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我国重大危机事件报道机制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70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1 章 绪论

21世纪以来,“危机”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明显升高,各行各业高度重视。危机事件对于新闻界自身的建设提出了重要课题,尤其是将建立危机事件新闻报道机制鲜明地摆在了新闻从业者面前。人们总是积极能动地探索如何优化报道危机事件,总结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逐渐形成一整套基本的运作规律与程序,对新闻工作的正常运转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不断实践、反思以及借鉴的方式,新闻从业者提高危机管理的意识,增强为题抵御风险的能力。危机事件的发生无疑是一种契机,既能检验媒体应对风险的能力,又能考察应对危机时报道机制的不足。新闻媒体可以按照危机管理的理念来治理新闻报道行为,从而在危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将履行不可推脱的媒体责任。

1.1 选题来源
危机事件具有独特而深刻的新闻学和社会学内涵,它总是利用一个或者几个比较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来揭发某些广泛性依存的社会问题,再加上比较剧烈的感情冲突来唤起民众和他们决策系统的关心,并通过观察舆情变化的曲线来察看问题解决的进程。危机事件具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危”表现在事件处理不当,可能引起社会秩序紊乱,给大众造成损失;“机”的方面则是通过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作战,形成良性互动,最终使得危机得到化解,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长久以来,新闻媒体在危机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新闻媒体在报道危机事件中体现出来的方式方法、设置策略等的变化等都显现出社会公众对危机事件的信息由知之甚少向精确求知的转变,促使新闻媒体必须建立一种稳定的传播秩序。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公众对于危机事件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新闻媒体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逐渐走上了“谨慎开放”的道路。媒体对 2003 年“非典”事件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再到2011年“7?23”温州动车事故,2013年甘肃舟曲泥石流事件的报道中的变化都显示出媒体虽然在报道危机事件于行动和观念上有所进步,但仍然出现了报道中不尽完善的部分,实质上是显现了完善危机报道机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2 研究意义
危机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大部分公众的切身利益,当公众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胁时,人们往往积极渴求有关危机的信息,才能有目标、有步骤地调整行动。新闻媒体责任重大,充当着“信息流通的动力”、“意见交流的桥梁”、“监督权力的镜鉴”、“社会民众的老师”等社会角色,为了处理好危机事件,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并做到真正转“危”为“机”,媒体就必须在报道机制上的完善,有效地保证信息的传播,使媒体的社会效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理论意义: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危机事件切入,研究新闻媒体的危机事件报道机制。对于信息论、危机管理相关的宏观理论的完善,同时对危机沟通理论,媒体管理理论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提供危机事件例证,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和研究新世纪我国以来重大危机事件,以及对相关理论和有关案例的分析,可以为危机事件报道机制的完善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丰富和发展危机事件报道机制的有关实现途径,并为如何实现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的良性互动提供参考意见。通过对危机事件报道机制的研究,能够完善新闻事业中对于危机事件的具体管理,形成有秩序、有重点的报道行为,为媒体的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参照途径。

第 2章 新世纪重大危机事件报道状况分析

重大危机事件进入在大众视野,这无疑与记者不遗余力地报道分不开。危机事件的发生,引导了媒体记者的去向,往往此时记者会通过现行的一切技术手段以极快的速度出现在第一现场。 例如SNG技术(Satellite News Gathering[3]),作为一个单个个体也能成为某一事件中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具备专业的摄影、采访、协作等一系列技术,媒体记者的出现象征着媒体专业化报道的开始。专业记者不同于拥有自媒体普通公众之处在于,在危机事件的报道过程中,记者始终担任着重要角色。“记者角色”实质上是由记者的社会属性所赋予的,它与记者在社会中的具体地位、身份认同有关,要求记者去完成职业角色所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尤其包括人们对于记者的期待。

2.1 重大危机事件的媒体表现及其报道特征
危机具有两面性,尤其对于社会各个组织而言,一方面是对社会组织应急机制考验,一方面是社会组织机构人员应急能力检测,其中也包括媒介人员。在危机事件的不同时期,媒体与政府、组织都要建立一种自然而然的联系,发挥媒体社会守望功能,促进事件的解决。普利策曾这样比喻,新闻记者要作社会的瞭望者。当国家好似一艘船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航行时候,新闻记者必须站在船头具有鹰眼一般地去巡视一切状态,并在发现可疑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媒体守望者的功能在危机事件中尤为重要。而这个功能的发挥要紧紧抓住记者在报道中信息沟通与传递的桥梁作用,遵守职业道德,恪守职业精神,减轻社会影响与危害。因此,记者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一定与新闻媒体从新闻策划到报道行为的实施关系密切,这将影响到危机事件的解决,甚至成为危机事件中的关键因素。
2.1.1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得当表现及其报道特征
重大危机事件往往容易造成轰动效应,造成广泛的社会反响,因此报道一起危机事件必定是全体媒体从业人员身心投入。新闻报道发出之后,报道的水平以及引发社会讨论的程度能够作为测试媒体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各大媒体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上的竞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社会的进步促使市民的媒体素养逐步提高,公民渴望准确的信息已成为一个基本要求。新闻媒体的及时报道,实质上是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给大众,在危机事件的解决进程中实质上是一种暂时性缓和矛盾、部分化解危机再到危机全面解决的方法。当看到危机最后化解,我们再来回顾在这过程中的新闻报道,始终每篇新闻报道都能够揭示一定的问题,从而在问题中寻求解决方法。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报道特征主要有:

2.2 媒体在危机事件中报道中曝露的报道机制问题
通过上述危机事件报道现状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危机事件中新闻报道得当的表现,还是报道失当的表现,都与媒体报道机制有直接关联,尤其是从其失当表现及其报道特征来看,媒体报道机制的完善与否更显重要。
(1)利益层面上,危机事件报道机制与地方、团体和个人利益存在冲突。危机事件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格局,对它的报道往往受到各种利益关联者的干扰。危机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或相关政府部门往往会采取特殊的“危机公关”手段和“媒体灭火”手段,许多媒体被迫在事件面前堵上嘴巴。很多记者特别是党的喉舌媒体的记者作为接受危机事件信息的眼睛和耳朵,担心采写后报道被压制的现实,所以第一个反应是不是要现场采访,而是一种担忧,导致最后的记者角色缺位,媒体普遍失语。有些危机事件可能会暴露工作上的缺陷和失误,地方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处于维护形象,逃避责任,怕影响业绩评价等考虑,对媒体的介入存在抵触情绪,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利或其他手段极力掩盖事实,以种种理由不许报道,更别说主动找媒体报道。
媒体维护自身利益对危机事件采取特别谨慎的态度。我国媒体大多数是在地方和部门管理之下,媒体责任人是上级任命,媒体的利益也与地方部门密切相关,对于本地本部门范围内的危机事件,媒体自身对外报道也不得不唯上级“马首是瞻”,或者保持沉默,或者避重就轻,或者“正面报道”。反而是外地或境外媒体有所发挥的空间,造成“本地新闻外地报”的现象。
(2)制度层面,新闻法制建设滞后和应急机制缺失。我国新闻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新闻政策文件中,对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权利义务尚没有系统明确的规定。尽管有关部门在一些文件中有所涉及,但大都是从保护被采访者的隐私权方面表示,而对公职人员和其他知情者对必须公开的事实拒绝采访或隐瞒事实缺乏可操作的惩处办法。新闻记者在采访危机事件时,常常遭遇拒绝入场、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甚至人身攻击等暴力行为,严重影响到了公众的知情权,进一步影响到我国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

第3章 新世纪危机事件报道机制的建立 ................ 16
3.1 我国危机事件报道机制的形成 .............. 18
3.2 建立危机事件报道机制的必要性 ............... 20
3.3.建立危机事件报道机制的作用 .................... 16
第4章 新世纪危机事件报道机制的完善 ................. 22
4.1 新世纪我国报道机制存在的不足 ..................... 22

第 4章 新世纪危机事件报道机制的完善

自“非典”事件以来,我国也逐渐建立了一些对于危机事件报道的相关机制,为期不过十多年。但对于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的研究起步也相对较晚,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层面有与西方有很大的区别,体系的完整性还有所欠缺。我国媒体在探索适应危机传播策略的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认识我国媒体报道机制存在的缺陷或者不足的基础上,吸取各个国家在处理传播危机事件时报道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有利的完善的传播机制与应对方法来提高和建立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媒体报道机制。

4.1 新世纪我国报道机制存在的不足
客观地说,由于目前新闻媒体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危机事件报道机制与社会信息开放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就披露危机事件而言,我们尚且不能在传统意识形态的作用下进行管辖与约束。新闻媒体无论在体制或机制上的改革与创新都需要与传统的媒体管理体制和旧的意识形态为基础。因此,新闻媒体与政府都要正视社会现实,正视报道机制中的不足。
1、政府和媒体之间缺乏沟通,分工协作尚待加强。危机报道中,媒体,政府,公众是要协作的三个主体,在信息传播渠道之间的寻求良性互动。面对信息需求,我们的媒体正在逐步显现政府的“喉舌”作用,但政府和媒体本身的制约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独立的传播者,以实现其社会功能。政府与媒体是双向互动关系必须加强,联系的紧密性决定了两者在应对危机时是否能统一战线,携手作战。政府在媒体提供消息来源,媒体协同政府进行信息发布,这种模式若能在最大程度上起作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将得到有效发挥。所以,服务性政府于公众而言不是一句口号,它的透明度备受瞩目。建立一个受公众监督的政府和一个可以问责的政府,必须是现在政治文明中政府毫不懈怠的任务。

结语
危机事件,涉及面广,不可预测以及强大而持续的影响力,都使它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报道对象。媒体在报道时指定相应的报道系统和报道战略对危机事件进行报道。在信息时代,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信息,例如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人们还可以了解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话和其他工具获取新闻,这时社会危机事件的影响对社会舆论产生了显著作用。新闻媒体必须基于客观和全面的真正的危机覆盖的要求,所以实事求是,坦诚求实。事实是我们要追求的,所以当然不能说谎、遮丑。倘若媒体不说实话,一旦事件终于被揭晓,伤害不仅是公众的知情权的基本原则,并涉及已知媒体的形象和政府的威严。首先新闻媒体端正态度,要有责任担当,面对危机事件勇于承担责任。再通过及时、有效的处理,给公众一个正确的导向。新闻要不断更新观念,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学习相应的公关能力,积极做好平日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为危机事件的成功解决奠定基础。
危机事件报道机制是在危机事件的报道实践中产生、发展与不断完善的。机制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涉及的人员要素十分庞大,部门众多。在危机事件面前,新闻媒体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应对危机事件,消除公众的未知。新闻媒体只有重视公众的知情权,才能适当、准确、快速地将信息传递给民众,促进危机事件的解决。事实上,民众知晓得越多,政府部门取得的赞同越大,处理时就越有可能做到不慌乱,冷静处理。
报道机制的完善,需要政府不断推进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为新闻媒体展开危机传播提供法制保障。新闻报道在危机机制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媒体从业者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帮助他们在危机形势下进行科学报道。如果新闻从业者的报道引发人身安全问题,法律侵权的问题,或者在已经报道出来的新闻在新闻中出现了被大众所指的新闻道德或伦理问题则应该利用“重大危机事件报道的实用手册”来指导,相信是可以避免很多问题。此外,危机满意度调查指标体系的建立媒体报道,为了避免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和单一引导误区等指标,使报道具有更加科学合理的机制。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