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估之工程管理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62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工程管理论文,本文拟定量评估安徽省及省内各地市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安徽省及省内各地市“两化”协调发展水平和发展变化趋势,明确安徽省及省内各地市的优势所在以及薄弱部分,以期能够为安徽省在“两化”协调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帮助。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党和人民关心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趋势。2015 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第一次超过了 50%,进入了城镇化飞速发展阶段,而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相辅相成。本文拟定量评估安徽省及省内各地市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安徽省及省内各地市“两化”协调发展水平和发展变化趋势,明确安徽省及省内各地市的优势所在以及薄弱部分,以期能够为安徽省在“两化”协调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帮助。

1.1.2 研究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城镇化的深入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可以量化的指标就包括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等。
从目前我国的大环境来说,要缓解各类矛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一个重要的推动机制正是目前正在实现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新型城镇化无论是在需求还是在供给方面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推动作用均表现的淋漓尽致。从需求层面来看,目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安徽省经济水平相较于国内发达地区而言尚有差距,但同样存在着内需不足的问题。加速推进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为城市人口,将使得消费水平和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在较大程度上拉动内需。从供给层面来看,安徽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其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环节,当机制创新不仅产生预期的效果,而且进一步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带来的人口红利相互作用并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的时候,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增长。综合来看,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其推动经济水平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途径。
2010 年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较多。首先,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因此有所回落。其次,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各地旱情和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最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农业资源的破坏也是屡见不鲜。农业农村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截止到 2017 年我国共有乡村常住人口 57661 万人,农民作为中国规模最为庞大的群体,也是相对收入较低的群体,这也就造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正是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的人口红利,为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提供了基础,然而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本身,仍然处于粗放的传统的生产模式下。评估安徽省及省内各地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对于安徽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新型城镇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新型城镇化国外研究现状
“城镇化”的概念是结合我国国情而被广泛认可、研究的,国外学者偏向使用“城市化”的概念,笔者认为“城镇化”更能体现我国的发展特色。“新型城镇化更加是顺应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的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概念,国外罕有相关研究。早在 1776 年,亚当·斯密在其发表的《国富论》一书中就提出了“绝对利益说”,引入比较效益的概念,对人口在城市和乡村间流动的影响因素和这样的流动可能会导致的后果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因为工业生产相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能获得更大的效益,因而人口会由乡村向城市流动[1]。1849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创造性的从城乡对立的角度,阐述了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城市社会必将取代以乡村社会为代表的封建社会[2]。1957 年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回流效应”等概念解释了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商品、资本、人员、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会使先进的地区更先进、落后的地区更落后,进而形成了区域二元结构[3]。
2、新型城镇化国内研究现状
新型城镇化是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张荣寰 2007 年在《生态文明论》中最早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提出以来,在学术界、政界以至于普通老百姓间广受关注,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宋冬林、姚常成总结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分阶段,依据不同的时代背景总结归纳我国各阶段的城镇化建设情况。并结合对各阶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提出中国正走向极具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4]。张卫、糜志雄认为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扩大内需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他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的时间进程,总结了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他认为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特大城市为核心;最后,要破除现有的制度瓶颈并且完善投融资机制[5]。
.......................

第二章 “两化”的相关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两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2.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所提出的,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不同人们传统认识上的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着眼于农民变市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建设赋予了中国城镇化进程新的内涵。
2011 年,我国城镇人口比例首次超过 50%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经验,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方面由城镇化所引起的矛盾也随之日益凸显,包括城乡差距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社会公平公正问题、产业集聚与城镇建设不同步等问题不断涌现。同时,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下,国内城镇化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新型城镇化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新型城镇化这一理念最早由张荣寰于《生态文明论》一文中提出,之后一直广受关注,各级学者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对这一概念做了不少的扩展和补充。鉴于此,本文中对这一概念不再做概念性的界定。

2.1.2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环境下,传统以上的农户单打独斗形式的农业生产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业现代化正是在这样的形式下应运而生。结合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是农业现代化最为显著特点,以机械化代替传统的人工劳动力,可以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省成本,目前国内农忙时的招募农业生产人员的日工资已经超过了进城务工的日工资。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了资源消耗。
二是对接市场的农业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流通速度,农业现代化得益于此,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直接对接,地方特色农业得以广阔发展,农产品的销售途径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农业商机隐含在大量的信息流通之间。这是农业现代化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一大特点。
三是生态和谐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理念上化对应的农业生产,是生态友好和谐的,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结合现代化农业技术,以实现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致力于协调农业生产与生态和谐、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农业生产上的良性循环。
...........................

2.2 安徽省“两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定量分析新型城镇化是客观评判真实安徽省城镇化水平的基础,对于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单一指标所体现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不能反映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系统的真实的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以及安徽省内的相关实际情况等相关因素,本文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按以下原则构建:
1、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能综合性的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安徽省“两化”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状况。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应需反映人口、经济、基础设施、文化与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因素;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应需反映现代化农业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去衡量构建指标体系。
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首先应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否则,指标选取的再好也只是一纸空谈,难以实际操作。其次,选取的指标要有代表性,若指标值的高低不能相对应的反映评价值的高低,那么该指标也是无用的。最后,指标值得大小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要有变化,若选取的指标数值在各地各时几乎不变,那么该指标也是没有可操作性的。

3、层次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系统性的原则下,要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以方便后续的操作与分析。

.........................
第三章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估................................... 16

3.1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估............................... 16
3.1.1 构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16
3.1.2 创建训练样本与随机森林算法模型................. 17
3.1.3 安徽省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估........................... 21
第四章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空间自相关分析............................... 27
4.1 空间相关性理论与方法......................... 27
4.1.1 空间相关性与检验方法................... 27
4.1.2 空间权重矩阵............................. 29
第五章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估........................... 40
5.1 协调度评估模型............................ 40
5.2 安徽省“两化”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41

第五章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估

5.1 协调度评估模型
关于协同协调度的研究,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向和视角提出了诸多协调度测算模型和方法,如:距离协调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DEA 协调度模型、基尼系数协调度模型、序参量功效函数协调度模型等。本文选取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耦合最早是运用在物理学中,描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系统通过一定的相互作用而影响彼此的现象。然而耦合度仅考虑了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协同程度,没能综合考虑到整体的发展水平,即若某年某地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均低的情况下,二者的协同程度却有可能很高。本文为了更客观的体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在耦合度的基础上,引入耦合协调度的概念进行协调度评估。
.........................

第六章 安徽省“两化”发展问题与建议及结论与展望

6.1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6.1.1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任务艰巨
2015 年安徽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比重首次超过 50%达到了 50.50%,然而2015 年安徽省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 27.58%。巨大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表明了,在安徽省的常住城镇化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的流动人口,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方方面面无法享受到城镇福利。而且其中的很多人在技术能力上较为匮乏,难以融入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的城镇生活。

从图中看,在 2014 年以前安徽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是越拉越开的,表明在这些年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涌入城市,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户籍的问题。他们当中很多人涌入到城镇里来,却并没有想着要融入到城镇中,也是自身能力、环境、政策等方面制约了他们的融入。2014 年以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上升速度超过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这是由于党和政府鉴于这样的情况,开始在政策上采取相关的激励机制,如各地的人才落户政策等。人们的思想也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传统的土地情怀中解放出来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可以看出,趋势是良好的,但是差距依然巨大。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与资源环境的对立冲突
安徽省在新型城镇化前进的道路上,对资源的侵占和对环境的破坏愈趋严重。由于早期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缺乏深刻地理解,安徽省在新型城镇化前进的道路上盲目的选择发展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如淮南淮北两市是安徽省煤炭资源储量最大的地方,煤炭业也是这两个地级市的支柱产业,自从国家限制煤炭和钢铁产业产能过剩以来,两市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鉴于安徽省的新型城镇化更多的是表面上的土地城镇化,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程度低,因此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也相对较低。此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也带来了雾霾天气增多、水土环境受到污染,根据安徽省环保厅发布的数据:2016 年与 2015 年相比,安徽省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下降 3.6 个百分点;2017 年与 2016 年相比,安徽省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下降 7.6 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各地的很多传统文化特色疏于保护,造成了安徽省部分传统特色文化的流失。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