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张怡微的写作给人感觉很“收”,很内敛,没有那么外放,这种沉稳感是张怡微能长久写作下去,不断寻求自我作家身份的一个保证。青年作家需要更多的批评关注,拓展更多发展的可能空间。
第一章 两地书——城市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工人新村:上海背面的洞察
一、 “文学上海”的日常空间转向
提及城市文学,对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的书写是突出代表。上海,在城市文学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这座城因为它的地位及魅力,从现代到当代,吸引无数作家书写,描绘出不同的城市空间景观,不断构建着“文学上海”的城市形象。城市空间的变化里面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城市书写也在不断定义人与这座城市的关系。上海,这座具有各种空间想象的城市,许多作家写着与之相关的故事,尽管某种程度上,上海书写带有一定的标识性,如张爱玲笔下传统小市民的上海,王安忆的弄堂上海,白先勇文中五光十色的大上海等,但上海仍是一个写之不尽的话题。上海在 90 年代还曾是彰显个性的空间,是追求自我、表达情欲的国际大都市,它的光怪陆离与冷酷无情,都是时代赋予的特殊个性。但是在张怡微笔下,展现的是上海的背面,是她所经历的工人新村的上海生活。“‘田林’的存在,就仿佛是上海的背面,也好像是光鲜舞台的后台,作为一个配补的要素游刃于主流精神以外。背靠精彩纷呈的台前,有着朴质的家当、扎实的生计与人伦。”把工人新村当成上海的“背面”是张怡微自己的表述判断,在她看来,那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是上海的正面,而远离市中心的其他生活样态是与之相对的背面,虽然与上海想象很不一样,但因为所处地理空间也是上海,因此着意写出上海的另一面样貌。在科幻小说《北京折叠》中不同空间会发生折叠转换,第一空间折叠后会转换出背面的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这里的背面就表现得非常具体可感。在小说中,这些不同的空间不是并存在同一个整体空间,而是通过折叠转换才能出现。现实中所有的空间都是共处的,只是有的空间更突出,更受他人关注和向往,而有些空间则处于边缘,好似物体的背面一般,不容易被看到和认识,所以张怡微更想把自己经历的这个背面的风景集中展示出来,通过文字记录留存下来。上海作为普通市民的生活场所,在文学建构中逐渐褪去了想象的模样,属于上海真实的另一面也不断呈现出来。
.........................
第二节 异乡宝岛:台湾肌理的疗愈
上海和台湾的两地经验为张怡微的世情书写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一个是故乡,一个是异乡,而两地的交互也让张怡微的文笔愈加深谙世情。她是地理上地域上的异乡人,尤其是从硕士期间到台湾做交换生到在台湾开始博士求学生涯,长时间的台湾旅居使她逐渐成为一个资深异乡人。
异乡与原乡的对照,是张怡微来台湾读书之后的一个观察视角。钱佳楠评论《云物如故乡》时,结合自己即将启程异乡生活的期待和担忧,发现如果看透了,异乡也一样,人逃不脱的终究是独自面对命运的沉重课题。张怡微写的关于台湾的散文得到了很多关注,《我自己的陌生人》、《都是遗风在醉人》、《云物如故乡》三本集子,写下了逐渐深入台湾肌理的生活感悟。《因为梦见你离开》、《樱桃青衣》两本短篇小说集中多以台湾空间为写作背景,写下故事与认识的关系。往返于上海和台北的求学之路,在小说中编织上海和台北小人物的悲喜。《绵绵》中那个采访中结识的毁誉参半的大诗人,热衷参与诗歌比赛,希望赢得比赛的人生。通过一个诗人的经历,侧面写出了台湾文学奖某种样态。而张怡微的作品在台湾是拿过很多文学奖的,甚至有一段时间被酸称为“文学奖作家”。曾获得第 35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第 36 届台湾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第 33 届台湾时报文学奖散文评审奖,第 15 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台湾“两岸交流纪实文学奖”佳作奖等。这些奖项让一个年轻的上海女作家得到了台湾文学界的关注,王安忆也曾谈及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上海的青年作家张怡微在台湾拿了这么多小说奖?其实一点不奇怪。台湾文坛都不叙事了,张怡微还在讲故事。”而张怡微执着于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经验,如王安忆所言在故事中表达思想,这也是台湾这个地域空间给予张怡微成长的养分。
...........................
第二章 真与假——情感想象的另类空间
第一节 梦境:真实与虚构
《樱桃青衣》的英文书名是 Pipe Dreams: A Family Story from Shanghai,直译过来就是白日梦:来自上海的家庭故事。中文的翻译更直接、真实,然而樱桃青衣、蕉叶覆鹿是张怡微刻意制造的表面朦胧诗意。多次提到樱桃青衣、蕉叶覆鹿是梦境,这里有几个问题,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梦?为什么把这些试验称之为梦?直接承认是梦,到底是真实还是梦境?到底是揭示还是掩饰?家族试验是否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这种试验,对她来说是一种写作尝试和推理游戏,阅读者同样需要一种推理的心态来分析和感受。这需要我们从反复阐释的樱桃青衣和蕉叶覆鹿这两个故事来看这个试验的梦境空间。在一次访谈中谈及《樱桃青衣》书名,张怡微如此解释:“它其实就是唐传奇里面的一个故事。它说的其实是非常传统的中国人对于梦的一个指向,比方说黄粱一梦,比方说南柯一梦,主要就是讲一个书生,在梦中看似真切地经历了荣华富贵,香车美女之类的,一个书生所能想象到的生活,还有功名,最后很快就发现,醒悟过来这是一个很短的梦,很伤感,也很荒凉的一个感受。我只是取它的这个意思。”“始迷终误,梦而觉也。”这个意思是指她在小说中经历了书生经历般的世俗想象生活,但在小说之外,就会醒悟这是一个短梦。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很复杂,难以捉摸,像梦一样,在梦中可以是真实的,然而梦醒之后,只剩枉然。
《樱桃青衣》这部短篇小说集,开头篇《蕉鹿记》和结尾篇《樱桃青衣》,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主题相似,都是围绕“梦”来谈的,真真假假的那种试验感都在其中,甚至可以推理质疑其中的细节。两篇故事其实试验的是一种模式,当有一个靠着医疗器械躺在病床上维持生命的妻子,丈夫应该如何和其他女子建立新的关系?同样是两代人,只不过核心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地方罢了。《蕉鹿记》讲的是“我”陪着丧偶的母亲和她年轻时的情人蒋先生重逢见面后,隔着蒋先生那个养在家里若干年前车祸脑死亡的夫人,母亲和蒋先生交往等待成为一家人的可能,不料以蒋先生却先猝世结尾的故事。
..........................
第二节 网络:真实与虚拟
一、网络论坛
张怡微的青春时代,正是网络兴起的年代,因而她的文字中也留下了网络空间的记忆。“网络空间的人群聚集性是一种常态,而非特殊状态,它可能没有现实中人群聚集那种预先设定的心理和情感基础,但它具有同样的唤起集体行动的心理结构。”《梦·醒》中有一个“微舍”空间,围绕这个网络论坛串联起这些年轻的孩子们的生活与情感,都是少男少女的情感空间。在十年前论坛还是比较新潮的一件事,也留下了时间的印记,年轻的孩子对亲情呵护的不知所措,在论坛中找寻情感交流与慰藉。开篇就是网络社交空间“微舍”的聊天场景,“微舍”是一个社交空间,分为“记忆”和“十八碎”两个版块。人们在网上相遇,然后在“微舍”主人师泽家中见面,这是线下交流的空间。虚拟和现实有时可以重叠,这是那个时代独特的记忆。铮岩在被母亲安排的家庭中,由榆清介绍进入“微舍”空间,开始懂得如何释放自己的情感。维夏在“十八碎”空间中写心情,写诗,排遣破碎的家庭和青春的苦恼。《距离》那种有着标志青春感伤的文字,在这些略显矫情的文字之后,牵扯出家庭那些无法言说的破碎,如维夏的爸爸背叛了生病时悉心照顾自己的妈妈,抛弃家庭,默默给自己童年牵挂的罗叙做了继父,如果不是看罗叙参加选秀的视频,这个秘密她永远不会知道。这一代的孩子经历了家庭的太多伤痛,才会有了那么多悲凉的文字情感,他们在这个由网络聚集起来的共同空间中排遣自我的愁绪,寻找安慰。这两个版块的名字能看出聚集在这个论坛中人们的情感寄托,一个是留下悲伤的记忆,一个是把十八岁这么美好的年华中的遭遇的破碎表达出来,这是这个论坛空间中人的共识和共鸣。梦醒时是人最为平静与清醒的时刻,那个网络空间没落了,线下的空间缺失了网络的维系也消失了,孩子们还得继续面对残酷而孤独的生活,他们残缺的家庭。小说借用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改写几个章节标题,“如果在静夜,一个旅人”,“如果在静夜,两个旅人”,“如果在静夜,三个旅人”,写出了成长的孤独感。
...........................
第三章 时空体——回到时间的细流.......................47
第一节 成长:心里的时间....................47
第二节 重逢:相逢时空体....................49
第四章 张怡微写作潜在的身份认同......................56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56
一、家族变迁中的自我认同........................57
二、台湾求学的陆生身份认同.....................58
第四章 张怡微写作潜在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
“每个个体都有存在性焦虑,存在性问题关涉自我认同问题,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依托。自我身份认同强调的是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核心。自我认同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特质,或一种特质的组合,它是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自我认同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表达,个体反思自身经历之后理解到的自我。张怡微在上海与台湾的写作容器中细致地观察生活,世情小说中关于家庭伦理的思考,台湾求学中关于陆生身份的疑惑,作家自我成长中身份的转换等,这些文本内容围绕“我们自身对于我们的关系”, 同时还包含人们自身与他人在不同位置、空间与时间之中的各种关系。由此,时空转化是自我身份认同的前提,自我身份认同则是时空流转的合逻辑发展。
一、家族变迁中的自我认同
...........................
结论
在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取景框”是她不断强调的概念,不管是作品中人物需要建立的身份认同,还是作家寻找自我的写作特质,都体现了张怡微对自我成长方向的执着。张怡微一直在认真思考故事与认识的关系,硕士毕业创作的《你所不知道的夜晚》算是一个小长篇,但她的作品体量都不够大。因为她的关注视角都比较小,而且笔下的人物不多,母亲,父亲,继母,继父,恋人等,所以无法将其扩展成一幅更加宽厚的图画来展开。她的硕士论文有关石黑一雄作品的伤痕书写,也显示了对家族和人情不同层面的关注,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她笔下的对于身份的追寻其实写的是自己的伤痕。随着“家族试验”写作的收官,张怡微的写作风格和写作题材愈加受到关注。作品整体格调,看起来很丧,但那都是关于情绪的思考,格调为也不是开心,也不是不开心。她的微博内容多元,会有些低调的小幽默,对文艺作品的评论充满热情,看得出来她生活的状态还是平和而充实的。但这种小丧,这种小情绪成为她表达的标识。这就是她思考的情绪状态,不激烈,复杂却淡然。现实生活中对于过年的那种不喜欢,和写作中对家族,对世情的感受是一以贯之的。
张怡微是 1987 年生人,她笔下的新村更多的是 90 年代的生活,带有个人印记,充满个人情怀,那是她经历的,认识到的片段式的工人新村。即使是写到工人新村新建之处,也只是在地理空间上有所涉及,而更多的就是为自己的故事设置了工人新村这个写作容器,不断贴上工人新村的标签。顶着沪上才女头衔的张怡微,作为文学界的一种新势力,文学场对她的写作给予了很大的包容和优待,青年、上海这些仍是她紧紧贴在身上的标签,因其写作资源和才能,这种标签具有独特性。张怡微坚持在文学写作的道路上确立自我,近期关于古典文学评论的增多,她的未来写作之路仍旧值得期待。作品给人感觉很“收”,很内敛,没有那么外放,相对新生代女作家或者 80 后作家的作品来说,这种沉稳感是张怡微能长久写作下去,不断寻求自我作家身份的一个保证。尽管她也写散文赚取稿费,参加各种文学奖,但本质上是一个很内敛的纯粹的写作者,这是让读者比较服气的那一面,尽管她的读者中仍有大部分新概念以来的粉丝,只能证明她的写作转型是比较成功的。难得的是保持人气的同时,在一步步成长。
参考文献(略)
论张怡微文学小说中的空间建构及身份认同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