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农业组织调整及农业经济提升的实例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46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对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推进社会协调发展、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重点放在农村,关键点就是要完成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合理的农业结构,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2009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会议强调,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由此可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依据我国的国情,农业结构的调整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的发展,进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也是兵团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兵团经济的重要支撑。1990年以来,兵团经济迅速发展,2009年兵团生产总值(当年价)达到610.69亿元,是1990年的13.37倍。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432.66亿元,是1990年的11.29倍;三产结构由1990年的45.77:32.14:22.09调整为2009年的33.52:33.83:32.65,农业内部结构从1990年的85.62:1.54:12.13:0.71调整为2009年的83.02:1.07:15.31:0.60。在2009年兵团农业结构调整座谈汇报会上,司令员华士飞强调要加快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农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优化兵团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兵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按照“减棉、增粮、增畜、增果”的总体思路,努力把兵团农业结构调到最优,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兵团党委书记聂卫国也根据兵团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大转变,以大调整和大转变促进兵团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兵团农业结构如何实现大调整,发挥农业结构调整效应及产业联动效应,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兵团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当前兵团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特征,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农畜产品结构调整对农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农林牧渔各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找出农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希望本文对今后兵团确定农业结构调整方向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农业的持续发展,伴随着内在结构的变迁,农业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在新形势下研究兵团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对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也为研究某一特殊地域和农业结构变动所产生的经济效应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2.实践意义
兵团农业是典型的绿洲农业,本文总结了1990年以来兵团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找出农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农业结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在兵团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以期能够为兵团的农业结构调整献计献策,促进兵团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推进兵团经济的发展,对其他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农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农业企业)的农业各部门与各部门内部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农业结构包括农业的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农业外部结构,是指农业在GDP中的地位和比重,主要表现形式是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从内部结构来看,农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复合型系统,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级:一级结构是指大农业结构,即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组成的结构;二级结构是指某一农业生产部门内部的各类农产品组成的结构,如种植业可分为粮食作物产业、经济作物产业和其它作物产业,林业可分为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不同林木产业,畜牧业可分为役畜和产品畜;三级结构是某一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结构的划分,如粮食作物可划分小麦、玉米、水稻、大麦、谷类等,经济作物可划分棉花、油料和甜菜等,畜牧业产品又可以划分为养猪业、养牛业、养羊业等。各级农业结构是否合理都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文将从农业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方面进行剖析,包括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比例、农林牧渔各业的总产值比例、种植业内部各类农作物种植比例、畜牧业各类畜产品产量比重等,实证部分主要从内部结构角度研究兵团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及特征评析...................... 19-33
3.1 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 19-22
3.1.1 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 19-21
3.1.2 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特征..................... 21-22
3.2 兵团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22-32
3.2.1 兵团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22-27
3.2.2 兵团农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27-32
3.3 小结 .....................32-33
第四章 兵团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 33-43
4.1 兵团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 33-35
4.1.1 相关指标的选取说明..................... 33
4.1.2 单位根检验 .....................33
4.1.3 协整关系检验..................... 33-34
4.1.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34-35
4.2 兵团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分析..................... 35-38
4.3 兵团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分析..................... 38-41
4.3.1 数据说明及计量模型的构建..................... 38-39
4.3.2 测算结果与分析 .....................39-41
4.4 小结..................... 41-43
第五章 兵团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43-46
5.1 发挥比较优势..................... 43
5.2 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 43-44
5.3 加大科技投入..................... 44
5.4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44-45
5.5 加强绿洲生态农业建设..................... 45-46


结论


兵团农业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因此,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全面考虑生产、生活和环境质量,综合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绿洲生态环境的永续性。绿洲生态农业的发展通常都受到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双重制约,其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要制定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经济最终能够实现持续、高效、低耗、协调的发展。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防止生态环境退化,是兵团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建立有利于绿洲生态效益提高的资源开发模式,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就是这一举措的具体途径。其次,加快造林绿化,保护和建设好绿色生态屏障,推进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天然林和天然草场保护工程建设。加大荒漠植被的封育保护,努力遏制沙漠化发展势头。加快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工程,保护天然草地,使草地“三化”基本得到遏制。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全面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保护和恢复山区森林。再次,注重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以及重要水源保护地、重要湿地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区域,以生态防护与修复为重点。最后,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合理、科学的使用化肥农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这既是绿洲生态保护的要求,也是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D].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柴强、黄高宝.灰色分析法在优化农业结构中的应用—张掖市农业结构调整方略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
3曹利群、孙希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体的追问:案例及其解读[J].中国农村经济,2002
4曹昭义.对我国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思考[D].经济问题,2002
5陈柳钦.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特点及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l):41-44
6陈晓.近20年新疆农业结构演变及调整途径研究[s].新疆农业科学,2008(5)
7陈再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低迷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1(5)
8党耀国、刘思峰等.江苏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数学模型与策略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
9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D].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5
10傅丽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论文,2005(l)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