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师是指符合一定的条件,经过规范的选拔、任用,在我国各级各类小学、初中、高中从教的特定职业者。即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小学、初中、高中在职老师①。
(二)教师培训
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中,与教师培训的相似概念很多,如教师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等,所以主要对其相似概念进行界定。
1.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广义上是指教师职前和职后参与的提高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认识的教育活动②。目前,所提到的教师培训大部分都是指教师职后培训,是为了提升在职教师各方面发展而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因此本文关注的教师培训也可称“在职教师教育(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2.教师继续教育
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已经在教学岗位上工作的在职教师进行专业化知识学习和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师的继续教师是贯穿教师的终身的,具有很多种形式。
3.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就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开展不同的培训活动,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育的发展。
由此可见教师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更广泛,包括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在本研究中,不对不同的教育的概念进行明确区分,本研究将“教师培训”这一概念界定为:统一理解为在获取一定资格后,为了促进教师在专业知识、实践、教育教学技能、师德师风方面得到提升,从而针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系列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训练。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是指从政策执行过程中涉及的重大因素分析政策执行的模型。1973 年美国学者史密斯在《政策科学》杂志上发表《政策执行过程》一文,提出了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这也是最早提出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史密斯认为,影响政策执行过程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化的政策
指政策制定者或者目标群体所追求的符合自己利益的政策形式。政策的价值取向、具体内容、形式、类型等都会影响政策的执行。
2.执行机构
指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机构。执行机关的结构、执行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工作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等都会影响政策的执行。
3.目标群体
指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的群体和个体。目标群体的个性特征、学历情况、态度等都会影响政策的执行。4.环境因素即影响政策执行或被政策执行所影响的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
图 1-1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第二章 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发展历程和政策现状
一、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发展历程
(一)萌芽起步发展阶段(建国初——2000 年)
建国初到 2000 年的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国家整体进程一致,先是重在职学历补偿提升与教材教法过关,逐步发展到重在制度性教师培训的建立①。这一阶段的教师培训政策起落很大,本来从建国后教师培训发展初具规模到文革的停滞倒退,最后又开始恢复发展。在此阶段开封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政策及规划,如:《开封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师资培训规划》、《开封市“七五”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培训规划》、《开封市“八五”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培训规划》等。市教委(教育体育局)组织对全市教师进行学历达标和专业合格证培训,并于 1990年开始,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2000 年以前主要开展的教师培训有学历达标培训、专业合格证书培训、继续教育、普通话培训、名师工程和校长培训。1986 年一2000 年开封市教师队伍学历达标培训经历了三个五年计划,教师队伍由业务素质“加强”到“提高”。到 2000 年,全市普通高中教师中本科毕业以上的达到 77.1%;普通初中教师中专毕业以上的达到 91%;职业学校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 44.3%;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学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了 98.8%和 99%。开封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均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居于全省前列。根据河南省教育厅部署,开封市从 1900 年开始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到 2000 年,有 30000 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全市共有 7000 多名校长参加校长任职和提高培训,并取得了结业证;开封市骨干教师培训起步较晚,在 1998 年以前只有 95 名特级教师,1999 年底,为全面提升开封市教师素质,贯彻落实河南省委《关于印发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市教委(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自下而上的启动了“名师工程”,开始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到 2000 年,开封市共有骨干教师 850 余人,市骨干教师青年苗子 110 人。
..........................
二、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现状
(一)政策目标
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是依据国家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制定,其政策目标一致。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是保障中小学教师培训有序进行的指导性文件,但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教师队伍状态的差异及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对教育变革要求的不同,我国教师培训政策在目的、理论、重心和措施等方面均存在阶段差异性①。总的来说目标是从“朴偿性”转变到“发展性”,即以前更注重学历达标等形式的补偿性培训,而现在更加注重教师个体性、专业性的培训。《开封市教育体育局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
1.指导和保障开展多样化、符合教师需求的教师培训;
2.明确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在全社会掀起学习热潮,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3.不断提高中小学在职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创新性学习;
4.拓宽教师的知识领域,提高其眼界和工作能力,使教师能够应对突发状况和适应社会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做好应对各式各样难题与风险的准备②;
5.帮助教师取的个性发展,使每个教师都能发挥其特有的才能;
6.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师德师风素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③。
......................
第三章 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实施现状和成效....................................9
一、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实施现状....................................9
(一)政策实施主体.........................................9
(二)政策实施内容.................................9
第四章 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实施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15
一、存在问题........................................15
(一)政策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高........................................15
(二)政策实施宣传工作不到位..........................17
第五章 优化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实施的对策建议.....................25
一、改进政策实施形式和内容..............................25
(一)灵活安排培训时间........................................25
(二)培训方式多样化.....................................26
第五章 优化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改进政策实施形式和内容
要保证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切合教师的需求,就要在不断改进政策实施形式和内容,切实了解教师的具体需求,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培训,这样才能让参训教师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激发参训教师的学习热情,保证培训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整理收集教师们对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得到以下建议。
(一)灵活安排培训时间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28.01%的教师希望把培训安排在正常工作日,48.31%的教师希望安排在寒暑假,16.72%的教师希望安排在双休日,剩下 6.96%的教师希望把培训安排在节假日,这就说明教师培训的可以多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减少安排在平常的双休日和正常工作日,使教师尽量在不影响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参加培训,这样也可以使教师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训学习中去。同时要在培训准备阶段先提前通知学校,提前安排好调课等工作,让参训教师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参加培训,减少工学矛盾。最后要合理制定教师培训的时间安排。尽管培训时都想尽量给参训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但是为了保障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提升教师参与培训的注意力,可以根据参训对象和培训方式的不同调整每次培训的时长。有图 5-1 可以看出,关于集中培训时长,47.2%的教师认为 3 天以内合适,5 天的占 16.89%,7 天的占 21.7%,14 天的占 14.21%,这说明培训的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安排在一周之内;所以在安排教师培训时如果是平常工作日或周末尽快安排 2-3 天的培训,如果是暑假、寒假的集中培训时间可以安排在 1 周左右。尽量发挥出每一次培训的最大优势,保证教师学有所获。
图 5-1 教师希望的培训时长情况
...................
结语
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结合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和激励理论,对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实施情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这对开封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作出了贡献。然而,由于教师培训政策的实施过程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政策的实施进程和效果,目前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培训政策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高、政策制定和宣传工作不到位、政策实施缺乏财力和人力投入、政策实施监督反馈体系不完善。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和双因素激励理论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政策内容与教师需求切合度不高、政策执行主体对培训的重视度不高、目标群体的学习理念不强和政策外部环境与政策不匹配四个方面。为了保证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顺利实施和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研究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是改进政策实施形式和内容。具体包括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多样化和合理设置政策内容;第二是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重视程度。具体包括拓展政策宣传途径和加强政策制定前期调研工作;第三是增强各类人员的素质。具体包括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素质和引导中小学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第四是增加财力和人力支持。具体包括加大培训经费投入、配备充足的政策实施人员和扩大中小学在职教师数量;第五是健全完善政策实施激励机制和监督反馈体系。具体包括健全政策实施激励机制和完善政策实施监督反馈体系。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教师培训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教师培训政策顺利实施,完全发挥教师培训的效果,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开封市中小学教师的各项发展,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不断进行各种学习,着实提高开封市教育教学质量。
本研究通过大量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来研究开封市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实施情况和效果,但由于本人的能力、时间、精力等有限,对数据分析程度不深、发现的问题不够全面、对问题的剖析不够深入、提出的对策建议不够细致,这些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