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对早期黑龙江省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不足之处作出了详细分析,得出了有对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施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振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关键举措的结论;接下来依据混合寡头模型论述了对黑龙江省内装备制造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可行性,并对混改后企业中国有资本最优比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改在理论上提供了有力支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黑龙江省是国家开发建设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国家从“一五”时期开始重点建设的装备制造业科研生产基地。经过多年建设,黑龙江省已建成一个具备稳固基础的装备制造体系,装备制造业也成为了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但在整体看来,近些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在 2011 年到 2015 年间,黑龙江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从 1460.3 亿元增加至 1472.3 亿元,总产值整体仅增加 0.82%,发展水平近乎于停滞状态,与此相对应的其他省份如江苏、山东均在相应年份内保持较高的增长率。除了这些省份原本具备的区位优势外,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制约程度较大的原因当属区域经济发展长期依赖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所带来的后遗症。因此,虽然自 2003 年国家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以国家大规模资金注入、政府政策主导的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全方位帮扶,但仅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是因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黑龙江省国有企业的管理缺陷,就必须从股权结构入手,进行产权上的改革。因此,2016 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和《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部分中央与地方国有企业率先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期完成国有经济的优化和壮大,解决黑龙江省长期对国有经济的过度依赖。以此为契机,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是将国有企业从完全、彻底的国有性质转变为由国家和私人共同经营的混合所有制性质企业,由过去完全听从政府指导、完成计划经济目标的企业转变为自主经营、接受市场经济调节的市场经济主体,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国有企业生产效率;同时对国有企业施行标准化公司治理制度,将企业权责一体化,避免出现因权责分离所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或运转失灵等现象。作为国有企业占比极高、产业关联效应极强的装备制造业则必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要考虑对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重工业基地,在发展装备制造业方面具备深厚基础。但近年来,省内装备制造业尽管还处于支柱产业的地位,其发展却一直处于萎靡状态,没有体现出支柱产业的功能性作用。作为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不利会直接反映到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上,而装备制造业作为具备较高前后关联效应的产业,对其大力发展必然能够对上下游产业链产生积极的带动效应。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前后关联效应的分析,论证说明装备制造业是振兴黑龙江省经济的主要内在推动力;通过对相关企业产权制度的研究,找出制约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再结合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风险承担;然后通过对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可行性基础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出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最优混合比例;最后根据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现状提出实施措施与对策建议。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如何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战略投资者,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市场竞争和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拉动省内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提升省内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
1.2.2 研究意义
对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理论意义。现阶段对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经典混合寡头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现状,找出在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改过程中国有资产和私人资本的最优股权混合比例,这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探索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现实意义。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激发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活力,充分发挥优质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装备制造业作为具备较高前后向关联效应的产业,能够通过关联效应带动黑龙江省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能够通过影响扩散和波及效应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再振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基础,同时也是大规模的工业产业,因此具有很高的前后关联效应,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研究对于其省内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要想对相应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大体了解,本节将对本文主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予以说明。
2.1.1 装备制造业范围界定
“装备制造业”这一概念是我国 199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来的。此前,不论世界上其他国家或我国,均没有“装备制造业”这一特定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当时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颇有渊源,在此作简单介绍。当时全球 GDP 增长处于温和上升阶段,全球贸易额稳定增长,更兼香港回归,正是我国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的良好时机。但与此同时,东南亚各国货币贬值影响到我国商品出口,作为对应措施,我国对进出口关税作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当时我国外汇储备达到较高水平,国内物价压力小,有进口先进设备、升级产品结构的动力,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促使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导致对装备制造业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由此,“装备制造业”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因此,从根本上来看,装备制造业这一概念主要包含的应当是为其他部门扩大再生产提供设备的制造业,对整体产业转型升级须具有明显推动作用。从我国目前对装备制造业的划分中依然可以看出端倪。按照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装备制造业的划分类别如下:金属制品业(c33),通用设备制造业(c34),专用设备制造业(c3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6、c3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仪器仪表制造业(c40),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c43)。本文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划分主要依据这一归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省内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装备制造企业则是指在黑龙江省内从事符合上述标准进行装备制造的企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本质依然是国有企业,在对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前人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并结合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实际情况,以此作为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改的股权制衡基础。
2.2.1 现代产权理论
现代产权理论的主要奠基者是罗纳德·科斯,他在研究市场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发现,市场运行机制产生摩擦的主要原因是产权构造中存在缺陷,要想克服市场运行机制产生的摩擦,最根本的方法是对企业产权予以清晰的界定。此后他又系统的论述了产权的经济作用,对产权的降低社会成本、克服市场失灵等功能也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明确了产权制度作为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
产权的官方定义是指一种通过社会强制实现的对某种资产予以处置的权利,也有学者认为产权是人们在资源稀缺情况下使用资源的权利,是一种社会工具。但在现代产权理论中产权的存在意义已经超越了仅仅作为使用的权利,更多考虑的是用于交易时减少交易费用的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如何在合理的规则之内利用交易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在财产私有制的条件下似乎恰好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科斯定理中所提到的:不论以任何方式分配,只要产权明晰就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共有财产则由于产权不明晰会产生很高的交易成本,从而被定义为无效或低效率的产权形式。
对于以上这两点判断有值得商榷之处。首先,资源的配置除了具有交易的作用之外,还有作为生存资料的用途,如果单一的考虑资源交易所产生的利益而不考虑资源拥有者的生存状况无疑是不明智的。任何一个商人或企业家首先要考虑的必然是自身的处境,然后才会去考虑利益。其次,如果产权分配毫无公平可言,那么如何保证交易会是公平的呢?即可能会存在极高的交易成本。最后,相较于私人企业,国有企业虽然表明为全民所有,但并不代表其不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企业的运营、管理是落实到个人身上的,可以通过合理的政策与制度安排,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因此,可以依据现代产权理论对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将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产权明晰,降低交易成本,并监督国有资本以保障交易的相对公平性。
.............................
3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13
3.1 产业关联效应的主要分析工具.......................13
3.1.1 投入产出表..............................13
3.1.2 静态投入产出模型........................13
4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产权现状分析.............................20
4.1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现状分析.............................20
4.2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20
5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股权优化分析 ..............................25
5.1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寡头模型..................................25
5.1.1 经典混合寡头模型...........................25
5.1.2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和民营装备制造企业的目标函数................26
6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与建议
6.1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选择
2015 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明确了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总体要求、核心思路、配套措施,并提出了分类、分层、分部推进国企混改的总方针。对国有企业整体而言有多种混改方式,但不同的混改方式对应的是不同的国有企业,由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具备其特殊性,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混改路径。本节通过前文中对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现状以及混改案例分析,总结出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并提出相应建议。
6.1.1 股权制衡与董事会治理
股权制衡是指由数个大股东同时共享企业的控制权,任何单个股东均无法完全拥有企业的控制权,从而形成各大股东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局面,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非常重要的平衡手段。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股权结构的形态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权和生产要素的经营效率情况,也会间接影响到董事会对公司的治理能力。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缺乏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股权的集中度过高,几乎都是 100%国有控股,再加上由于实际出资人缺位导致的权责分离现象,企业内部缺乏专业性治理,自然难以产生高效率。针对这种现象,国务院办公厅在 2017 年 4 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意见中强调要根据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积极适应国企改革新形势,完善体制机制,积极主动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建立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现代企业管理特征的企业制度。在此基础上,充分尊重出资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
........................
结论
本文从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联动效应出发,结合产业缺位现象与装备制造业对省内经济的拉动作用,说明了针对省内装备制造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对早期黑龙江省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不足之处作出了详细分析,得出了有对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施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振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关键举措的结论;接下来依据混合寡头模型论述了对黑龙江省内装备制造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可行性,并对混改后企业中国有资本最优比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改在理论上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的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庞大,发展均衡,且对自身具有很高的产业集聚效应。从产业直接消耗系数来看,装备制造业整体消耗系数处于较高水平,属于高投入、低増加值的强带动型产业,这也从侧面说明装备制造业对上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考虑到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部门,而对产业自身具有较强促进作用、具有较高影响力系数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在大规模的装备制造业部门推动下会进一步推动省内装备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并能够以此为基础能够有效带动省内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将有利于黑龙江省经济的长期发展。
(2)从目前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度还不够,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达到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为了构建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与高效的激励性制度,前者需要国有企业开放产权,后者则需要建立在前者得到良好执行的基础之上。尽管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从一开始经历过放权让利、产权改革再到国资监管等一系列改革,但这一系列的改革行为仍然囿于国有资产组成国有企业这一理念内,结果导致企业主体缺失这一现象的发生。只有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做到明确界定产权、保障正当竞争才能让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释放潜力。
(3)无论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是全部国有还是全部私营都不能带来最优化产出,无法达到社会净福利最大化水平,必须处于一个“中间阶段”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是由双方资本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国有资本在企业中的占比受到市场规模、市场中产品差异化程度等多项参数的影响,但这些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得到解决。短期内的主要改革方向应当是减轻国有企业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这样可以尽快达到改善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优化企业管理制度等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略)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股权优化范文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经济论文,国有企业,股权结构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经济论文文章
- FDI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影响因
- 农户政策性贷款影响因素分析:以淮安为例
- 生计资本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以
- 森林公园安全管理能力的游客感知及影响因素
- 农业特色小镇发展要素实证范文分析——基于
- 环境规制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 不同技术创新模式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
- 行政审批改革与企业市场势力——来自地级市
- 基于POI数据的房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以长
- 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否实现能耗总量和强度“双
- 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对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
- “深港通”对沪深港三市的波动溢出效应影响
- 沪股通及深股通资金流动对超额收益及波动率
- 私人成本、市民化能力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范