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期公民新闻道德意识构建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39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概述

在数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结合的产物。新媒体的出现及迅速普及使得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新闻媒体及其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提出新的挑战。要使新闻传播无愧于新时代的要求,必须使新闻业界的职业道德有新的提高。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活动的变化研究
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的构建,首先要弄清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新变化、新特点。
一、新媒体时代人们对新闻有了更高要求
(一)对新鲜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的特点是“新”,一个事件发生后要在的最短的时间段内报道给受众,才有新鲜性。新媒体出现以前,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程序十分复杂,传播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人们对于能看到昨日新闻已经是相当满意了。可是,新媒体出现以后,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原有的时效性,开始追求更新的即时新闻。随着“公民记者”的涌现,网络与手机参与新闻传播,减少了空间与时间上的约束,将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成为现实。比如最早报道 2009 年央视新大楼北配楼火灾的正是普通网民,媒体整整落后了 40 分钟之久;在 2010 年 11 月上海胶州路大火发生后的第 1 个小时里,网民即时的原创性的信息超过百条,现场图片达到数十张,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
(二)对真实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新闻最重要的特点是真实,不仅包括新闻主体真实,细节真实还包括新闻报道过程真实。新闻报道,是通过新闻媒介反映并传播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真实是首位的。在传播技术尚不发达的过去,人民习惯于被动接受新闻信息,而且接受信息的渠道少,接触信息量也少,所以,受众是比较缺乏质疑和抵抗信息的意识。但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传播渠道和接触信息量的增加,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也在增加,受众不再只听媒体怎么说,还要看媒体说的对不对。面对传统媒体的“一面之词”,网民们可以多角度的判断新闻的真实性。主流媒体一次次的集体失语已经在潜移默化间形成了巨大的媒体公信力危机,从 SARS 的虚报瞒报到山西无数次人工修改矿难罹难人数再到央视大楼失火的冷却低调处理,民众已经越来越不敢相信传统媒体上的报道了,他们宁愿自己去走访考证,求得真实,明了真相,也恰巧是这样的媒体困境客观上加速了全民传播的发展。
(三)对信息知情权有了更高的要求开放时代,信息全球化,人们追求信息的欲望增加,对新闻事件,对外部世界,渴望知道更多的信息,以方便自己的抉择与参与。人们不仅希望新闻报道能提供更多未知的信息,更希望多一些事实背后的信息。只有在接触信息,知晓真相之后,受众才能发表意见,参与监督,做出决策。随着技术的进步,多形态的媒体为受众充分实现知情权提供了有力保障。移动媒体、微博等新媒体更为受众主动发掘信息提供了新的便捷途径。
(四)对新闻的实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获取信息不仅是为了消遣,更是为了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能启发、帮助自己的东西,因此,这就对新闻的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文字新闻更耐读,更有味,要求电视新闻更具现场感,更具形象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应当努力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提供实在的资讯,给予实在的帮助,强调社会效益优先,让新闻实用起来。
二、新媒体时代带来了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虽然传统媒体对新闻传播活动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源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不再由传统媒体或者政府机关所垄断,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贴吧、论坛、博客、微博已经成为影响广泛的消息来源,越来越多并不具有职业记者身份和专业背景的民众,开始参与到新闻线索和信息的发现、搜集、传播、分析中来。他们不仅把自己摆在信息发布的主体位置上,而且削弱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自主引导着新闻舆论的走势。不得不承认,如今在一系列重要事实的发现、社会议程的设置方面、舆论监督方面,传统的新闻记者甚至比不过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普通网民。面对海量的信息,传媒不可能“有闻必录”,必须依照一定的标准和需求对信息进行取舍,而这个一直以来由传统媒体所掌控的把关过程如今也无法阻止新媒体支持下的话语自由,盲目闭口不语或妄图蒙混过关无异于掩耳盗铃。不论是拉萨“3.14 打砸抢烧事件”后网民自主反抗 CNN 等西方主流媒体歪曲报道,还是诸如“郭美美炫富”等由网民揭发到被政府重视的网络舆论监督,受众的新闻灵敏度在增强,对社会热点的反应速度在加快,主观能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的概念 ...................15-20
一、 新闻道德的概念 ...................15-16
二、 新媒体时代媒体应具备的德性 ...................16-20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缺失表现 ...................20-33
第一节 网络媒体新闻道德缺失表现 ...................20-29
一、 网络谣言 ...................20-24
二、 网络审判................... 24-27
三、 网络水军................... 27-29
第二节 传统媒体新闻道德存在的问题 ...................29-33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缺失原因 ...................33-40
第一节 社会道德滑坡及公民新闻道德意识淡薄 ...................33-35
一、 社会道德滑坡 ...................33-34
二、 公民新闻道德意识淡薄 ...................34-35
第二节 媒体新闻道德意识薄弱 ...................35-38
一、 新闻真实性缺失 ...................35-37
二、 市场经济导致部分媒体义利观转变 ...................37-38
第三节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38-40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新闻道德构建的建议 ...................40-52
第一节 切实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40-43
第二节 强化媒体社会责任 ...................43-44
一、 做好信息的提供者与把关者 ...................43
二、 正确引导与平衡舆论................... 43-44
三、 做好与受众沟通的“桥梁” ...................44
第三节 自律:道德调控的根本途径 ...................44-48
第四节 他律:制约媒体行为的重要方式 ...................48-52
一、 法律及政府的制约扮演着重要角色 ...................49-50
二、 受众是最广泛的监督力量 ...................50-51
三、 媒体之间相互监督也是尤为重要 ...................51-52

结 语

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媒体的作用不可小觑。不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新闻传播领域的道德危机,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媒体若不能律己,何以引导的广大受众?如今,构建媒体新闻道德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构建全社会的新闻道德也要提上议事日程。对传统媒体来说,正确引导舆论,内容为王,受众至上仍是正道;对新媒体来说,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拒绝沦落为不法份子践踏新闻道德的帮凶。以道德为主,法制为辅,注重技术管理与制度的应用,注重公民新闻道德意识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今后将会出现的全媒体、富媒体、融合媒体时代等新的媒体形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瑚、邹军、徐剑著. 《网络传播法规与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杨保军.《新闻道德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
[3] A·麦金太尔. 《德性之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版.
[4] [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谣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5] [美]卡斯 R 桑斯坦著.张楠迪扬译.《谣言》.中信出版社, 2010 年版.
[6] 魏永征.《新闻传播法规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7] 郎劲松.《传媒伦理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版.
[8] [美] 安德鲁·基恩著.《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南海出版公司,2010 年版.
[9] 蒙南生.《新闻社会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10]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南方传媒研究》.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 年 4 月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