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文化运用于普救寺旅游景观之多元化概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26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伴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繁荣,旅游活动已经不是奢侈、偶然性的行为,而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行为,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消费文化。繁荣之下必有激烈的竞争,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主要以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筹码。而更多的人愿意进行旅游活动也是希望通过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的游览,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1]旅游业大发展大大带动了旅游开发与旅游景观设计的研究发展。《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对于旅游资源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重点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积极开发生态旅游等思想对旅游景观设计的思路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旅游主体需求多样化、资源整合化、品牌形象化的多元化趋势。随之而来的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下开始着手构建独特的多元化文化旅游景观。一个完整的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需要进行文化的多方面深层次注入。但是在实际的基于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旅游景观开发中,仅限于表面化,甚至大量开发导致旅游景观的庸俗化,无法从多角度引导游览者对文化原真性正确认知。因此,在进行人文旅游景观时,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时,重点应放在文化场所整体氛围的营造与保持原真性的景观节点上,正确引导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与认知行为。
课题依托于笔者所参与的实际项目《山西省蒲州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此次项目对蒲州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调研,而将其中的调研地点之一普救寺作为了重点研究对象。普救寺是著名元曲《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爱情故事的发生地。《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史上和戏剧史上一颗璀璨的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文学史上研究的热点之一。《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婉转曲折的美好爱情故事,整个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经过历代文人的不断加工与改造,形成了有特定文化内涵与鲜明特色的文学体系。西厢文化渗透到各种戏曲、绘画、舞台演出之中,对其它艺术形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旅游景观研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比较集中于其概念、保护措施。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和概念正式确定。“非物质文化景观”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探讨研究的对象以及与其相关的人文旅游资源也逐渐被熟知与重视,我们对基于非物质文化的景观与非物质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的国外研究也有迹可循。
1) 针对非物质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的研究
DallenJ.Timothy(1997)在“旅游与体验”文章中具体分析了遗产体验的模式,强调“遗产旅游是其中最具有吸引力且最为有效的形式”,并进一步分析个性化的遗产旅游所存在的无限发展空间。
BobMeKereher 和 HilaryduCross(2002)在其合著的《旅游和文化遗产管理》一书中指出,旅游市场增长需求的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产生一定的威胁,但是通过有效手段也可将其称为推动力。指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可以通过旅游活动中游客的体验行为加强保护意识。将文化遗产产业化运作将对旅游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支柱。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可以在合作中相互协调。
David Hethert(2001)在对文学遗产旅游地的研究中指出刺激旅游者对文学遗产地进行旅游活动的动机是文学大师与其作品“爱屋及乌”基础上的“寻根之旅”。既然是寻根之旅,就说明文学旅游目的地对文学创作或生存环境的原真性保存非常重要。文章中作者选取了英国两个文学遗产旅游目的地乔顿(Chawton)和拉恩(Laugharne)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文学旅游地游客的喜好、精神需求、体验感知程等问题的调查分析,证实了原真性在以文学资源为主的旅游地景观中的重要性所在。

第2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旅游景观的多元化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1 概念界定
2003 年 10 月 1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下了定义“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述形式、知识、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国际上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五大类。 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取得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
2.1.2 载体及空间化
(1)景观载体
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空间性决定了它必然通过载体直接或间接展现出来,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景观”。也就是说基于非物质文化的景观包括视觉感官直接感受的具体事物(物质景观)和抽象地感受到的精神氛围(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是不被人们直接感官触摸到的,是无形的,但对景观的设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文学艺术、思想意识、民风民俗等等。
从景观设计学的角度理解,非物质文化下的景观同样需要满足人类旅游、游憩等休闲活动的需求,具有基本的审美功能。其次景观是较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它所渲染出来的价值趋向、内涵是文化景观的精髓所在。构建出来的景观并非一定是实体景观,只能说其景观形式偏重于非物质无形的创造劳动与成果的展现。非物质文化景观与物质文化景观同属于文化景观的范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时候两者往往是合二为一的,例如普救寺文化景观,既存在具体莺莺塔、梨花深院等物质景观载体,也存在较为抽象的西厢爱情文化空间氛围,二者合二为一。

2.2 旅游景观多元化
2.2.1 文化旅游景观
文化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以及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其实旅游本身就属于文化活动范畴。旅游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从旅游的三大要素主体、客体、媒介都体现出了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主体游客的出游动机是要满足其精神与物质的某种需要,出游的过程就是一个消费文化、享受文化的过程。旅游的客体指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其中人文旅游资源中不论是实体存在的历史文物古迹,还是民俗民风、文学旅游都是文化的范畴之内。自然旅游资源虽然本身不直接具有文化属性,当观赏自然风光的过程则通过文化来传播,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旅游媒介指旅游企业,旅游企业通过对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也是经过人的开发、加工,因此具有文化属性。从旅游的三大要素来分析,旅游实质上就是游客对自然风光或者文化经过的体验与参与来满足自身的精神与物质的享受的过程。本文所研究的文化旅游是指主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活动。文化、旅游、景观、三者的相互作用如图2-1所示。

从旅游的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来看,人们的旅游兴趣有“发现过去”的倾向。文化旅游的核心不仅仅是文化资源的单独展示或简单观看参与,而是希望将某项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象征性符号附于已经存在的景观载体之上,形成文化旅游景观。本文所指的文化旅游景观是指游客在以文化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中所得到文化氛围体验的旅游景观。文化旅游景观的成功塑造,是在本地的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附加在景观上的文化感染力。文化旅游景观是历史延续过程中不断叠加形成的,需要不断对文化遗存进行适当的增补与保护,逐渐升级旅游资源,营造出独特文化氛围的文化旅游景观。

第3章 西厢文化及其主导的人文旅游资源调研.........................14
3.1 西厢文化体系及其拓展 ..................14
3.1.1 文化体系形成 .......................14
3.1.2 文化点的拓展 .......................15
第4章 普救寺西厢文化旅游景观的构成要素分析.....................21
第5章 基于非物质文化的旅游景观多元化开发研究.......................................41

第6章 西厢文化在普救寺旅游景观中的多元化应用

研究西厢文化在普救寺旅游景观中进行多元化的应用,不仅使景观主题明确,还可通过景观的形象塑造来提升景区品牌效应。因此,本文将西厢文化在普救寺旅游景观中的应用采取在主题旅游景观与旅游景观形象中的应用两种途径。
在现代的旅游业竞争中,旅游形象的塑造尤为重要,而旅游形象又要通过多元化的主题景观来构建。旅游景观具有客观的审美性与文化性,对游客而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需求等等又会对其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的旅游景观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在游客影响中的审美与感知效应。例如:南方的江南小镇呈现出的是小桥流水的画面;北方的院落呈现出的粗矿豪迈的画面;而普救寺则因西厢文化呈现出“爱情圣地”的美好形象......

6.1 应对多元化市场需求——西厢文化旅游主体分析
旅游景观的形式与内涵,都要根据旅游者的需求而不断增加与更新。在景观的更新过程中,受旅游者的群体、观念意识的不同,对同一旅游景观得到的视觉效果与文化感知也不同。在景观的形成过程中,文化是其核心与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会对景观自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 。
因此非物质文化旅游景观的设计必须首先系统地研究旅游者多元化的心理需求,开发能足够展示非物质文化价值的旅游产品,塑造唯一性象征性的旅游景观形象。这样,既能发挥非物质文化物质载体的旅游观赏功效,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感,同时独特的景观塑造也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

结 论
西厢文化作为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救寺旅游景观设计的主要线索。本文在旅游发展需求精细化的趋势下将普救寺作为研究对象,对西厢文化在其旅游景观中的多元化应用内容与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收获。
一、主要内容:
1.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景观开发的问题,了解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明确非物质文化的无形性需通过载体进行传承与展现,而旅游业多元化的发展对旅游景观载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2.调研普救寺旅游景观的现状,在分析三条主要景观轴线的空间布局基础上,对其核心建筑景观、情景模拟景观、行为体验式景观、公共艺术景观进行一一分析。并且重新梳理西厢故事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线索,了解现有景观与西厢文化的联系为景观的再设计提供现实依据。找出旅游景观现状中存在原真性保护不周、商业化严重等问题。
3.分析旅游业发展精细化趋势对景观的空间上、形式上、时间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趋势下,景观设计应认识到为主体多元化、资源升级化、格局扩大化、品牌形象化多层次的具体内容。根据文学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将多元化的概念深入到景观设计中,提出多元化视角下旅游景观设计的原则。
4.在多元化需求与设计原则的指导下,通过西厢记故事在普救寺旅游景观中的多向度应用的尝试,探讨西厢文化在普救寺主题场所设计、节点设计以及流线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途径。通过对景观的主题设计,对其形象进一步塑造以提升普救寺的旅游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