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工程管理论文,本研究把项目管理思想融入到了就业质量提升管理当中,从理论方面分析了运用项目管理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意义价值,从实际运用方面构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形成有效的就业质量提升项目管理机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意义重大,是一个高校教育质量的检验,也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稳定的因素。其中,以普通本科高校为主的毕业生群体最为敏感,其每年毕业生人数大约占本年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一,同时又是就业最频繁的群体之一,待就业的人数最多且最为密集,而且高校毕业生又是国家高素质人才。关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因此,切实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不但有利于国家兴旺发展,更能推进实现伟大“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计划的重要环节。
2017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在现阶段,大学生的毕业人数每年都在增长,2017 年毕业生人数为在 795 万,2018 年毕业生人数将超过 810 万。现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速度依然缓慢,但是大学毕业生人数确始终在增长,这使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现在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的高度关注越来越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就业质量”的要求。因此,将项目管理的理念融入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工作在新时代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方面,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工作的目的性、系统性使得我们可以将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来对待,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对其进行管理研究,既可以为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工作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又可以对项目管理的应用性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另一方面,从现实意义上来说,面对当前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面对社会和主管部门对就业工作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高校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自身的就业工作。通过项目化的管理,用来完善高校就业质量提升体系,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科学评价,从而在引导社会科学客观评价高校教学质量、促使高校建立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设置、改进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本文系统化整理了有关大学生就业质量及影响因素的一系列文献资料,提取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分子因素和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为后期评价研究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理提供依据。
(2)以数据整合的方法观察到以权重的形式各指标在整体评价中所占的比例,从而构建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分析基础上,为个人及社会各方面对就业质量问题提出科学建议和对策。
(3)搭建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因素的研究模型,发掘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一系列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为学生提升自我、高校改善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合理引进人才提出有指导性的对策和建议。
1.2.2 研究意义
本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整合汇总得出最后结论。给学生提出指导性的提高自身素质的建议,对于学校以及企业方面如何更好的培育和选聘人才,以及岗位的优化配置等给出了建议性的观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项目管理
2.1.1 项目及项目理论基本概述
对于项目的定义,国内外的学者以及各相关组织给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最具代表性的就属《质量管理一项目管理质量指南》,其对于项目的定义是: 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有的观点定义项目为项目是一种旨在创造某种独特产品或服务的临时性努力,这一观点被美国项目管理学会在其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中所指出。“认为项目是为了实现特点目标的一次性行为”是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所支持的。其实单单从定义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项目的一些特征。例如项目除了都是一次性的之外,而且具有其独特的目标,确定的开始以及结束日期也是项目的一大特点,并且都存在消耗资源和不确定的因素。
2.1.2 PDCA 循环控制理论
19 世纪 30 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Walter Shewhart)最早提出了 PDCA循环这一概念。经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Edwards Deming)的挖掘,发展并推广到了日本,因此 PDCA 的另一个名字又叫做戴明环,在全面质量的管理方面,都应遵循这一程序。PDCA 是由四个字母所组成的,分别是 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和 Action(处理)中的第一个字母,遵循此种规律进行的质量管理,就可以称为 PDCA 循环。而且,这一循环过程是一种可以一直继续下去的科学程序。在五十年代传入日本之后一直到七十年代才传入中国。
.........................
2.2 大学生就业和就业质量
2.2.1 就业和就业质量的定义与含义
(1) 就业的概念
国际劳工统计协会给出了就业这一概念的定义。就业必须在劳动年龄范围之内进行,且满足一下一点即可:1.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有薪酬的活动。2.自主创业,其中包括协助家人经营事务,每天有充足的工作时间,但是没有获得报酬也可以成为就业。3.因为疾病,矿工等原因,导致无法工作。
就业一词在 198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文件中很早就出现了。我国对就业问题的深入探讨便是以此为基础。
我国的有关研究人员对就业进行了不同的区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实际结合是刘素华和董凯静对于就业的理解,她们分别从质量与数量上进行了解释。陈犧(2011)就业是指拥有劳动能力的人依法参加某种社会活动,因此获得一定收入的行为。刘世峰(2013)提出就业是劳动者经过一定的社会劳动所获得相应的薪酬以及经营收入的经济性活动,包含两个层面,即就业质量和就业数量。李诗雅(2014)认为就业是指人们为了获取生活所必须的报酬或者收入而从事的某项活动,它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不仅包括就业的数量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就业率,还包含了就业的质量,它主要表达的是工作者与生产所结合的优劣程度。综合国内外就业概念的情况来看,该文对就业的理解是:在指定年龄范围内,拥有劳动能力和愿望的人,所进行的获取劳动报酬或者合法获取经营收入的活动。
..........................
3 构建基于就业质量满意度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16
3.1 大学生就业质量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16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6
3.1.2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16
4 XX 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研究.............................25
4.1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析............................25
4.1.1 层次分析法理论简述......................25
4.1.2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分析.........................26
5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37
5.1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影响因素分析......................37
5.2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影响因素权重分析........................39
5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5.1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影响因素分析
为客观、公正、有效地评价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从而构建科学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由有关资料得出,关于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资料数不胜数,不过对于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影响因素分析的偏少。通过总结,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宏观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政府及社会层面。如郭虎子和黎维税从宏观层面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有大学扩招政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产业经济变革以及毕业生就业取向等显著性因素。中观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学校及企业层面。如在关于地方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问题上。周少斌认为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及影响程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方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就业指导和服务有效性等都是潘玉矿对地方普通高校就业质量提升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对于企业层面的因素主要提出薪资水平、职业发展前景、工作环境、专业匹配度以及工作稳定性等。微观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家庭及学生个人层面,如社会资本、性别、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就业能力等。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的影响进行了专门研究的代锋和吴克明,认为他们一同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作用。就业环境、就业期望、个体特征和就业能力等四个方面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黄炜以及方玖胜以专家问卷调查法调查得出。
..........................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当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较大,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才低消费”现象司空见惯,就业质量问题,社会普遍关注,亟需解决。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如何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和方法,并得到如下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