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激励机制的含义
在企业管理中,为了达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我们通常在人力资源管理这方面,去满足员工的一些包括内在和外在的需求,以达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然而机制是有别于制度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就说,激励机制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机制,它是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员工自身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实行激励的主体要随时考虑周边变化的因素,对接受激励者实行不同的激励措施,以更好地达到其目的的一种行为。由此看来,激励机制是实行激励的主体根据激励接受者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方式,调动激励接受者的工作积极性,来达到激励主体所要求的目标的一种行为。
通过以上论述,本文认为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是通过提供激励因素对在县(县级市)、镇(乡)、街道(社区)两级部门工作的非领导职务的、直接面向群众工作的公务员进行引导的一个不间断过程。由于基层公务员具有直接性、执行性、非领导职务性等明显特征,因此提高基层公务员的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对政府提高行政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都提出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在关于印发甘肃省 2013 年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中,也提出要抓好公务员的及时奖励工作,规范公务员的奖励审批程序,通过发挥奖励的作用,来实现对公务员的激励。①在这样政策引导环境下,我们很有必要去完善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通过满足他们的自身需求,去提升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去提高基层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政府形象,同时也有益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有益于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
二、理论基础
(一)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下的激励理论
被誉为“人本心理学之父”的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被分为五个层次,从最低的衣食住行需求逐渐上升,最后达到最高层的自我实现需求。”②并且这五个需求层次,由低到高是呈递进关系的,只有当人类最低层的需求被满足后,才会上升到第二层的需求,这样也就形成了激励的内在驱动力;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则通过 X—Y 理论阐述了:“人类既有天生懒惰的一面,也有积极向上的另一面”③想要让员工喜欢工作、主动承担、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关键在于管理者运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引导员工展现其积极有潜能的一面;美国行为学家赫茨伯格在两位先驱的基础之上,首次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认为:“要在保障物质激励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④物质层面的激励可以在一段时期内,起到作用,而要想持久无限的起到激励作用,就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让员工感到因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在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环境下,除了上述三种激励理论之外还有 ERG 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期望理论等,它们都是站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对激励理论展开研究的。效益最大化是传统公共行政这一时期追求的重要价值,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在员工工作中发挥各自的激励功效。因此激励员工也只是企业为了获得更大效益的一种手段。
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理论支撑主要是以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和官僚制理论为主的,19 世纪中期,英国开始的文官制度改革,就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的提出首次付出了实践行动,从 1855 年成立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建立公务员考录制,再到 1870 年,规定除内政、外交两个部门外,其他各部门所缺职位一律通过竞争考试考取。英国公务员制度的确立,也意味着给英国现代政府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美国、德国、法国也都开始了各自的公务员制度建设。
.............................
第二章 临夏市 Y 镇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一、临夏市 Y 镇及其公务员队伍现状
(一)临夏市 Y 镇基本情况
Y 镇位于临夏市东郊,距离市中心 2 公里,因东端原有一座连接东乡族自治县的木制“叠桥”而得名,南临大夏河,北依北塬山,东与东乡县毗邻,西与市区接壤,北滨河东路、国道 213 线和东冯路纵贯全境,环东四路横穿中心,平均海拔为 1917 米。辖区内人文景观,旅游景点有 87 家。全镇总面积 14 平方公里,辖甘费、折桥、祈牟、大庄、苟家、慈王、后古、陈马 8 个行政村,102 个合作社。总人口 20443 人,其中农业人口 13757 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27.7%,其中有汉、回、东乡、藏、蒙古、土族等 6 种民族。耕地面积 8472 亩,人均耕地0.41 亩,是典型的城郊型乡镇。全镇现有大型粮食、蔬菜交易市场 2 个,非公企业 68 家,高效日光温室 1850 亩,拱棚蔬菜 750 亩,大田蔬菜 200 亩,截止2015 年底,Y 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9169 元。辖区内有省、州、市属机关及企事业单位 66 个,各类企业 327 个,个体工商户 235 户。近年来,Y 镇着力培育以劳务输转、休闲旅游、特色农业、商贸流通四大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
(二)临夏市 Y 镇公务员队伍现状
截止 2015 年底,Y 镇现有干部职工 160 人,平均年龄 36 岁,其中有 3 位正科级干部,8 位副科级干部。在编公务员 22 名,其中 17 名为男性,5 名为女性。参公及事业编 138 名,其中 53 名为男性,85 名为女性。该镇大部分公务员都是大中专科、在职本科和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公务员较少。以下用表2—1 临夏市 Y 镇公务员统计表来呈现,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临夏市 Y 镇公务员的现状:
.............................
二、临夏市 Y 镇基层公务员及服务对象访谈
(一)基层公务员访谈
由于本文提出的假设前提是公务员作为理性经济人存在的,因此本文将访谈研究的对象确定为三种。一是年龄分别在 26—33 岁、学历为硕士和在职研究生、工作年限分别在 3—8 年、工作级别为科员、工作环境为乡镇的基层公务员;二是年龄分别在 40—46 岁、学历分别为专科或本科、工作年限分别在 20—25 年、工作级别为科级、工作环境为乡镇的基层副科级领导;三是年龄分别在 28—49岁、学历分别为初中、专科、本科和硕士、职业不同并都有过去街道或社区或乡政府办事经历的人员。为了更直观明了,我们对所研究的访谈对象做了情况分布表,如表 2—2 访谈对象情况分布图所示:
...........................
第三章 临夏市 Y 镇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完善对策建议...............29
一、健全基层公务员薪酬机制.......................31
(一)形成薪酬与平时工作业绩相对接的联动机制.........................31
(二)建立与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相当人员之间薪酬平衡比较机制......................32
第三章 临夏市Y 镇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完善对策建议
一、健全基层公务员薪酬机制
我们应在以前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工资模式基础上,再将基本工资与基层公务员的平时工作业绩相对接。我们应根据个人的实际工作情况,适当的发放加班补助、下村交通补助、伙食补助。对艰苦边远地区的基层公务员,适当增加津贴补助。这对提高我国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虑到政府和企业两类组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可以从两类组织中找出标杆职位或标杆人群,紧接着在建立起标杆比较的基础之上,通过首先确定公务员中的标杆职位或标杆人群的薪酬水平,然后再根据公务员队伍内部的相对关系来确定其他公务员职位或人群的薪酬水平。
实行绩效考核机制,是我们对基层公务员工作,究竟做得如何的比较客观的一个评价,西方国家对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基本都是以“功绩制”为核心原则的,具体来说就是公务员的工资、考核、奖惩、晋升都是以公务员的工作实绩、效果和贡献大小为最终依据的。但是从提出到最终开始实行,西方国家也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考验,例如美国从 1883 年《彭德尔顿法案》的颁布,到 1923 年制定的《职位分类法》,到 1973 年颁布的《联邦政府生产率测定方案》,再到 1978 年指定的《文官制度改革法》,前后将近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考验,对公务员的管理都在尝试开始重视绩效考核管理,并试图制定考核指标、实行功绩工资制。一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在克林顿政府那里,才真正付出了实践。
..............................
结语
基层公务员直接面对群众,是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对于国家行政能力的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群众对政府信任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实中自上而下的激励只能一时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一时提高行政效率。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行政效率的长久性,不仅要从制度上入手,更重要的应该从公务员这个个体上入手,以人为本,自下而上的了解他们的主导需求,探寻一个不间断的激励机制。
本文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合国内外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理论,确定本文以公共选择理论和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理性—需求最大化—选择”作为本文的分析框架来研究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二是运用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通过访谈临夏市 Y 镇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中的内心感受,和访谈其服务对象在实际办事过程中,对基层公务员的接触感受,总结归纳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主导需求,发现现行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激励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现有的政府体制也不能完全的调动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调动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不仅要从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改革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出发,更要从基层公务员自身需求出发,让其主动的服务群众、主动的承担责任,才是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效率、廉洁的基层公务员队伍的长久之计,这也对建立一个民主的、负责任的、有能力的、高效率的、透明的政府所必不可缺的。
参考文献(略)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完善对策研究—以临夏市 Y 镇基层公务员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
-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
- 江苏省流域生态补偿模式与改进对策研究
- 组织协同视角下的乡镇信访治理研究——以 S
- L市科创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体系完善研
- 农发行改革推进问题研究——以农发行宜良县
- 助残社会组织资金获取问题研究——以深圳为
- 深圳生活垃圾治理的困境及其治理模式构建
-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路径分析--以疆、陕、
- 中国学者型官员现象及其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分
- 中国公共政策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文献计
- 园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比较研究——以北京中
- 西藏自治区政府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研究
- 西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 新时期中央治藏方略的行政价值观研究
- 面向政府绩效管理全程的绩效沟通研究
- 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质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