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水平评价之工程管理研究--以洛阳郑大超高层项目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54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工程管理论文,本文首先针对超高层建筑及绿色施工特点进行深度剖析,并对国内外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及主要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总结;然后,从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工程资源节约与利用、降低对周边居民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构建了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灰色聚类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水平评价模型;最后,以洛阳正大超高层工程为例,依据所构建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该工程的绿色施工水平进行评价,进而说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同时结合该工程绿色施工实际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建筑能耗与污染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快速推进,建筑行业高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 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达 109799 亿元,较上年增长 7.0%。全国房屋施工面积为 781484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 3.0%;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 128098 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 10.5%。然而,在位国家 GDP 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耗和生态环境压力。统计数据表明,建筑行业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正逐年上升,由 20 世纪末期的 10%上升至近年来的 27.8%;建筑用能对全国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高达 25%。专家预测,2020 年以后,建筑能源消费将在 2020 年后在全国终端能源消费占比超过 1/3 。

建筑施工过程中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所产生的废水、废料、扬尘会对大气、水源以及土壤造成危害。例如,建筑施工活动往往会干扰地下水位,破坏土壤稳定性,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地面沉降;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扬尘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建筑施工产生的废水以及建筑垃圾,严重影响了地下水质量,进而降低居民生活饮水健康质量。
因此,在“十三五规划”提倡节能降耗、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降耗增效、持续发展”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旋律,绿色施工成为众多企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1.1.2 政府激励措施
近年来,为促进建筑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及省市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速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激励政策。例如:
(1)2006 年 6 月 1 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国家标准。整部标准在借鉴国外先进绿色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多年以来国内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建立了一套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体系,填补了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空白。
(2)“十二五规划”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对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体部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对绿色建筑提出了明确的经济奖励政策。
(3)2012 年,“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绿色建筑行业面临重要机遇。2012 年 4 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 号),提出建立高星级绿色建筑财政激励机制,对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按照不同标准给予中央财政补贴。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大力推行绿色施工已成为建筑行业深化改革、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健全完善且行之有效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不但能够快速推进建筑行业发展,满足“降耗增效、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且能够快速实现建筑行业产品升级,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
洛阳正大国际广场项目(以下简称“洛阳正大”)是洛阳正大集团与洛阳市政府合作开发的重点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集行政办公、商业休闲、居住观光等多元化业态为一体,其两栋 211 米的超高层建筑更是成为洛阳市新地标。该项目的建成,不但对提升洛阳的城市品味、改善居民生活品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在探索改善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状况、限制城市规模松散式扩张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其结构复杂多变、技术要求高、施工工期长,而且超高层建筑施工对能源、人力、财力的消耗非常巨大。因此,在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施工理念。为了检查指导该项目的绿色施工,探索总结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开展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绿色施工评价的研究在当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关于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绿色施工水平的存在的问题,分析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的施工特点以及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科学模型对其绿色施工要点归类整理,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绿色施工的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多种评价体系优缺点,拟选用合适方法可以完善的指导、检查、评价、提高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水平,行之有效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并对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绿色施工水平进行评价,从而对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相关执法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意义在于,为施工企业提供完善有效的评价标准,弥补洛阳地区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缺失,为当地建筑行业提供更为清晰的参考标准;通过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具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为国内绿色施工水平评价体系的健全完善提供多样视角,提供有价值意义的借鉴标准。
.........................

2 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理论研究

2.1 超高层建筑涵义及其施工特点
2.1.1 超高层建筑涵义
超高层建筑隶属于高层建筑领域,各个国家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严格的标准。在中国,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规定,超高层建筑指40 层以上,高度 100 米以上的住宅及公共建筑物。然而,根据世界超高层建筑学会的新标准,300 米以上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通常具备节约城市用地、高度集约化、垂直发展等优势。
超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小,可以有效的释放大量城市用地,投入到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超高层建筑中各类管线、设备等设施集中,合理规划利用有限空间。 在人口密集区域,超高层建筑向上发展,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有利于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2.1.2 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超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大型综合类系统工程。首先,超高层建筑一般位于城市核心位置,其施工场地面积有限,施工过程中垂直运输跨越大;其次,超高层建筑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其地下部分一般为深基坑设计工,地上部分为混凝土或钢结构核心筒设计;而且,在建造过程中,建设方往往为了缩短建设周期,要求众多参建单位穿插提效,现场施工交叉作业任务多,需要协调处理工作量巨大。因此,超高层建筑施工有如下几个特点:
(1)考虑其建筑高度高,体量巨大,因此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规模巨大,造价成本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进行修建。施工现场一般平面空间有限,需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安排垂直运输。
(2)超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复杂多样,技术难度高。目前超高层建筑设计的主流形式多为混合型结构形式,如型钢轮、钢管轮或全钢结构等。其主要原因是此类结构施工工期短,施工简便,结构性能优越,且明显节约建筑材料。

(3)考虑到超高层建筑特点,一般其地下空间大,地下室层数多且深,这就要求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安全,根据不同的地质结构环境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及施工顺序。
(4)超高层建筑的建筑功能复杂多变,各类管道系统众多。因此,在其建造过程中,各参建单位需高效有序的进行穿插施工,既需要工程快速施工也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建筑施工的技术革新尤为重要,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水平能体现其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及四新技术水平。
................................

2.2 绿色施工
2.2.1 绿色施工概念
绿色建筑所提倡的是在贯穿建筑物建设、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及对环境的持续保护。近些年来,国家在建筑领域一直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在工程建设施工全过程体现为:前期规划重视城市的生态规划,建筑的节能设计,
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等等。而在整个过程中,建筑物的施工过程既是前期规划设计的实现过程,同时又大量消耗能源材料,与周边环境交互影响最为强烈程。因此,绿色施工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旨在实现建筑施工全过程中避免资源浪费,节约人力物力,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27]绿色施工的实施原则是在前期进行总体方案的优化,过程中加强对策划实施、材料选配、现场施工、节点验收等各个环节监督管理,这种优化与管理将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全生命周期。

为引导、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部与 2005 年出台的《绿色建筑施工导则》,其中明确绿色施工总体框架是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28]这六类指标涵盖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含了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回收各阶段的评定指标的子系统。
......................
3 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1

3.1 绿色施工管理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21
3.2 环境保护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23
3.3 工程资源节约与利用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25
4 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水平评价体系构建........................................ 29
4.1 超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水平评价方法的选择................................... 29
4.2 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31
4.2.1 权重确定方法选择......................................31
4.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31
5 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绿色施工评价............................... 38
5.1 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简介....................................... 38
5.2 洛阳正大绿色施工水平评价................................. 40

5 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绿色施工评价

5.1 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简介
洛阳正大国际城市广场暨市民中心西地块项目(II 标段)5#楼、7#楼及商业街工程,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以南、展览路以北、金城寨路以东、永泰街以西的地块内,总建筑面积约 19 万㎡,工程由洛阳正大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包括 5#、7#楼、牡丹园及地下车库工程,其中 7#楼为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5#楼为剪力墙结构,局部柱为型钢混凝土柱,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7#主楼周圈车库、牡丹园及车库为框架结构,5#楼地下 3 层,地上 41 层,标准层层高为 3.5m,建筑高度 156.7m(室外地面至玻璃幕墙最高点);7#楼地下 3 层,局部 2 层,地上为 51 层,标准层层高为 3.75m,建筑高度 200.35m(计算至直升机平台),牡丹园车库地下二层,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牡丹园 M-1~6 地下 1~2 层,独立基础,地上 2 至 3 层,屋面为钢结构轻钢网架。


........................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以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的大量现场数据为基础,参考国内外先进的绿色施工理念及评价方法,针对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的关键因素展开分析,对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绿色施工评价做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较为全面、科学的整套评价体系,得出以下结论:
(1)针对绿色施工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选择了基于权重分析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合理的指标评级体系,并进行了细心缜密的数学运算,最终通过实例运用表明,该评价过程科学、严谨,得出的结论较真实、可靠。

(2)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结合洛阳正大及当地大型房建项目的现场施工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以“四节一环保”为出发点,分别从施工管理和技术创新两方面入手,创造性的从前期施工策划到最后的施工评价中找到关键指标因素,并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的绿色施工每一个参与环节进行合理深入的研究探讨。
(3)采用了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及灰色聚类综合评价互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单一研究手段带来的误差,充分利用三种方法的优点,能较真实地反映出该项目的绿色施工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所建立的洛阳正大超高层项目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能够较为科学、有效地对洛阳正大超高层工程进行绿色施工评价,并能够运用于其他工程的绿色施工评价分析,找出影响绿色施工影响较大的因素,在后续施工中加以改善,对超高层项目绿色施工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