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纪录片题材的价值倾向与建构方式 ——以2011-2016年间BBC涉华纪录片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28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一、纪录片的概念及特性

(一)二律背反:纪录片主观性的理论基础

纪录片作为电影和电视艺术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它与其他影片类型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真实性”。纵观纪录片发展的历史,从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实电影”,到弗拉哈迪的“非虚构搬演”;从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再到格里尔逊和伊文思的实用主义,早期纪录片由于电影产业的落后、理论认知的不足以及分类标准的模糊,从而产生大量明显的失真现象。1960年以后,随着美国直接电影流派的兴起,“旁观的美学”成为纪录片新的制作理念。而即便是这样一种秉持着不以任何方式干扰和妨碍事物自身进程的流派,也只能算是踮起脚尖够向纪录片的真实性,而远未能达到完全的真实。人们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质疑一直伴随着纪录片自身的发展进程,而在人们媒介素养的普遍提高、对纪录片真实性要求愈加强烈的今天,有关纪录片失真的讨论更是甚嚣尘上。

追求记录真实的纪录片为何永远达不到完全真实?这是因为纪录片还具有“与生俱来”的主观性。纪录片的真实,是指纪录片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物,也就是通过纪录片镜头所展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现实中的客观存在的事实,从总体和本质上规定和制约着作为观念形态的纪录片,因此,纪录片制作人只能“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

........................

(二)他者视域:BBC涉华纪录片的主观表达

成立于1922年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机构之一。在成立初期,BBC就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尤其欧美等发达地区,BBC至今仍拥有着十分强大而牢固的话语权力。这一现象虽然在1945年美国广播公司(ABC)以及1955年英国独立电视台等大型传媒集团成立后有所改观,但依然动摇不了BBC作为世界电视广播行业霸主的地位。

在纪录片领域,BBC更是全球纪录片的播出鼻祖,至今已在全球范围内播出了大量题材广泛、制作精良的高清纪录片,其作品水平之高历来广受赞誉。BBC历来都是纪录片领域的标杆,尤其在自然和人文艺术类领域,其制作水准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BBC纪录片的镜头开始更多地投向中国这片神秘的东方大陆,中国题材、中国背景的相关作品已成为BBC纪录片的主要类型之一。然而,即便是号称行业标杆的BBC纪录片,其也避免不了主观性因素对其真实性的影响,这在BBC涉华纪录片中尤为明显,在试图运用中国题材塑造中国形象时,镜头下的中国形象往往歪曲而失实。

​由于主观性因素的存在,BBC涉华纪录片在生产过程中,几乎都存在一个带有刻板印象的“形象框架”,也就是说,由于受到意识形态、固有偏见、国家利益、媒介生态环境甚至个人因素等的影响,BBC纪录片往往是有选择地在塑造着“他者视域”下的中国。在话语权力分布严重失衡的今天,BBC对中国形象的任何失实塑造,都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事实上,这些影响往往都是极其负面的。

.....................

二、BBC涉华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与类别

​(―)飞速增长的作品数量

​从2005-2010六年间,BBC涉华纪录片的数量并不算多,笔者根据网络和书籍资料梳理,统计出这期间一共有九部作品,列表如下:​

然而在2011-2016这六年期间,BBC涉华纪录片数量较上一个周期急速增多,涉及的题材也更为广泛,同时,作品表现的对华形象的态度倾向性也愈发明显。笔者根据BBC官网、CCTV纪录片频道、百度、爱奇艺、豆瓣等网站,搜集整理了这六年间BBC所有涉华纪录片的名录,如下表:

.......................

(二)影视题材与国家形象

题材,是表现作品主题作用的材料的简称。纪录片作为电影或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了表达作品的不同主题和思想,就需要选择不同的题材进行拍摄创作。BBC涉华纪录片主要的创作目的是给全世界观众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而一个国家的形象涉及太多方面,任何一部作品都无法事无巨细地将它全部展现,于是根据每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BBC纪录片的制作组往往会挑选一个或几个有关中国形象的题材进行拍摄和剖析,这里的每一个题材,都对应着国家形象的某一方面。

因此,在对BBC纪录片的题材进行分类之前,先分析国家形象以及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帮我们更好地厘清纪录片中的题材类型。

国家形象概念首先出现在国际关系领域,然后逐渐扩展到传播学和语言学领域。从国际关系角度讲,门洪华指出,国家形象是指在对外交往中给外部受众留下的综合印象。美国学者傅立民将“国际威望”、“声望”和“声誉”三者划等号。一个国家通过对外展示自身的经济、文化、军事、艺术、道德等成就,从而塑造本国的国家形象。

从传播学角度讲,国家形象全面地反映了受众对他国形象的评价。国家形象包括以下三类:第一类为“国家实体形象”,即对自然状态和客观面貌的评价;第二类为“国家虚拟形象”,即媒体视角下主观印象的反映,具有倾向性;第三类为“公众认知形象”,即受众通过媒介形成的印象。公众包括两层:第一层为政界和商界精英,第二层为社会普通民众。学者刘小燕认为,国家形象反映了一国民众的综合印象,产生于国际传播中,传达着受众对该国的情感。学者程曼丽认为,国家形象是受众通过议程设置所获得的对国际社会成员的整体印象。当今的国际新闻议程由西方社会设置,要突破其负面形象,中国需加入到该设置领域。何辉、刘继南认为,国家形象是受众在物质基础上对某国形成的主客观感知。

因此,笔者将国家形象定义如下:国家形象指受众对他国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形成的主观印象。这种主观印象的来源,主要来自媒体制作的各种涉及国家形象的作品,而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塑造,又主要通过对题材的选取和主观刻画来实现。

...........................

三、BBC涉华纪录片题材的价值倾向分析.............18

(一)不同题材的倾向性分值标准...........18

(二)题材及作品整体价值倾向分值分析............19

四、题材价值倾向的建构方式...........28

(一)选择特定符号..............28

(二)设置议题议程.........30

​四、题材价值倾向的建构方式

​(―)选择特定符号

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斯认为:传播即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它只有通过“像”或表明意义的符号才能得到传达。

​对纪录片而言,意义的传达也需要以符号为传播载体。然而单一符号毕竟是很小的范畴,一部纪录片所要传达的意义和倾向往往涵盖无数的符号,哪些符号可以用,哪些符号没有使用价值,这就涉及到符号的选择问题。符号的选取对于影片的价值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些被选择的符号能否让满足受众的需要,以及这些符号能否顺利传达制作方想要传达的意义,这些都是制作人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诚然,当时的中国市场仍存在消费鱼翅的现象,这确有不妥,对于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的确应被制止和批判。但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在《驾车游中国》制作的2011年,中国政府还没有出台任何禁止食用和交易鱼翅的法律法规,经理宴请主持人时,并没有点鱼翅这盘菜,片中并没拿出任何证据表明中国存在普遍消费鱼翅的现象。其次,主持人受邀前来宴会,此处的核心题材顺理成章应是中国的饮食文化,然而当前面的镜头平稳地引导观众领略各种食材时,突然在鱼翅这个敏感的影响符号前停下,并放大镜头插入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话题的批判,这种类似于“声东击西”、通过选择中性题材(饮食)中的敏感符号而表达负面题材倾向性(破坏生态环境)的手法,在BBC涉华纪录片中被大量使用。

...........................

结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当前的国际传播格局的特点,是传播主体多元化且话语权力严重失衡。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能广泛地流传,它才有可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以往,中国面对很多敏感或重大的题材,不恰当地将意识形态与纪录片捆绑,不但在创作领域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了国际社会对很多现实事件的误读,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因此,如何使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准确、有效地弘扬中华文化,解读中国和平发展,从而更好地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成为中国文化外交谋略中的重要一环。笔者从话语权和沟通渠道着眼,总结了如下两点对外传播的策略:​

BBC等西方传统媒体由于历史悠久,其长久以来形成的国际影响力巨大、话语权力已经十分牢固。近十年来,BBC纪录片对中国题材兴趣日益浓厚,作品数量与日俱增,且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由于西方世界对中国形象的“刻板成见”,BBC作品中歪曲、丑化中国形象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凭借其强大的国际话语权,作品中任何一处失实,都会让中国在国际上塑造自身国家形象的努力遭受重大的损失,且在当前国际话语体系下难以补救。​

针对这种困境,中国媒体要勇于“站在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既然西方媒体热衷关注中国题材,而我国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又急于对外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因此我国媒体正好顺应这一潮流,主动出击,制作更多高水准的本国形象纪录片。在积极对外输出的同时,重掌话语权力,至少是中国题材纪录片的话语权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