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日,艺术创意商品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为公众所接受的观念。作为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之一的摄影艺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成熟,渗透至社会阶层的各个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除了其艺术作品自身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之外,也已经成为商品经济的一部分。探寻摄影艺术的社会价值,分析其商品价值的体现方式,无疑对提升摄影艺术价值、促进摄影技术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一章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
摄影技术是一种精确复制客观对象的技术手段和再现客观对象的技术形式。千百年来,摄影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摄影Photography一词源于希腊语φφ?phos(光线)和γγγφγgraphis(绘画、绘图),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其原理是从明亮景物上反射来的光线,通过一个小孔进入一个暗室,在对面墙壁上,形成一个暗淡的景物影像,图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因为从物体上部来的光线,只能照射到墙壁的下部,从下部来的光线,只能照射到墙壁的上部。1558年,G•波儿塔(Giovanni Porta)就曾对暗室成像加以清楚的叙述,也是在此时,人们就发现,将墙壁上的小孔挖大,装上一个望远镜的镜头,便可以形成一个更明亮、更清楚的影像。这些作为暗室用的房子,主要是设在公共建筑里,或公园里,以供人们观赏,有些至今仍然留存着。
到17世纪,一些小的便于携带的暗箱(camera obscura),常被用来作为艺术家画画的辅助工具。他们将四面封闭的暗箱装在一个轿子上,以便于短途运送。暗箱的顶上装有镜头及反光镜,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在暗箱内的画板上,形成直立的影像。有的是反光式暗箱,可以放在桌子上;有的甚至可以放在手上。在这些暗箱中,影像可以直接描在纸上。1800年左右,维基伍德在无数次实验的基础上制成了未能长久保存的“阳光图片”。1825年,尼爱普斯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拍摄下了保存至今的第一张影像。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使影像通过镜头在银化合物上感光,然后记录下来的方法,这种方法首次被法国政府接受,并由法国政府正式宣布摄影的诞生。如同其他发明一样,摄影是历代知识技术和信息积累最终融合的产物。正如概括的那样: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第二章当代摄影的主要类型…………………………………………………3
(一)记录摄影……………………………………………………………………3
(二)技术摄影……………………………………………………………………4
(三)艺术摄影……………………………………………………………………4
(四)商业摄影……………………………………………………………………6
第三章摄影艺术在社会各层面的价值体现………………………………11
(一)社会功能…………………………………………………………………11
(二)教育功能…………………………………………………………………12
(三)法制功能……………………………………………………………………13
(四)医疗功能……………………………………………………………………14
(五)体育功能……………………………………………………………………14
(六)艺术功能……………………………………………………………………14
(七)博物馆………………………………………………………………………15
(八)文化功能……………………………………………………………………16
第四章摄影艺术商品化价值探析…………………………………………17
(一)摄影艺术作品的价值规律………………………………………………17
(二)摄影艺术作品的生产理论…………………………………………………18
(三)摄影艺术作品的生产的成本与管理………………………………………18
(四)摄影艺术作品的市场分析………………………………………………19
(五)摄影作品商业价值的确定因素…………………………………………20
结语………………………………………………………………………………24
参考文献……………………………………………………………………………25
结语
摄影自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160多年曲折而漫长的历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摄影正以其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强大优势,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里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于摄影的功能,正如苏克勤先生在2002年的《表现信赖于纪实而存在》中所说:“摄影师一种特殊的交际语言和信息承载工具,这种特殊的工具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便是在事实存在的基础上,真是地而又生动地纪实现实中的客观具象”。
摄影以真实的影像记录了从它诞生以来的人类历史,彻底改写了人类记录自己历史的方式。照片所记载的历史身影,会随着历史本身的演进而显现其价值。随着科技的高速演进,摄影也在记录历史瞬间的基础上,负载了更多艺术创作的可能性,让人类艺术化的历史叙事和感情表达找到了新的出口。
参考文献
1.弗里曼•帕特森《摄影与视觉心理》中国摄影出版社
2. 俞宁.《浅论媒体数字化技术条件下的摄影文化》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3.约翰•海吉科《全新摄影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
4.布莱克.《摄影艺术与技巧》中国摄影出版社,1991.
5.贝蒂•爱德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
6.陈小波.《把你的照片换成钱》人民邮电出版,2008
7.聂鑫.《摄影当代》.才智,2009,(06)
8.刘灿国.《摄影在当代艺术中的延展与突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04).
9.何林军.《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后现代主义》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6).
10.张哲锋.《广告摄影与平面设计的有机结合》青年文学家,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