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方位词“前/后”概述
(一)“前/后”的空间义
Lakoff 和 Johnson 把隐喻分为三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2]方位隐喻,也可以称为空间隐喻。人类通过传导自己所熟知的空间概念来了解其他概念,因为它与人的身体息息相关,可以被人体直接感知。换句话说,空间这一有形的概念是我们认识其他所有我们即将讨论的这些概念的源泉。因此,了解“前/后”的空间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空间义是“前/后”的原始义,是最容易被人们理解的。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其进行分类。
1.“前”的空间义
不论是从词法角度,还是从句法角度来看,“前”的空间义在日常生活中都表现出了较高的使用频率。根据由“前”作为语素使用时所构成的词语的词义,我们将这些词分为以下三类情况:事物或人的前方;序列上排位靠前;人或者事物的运动方向朝前。本人将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北京大学语料库中收集到的“前”在空间层面的语料进行了以下分类:
..........................
(二)“前/后”在空间映射下的隐喻
在“前/后”的各种隐喻中,时间隐喻占大多数。在我们收集到的这些“前/后”作为语素所构成的词语中,大约 1/3 是与时间有关的。用“前/后”来表达时间意义的数据甚至比它原来的空间意义要多得多。“时间概念在几乎所有已知人类语言中都是(程度不等地)以空间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心理学家也注意到儿童语言习得顺序也是空间概念先于时间概念,并提出空间组织在人类认知中很可能占据中心地位”[4],也就是说,“前/后”的时间义是由其空间义隐喻映射而来的。接下来,作者将从时间、非时间上进行论述。
1.时间层面的隐喻
根据对“前/后”在时间层面意义的理解,我们将所得语料分为以下三类:过去是“前”,未来是“后”;未来是“前”,过去是“后”;现在是“前”。本人将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北京大学语料库中收集到的“前/后”在时间层面的语料进行了以下分类:
...........................
二、中亚留学生汉语方位词“前/后”掌握情况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1.问卷设置依据
(1)选词依据
根据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北京大学语料库和语料库在线,共整理出关于“前”的词汇 238 个,包含“后”的词汇 178 个,共计 416 个,其中有“前”有“后”项 115 条,有“前”无“后”项 123 条,有“后”无“前”项 63 条。
根据对《北京语言大学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其中一些词语由于使用率过低在分类过程中被舍弃,例如:前儿,前个,前导等,还有一些词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用来专门指人,而这类词其实是不包含感情色彩的,笔者无法将其放入到关系层或状态层中,例如:前妻,后母,后妈,前女友等词,语料中还包含一些形式相同的词,比如表时间时有前半夜、前半天、前半年,表事物或人的前后部时有前半部、前半身等,再舍弃掉不符合本文分类的词后,还剩下 100 多组词,但这些语料在调查问卷中是无法全部涉及的,所以笔者根据《北京语言大学动态作文语料库》选出了 20 组有代表性的词。
(2)题型设置依据
本文的调查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原因如下:首先是为了让留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调查问卷;二是在选项设置上仅设置了两个选项,能够提高留学生的正确率,且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前/后”,如果涉及其他方位词就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了。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来自中亚的、汉语水平达到中高级的学生,即 HSK4 级及以上水平。他们对“前/后”有除了基本义以外的更深一层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对“前/后”相关词语有最基本的认知。调查问卷基于“趣问卷”小程序进行填写,共填写了 68 份,有效问卷为 68 份,有效率达到 100%。本文基于 68 份问卷进行分析。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被调查者的性别情况如下图所示:
如图 2-1 所示:从总体上看,所调查的对象在性别方面的比例基本相当,其中男性 32 人,女性 36 人,分别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 47.1%和 52.9%。
................................
(一)宏观层面...................................35
1.突出主体和参照.......................................35
2.借助共同认知原理..................................36
3.阐释文化因素........................................37
三、汉语方位词“前/后”的教学建议
(一)宏观层面
1.突出主体和参照
要确定方位,首先要确定具体主体与参照。明确了主体与参照后,具体方位方可得以确定。由此可见,在讲授方位词时,能否使学生确认主体与参照物体是很重要的。以“前/”为例,想要确认“前/后”的方位,其前提是要弄清楚用于确定方位的主体究竟是自己还是他人,主体不同,“前/后”方位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图 3-1:
............................
结语
本文以“中亚留学生汉语方位词‘前/后’掌握情况调查分析”为题,运用认知语言学和方位隐喻理论,对从 BCC 语料库、CCL 语料库中收集到的汉语方位词“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类,分别从空间、时间、关系、状态四个角度进行了阐述。此外,使用“理论—实践”的研究思路,将理论基础与问卷调查相结合,针对中亚留学生“前/后”掌握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并提出了教学建议。
在理论方面,本人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北京大学语料库和语料库在线中整理出关于“前”的词汇 238 个,关于“后”的词汇 178 个,共计 416 个。文章在对“前/后”进行概述时将 416 个词进行分类,分别放入空间、时间、关系和状态四个层面中。针对“前/后”在空间和时间层面的分类,本人在参考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得数据进一步细化,不同于前人研究,笔者对“前/后”在关系和状态层面的隐喻进行了论述,并将所得语料进行了归类整理;在实践上,文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中亚留学生的汉语方位词“前/后”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多角度的整理与分析,调查发现中亚留学生对“前/后”在空间和时间层面的掌握较好,但在关系和状态层面的掌握仍有欠缺。通过对出现偏误的词语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学生产生偏误主要受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和学习环境的影响。最后,本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针对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