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历年农业推广史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46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农业推广管理机构的沿革与变迁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农业院校之一,南京农业大学的起源可追溯至1902年开始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南京农业大学的成长不仅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息息相关,也与我国近代农业推广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同步,并为之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在本章中,笔者将以时间为序,在梳理南京农业大学的百年发展史基础上,分节阐述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历程中农业推广管理机构的沿革与变迁。具体分为抗日战争以前,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年动乱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五个历史时期。第一节抗日战争以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于清王朝统治日趋腐朽,长期闭关锁国,国力日渐衰退,西方列强相继入侵,沉重的民族危机唤醒了中国人民求强思变的意识。一批忧时爱国、追求进步的志士仁人首先喊出了“兴学图强”的口号。他们指出:“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保邦致治,非人无由”;国之“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今国家而不欲自强而已,苟欲自强,则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虽百举未逞,犹先图之。”自此,“中体西用”中,出现了一大批的学堂以及教会学校,同时设置农业科目。
19世纪末开始向欧、美、日学习,创建农事试验场,主张创办农务学堂。于是,西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传播,以传授西方农业科学知识为特征的现代意义的农业教育开始应运而生。在此,笔者将尝试以时间为序,按三(两)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时期、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校)农业专修与东南大学农科时期、金陵大学农林科和农学院时期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时期四个阶段,对南京农业大学前身中农业推广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与变迁做一系统的梳理和解析。


一、三(两)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时期(1902一1912)
1901年,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戊戌变法”的一些主张,例如变科举制度为学堂制度等被清政府采纳,并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由此,传播西方现代科技的新式学堂开始兴起。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902年5月30日),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筹办学堂情形折》,呈请在原设水师学堂、陆路学堂及格致书院外,另建小、中、高等三所学堂。省会高等学堂“课专门之学”,“规模必求宏敞,稗可广育人才”,督署江宁(即南京)办师范学堂。是年9月,刘坤一病逝。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初六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奉上谕:两江总督著张之洞署理,迅速赴任”,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初八日,张之洞“奏请于交卸后,入京陛见。奉旨。著来见。奏设三江师范学堂。”《魏威肃公光熹传》中亦提到,“壬寅,补调两江总督……扩充师范、格致、译电各学堂。”而据《金陵通纪》记载:“光绪二十九年开三江师范学堂于江宁府署。”“光绪二十九年移三江师范学堂于北极阁”。由此可知,三江师范学堂由刘坤一奏请筹建,由张之洞创办,并于1903年3月开办于江宁府署,同年迁移至北极阁。其后继者魏光熹则主持了三江师范学堂的建造,筹措经费,管理师资,招考学生等具体工作。三江师范学堂“设理化,农业博物,历史,舆地,手工,图画诸科,并设速成科,最速成科等以纳年长专求略闻新知者”。而农业博物科先后聘请日本农学士伊藤村雄、安腾安为农学教习。开设修身、文学、历史、物理、化学、博物、农学等17门课。
一年制最速成科不设农学课;二年制速成科第一学年授农学泛论,第二年授栽培论;三年制本科第一学年上学期设栽培泛论,下学期设栽培各论,第二学年设栽培各论;养蚕学;第三学年上学期设土壤学、肥料学,第二学期设病理学、畜产学。物理、化学、博物、农学等日本教习开设的课本,实验室内仪器、设备、药剂等都是从日本购来,有的教材是由日本教习自己编写的讲义,临时印发。日本教员授课时,还有中国翻译口译。学生毕业后,必须由两江学务处派赴中小学堂教学,其服务年限视在堂所习年限而定,期满后应他聘与否,听便。由此可见,学校不仅在课程的设立上努力贴近实用和现代化,更是结合当时初、中级教育尚未普及,而毕业生生源遍及各地的现状,尽可能的扩大实用农业知识的传播范围和受众的层次,大学农业推广的概念和意识呼之欲出。


二、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校)农业专修科与东南大学农科时期(1917-1927)


辛亥革命后,两江师范的师生曾多次发起复校运动,但均未成功。1912年,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着手改革教育制度,制定新的教育法规。直至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按韩国钧才接受地方及学界名流的建议并作出批复:“由省委派校长,现行筹办”,定校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时成立“筹办事务所”;务必于当年“筹备完竣,以便定期开学”。1914年9月2日,韩国钧发布“2406号伤令”:“委江谦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咨请教育部改“两江优级师范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委任江谦为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年,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南京、武昌、广东设立四所高等师范学校,19巧年1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两江师范的基础上设立,9月正式招生。1917年6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设农业专修科。1921年,在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部分系科归入东南大学后,国立东南大学在南京正式成立,两校用同一个校园,校门口挂两块校牌,校产和经费也属两校共有,但当时的农业专修科仍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12月,决议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东南大学,达到规定学分的南京高等师范学生可发给东南大学文凭,取得学位。1923年春,南高师全部学生毕业之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并入东南大学。同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撤销,东大成为长江以南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新型大学,学科涵盖文理科、教育科、工科、农科,学制4年。


第三章 农业推广的主要成效 ....................45-65
第一节 培养了大量农业科研................... 45-50
第二节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50-56
第三节 建立教学、科研...................56-57
第四节 首次在高校内设立农业推广部 ...................57-58
第五节 创新了高校农业推广的新模式................... 58-65
一、送科技下乡的"科技大篷车"................... 59-60
二、百名教授兴百村的"双百工程"................... 60-62
三、专家工作站................... 62-65
第四章 农业推广的经验、问题...................65-77
第一节 农业推广的经验 ...................65-69
一、推动了我国农业推广理论的研究................... 65-66
二、推动了我国农业推广机构的建立 ...................66-67
三、促进了我国农村社会的改良................... 67-69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69-74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 69-70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 ...................70-74
(一) 政府的支持和服务不到位................... 70-72
(二) 农业院校自身的完善不够................... 72-74
第三节 几点启示 ...................74-77


结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及加入WTO,我国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技术也不断进步。因此,原有的农业推广体系也必须进行改革,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也要有所拓宽。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了国外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经验,我们觉得在此时期内,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推广内涵应该是:农业推广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种专门化活动。即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咨询等方式方法,组织和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增长技能,同时更新其观念与态度,从而使其自愿自觉地改变行为,传播创新,以此达到并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经过拓宽的大学农业推广的含义,应该是指大学根据不同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时代背景的变迁,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同时结合大学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或协同参与到农业推广的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形式多样的农业推广活动中去,从而为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大学,特别是农业大学,是农业科技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是农业教育和研究的中心,具有学科齐全、人才密集、技术先进、信息量大等优势,既可为农业研究和推广培养大批的科技人才,又可提供一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知识,还可以发挥教学基地的示范作用,利用学校的科技力量和设备为农村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农民骨干,这就决定了大学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三江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章程》1875.
2张之洞,刘坤一《张文襄公奏稿》第三十二[2].民国庚申年木刻本.
3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概况[2].1929.
4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旬刊第十五期[2].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1929.
5国立中央大学秘书处编纂组.《国立中央大学沿革史》[2].1930.
6金陵大学秘书处.私立金陵大学一览阿〕.南京:美丰祥印书馆,1933.
7李醒愚.农林新报三百期[2].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林新报社,1933.
8叶楚枪,柳治微.《首都志》(下).南京:正中书局,1935.
9金陵大学农学院.《金大农学院通讯》24-26合期[2].1938年.
10金陵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册年来事业要览》(农学院纪念专刊第1号).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