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侗族的节奏型舞蹈是侗民们长时间的生活积累创造出来并世代相传的具有当地特色的舞蹈形式,它产生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劳作之中主要功能是自娱自乐。侗族侗家风俗贯穿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即在节庆、娱乐、耕种、建筑、丧葬、饮食、婚姻、衣着、及宗教信仰等每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和侗歌、侗乐密切相连。侗族民间舞蹈因为特别的生存环境、习惯以及多年来和其它民族的融合,在不断繁衍的过程中不断加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民间舞蹈的地方特色,典型代表有“戶室舞”和“踩堂歌”(多耶),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和融合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笔者所查阅的相关民族民间舞蹈的专著中,目前未见对“侗族节奏型舞蹈”的专题研究,仅仅涉及了与“侗族舞蹈”颇有渊源和关联的舞蹈种类,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以及《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都记述了铜鼓舞、扦担舞以及侗族的特色舞蹈声室舞、多耶等,《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记载了铜鼓和铜鼓舞的历史以及麻江型铜鼓传入侗族的年代是宋朝;描述了明代和清代的铜鼓舞、筒子鼓舞和木鼓舞。尽管未有“侗族节奏型舞蹈”的专题记录,但通过对以上专家研究的研判,可以大致描画出“侗族节奏型舞蹈”的发展脉络,并为本课题提供民族生态学研究背景。与课题相关度较高的学术论文文献仅两篇:杨果朋的《侗族“竹筒舞蹈”的探源及艺术特征》和符姗姗的《探析侗族打击节奏伴奏的舞蹈形式及表现特征》都不同程度地介绍有关于“侗族节奏型舞蹈”的历史渊源、主要表演形式及艺术特征等,前者侧重于节奏形式,后者注重于舞蹈形式。有关侗族舞蹈的研究有十一篇,都未笼统剖析“侗族节奏型舞蹈”,但从不同角度审视了侗族舞蹈的生成发展、艺术特征描画以及对典型舞蹈种类的文化解读,这对本课题裨益良多,其中代表著作有:金秋的《侗族民俗歌舞的发展范式》中论述了侗族舞蹈的内生、外生发展范式,并在文章中载入了 “侗族节奏型舞蹈”的舞蹈图片;刘琪的《侗族民间舞蹈的地方特色》和石明灯的《侗族民间舞蹈文化》记叙了侗族舞蹈独特的民间特色和文化表征;杨保愿的《侗族戶笠舞蹈概述》介绍了戸笛舞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和艺术特征。综上,在本文的研究中,重点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对侗族地区的节奏型舞蹈做出了重点研究,对“侗族节奏型舞蹈”自身所具有的鲜明民族特点入手,充分分析了这种特点产生的根源,同样也对这种特点在不同舞蹈和舞蹈伴奏乐器中的体现进行了说明,再从社会的、民俗的、艺术的角度进行深度探讨。到目前还没见以湘西侗族“节奏型舞蹈”为题,以文化视角来对这一问题做出更为深刻的研究和探索,以期望能够为这项面临消亡的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力的支持。
二、本课题研究的动机和目的
目前鲜见笼统的对“湘齡贵侗族节奏型舞蹈”进行研究,本文将通过对湘黒今贵区域的侗族节奏型舞蹈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及功能的研究,旨在为湘西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继承和发扬尽绵薄之力。通过对“侗族节奏型舞蹈”的艺术风格特征及其文化价值研究,激活其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使它成为面向未来的活态文化,旨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为民族民间舞蹈研究提供参考。通常说来,一个传统舞蹈只要较完整的具备: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独特、影响较大就可以判定它具有保护传承的价值。侗族节奏型舞蹈是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传承价值。它不仅蕴藏了侗族人民百年积淀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是当地人民的生活生活、宗教民俗和审美观念的一种集中体现,是传承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和发扬民间舞蹈,重视民间民俗舞蹈的良性发展,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但目前对“湘龄贵侗族节奏型舞蹈”的研究仅是出现涉及性的,未见对“湘黑今贵侗族节奏型舞蹈”统一艺术风格特征分析,进而上升至文化层面进行研究的专题论文,因此,加强对“湘龄贵侗族节奏型舞蹈”的艺术风格特征及其文化价值研究很有必要。对“湘幹贵侗族节奏型舞蹈”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机械和简单地重复上,更重要的是要激活其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使它成为面向未来的活态文化,旨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为民族民间舞蹈研究提供参考。
第一章侗族历史和文化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统计,侗族有2960293人,主要集居在湘、黑今、桂交界之地和粵西地区,由于侗民族集居地的自然条件、与其他民族交往的程度的不同,各自又形成了侗语方言特点,形成不尽相同的生活习俗,近年来,也有学者又根据这一现象将侗族分为了南侗方言区和北侗方言区,尽管個族方言的差异客观存在,但侗民族特质共存。
第一节侗族民族发展历史個族历史来源
学界主要有土著说和外来说两种。(其中外来说中又有“江西说”和“梧州说”)土著说认为,侗族先民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今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区,他们是形成侗族的主体部分,“個族从远古以来,就居住在湘龄桂邻的这块土地上。侗族是土著民族,土著是侗族的主流。”“侗族是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土著民族”。在持土著说之时,还有的学者认为:“侗族是一个以土著为主,并吸收外来成分的民族”持此说者的根据主要是民间的迁徙史歌、史书记载以及考古发掘等。对于“江西说”,主要是依据家谱、史籍记载及传说。至于流入现居地的原因,则有逃荒、经商、战乱等。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立于从江县上皮林寨的一块石碑记述当地石姓侗族来源:“盖自江西故籍,郡号武威吉安府之属,吉水县之氏……造至治极乱生,三一五二之抽丁,十去而十不返;七三六四之赋税,一不减而二增,兵残民命,难于保身,不得已而为异域之迁移,扶老携幼,维其践涉,弃故土而投他乡。至我皮林,开疆斩土……”《我们祖先怎样落在这个寨子上》则唱道:“陕西太和我的家,祖先杨姓不幵花,山清水秀风景好,奈何先生不喜他,举族迁移开疆土,地势兴旺人发达。”在当时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交通事业的进步,很多汉人在这一地区定居,为了获得更为和谐的民族关系,他们与上著民族建立了人身依附关系,把自已的姓送给土著人,谓为同宗同姓同籍。当地侗族有“三百好姓留汉人,剩下六十差姓给我们”之说。“江西说”,不少学者倾向于是侗族在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来自江西的汉人所致。
第三章侗族节奏型舞蹈旳文化内涵.........27
第一节侗族节奏型舞蹈的文化内涵.......27
1、对万物的崇拜.......27
2、灵魂与祖先崇拜.......28
3、萨岁崇拜.......28
4、地域民俗文化内涵.......29
第二节民族文化价值.......30
1、侗族族性的表现.......30
2和谐文化的体现.......30
3、旅游开发的价值.......31
第三节 民族艺术创新.......31
1、《咯罗打打》侗族竹筒舞代表.......31
2、《醉芦笙》侗族芦笙舞代表.......32
3、《多嘎多耶欢乐侗乡》侗族多耶舞代表.......32
结论
侗族节奏型舞蹈作为侗族文化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首先在自身上就体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它的生成到至今的发展范围已是很好的说明。在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还是节庆祭祀中,它的功能是如此强大且多样。如在祭祀仪式中,侗族人们用舞蹈颂扬祖先和神明的功绩,以求神明的庇祐;在节庆中,侗族人们用舞蹈展现内心的喜悦与欢快;在社会生活劳作中,侗族人们用舞蹈表达对劳动的热爱,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综上所诉,节奏型舞蹈已成为侗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精神文明成果,同样也是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所研究的节奏性舞蹈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侗族人民在和自然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坚强民族精神,是其历史文化沉淀的精华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丰富我国民族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看到,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民俗艺术受到了严重的抨击,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侗族节奏型舞蹈的传承同样也遇到许多问题,由于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以及对本民族文化价值认识的不足、各种传媒与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许多年老舞者的逐渐辞世、价值取向变化等原因,许多村寨的歌舞活动不再如往昔那么繁盛,甚至有的不再举行。村寨之间的交往、技艺切磋也没有以前频繁,或者正在日益衰落,自愿加入舞班或学习侗族原生态舞蹈的人越来越少,侗族节奏型舞蹈正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两千年位置,我国的侗族歌舞的整体流行地区已经所见到不足一千平方千米,参与这一活动的总人口不足十万人,而潜在的受众群体更是不足百万。这种情况的客观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侗族年轻人外出打工,对于这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并没有响应的兴趣,而另一方面则是现代舞蹈和音乐的传入,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为使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得以继续传延,目前,侗族所在地的一些政府部门也将侗族民俗舞蹈引进学校教育中,成立了侗族民俗舞蹈学习小组,如榕江县宰麻乡大利村的孩子们成立侗族民俗舞蹈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排演侗族民俗舞蹈传统舞步动作。2010年1月20日,湖南省民族文化联系乡镇——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八寨侗族民俗文化艺术团成立。中国侗族文学学会秘书长石佳能及怀化市民委、怀化学院,通道县政府、民宗局、文化局等部门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前往祝贺,并观看了原汁原味的侗族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与日益式微的非物质文化情势相比,侗族节奏型舞蹈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还显得远远不够,只有不断的剖析、创新侗族节奏型舞蹈艺术,才能更深层次的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只有更深入的区域民俗艺术交流,才能体现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114-118.
[2]吴凡.侗族音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30-38
[3]杨筑慧.中国侗族[M].北京: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273-279
[4]张力军,肖克之.小黄侗族民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07-229
[5]张泽忠,吴鹏毅,米舜.侗族古俗文化的生态存在论研究[M].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2-71
[6]李德洙.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3-15
[7]袁禾.舞蹈与传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7-73
[8]吴鹏毅.侗族民俗风情[M].广西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141-151
[9]吴祥雄.湖南侗族风情[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3:93-113
[10]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