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一)文献综述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不同文明和文化的沟通与交融,人类开始站在世界的高度把地球上的一切文化与文明看作一个整体,并从中寻找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与线路。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华文明的一朵奇葩,文化形态的鲜活性、本土化特点等,是云南民族文化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但是,如何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坚强的保障,重构其民族文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所以,我们需要解读、审视民族文化,寻找本民族文化特质,促进更好的自我发展。
在云南省图书馆、云南艺术学院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包括百度、谷歌收索引擎中对猴桥傈僳族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对这个方面研究甚少,在国内的学者中对怒江傈僳族的研究占了很大比例,但是对猴桥镇傈僳族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
(1)多角度探究民族文化方面:金光的《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一书以典型的论证强调了民族文化的文化特质。从生物文化学的角度,根据基因遗产学对 DNA 检测的研究成果和美法科学家对人猿的考察分析,证明了文明的发展早已不是单纯、独立、单一的传承,而是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之间相互沟通和交融的演变过程,从而有力论证了观点:人类文化属性上的“杂交”具备卓越优势。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选取了语言和文字两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变进程进行分析论证,以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演化过程和中国汉字的流传使用为例证,证明了人类语言和文字的迅速演变和不同地域文化之间一直潜藏着的交融。同时列举了无数汉语接受外来语言的实证,进一步深化论证了民族语言文字的变迁代表着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特征。从时代前沿的角度,紧紧抓住了“世界性”的特征,以通讯的发达和全球化浪潮的深入为论证方向,通过对世界文化交流的论述阐明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相互学习、交融沟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强调了民族文化孤立封闭的消极影响。
(2)行化浪潮下世界性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创造性的迎接挑战而不是机械被动地应战。同时本书选取了众多的文化横截面:丽江旅游的现状、上海的“繁荣昌盛”、麦当劳与迪斯尼乐园的市场占领等等,从浅到深说明了民族文化保留和流传下去,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把握其中利弊获取自身发展是诸多民族争相完成的命题。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云南大学教授赵世林所著《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承机制研究》一书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承保护的角度,谈及了在现代化市场环境中云南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其一,从理论层面阐述对“民族文化产业”的界定和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分析;其二,从实践层面上,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现实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其三,作者提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得益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是必须认识并妥善解决当前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民族文化的核心联系着民族的深层次心态结构和认同意识,同时也结构着这深层次心态与意识,伤害了它,便伤害了民族;取消了它,便取消了民族。”这也启发了我对自身论文观点的梳理和阐述,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角度分析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传承和重构的问题。
(3)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方面:杨志明的著作《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文学、哲学层次上的审视,道明了在交往“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所面临的矛盾及存在问题,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总体的、根本的存在论把握和发展建构;张保华在其著作《云南民族文化概论》一书中对云南民族文化进行了宏观思考和微观考究,从制度文化、宗教道德文化、民风民俗文化、历史文物与自然景观文化、衣食住行文化等五方面对云南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层剖析和解读。
(4)旅游文化研究方面:美国作家 Nelson Graburn 在其著作《人类学与旅游时代》中指出“旅游文化研究之兴与当代旅游之盛互为你我,是为不争。”作者阐述了旅游人类学的基础性学理,探讨了以旅行——旅游为基本活动方式的研究方法对传统人类学在方法论上提出的挑战和具备的变革意义,还涵盖了作者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兴起的“遗产热”相关方面的独到研究,例如日本近几十年的旅游发展案例借鉴,东亚及其他地区旅游发展战略的情状分析。
第一章 猴桥的地理区位和傈僳族民族文化资源...........5
第一节 猴桥:滇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5
第二节 猴桥傈僳族的文化魅力............6
1、自然本真的审美取向............6
2、活泼奔放的傈僳歌舞............7
3、朴实执着的民族信仰............8
4、积极进取的生活追求............9
第二章 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9
第一节 对本民族文化资源缺乏保护和传承意识............10
第二节 腾冲旅游业对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11
1、旅游市场对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影响............11
2、现代化生存需求对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改变............12
3、市场化发展导致民族文化传承内容的流失............13
第三节 东南亚文化圈对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14
1、外来文化与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14
2、桥头堡战略提出使民族文化传承面临新问题............15
3、与东南亚交流过程中难以规避的传承难题............16
第三章 世界性的民族文化背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要求............18
第一节 民族文化传承需要依托内在的文化积累............18
1、确认和加强对猴桥傈僳族民族身份的认同感............18
2、传承和发扬猴桥傈僳族固有的传统美德............18
3、记录和保护猴桥傈僳族优秀的民族文化............19
第二节 传承是重构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的有机生命链............20
1、变化与机缘:拥有包容的文化姿态............20
2、优势与局限:不断丰富、发展和更新自己的文化理念............20
3、失落与尴尬:创造本民族文化新的价值理念............21
第三节 借助旅游传播平台,传承傈僳族的文化精髓............22
1、依托猴桥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搭建文化传播平台............22
2、 开发猴桥口岸历史、地域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23
3、推动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融............24
第四章 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传承与重构的积极对策............25
第一节 立足猴桥口岸环境 打造傈僳文化品牌............26
第二节 引入文化创意机制 拓展傈僳文化旅游项目............28
1、从猴桥镇民族文化传承入手打造自主文化品牌............28
2、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民族文化特色,规划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旅游线路............31
3、坚持区域合作与产业联动相结合,注重旅游的多元化开发............31
第三节 从民族文化传承到创意旅游 形成联动模式产业链............32
1、定位猴桥客源市场 搞好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32
2、傈僳族文化与周边旅游结合 重构猴桥发展产业链............34
3、以文化内涵为支撑丰富旅游项 真正叫响猴桥傈僳族文化品牌............35
结论:
旅游的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要互相接触、碰撞,进而会产生涵化、同化问题。在旅游经济的冲击下,一个原本民风古朴、生活纯净、心态平和的民族,可能会将其文化过度商业化、不正当商品化;盲目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导致民族独特、真实、唯美的民族文化庸俗化。猴桥镇作为西南边陲小镇只是提供了一种视角,在社会和时代变迁过程中,一个民族总会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如何传承和重构本民族文化中最纯真、朴实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既具民族文化内涵又具经济效能的文化品牌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应该承认,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不遵循生物遗传的法则,民族文化也永远都有它动态、过程的一面,也就是说不存在单一的、单纯的、独立的文化传承方式,因此,面对世界性民族文化背景,猴桥镇傈僳族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必须的文化保护措施。而猴桥镇傈僳族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市场化等所带来的外来文化求得和解与共同发展,则必须依赖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的重构,借助科学、理性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创意产业运作理念,在与外来文化相互较量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焕发本民族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构建起逐渐被世人接受并欣赏的猴桥傈僳族民族文化品牌。
猴桥傈僳族是一个视角,其传承与重构为我们提供了兼具文化内涵和经济效能的思考,我们同时应该关注更多这类远离本族聚落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特别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本身便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面对强势文化的涌入,我们需要重视和思考其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包广静、李春燕、武友德.文化与旅游互动机理探析——以腾冲县旅游发展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 年 02 期。
2、何奎. 基于民族旅游视野下的腾冲傈僳族服饰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探析[J].《保山学院学报》,2011 年 04 期。
3、蒙睿,吕星.傈僳族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
4、陈艳美: 论现代化语境中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 1): 70.
5、陈兴贵: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04 期。
6、覃丽丹:壮族人文始祖布罗陀信仰的传承与重构[J].广西民族研究,2011(2).
7、胡振江:傈僳族传统服饰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8、濮延博:和顺古镇文化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6 月。
9、王彦达、魏丽、马兵.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趋势[J].满族研究,200年 02 期。
10、薛丽娥.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