性,PH 值为 8.0 到 8.5 之间,生长着白刺、梭梭、泡泡刺、蒙古沙拐枣等适应流沙特点的沙生植物。
第三章 灌区节水潜力............... 30-42
3.1 节水潜力概念............... 30
3.2 节水潜力计算方法............... 30-33
3.3 民勤农业灌溉需水量............... 33-39
3.4 民勤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39-40
3.5 讨论 ...............40
3.6 本章小结............... 40-42
第四章 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种植结构...............42-54
4.1 理论基础............... 42-48
4.2 种植结构和灌溉配水优化............... 48-49
4.3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9-53
4.4 本章小结............... 53-54
第五章 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民勤............... 54-72
5.1 基础数据的确定............... 54-56
5.2 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曲线的拟合 ...............56-63
5.2.1 各作物灌水量及相应产量的计算............... 56-60
5.2.2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曲线的拟合............... 60-63
5.3 种植结构及作物灌溉定额的优化............... 63-68
5.4 结果分析............... 68-71
5.5 本章小结............... 71-72
结论
本文对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国内外动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与和总结,分析了民勤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提出理论节水潜力与现实节水潜力的概念,对民勤地区农业节水潜力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大系统理论,建立了一个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灌溉制度的模型,对民勤灌区的主要农作物进行了种植结构和灌水制度的优化,得到了如下结论。
(1)在传统的工程节水模式下,为了判定民勤地区农业的节水空间,对民勤 50%、75%和 95%的水文年进行了实际节水潜力的计算,三个水文年实际节水潜力分别为1.0208 亿 m3、0.4208 亿 m3、0.4753 亿 m3,按照这种传统的方式节约的水资源量远远不能达到《石羊河近期重点治理规划》的节水要求,为了提高节水潜力,必须打破传统方式,通过农业种植结构以及灌溉制度的优化来实现节水高效的目的。
(2)基于大系统理论建立了一个种植结构调整和灌溉制度优化的两层结构的大系统递阶优化模型。模型的第一层利用 Jensen 模型建立了一个优化作物灌溉制度的动态规划模型;模型的第二层是在第一层优化出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对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灌溉定额进行优化。两层模型相互反馈,互为整体。特别是第二层模型采用了非线性优化理论,大大简化了模型,并且可以同时把作物的优化面积和灌溉定额计算出来。
(3)民勤种植结构和灌溉制度的优化结果表明,应适当增加白兰瓜、辣椒和棉花等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作物的种植面积,缩减苜蓿、小麦和玉米等耗水量大、经济效益较低的作物种植面积。在作物总种植面积不变的条件下,75%水文年农业用水可以节约 1.09亿 m3,占总农业用水量的 22.6%,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能使当地农民人均增收 1607 元,但这种情况仍不能满足《石羊河近期重点治理规划》提出的农业节水要求。为了进一步节水,在按照《规划》规定将种植面积控制在 63.53 万亩的条件下,对民勤的种植结构和灌溉制度进行了第二次优化。优化后,民勤农业总用水可以下降至 2.9353 亿 m3,比现状灌溉用水节约了 39.1%,基本满足了《规划》中 2010 年和 2020 年分配给民勤农业灌溉用水 2.8926 亿 m3和 2.8031 亿 m3的要求,并且经济效益还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民人均增收 364.2 元。
参考文献
陈守煜,马建琴,张振伟. 2003.作物种植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与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43(1):12~15.
陈亚新,康绍忠. 1995.非充分灌溉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陈智芳,宋妮,王景雷. 2009.节水灌溉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 25(2):1-6.
程国辉. 2009.凉州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分析及治理[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2.
崔远来,李远华. 1997.作物缺水条件下灌溉供水量最优分配[J].水利学报,(3):37-42.
达庆利. 1989.大系统理论与方法[M].苏州:东吴大学出版社.
段爱旺、信乃诠、王立祥. 2002.节水潜力的定义和确定方法[ J ]. 灌溉排水, 6: 25-28.
冯广志. 2004.澄清与节水有关的几个概念[N ]. 中国水利报, 01-08(6) .
冯尚友. 1991.水资源系统工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307.
冯绳武. 1963.民勤绿洲的水系演变[J].地理学报, 29( 3):241-249.
优秀农业毕业论文范文篇十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但是“三农”问题却一直悬而未解,制约着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困是造成“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而贫困的根源在于传统产业里占多数的农村人口却拥有很少的资源享赋。有学者研究认为过多的农业人口和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中国农民贫困的历史根源。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权威数字,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总共有人口13280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2135万人,占总人口的54.3%;全国总耕地面积18.257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低于全球人均耕地2.88亩的平均水平。
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把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农民工释放出来,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部门[2]。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这一伟大历史使命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转移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但是目前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农业就业比重相对较高,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89年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高达59.9%,到2008年底这一指标已经下降至39.6%,这说明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仍然过高。比如,美国1994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只占全部从业人的2%,日本1990年为7.1%,德国1995年为2.4%,以色列1986年为5%。另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绝对量相当惊人,据农业部的估算,2004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有1.5亿,而且每年以600万的数字增长,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解决好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增长有4个轮子(要素):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进步,其中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历史。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愈来愈强。近年来,以机械性技术进步和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为主的农业技术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动植物遗传改良技术的突破,改善了品种性能;田间栽培管理和饲养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种养业产出率;农业重大病虫害和疫病防治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农产品的损失率;生物技术等高新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率实现新的飞跃;农业机械大量使用,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等等。据2009年《中国农业年鉴》的数据,2008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021.1万千瓦,而在1985年这一指标仅为892.02万千瓦。
随着农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将剧烈的释放出越来越多隐含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的严重化。因此,在农业技术进步的新视角下,通过研究农业技术进步如何作用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提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探讨农业技术进步视角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农业技术进步视角下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指导农村劳动力的顺利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其目的具体表现为:
(1)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考察,比较了不同学者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规模的大致估计,从而对我们充分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概括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和症结所在。
(2)借鉴国外经典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构建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理论分析模型,揭示其中的内在关系与机理,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3)通过对农业技术进步指标的分解,依据我国年鉴上的相关数据,通过实证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以机械性农业技术进步与生物化学性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度。
第二章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1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概念的界定
农村劳动力是指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社区的人口中年龄在巧一64周岁的男性和女性个人。包括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但不包括其中的在校学生、服兵役人员,以及因身体原因不能从事劳动的人员。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国内外学者的界定并不一致。严格来讲,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但现实研究中,可以认为一定时期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等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样的界定已经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认可。刘易斯(1954)首先提出“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负数的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这一经典定义。李仙娥、王春艳钧各国内外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归纳为4种:第一种就是己经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约等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第二种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与社会需要量之差;第三种为劳动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产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第四种是当一个国家(地区)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长期表现为下降趋势时,就认为该国(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上述4种定义的分析和比较,无论从理论深度,还是从解释现实的能力上,传统定义仍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本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采用传统的定义。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 30-38
1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及特征 ..................30-32
1.1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30-31
1.2 农业技术进步的特征.................. 31-32
2 农业技术进步的模式及选择.................. 32-34
2.1 农业技术进步的不同模式.................. 32-33
2.2 农业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 33-34
3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 34-38
第四章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38-44
1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38-40
1.1 变量的选择 ..................38-39
1.2 数据来源 ..................39-40
2 回归结果分析.................. 40-41
3 协整关系检验.................. 41
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1-42
5 结论与讨论.................. 42-44
第五章 农业技术进步视角下促进农村劳.................. 44-47
1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4
2 合理选择农业技术.................. 44-45
3 政府应积极承担和组织水土资源.................. 45
4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45-47
结论
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两大资源,前者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增长的命脉,后者为人类存在和经济增长提供空间。有效灌溉能够使生物化学性农业技术发挥更好的整体效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为农村劳动力本地的非农就业提供物质保障。因此,应强化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生产率增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影响农业生产水平,进而影响劳动者的智能型转移和技术型转移。据调查资料显示,从地处相同、地力基本相似的两户增产效果看,文盲、半文盲户,每亩地施化肥66公斤,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户每亩地施化肥46公斤,比前者少施肥20公斤,但亩产量却高于前者17公斤。如果排除品种差异的话,只能说明文化素质低的农民难以掌握农业生产上一系列的增产技能,特别是植保技能、合理施肥技能、配方施肥技能等。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教育水平相关。企业在选择劳动力是会优先考虑文化水平较高的务工人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他们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有研究数据表明,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因此,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参考文献
[1] Jiang Guo, Yuehong Liao, Behzad Parviz.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California StateUniversity Los Angeles.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Workshop on Engineering of Computer Based Systems (ECBS’06).2006:1~2
[2] Chen Hao,Ying Shi, Liu Jin, SE4SC: A specific search engine for software componentsProceedings -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CIT 2004, p 863-868, 2004, Proceedings -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IT 2004:1
[3] Work . flow Mallatgement Coalition . Workflow Standard Inter-operabifity AbstracaSpecification[M],1 999.
[4] Bartusch M., Mohring R. H.,Radermacher F. J.. Scheduling project networkswith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time windows[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1988, 16: 201-240
[5] Blazewicz J., Lenstra J. K.’ Rinnooy Kan A. H. G.. Scheduling subject to resourceconstraints: classification and complexity[J]. 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1983,5: 11-24
[6] Chrzanowski, E.N. , Jr && Johnston,D.W. Application of linear construction.Journal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SCE, 1986, 112(4): 476-491
[7] Harmelink D. J., Rowings J. E.. Linear scheduling model:development ofcontrolling activity path[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Management, 1998, 124(4): 263-268
[8] Harmelink D. J.. Linear scheduling model:float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1, 127(4): 255-260
[9] Harris, R.B. Scheduling projects with repeating activities. UMCEE Report No.96-26,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ML 1998
[10] Kallantzis A., Lambropoulos S.. Critical path determination by incorporatingminimum and maximum time and distance constraints into linear scheduling[J].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04, 11(3): 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