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云平台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590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工程管理论文,本文的研究表明基于 BIM 云平台的造价管理工作是能够实现的,文中提出的造价管理流程和计算模式,有利于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本研究对于推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建筑业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BIM 成为关键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为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筑业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建筑信息化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从九五期间“甩图板”工程到CAD 的广泛使用、计价算量软件的普及、建筑招投标平台的信息化以及电子标书强化设计的应用,在建筑信息化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和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相比,我国建筑业信息化投入值较少,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如图 1.1[1]。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建筑信息化数据,我国建筑信息化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在 BIM 概念的提出至今的 40 余年里,发达国家的 BIM 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美国BIM 技术的渗透率超过 70%[1]。而我国 BIM 从概念的引入至今经历了 10 余年的时间,2011 年才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 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纲要中提到为了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将 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使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取得突破性进展[2]。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云计算、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驱动下,BIM 技术成为建筑业信息化的关键因素。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基于 BIM 技术的工程造价研究现状

20 世纪 60 年代,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做造价工作,这比我国要早 10年左右,自 1975 年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 Chuck Eastman 教授首次提出 BIM 技术的概念后[3],BIM 技术得到各国政府和机构的支持。美国作为 BIM 技术的起源地,BIM 技术的相关应用政策较多。早在 2003 年,GSA(美国总务管理局)便出台 BIM 应用指南;为了提高建筑信息化水平,其下属公共建筑服务部门的首席设计师办公室(OCA)相继推出 3D-4D-BIM 计划[4]。2006 年 10 月 USACE(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发布了为期 15 年的发展规划[4],规划中提到 2006 至 2008 年是提高 BIM 生产能力时期,这个时期要求完成 8 个具备 BIM 生产力的标准化中心;2008 至 2010 年要求 90%BIM 项目符合美国 BIM标准,从而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互用;2010 至 2012 年要求在所有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要按照美国 BIM 标准执行;在全面实现 BIM 标准的操作能力后,2012 年至 2020 年要求运用 BIM 标准降低生产成本及工期[3]。显而易见,在此 15 年 BIM 发展规划的推动下,BIM 技术在美国得到飞速的发展;数据表明,到 2012 年美国应用 BIM 技术的比例达到71%[5]。但对工程造价而言,BIM 技术使用率低下,随后诸多专家针对此问题展开研究。2007 年美国成本工程师协会的 William E. Kraus 专家在文章中讨论分析了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方面发展较缓慢的原因[6]。2010 年,ShenZhigang 等专家研究了采用 BIM 技术记录资源消耗量的方法[7]。2011 年,Anoop Sattineni 联合其他专家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份关于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应用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50%以上的人认为 BIM 三维模型在工程造价工作上使用率低下,但 69%的人认为 BIM 技术在可视化、模拟化、参数化等方面提高了造价工作的质量[8]。依据此调查结果,Anoop Sattineni 专家在文章中阐述了 BIM 技术未融入工程造价工作流程中是 BIM 三维模型在造价工作中使用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

第 2 章 工程造价管理与 BIM 云平台基本理论

2.1 工程造价管理
2.1.1 工程造价基本原理
通常工程造价有两层基本含义:从业主角度分析,工程造价是一项工程项目通过建设的形式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需要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包括建设工程预期开支或者实际开支;从市场交易的角度分析,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价格,即在一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在设备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劳务市场、工程承包发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产生的预期或者实际工程价格。
由此,工程造价基本原理在于项目的分解与组合[31]。依据基本原理,工程造价可分为工程计量与工程计价两个过程,具体如下:
1、工程计量过程包括工程项目的划分和工程量的计算。
(1)工程项目划分的过程就是确定单位工程基本单元的过程,划分依据有两种:一是依据工程定额进行划分来编制工程概预算;二是依据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规定的清单项目划分编制工程量清单。
(2)工程量计算是按
(1)中项目的划分结果和计算规则,对分项工程实物量进行工程量计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分别包括各专业的工程计量规范中的计算规则和各类的工程定额规定的计算规范。
2、工程计价过程包括工程单价的确定、工程总价的计算两个环节。
工程单价是指单位工程中的基本单元工程量的基本费用,由综合单价和工料单价两部分构成。其中综合单价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利润、企业管理费和风险因素相应的费用;工程单价也叫直接工程费,是各类人、材、机消耗量与相应的人、材、机单价的总和,即工料单价=Σ(人材机消耗量*人材机单价)。
........................

2.2 BIM 云平台
2.2.1 BIM 技术+云技术
1、BIM 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是将建筑物以数字化的三维模型呈现出来,构成三维模型的柱、梁、板等构件皆与真实对象相对应。BIM 技术除了最基本的可视化、模拟化、参数化等功能,更核心的理念在于管理。每一个三维数字模型都蕴含大量的属性数据,运用 BIM 技术能够将不同来源的信息整合起来,对数据进行管理与应用。因此,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项目各参与方可通过 BIM三维模型提取、更新和修改相关信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工作。
然而目前的 BIM 技术应用软件,如 Autodesk Revit、Bentley 及广联达算量软件等,均属单机绘图工作站,数据皆存于单一格式或地点,这一特点为单人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对工作团队来说,仍无法多维度获取和运用 BIM 信息。

2、云技术,是现代基于云计算模式的信息技术、平台管理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的总称。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高度发展和,每一个物品将有属于其自身的数据逻辑,而云计算就是运用应用程序对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的进行处理,整体来看,各行各业的数据都需要如此大的系统作为支撑,并利用其强大的计算分析能力来处理大数据。

甲骨文的 CEO 马克·赫德最云产业作出五大预测:其一为目前有 24%的企业应用在公有云上,十年后将提高至 85%;其二为目前有 30%的开发测试在云端运行,十年后将提高至 100%;其三为几乎所有企业的数据将存储于云端[40]。而在建筑领域亦如此,云技术的发展方向首先是软件即服务,即将企业应用和功能置于云端上,在云环境下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40]。

3、BIM+云技术
BIM 作为一种新生技术,其推广与发展的本质并非只是将建筑物以数字和三维模型的形式表示出来,而是管理,即运用 BIM 技术将诸多数据集成于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并管理的过程,目前 BIM 技术并未得到高效的开发与应用。
.........................

第 3 章 基于 BIM 云平台的造价管理流程提出 ..................................... 21
3.1 BIM 云平台在各阶段造价管理的应用与流程................... 21
3.1.1 决策阶段 ............................ 21
3.1.2 设计阶段 ......................... 21
第 4 章 基于 BIM 云平台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式分析 ........................... 33
4.1 基于 BIM 技术的工程计量分析..................... 33
4.1.1 算量软件的选择 ................................ 33
4.1.2“Revit+广联达”的工程计量模式 ........................ 33
第 5 章 基于 BIM 云平台的造价管理案例 .................................... 43
5.1 工程项目概况 ..................... 43
5.2 BIM 模型的创建 ........................ 43
5.3 广联达云计价平台上各阶段的应用..................... 46

第 5 章 基于 BIM 云平台的造价管理案例

5.1 工程项目概况
查阅资料可知,美国著名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贝林先生无偿捐赠 400 多件珍稀野生动物标本,因此博物馆是以贝林先生命名为,青岛贝林博物馆。馆中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实现虚实融合、交互感知体验和智能信息管理,充分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青岛贝林博物馆项目为改扩建项目,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新增钢结构、4D 影院扩建、幕墙、消防、暖通和电气安装等部分。该项目总共三层,建筑面积 7200m2,建筑物主体三层,属砖混、框架组合结构,项目效果图见 5.1。

........................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项目各方的利益,可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至关重要。随着 BIM 技术不断的推广与应用,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不止简单的应用于可视化、模拟化,除了运用 BIM 造价软件计算工程量,更重要的将各种造价数据和信息集成于信息管理平台,在平台上进行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因此,本文沿着目前 BIM 技术的发展方向,对基于 BIM 云平台的工程造价管理展开充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分析 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云平台的发展现状,介绍在 BIM 云平台上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2)通过详细介绍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及过程,指出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 BIM 和云技术结合,通过分析得出 BIM云平台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具有提高工程量准确性、保证造价数据的时效性和造价信息的实时积累和共享三方面价值。
(3)通过研究 BIM 技术和云平台在工程造价管理各个阶段的具体应用,得出了基于 BIM 云平台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流程,并总结建立了基于 BIM 云平台的工程造价管理流程。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相比,得出该流程具有多方同步参与、采购模式选择的多元化、信息处理和传递方式简约化三方面的特点。

(4)根据工程造价基本原理,从工程计量和工程计价两个方面,探究基于 BIM 云平台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式。计量方面:选择“Revit+广联达”的计量模式,以实际案例,对 Revit 和广联达算量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结果作出分析,转换失败率仅 2.89%,分析得到后期可修补丢失数据直接获取工程量。计价方面:通过对比选择在广联达云计价平台上进行工程计价,分别得出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平台上的计价过程。综合以上,总结得出基于 BIM 云平台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式。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