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出版界的民国题材热由来已久,之前这股热潮主要体现在对民国时期学者、文人学术、文学创作题材的挖掘、整理和出版。近年来这股怀旧风潮延伸至教育题材领域。教育是立国修身之本,S古中国便是一个重视教书育人的国度。古有孔子办学立言,全国各大书院、藏书阁兴起,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民国更是一个重视教科书编撰的特殊历史年代。从历史竹景来看,政治格局动荡不安,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逐步走上近代化道路。在教育领域问样掀起了变不浪潮。1904年,洁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鸯,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淸廷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 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私塾和书院被西式的学校所逐步取代。而教科书问题在民国时期曾引起热烈争议。有主张废除教科书者,有主张改善教科书者,有的主张教科书要慎选,有的主张教科书要活用,意见不一。中国各大重要书局也纷纷投身教科书出版,教科书的编写在当时是一大出版亮点。
第二节研究方法
本文从目前市面上己经出版的相关老教材入手,以《开明国语读本》为東要— 案例,总结民国老课木的编辑出版特点,分析这股民国老课本热的表现、原因,并了'以评价,以期对现实出版有所指导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本文.:i£耍采用以下方式展开研究。
……………
第二章民国老课本综述
第一节民国教育变革
中国新式教科书编写从晚清民初开始,1904年清政府公布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学制”,规定“官编教科书,未经出版以前,各省中小学堂,亟需应用,应准各学堂各科学教员,按照教授详细节目,自编讲义。每一学级终,即将所编讲义汇订成册,由各街咨送学务大审定,择贫宗旨纯正,说理明显,繁闻合法,善r措ih1,合于讲授之用名?,即准作为特时通行之木。真私家编凝学堂课本,里由学务大lii鉴定,确合教科程度者,学堂暂时亦可采用,准著书人自行刊印悔卖,予以版权。”‘①当时中国教科书是教会教科书和老式教科书,随着新式学堂兴起,1903年商务印书馆设早编写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与此同时的还有文明书局在1897年至1902年己经开始涉足编写地理、国文、算术、物理、动物、植物等中国近代教科书基本框架。
第二节当下民国老课本出版概况
教材之于一个人的意义是重大的,教科书连接了每一个学子的知识启蒙与价值观形成,塑造了一代人共同的知识结构,是人们认知世界和形成思想的起点。近年来出版界掀起一股重印民国教科书的热潮,各式以民国老课本命名的书籍相 -继出版。以下是笔者统计的近年来出版民国老课本的出版情况。
第二,民国老课本销售呈地区差异。据笔者了解,在小城市、边远小镇民国老课本系列在一般书店鲜有销售。大超市儿童阅读专区也少有民国老课本。民国老课本的读者数量远没有达到大众化的地步,民国老课本的知名度及读者的了解一程度远不如经典国学启蒙教材如《三字经》、《论语》等。究其原因,一是民国老课本的再版是近几年来才形成一种迅速发展趋势,非中心城市的读者对此并不了解;二是与教育水平相关,大中城市教育水平相对偏高,读者对教材的选择性与参照性更加多样;三是与营销与发行渠道有关。大中城市的书店、网络销售渠道更流畅,销售网点更发达,读者获知信息的更为便捷广泛,更有利于带动民国老课本走向读者。
…………..
第三章民国老课本特点........21
第一节民国老课本编辑特点........21
第四章当前民国老课本出版特点........34
第一节研究对象..........34
第五章民国老课本出版热的原因....41
第一节“民国热”下的民国老课本...........41
第六章民国老课本“热”的冷思考
第一节辩证审视
民国老课本成为热门话题、出版者热门选题,学者意见不一。独立学者秋风认为, 90年代,人们对于民国作品的阅读,更多是学术上思想上的研究,足一种浮光掠影,猎奇式的出版,没有真正的研究价值。”(海脉出版社社长俞晓群认为,“出版民国童书并不是简单的跟风炒作。民国老课本、老.作文并不是民国童书的主流,真正高品质的民国童书,包括文库、套书、绘本等,当代人已经很少见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赵炬也致函《中国青年报》声明“出版社从来没有对老课本的出版做过言过其实的宣传,更没有进行炒作”,“我 .们坚持力挺现今语文课本的立场’’,“在面对不断的市场需求中,将会严格控制印数。”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自20]0年以来民国老课本是一木接着一本出版,出版时间间隔短,每个月都能看到不同类型的民国老课本出版信息。
第二节科学开发
2001年以前中国大陆教材主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部制定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方案,明确各个学科编"体例、方式,然后进行内容填充。语文教材编选文注重政治性,积极反映主流意识。直到2011年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团体和个人编写符合中小学教学改革需要的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特别是适合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教材第九条规定,“教材编写实行项目管理。编写教材须事先依本办法规定向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申请立项。”
.........
结语
2005年“上海图书馆馆藏拂尘?老课本”推出《幵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周国语读本》,发掘出一批民国老课本。老课本的热销是在近年来民国出版热大货景下的出版延伸,反映了内下语文教材的不足与语文教育的缺陷,从一个侧面是对民国时期丨:〗由竞争体制下教科书质量的高度认可与价值重认。然而,民国老课本真有那么热吗?民国老课木出版情况究竟如何,笔者着疑问,搜集近年来市面:可见的民老课本,发现近年来涉足民国老课本的出版社,出版物数量越来越多,出版周期越来越短,且一经出版变成为各大媒体,报纸、杂志报道的话题。加之人教版语文教材的频频出错,一经媒体报道人教版语文教材错误百出,人教社向公众致歉等话题的热议,与老课本的典雅精致人文关怀形成强烈对比。越来越多的人追问当下语文教育。‘民国老课本适时出版,一方面拓展了人们视野,使得大众能够看到民书堪本面貌,时警酸了管现者、出版者、教育作者、公众,在变动的新吋代寻找到自身出路,教材、教育改革如何更切合社会、公众需求,如何更好的培养现代“人”,这是对当下教育的一次叩问与反思;另一方面前民国老课本出版虽然呈现数量递增趋势,但出版质量不一。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应更强调编校质量为重,思索民国老课本如何理性挖掘出版,朝着良性优质方向发展。民国老课本作为一种出版资源,我们该如何全面、深入地去认识、探讨、梳理、总结民国出版资源中蕴含的宝贵经验、财富,在继承民国优秀教育理念、方-式的基础上为当下以及今后出版实践所用,是本论文的最终目的。希望对当下语文教育、出版有所启迪意义。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