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内经》“治未病”与应用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684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导读:这篇论文主要从“治未病”的内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同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对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由论文网硕士论文中心药学论文频道整理推荐。

解读《内经》“治未病”与应用探讨
【摘要】 结合《内经》原文,逐字逐词梳理诠释了“治未病”的科学内涵,整理归纳了《内经》中有关“治未病”的内容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治未病”在亚健康调控及抗衰防病中的指导作用。借鉴并运用《内经》“治未病”思想,对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经》;治未病

《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强调防重于治的思想,诠释“治未病”的含义及其科学内涵。整理《内经》中有关“治未病”的理论,深入探讨“治未病”的应用前景,充分利用《内经》这一理论资源,对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内经》“治未病”的内涵

  认识“治未病”的内容,关键是对“治未病”含义的诠释。首先来解读“治”“未病”“治未病”的基本含义。

  11治“治”的含义有二,一是指治病、医疗,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二是含有管理、整理、消灭、研究等内容,由此可引申为防止。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素问·刺禁论》说:“肾治于里。”《内经》所述之“治”的对象,既指调治疾病的“先兆”“萌芽”“欲病”“微病”,也指防止已病脏腑向未病脏腑的传变。

  111先兆中医疾病先兆征的理论对临床防治极其重要,所谓先兆征就是疾病即将发生的早期信号,是指疾病的最早征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前的早期预兆。先兆征不但可以出现在疾病的萌芽阶段,而且在疾病的转化和危重阶段以及并发症的前期皆可显现。掌握先兆征的规律,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早期防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偏沮与偏枯有先后联系,半侧肢体出汗是中风的先兆,人体阳气(卫)虚而半身出汗,久则阳气大衰,发为半身不遂。“汗出偏沮”是有汗之侧失调,卫气失于固密所致。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之目的。

  112萌芽《内经》指出“上工救其萌芽”。病之萌芽,即疾病的初始阶段。如《素问·刺热》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而清代医家张志聪又指出:“故治未病者,见阴精有亏,乃阳脱之渐,预培养其阴焉。”而此时通过中医的辨证调治,做到防微杜渐即“欲病救萌”之意。

  113欲病欲病指疾病将要发生而尚未发生之前的状态,与现代所说的亚健康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正如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提及“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痼疾。”身体有“苦似不如平常”,应及早了解养生的方法,尽快调理。如果勉强忍受不进行调理,就有可能发展为痼疾。欲病之病,在外可有不适的症状表现,如现代所说的亚健康,但未出现阳性体征与实验结果,临床上无疾病诊断依据。“欲病”实质是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孙思邈反复告诫人们要重视“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从记述的内容来看,字里行间蕴涵着对“无事之前”的养生防病及欲病早调的观点。

  114微病《素问·调经论》说:“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微风,指肌肉似有虫在蠕动的感觉,多因风邪伤胃,卫气不通,阳气内鼓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所谓“见微”是诊知微弱变化,“得过”是了解、掌握疾病所在和发生,“用之不殆”是指治疗微病就不会发生疾病。诊视微病,便能了解疾病的所在和发生,治疗微病就可防止疾病的发生。治微病可预防已病,是《内经》治未病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115未传之脏腑病治未病还可从疾病在五脏之间的传变来理解。《难经·七十七难》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关系,肝木之病往往要传变到脾土的规律,在治肝病的同时要照顾尚未病的脾,以防止肝病进一步传脾。其他脏腑发病传变的规律及治未病的方法仿此。

  12未病“未病”指的是健康状态,或有一定功能紊乱或失调,但尚未出现疾病的亚健康状态。“未病”的外延很广,它包括健康未病态、前病(欲病)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和传变未病态四部分,后三者与亚健康的外延相吻合[1]。

  121健康未病态《内经》指出:“平人者,不病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之间的平衡协调是人体健康的标志。所以圣人养生“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素问·生气通天论》)。健康人时刻处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威胁之下,若因保健知识缺乏可随时受疾病危险因子的侵袭与干扰。健康人群保健的重点是提高健康意识,远离致病因素,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习惯,坚持养生之道,不断提高自身健康素质和水平。

  122前病未病态指存在于机体内的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包括先兆、萌芽、微病等。扁鹊望齐桓侯之诊,就是诊一般医生未能望到的潜在症状。对处于前病未病态的人群,依据《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其防治的思路是早诊早治,把“前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123潜病未病态是中医未病态范畴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指的是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出现任何临界表现的状态,即病理信息尚在潜伏期 ,尚未达到显化。尽管无明显病状体现,但内在却并非无病。《灵枢·贼风》提出:“此亦故邪留而未发”,潜藏于体内的病邪当遇到适宜条件或诱因时就会发病。及时发现一些潜藏在体内伏而未发的病理因素并加以防治,可防患于未然,如《素问·刺疟》说:“凡刺疟,先发如食倾,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对处于潜病未病态人群,其防治的思路重点是除去潜在的病理改变,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注重生活方式管理和改进,将各种致病危险因素降低到低危险度,促使身心负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124传变未病态指在疾病发作初期,病情有可能进一步发生传变或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如《素问·疟论》曰:“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金匮要略》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先安未病之脏,有病早治的既病防变思想,充实和丰富了治未病思路的内涵和临床价值。对处于传变未病态人群,基于《内经》“治未病”的“已病防变”的思想,其防治的思路应做到已病(症)早治,防其发展(恶化),单病(症)防传(变),防其演变成其他疾病或出现其他合并症,以及病后调养,防其复发等。

  13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根据《内经》有关论述,以及《中医大辞典》的解释,《内经》“治未病”的基本含义有三:(1) 预防疾病。 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如该文记载用小金丹防瘟疫。其中的辰砂、雄黄,是辟瘟防疫的常用药物,可免受疫疠的传染。(2)早期治疗。《内经》指出“上工救其萌芽”(《素问·八正神明论》),如见头目眩晕,大拇指或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为中风预兆,必须先防治。(3)掌握疾病发展的趋向并尽早防治。五脏之病,可以互相传变,应顺势而为,先安未受邪之地,如《金匮要略》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

  2“治未病”的内容和方法
  《内经》“治未病”的内容包括:(1)未病养身,防病于先。(2)见微知著,治病萌芽。(3)已病早治,防其传变。(4)瘥后防复。《内经》“治未病”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

  21未病养身对于健康无病之人,重在养生调摄,预防疾病的发生。如《医学入门》认为:“与其病后善服药,莫若病前善自防”。养生保健,遵循《内经》的“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灵枢·九宫八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通过内养正气,外避邪气,从而达到保健防病之目的。

  21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内经》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一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来调节人体阴阳,以及正确恰当运用各种方法来养生保健的基本法则。该法则把“天人合一”学说,作为效法自然、顺时养生的理论依据,要求养生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该基本法则贵在顺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12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由于饥饱失常、劳逸失度,也是影响健康及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故《内经》强调饮食应遵循“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法则。生活起居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到“起居有常”,宜小劳莫大疲。“谨道如法”,以达到“长有天命”之目的。

  213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内经》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灵枢·口问》),“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灵枢·百病始生》)。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做到外避邪气,内养正气,才能避免外界六淫邪气及疫疠之气的侵袭,达到防病之目的。

  214恬惔虚无,真气从之《老子》提出“静神”“无为”的养生主张。《内经》强调“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即思想安闲清静,没有私心杂念。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养生应“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独立守神”,“传精神”,通过静神修性影响生理,充实“真气”,保健防病,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天人相应”,“形与神俱”,才能达到身心健康,指出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

  22治病萌芽病之萌芽阶段,此时病邪较轻,邪类较单纯;正气尚足,修复能力较强;病位较轻,祛邪较易。此时是治疗的最好时机,应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促使疾病早期治愈。《内经》提出早期诊治,防微杜渐,避免疾病由轻而重,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先兆征是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关键,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关键[2],杨力[3]认为可通过人体发出的种种信息来分析判断病理信息,从而阻断疾病发展,将疾病消灭在发生之前。这体现了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的“治未病”思想。如伤寒是以风寒之邪侵入为主的一类外感病,风寒之邪侵袭人体的部位初期为太阳。若太阳在表之邪不能及时祛除,则可由多种途径内传入里,故伤寒早治重太阳。温病是以温邪疫毒伤人为主,先伤卫表,故治疗应透邪外出和清热解毒。早期脏病,以功用失调为主,极少出现形质的损害,脏腑具备较强贮备功能及抗邪能力,多种因素如情志过激,寒热偏盛,过度疲劳等都可导致气机失调的病变,故治疗以调畅气机为主。

  23已病防变既病之后,应及早治疗,以防止疾病的传变与加重。《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随着病情的恶化,病位由浅入深,或由一处向多处蔓延,称为传变。清代名医叶天士强调“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阻断病邪进一步传变。如疟疾的治疗,在“疟之未发”时调之,可以阻断病邪,防止发作。《伤寒论》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已病防传、防变,及时诊治,是防止疾病传变和加重的重要举措,是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在疾病诊疗中的具体体现。

  24瘥后防复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刚有好转或治愈,若调理不当,很容易复发或产生后遗症。因此,应注重保健预防,在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预防之法,可防食复、防病遗等。疾病的复发,会令病情日渐严重,故应控制病后复发。《内经》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素问·热论》),从禁忌方面强调热病初愈应少食及清淡为宜,以防食复或病遗。

  3《内经》“治未病”的应用
  《内经》的“治未病”思想对不同人群的保健防病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内经》“治未病”思想,笔者认为养生重于治病,亚健康的防治重在“欲病重调”,而衰老及老年病的防治重在未老先养及既老防病。

  31“治未病”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亚健康状态是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以及环境恶化等,导致慢性疲劳、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出现一系列偏离健康的症状。亚健康属于《内经》所讲的欲病、微病、先兆等范畴,即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由于亚健康的发生率很高,严重影响当今人类的健康,因此,必须及时有效调控使之向健康转化。在亚健康的研究中引入中医“治未病”思想,将进一步促进亚健康研究的深入,提高亚健康的防治效果[4]。基于《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亚健康的防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睡眠、运动、营养及环境,可有效改善亚健康的症状,并使之向健康方向转化。崔丽娟等[5]认为中医可通过调节心理、改善生活方式,采用运动、气功、按摩及药物等来防治亚健康。(2)通过食疗药膳改善失眠。食养可调整脾胃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可见,食疗在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根据亚健康的有关症状选择药膳,如对失眠、心慌者,可选食龙眼酸枣仁粥;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神疲健忘者,可选天麻什锦饭,该药膳尤适用脑力劳动者食用;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心悸、失眠、健忘及神经衰弱者,可选灵芝煲猪骨汤。(3) 保健按摩消除疲劳。疲劳是亚健康的主要症状,故亚健康又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保健按摩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不同的手法刺激身体的穴位或部位,达到松弛肌肉紧张,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尤其对疲劳症状,有极好的缓解作用。如浴面有提神醒脑作用,点按揉风池穴有消除大脑疲劳作用;按揉足三里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

  32“治未病”在抗衰防病中的应用衰老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一定措施,衰老可得到延缓。基于《内经》“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的思想,笔者提出衰老和老年病的防治,应做到未老先养、欲老重调和既老防病,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1)未老先养。衰老并非到了老年才开始,而是始于老年到来之前。因此,延缓衰老应做到未老先防,未老先养,才能真正达到抗衰防老之目的。(2)欲老重调。《内经》认为女子“五七”,男子“五八”是人体由盛转衰的时期。《内经》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年时期正处于元气渐衰,逐步进入老年阶段,但此时元气尚未大虚,如果及时谨慎调养,使不早亏,就可以延缓衰老保其天年。在衰老早期,将衰而未衰之时,就开始加以干预调养,可以延缓衰老的进程。(3)既老防病。 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逐渐虚弱,就容易发生各种老年病、慢性病。衰老导致疾病,多病又加速衰老。所以衰老期,最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各种老年病、慢性病,做到“既老防病”。

  综上所述,《内经》“治未病”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思想。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人体未病之前就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还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应运用各种方法防止疾病发展、传变和复发。我国提出的“治未病工程”,是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体现了人们的健康理念逐渐向中医“治未病”诊疗思想的转变[6]。

【参考文献】
 [1]龚捷宁,宋为民.新编未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
  [2]杨继军,董进洲,佘延芬.亚健康状态中医治疗之我见[J].福建中医药,2003,34 (2):43.
  [3]杨力.中医疾病预测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1-5.
  [4]张丽珍,李秀萍,刘述霞.“治未病”与亚健康的辨证关系[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9):114.
  [5]崔丽娟,罗仁,赵晓山.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9(7):146.
  [6]曹洪欣.人类健康与中医“治未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1-1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