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国,乌头属植物约36种可供药用[3],具有抗炎,镇痛、祛湿等作用[4]。乌头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中国使用了两千多年,目前报道其主要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均为二萜生物碱类[5];但其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不到1%[6],而含量超过99%的非生物碱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很少。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非生物碱类成分与生物碱表现出相似的药理活性:付雪艳等从铁棒锤中制得非生物碱部位,经药理研究表明,铁棒锤非生物碱部位表现出良好的抗炎和镇痛效果[7]。还有学者从乌头属植物的非生物碱部分分离得到了萜类、黄酮、多糖、蒽醌等类型化合物:内蒙古医学院药理学教研组草乌叶实验小组的研究表明含酚性成分、糖、多糖、肌醇和鞣质,黄酮类成分[8]。黄草乌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黄草乌(AconitumvilmorinianumKom)的干燥块根[9],味苦,辛,麻,性温,有剧毒[10],为云南习用草乌药材品种[11]。目前对黄草乌研究也集中在生物碱部分,从中分离得到了黄草乌碱甲,黄草乌碱乙、vilmorrianneE、vilmorrianneF、滇乌碱等二萜生物碱[12-17],而非生物碱成分暂无研究报道。
临床上黄草乌多炮制后入药。黄草乌的炮制方法分为两种:鲜黄草乌与甘草、黑豆、白矾、生姜煮制4-6小时而成的饮片;干黄草乌与甘草、黑豆、白矾、皂角先煮制3小时,再切片,八成干与甘草和生姜药汁搅拌后,蒸制8-12小时而成的饮片[18]。课题组前期对黄草乌炮制前后成分进行了薄层分析,结果发现:黄草乌经炮制后总生物碱明显减少,同时观察到大量非生物碱物质的生成。在此基础上对制黄草乌非生物碱成分进行了化学研究,从蒸煮法得到的制黄草乌饮片水溶性部位分离到甘草苷、蔗糖、甘草素、3,4-二甲氧基苯甲酸等[19];从其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正十六烷酸、酪氨酸、乙酸、7,4′二羟基黄酮、6-甲氧基二氢香豆素等[20];从其氯仿部位分离到β-胡萝卜苷、β-谷甾醇乙酸酯和β-谷甾醇[21]。而这些非生物碱成分的来源并不清楚,同时它们在临床药效中起到的作用也不清楚。鉴于黄草乌药材非生物碱成分尚未明确,本论文对黄草乌药材非生物碱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对从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炮制前后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为全面阐明黄草乌炮制原理奠定基础。
......
第一章黄草乌药材非生物碱成分研究
本文通过硅胶、凝胶和MCI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对黄草乌药材甲醇提取物氯仿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了18个化合物,结合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等,鉴定出了10个化合物,其中包含2个闭花木烷型二萜,即:(3R,5S,8R,9R,10S,14R)-3,17-dihydroxycleistantha-12,15-diene(1)、16,17-epoxy-3,15-dihydroxycleistantha-12-ene(2);四个含氮化合物Methyl-3-Hydroxy-4-(Benzoyl-amino)Benzoate(3)、菲啶-6(5H)-酮(Phenanthridin-6(5H)-one,4)、咔唑(carbazole,5)和对氨基肉桂酸甲酯(p-Aminocinnamicacidmethylester,6),两个生物碱异塔拉定(isotalatizidine,7)和展花乌头碱(chasmaconitine,8),以及1,3-双棕榈酸甘油酯(1,3-dipalmitin,9)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10)。其中1的结构通过通MS、1D-NMR、2D-NMR和单晶衍射进行鉴定;2,3,4,5,6和9应用MS、1D-NMR、2D-NMR予以鉴定。其中化合物1、2和3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5,6,8和9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设备
核磁共振谱用BrukerAM-400型超导核磁共振仪测定,以TMS为内标;质谱用BrukeramaZonSI型离子阱质谱仪测定;CF-1-10-123三用为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熔点用MP420全自动熔点仪测定;红外光谱用TENSOR27/37红外分析仪测定(德国布鲁克光谱仪仪器公司);旋光度用JASCODIP-370高分辨率旋光光谱仪测定(JASCO日本分光公司)。
MCI-gelCHP-20为Witsubishi公司产品;柱层析用硅胶、薄层层析用硅胶G板和氧化铝板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
所用试剂,若无特殊说明均为工业级重蒸试剂。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碘,10%硫酸乙醇(加热)。
......
2提取与分离
用氯仿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减压干燥得浸膏。取氯仿部分浸膏754g,用硅胶柱分离划段,依次用石油醚-丙酮(100:1—10:1)梯度洗脱,得7个流分A-G段。F段94g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丙酮系统梯度洗脱,得21个流分(F1—F21),F-12(10g)经MCI柱丙酮-水梯度洗脱,得化合物化合物4(20mg);F-12-5经凝胶和硅胶柱得到化合物9(100mg);F-15(19.4g)经MCI柱丙酮-水梯度洗脱,得化合物化合物1(100mg)和化合物2(40mg)和化合物6(370mg);F-15-18经过凝胶柱得到化合物14(50mg);F-12-24经过MCI和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15(20mg)和化合物16(100mg);E段(25g)经MCI柱丙酮-水梯度洗脱得27个流分,E-1得化合物3(40mg),E3得化合物5(30mg);E-21经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物17(10mg)和化合物18(40mg);A段30g经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化合物7(300mg)和化合物10(20mg);C段10g经MCI柱丙酮-水梯度洗脱,C-5段经硅胶色谱柱分离得到化合物8(30mg),分离流程图如下:
......
第三章 文献综述.....................................36
第一节 乌头属植物非生物碱研究现状..................36
1 非生物碱类成分的化学研究..........................36
2 非生物碱成分的药理研究...........................38
3 小结............................................40
参考文献........................................... 41
第二节 闭花木烷型二萜的研究进展...................... 44
第二章黄草乌药材非生物碱成分炮制前后对比分析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5):四元低压梯度泵、自动进样器、在线脱气单元、UV检测器、系统控制器、柱温箱/带制冷、WatersCLASS-VP色谱数据工作站;色谱柱:AgilentZorbaxPN-C18柱(4.6×250mm,5μm);电子天平(AUW1200,日本岛津);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240A(上海恒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超声仪(SG8200HPT,上海冠将)。
1.2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对照品为本文第一部分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即:(3R,5S,8R,9R,10S,14R)-3,17-dihydroxycleistantha-12,15-diene(1)、16,17-epoxy-3,15-dihydroxycleistantha-12-ene(2)、Methyl-3-Hydroxy-4-(Benzoyl-amino)–Benzoate(3)、菲啶-6(5H)-酮(Phenanthridin-6(5H)-one4)。经HPLC分析,纯度依次为97.65%、76.01%、96.37%、88.68%。
实验所用黄草乌鲜药材购自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县,经云南中医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杨树德教授鉴定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黄草乌(AconitumvilmorinianumKom)的新鲜块根。黄草乌生药材、煮制黄草乌、蒸煮制黄草乌均由本实验室按照《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86年)中炙草乌炮制的方法炮制所得,另外炮制所需辅料甘草、黑豆、白矾、皂角、生姜均购自云南绿生药业有限公司。
......
第三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乌头属植物非生物碱研究现状
乌头属(Aconitum)植物为有毒植物,其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均为含量较少的二萜生物碱[1]。目前对于乌头属药材的研究也相对集中在生物碱部分,对于非生物碱部分的研究相对较少。下面对乌头类药材非生物碱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
1非生物碱类成分的化学研究
1.1黄酮类成分
FicoG从乌头属植物A.paniculatum的花的极性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了3种新的乙酰化黄酮醇苷,即山柰酚-3-O-β-(2"-乙酰基)-吡喃半乳糖苷(1)、山柰酚-3-O-β-(2"-乙酰基)-吡喃半乳糖苷-7-O-a-吡喃阿拉伯糖苷(2)和槲皮素-3-O-(2"-乙酰基)-吡喃半乳糖苷-7-O-a-吡喃阿拉伯糖苷(3)[2]。
罗明等从甘青乌头全草中分离的到了:山柰酚-3-O-[a-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7-O-a-L-鼠李糖苷、山柰酚-3-O-[a-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7-O-a-L-鼠李糖苷、山柰酚-7-O-a-L-鼠李糖苷[4]。
赵英永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草乌中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质联用方法分离鉴定了:O-邻(丁氧羰基)苯甲酰羟基乙酸乙酯、棕榈酸、7-乙烯基十六内酯、亚油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棕榈酸甲酯、4-氨基联苯、十一烯酸、十三烷酸乙酯、(顺,顺,顺)-9,12,15-烯-l-醇[8]。
王锐等利用GC-MS从展毛多根乌头(AKarakolicumvar.patenlipilumW.T.Wang)和松潘乌头(AconitumsungpanenseHandMazz)中分离得到了:乙酸、糠醛、2-甲氧基苯酚、4-特丁基苯酚、2,3-二氢苯并呋喃、癸酸-2,3-二羟基丙酯、8-炔-硬脂酸甲酯等物质[9]。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